尹伯成 《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笔记和课后习题(圣才出品)博弈论和信息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8.1复习笔记

一、博弈论

1.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在策略性环境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因此,每个人在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时,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包括:

(1)局中人:参与博弈(对策)并承担后果的利益主体,有时也称参与人。

(2)策略集合:指所有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的总和。

(3)收益:指在每种策略组合情况下局中人采取特定策略得到的结果。

2.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1)上策: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局中人都采取自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均衡指博弈中所有局中人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上策均衡是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局中人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2)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3)二者关系: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上策均衡,但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如表8-1所示,该博弈没有上策均衡,(策略A,策略A),(策略B,策略B)都是纳什均衡,但不

是上策均衡。

表8-1纳什均衡

3.重复博弈

(1)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动态博弈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重复博弈是指一个结构相同的博弈被重复多次,是动态博弈的一种。

(2)在分析重复博弈时,一个假设条件是:在结成合作的博弈双方之间会采取一种“以牙还牙”的策略。该策略的内容是所有的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他就把合作继续下去。但只要有一个成员一旦违约,其他成员都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并将这种不合作的策略在重复博弈中一直进行下去,以示对首先破坏协议者的惩罚和报复。因此,这样一来,首先采取违约的一方就会永远丧失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并由此遭受长期的惨重损失,这样,寡头厂商之间的合作就得以维持,就可以走出类似的“囚徒困境”。

(3)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是指对竞争对手作出的威胁或承诺是否值得相信的一种判断。无论博弈的一方采取的是威胁还是承诺策略,他的威胁或承诺必须是可信的;否则,他的威胁或承诺就会失败。

(4)极大极小化策略是指一些局中人是比较保守的,不管对方采取什么策略,自己总选择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略。极大极小化策略反映的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所选择的上策,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结局,即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其产生的原因是局中人往往采

取比较保守的策略,即不管对方选择何种策略,自己总是首先找出各策略中自己能获得的最小的收益,然后选择其中最大者,这一策略是可选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略。囚徒困境就是极大极小化策略的实例。

二、信息经济学

1.信息完全和不完全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活动主体(个人或机构)不能充分了解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交易双方对有关信息了解和掌握得不一样多。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都是信息不充分,造成信息不充分的原因有:

(1)认识能力有限;

(2)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3)信息商品特殊;

(4)机会主义的倾向。

2.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经济学的所有理论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可以分成四类:逆向选择模型、道德风险模型、信息传递模型和信号显示与信息甄别模型。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参与交易的一方隐藏只有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而导致对自己有利而对方受损的现象。由于隐藏信息发生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前,因此,逆向选择也可以说是合同签订前的不对称信息所产生的欺诈。逆向选择会引起市场失灵。

道德风险是交易合同签订以后交易一方的行为不易为另一方察觉而导致另一方利益受损的现象。道德风险也会引起市场失灵。

解决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和信号显示。信息传递是指信息较多一方向信息较少一方提供有关信息。信号显示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的一方通过某种能观察到的情况或行为向缺乏信息的一方传递一定信息。

3.激励相容与机制设计

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缺乏信息的委托方需要设计一些满足激励相容的制度。激励相容是指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最典型的是股票期权制度,它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可以减少代理人损害委托人的行为发生。

8.2课后习题详解

1.简释下列概念:

(1)上策均衡

答:上策均衡又称占优策略均衡,是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因为在一个博弈里,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存在,那么,占优策略均衡是可以预测到的唯一均衡,因为没有一个理性的参与人会选择劣策略。在囚徒困境博弈里,(坦白,坦白)是占优策略均衡。应该指出的是,占优策略均衡只要求每个参与人是理性的,而并不要求每个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不要求“理性”是共同知识),这是因为,不论其他参与人是否是理性的,占优策略总是理性参与人的最优选择。

(2)纳什均衡[山东科技大学2004研]

答: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

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3)静态博弈

答: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在静态博弈中,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然不是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何种具体行动,从而不能根据先行动者的行动来选择自己的行动。

(4)动态博弈

答:动态博弈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从而可以根据先行动者的行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相应地,先行动者知道其行动会影响后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从而在决定自己的行动时会把这种影响考虑进去。

(5)极大极小化策略

答:极大极小化策略指参与者所采取的使自己能够获得的极小收入极大化的策略。极小收入是指采取某一种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以表8-2的支付矩阵为例,A采取守的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是2,而采取攻的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是-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