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色彩学ppt(第二章第七节)

合集下载

印染基础知识PPT演示课件

印染基础知识PPT演示课件
漂白剂 还原型漂白剂:主要通过还原作用破坏色素而达到漂
白的目的,但漂白效果不稳定,如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 (保险粉)等。
氧化型漂白剂:主要通过氧化作用来破坏色素,因此 在破坏色素的同时,也会造成纤维的损伤,如过氧化氢、次 氯酸钠等。
漂白方式:浸漂、淋漂、轧漂。
18
丝光
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 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 程。
41
连续轧染机 1—进布装置 2,6—均匀轧车 3—红外线烘燥机 4—横导辊热风烘燥机
5—烘筒烘燥机 7—透风辊 8—还原蒸 9—平洗槽 10—皂洗箱 11—长蒸箱 12—平洗槽 13—烘筒烘燥机 14—落布装置
42
浸染 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
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内部的染色方法。
优点:保暖,轻,穿着时无潮湿感,柔软 而舒适,颜色丰富,遇水不易掉色。
缺点:洗水处理难,不能机洗,需平干, 易变形,缩水性强。
6
蚕丝
是衣料中的高档品种,蚕 丝是世界上最好的纺织原 料之一,它丝支纤细,光 洁柔软,耐磨耐拉,富有 弹性,而且能够吸收人体 排出的汗湿潮气。但蚕丝 也很娇贵,不耐日晒,不 耐水洗。
23
染料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各类染料已有七千多种, 常用的也有两千多种。由于染料的结构、类型、性 质不同,必须根据染色产品的要求对染料选行选择, 以确定相应的染色工艺条件。
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如 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 如胭脂虫等。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 主要从煤焦油分馏出来 (或石油加工)经化学加 工而成,习称“煤焦油染 料”。
前处理 染色 印花 整理
12
(1)前处理
前处理是印染加工的准备工序,目的是 在坯布受损很小的前提下,除去织物上的各类 杂质,是坯布成为洁白、柔软并有良好湿润性 能的染印半成品。

印刷色彩学

印刷色彩学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本章主要内容:
▲ 物体的呈色机理(★) ▲ 色光混合(★★) ▲ 色料混合(★★★)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 (★)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物体的分类
一、物体的分类:
发光体:指自身能够辐射光能的物体,又称 “光源”,颜色由辐射的光谱成分决定。
§2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规律
二、色光加色混合规律 1、色光等量混合
红光+绿光=黄光 (R+G=Y) 红光+蓝光=品红光(R+B=M) 绿光+蓝光=青光 (G+B=C)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R+G+B=W)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2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规律
二、色光加色混合规律 2、色光不等量混合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3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规律
二、色料减色混合规律 2、色料不等量混合
彩色
彩色
彩色
灰度 YMC
YMC
灰度
YMC
灰度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3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实质
三、色料减色混合实质
非发光体:本身不能辐射光能的物体,颜色由 物体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关,还与 照射的光源和周围的环境等有关。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反射
二、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反射
1、光的透射:光穿过媒介从另一界面透出的现象。
Φi Φ1
Φ2 Φτ
光在透明介质上的透射
光透射率:
环境色的反射光的影响 环境色与物体色对比影响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概述
❖ 印刷工艺流程:
原稿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 印前技术:
从处理图文原稿到制成印版这一系列工序所 采用的技术。
印前技术是印刷必不可少的前导阶段,包括 扫描输入、图像处理、组版输出、分色制版 等工序。
印前技术中颜色的分解与传递是加色混合与 减色混合规律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彩色原稿
3. 数字印前系统/CDTP扫描分色:彩色桌面出版 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图文综合处理系统,通过 扫描仪将原稿的分色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利用 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二、印刷分色原理
彩色印刷的复制过程颜色分解+颜色合成 1.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成 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过程,又简称“分 色”。 2. 颜色合成:是指在印刷机上将三种原色印版 (CMY)上的油墨套印在同一承印物上再现原 稿颜色的过程。
一、原稿类型
❖ 印刷复制过程的五大要素: 原稿、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
❖ 原稿: 原稿是印前处理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 文信息,分为文字原稿与图像原稿。 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基础和依据,原稿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第一节 彩色原稿
文字原稿
黑白照片

非彩色原稿 黑白胶片
稿
黑白线条稿
图像原稿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一、印刷分色技术的发展阶段:
照相分色
电子分色机 扫描分色
CDTP 扫描分色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1. 照相分色:彩用照相的方法,通过红、绿、蓝 三张滤色片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青、品红、黄三 张分色片的过程。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色相环
2010.10
色彩三角
2010.10
第四节 其他表色系统
二、奥斯瓦尔德表色系统
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 是德国的物理化学家,因创立了以
其本人为名字的表色空间,而获得
诺贝尔奖。
2010.10
2010.10
第四节 其他表色系统
奥斯特瓦尔德颜色系统的基本色相为黄、橙、
红、紫、蓝、蓝绿、绿、黄绿8个主要色相,每个 基本色相又分为3个部分,组成24个分割的色相环,
100 反 射 率 %
λ
100 反 射 率 %
λ
100 反 射 率 %
λ
400 500 600 700nm
400 500 600 700nm
400 500 600 700nm
白色
灰色
黑色
非彩色的表示
2010.10
第五章 颜色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孟塞尔表色系统
第二节 孟塞尔表色系统
一.孟塞尔颜色系统
色谱表色法:是一种以有规律排列的一系列
2010.10
第五节 色谱表示法 二、普通色谱:
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供多行业通用的颜 色参考工具。 1. 中国色谱

1957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出版,由彩色和非彩色两 部分组成,共1631种颜色。 彩色部分:8个基本色(黄、橙、红、品红、紫、蓝、 青、绿)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表示。 每个基本色由浅到深分为7个等级,组成一页49个深 浅不同色块的色谱。 非彩色部分:明度最大到最小分成14个等级。
换算方法:
和度范围,利用内插法算出孟塞尔色相与饱和度数值。
2010.10
第二节 孟塞尔表色系统

第二章色彩构成色相 ppt课件

第二章色彩构成色相 ppt课件
18 16
2.3 色环
24色相环
19 17
2.3 色环
20 18
2.3 色环
色环的制作
21 19
2.3 色环
色环的制作
22 20
2.3 色环
色环的制作
23 21
2.3 色环
色环的制作
24 22
2.3 色环
色环的制作
25 23
2.3 色环
色环的制作
26 24
2.3 色环
色环的制作
27 25

色被称为“三原色”。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红 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 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 加绿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 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 =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 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 =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 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 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
0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04
色彩构成-色相
2第 章
2.1 三原色
7 05
2.1 三原色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

印刷色彩七PPT课件

印刷色彩七PPT课件

127
127 127
黑色 白色
0
0
0
255
255 255
第9页/共80页
(三)CMYK表色法
CMYK表色法又称为CMYK模式,这种模式遵循色料混合的规律。
如果色彩是用色料表现,如印刷、彩色打印等,最终只可使用 CMYK模式的色彩或图像。
第10页/共80页
C、M、Y、K数值取值范围在0%—100%;
第54页/共80页
第55页/共80页
缺点: 不能直接表达颜色的三属性
第57页/共80页
用亮度因数Y来表示颜色的亮度特征,此时颜色的外貌就能完全唯一在 确定下来,即CIE-Yxy系统。
第58页/共80页
4、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为了适应大视场颜色测量的需要,CIE在1964年又规定了一组“CIE1964 补充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简称“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观察 者”,这一系统称为“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也称为10°视场 X10Y10Z10色度系统。
第11页/共80页
红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品红 青色
C
M
Y
K
0
100
100 0
100
0
100 0
100 100
0
0
0
0
100 0
0
100
0
0
100
0
0
0
50%灰色 黑色
0
0
100 100
0 50 100 100
白色 黑色
0
0
0
0
0
0
0 100
第12页/共80页
在印刷流程中使用HSB、RGB、CMYK模式定义色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如果色彩是通过印刷表现,则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定义色彩,最终都将被 转换成CMYK模式。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课件(PPT 46页)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课件(PPT 46页)

内容:将退浆、精练和漂白相结合,减少加工环节。
可行性:三者目标一致,去除杂质。

加工条件接近,皆使用烧碱。
问题:工艺较难控制,纤维易受到损伤,对助剂要求高,
必须使用高效精练剂和特殊稳定剂。
特点:产品质量可能不高,成本可能增加。
工艺:退煮一浴法、练漂一浴法和退煮漂一浴法等。
三种工艺比较
退浆目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 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 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 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一、常用浆料简介
浆料分类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胶、树胶等。 淀粉性质:①遇酸分解,②遇碱稳定,发生溶胀,③遇
氧化剂可分解,④被淀粉分解酶分解。
丝光前:横向结构:耳状;纵向结构:干瘪扭曲带状, 表面粗糙,光漫反射量较高。
丝光后:横向结构:类椭圆状;纵向结构:扭曲减少。 表面光滑,光漫反射量减少,光泽提高。
丝光前后棉纤维横截面形态结构变化如图5-1
丝光前
丝光后
第二节 丝光设备
1. 布铗丝光机(Chain mercerizer or Clip mercerizing range)
第四章 漂白
经过精练后,织物上的天然和人工的杂质已极大 部分去除,但对于漂白和浅色织物来讲,还要经 过漂白。即要进行去除色素,提高白度为主要目 的的漂白加工。
化纤不含色素,经精练后已很洁白,而棉纤维经 精练后色素仍然存在,白度差,因此漂白主要是 针对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所进行的。
漂白剂:
o 氧化型:次氯酸钠、双氧水和亚氯酸钠等,主要用于 棉纤维及混纺织物。
全棉机织布轧染
废气
废气
白坯
烧毛

印染的分类PPT课件

印染的分类PPT课件
和浸染不同,织物浸在染液里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 秒到十几秒。织物上的轧余率(带液率,织物上带的染液质 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不多,在30%~100%之间,不存在 染液的循环流动,没有移染过程。
一般是连续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染 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染色。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1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染色,尤其适用于不能经受张力 或压轧的染色物。浸染时,染液及被染物可以同时循环运转, 也可以只有一种循环。
一般为间歇式生产,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比较容易,生产 效率较低。
(二)轧染
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 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 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上染是(或主要是)在以后的汽 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
二轧染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上染是或主要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
印染的分类
根据把染料施加于染色物和使染料固着在 纤维上的方式不同,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或 称竭染)和轧染两种。

纺织品染印原理染色基本理论介绍PPT课件

纺织品染印原理染色基本理论介绍PPT课件
•一个过程可以自动地由高化学位的状态向低化学位的状态转移 。两种状态的化学 位差值越大,转移的倾向越大。
i
G ni
T
,P,n
j
i
0
RT ln X i
第19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染 料 上 染 纤 维 的 原 因 / 动 力 •染料在染液中的化学位( μs)和纤维上的化学位( μf ) :
第4页/共66页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上染纤维要通过一定的染色介质来完成,染料在介质中的存在状态直接影响染色的速度和程度。 • 纤维中的微隙很小,只有单分子或离子状态的染料才能顺利进入纤维内部。染料分子的尺寸与其在纤维上
的可及度有很大关系。
第5页/共66页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 溶于水
第16页/共66页
染色基本理论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
第17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动力/原因 • 评价指标 • 吸附模型 • 影响因素 • 应用
第18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染 料 上 染 纤 维 的 原 因 / 动 力 •物 质 由 一 种 相 或 一 种 状 态 转 移 到 另 外 一 种 相 或 一 种 状 态 时 , 必 然 伴 随 着 化 学 位 的 变化。
第13页/共66页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纤 维 在 水 溶 液 中 的 双 电 层 •纤 维 在 水 溶 液 中 会 获 得 负 电 荷
•纤维分子中基团的电离 •纤维选择吸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 •纤维定向吸收水分子
•纤 维 表 面 的 双 电 层 结 构

染整工艺原理(Ⅱ)课件:第2章 染色基本理论

染整工艺原理(Ⅱ)课件:第2章 染色基本理论
第二章 染色基本理论
➢ 染色热力学 ➢ 染色动力学
✓ 染料能否上染 ✓ 可能达到的程度(染色平衡)
✓ 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即上染速率
染色工艺参数:染料浓度、染色助剂、电解质、 温度、pH值、浴比及染色设备
本节主要内容
✓ 染料上染过程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 促染与缓染 ✓ 染色热力学基础 ✓ 染色动力学基础
➢ 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 染料分子中水溶性基团类型及数量有关 ✓ 染料浓度增加→溶解度降低; ✓ 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 ✓ 中性电解质→染料溶解度降低; ✓ 加入助溶剂→溶解度增加,如尿素等
化料时一定溶解,否则色点
数码印花用染料?
二、染料聚集
➢ 聚集反应(以阴离子型染料为例)
✓ 离子状态 NaD == D- + Na+
✓ 浓度↑→ ξ电位负值↓
• 电解质阳离子被纤维表面吸附→ξ电位负值↓
• 与电荷数有关
+3 > +2 > +1
• 同价,离子半径大,水合能小→易被吸附→ξ电位负值↓↓
• 阴离子对ξ电位影响较小
6、纤维Zeta与染色
➢ 影响染料上染纤维 ✓ 静电斥力→阻止染料上染纤维 ✓ 静电引力(分子引力)→促使染料上染纤维 ➢ 力大小与距离有关 ✓ 静电斥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 分子间引力(氢键、范德华力)与距离的六次方成反比
V吸 = k吸 × 【D】S,t V解 = k解 × 【D】f,t
染色初期:吸附速率大,解吸速率0
进行中


染色平衡: V吸 = V解
k吸 ×【D】S,t = k解 × 【D】f,t 【D】f,t / 【D】S,t = k吸 / k解 = K----分配系数、直接性

最新03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印刷色彩学ppt(第二版 教学课件

最新03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印刷色彩学ppt(第二版 教学课件
代替律
如果颜色光A=B、 C=D,那么: A+C=B+D 色光混合的代替规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 是相似的便可以相互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是同样 的。设A+B=C,且X+Y=B,则A+X+Y=C。由代替 律产生的混合色光与原来的混合色光在视觉上具有 相同的效果。 色光混合的代替律是非常重要的规律。根据代 替律,可以利用色光相加的方法产生或代替各种所 需要的色光。色光的代替律,更加明确了同色异谱 色的应用意义。
• 各级人员费用均应按标准执 行,超出部分自负。特殊情 况超出标准的,应事先请示 CEO,事后由CEO签字批准
• 费用节约部分可按一定比例 奖励当事人,但在节省费用 时必须不影响工作的正常进 行,不破坏公司形象
报销制度
流程(例表)
说明
项目
金额
差旅费
交通费 招待费 通讯费 办公用品 日常支付 固定资产
效果 呈色方法
补色关系 主要用途
明度增大
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 视觉器官外的加色混合
静态混合 动态混合
互补色光相加形成白光
颜色测量、彩色电视、剧场照明
色料减色法 Y、M、C (Y)+(M)=(R) (Y)+(C)=(G) (M) +(C)=(B) (M) +(C)+ (Y)=(Bk) 色料相加,能量减弱,越加越暗
人员
• 专业资格培训 • 财务软件培训 • 其它培训
财务汇报制度及财务评价(例)
名称
内容
频率
汇报人
上级
方式
预算执行 报告

CFO
CEO
书面 / 月
口 头 /书 面 /季
三大表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一.加色法混色与加色三原色

加色混合又称为色光混合
亮度相加
如彩电属于加色法混色
为什么选RGB为色光三原色呢?


1.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基本可以产 生自然界中的全部色彩; 2.这三种光独立,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由其 它二种混合产生。 CIE1932年规定: R 700nm G 546.7nm B 435.8nm
棱镜色散实验
白光 屏
棱 镜
可见光谱:
白光=红+橙+黄+绿+青+蓝+紫

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证实:日光被分解成 不同颜色的光
单色光: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 复合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二.光源光谱能量分布
三.光源的分类

四.紫外线与红外线
UV IR
第二节 物体与光


色与光的关系
五.色料混合定律
C
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色料混合后会产生 另一种颜色的色料的 现象。
B M
K
G Y
R
返回:颜色分解合成图
1、等量混合

M+C=B M+Y=R C+Y=G M+Y+C=K
2、不等量混合:符合质量中心定律 3、色料互补色:互补色料混合后成黑色。 M+G=K Y+B=K C+R=K

6.
7.
8.
9.
10. 11.
12.
13.
滤色片和油墨的性质是什么? 如品红色料,吸收绿光,反射红光和蓝光 R:G:B=2:1:3,则这样的色光混合以后,得 到什么颜色的光呢? 色彩混合定律即格拉斯曼定律有哪几大定律? 什么是补色?什么是补色律? 什么是中间色律? 什么是代替律? 什么是亮度相加定律?

2024版《印染花布》小学美术四年级课程PPT

2024版《印染花布》小学美术四年级课程PPT
色彩搭配
运用色彩学原理,合理搭配颜色,营造出 和谐、美观的视觉效果。
图案设计
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设计出具有创意和 美感的印染图案。
材质选择
根据作品需求和风格选择合适的织物材质, 如棉、麻、丝等。
03
印染花布色彩与图案
色彩搭配原理及实践
01
02
03
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饱和度,是 构成色彩的基本要素。
染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06
环保理念在印染花布中的体现
环保材料选择及应用
天然纤维材料
选择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作为 印染原料,这些材料可降解、对
环境友好。
环保染料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环保染料,减 少印染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再生材料利用
利用废旧纺织品等再生材料制作 新的印染花布,实现资源循环利
用。
色彩搭配原理
包括对比与协调、冷暖搭 配、色彩节奏等原理,用 于指导印染花布的色彩设 计。
实践应用
通过实际印染操作,让学 生感受不同色彩搭配带来 的视觉效果,培养色彩感 知能力。
图案设计要素与风格
图案设计要素
点、线、面是构成图案的 基本要素,通过不同的组 合方式形成千变万化的图 案。
图案风格
印染花布的图案风格多样, 包括民族风、简约风、抽 象风等,每种风格都有其 独特的表现力。
01
调制染料
按照染料说明书上的比例,将染料与 固色剂混合在塑料桶或盆中,用搅拌
棒搅拌均匀。
03
染色
将扎好的布料放入染料中,用搅拌棒轻轻搅 动,使染料均匀渗透到布料中。根据颜色深
浅和个人喜好,控制染色时间。
05
02
浸泡布料
将白色棉布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充分湿润, 便于染料渗透。

染织色彩原理及配色 PPT

染织色彩原理及配色 PPT

二、 彩色
黑白系列以外的颜色称为彩色。黑白 色只有一个特征,即明度,而彩色系 列的三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可单独用其中的一个,二个或三个来 区分不同的色彩 。
(一)色调(色相)
色调由物体表面反射到视神经的色光来确定 ,是彩色彼 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是色彩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 人们就是根据颜色的色调来命名如红色 黄色紫色等。
染织色彩原理及配色
颜色或色彩是组成自然界最生动的元素之一。在颜色理 论的指导下,色差、色深评定和测色配色的仪器和发展很快, 几乎应用到涉及颜色的所有工业和技术领域,印染工业也不 例外。 印染测色配色是一门应用性极强,变化很大,要求很高 的技术工作,其知识结构涉及颜色光学、色度学、颜色心理 学基本理论,涉及染料或颜色的发色、牢度和印染工艺以及 纤维或织物的光学特性,并且要求技术人员具有打样配色和 计算机测色配色的基础和能力。另一方面,任何印染企业的 生产都会涉及印染测色、配色、打样,新产品的开发与颜色 质量控制,因此,色彩原理及配色是印染技术人员必备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之一,并随着众多企业与国际接轨和对生产高 质量的印染纺织品的要求而显示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
颜色的分类特征
一、 非彩色
非彩色就是黑、白及从最黑到最亮的各种灰色, 它们可以排列成一个系列,称黑白系列。

深灰
中灰
浅灰

白黑系列——由白色渐渐到浅灰,再 到中灰,再到深灰,直到黑色。 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其光 反射率等于1。 纯黑是理想的无反射的物体,其光反 射率等于0。 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反之,愈接 近黑色,明度愈低。
★配色原则及注意事项 ◆拼色染料的染色性能应相近(同一类或同一 小类染料) ◆拼色染料的只数不宜过多(≦3只)。 ◆尽量做到“就近出发”“就近补充”“一补 二全” ◆掌握好余色原理,严格控制色光。 ◆色光调整只做“微调” ◆充分考虑拼色的加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n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Zn
108.892 118.225 35.58 107.334 116.144 35.20
色度学
32
L*std = 71.2 a*std = 12.8 b*std = 32.8
一直在向均匀化发展。
色度学
6
常见色差公式
CI以EL上*介a*绍b了* 几种均匀颜色空间,一般颜色空间均匀性好,计算出来的
色差与视觉的相关性就好。
CM研C究(l表:c)明l=,c行=业1 不或同,l=色2,相c、=明1 度、饱和度对总色差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AN此L各A个B行业都对建立在均匀颜色空间基础上的色差公式进行了“加权”
色度学
2
色度点之间的距离如何表示试样之间的色差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问题1:色差是知觉色的差异, 是以人对物体颜色的 感觉为基准的。
➢问题2:CIE推荐的XYZ系统 是以光的混合为基础 建立的。那么,在x-y 色品图中距离相等的 两个颜色,在人的颜 色感觉上,是否有相 等的色差呢?
色度学
3
在CIE色品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颜色,但是当这点的坐标变化很小
式中:X、Y、Z是物体的三刺激值; Xn、Yn、Zn为所选CIE标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L* 表示心理明度;a* 、b* 为心理色度。
色度学
10
表2.4 三种CIE标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标准照明体的
三刺激值
D65
C
10°
. A
D65
C
A
Xn
95.045 98.072 109.85 94.811 97.284 111.14
色度学
9
一、CIE1976L*a*b*(CIELAB)色差公式
L*=116Y*—16
CIE1976a-*L=5A00B((X*或—YL*)*a*b*)系统,现在已被
b*=200(Y*—Z*)
世界各国正式X采*=(用X/并Xn)作1/3为(X国/Xn际>0通.00用885的6)测色标准。 它适用于一切YZ**光==((源YZ//色YZnn) )或11//33物( (YZ体//YZnn> >色00的..000088表885566示) )与计算方法。
基础CI,E对19C7I6E-色L度UV图进行非线性变换;二是对CIE色度图进行线性变换;三
是以CI麦E9克4亚当椭圆为基础。
➢ 1976年后为一个阶段,多数以CIE L*a*b*色差公 式为基础进行修正,实用性
大大H提UN高T。ERLab
色度学
7
常见色差公式的准确性
色差公式
误判比率/ %
CIE1964 FMC-2 CIELAB
第三章 色差、色深与白度
色度学
1
色差,就是两个试样在颜色知觉上的差异,它是明度差、彩度差和 色相差三个差值的综合效应。
色差值可提供色彩品管、配方计算及修色的应用。 将评价对象摆放在一起,在规定的照明和观察条件下,靠人的视觉
来完成对试样之间色差的评价。经过视觉估计后, 决定出颜色间差 异及方向, 但这并不是指颜色间等级上的差距。 过去,工业上使用 标准样卡来评定颜色的差别,例如3级色差、4级半(4.5级)色差等。 标准色度观察者X、Y、Z三刺激值的建立, 解决了用数字表达颜色 的问题。两个颜色经测色仪器测量后,经色差公式即可计算出这两 个颜色之间的差异值,从而实现了色差的数字化。
22
+b*
颜色空间L*C*H*
△C*c
色相 H*
色度学
+a* 23
+b*
色度学
颜色空间 L*a*b*
标准样
样品
+a* 24
饱和度差: △C*s = (a*sp2+ b*sp2)1/2 — (a*std2+ b*std2)1/2
色度差: △C*c = (△a*2+ △b*2)1/2
色相差: △H *= (△C*2c—△C*2s)1/2
色度学
26
色度学
色相
27
色相角h*
90°
180° -a*
+b*
-b*
绿 ----a*轴 ---- 红
C*
+a*
270°
标准品
h* 0°
0°~ 360°
色度学
28
X、Y、Z CIELAB公式 L* C* H*(a*,b*)
△E *= (△L*2 + △a*2 + △b* 2)1/2
色度学
29
色差△E*
或△H* = (△E*2—△L*2 —△C*2s)1/2
色度学
25
h*:颜色的色相角。 任一颜色的投影点在a*b*色品图中, 以+a* 轴为基准, 逆 时针方向的相对角度。
h*= tan-1 (b*/a*) h*= 0 °~ 360°,
0°与180°在a* 轴上, 90 °与270 °在b* 轴上。
标准品
+b*
-a*
+a*
-b*
样品
E* L*2 a*2 b*2
色度学
30
CIELAB色差公式
➢ 明度差:△L*=L*sp—L*std; ➢ 彩度差(饱和度差):△C*s=C*sp—C*std
=(a*2sp+b*2sp)1/2—( a*2std+b*2std)1/2; ➢ 色度差:△C*c= (△a*2+△b*2)1/2
=[(a*sp—a*std)2+( b*sp—b*std)]1/2; ➢ 色相差:△H*=( △C*2c —△C*2s)1/2
=( △E* 2—△L* 2—△C* 2s)1/2; ➢ 色相角差:△h*=h*sp—h*std; ➢ 总色差:△E*=( △L*2+△C*2c)1/2
=( △L* 2+△a* 2+△b* 2)1/2。
红绿色度差 △a*
色度差: △C*c = (△a*2+ △b*2)1/2
标准品
+b*
△a*
-a*
+a*
-b*
样品
△a*=a*sp—a*std
*
色度学
21
黄蓝色度差:△b*
色度差: △C*c = (△a*2+ △b*2)1/2
-a* △b*=b*sp –b*std
+b* +a* 样品
-b*
标准品
色度学
处理FM,C以-便2 与人的视觉有更好的相关性,适应19本36行~业1的97需6 要蓝。色
JP实C7际9计算时,色差公式有许多种,且各1具97优6后缺点,实际红使色用中与习惯
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特点有重要关系。
➢193M6~S819976年为一个阶段,有20多个公式,分三类,一是以Munsell系统为





线




色度学
4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计算
为了方便色差的计算,CIE从1960年开始进行均匀颜色空间的建立和 相应色差公式的建立。 色差计算的基础是均匀颜色空间的建立。例如: CIE1960均匀色度标尺图(CIE1960 Uniform Chromaticity-Scale Diagram), 简称CIE1960 UCS图,或称CIE1960 UCS均匀颜色空间; 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等。
色度学
31
L*=116Y*—16
a*=500(X*—Y*)
b*=200(Y*—Z*)
X*=(X/Xn)1/3(X/Xn>0.008856) Y*=(Y/Yn)1/3(Y/Yn>0.008856) Z*=(Z/Zn)1/3(Z/Zn>0.008856) 对于极深颜色、色空间变形大、误差大的情况,对公式进行修正:
➢ H*:色相,指颜色的相貌;
➢ h*:色相角,待测色的色相角就是它在色品平面内的投影点和坐标原 点的连线与a*轴的夹角,h*=tan-1(b*/a*)。
色度学
13
CIEL*a*b*颜色空间——L*
颜色越来越亮 (L)
L*:明暗度,L*愈接近 0,颜色愈暗; L*愈接近 100,颜色 愈亮。
L* = 116 (Y/Yn)1/3 - 16
Yn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Zn
108.892 118.225 35.58 107.334 116.144 35.20
色度学
11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由X、Y、Z变 换为L*、a *、b* 时包含
有立方根的函数变换,经过这种非线形变换后,原来的马蹄形光谱
CIELAB色彩空间 X、Y、Z CIELAB公式 L*、a*、b*、C*、H*、h* ➢ L*:明暗轴 (LIGHTNESS),指颜色明暗的强度; ➢ a*:红—绿轴; ➢ b*:黄—蓝轴; ➢ C*:彩度或饱和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待测色的彩度就是其在色品
平面内的投影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长度,即投影点到原点的距离 (半径)。
轨迹不再保持。
转换后的空间用笛卡儿直角坐标体系表示,形成了对立色坐标
表述的心理颜色空间。
CIE L*a*b* 色+L彩* 空 间
如图所示,在坐标系中:
+a 表示红色;
C*
-a 表示绿色; -a*
+b 表示黄色;
-b 表示蓝色;
颜色的明度由
L 的百分数表示。
-b*
色度学
+b* +a*
+h*
12
色空间的描述
均匀颜色空间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上,相等的几何距离在视觉上对应 相等的色差,用易测的空间距离作为色彩感觉差别量的度量。有了这种均匀颜色 空间,颜色匹配和色彩复制(如配色染色)的准确性就得到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