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华氏451》书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涅槃
——评雷-布拉德伯里《华氏451》
评价这本书,要从书名说起。
华氏451度,是纸张的燃点。
这样冷冰冰的一个数字,对于书来说,代表的就是一场火葬。
这本书,讲的也就是书的葬礼,在未来时期对于书和文明的屠杀和葬送。
一开始在书店里,除了奇特的书名和精美的设计,我是被这本书的宣传所吸引的。
“《华氏451》是当代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最经典的代表作,销量多达五百万册,备受世人推崇。
”
美国作家雷-布拉德布里(Ray Bradbury,1920-2012)闻名于他的《火星纪事》,是现代科幻大师,当代美国文学的一流文法家。
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些,但是我想,既然是“最经典的作品”,何况我看到这本书的那天正好是2012年,于是我就买了下来。
而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除却语言上的优美,这本书的故事更令我惊奇。
简介里说这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的小说,这个词用出来就表示了这是一部批判性、嘲讽性的作品,它的叛逆也确实强烈。
其实科幻小说大部分都是为了用幻想来放大现世中的隐患,这本书的亮点就在于它展现了平时总是被我们忽略的、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人类的思想,书的意义。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世界吧。
雷的未来世界不像阿西莫夫那么宏伟庞大与高端,它又普通,又富足。
在那个遥远的,或许是另一个时空存在着的未来,人人平静而和睦地生活,没有叛乱,没有战争,没有偷盗抢掠,没有欺压与反抗。
也许唯一的暴力就是“华氏451”对于书的残酷。
而这个数字是所有消防员(fireman),包括主人公盖伊,的义务。
在这里,书是禁忌的存在,消防员就是去毁灭他们的存在。
正如书中第一章节所描述的那样,时不时地,消防员们就会带着火,冲进被举报的人的家里,像现代的救火一样,将那些藏书以及它们所携带的思想,统统焚尽、“浇灭”。
这样,人们将再无思想之火,再无灵魂之火,再无愤怒之火。
不仅没有了愤怒,这里的人们几乎失去了所有情绪。
没有了书,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电视墙”播放的,像“家人”一样萦绕你身边,陪伴你、填充你生活每一处空闲时间的电视剧,这些电视剧仿佛能够让你不再需求其他的东西。
主人公盖伊-蒙泰戈的妻子米拉德莱德就痴迷于这种东西,她常年挂着耳机,以至于已经能够通过唇语和丈夫交流。
或许她的病态是致使主人公怀疑这一切的一大原因。
盖伊就经常看到妻子因为王忘记自己吃过安眠药而服用过量,以至于最后需要抢救,然而这种事件并不只发生了一次。
这让盖伊深深地厌恶。
厌恶正是觉醒的开始。
有厌恶就有喜欢,尽管盖伊对于那个改变他的17岁少女并不一定是喜欢的。
但是少女的灵动和谈吐,都为盖伊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守护圣经的老者将他拉近了书的世界,交与了他最庄严的任务。
盖伊改变了,他背诵了圣经,背叛了消防队,背叛了空白的思维。
迎接他的是书、和背书人的世界。
背书人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焚毁,如今已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干油尽。
他们并不肯定自己脑中所记载的一切,能使未来
每一个日出发出更纯净的光辉,他们对此并无把握。
但他们确知,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
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也是这本书的终点。
这个通过大量心理描写支撑的质疑与探讨的关于“书是否应该存在与为什么存在”的故事也到了尽头。
这个故事似乎只是一个小小的、并不刺激的冒险,但是它的存在却那么有力。
即使书被焚烧在那华氏451度中,但是书的精神却能通过人们的记忆和理解,利用思维的点点星火,再次点燃文明的火焰,于其中涅槃重生。
这就是书对人最大的意义。
将文章升华了的是雷写的后记,他曾想过在书中增加对于消防队长,这一典型的“反派”角色,和主角的对话,比如:
“啊,我体会了人生。
”消防队长闭目回忆,“人生,寻常的人生,就那么回事。
不怎么完美的爱情,破灭的梦想,堕落的性生活,不该死的朋友猝死,有人被杀,亲近的人神经失常,某个母亲缠绵病榻,某个父亲突然自杀一象群惊逃,疾病蔓延。
可无论是暗譬或明喻,怎么也找不到一本适合的书可以适时塞住崩闸的倾壁,挡住泛滥的洪水。
等到年过三十,逼近三十一岁之际,我振作自己,并拢每一根断裂的骨头,每一公分擦伤、瘀伤、留下疤痕的肌肤。
我揽镜自望,却发现一个老头儿躲藏在一个年轻人的惊恐脸庞后头,看见一股对万事万物的憎恨,于是我打开我那一整间图书室里的书,结果发现什么,什么,什么?”
蒙塔格猜测:“书页是空白的?”
“没错!空白的!哦,书页上是有文字,没错,但那些字就像热油洒过我的眼睛。
毫无意义。
没给我任何帮助、慰藉、安宁、庇护,没有真爱,没有休息,没有光明!”
或许最开始人们对书的反感也出于此。
书给了人太多太多,主人公的体验完全可以作为读者的体验来丰富他的人生,大概这样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单单读书就能成为美国总统。
但是那不可能。
队长的悲剧在于他对书并没有正确吸收。
书承载的是文明和思想,但是发扬这些东西,靠的还是我们自己。
相比之于《华氏451》,在我寥寥的阅读经验里,类似的讲述书的存在意义的还有《丹特利安的书架》(三云岳斗)和《末日焚书》(马伯庸)。
但是它们都没有《华氏451》来的直白;前者曾讲述过书的力量和书与作者的关系;后者更倾向于批评当今出版物的价值问题;《华氏451》却利用充满美感和张力的语言将人与书联系起来。
这些都是关于书,人类文明与灵魂的传载工具,所面临的问题。
现下,人们面临的不仅是不愿意读书和思考的问题,也不止有《末日焚书》中那种出版物粗制滥造的问题,更有读物“片面化”、碎块化,乃至断章取义的情况。
人们追逐快节奏的阅读,渴求从读物中获得升华自身快感的激情,也许还会把看过的摘抄当作对该读物的理解。
这样下去,书里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就会出现偏差,也许还会慢慢流失。
到那时候,没有华氏451度,人间也会变得冷冰冰的了吧。
到那时候,我们如何去期待,璀璨的思维能够再次通过点点星火来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