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秋葵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黄秋葵种植技术

一、播种育苗

直播为主,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厘米,每亩栽6000穴左右。

二、田间管理

1、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3、浇水施肥

(1)浇水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2)追肥栽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

4、植株调整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田间管理

(1)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与培土

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

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3)浇水施肥

①浇水黄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

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

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

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②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

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

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4)植株调整黄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

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

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

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

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5.采收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5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

长达90~120天,全生育期可达150天左右,甚至更长。黄秋葵商

品性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

老化为度。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

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

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

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通常花谢后4天采收嫩果,品质最佳。每亩产多在2000~3000千克左右。

秋葵嫩荚含有丰富的果胶、膳食纤维,其果胶的粘稠状态是植物界非常少见的,膳食纤维的占比及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比均是植物中非常高的。

秋葵嫩荚富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C、E等,尤其是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含量在目前发现的动植物中位列第一。

秋葵嫩荚还含有硒、钙、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但含量并不特别丰富。

秋葵嫩荚粘稠液质除果胶外还含有丰富的目前被某些科学家指称为LM的物质(一种类似于天然荷尔蒙的物质)。如果这一指称获得业界广泛认同,那么它是目前独占其名的物种。

据有关专家研究,黄秋葵嫩荚中富含植物黄酮,但比花中少(黄秋葵花中含量比大豆叶子中所含黄酮高300倍左右。)

人参和黄秋葵的抗疲劳作用进行对比试验:包括小鼠耐力实验、耐缺氧试验、耐寒耐热实验和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水平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黄秋葵与等量的人参耐力作用相当,耐缺氧项目黄秋葵用量比人参大一倍时,效果相当。耐寒力的效果低于人参,但这却相反是大量进补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