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合集下载

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1爆炸上限upperexplosionlimit(U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0.14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IDLH)指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损害健康,或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3一般规定3.0.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1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二氧化碳、乙炔、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二氧化碳、乙炔、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0.82(-79℃)
沸点(℃)
-33.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6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03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4.7℃)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11.40
对人体危险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救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名称
含量
CAS编号

7664-41-7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表- 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正丁烷,也称为丁烷或正丁烷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10。

正丁烷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有的油气味。

它与空气可以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易燃爆。

正丁烷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业以及能源领域,例如作为燃料或溶剂,因此了解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非常重要。

1. 理化性质:1.1 物理性质正丁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挥发的液体,常温下呈现为透明的液体,具有油气味。

其密度为0.5742 g/cm³,在常温下的沸点为-0.5℃,在常温下的熔点为-138.3℃。

正丁烷的蒸汽密度为2.0(空气=1),蒸汽压力为40.7 kPa(20℃)和103.1 kPa(37.8℃),表明正丁烷易于挥发和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

1.2 化学性质正丁烷是一种饱和烃,容易与氧气反应,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正丁烷与氧气的化学反应式为:C4H10 + 13/2 O2 → 4 CO2 + 5 H2O正丁烷易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但几乎不溶于水。

正丁烷可以在高温下和硫酸反应,生成丁烯和硫酸的磺酸:C4H10 + H2SO4 → C4H8 + H2SO4O3(SO3为磺酸)2. 危险特性正丁烷是一种易燃化合物,具有爆炸性。

正丁烷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不易发现,所以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正丁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5%(下限)和8.4%(上限),这意味着在这个范围内的正丁烷与空气混合物可以发生爆炸。

正丁烷的危险特性如下:2.1 火灾和爆炸危险正丁烷是一种易燃液体,与氧气形成可燃气体。

正丁烷能在开放火源、高温环境、火花或静电的作用下引起火灾或爆炸。

如果容器封闭,在高温环境下,正丁烷可能会在容器内产生蒸汽压力增加而破裂。

2.2 中毒性正丁烷是一种有害化合物,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窒息。

正丁烷蒸气的浓度高于7.4%时,会导致人体呼吸困难、头晕、晕厥、虚弱和眼结膜炎等症状。

气体侦测器使用说明

气体侦测器使用说明

沸点 (℃)
156.1 118.3
76 32.2 54.4
60 77.2 101.7 127 717.7 79.7 31.1 66.1 -23.9 12.2 37.8 46.1 76.6 102 -13.9
45 132.2
83.9
37.2
-60.4 46.2 35.0 -33.4 81.6 77.2
气体侦测器使用
一、气体侦测器应用范围与时机 二、气体侦测器分类与选用 三、各类气体浓度管制基准 四、气体侦测器使用
现场侦检目的

以 做 出 快 速 、 可 靠 之 判 断 为 原 则
以 鉴 定 和 量 测 事 故 现 场 环 境 污 染 物
决定工作人员之防护措施 作为可能暴露危害之记录 决定所需之因应措施 决定民众之保护措施 评估事故对环境之冲击
76 79.6
闪点 (℃)
-11.1 4.4 15 17 25 25 32 56.7 气体
<-17.8 -37.2 气体
-45 -37.2 气体
25 11 12.8 25 28.9 32.7 11.7 31.6 气体 -37.8 -9.4~7.2 -26.1 -17.8 -6.7 -6.1
爆炸浓度(V%)
2.8
31
2.6
12.8
2.5
12.5
1.8
10
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乙A 乙B 乙 甲A 甲B 甲 甲B 甲A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乙A 乙A 甲B 乙A 甲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甲B
蒸气密度 kg/m3
3.62 4.01 4.73 4.78 4.78 4.78 4.64 5.30 1.29 1.94 2.59 2.07 3.36 2.72 2.06 5.82 1.42 2.06 2.72 3.36 3.88 2.72 3.30 1.29 1.94 2.59 2.46 2.59 3.23 3.23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与危险特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爆炸或支持燃烧的化学物质。

这类化学物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使用和储存。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每类都有其独特的危险特性。

1.气体: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

这类物质以气体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蒸气压,非常易燃易爆。

气体的危险特性包括易燃性、爆炸性和窒息性。

易发生的事故包括气体泄漏、气体混合物爆炸、气体燃烧等。

2.液体:包括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

易燃液体具有低的闪点和燃点,易发生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

可燃液体则具有较高的闪点和燃点,在高温下也能燃烧。

液体的危险特性包括闪点、燃点、蒸气压和蒸气密度等。

3.固体:包括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雅克比物质等。

易燃固体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容易引发爆炸。

自反应物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自行发生剧烈反应。

雅克比物质具有类似炸药的性质,容易发生爆炸。

4.自氧化物质:指易在常温下与空气发生自发性氧化反应的物质。

这类物质在分子中含氧,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热和自由基,引发起火或爆炸。

除了以上几类,还有其他一些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如高度易燃物质、固体氧化剂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高的燃烧性和爆炸性,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使用和储存。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易燃性:易燃化学物质具有低的闪点和燃点,即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能够燃烧。

易燃物质在遇到点燃源或火焰时会迅速发生燃烧,产生火焰和热能。

2.爆炸性:易爆化学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刺激(如火花、撞击等)时,会产生剧烈的可燃气体和蒸气,引发爆炸。

爆炸能释放大量能量和产生冲击波,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3.助燃性:易燃化学物质能够与氧气反应,提供氧气供给燃烧反应,加剧燃烧的程度。

助燃性物质能够增加燃料的燃点和产生更大的火焰。

4.毒性:易燃易爆化学物质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具有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新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电子版: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三章 爆炸

新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电子版: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三章 爆炸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整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三章爆炸第一节爆炸的定义及分类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通常伴有发光和声响。

火灾过程有时会发生爆炸,从而对火势的发展及人员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爆炸发生后往往又易引发大面积火灾。

一、爆炸的定义爆炸指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

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

在发生爆炸时,势能(化学能或机械能)突然转变为功能,有高压气体生成或释放出高压气体,这些高压气体随之做机械功,如移动、改变或抛射周围的物体。

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对邻近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这是由于构成爆炸体系的高压气体作用到周围物体上,使物体受力不平衡,从而遭到破坏。

二、爆炸的分类爆炸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其中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见。

(一)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例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火灾。

(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

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种爆炸速度快,爆炸时产生大量热能和很大的气体压力,并发出巨大的声响。

化学爆炸能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属于化学爆炸,特别是后一种爆炸,几乎存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危害性很大,应特别注意。

1、炸药爆炸炸药是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基团,绝大多数炸药本身含有氧,不需要外界提供氧就能爆炸,但炸药爆炸需要外界寻找火源引起。

第1章 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1)

第1章 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1)

三、按燃烧特性分类
• 几个基本概念
• 按燃烧特性分类的原因 • 燃气的互换性
• 按燃烧特性分类
几个基本概念
• 燃烧:同时伴有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 燃烧产物:主要是H2O,CO2,燃烧充分,无污染,被誉 为绿色能源,是安全、洁净、经济的燃料。 • 如果燃气燃烧不完全,将会产生大量的CO,对人体有剧 毒。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
第1章
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1.2 燃气的基本性质
1.3 城市燃气的质量要求
1.4 城市燃气的输配系统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
燃气
CmHn,H2,CO 不可燃气体(incombustible gas): CO2,N2,O2
易燃易爆
1.1
事故原因:使用直排式热水器,洗澡时吸入 直排式热水器产生的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直排式热水器禁止使用。使用燃气必须保持 通风。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1.2 燃气的基本性质
1.3 城市燃气的质量要求
1.4 城市燃气的输配系统
2.2
一、燃气组成的表示方法
燃气的基本性质
体积分数 yi : 各组分的分体积在燃气总体积中的比例。 分体积: 在一个混合气体体系中,在与混合气体温度、压力相同 的条件下,每种气体组分单独存在时具有的体积。 分压: 在一个混合气体体系中,在与混合气体温度、体积相同的 条件下,每种气体组分单独存在时具有的压力。 摩尔分数 yi : 各组分的摩尔数在燃气总摩尔数中的比例。 工程上有时近似地将燃气的体积分数等同于摩尔分数 摩尔: 物质的质量单位,1摩尔某种纯物质的质量在数量上等于 该物质的分子量,而质量的单位为克。 质量分数: 各组分的质量在天然气总质量中的比例。

GB50493_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标准

GB50493_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2.0.2有毒气体toxic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of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检测范围sensible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alarmset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安装高度verticalheight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2.0.10爆炸下限lowerexplosionlimit(L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序号物质名称引燃温度(℃)/组别沸点(℃)闪点(℃)爆炸浓度(V%)火灾危险性分类蒸气密度kg/m3备注下限上限1 甲烷540/T1 -161.5 气体 5.0 15.0 甲0.77 液化后为甲A2 乙烷515/T1 -88.9 气体 3.0 15.5 甲 1.34 液化后为甲A3 丙烷466/T1 -42.1 气体 2.1 9.5 甲 2.07 液化后为甲A4 丁烷405/T2 -0.5 气体 1.9 8.5 甲 2.59 液化后为甲A5 戊烷260/T3 36.07 <-40.0 1.4 7.8 甲B 3.226 己烷225/T3 68.9 -22.8 1.1 7.5 甲B 3.887 庚烷215/T3 98.3 -3.9 1.1 6.7 甲B 4.538 辛烷220/T3 125.67 13.3 1.0 6.5 甲B 5.099 壬烷205/T3 150.77 31.0 0.7 5.6 乙A 5.7310 环丙烷500/T1 -33.9 气体 2.4 10.4 甲 1.94 液化后为甲A11 环戊烷380/T2 469.4 <-6.7 1.4 甲B 3.1012 异丁烷460/T1 -11.7 气体 1.8 8.4 甲 2.59 液化后为甲A13 环己烷245/T3 81.7 -20.0 1.3 8.0 甲B 3.7514 异戊烷420/T2 27.8 <-51.1 1.4 7.6 甲B 3.2115 异辛烷410/T2 99.24 -12.0 1.0 6.0 甲B 5.0916 乙基环丁烷210/T3 71.1 <-15.6 1.2 7.7 甲B 3.7517 乙基环戊烷260/T3 103.3 <21 1.1 6.7 甲B 4.4018 乙基环己烷262/T3 131.7 35 0.9 6.6 乙A 5.0419 甲基环己烷250/T3 101.1 -3.9 1.2 6.7 甲B 4.4020 乙烯425/T2 -103.7 气体 2.7 36 甲 1.29 液化后为甲A序号物质名称引燃温度(℃)/组别沸点(℃)闪点(℃)爆炸浓度(V%)火灾危险性分类蒸气密度kg/m3备注下限上限序号物质名称度(℃)/组别沸点(℃)闪点(℃)(V%)危险性分类密度kg/m3备注下限上限21 丙烯460/T1 -47.2 气体 2.0 11.1 甲 1.94 液化后为甲A22 1—丁烯385/T2 -6.1 气体 1.6 10.0 甲 2.46液化后为甲A23 2—丁烯(顺)325/T2 3.7 气体 1.7 9.0 甲 2.46液化后为甲A24 2—丁烯(反)324/T2 1.1 气体 1.8 9.7 甲 2.46液化后为甲A25 丁二烯420/T2 -4.44 气体 2.0 12 甲 2.42 液化后为甲A26 异丁烯465/T1 -6.7 气体 1.8 9.6 甲 2.46 液化后为甲A27 乙炔305/T2 -84 气体 2.5 100 甲 1.16 液化后为甲A28 丙炔/T1 -2.3 气体 1.7 甲 1.81 液化后为甲A29 苯560/T1 80.1 -11.1 1.3 7.1 甲B 3.6230 甲苯480/T1 110.6 4.4 1.2 7.1 甲B 4.0131 乙苯430/T2 136.2 15 1.0 6.7 甲B 4.7332 邻—二甲苯465/T1 144.4 17 1.0 6.0 甲B 4.7833 间—二甲苯530/T1 138.9 25 1.1 7.0 甲B 4.7834 对—二甲苯530/T1 138.3 25 1.1 7.0 甲B 4.7835 苯乙烯490/T1 146.1 32 1.1 6.1 乙A 4.6436 环氧乙烷429/T2 10.56 <-17.8 3.6 100 甲A 1.9437 环氧丙烷430/T2 33.9 -37.2 2.8 37 甲B 2.5938 甲基醚350/T2 -23.9 气体 3.4 27 甲 2.07 液化后为甲A39 乙醚170/T4 35 -45 1.9 36 甲B 3.3640 乙基甲基醚190/T4 10.6 -37.2 2.0 10.1 甲A 2.7241 二甲醚240/T3 -23.7 气体 3.4 27 甲 2.06 液化后为甲A42 二丁醚194/T4 141.1 25 1.5 7.6 甲B 5.8243 甲醇385/T2 63.9 11 6.7 36 甲B 1.42序号物质名称度(℃)/组别沸点(℃)闪点(℃)(V%)危险性分类密度kg/m3备注下限上限44 乙醇422/T2 78.3 12.8 3.3 19 甲B 2.0645 丙醇440/T2 97.2 25 2.1 13.5 甲B 2.7246 丁醇365/T2 117.0 28.9 1.4 11.2 乙A 3.3647 戊醇300/T3 138.0 32.7 1.2 10 乙A 3.8848 异丙醇399/T2 82.8 11.7 2.0 12 甲B 2.7249 异丁醇426/T2 108.0 31.6 1.7 19.0 乙A 3.3050 甲醛430/T2 -19.4 气体7.0 73 甲 1.29 液化后为甲A51 乙醛175/T4 21.1 -37.8 4.0 60 甲B 1.9452 丙醛207/T3 48.9 -9.4~7.22.9 17 甲B 2.5953 丙烯醛235/T3 51.7 -26.1 2.8 31 甲B 2.4654 丙酮465/T1 56.7 -17.8 2.6 12.8 甲B 2.5955 丁醛230/T3 76 -6.7 2.5 12.5 甲B 3.2356 甲乙酮515/T1 79.6 -6.1 1.8 10 甲B 3.2357 环已酮420/T2 156.1 43.9 1.1 8.1 乙A 4.4058 乙酸465/T 118.3 42.8 5.4 16 乙A 2.7259 甲酸甲酯465/T1 32.2 -18.9 5.0 23 甲B 2.7260 甲酸乙酯455 54.4 -20 2.8 16 甲B 3.3761 醋酸甲酯501/T 60 -10 3.1 16 甲B 3.6262 醋酸乙酯427/T2 77.2 -4.4 2.2 11.0 甲B 3.8863 醋酸丙酯450/T 101.7 14.4 2.0 3.0 甲B 4.5364 醋酸丁酯425/T2 127 22 1.7 7.3 甲B 5.1765 醋酸丁烯酯427/T2 717.7 7.0 2.6 甲B 3.8866 丙烯酸甲酯415/T2 79.7 -2.9 2.8 25 甲B 3.8867 呋喃390/T 31.1 <0 2.3 14.3 甲B 2.9768 四氢呋喃321/T2 66.1 -14.4 2.0 11.8 甲B 3.2369 氯代甲烷623/T1 -23.9 气体10.7 17.4 甲 2.33液化后为甲A70 氯乙烷519/T 12.2 -50 3.8 15.4 甲A 2.84序号物质名称度(℃)/组别沸点(℃)闪点(℃)(V%)危险性分类密度kg/m3备注下限上限71 溴乙烷511/T1 37.8 <-20 6.7 11.3 甲B 4.9172 氯丙烷520/T2 46.1 <-17.8 2.6 11.1 甲B 3.4973 氯丁烷245/T2 76.6 -9.4 1.8 10.1 甲 4.14 液化后为甲A74 溴丁烷265/T2 102 18.9 2.6 6.6 甲B 6.0875 氯乙烯413/T2 -13.9 气体 3.6 33 甲 2.84 液化后为甲A76 烯丙基氯485/T1 45 -32 2.9 11.1 甲B 3.3677 氯苯640/T1 132.2 28.9 1.3 7.1 乙A 5.0478 1,2—二氯乙烷412/T2 83.9 13.3 6.2 16 甲B 4.4079 1,1—二氯乙烯570/T1 37.2 -17.8 7.3 16 甲B 4.4080 硫化氢260/T3 -60.4 气体 4.3 45.5 甲 1.5481 二硫化碳90/T6 46.2 -30 1.3 5.0 甲B 3.3682 乙硫醇300/T3 35.0 <26.7 2.8 10.0 甲B 2.7283 乙腈524/T1 81.6 5.6 4.4 16.0 甲B 1.8184 丙烯腈481/T1 77.2 0 3.0 17.0 甲B 2.3385 硝基甲烷418/T2 101.1 35.0 7.3 63 乙A 2.7286 硝基乙烷414/T2 113.8 27.8 3.4 5.0 甲B 3.3687 亚硝酸乙酯90/T6 17.2 -35 3.0 50 甲B 3.3688 氰化氢538/T1 26.1 -17.8 5.6 40 甲B 1.1689 甲胺430/T2 -6.5 气体 4.9 20.1 甲 2.72 液化后为甲A90 二甲胺400/T2 7.2 气体 2.8 14.4 甲 2.0791 吡啶550/T2 115.5 <2.8 1.7 12 甲B 3.5392 氢510/T1 -253 气体 4.0 75 甲0.0993 天然气484/T1 气体 3.8 13 甲94 城市煤气520/T1 <-50 气体 4.0甲0.6595 液化石油气1.0 甲A气化后为甲类气体,序号物质名称度(℃)/组别沸点(℃)闪点(℃)(V%)危险性分类密度kg/m3备注下限上限下限按国际海协数据96 轻石脑油285/T3 36~68 <-20.0 1.2 甲B≥3.2297 重石脑油233/T365~177-22~200.6 甲B≥3.6198 汽油280/T3 50~150<-20 1.1 5.9 甲B 4.1499 喷气燃料200/T380~250<28 0.6 乙A 6.47闪点按GB1788—79的数据100 煤油223/T3 150~300≤45 0.6 乙A 6.47101原油甲B注:1. 本表数值来源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20660-2000、《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90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移到条文说明中2.“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

(完整版)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完整版)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1爆炸上限upperexplosionlimit(U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0.14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IDLH)指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损害健康,或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3一般规定3.0.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1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第1章 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

第1章 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
华白指数W= H—燃气的高热值(MJ/m3) S—燃气的比重(相对密度) W—设计和选用燃具的重要依据
• 为保证用气设备热负荷的稳定,所供燃气W波动范围不 超过5%
• 燃烧势CP (燃烧速度指数, Combustion Potential):是 反映燃烧稳定状态的参数,即反映燃烧火焰产生 离焰、黄焰、回火和不完全燃烧的倾向性参数。
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炼厂石油气 92~121 MJ/Nm3
CH4 60%,CO2 35% 21 MJ/Nm3
常规天然气根据来源分类
气田气(纯天然气) Natural gas : CH4一般90%以上, C2H6,C3H8,CO2,H2S等 热值:34-36 MJ/Nm3
石油伴生气 Associated gas : CH4含量80~90%, 热值42 MJ/Nm3
易燃易爆
1.1 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 按不同气源分类 • 按燃气的热值分类 • 按燃烧特性分类
一、按不同气源分类
燃气
天然气
常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
人工燃气
液化石油气 生物气(沼
气)
固体燃料干馏煤气 固体燃料气化煤气 油制气
焦炉、连续直立炭化炉、 立箱炉对煤进行干馏
压力气化煤气、水煤 气和发生炉煤气
高炉煤气(炼铁,CO N2, 3800~4200 kJ/Nm3 )
根据燃气互换性的要求,当气源厂供给用户的燃气性质发 生改变时,置换气必须对基准气具有互换性,否则就不能 保证用户安全、满意和经济地用气。
可见,燃气互换性是对燃气生产单位提出的要求,它限制 了 燃气性质的任意改变。
按燃烧特性分类
• 影响燃烧特性的参数 —H S 燃烧速度(火焰传播速
度) H/ S

危化品基本常识

危化品基本常识
(5)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 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 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 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
危化品基本常识
肝脏:作用是净化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并在排泄前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和水溶 性的物质。然而反复接触一些物质是对 肝脏有害的,引起病变(肝硬化)和降 低肝脏的功能,例如溶剂酒精、四氯化 碳、三氯乙烯、氯仿等,也可能被误认 为病毒性肝炎,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引起 肝脏损伤的症状(黄皮肤、黄眼睛)类 似于病毒性肝炎。
在常温的空气中能发生化学、物理、 生物化学作用放出氧化热、吸附热、聚合 热、发酵热等热量的物质均可能发生自热 燃烧,如硝化棉及其制品。
受热自燃:可燃物在外部热源作用下,
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自燃点时,即可着 火燃烧,如合成橡胶的防老剂。
危化品基本常识
(4)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损失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爆炸:瞬时完成。直接的破坏作用、冲
危化品基本常识
(6)致癌: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 可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 接触这些物质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潜伏 期一般为4~40年。
(7)致畸: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 生胎儿造成危害,干扰胎儿正常发育,在 怀孕的前三个月,脑、心脏、胳膊和腿等 正在发育,从而导致胎儿畸形。
危化品基本常识
危化品基本常识
其次要检查周围环境,有无泄漏点或敞 口设备。地沟、地漏、下水井要有效封 挡。清除动火点附近的可燃物,环境空 间要进行测爆分析。
再次动火现场要有明显标志,备足适用 的消防器材。
作业完毕应认真检查现场,灭绝火种;
审批人在认真审核各项防火措施后,签 发动火证。
动火人要做到“三不动火”:没有动火 证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 火人不在现场不动火。

GB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守则

GB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守则

G B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守则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2.0.2有毒气体toxic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of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检测范围sensible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alarmset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安装高度verticalheight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燃烧爆炸危险物质

燃烧爆炸危险物质

6.2.2易燃和可燃液体燃爆危险性判据
• 含氧化合物中,同碳数的醚类烃火灾危险性最大,醛、酮、 酯类次之,酸类的火灾危险性最小。
• 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中,以卤索原子、羟基、胺基等集团取代 苯环上的氢原于而生成的衍生物,燃爆危险性一般较小,取 代的氢原于越多,危险性越小。
• 含硝基的化合物易燃爆,硝基越多,危险性越大。
甲类:闪点<28℃ 乙类:28℃≤闪点<60℃ 丙类:闪点≥60℃
闪点均为闭杯试验闪点。
6.2.1易燃和可燃液体分类
➢ 按化学组成,大致分11类:
✓ 烃类:包括链烃和环烃,碳数约5-10个。如辛烷、壬烷等; ✓ 芳香烃:苯及其衍生物,如乙苯、丙苯等; ✓ 卤代烃:烃类及芳香烃类分子中氢原子被卤素原子置换的
燃烧。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与过氯酸或氯作用发生 爆炸;闪点-40℃,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爆炸极限为1.7%
~48%(体积百分比),有芳香气味,且具麻醉性,其蒸气
能使人失去知觉,甚至死亡。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苯、
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中;能溶解蜡、油脂、溴、碘、硫、磷
等。
本品在有机合成中主要用作溶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和化学 试剂。
6.1.3 可燃性气体分类
按爆炸极限可分为两级:
一级可燃气体:爆炸下限≤ 10%
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属此类;
二级可燃气体:爆炸下限>10%
如氨、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等。
6.1.3 可燃性气体分类
气体和蒸气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三级:
注:分级的级别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
第六章 燃烧爆炸危险物质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 13690-2009 )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16类:

第二节燃烧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燃烧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燃烧的类型与特点一燃烧的类型燃烧的类型有许多种,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1、闪燃一定温度下,液体能蒸发成蒸汽或少量固体如樟脑、萘、木材、塑料(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源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液体的闪点越低,火险性越大。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表1-2给出了某些可燃液体的闪点温度表1-2某些可燃液体的闪点温度可燃物二硫名称化碳闪点/℃注:①闪点低于或等于45℃的液体为易燃液体,闪点大于45℃的称为可燃液体;②易燃和可燃液体的闪点高于贮存温度时,火焰的传播速度低。

2、着火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如油类、酮类。

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的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又称为着火点),燃点越低,越容易起火。

根据可燃物质的燃点高低,可以鉴别其火灾危险程度,表1-3给出了几种可燃物质着火的燃点。

表1-3几种可燃物质的燃点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自燃有固体自燃、气体自燃及液体自燃。

表1-4给出了几种物质的自燃点表1-4几种可燃物的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自燃物品的防火与灭火:储运自燃物品时必须通风散热,远离火源、热源、电源,不要受日光曝晒,装卸时防止撞击、翻滚、倾倒和破损容器。

储存或运输时严禁与其它化学危险品混放或混运;码垛时容器间应垫有木板;白磷(黄磷)必须保存于水中,且不得渗漏。

浸泡过的水和容器有毒,要特别注意;油布、油纸等只许分层、分件挂置,不许645315520680440190490460320铝铁镁锌有机硫玻璃聚苯树乙烯脂合成橡胶572609120292392275661650580氢COCO2H2S乙醇乙醛丙酮醋酸苯30240255~530240~290350~380400~500280~500330442黄松汽油煤油柴油木材无烟煤稻涤纶纤磷香草维堆放存放。

应注意防潮湿。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特性
1
危险化学品的消防主要需要注意两项:一是灭火;二是防泄漏。
① 危险物品: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贮存和保管过
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燃烧、爆
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而需要特别
防护的物品。
② 要研究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可燃(易燃)气体、
体的质量速度。 为了加快液体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效率可采用喷雾燃烧,
即通过喷嘴将液体喷成雾滴,从而扩大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油中掺水即乳化燃烧也行。
19
二.可燃液体
2.4 评价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主要技术参数
闪点、饱和蒸气压、爆炸极限,此外还有相对密度、流动扩散 性、沸点等。 ① 饱和蒸气压:单位时间内从液体蒸发出来的分子数等于回到液
气、二氧化碳等。
7
一.可燃气体
1.3 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爆炸极限
④ 初始压力:一般压力增加,分子碰撞几率增多,危险
性越大,爆炸范围扩大。 ➢反例:CO随初始压力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压力对爆炸上限影响显著,对下限影响较小。压力降到 一定值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不能爆炸。
或酮类的易燃液体着火时,可
和羧酸类不是电介质,电阻率低,一般 用雾状水、干粉等灭火剂进行 没有带电能力,静电火灾危险性小。 施救;
(3)比水重又不溶于水23的液体
三.可燃固体
指遇火、受热、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的固体物质。 燃点在573K以下的称为易燃固体,573K以上的称为可燃固体。
3.1 固体燃烧过程和分类
27
三.可燃固体
3.1 固体燃烧过程和分类
低的可燃液体,或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可燃液体的分 馏产物,讲义对流的方式加热里层液体,水便气汽 化产生大量的蒸汽,随着蒸汽压力的逐渐升高,达 到足以把上面的油层抛向上空,而向四周喷溅。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2.0.2有毒气体toxic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of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检测范围sensible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alarmset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续表A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续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注:
1. 本表数值来源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20660-2000 、《石油化工工艺计
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90 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移到条文说明中
2.“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

附录B 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
注:数值来源于 《化验员实用手册》
、《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 、《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 防护实用指南》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 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使用与维护》
GB/18664-2002 。

附录 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 注:
* 本表数值来源 欧洲标准《可燃气体或氧气检测与测量仪器的选用、安装、使用和维护指 南》
EN50073:1999 。

设计过程中,检(探)测器的选用,应根据检(探)测器产品的技术 性能确定。

移到条文说明

** 离子化能级高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 *** 离子化能级低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

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
反面词采用“严禁” 。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 ;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
反面词采用“不宜” 。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 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