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的 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
农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引言:近年来,农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被广泛推行,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和评估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审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保护生态环境农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减少农田面积,增加林地和草地的覆盖率,能够有效遏制土壤流失、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实施该政策后,许多退耕地得到了合理管理和保护,生态功能得到了恢复和提升。
二、促进生态经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退耕地的林木和草地可以为畜牧业提供更好的放牧场所,提高畜牧业的产能和质量。
同时,农民可以通过种植经济林木和草地产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收益。
三、改善农民生活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改善农民生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致富途径,通过经营林木种植和草地养殖等产业,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退耕地的恢复改善了农村环境,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四、缓解农地压力农地资源有限,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农地压力。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农地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农田面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可以实现农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退耕地的恢复使得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得到了保护和扩大,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的水平。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对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六、政策执行不力尽管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着一些执行不力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在政策宣传和具体操作上的不足,导致参与退耕的农民缺乏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退耕地被滥用或者未得到合理的管理。
“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
Ke r s So igL n o vrint oet( r s ;n ut ; utial eeo me t ywo d lpn a dC n e o F rs ga )Id sr S s n bedv lp n s o s s y a
1 “ 退耕 还 林( )工程 的生 态效 益 、 草 ” 经济 效益 与社 会效 益
S HEN Dagnge a An a gT a hr olg , k n ,h a x 7 5 0 ) -a t l( k n e c esC l e An a g S a n i 2 0 0 e
Ab ta t I e utia l d vlp n fh lpn n o vrint rssgas W u rne d imut e t nin teetbi me t sr c fh s nbe eeo me t es igl dc n e o f et(rs ) a g aa te . s b t t :h sa l h n t s a ot o a s oo s t ae o s
11 明 显 改善 了局 部 地 区 生 态环 境 . 工 程 区 林 草 覆 盖 率
Hale Waihona Puke 建设 、 遏制 水土 流失 和 风沙危 害 已成 为全社 会 的共识 , 民 农 群 众逐 步 由“ 要我 退 ” 为 “ 要 退 ” 真 正 成 为退 耕 还 林 的 变 我 ,
平均增 加 2 个多 百分 点 。 期 开展退 耕还 林 的地 区 , 先 水土 流 失 和风 沙危 害减 轻 , 输入 江河 的泥 沙量 减 少。 水利 部 门监 据
o h iu t n a oe iwp i tt e ce fn t n o srtgc t g t te s ini c d cso me h ns a d mak tn rg lto f te st ai o s a wh l ve o n ,h la de ii f tae i a e ;h ce tf e iin r i o r i c a im n r ei g e uain
退耕还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退耕还林工作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旨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退耕还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的进展,也影响了退耕还林工作所带来的生态效益。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常见问题1. 土地复垦困难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部分土地长期被耕种,土地质量下降,土壤得不到充分休养,导致土地复垦困难。
这就给退耕还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影响了工作效果。
2. 投入不足由于退耕还林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一些地方财政状况欠佳,导致退耕还林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3. 生态保护措施不力一些地方在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时,没有加强对已退耕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导致退耕还林后的土地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出现了部分地区再次开垦的现象。
4. 缺乏有效管理机制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对已退耕地的监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林地复垦效果难以保证。
5. 缺乏农民的积极性由于农民长期以来依靠耕种土地为生,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农民对退耕还林工作持观望态度,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1. 加强土地改良和复垦针对土地复垦困难的问题,应加强土地改良和复垦工作,通过绿肥覆盖、植树造林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适宜度,为退耕还林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增加资金投入为了保障退耕还林工作的资金需求,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参与,增加资金的投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健全管理机制为了保障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林地复垦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提高农民积极性在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增强参与意识,同时通过政策激励等方式,提高农民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工作的开展。
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土地的利用率快速提升,而这也导致了农田数量的快速减少,特别是在城市周围的农田往往被城市规划者占用,导致中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因此,退耕还林工程被提出作为解决污染环境、恢复生态、保护资源、美化环境等多项工程中的先行工程,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就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别阐述:问题一:资金缺口退耕还林工程的资金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然而,由于政策调整、坏账催收等因素,使得项目资金出现了缺口。
此外,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性质为环保性质,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这也增加了政府对资金的投入难度。
对策一:引入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包括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在落实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同发起还林还地的项目,以达到解决退耕还林工程经费的问题的目的。
问题二:存在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虽然退耕还林工程是环保性质的公益项目,但是仍需针对社会环境与生活等因素考虑效益问题。
而由于成果效益不好量化,这使得项目的实效难以评估,导致许多项目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
对策二:扩大宣传力度可以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与实效,扩大宣传工作的力度,通过提供实可行的数据,让大众明白这项公益事业对于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并在宣传过程中,提供方案动员各方自力较大的支持力量。
问题三: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政府在退耕还林工程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了实际的投入力度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不能相符,工程的效果也难以保证。
此外,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周期较长,易被长期的政治变动影响,进而影响财政资金调节。
对策三: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规划和政策应当通过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规划和政策,尤其是财政投入方面的政策,使政策与投入成为收支状态平衡,以保证工程的长期经济持续。
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当地资源,引导各地采取多种投资渠道,以达到财政政策上的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1. 概述本报告针对退耕还林造林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和建议。
通过此次整改,旨在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2. 问题分析2.1 问题描述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然而,当前退耕还林造林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缺口:由于退耕还林造林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缺乏充足的资金成为工程推进的主要障碍。
2.种苗质量不过关:造林工程中使用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成活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不佳。
3.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的退耕还林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督,造成效果不显著,甚至逆反生长。
4.生态补偿不平衡:退耕还林工作的成功依赖于参与各方的合作和支持,但有些地方生态补偿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2.2 问题原因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资金来源不稳定:造成资金缺口主要是由于资金来源不稳定,政府对于退耕还林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2.种苗供应链不畅:种苗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是种苗供应链不畅,存在着种苗生产数量不足的问题,且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3.监管不到位:当前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4.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有些地方的退耕还林工作在生态补偿政策方面存在问题,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不当,缺乏对农民的充分关怀。
3. 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3.1 加大资金投入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退耕还林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
可以通过优化财政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同时,加强相关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3.2 健全种苗供应链为了提高种苗质量,需要健全种苗供应链,包括改善种苗生产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种苗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等。
贵州省大方县退耕还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贵州省大方县退耕还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1999年开始的以“粮食(金钱)换生态”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全国“六大”林业建设工程之一。
该工程以大江、大河源头和生态脆弱地段为重点,本着“退下得、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的原则,顺利试点并推进,不但增加了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源治理,而且对农户的补助还直接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改善了退耕农户的生活,可谓深得人心。
据统计1999—2006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共安排退耕地造林1.08亿亩,荒山造林(含封山育林)1.19亿亩。
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成绩明显。
工程县平均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生态灾难发生率逐年下降,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方县是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的,当年安排的任务是200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5000亩,荒山造林5000亩。
由于还是试点,退耕地造林安排在贵毕路两侧的小屯、羊场、竹园、高店、东关、双山以及八堡、兴隆和核桃、大方镇。
荒山造林安排在兴隆、羊场、高店、瓢井、八堡乡。
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25000畝,其中退耕地造林10000亩安排在竹园等16个乡镇,荒山造林15000亩安排在小屯等15个乡镇。
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1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0000亩安排在除百纳、沙厂、大山、牛场外的32个乡镇,荒山造林50000亩安排在绿塘等20个乡镇。
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1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5000亩,安排在除理化外的35个乡镇。
荒山造林35000亩安排在鼎新等11个乡镇,封山育林15000亩安排在双山等16个乡镇。
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6.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000亩安排在高店等16个乡镇,荒山造林32535.9亩安排在瓢井等22个乡镇,封山育林27464.1亩安排在马场等21个乡镇。
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10万亩,其中荒山造林50000亩安排在雨冲等27个乡镇,封山育林50000亩安排在兴隆等23个乡镇。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措施及重要意义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措施及重要意义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属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腹地丘陵沟壑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
县内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坚持植树造林,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1巩固退耕还林的具体措施及建议1.1坚持不懈地搞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
财政部门坚持推行政策兑现“一卡通”制度,确保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如期、足额、直接兑现到退耕还林农户手中;纪检监察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克扣冒领等违规行为;各村居将退耕还林实施、补助到位情况纳入村务公开公示,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1.2严格落实责任及维护退耕还林者合法权益县林业局、各乡镇加强对护林人员的管理和考核,给各护林员划定责任区,以管护成效定报酬,明确了护林人员责任,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为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防止因采伐或其他因素返耕,必须对所有退耕还林林地及时发放林权证。
切实落实“个体承包”政策,明晰林地林木权属,调动广大群众自觉管护的积极性。
1.3实行禁止放牧、伐木退耕还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加大管护力度的同时,继续明确并以通告的形式在造林区禁止放牧、伐木等违法行为,以县林政执法大队为骨架,各乡镇均成立相应的护林执法大队,分片负责,巡回检查。
在鼓励舍饲圈养的同时,对进入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养群予以坚决取缔,严惩在工程区内发生的违法行为。
对于所损坏的林草植被,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39~46条之规定,责令其据实加倍赔偿;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1.4全面开展补植补造,落实好森林培育工作要全面摸清退耕还林成果基本情况,科学制订森林经营方案,落实好使用好各项森林经营资金。
内蒙古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与可持续发展途径选择
、
寅施遇林遇草工 程带来 的整化
赤峰市徒 20 年起在全市阳始退耕遗林遐草工程 ,到 2 0 年 ,全市共完成退耕邋林遐草 5 莴歆, 01 05 7 1 其中退耕地遐林遐草完成面稹 2 1 9 莴欹 ;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獯草完成面横 20蓠歆 。稠查 中通遇走葫市林 8
柴局退耕辨 ,并深入到巴林左旗、巴林右旗 、翁牛特旗 、敖漠旗的一些绑镇人户调查 ,封巴林左旗隆昌镇
歆,退牧遗草 59 9 8蓠歆,加上其它生憋建毅工程的协同推造 ,全 自治匾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搪展速
度在整髓上得到有效控制 ,局部生魅 境明颢好转。通遇封赤峰市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翁牛特旗 、 敖漠 旗等地退耕邋林遐草的调查 , 明整髓效益遐是非常颞著的。因赤峰市是京津凰沙源治理和退耕运林遐草 表 工程的重黠建彀地匾,所 查的遣袭倜旗豚又被列入全市重黠工程建毅鲍圉 , 在内蒙古全匾具有鞍强的代 表性,所 以我们把逭畿佃地匾看成是内蒙古退耕遐林遐草工程 寅施状况的缩影。下面就稠查情况作焉侗案 加 以分 析 。
恶性循瑕。 歆彦不足百斤 , 收入不上百元 , 20 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徘徊在 10 元左右 。 01 10 大席村于 20 01
和 20 02雨年内整髓退耕 100歆 ,同畴以退耕邋林遗草禺契楼 ,大力推造崖柴结槽 整,使晨民人均收 30 入 由 20 00年的 l0 元连到 2 0 10 02年的 15 元 , 87 人均增收 77 , 0 3 5 元 2 0 年逵到 25 53元, 人均增收 6 6 。 9元 位于敖漠旗中北部踽尼罕绑 ,全绑缝土地面横 6. 8 9莴歆,全绑德人 口 2 . 2莴人, 是典型的旱作晨桨匾, 槿植 的主要粗食作物焉玉米 、谷子 、摊豆 、蒿多等。全绑耕地面稹 1 7蒿歆 ,规割可退耕地面横 3 00欹 ,退 00 耕地造林 剖任耢 2 00敏 ,已经完成退耕地造林面横 10 7故,涉及晨户敷 15 40 42 7 5户 ,新退的耕地 是那 些入不敷出的坡耕地。由于兹绑位于科雨沁沙地南缘 ,生憋瑕境脆弱 ,因此 ,退耕遐林的林獯全部焉生憋
乡村振兴战略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贡献。
第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重要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为了遏制过度开发农田,保护生态环境,重建生态系统而实施的政策措施。
它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减少农地开垦,保护和修复退耕土地,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通过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还林还草也可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的风险,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现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我国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已超过20亿亩,其中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然而,也需注意到由于部分地区政策执行不到位、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有些地方仍面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落地困难的情况。
第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持。
首先,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点。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将退耕土地转变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其次,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发展生态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此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五,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挑战与问题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退耕还林是指将农田取消耕种,恢复成林地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它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退耕还林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耕地是一种人工改造的环境,耕作活动限制了许多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而退耕还林可以恢复大片自然环境,提供更多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和维持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
退耕还林有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
耕地通常被犁耕和化肥农药的使用所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和水源污染。
而退耕还林可以使土壤得到修复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水源量,改善水环境质量。
退耕还林对气候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林木具有较低的表面反射率,能够吸收辐射能量,减少热量的反射,降低地表温度。
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
这些都可以减缓局部地区的气温上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气候环境。
退耕还林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农耕活动通常伴随着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在雨水冲刷下流入地下水和河流,导致水体污染。
而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有害物质的输出,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
退耕还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退耕还林可能导致农民失去经济来源,造成农村贫困问题。
农业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大面积的农田退耕还林,可能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增加贫困风险。
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时,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偿和转移支付政策,保障农民的生计问题。
适当的退耕还林区域选择和植被种植也是个挑战。
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和气候条件不同,退耕还林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避免不当的植被引入和土地利用方式,防止退耕还林项目的失败。
为了实现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退耕还林项目,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在退耕还林项目中应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应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退耕还林的效果和效率。
中卫市沙坡头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卫市沙坡头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者:白宇来源:《南方农业·下》2022年第08期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至今为止我国生态建设中政策性强、投资量大、涉及面广及社会大众参与度高的一项生态工程。
该工程自实施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社会大众的支持。
而宁夏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主战场之一。
针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及巩固成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细化退耕还林工作、加强退耕还林的宣传工作、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加强退耕还林管理、加大退耕还林林业产业技术推广力度及加强基层技术服务力量建设等策略。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16.067围绕党中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建设生态家园文明和富饶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更是积极应对和解决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水土流失、风沙危害问题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已将退耕还林工程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随着退耕还林面积逐年扩大,如何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受自然条件制约,沙坡头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沙化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应加快推进沙坡头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并制订出适宜沙坡头区退耕还林计划与措施[1]。
1 退耕还林基本概况中卫市沙坡头区自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退耕地造林面积达12 093 hm2(包括上轮退耕还林面积10 760 hm2和下轮退耕还林面积1 333 hm2),涵盖兴仁镇、香山乡、永康镇、常乐镇和迎水镇5个乡(镇)的29个行政村(村),涉及总人口44 832户,退耕面积人均为0.27 hm2。
通过近3年的具体实践工作和理论探索,已总结了一些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经验[2]。
2 退耕还林成效2.1 显著改善生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沙化耕地和陡坡耕地变为林地,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面貌,区域森林覆盖率逐年显著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也获得了全面提高,土地沙漠化、土地荒漠化和湿地荒漠化也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难点与解决对策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难点与解决对策摘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要生态工程。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
本文档旨在分析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
实施难点1. 政策实施难度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涉及政策较多,如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等。
在实施过程中,政策之间的冲突和协调难度较大,导致实施效果受到影响。
2. 农民参与意愿低部分农民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认识不足,担忧工程实施会影响到自身的生计,导致农民参与意愿较低,工程推进缓慢。
3. 资金投入不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土地整理、树苗购买、生态保护等。
当前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工程实施效果受限。
4. 技术支持不足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如土地整理技术、植树造林技术等。
然而,我国在某些技术领域仍存在不足,影响工程实施效果。
5. 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矛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旨在生态保护,而农业生产则需要占用一定土地资源。
在实际操作中,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工程实施困难。
解决对策1. 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
2. 提高农民参与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认识和参与意愿。
同时,落实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工程所需资金得到保障。
同时,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4. 强化技术支持引进、研发和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5. 优化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布局合理规划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空间,确保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在生态保护区域,发展适宜的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有望解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推动工程的顺利推进,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1. 引言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造林质量不高、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在本报告中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2. 问题分析2.1 造林质量不高由于种子质量、地力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地区的造林质量不高。
这导致了部分退耕还林项目的成效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生态恢复目标。
2.2 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在退耕还林项目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不够严格,进而影响了项目的质量。
2.3 资金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地方,对于退耕还林项目的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资金滥用、浪费和挪用等问题。
这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资源,还损害了项目的声誉。
3. 整改措施3.1 提高造林质量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种子的质量把控,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萌发率。
•优化造林区域的地力,进行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定期对造林项目进行巡检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措施。
3.2 加强项目管理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组建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工作。
•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流程。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协调资源,为项目提供支持和保障。
3.3 规范资金管理为了规范资金管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规范,明确资金的流向和使用范围,防止资金滥用和挪用。
•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4. 整改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造林质量得到了提高,部分项目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生态恢复目标。
•项目管理得到了改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工作效率提高,对项目的控制力得到了加强。
退耕还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概况,分析了退耕还林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退耕还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作人口增长、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恶化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三大问题。
环境问题成了全球性重要话题,森林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不断恶化。
实施退耕还林是我党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科学论断,确定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粮食还有结余,具备了屏弃毁林垦地这种以牺牲生态换取口粮之做法的条件,同时在自然灾害的警示下,生态安全被提上日程。
因此,在1998 年洪灾后,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 年8 月,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
与之相呼应。
2 退耕还林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退耕还林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被群众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但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庞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以及思想、物质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2.1 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浅谈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退耕还林政策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落实和推广。
它是我国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政策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执行效果欠佳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退耕还林项目执行不到位,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提升,导致退耕还林效果不佳。
2、耕地严重不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用地越来越少,而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非农用地的占用和放弃耕种。
在一些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为退耕而改变种植作物、使用草甸等,使得当地耕地面积减少,导致耕地严重不足。
3、部分造林工程管理不规范退耕还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提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是有些地区为了完成任务,在快速推进造林工程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规范、把关不严的情况,使得植被、土壤和水循环等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导致造林工程的效益不佳。
4、缺乏长期监测评估机制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对退耕还林的效果进行长期监测评估是必要的。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评估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监测数据体系,退耕还林效果监督评估体系不完善,导致了政策效果无法被科学监测。
二、对策研究1、加强政策执行效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为了改善政策的执行效果,需要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通过制定奖惩措施,鼓励那些退耕还林执行得好的地区,同时对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地区,采取实质性的惩罚,以求达到预期目标。
2、注重农田土地治理工作对于土地资源越来越受到限制的问题,应该加强土地治理的工作。
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障高效的农业生产,调节经济发展方式,让退耕还林政策真正地落实在公众中。
3、加强造林工程的管理和技术指导政府和各级领导部门应该加强造林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力度,保证造林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具体模式及发展对策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具体模式及发展对策退耕还林是指将农田退耕,恢复为森林的过程。
这一政策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后,如何开展具体的产业模式,以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林下经济模式1. 果树种植:通过种植果树,可以实现农户增收。
选择适宜生态环境的地方种植葡萄、苹果等水果,通过销售水果来获取利润。
2. 草药种植:利用退耕还林后的土地进行中草药种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为农民提供另一种增收的方式。
3. 养殖业:可进行养殖家禽、家畜等,通过销售养殖产品获取经济收入。
养殖业还可以提供工作机会,促进农村就业。
4. 生态旅游:利用退耕还林后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
开发森林公园、温泉度假村等,吸引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从而创造经济效益。
二、发展对策1. 政府支持: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对退耕还林后的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相关产业。
2. 农户培训:针对退耕还林后的产业模式,开展培训活动,帮助农户提高种植养殖技术,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通讯设施等,提高交通便利性,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建设相关场所,用于加工和销售产业产品。
4. 产业合作社:建立退耕还林后的产业合作社,帮助农户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提升规模经营能力,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实现利益最大化。
5. 拓宽市场渠道: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寻找更多的市场销售机会,提高产品竞争力。
6. 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后的产业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退耕还林后的产业模式和发展对策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需要政府、农民、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和努力,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只有确保退耕还林后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目标。
退耕还林(草)环境下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退耕还林(草)环境下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已成为全国性的山区生态恢复重要措施。
吴起作为全国闻名的黄土高原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及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农业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已成为制约吴起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吴起退耕还林政策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退耕还林政策下,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吴起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影响;2.分析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3.探究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退耕还林政策对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
针对上述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实地调研法进行研究。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对于探究退耕还林政策对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提供实证基础;2.对于了解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3.对于探讨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吴起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影响;2.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3.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预计时间为一年,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研究背景及文献资料收集,时间为1个月;第二阶段: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时间为6个月;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写作,时间为4个月;第四阶段:修改和整理,时间为1个月。
七、预计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学术论文一篇;2.社会调研报告一份;3.政策建议书一份。
八、参考文献1. 刘晓宇,陈志祥. 吴起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研究[J]. 资源科学, 2018, 40(2): 238-245.2. 李彧, 刘宝林. 吴起草地土壤质量变化对退耕还林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7, 37(8): 2739-2750.3. 孙丽娜,陈国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评价和实践[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35(11): 59-63.4. 付振华,白敏华. 吴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研究[J]. 黄土高原农业科学, 2018, 17(4): 101-103.。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退耕还林是指为了恢复土地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将一些耕地改为林地的一种生态保护行为。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保护生物多样性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栖息地面积,提升植被覆盖率,为野生植物和动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 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通过退耕还林,可以减少耕地面积,避免大面积的裸露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
3. 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净化空气,改善气候,提高土地的生态系统功能,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发展思考1. 科学规划在进行退耕还林时,需要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确定退耕面积和还林种类,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2. 完善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加强监测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资源变化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启动宣传教育应积极开展关于退耕还林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退耕还林的认同和支持。
5. 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突出责任意识,明确退耕还林工作的责任主体,强化组织协调,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1. 生态系统恢复周期长退耕还林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使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恢复,需要长期坚持,且效果不一定立竿见影。
2. 资金投入困难退耕还林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退耕面积的补偿、还林种植和养护等费用,资金来源不确定。
3. 地方利益冲突在实施退耕还林时,可能会遇到地方利益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来解决这种矛盾。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浅析退耕还林(草)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安 徽 农 学通 报 , n u A 6 SiB l 20 ,4( 1 A h i g . e u1 0 8 1 2 ) . .
浅 析 退 耕 还 林 ( ) 区域 经 济 可持 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 草 与
黄 永 青
( 陕西榆林林业学校 , 陕西榆林 790 100)
摘
要: 可持 续发展是我 国的基本发展战略 , 实施 退耕还林是 实现经 济结构 战略 性调整 的内在 需要 和必然 选择 , 于 对
平, 实现生态、 经济 、 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 障, 是实施
可持 续发展 战略 的必 然要 求 。可 持续 发 展 是 我 国的 基本 发展 战略 , 作为其 基本 单 位 的 区域 而 言 , 退耕 还 林 必 将在 区域 经济可持 续发 展 中发 挥 重要 作 用 。它 不仅 促 进 生态 环境 的优化 , 将 促 进经 济 、 会 全 方 位 的发 展 。退耕 而且 社 还林 工程 的实施 , 将增 强 区域 可 持 续 发展 的 能力 , 必 具体
9 和 1 . % , 以年 均 1 4万 k 和 3 3 k 的速 度 % 82 并 .0 m 46m
在扩展 。长江流 域水 土流失 面积 己由 5 0年代 的 3 万 k 6 m
扩展 到 5 6万 k 年 土壤流 失总量 2 m, 4亿 t 。黄河 流域 水土 流失面积 也 己由 6 0年代 的 2 8万 k 扩展 到 5 m 6万 k 黄 m,
程 开展 5年 来 , 工程 区林 草 覆盖 率 平 均 增 加 2个 多 百 分
点 。先期 开展 退 耕 还 林 的 地 区 , 土流 失 和 风 沙 危 害 减 水 轻 , 入江 河 的泥 沙 量 减少 。工 程 建 设 已取 得 了初 步 成 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文是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林草问题课题组开展的 + 项案例研究,以及综合报告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所用 资料均为公开性的。案例研究时间是 #$$) 年 #—! 月,+ 个案例调查县地点见文中表格。本文将案例调查数据整理为 ( 个表格,部 分案例县的数据不全。
!"
国际经济评论 #$$#% & ’ (
+... 年、!""" 年和 !""+ 年共安排资金 $)/ ’ 亿元,其中种 苗补助约 )/ ! 亿元、粮食和现金补助 $"/ $ 亿元。所需种苗补助, 由中央国债专项建设资金安排;所需粮食折算现金和现金补助 资金来源为财政部拨款。 ,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 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 。
)**+ 年的黄河断流累计 #"+ 天,创历史最高记录,给下游 的工农业重要省份山东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黄河断流的 原因众说纷纭,当年天旱肯定是重要原因。但一些专家指出,黄 河中上游灌溉农业过度发展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 年的长江洪水夺取了许多生命,并造成重大的社会财 富损失。灾后反思,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长江中上游已遭到严 重破坏的天然林资源。一时间,西南部省份纷纷宣布森林禁伐。 天然林保护工程也由此启动。随后,更多的证据表明,在长江、 黄河中上游的陡坡地上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更 重要的原因。)*** 年秋天,朱镕基总理在考察了西部六省的有 关情况后,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主张。随后,四川、甘肃和陕西 三省率先开始退耕还林还草试点。#$$$ 年,经国务院批准,退耕 还林还草工程在全国 )& 省 - 市 . ,)+( 个县展开试点。
&, 不同部门反应不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以林业部门为主导展开的。国家林业 部门制订规划,负责项目的监测和管理。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虽一
般都有一个以政府首长挂帅的领导小组,但只是为了提高项目 的权威性。林业部门仍然扮演着具体管理和技术保障的角色。 传统上参与水土保持工作较多或受影响较大的部门,如水利、农 业和畜牧,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被甩在了一边。事实上,我国 已经在各个部门的努力下,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水土保持工 作。积累了大量流域治理的经验和模式,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 力和物力。好多地方已经初见成效。从逻辑上,退耕还林还草工 作应是上述工作的延续而不是替代。过去各部前这种各部门协 作的局面还远远没有形成,有可能造成知识积累的浪费和投资 效率的损失。
作为农民决策依据,现在的补贴标准相当实惠,难怪农民会蜂拥 而至。从另一方面,我国西北多数地区已经连续 $、& 年干旱,有 些地区土地近乎绝产,农民口粮、地方财政均已开始出现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就像一个应急救援工 程。国家选择了非常恰当的时机推行新的农业政策,使阻力大 减,效益倍增。
工程实施及政策的初步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耕地数量 的减少。西北地区的案例县退耕前人均耕地面积为 ! 亩 - . 亩, 退耕后仍为 #, ! 亩 - &, ! 亩。西南地区的案例县退耕前人均耕 地面积在 +, ! 亩 - #, ! 亩之间,退耕后降为 $, &! 亩 - +, $# 亩。
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国家推出的主要政策 措施包括:- ) . 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目前实施的标准依流域 划分,长江上游地区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 &$$ 斤,黄河上游地 区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 #$$ 斤。每斤粮食按 $0 + 元折算,由中央 财政承担。- # . 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贴。在补贴年限内,现金补 贴标准按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 #$ 元安排,用于补贴农民的医 疗、教育等方面的必要的开支。- & . 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退 耕还林- 草 . 所需种苗,由林业部门负责组织供应。经费标准是每 亩地 !$ 元。- ( . 实行个体承包。- ! . 实行“退一还二、还三”甚至 更多,即农民除了负责每退一亩耕地造林,还要承担两亩或两 亩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任务。- " . 实行报账制,即农户按 规定数量和进度进行退耕还林 - 草 . ,林业部门组织检查验收退 耕还林- 草 . 的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农户凭发放的退耕任务卡 和验收证明,按报账制办法领取粮食和现金补助。 - 国家林业 局,#$$$ .
!"
国际经济评论 #$$#% & ’ (
中国经济
结构调整的信号之一,应是农业生产收入与非农业生产收 入比例的变化。如果这种调整在发生,则应该看到农业生产收入 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而事实是,在案例县,农业收入的比例变 化很不一致。有的案例县农业生产收入是减少的,而有的则是增 加的。补贴兑现程度可能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在补贴兑现好的 地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的比例就会显示减少,兑现稍迟缓的地 方,农业生产收入比例就可能没有减少甚至增加。
结构调整信号之二,是非农就业收入的变化。政策制订者希 望看到由退耕而闲置的农业劳动力可以被城乡间的劳动力市场 所吸纳。在物价、工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非农就业收入的比例 变化反映了这种就业结构调整的现实程度。令人欣慰的是,案例 县退耕户的非农就业收入均在增加,证明存在着就业结构灵活 调整的潜力。
尽管如此,案例县退耕农户家庭的收入来源中,农业生产的 收入仍居主导地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计划实施期为 #$$$—#$)$ 年。其中, #$$$ 年和 #$$) 年是试点阶段。#$$$ 年试点计划任务为退耕还 林 - 草 . !"(0 * 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0 & 万亩,实际完成退 耕还林 - 草 . !+& 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0 * 万亩,分别占计 划任务的 )$)0 (/ 和 *"/ 。#$$) 年国家下达退耕还林 - 草 . 计划
高,但每亩补贴普遍低于当地粮食产量水平,也不会带来粮价下 跌。如果粮食商品化较高而补贴每亩高于当地粮食的产量水平, 则由于粮食供给水平的提高粮价会有所下跌,从而使未退耕土 地的收益和未退耕农户的农业收入下降。从我们的案例调查县 的情况来看 ) 表 * 和表 & + ,多数退耕地的产量都低于国家对应 于各地的粮食补贴标准。而各县农户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相当比 例的粮食是用于销售的 ) 表 & 中销售粮与自用粮的对比,粮食销 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 + 。因此退耕项目中采用粮补的方法可 能会对未退耕土地的收益以及未参加退耕的农户的农业收入产 生负面影响。在目前工程的实施范围里,多数地区属于这种情 况。
已退耕的土地中,有相当多的地不是计划中的陡坡地。在西 北地区将 +! 度以上的地列为陡坡,在西南地区将 #! 度以上的 地列为陡坡地。我们发现,有的地方退耕地中的绝大多数是坡耕 地;在参与退耕的农户的剩余土地中,却保留了相当多的陡坡 地。这种土地选择的特征反映了两个问题:规划强调集中联片; 地块分配受非生态因素影响。
!/ 各级政府行动迅速,但问题不少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以说是中央领导振臂一呼,基层干群 应者云集。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于 +... 年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还 草工程,而国家计划于 !""" 年 $ 月以后才正式下达,超标完成 近一倍的任务量。计划下达后,各地为赶在造林季节内完成造 林任务,基层政府出动大量干部,吃住在退耕点,动员、督促和指 导退耕工作,保证退耕任务的按时完成。应该说,这次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在基层的实施多数是严格高效的。许多地方在未得到 国家计划前即开展了退耕,更证明对工程的接受和认可超过以 往。但是,工程的实施带有过多的计划经济色彩,从高层动员到 基层实施过于仓促,必然地产生了一些问题: , + - 计划和实际退耕行动在时间和数量上脱节,导致政策兑 现的困难。这个问题在较早启动退耕的陕西省比较突出。由于 先于国家计划实施退耕,且退耕面积大,许多参与退耕的农户难 以列入享受政策补贴的范围,给项目的可持续性带来隐患。截 止到 !""+ 年春季,安塞县两年来已退耕的土地只有 $"0 多一 点得到认可,获得补贴。其余近 ("0 的退耕地仍在争取认可的 过程中。 , ! - 技术准备不足,影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质量。许多获得 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地方不是传统林区,缺乏造林经验和必要 的技术储备。另外,突如其来的造林任务增加了种苗需求,造成 供给缺口。许多地方不得不去很远的地方采购种苗,这样得到 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劣质种苗加上技术准备的不足,对造林 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在我们所调查的几个案例县,初次造林的 成活率很低,多在 !"0 1 ’"0 之间,普遍需要补植才能达到合 格率标准。 , $ - 工程实施速度快,要求高,政治风险大,可能造成工程实
在目前特定的政策框架里,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工程的实施 会不会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会不会给粮食市场带 来冲击,从而降低未参加退耕的土地的收益和未参加退耕的农 民的收入水平。这种影响的大小和显著性取决于:) * + 粮食补贴 的到位是否增加了当地粮食的总供给水平;) ! + 当地粮食生产商 品化的程度。如果粮食商品化程度很低,即使粮食供给总量有所 增加,也不会对粮价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粮食商品化程度较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目标,是要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上的农业生产停止下来,代之以林 草植被的恢复,以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经济结 构的调整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对象是被开垦的陡坡地。据目前的统 计,全国 #! 度以上的坡耕地共 *)$$ 万亩,西部地区占 +$/ 以 上。两年来,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开始注意 到,实际已开垦和耕种的陡坡地面积要远大于统计上显示的数 据。
中国经济
任务 )$" 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 万亩。到 !""+ 年底,已完 成退耕地还林 , 草 - ’.*/ & 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 ! 万亩, 分别占计划任务的 .’/ *0 和 *)/ $0 。加上 +... 年四川、陕西、 甘肃三省经国家确认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 ’(!/ ! 万亩、宜林 荒山荒地造林 ../ ( 万亩,三年退耕地还林还草已达到 +(&$/ ) 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 * 万亩。 , 周生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