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赴汉口、汉阳调查武汉老工业区近现代发展策划书教材

合集下载

谈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的变化

谈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的变化

谈武汉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变化武汉是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还是近代最早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建国后经历了“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对内搞活”引领内陆发展模式、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中部崛起的龙头等多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制定,武汉步入城市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为城市规划恢复和旧城区改建,第二阶段(1984.1990年)为城市规划拓展和新区建设,1984年武汉选取“交通、流通”为着眼点,率先成为第一个经国家批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会级城市。

武汉市提出“两通起飞”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也是社会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起点,城市规划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1985年武汉市政府又实行了“敞开城门"、“两个通开"(即“城乡通开,城城通开”),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决定,围绕城乡结合,服务全省,沟通华中,面向国内外,武汉恢复和发展为华中地区商品流通网络的重要结合点和商品集散地。

1991年国家改革战略重点开始由南向北、由东至西推进,武汉亦开始筹划“开放武汉”发展方案,同年武汉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武汉相继被国家批准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同时面对正在分化重组的区域经济板块,武汉区域地位还在建构过程中。

如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九省通衢,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是中部崛起的中坚力量。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是当前武汉建设“三化”(现代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大武汉的核心内容。

2016年,武汉市确立了未来发展目标,即“建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城市,进而为建成全球性的创新中心、文化之都和重要的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武汉市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际化大武汉”的目标和任务,即把武汉建设成具有较强的国际通达能力和联通世界的重要枢纽城市。

华中科技大学 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科技大学 考研参考书目
622生态学
参考书目
《现代环境科学导论》盛连喜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水生态学概论》邬红娟等编著待出版
623物理化学
(一)参考书目
1.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24体育学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版
③《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同济大学,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④《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⑤重要的近现代建筑理论文献
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000.
432统计学
参考书目
1.刘次华、万建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郑汉臣主编,《药用植物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6姚振生主编,《药用植物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版。
801高等代数
参考书目
2、佟新著:《人口社会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2007年重印
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版次可任选)。
616基础英语
参考书目:
《高级英语》(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629艺术设计史论
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书目: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8月
《环境艺术设计》李砚祖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文化创意背景下的历史街区变迁及发展研究——以武汉市昙华林为例

文化创意背景下的历史街区变迁及发展研究——以武汉市昙华林为例

文化创意背景下的历史街区变迁及发展研究——以武汉市昙华林为例朱圆玉润;程晓梅;郑加伟【摘要】该文选取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做实地调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在植入过程中与历史街区的互动关系,分析历史街区的用地演变、交通结构、交往空间、环境质量的变化,对文化创意背景下的昙华林街区的规划设计提出针对性意见,对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根植于昙华林历史街区、提升创意核心竞争力、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提出相关建议.【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5(033)012【总页数】6页(P171-176)【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昙华林;历史街区变迁;提升改造【作者】朱圆玉润;程晓梅;郑加伟【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近年来,城市历史文化尤其是历史街区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同时基于历史街区的文化旅游也愈演愈热。

单纯的博物馆式的保护,使得历史街区丧失了原有的活力,代代根植于地方的文脉无法得到延续。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不能满足公众渴望“参与”、“体验”式旅游的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逐渐兴起,历史街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发展似乎为现有问题提供了一丝生机。

1 文化创意产业综述1.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目前并无统一的说法。

“创意产业之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的经济部门”。

英国、新西兰、加拿大、芬兰、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对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不尽相同的定义。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蒙特利尔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意产业做出的如下解释,“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纵观这些概念,创意产业包括物质形态的生产和服务两个方面,它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城市品牌策划方案

城市品牌策划方案

城市品牌策划方案篇一:武汉城市品牌策划书第一部分武汉背景分析一、人文历史分析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正式动工,历时两年建成通车。

武汉人文历史丰富,具有黄鹤楼、古琴台等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地理位置武汉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根据国家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武汉将建成为全国四大铁路主枢纽之一、全国区域航空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通道。

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武汉历来是中国的商贸重镇和国内外客商的投资目的地。

如今,漫步武汉三镇,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实施,大桥飞架、隧道掘进、地铁延伸,“水、陆、空”立体建设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推进,武汉步入前所未有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三、自然资源(一)气候: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

(二)水资源: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布,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从市区两侧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

四、金融商业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武钢、武重、武锅、武船、肉联等一大批“武”字头企业陆续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

(1)工业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重点发展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评介

《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评介

《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评介张建华【期刊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1页(P128-128)【作者】张建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它的建立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也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老工业基地面临日益显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发展十分艰难。

进入21世纪以后,尽管国家启动了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也取得了比较大的建设成效,但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而言,老工业基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亟需从理论上分析研究。

为此,湖北省社科院姚莉同志撰著的《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一书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书在系统梳理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历程和国外典型老工业区改造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新时期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涵与思路。

通过回顾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及战略的演变,分析了老工业基地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为例,提出了以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加快促进区域发展的崭新思路。

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区域发展,从区域视角深入剖析了区域发展与老工业基地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特别是以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如何促进区域发展。

我认为,该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立足全局和区域相结合的视角研究老工业基地改造问题。

该书阐述了新时期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涵,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只是全国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解决的问题也是局域性的,还有更多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需要调整改造,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历史包袱也较多,未得到过国家专门的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亟需增长极带动全区域的发展。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1001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赴鄂赣两地调查旅游业与传统农业融合机制发展现状及对农业影响经济学院赴鄂赣两地调查旅游业与传统农业融合机制发展现状及对农业影响实践队目录一、前言 (2)二、实践背景 (2)三、实践设计 (4)3.1实践选题 (4)3.2实践思路 (4)3.3实践目的及意义 (5)3.4调查内容 (6)3.5实践方法 (6)3.6实践时间 (7)3.7实践过程 (7)四、成果分析 (10)4.1江西省赣州市小布镇资料分析 (10)4.2湖北省广水市桃源村实践分析 (16)4.3问卷分析 (30)五、实践结论 (44)六、参考资料 (45)七、附件 (46)7.1经费使用情况 (46)7.2实践日志选录 (47)7.3实践感想 (62)7.4调查问卷 (74)7.5社会实践证明 (80)一、前言“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是诗人苏轼笔下中国农村生产之景,缫丝、卖瓜,充满田园气息;“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则是诗人王驾眼中的丰饶乡村,六畜兴旺、山野秀美。

那么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模样?泥巴路?水稻田?老旧破败的房屋?灰色阴暗的基调?你是否已经注意到,我国农村建设正在悄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人们总说,“行九万里路,终归诗酒田园”,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田园梦,是任何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都无法取代的。

我们的家乡,祖辈世世代代生活的农村不愿永远与城市壁垒分明,新农村建设就这样悄然兴起。

农民在家门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朋友,良田被利用起来,百亩果园,千亩茶园,蔬菜鲜花样样齐全,钱包变鼓了,日子甜蜜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有惑于此,作为祖国未来经济建设接班人的我们,更想要亲身体验去更进一步了解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农村经济变化,去追根溯源,解疑答惑,揭开乡村转型的神秘面纱。

不得不说,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这一庞大复杂的工程与国家大环境大背景密切相关。

湖北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湖北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湖北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2. 湖北概述 (5)2.1 地理位置 (6)2.2 历史沿革 (7)3. 湖北近现代史概览 (8)3.1 晚清时期 (9)3.2 民国时期 (1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4. 湖北近现代社会变革 (14)4.1 经济与社会发展 (15)4.2 文化教育变迁 (17)4.3 政治军事变革 (18)5.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20)5.1 辛亥革命 (21)5.2 抗日战争 (22)5.3 经济体制改革 (24)5.4 代表性历史人物 (26)6. 社会实践活动 (27)6.1 实地考察 (28)6.2 访谈记录 (30)6.3 问卷调查 (31)6.4 数据分析 (33)7. 案例分析 (34)7.1 武汉地区的发展变迁 (36)7.2 黄冈地区的历史遗产保护 (38)7.3 咸宁地区的生态建设 (39)8. 结论与展望 (40)8.1 研究结论 (41)8.2 未来展望 (43)1. 内容概括湖北近现代历史背景:简要介绍了湖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实践考察地点介绍:对所选实践地点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历史沿革、文化特色、主要历史遗迹等,展现湖北地区的丰富历史资源。

实地考察过程:描述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历史遗址、与当地历史专家进行交流等,以及所了解到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

湖北近现代历史事件分析:选取典型的湖北近现代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对当代的启示。

湖北文化传承与发扬:分析湖北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扬湖北地区的优秀历史文化,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

实践体会与建议:总结本次社会实践的体会,针对湖北近现代史的研究与传承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对湖北近现代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也为传承和发扬湖北地区的优秀历史文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书目】2020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科目最全参考书必看二

【参考书目】2020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科目最全参考书必看二

【参考书目】2020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科目最全参考书必看二631城市规划原理参考书目1、《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城市规划实务》,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4、近5年《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等杂志研究论文。

632法学综合参考书目1、吴祖谋、李双元主编,法学概论(第十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利明主编,民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李明德、许超著,著作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33艺术创作基础参考书目:1.《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7月;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8月;3.《环境艺术设计》李砚祖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4.《数字艺术设计》方兴蔡新元,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698数学(理工科类)参考书目: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微积分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线性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699数学(文经类)参考书目: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微积分学》(第三版)(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线性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753信息管理理论参考书目:金新政、陈氢主编,《信息管理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754管理学基础参考书目:张亮、王明旭主编,《管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755药学综合参考书目:1倪佩洲主编,《有机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有关武汉近代史的书籍

有关武汉近代史的书籍

有关武汉近代史的书籍
1. 《武汉史话》
这本书由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武汉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包括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迁。

2. 《武昌起义》
这部著作详细描述了1911年武昌起义的经过,是研究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献。

作者对起义的策源地、爆发过程、参与人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3. 《长江大学城》
这是一部关于武汉高等教育发展的专著。

书中介绍了武汉作为教育名城的历史渊源,以及诸多著名高校在武汉的办学历程。

4. 《近代武汉商帮》
这本书着眼于武汉近代商业的发展,重点研究了徽商、湖南商人等在武汉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况,展现了武汉作为内陆通商口岸的重要地位。

5. 《武汉工业史》
全书系统梳理了武汉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对钢铁、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了解武汉近代城市发展历程的佳作,对于认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过去和今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指导手册

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指导手册

2010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指导手册前言你是否听到过“让烈士魂归故里,落叶归根”的感人心声?你是否为没有走上列车而遗憾不已?你是否为自己没有实践机会而不知所以?不管你们的回答如何,这里将让你眼见为实,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真正懂得这里。

2009年我校开展了以“回顾风云六十载,青春奉献新时代”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寻访建国六十载,亲历祖国大变迁”。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庆。

我校以“我爱我的祖国”为口号,走进革命圣地、经济特区、西部城市,调查了解建国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交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感受祖国六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各实践队伍结合实际情况在走访地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各界群众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操,更加是对自己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重回汶川重灾区,支援建设新家园”。

我校实践队走进北川、都江堰、绵阳等重灾区开展灾后重建调查、图书漂流、文化遗产修复调研等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了灾区在地震一年后的重大改观,同时为灾区重建进行了志愿服务,为灾区青少年带去了关心和祝福。

除此之外,活动还涉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红色寻访、新农村建设、支教助学、医疗改革等各个方面。

在炎炎盛夏,华中大学子克服种种困难,走遍中华大地,开展实践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0余省市,百余县、乡等基层单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这些都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

在2009年的暑假,华中大的四千余名学子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高扬爱国主义旗臶,走遍祖国大地,投身科学发展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华中大学子和当代青年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拳拳爱国情。

每一个人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开阔了视野,冶炼了情操,这将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一笔宝贵的财富。

[精品]华中科技大学暑期

[精品]华中科技大学暑期

华中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方案汇编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2005年6月目录一﹑关于开展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二﹑院系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1.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电子信息与工程系3.化学系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经济学院6.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7.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8.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9.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三﹑校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队四﹑(赴广州深圳两地)开展优秀毕业生走访的暑期实践队五﹑同济医学院博士生医疗团六﹑研究生重点团队附录: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经费预算二﹑院系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登记表生命学院社会实践计划书主题:老有所养,幼有所长——关注农村留守弱势群体团队人员:组长:张振主要负责人:张振:主要负责人员管理和人员协调王志平:主要负责后勤和外联王志平,赵四英,李智。

主要负责调查实践这一板块倪泉丰。

主要负责财务管理组员:张振,王志平,倪全丰,李智,宋小菁,蔡云光王士健,王永新,黄健忠,张贤,赵四英,胡勉,张海燕联系方式:87443286,63094563,62487902实践地点:湖北罗田县大河岸镇时间:暑假开始后一周之内开始,初定活动时长为十二天。

实践意义及目的: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

是我们大学生面对社会应有的态度。

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也是党和社会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积极地回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此共识上,我们小组通过讨论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当今农民工潮涌向城市的形势下,农村一方面在经济上实现了飞跃,而在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不仅让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损伤,那些正需要在父爱母爱下茁壮成长的儿童少年基本上没有了家庭教育,那些年高体迈需要赡养的老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还要照养着孩子,艰难的生活。

虽然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精神上却失去了支柱的依靠,而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渐渐露出冰山一角。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应数0601、信计0601、统计0601
填表人:何步莲联系电话:027-填表日期:2009.6.10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应数0701-01、信计0701、统计0701
填表人:何步莲联系电话:027-填表日期:2009.6.5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应数0801、信计0801-02、统计0801
填表人:何步莲联系电话:027-填表日期:2009.6.10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应数0901、信计0901、统计0901-02(经济09级)
填表人:何步莲联系电话:027-填表日期:2009.6.5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理工科各专业
填表人:何步莲联系电话:027-填表日期:2009.6.5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教材订购计划表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理工科各专业
填表人:何步莲联系电话:027-填表日期:。

华中科技大学年近现代史考纲及习题

华中科技大学年近现代史考纲及习题

华中科技大学-年近现代史考纲及习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华中科大2013年级全校本科生用张德鹏提供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B.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御敌之策。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盲目进攻。

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没有应变能力。

当时英国已经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

经济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技术,造成战斗力素质低下。

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镇压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中国历史的发展已证明,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

论文:近代武汉市民生活形态与里弄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论文:近代武汉市民生活形态与里弄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近代武汉市民生活形态与里弄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姓名:方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李玉堂20050513摘要武汉里弄建筑是武汉最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武汉社会是其里弄建筑的发生场同时找出建筑形态与生活形态之间存在的动态平衡性另一方面价值观念通过上海的户部巷等成功改造案例置换重建模式关键词武汉AbstractLiNong Housing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ly type of urban residence in Wuhan, and a part of the feature of the city. The society of modern Wuhan is the source of LiNong Housing . This thesis tries to discuss the life style of Wuhan residents which was been changed radically in every field for the conflict of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LiNong Housing was born in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LiNong Housing was accelerated when the tradition life style of city's residents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modern life style. A lot of styles of LiNong Housing were appeared to fit in with the needs of people in every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LiNong Housing changed the life and the value standard of the modem Wuhan residents in a certain degree, and exert an importance influence on forming of the life style.This thesis trie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LiNong Housing by showing the life of the modem Wuhan residents, and points out the reasons that LiNong housing is declining today by the law of th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nd the life style. The thesis also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renewing LiNong housing and evolving the life style smoothly by the example of Xintiandi and Tongxingli.Keywords: Life 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日期序言当我站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却又将它们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小巷的深处冒出来的大树的顶梢车那是涌动着无穷无尽的生命活力美与丑陋是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天井里法国梧桐的飞絮和春天时屋檐上培养了我在雨天静静聆听水滴敲打屋檐时的执着与浪漫里弄在这里成了一个载体我试图从一个建筑专业人的视角来清醒的记录着武汉人的生活百态我知道时间与空间的宽度广度远远超过这几十页的文字所能表达的内容希望能借着这篇文章做些对这座美丽城市1 导论1.1论文的研究背景1.1.1社会背景一种约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诞生的新型居住建筑类型还是房产开发中近代里弄建筑的整个生命过程不到区区一百年它具有爆发式的发展过程导致近代里弄具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特征这些都使里弄成为众说纷纭的焦点是在上海最先产生的事实上上海的旧城改造运动起点颇早里弄开发性保护取得成功后这与其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和历史高度是极不相称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其近代历史建筑众多所著称汉派图1-2ÀïÏï×îÔçÓÚ19世纪50 ~ 60年代在上海出现天津也相继在租界由此对这些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到1949年全市共建有里弄208条这些里弄建筑以汉口最为集中是当时武汉城区中居住地段还不如说武汉千百条里弄中的生活才真正体现了武汉人的生活方式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2]什么是历史的解释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据此二是指人类对此的思考和理解历史是确定的因为人们认识的角度与过程具有无限多样性认识目的历史要通过史学来不断重新认识自己为今天更图 1-2为丰富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全息的有机整体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时间与空间上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关系其中各子系统之间空间上存在泛对应性社会结构这样全息元是全息体的缩影[4]建筑作为一种全息元不同地域的政治民族审美观和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某个时间段的社会生活所传达的信息去更完整武汉的历史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记录了历史的信息将特定时空中的人及其生活置于这一特定的空间中去为我们今天的建筑行为提供帮助研究表明建筑的发展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另一方面图1-3Õâ±Ø½«´ÙʹеĽ¨ÖþÐÎ̬µÄ²úÉúºÍ·¢Õ¹ÕâÖÖÇé¿ö¸üΪÃ÷ÏÔÎ÷·½ÁÐÇ¿ÔÚÓþü½¢Î人ÊÐÃñµÄÉú»îÐÎ̬ÔÚ¸÷·½Ã涼·¢ÉúÁËÉî¿ÌµÄ±ä»¯ÓÖ½øÒ»图1-3ÀïŪ½¨ÖþµÄ±ä»¯¶ÔËûÃÇеÄÉú»îÐÎ̬µÄÐγɲúÉúÁ˲»¿ÉµÍ¹ÀµÄ×÷Óÿò¼Ü¾-¼ÃÎïÖʵ«½¨Öþ×÷ΪÈË´´ÔìµÄ³¡ËùÈËË¥¶ø½ßµÄ¶øÇÒ¶ÔÓÚ½¨ÖþʦÀ´Ëµ²»Í¬Ãñ×åÉè¼Æ³öÕæÕýÊÊÓ¦Éú»îµÄ½¨Öþ¾ßÓÐÎÄ»¯ÉϵÄÒâÒå¶þÊÇÓïÒåÉϵÄÒâÒå(semanticmeaning)ÈýÊÇʵÓ÷½ÃæµÄÒâÒå(pragmaticmeaning)的解释只能使我们对建筑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才能全面的理解建筑通过展示近代武汉市民的生活画卷来认识近代武汉里弄建筑的发展脉络这对我们今天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生活形态的建筑无疑也具有现实意义近代武汉市民的生活形态对里弄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有何种影响对里弄和其居民生活形态的研究在目前又有那些现实意义呢视角第2章主要是对里弄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文化第3章从生活形态和建筑形态间的关系入手促进了里弄建筑的发展分析了里弄建筑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居住建筑和生活形态之间的联系根据居住建筑和生活形态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指出里弄建筑逐渐衰败的原因和武汉户部巷作为案例1.2.3研究的方法从人的生活形态出发研究建筑的演变发展用整合性的思想研究建筑形态的生成问题人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的需要社会行为例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和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到一种建筑形态的产生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人口统计学分析个案研究1.3基本概念1.3.1形态ÏÖ´úººÓï´Çµä´ÊµÄÄÚ²¿±ä»¯ÐÎʽ¶øµÄ½âÊÍÊÇÒ²Ö¸ÊÂÎïÔÚÒ»¶¨Ìõ¼þϵıíÏÖÐÎʽÐÎ̬ÓïÑÔѧÖÐÐÎ̬µÄÑо¿Ö÷ÒªÊÇÖ¸´Ê·¨µÄÑо¿¼°ÆäÓ빦ÄܼäµÄÄÚÔÚ¹ØϵÉú»îÐÎ̬ÕâÀïÉú²ú½á¹¹È˿ڽṹµÈÎÄ»¯´«Í³µØ·½Ï°Ë×̬1.3.3里弄建筑它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在中国近代口岸城市较普遍建造的一种多栋低层联排式居住建筑类型住区环境规划有机结合近代传统民居特色风貌是中国古代和居住单元有关的一个字弄1.3.4近代武汉根据历史学界的分期方法考察武汉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一直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演变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出现了风格独特的里弄建筑原租界区以及与租界毗邻的华界区城市一般指近代汉口形成的中心城区[1]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审批公布了包括武汉市在内的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霍列特上海人民出版社严春友著宇宙全息统一论图2-1 20世纪30年代的武汉三镇图2 武汉里弄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之武汉汉口得以与外部的广袤世界取得了联系汉口呈现出一条新的发展轨迹文明形态均开始转型旧中国屈指可数的明星城市之一一市三镇而这也成为武汉里弄建筑产生和发展特定的大背景四大名镇之首近代武汉是华中最大都会早在东汉末就有的夸张说法特别是宋代明清时期九省通衢图2-1ÖÐÒ²³Æºº¿ÚΪÉַ̼øê£当时的汉口难以缕纪上至硚口的主要街道外正街后街等其他则纵横交错有以生产行业命名的衣铺街草纸街称之曰街者一共23条的有64条也发展成为街衢到了嘉庆早已由上沿汉水向内推袁公堤逐渐发展成街道中原陆路交通枢纽古代的武汉驿道很便捷安庆桂林沈阳云驿运系统日渐完善由武汉送达各省会城市的公文即可按时送达仅要37个小时由于系昼夜兼行能达到这样的传递速度是不容易的如汉宜线除了人力车外粤汉两条铁路的建成华南五方杂处各地旅汉商人和工匠显示出客籍商帮在武汉的群体力量街上多为黄陂人在武昌城西北沿江定居当然还有大批游民汉口丛谈汉口镇人口剧增水口北岸人口已达33209户嘉庆十八年(1813年)人口达36926户万口汉口镇人口数增加了17倍难民和游民的局面的格局另一方面成为对外侨颇具魅力的经营之地也是时代的不灭印证四大名镇之首虽然还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作为行政建筑的官衙是各级地方主要官员处理行政事务与居住的府邸高大的围墙正门洞开的平房廊柱巍峨回廊汉口官衙中央具备桌子[2] 19世纪初以来寺庙道观也推出了风格各异参差院落无不昭示出地方特色和东方文化的神奇氛围建筑之法因职业而异商家多造二阶上为住宅又有内敞外窄式只朝街面开一扇大门旧时的店铺往往门上布以圆钉二楼间架一粗大横梁在汉水之滨使汉口别具水乡泽国的风采背角色那样经常一起倒下来则是一片片的棚户区瓦屋竹楼千万户华居陋室密如林进层深靠天井采光1840~1842年深处内陆的汉口清朝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败北天津条约英国汉口租地原约自江边花楼巷往东8丈起进深一律110丈每年4月以前由英国领事将地丁糙米价共92两6钱8厘1毫交汉阳县府修筑道路原约签订后英国领事官就掌握了租界内的所有立法行政管理权首先沿扬于江岸建筑大道英国教堂图 2-2 英租界示意图及墓地外其中大部分租借给了英国人租界的行政归英国领事专管图2-3¿ÎË°µÈÖ°ÄÜÓÉÓÚÏļ¾ºÍ¶¬¼¾Ñï×Ó½-µÄË®Ãæ²î¸ß´ï10余米工程采用木砌筑护岸工事的同时护岸工事外国商人也在租借来的小区内建造起自己的办公楼其后教堂等也建设起来有英所以在租界的最南端美同治年间(1862年以后)Î÷°àÑÀ°ÂµØÀûÃسÆÏÌÑÑÀ到汉口的外国人1905年(光绪二十一年)ÃÀ¶í´ï528人德国347人其余为挪威俄国又陆续出现其他租界表2-1一个外国人曾经这样描述当时汉口的租界状况其变化之大法现在铺设了马路联成一气的河街图2-4如果把汉口租界的形成和上海租界的形成相比较这主要是由于上海租界采用的是民租土地方式所以建筑用地大小不一即由英国向中国政府租借整片土地为专管租界不管中国业主是否愿意这就给外国领事馆对租界统一进行规划和经营提供了条件九江例如广州沙面的英租界2.2.2租界的建筑活动汉口租界区面江而立五国租界各有统属不能不共同解决交通游乐等问题在总体格局上有所统一船场租界的中心纵贯着胜利街中山大道江汉路至三元里以围墙或铁栅为隔避开了城市商业以欧洲古典主义为手法外观富有装饰性内空阔大修造各式洋行教堂屋顶和门面结构风格各异并拍下了武汉的城市风光图2-5ÔÚ¿ÕµØÉÏÖÖ»¨²ÝÖ²Ê÷ľ¶¼ÊÇשľ½á¹¹µÄ2层楼房也有中国官绅商形式修建公馆租界中大兴土木亚洲Smedley为租界的开发于1894年从日本横滨来到汉口1895年制作了一幅精确的汉口租界地图(图2-6)地图的方位一反上北下南的常识而把扬子江平放在地图的下方是当时西洋人画租界地图的常用方法city of hankowºº¿Ú³ÇǽÊÇΪ·ÀÎÀÄí¾üµÄ¹¥»÷ÓÚ1864年建造的城墙把租界也包围进去了british concessionnative townopengroundÓÉ3条平行于扬于江形成10个街区73~74号地是英国人礼拜堂和基地用地以外长268英尺(约81.7米)的平行四边形面向沿江大道的小区里建洋行图 2-6 1895年汉口租界地图旧市街地和租界形成鲜明对照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界外60号地的建筑是汉口天主堂附属的教会医院和住宅等银行清一色的外廊式殖民地样式底层以平整的石块砌筑立面构图简洁稳定从英国领事馆则可以看到乔治王朝新古典主义样式的影响(图2-8)²ÉÓó¤Ê®×ÖÐÎƽÃæºÜÓÐÆøÊƽ¨ÖþÎï²»´óµäÑÅ2.3近代都市的初步形成2.3.1房地产业的兴起汉口开埠后的租界到1891年时这两次改造工程是由工部局主持的西式建筑电灯电话系统1880年火和游乐设施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军用工业军用民用并举的办法张之洞积极主张修建铁路在商业方面并建立商会人口迅速膨胀促使了近代房地产业的兴起保险业等外房地产的高额利润刺激着上海的资本家和本地大买办这直接促成了武汉里弄建筑的产生使昔日汉口华界市区遭到重创成为硝烟弥漫的武汉市区的绿洲人们纷纷躲入租界达官贵人均从寻求安全感出发纷纷在租界中申请居住地和建房租界人口密度剧增租界的公共设施和住宅亦快速发展起来仓库和办公房根据法租界中有商店三百余户工厂十余家商店三百余家有娼妓馆日本戏院原英租界内各银行亦多在区内汉口再次掀起了建房热潮慈德里40栋丹麦宝隆洋行买办王职夫占有协和里房屋12栋立兴洋行买办刘歆生占有百子里太古洋行买办陈镜清的问安里美最时洋行买办王柏年的昌年里嘉利洋行买办文昆山的潞安里2.3.2城市社会和城市文明的转型汉口开埠之后武汉联系了广阔的外部世界互不统属的武汉三镇已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武汉市这不只是量的机械增加洋务运动在武汉应运而兴城市文明形态发生转型其转型的主要特点为城市功能发生质的变化九省通衢通过近代100多年的发展成为内向和外向结合型都会而是国内埠际之间以及与国外贸易的重要枢纽间接对外贸易往往占第二三位形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式的近代化民国中期汉口办洋行行轮船湖北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大力举办新政清末成为中国三大工业基地之一在1938年沦陷前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布局走向发生变化昔日10多万人的市镇到抗战前夕的1937年人口增长5倍以上这样短时间所达到的人口和区域面积峰值城市内万商云集商业移民人口来自皖川流动人口的增加旧时的汉口镇基本上是附着在汉水入江口上古汉口的土码头河街而难以在长江上运营的表现他们在汉口沿江修建洋码头于是汉口市区发展的走向华界市区也日益扩展于是从汉正街和长堤街江汉路则取代了汉正街图2-10 1894年7月3日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图2-11 汉阳兵工厂2.4小结任何一种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近代武汉社会作为其里弄建筑的发生场文化等各方面都为里弄建筑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复杂错综但租界也是近代武汉发展的起点租界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商业化是近代武汉社会的灵魂使得商人们几尽所能的去寻求敛聚财富的途径造价低廉武汉的传统文化在经过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撞形成了海纳百川传统与现代的并存这些在汉派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的特点也反映在作为文化载体的里弄建筑之上移民造成了近代武汉社会人口的高度异质性和流动性成为近代武汉最普及的居住建筑[1] 杨蒲林1990日P49 [3] 同上[4]1796-18891990年第一期[5] 关于汉口早期租界的形成Mayers Wm The Treaty Port of China andJapan Trubner and Co1867P 334~338[6]1892~1903Àî²ßÒë×ÔÓ¢Îı¾[7] Thomson John New YorkIII1982[8] 横滨市建筑局编辑横滨1989东京P 10 [10]19333 近代武汉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近代武汉的历史是一部社会转型的历史其间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1861 ̄19111938~1949ÈçÉç»á½á¹¹ÔÚ¾Óס½¨ÖþÖж¼»áµÃµ½ÐÎÏóµÄÌåÏÖµØÓòÄÚÈËÃÇÉú»îÐÎ̬µÄÌØÕ÷对于生活形态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第二个层面包括文化传统社会人格等经人的生理需求这一过程既有客观的制约既有理性的表达3.1社会结构变革社会结构是社会学考察社会生活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时的概念家庭结构它以一定的物质生产环境为基础社会结构对建筑形态生成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发生着作用商贸方面1861年汉口开埠后盐1899年商业贸易方面达到巅峰东方芝加哥市场职能与地位的调整 金融业方面另一方面则开始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国内银行开始出现武汉地区近代企业最初是由外国侵略者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各国商人纷纷在汉口设厂并得到迅速发展3.1.2人口结构近代武汉人口的消长是与城市本身的兴衰以及都市化过程的缓急相伴随的总的来说武汉的近代人口大致呈上升的态势从鸦片战争前的20万人左右发展到清末80万人左右尤其是汉口表3-1 武汉2039 1860 20 10万人左右1921 105211908 244892人求学主要来源为二直接刺激了里弄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使外国人翩然而至表3-2海关十年报告1939 7885日1942 11180ÆäÖÐÈÕÇÈ528名1945 14000»¹´æÔÚÊ®·ÖÏÔÖøµÄÉç»á·Ö²ãÏÖÏó±»Çø·ÖΪ¸÷ÖÖ²»Í¬µÈ¼¶µÄ°²ÅÅ·½·¨»ò״̬个等级的人不同的建筑也反映着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职业人群有不同的行业特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从而导致城市和建筑空间形态的分化据1915年出版的军法界652人绅界2351人馆幕儒士星卜1513人机匠各实业工人2221人图3-2小艺4625人车夫图3-4ÐóÄÁ761人使役木工憎侣415人船业251人乞丐494人无业4579人手工业显示出港口型工商业大埠的职业分布特征最小图 3-3 街头转糖的小贩图 3-4 人力车夫图 3-2 街巷到处可见流动小贩身影而家庭是一个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社会组织精神的等多方面的需要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是持久稳定的不同特质的家庭家庭的结构也经历着历史的变迁家庭结构的演变和居住形态演变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家庭结构表现为血缘性的大家族式家庭住宅空间形态完整而封闭在人口流动与聚集的过程中外部联系增强到1930年代以后这一特点在市区人口构成中尤为突出华洋并居的异质社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城市的宽容心近代汉口居民的衣行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3.2.1西方生活方式的导入汉口被迫开埠通商后传统风俗在西俗的冲击下开始发生嬗变舶来的洋货输入了西洋都市文明社会上开始出现了趋新趋洋的风尚引起汉口居民生活方式的很大变化尺地寸天角胜争奇夏口县志湖北通志阛阓多仿西式歌馆酒肆之间冶游者结交洋人的手段养马骑自行车牵了猎犬兜风鸡公山避暑它对中下层民众也产生了影响吃进升基巷毋宁说是久处农业社会的人们在西洋表现出崇尚近代物质文明的意向新政(图3-5)~(图3-8)Éú»îÏ°Ë×ÊÇÉç»á·çË×ÁìÓòÀï´¦ÓÚ±í²ãÑÞÏÛºÍʹÓÃÎ÷ʽÏû·ÑÆ·图 3-5 粤汉铁路的开通图 3-6 民族路大夹街口的电报电话亭图 3-7 武汉早期的小轿车图 3-8 清洁工用独轮车清运垃圾时代另一方面是新的社会习尚在艰难地夺取阵地导致了古老的传统习俗与新的社会风尚的并存与杂揉造成社会风俗演变中许多新旧杂揉又是位于外部世界与内地农村之间的中心城市武汉在社会风尚的开化方面往往走在前头使得汉口地区出现的新事物武汉社会风俗的嬗变既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促进了汉口及其周围地区经济带来民众物质生活条件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信仰道德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生活并通过人们的设计与建造形成不同的居住建筑形态所以它示人最多以两种表情洋泾滨腹地文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多少会发生点变态市井化的加强迭起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前者是地域文化的空间集聚共同构成汉口文化驳杂斑斓的特色外地文化是各省商人来汉经商时所携带来的副产品而且留下各地的民间文艺充满生机外商云集和租界的建立宽阔的水泥马路取代狭窄的青石板小巷洋书和洋画等具体的文化样式本地文化由于汉口地处长江中下游分界点的商业地位3.3.2开新与商品随行就市不断开新的特点生活文化方面都成为群相竞效的社会时尚般老百姓摈弃重本抑末的传统价值观念而弃农经商唯有读书高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商品尽管往往使其作品允满市侩气息羞于言利的文化价值观的确有新的特色总而言之尤其是西方近代文化观念变通传统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汉口人对新事物的敏感相对外来文化的较为开放的文化心态不断变奇的重要基础汉口人对新事物一倡而百和人不以为异趋之若骛人心世道好奇新3.3.3俚俗由于汉口因商而兴缺少近代大工业)所导致汉口全面近代化的某种缺陷汉口文化在走向近代的漫长岁月中始终未能摆脱原生态的市民文化而向高层次几乎成为其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俗社会文化氛围的庸俗少文清代的汉口设场卖唱地方小戏百态纷陈的繁华而杂乱的市并文化画卷近代汉口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亦有许多不良之处逞强称霸其中许多都带有市井社会的消极印痕武汉人经历了一次生活方式的革命打破了的传统生活规律空间的扩大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使人们的空间概念得以更换当配备下水道拓宽了人们的胸怀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老风习面临着新风尚的挑战公园等新兴城市空间的产生武汉人在现代生活的基础上汉口不是以传统的政治中心面世这个城市从它产生起生活方式使汉口人面对西俗东渐潮流而能从实用观念出发加以模仿或再造房产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挖空心思地迎合不同阶层的居住需求崇尚新潮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近代武汉市民的生活观念这种在生活中对新成为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的动力源图3-11´ÓÈ˾ÓÎÄ»¯½Ç¶ÈÀ´¿´ÕâÊǹٷ½¾Ù°ì¼¯Ìå»éÀñµÄÏÈÉù种经过百年演变发展的居住建筑充分适应着近现代武汉人的生活里弄成为了武汉人生活的容器也是时代与环境造就的武汉人格的又一物化品而它对里弄建筑的作用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市民的生活形态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大家庭的解体文化特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已不能适应近代武汉人的生活需求了[1] 张可荣著当代社会学P101 4 武汉里弄建筑的产生及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里弄建筑作为近代武汉最普及的居住建筑它的产生和发展又与近代武汉市民的生活形态的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印证了建筑和生活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准则但里弄式的空间形态在中国却有着很古老的历史云者里字含义的演变和引申中隐含了古代居住单元的形态模式的演变意指住宅间的通行小道里坊和里辞源隋唐时期都城的里坊制度规划严谨即使后来里坊制度被冲破作为城市中的地名编排依然延续下来某某里某某坊坊墙四面设门通向外部的街与巷里外的街一般宽广平直构成了古代城市的交通系统弄里中的巷在南方被叫做而在北方也好也好弄街在古代即里者坊也里弄坊巷格局有一个漫长的产生演变过程胡同就是以以是在近代社会的特殊条件下组织形式的极端发挥某某里总弄一支弄把它们统称为在武汉通常把里弄称为这种称呼早在唐朝就有以多户人家即称作旧时的里分当时的里分多集中于市场中心周边其布局多采用传统三合院随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模式的打破在市区木板大多位于工厂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近代里分住宅的出现和发展旧式里弄产生汉口被迫开埠以及英日使得武汉经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输人西方建筑形式的大量传人新汉口最先出现的里弄住宅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商受利益所驱使。

浅谈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的保护与利用——以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浅谈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的保护与利用——以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浅谈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的保护与利用——以武汉市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摘要: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的旧城区往日的繁华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的发展已从空间的外部拓展变为“内外兼修”,而且许多城市旧工业区由于其历史区位等因素已被纳为城市核心区的一部分,如何使城市土地实现功能的合理置换,内部结构的升级调整,发挥其应有价值,引导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建设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武汉市汉阳造地块的整治更新改造为例,对其改造过程、实施策略和效果以及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保护;工业区1.背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对一些大城市、旧工业产业城市和产业区进行了改造,主要方式是原厂址的整体外迁、内部资产的重新组合、政府投资的产业调整等。

虽然很多地区通过输送新鲜血液让其重新焕发生机,但目前国内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成效不一,不同区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希望通过以武汉市汉阳造地块的改造更新的经验总结和问题梳理,为城市旧工业区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建议。

2.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历程和模式2.1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历程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历史上曾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从武汉的发展实际来看,原区位条件较好的城市旧工业区通过功能的置换成为居住用地或者第三产业的发展用地,而原区位条件处在弱势的旧工业区转型升级较为困难,更新的速度缓慢。

虽然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土地储备制度促进了武汉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空间的位移,但在武汉的工业用地结构调整过程中矛盾重重,职住不平衡的加剧,配套设施的完善跟上不上功能的转换;未能及时完成升级改造的旧工业区发展受到阻碍,进而造成闲置浪费。

2.2武汉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模式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武汉在城市工业发展和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一套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模式。

近代两湖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及其早期现代化

近代两湖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及其早期现代化

近代两湖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及其早期现代化
江凌
【期刊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9)001
【摘要】从经济学视角来说,城市现代化进程即城市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转变过程.晚近以来,随着"被开埠通商",两湖地区一些较大的沿江港口城市如汉口、武昌、长沙、宜昌、沙市、岳阳等迅速崛起,城市工商业兴盛,迈入了早期现代化的轨道.然而,由于工业基础和实力薄弱,这些城市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后劲不足.因此,近代两湖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早期现代化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开放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特征.
【总页数】8页(P70-76,119)
【作者】江凌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3
【相关文献】
1.试析近代辽河流域城市管理的早期现代化趋势 [J], 刘芙君
2.开埠通商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及早期现代化的启动 [J], 何一民
3.近代两湖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及其早期现代化 [J], 江凌
4.试论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文化与报刊媒体的发展 [J], 江凌
5.试论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 [J], 江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赴汉口、汉阳调查武汉老工业区的近现代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暑期社会实践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一)团队成员信息介绍
(二)主题及其可行性分析
(三)行程安排
(四)经费预算
一、团队成员信息
指导老师:王黎,男,材料学院分团委书记,负责指导团队工作。

队长:范林芳,女,材料学院团学联主席,负责活动的总体安排与进行。

策划组:张航,男,材料学院团学联副主席,负责活动的策划和人员安排。

安全员:贺崇,男,材料学院团学联实践部部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安全工作。

财务组:母中彦,男,材料学院团学联宣传部部长,负责活动的资金安排,财务管理。

媒体组:李鹏飞,男,材料学院团学联实践部部员,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

采访组:温秋豪,男,材料学院团学联实践部部员,负责社会实践的采访工作。

秘书组:曹丁丁,男,材料学院团学联实践部部员,负责相关协调配合工作。

二、主题
(一)主题内容:
调查武汉老工业区在近现代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发展,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变迁,原有工业的成
长。

(二)活动背景:
武汉的工业在全国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重点投资的项目,有四分之一落户武汉。

这些早期建立的国企,奠定了武汉乃至湖北的工业基础。

和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一样,在经济转型阶段,武汉工业的优势慢慢减弱了。

但雄厚的工业基础依然是武汉经济发展重要的依托和资源。

进入新时期的我们,要依靠老工业的原有资源,运用新的方式方法,建立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让死气沉沉的旧工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三)调查方法:
①实地考察拍照;
②查阅相关文献;
③采访当地群众;
④采访相关职能部门;
(四)主题可行性与亮点:
1、有针对性,可调查性,武汉作为中国经典的老工业区,路人皆知,但是现在却被渐渐淡忘,值得调查与深思。

而且,武汉的老旧工业大多为钢铁,船舶,与我们的专业也有关。

同时,作为变化的重点,值得我们去调查。

2、复兴大武汉,中部崛起,而且这样的研究主题,肯定会获得政府机关的支持,对我们的活动进行有帮助
3、距离武汉很近,又省钱又省时。

同时加深我们对武汉的感情,对武汉的文化有个更好的了解。

三、活动行程安排
活动日期:2014年7月13 日~7月19 日
7月13日:联系相关企业,做好赴企业调研的前期准备;
7月14 日:联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预约接待;
7月 15日:赴武汉重工调查研究;
7月16 日:赴硚口区人民政府,武汉市博物馆,汉正街调查研究;
7月17日:赴武汉市档案馆调查研究;
7月18日:赴武钢集团,武钢博物馆调查研究。

7月19日:开会讨论,总结。

四、前期准备工作:
(1)召集人员,确定参与本次活动的人员人数及相关信息。

(2)初步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及其目的。

(3)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行程安排及人员分工。

(4)联系当地政府,得到政府的允许和支持。

(5)联系新闻工作者,对我们的活动进行报道。

(6)创建人人主页,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大力宣传。

(7)定制队服、队旗,购买保险。

(8)上网查阅、了解相关知识,对我们的调查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9)进行实践活动。

(10)后期的视频制作及文字整理。

五、经费预算:
备注: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
1.严重人身安全事件预防与处理:
(1)团队人员必须行动,不准擅自离队,必须离队先向队长并随时保持联络,遇到突发事件可方便相互照应。

(2)实践团队要与当地政府、派出所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应允与大力支持,明确相关固定的活动地点和应急处理地点(如医院)。

(3)凡危及团队人员生命和健康的,以争分夺秒抢救为处理原则,有条件的立即实施现场救护,必须送上级医院的须及时转送。

2.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
(1)因为天气炎热而且多变,容易引起感冒、中暑等疾病,在天气特别炎热时候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降低患病几率。

(2)注意饮食与个人卫生,避免水土不服以及预防流行性感冒。

(3)实践团队必须贮备了充分的药物来应对常见的疾病或意外伤害。

(4)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严重者应尽快就医,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3.语言风俗文化差异:
(1)实践团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在与当地人民沟通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2)实践团队已经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多次向教师请教,对当地有充分的了解,实践团队会充分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

4.天气状况变化:
(1)团队若在调研中遇高温天气时,适当调整日程安排,另外选择合适时间开展工作;
(2)事先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团队若在进行户外活动时遇暴雨天气时可请相关部门帮助团队解决因天气变化引起的交通、意外伤害等问题。

5、临时处理
1. 一般突发事件由带队老师和队长负责成立临时应急小组,须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切实作好外围工作,稳定周围团队人员的情绪,必要时可与团队人员家长联系,以取得配合。

2. 本《预案》未涉及的突发事件由队长实际情况进行临机处理。

策划人:贺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