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的奥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引导阶段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发展阶段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
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
产生强烈的对比
对色彩有深刻的了解
教
学
反
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2)观察色轮
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
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
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课题
1、远近的奥秘
总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本课第1课时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课型:造型表现
重点
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教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
难点
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引导阶段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发展阶段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
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
产生强烈的对比
对色彩有深刻的了解
教
学
反
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2)观察色轮
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
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
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课题
1、远近的奥秘
总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本课第1课时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课型:造型表现
重点
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教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
难点
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