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时期的标题音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创造了交响诗的音乐形式。 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造者之一, 其音乐对后世许多音乐家产生影 响。
代表作品:
交响曲: 《浮士德》交响曲 《但丁》交响曲 交响诗: 《前奏曲》交响诗 《马捷帕》交响诗 《匈奴之战》交响诗
代表作品:
管弦乐: 《梅菲斯托》圆舞曲 No. 1 《匈牙利狂想曲》六首 钢琴曲: 《旅游岁月》分三集 《爱之梦》——夜曲三首 协奏曲: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他想起了在看到他所爱的女人之前所受 的那些心灵的苦痛,那无法解释的激动和 忧伤,那出其不意的欢乐;随后是因她引 起的、突然涌来的吞没一切的爱情,他那 狂热的慌乱、那暴风雨般迸发的妒嫉、复 返的温存、宗教的慰籍。”
第二乐章 舞会
“豪华的节日宴会喧闹声中,他在舞会上 遇见了心爱的人。”
第三乐章 田野景色
强调两者的平衡,音乐是文学的解读; 2、李斯特——强调音乐核心地位,文学是音
乐理解的主体方向而不是全部内容。
门德尔松
(Mendelssoh-Barthody•Felix)
1809—1847,德国作曲家 、钢琴家 、管风琴家、指挥家,1826年就读于 柏林大学,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 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提高了训 练音乐家的水平。在他身上,古典主 义的教育与浪漫主义的志趣结合在一 起,从而赋予他的作品以诗意的风雅 。人们对他精湛的技艺,清新的旋律 ,含蓄凝练、独具一格的配器等都有 极高的评价。是浪漫主义运动中古典 主义潮流的代表。
此外还作有许多宗教、世俗合唱曲,以及他人的改 编曲。
交响诗 symphonic poem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 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F.李斯特所创。其 形式灵活多变,常常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 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并广泛使用主题 变形的手法。这种混合曲式的结构原则和主题变 形的表现方法,常为后起的交响诗作者所效法。 代表作品即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三首交响诗。
《前奏曲》
引 子 疑问乐句、哲理性 第一段(相当慢、庄严的)戏剧性
(宁静富有表情的)青春的幻想和爱情的 曙光
第二段(暴风雨般的快板)生活的狂飙 第三段(田园风格的小快板)田园的宁静和心灵
的抚慰 第四段(辉煌的快板)战斗与胜利
李斯特和柏辽兹——标题交响
相同点: 1、提倡标题音乐的发展 2、强调音乐内容的理解需要文学的指引 不同点: 1、柏辽兹——更加强调文学对于音乐的作用,
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 评论家。9岁便登台演奏,1821 年,由3个贵族共同捐赠供他赴 维也纳深造的用费,从著名的 钢琴教师C.车尔尼学钢琴,打下 坚实的基础;又从A.萨列里学习 作曲理论。1824年3月8日李斯 特在巴黎首演一举成名。
“夏日黄昏,他在乡间听见两个牧人呼应演奏 的曲调——牧歌二重奏。周围的自然景色,微风 拂荡树叶的轻轻响动,这些声音不久前曾经鼓舞 过他的希望的闪光,——他们使他心中感到异乎 寻常的宁静,使他的思想带有了较为明朗的色 泽……。但她又重新出现;他的心缩紧了,悲伤 的预感使他焦虑不安,——假如她欺骗了他……。 两个牧人中的一个重又吹起那朴素的曲调,另一 个却不再应和。夕阳西下……远处传来隆隆雷声 ……孤独……沉寂……。”
柏辽兹 Berlioz ·Hector
(1803—1869)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1822年开始学习音乐,1826年入巴 黎音乐学院,1830年获得罗马大奖, 并同年创作其最著名的作品《幻想交 响曲》,他是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其所创用的“固定乐思”,使交响音乐戏 剧化,配器色彩丰富,织体新颖明澈。 由他所著的《配器法》一书,被认为 是作曲技术理论的经典之作。
《仲夏夜之梦》序曲
呈示部
展开部
木管、圆号
主
四个和弦
Fl.
ⅠⅡ
精灵 仙王、仙后
VL.跳音 庄严的进行曲副源自主Ⅰ木管 舞蹈的 忧郁的 爱情
再现部 主副
Ⅰ
引子素材
主Ⅰ
“当一切事情都令人满意的安排好以后,主角们都高兴的离开 了舞台,小精灵们随之而去,那所房子随着黎明的到来而消失 了。这出剧就这样结束了……”——门德尔松
《前奏曲》
1844年根据法国诗人奥特朗诗作《四元素》(风、水、 星、土)而写的四首男声合唱曲的前奏部分而得名。
1854年,作者重新将它改写成交响诗,并另寻了法国诗 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为该音乐的诗篇依据。是其交响诗 当中最著名的一首,一直是研究浪漫主义运动的基本音乐文 献。李斯特在总谱里加上了他自己写的内容注释,大意为: 一首不可知的歌,它的第一个庄严的音就是“死亡”,人生不 正是这首歌的前奏曲吗?
《仲夏夜之梦》序曲
根据英国诗人莎士比亚1595年创作的一部神化 剧而写的音乐,作于1826年。该剧描写了古代雅 典的一对贵族青年,反抗不合理的法律而逃往一 个藏满精灵的森林后,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的误会 和笑话,并最终结为夫妻的喜剧故事。整个故事 建立在虚幻的梦境之上,因此决定了该曲虚无飘 渺的梦幻色彩。
代表作品
歌剧: 《本韦努托 · 切利尼》op,23 《特洛伊人》 《比阿特丽和本尼迪克》 管弦乐: 《海盗》op,21 《罗马狂欢节》op,9 《幻想交响曲》op,14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提琴与乐队op,16 人声与乐队: 《罗密欧与朱利叶》戏剧交响乐 op,17 《基督的童年》清唱剧 op,25
《无词歌》 第一册 op.19 《无词歌》 第二册 op.30 《无词歌》 第三册 op.38 《无词歌》 第四册 op.53 《无词歌》 第五册 op.62 《无词歌》 第六册 op.67 《无词歌》 第七册 op.85 《无词歌》 第八册 op.102
标题性序曲 overture
原指歌剧、清唱剧的开场音乐。17、18 世纪的歌剧序曲分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 两类。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把 序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单乐章、奏鸣曲式 的标题性管弦乐曲,世称音乐会序曲,如 他的《赫布里底群岛》、《仲夏夜之梦》 序曲等。
第四乐章 赴刑进行曲
“梦中,他杀死了自己所爱的人,被判死 刑,在忽而阴森凶暴,忽而庄严辉煌的进 行曲声中他也被带往刑场。沉重步伐的喑 哑音响接替了极为喧嚣的嘈杂敲打声。临 末,那执拗的念头重又出现,仿佛是关于 爱情的最后思索,他立即被致命的一击所 打断。”
第五乐章 魔宴之夜的梦
“他在魔宴上发现自己处于为埋葬他而聚集在一 起的成群幽灵、巫师和鬼怪之中。奇异的喧闹、 呻吟、狂笑,远处的叫喊仿佛在彼此呼应……。 情人的曲调又一次出现,但已失去了它自身高 尚、温驯的性格;现在堕落为一支鄙俗、刺耳、 丑恶的舞曲。这是她参加魔宴来了……。迎接他 的是欢乐的嚎叫……她加入到魔怪的暴饮狂欢之 中……。送葬的钟声,对于‘最后审判日’的诙谐讽 刺,魔怪的轮舞。 ‘最后审判日’和魔怪的轮舞混 合在一起。”
浪漫时期的标题交响曲
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
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其渊 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以前。十九世纪上半叶因欧洲 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提倡而大盛。标题音乐的名称也于 此时产生。代表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等。
音乐以描绘性为主,均有文学或文字标题作为理解 音乐的底本。
固定乐思
愿意为“固定意念”,柏辽兹称为“格言主 题”,即在乐曲中多次重复出现或变形出现 的主题。它经常贯穿于整个作品,并随情 节发展而作各种变化,所以称为“固定乐思”。
瓦格纳在歌剧中使用的“主导动机”类似与 “固定乐思”。而“主导动机”一般较短; “固 定乐思”通常是一个完整的主题。
第一乐章 梦幻、热情
《幻想交响曲》
是柏辽兹对哈丽特·史密森的迷恋至最高潮时 (1830年)创作的一部“自传小说式”的音乐作 品。他曾详细叙述了乐曲内容:“一个过分敏感 并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因失恋,在 绝望中吞服鸦片自杀,但由于剂量太小,不足以 致死,而使他陷入了有奇异幻想的昏迷沉睡之中, 他的感觉、情感和记忆都变成了乐思和音乐形 象,他所爱的人本身也就形成了一个旋律,仿佛 是个执拗的念头,在各处都遇到并听见他(固定 乐思)。”
乐曲分为四段,由:戏剧性、抒情性、田园风格及凯旋式 四类情绪构成。
《诗的冥想》 拉马丁
我们的一生,不就是由死神敲出头一个庄严音符的无 名之歌的一系列前奏吗?爱情是每一颗心最向往的曙光, 暴风雨猛烈地冲击驱散着青春的幻想,他那致命的雷电毁 灭了神圣的祭坛,可是,最初感到的愉悦和欢乐不受到暴 风雨的干扰的那种命运在哪里呢?有没有这样一颗遭受过 残酷折磨的心灵,当暴风雨一过去,它却不从田园生活的 宁静中去寻找抚慰呢?然而,看来人们很少会长久安于昔 日投入大自然怀抱所获得的那种温柔和平静;一当号角长 鸣,他便急速奔向召唤着他的危险岗位,以便在战斗中完 全恢复自信,并充分发挥他的力量。
代表曲目:
管弦乐:
a小调《苏格兰》交响曲 op.56 no.3
A大调《意大利》交响曲 op.90 no.4
《仲夏夜之梦》序曲
op.21
《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 op.61
《赫布里底群岛》序曲(《芬格尔山洞》) op.26
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4
合唱:
清唱剧《伊利亚》 op.70
钢琴曲:
代表作品:
交响曲: 《浮士德》交响曲 《但丁》交响曲 交响诗: 《前奏曲》交响诗 《马捷帕》交响诗 《匈奴之战》交响诗
代表作品:
管弦乐: 《梅菲斯托》圆舞曲 No. 1 《匈牙利狂想曲》六首 钢琴曲: 《旅游岁月》分三集 《爱之梦》——夜曲三首 协奏曲: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他想起了在看到他所爱的女人之前所受 的那些心灵的苦痛,那无法解释的激动和 忧伤,那出其不意的欢乐;随后是因她引 起的、突然涌来的吞没一切的爱情,他那 狂热的慌乱、那暴风雨般迸发的妒嫉、复 返的温存、宗教的慰籍。”
第二乐章 舞会
“豪华的节日宴会喧闹声中,他在舞会上 遇见了心爱的人。”
第三乐章 田野景色
强调两者的平衡,音乐是文学的解读; 2、李斯特——强调音乐核心地位,文学是音
乐理解的主体方向而不是全部内容。
门德尔松
(Mendelssoh-Barthody•Felix)
1809—1847,德国作曲家 、钢琴家 、管风琴家、指挥家,1826年就读于 柏林大学,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 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提高了训 练音乐家的水平。在他身上,古典主 义的教育与浪漫主义的志趣结合在一 起,从而赋予他的作品以诗意的风雅 。人们对他精湛的技艺,清新的旋律 ,含蓄凝练、独具一格的配器等都有 极高的评价。是浪漫主义运动中古典 主义潮流的代表。
此外还作有许多宗教、世俗合唱曲,以及他人的改 编曲。
交响诗 symphonic poem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 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F.李斯特所创。其 形式灵活多变,常常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 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并广泛使用主题 变形的手法。这种混合曲式的结构原则和主题变 形的表现方法,常为后起的交响诗作者所效法。 代表作品即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三首交响诗。
《前奏曲》
引 子 疑问乐句、哲理性 第一段(相当慢、庄严的)戏剧性
(宁静富有表情的)青春的幻想和爱情的 曙光
第二段(暴风雨般的快板)生活的狂飙 第三段(田园风格的小快板)田园的宁静和心灵
的抚慰 第四段(辉煌的快板)战斗与胜利
李斯特和柏辽兹——标题交响
相同点: 1、提倡标题音乐的发展 2、强调音乐内容的理解需要文学的指引 不同点: 1、柏辽兹——更加强调文学对于音乐的作用,
李斯特 (Liszt Ferenc (1811~1886))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 评论家。9岁便登台演奏,1821 年,由3个贵族共同捐赠供他赴 维也纳深造的用费,从著名的 钢琴教师C.车尔尼学钢琴,打下 坚实的基础;又从A.萨列里学习 作曲理论。1824年3月8日李斯 特在巴黎首演一举成名。
“夏日黄昏,他在乡间听见两个牧人呼应演奏 的曲调——牧歌二重奏。周围的自然景色,微风 拂荡树叶的轻轻响动,这些声音不久前曾经鼓舞 过他的希望的闪光,——他们使他心中感到异乎 寻常的宁静,使他的思想带有了较为明朗的色 泽……。但她又重新出现;他的心缩紧了,悲伤 的预感使他焦虑不安,——假如她欺骗了他……。 两个牧人中的一个重又吹起那朴素的曲调,另一 个却不再应和。夕阳西下……远处传来隆隆雷声 ……孤独……沉寂……。”
柏辽兹 Berlioz ·Hector
(1803—1869)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1822年开始学习音乐,1826年入巴 黎音乐学院,1830年获得罗马大奖, 并同年创作其最著名的作品《幻想交 响曲》,他是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其所创用的“固定乐思”,使交响音乐戏 剧化,配器色彩丰富,织体新颖明澈。 由他所著的《配器法》一书,被认为 是作曲技术理论的经典之作。
《仲夏夜之梦》序曲
呈示部
展开部
木管、圆号
主
四个和弦
Fl.
ⅠⅡ
精灵 仙王、仙后
VL.跳音 庄严的进行曲副源自主Ⅰ木管 舞蹈的 忧郁的 爱情
再现部 主副
Ⅰ
引子素材
主Ⅰ
“当一切事情都令人满意的安排好以后,主角们都高兴的离开 了舞台,小精灵们随之而去,那所房子随着黎明的到来而消失 了。这出剧就这样结束了……”——门德尔松
《前奏曲》
1844年根据法国诗人奥特朗诗作《四元素》(风、水、 星、土)而写的四首男声合唱曲的前奏部分而得名。
1854年,作者重新将它改写成交响诗,并另寻了法国诗 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为该音乐的诗篇依据。是其交响诗 当中最著名的一首,一直是研究浪漫主义运动的基本音乐文 献。李斯特在总谱里加上了他自己写的内容注释,大意为: 一首不可知的歌,它的第一个庄严的音就是“死亡”,人生不 正是这首歌的前奏曲吗?
《仲夏夜之梦》序曲
根据英国诗人莎士比亚1595年创作的一部神化 剧而写的音乐,作于1826年。该剧描写了古代雅 典的一对贵族青年,反抗不合理的法律而逃往一 个藏满精灵的森林后,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的误会 和笑话,并最终结为夫妻的喜剧故事。整个故事 建立在虚幻的梦境之上,因此决定了该曲虚无飘 渺的梦幻色彩。
代表作品
歌剧: 《本韦努托 · 切利尼》op,23 《特洛伊人》 《比阿特丽和本尼迪克》 管弦乐: 《海盗》op,21 《罗马狂欢节》op,9 《幻想交响曲》op,14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提琴与乐队op,16 人声与乐队: 《罗密欧与朱利叶》戏剧交响乐 op,17 《基督的童年》清唱剧 op,25
《无词歌》 第一册 op.19 《无词歌》 第二册 op.30 《无词歌》 第三册 op.38 《无词歌》 第四册 op.53 《无词歌》 第五册 op.62 《无词歌》 第六册 op.67 《无词歌》 第七册 op.85 《无词歌》 第八册 op.102
标题性序曲 overture
原指歌剧、清唱剧的开场音乐。17、18 世纪的歌剧序曲分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 两类。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把 序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单乐章、奏鸣曲式 的标题性管弦乐曲,世称音乐会序曲,如 他的《赫布里底群岛》、《仲夏夜之梦》 序曲等。
第四乐章 赴刑进行曲
“梦中,他杀死了自己所爱的人,被判死 刑,在忽而阴森凶暴,忽而庄严辉煌的进 行曲声中他也被带往刑场。沉重步伐的喑 哑音响接替了极为喧嚣的嘈杂敲打声。临 末,那执拗的念头重又出现,仿佛是关于 爱情的最后思索,他立即被致命的一击所 打断。”
第五乐章 魔宴之夜的梦
“他在魔宴上发现自己处于为埋葬他而聚集在一 起的成群幽灵、巫师和鬼怪之中。奇异的喧闹、 呻吟、狂笑,远处的叫喊仿佛在彼此呼应……。 情人的曲调又一次出现,但已失去了它自身高 尚、温驯的性格;现在堕落为一支鄙俗、刺耳、 丑恶的舞曲。这是她参加魔宴来了……。迎接他 的是欢乐的嚎叫……她加入到魔怪的暴饮狂欢之 中……。送葬的钟声,对于‘最后审判日’的诙谐讽 刺,魔怪的轮舞。 ‘最后审判日’和魔怪的轮舞混 合在一起。”
浪漫时期的标题交响曲
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
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其渊 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以前。十九世纪上半叶因欧洲 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提倡而大盛。标题音乐的名称也于 此时产生。代表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等。
音乐以描绘性为主,均有文学或文字标题作为理解 音乐的底本。
固定乐思
愿意为“固定意念”,柏辽兹称为“格言主 题”,即在乐曲中多次重复出现或变形出现 的主题。它经常贯穿于整个作品,并随情 节发展而作各种变化,所以称为“固定乐思”。
瓦格纳在歌剧中使用的“主导动机”类似与 “固定乐思”。而“主导动机”一般较短; “固 定乐思”通常是一个完整的主题。
第一乐章 梦幻、热情
《幻想交响曲》
是柏辽兹对哈丽特·史密森的迷恋至最高潮时 (1830年)创作的一部“自传小说式”的音乐作 品。他曾详细叙述了乐曲内容:“一个过分敏感 并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因失恋,在 绝望中吞服鸦片自杀,但由于剂量太小,不足以 致死,而使他陷入了有奇异幻想的昏迷沉睡之中, 他的感觉、情感和记忆都变成了乐思和音乐形 象,他所爱的人本身也就形成了一个旋律,仿佛 是个执拗的念头,在各处都遇到并听见他(固定 乐思)。”
乐曲分为四段,由:戏剧性、抒情性、田园风格及凯旋式 四类情绪构成。
《诗的冥想》 拉马丁
我们的一生,不就是由死神敲出头一个庄严音符的无 名之歌的一系列前奏吗?爱情是每一颗心最向往的曙光, 暴风雨猛烈地冲击驱散着青春的幻想,他那致命的雷电毁 灭了神圣的祭坛,可是,最初感到的愉悦和欢乐不受到暴 风雨的干扰的那种命运在哪里呢?有没有这样一颗遭受过 残酷折磨的心灵,当暴风雨一过去,它却不从田园生活的 宁静中去寻找抚慰呢?然而,看来人们很少会长久安于昔 日投入大自然怀抱所获得的那种温柔和平静;一当号角长 鸣,他便急速奔向召唤着他的危险岗位,以便在战斗中完 全恢复自信,并充分发挥他的力量。
代表曲目:
管弦乐:
a小调《苏格兰》交响曲 op.56 no.3
A大调《意大利》交响曲 op.90 no.4
《仲夏夜之梦》序曲
op.21
《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 op.61
《赫布里底群岛》序曲(《芬格尔山洞》) op.26
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4
合唱:
清唱剧《伊利亚》 op.70
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