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第三章评价方法)讲义

合集下载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PPT课件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PPT课件

将环境质量看作一个生产要素,根据产品生 产率的变化评估环境质量影响。例如:
森林砍伐导致农作物减产 例 空气污染增加设备腐蚀,降低生产率
需要注意的问题:
商品数量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净产值受产品投入与产出差异变动影响 表 其他复杂的市场反应
案例1;案例2
.
14
例:森林砍伐导致农作物减产
环境变化造成的物理效果:森林砍伐导 致土壤损失3%,受影响区域100亩。
局限:不全面(物理效果); 不准确(难以分离);复杂性 (市场变化)
.
29
2.2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替 代市场法)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使用替代物市场价格衡 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的价值。
具体解释:通过考察人们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 市场中的相关行为,间接推断人们对环境偏好。
2.2.1 旅行费用法 2.2.2 资产价值法 2.2.3 工资差额法
疾病引起的成本(医疗费用+收入损失 );
过早死亡人力资本损失(个人劳动价值)。
案例:美国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研究
缺陷?
生命的评价基于人所创造的价值
发病率由多种因素导致,难于区分
风险人群存在个体差异
价格扭曲:如医生工资、药品价格 .
继续 20
案例:美国空气污染对健康影
响研究
(Ridker 1967)
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WTP):人们对于环 境改善的支付意愿。
接受补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忍 受环境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
空气污染例
获得人们偏好的途径
.
6
可替代性原理
人们在所需要各种物品之间建立相应的 替代关系;在选择的过程中,有可能减 少对某种物品的需求,而增加购买其替 代物。

环境材料学第三章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环境材料学第三章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14001 环境管理系统:分类和指南
14004 环境管理系统:原理、系统和支撑技术
环境审计(EA)
14010 环境审计:原理
14011 环境审计:审计程序
14012 环境审计:审计资格
14015 环境地域评价
环境标志(EL)
14020 环境标志:原理
14021 环境标志:术语和定义
14022 环境标志:符号
油井开采
原油运输
原料包装、运输 塑料原料生产
塑料瓶生产
饮料灌装
废物
丢弃
原油提炼 聚乙烯生产 整瓶包装 饮用消费
石油脑生产 乙稀生产 饮料运输 饮料零售
25
编目分析中注意两类问题
分配问题——多个对象
从系统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出发,依据质量和热力学标准,以及经 济学上的权衡
能源问题
能源类型、转化效率、能源生产中的编目数据及能源消耗量
20
3.3-1a LCA评价范围的内容
功能单元:评价环境影响大小的度量单位 系统边界:确定哪些过程应该被包括到LCA评
价范围中 数据:在LCA过程中用到的所有定性和定量的
数值或信息,可为测量的环境数据,亦可为中 间的处理结果(LCA的可靠性保障) 审核:第三方;公证性
21
3.3-2 编目分析
生物多样性损失 人体健康损失 自然资源损失
相对人体健康损失 相对于生物多样性损失 相对自然资源损失
总报告
产出损失
相对产出损失
土地占有
常用表征指标
环境损害类型 温室效应
臭氧层变薄 酸雨
富营养化
指标名称 GWP100
ODP AP NP
29
参照物 CO2
CFC 11 SO2 P

环境质量评价AG讲课教案

环境质量评价AG讲课教案

环境质量评价A G•男老师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南京水域指数计算完全混合/一维模型/ST模型第三章土壤污染物在土壤中预测每公顷/2000吨每公顷总/两千吨污??/年第四章噪声环评报告书简答:土壤评价因子的选择计算题水环境评价三级标准:根据拟建项目的废水量、废水组分复杂程度、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衰减变化特点以及受纳水体规模和类别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级。

地表水水质量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稀释分散公式:qQ C Q C C ++=q 210 C 0:废水与河水完全混合浓度mg/lC 1:排污口上游河流中污染物浓度mg/lQ :河水流量m 3/sC 2: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q :排入河流废水流量mg/l零维水质模型: 在稳态条件下0d d t c = tk 1Q v k 11010+=+=C C C )( C 0:污染物入流浓度mg/lC :废水与河水完全混合浓度mg/lK 1:污染物衰减系数Q v:理论停留时间一维水质模型:对于非持久性或可降解性污染物,给定x=0时,C=C 0])411(2u [exp 210x u E k E C C +-=qQ C Q C C ++=q 210 E :扩散系数忽略扩散项ut t x =)( [])(u C C /x k -exp ))t (x (10= Q :河流流量m 3/sC 1:河流中污染物背景浓度mg/lq :污水流量m 3/sC 2:污水中污染物浓度mg/lu :河水平均流速m/st :理论停留时间BOD-DO :⎪⎩⎪⎨⎧--++--==)]/x -k exp()/x -k [exp(k k k /x k -exp )(/x k -exp 2121012010u u L u C C C C u L L S S )()( u :河水平均流速K 1:BOD 衰减(耗氧)速度常数K 2:河水中复氧速度常数L :河段中距起始点距离为X 的BOD 浓度mg/LL 0:河段起始点的BOD 浓度mg/LC S :河流中饱和溶解氧值mg/LC o :河流起始断面处的溶解氧值mg/LC :河流中溶解氧值mg/L)6.31/(468s T C +=分级型水环境指数:①罗斯水质指数BOD 氨氮 悬浮固体 DO 的权重分别为:3 3 2 2 ②布朗水质指数权重分级值∑∑=WQI i i P W WQI ∑=③W 值水质评价法(举例说明)数学模型 122406184108N N N N N 表示:检测总项为8项,得10分的有4个指标,得8分的有1个指标,得6分的有0个指标,得4分的有2个指标,得2分的有1个指标,超过地表水质标准的有三项。

生态环境材料第三章2011

生态环境材料第三章2011
-60.0 93.3
二、常见的环境指标及其表达方法 1、能源评价法: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单纯用所耗能源的多
少来衡量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举例来说, 如生产同样 1t重的钢、 铝、水泥材料时, 分别要消耗掉31.8、36.7、142.4 百万焦耳的 能量, 显然生产水泥对环境影响要比生产钢、铝时对环境影响要 大。
1、质量判据:材料的质量则是能否制造有用器件的先决条件。 因此, 质量是材料的一个重要技术判据。由于性能或功能是所有 材料的共同要求, 有时将质量判据简称为性能判据。没有性能判 据就没有人类所需材料的存在价值。
2、经济判据: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 是人类所 追求的目的, 也是材料的经济判据。
表 3-2 某些材料的环境负荷单位比较
材料
ELU/kg
材料
ELU/kg

O.38

4200

21.0

12300

22.1

42000000

42

420000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63
石油
0.163

700

0.1

4200
4、生态指数(eco-point,EP):指对某一过程或产品, 根 据其污染物产生的量及其他环境作用的大小, 综合计算出该产品 或过程的生态指数, 判断其对环境影响程度, 如依据此种方法求算 的玻璃生态指数为148, 而在同样条件下, 聚乙烯的生态指数为 220, 显然后者要比前者环境影响要大许多。
生命周期的概念,在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中使用了不同的名 称,例如,环境设计(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环境意 识设计与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绿色设计(green design)、寿命全程没计(life cycle design)、产品责任意识(product responsibility)、环境质 量设计(environmental quality)、产品完整性设计(product integrity)等等。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模型ppt课件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模型ppt课件

例7-1
某地有3个污染源,废水量和污染物含量如下表 所示:
各污染物排放标准为COD=10 mg/L;BOD=5mg/L; SS=50mg/L,
试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17
解:1).计算等标污染负荷
18
2).计算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
BOD COD、 BOD COD、 BOD
3).计算全区主要污染物
关于等标污染负荷的几种情况
对一个含有几种污染物的污染源, 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Pj = Pij = — Qij
i=1 i=1 C0i
n
n Cij
若某地区共有m个污染源,该地区某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Pi = Pij = — Qij
j=1
j=1 C0i 对一个地区的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目前它是以:是否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通常是以 对人类健康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的标准
资源质量
就自然环境而言, 可用
生物资源 人群健康 人类生活
的尺度来衡量
标准——是否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为制定城市环境规划、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制 定区域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法规、环境标准 和搞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同时也是为比较各地区所受污染的程度和变化趋 势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资源质量、生物质量、人群健康、人类生 活等尺度、污染状况等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对环境质 量进行评价。
Gj-第j种污染物的排放量;Q-介质流量; βj-第j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11
第二节污染源评价和预测
污染源调查
3.污染源评价-等标污染评价法 1 、等标污染指数: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的倍数——超标倍数。

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课件

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ppt课件
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
1、形态法 2、地图叠加法 3、因子加权平均法 4、生态因子组合法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
1、形态法 最早使用的适宜性分析方法,主要用于
四、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的制定
2、综合适宜性分级
很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很弱,自动恢 复很难,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很高。
不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弱,自动恢复难, 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多。
基本适宜:指对环境破坏或干扰的调控能力中等,自动恢 复能力中等,使用土地的环境补偿费用中等。
(2)调查各因子在规划区域的分布状况, 建立生态目录。
(3)将各单要素适宜性图叠加得到综合适 宜性图。
(4)土地利用分区。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五、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第一节
生态评价概述
三、生态评价的基本方法
当前,常采用的生态评价方法主要包 括图形叠加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 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 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 价法和数学评价法等。
在各单因子分级评分基础上,进行 各种用地类型的综合适宜性分析。综合 适宜性分级可根据综合适宜性的计算值 分为很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适 宜、很适宜5级;也可分为很适宜、适 宜、基本适宜3级。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环境质量评价课件

大气污染
全国沙尘天气分布图
2002年3月18日17时~3月20日08时
99% 的城市不符合大气质量一级标准 44% 中度污染、21% 重度污染 64% 的城市颗粒物含量超标 城市肺癌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占所有肿瘤的 28%
我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3%以上
不同空气质 量状况下人 口比例
三级 41.8%
二、环境的基本特征
2、变动性和稳定性
(1)环境的变动性 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 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环境的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 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 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 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 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是导致城市居民健康水 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总之,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
影响我国人们的健康并遗传后代 危及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
能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资源危机 影响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 牵系我国的未来 经济增长被环境损失抵消 导致消耗型经济模式 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二、环境的基本特征
3、资源性与价值性 (1)资源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 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 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 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价值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 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节 环境影响
• 二、环境的基本特征 • 1、整体性与区域性 (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 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 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 用而构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2)环境的区域性 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地理位置 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区 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 多样性。

环境评价 PPT课件

环境评价 PPT课件
文件
2021/1/15
38
•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 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 律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不能和法律、国务院行政规 章相抵触
• 环境标准: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 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部)标准
2021/1/15
31
3、环境评价的发展历程
• 环境污染加剧催生环境评价学科的诞生
➢ 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学者研究和编制出各种环 境质量指数用来反映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如格林大 气污染综合指数(M H Green)、豪顿水质指数 (R K Horton)等
➢ 60年代中期,加拿大和美国学者开始提出“环境影 响评价”概念,并先后立法,形成制度
定的 • 每种环境要素的状态可由许多参数(或因子)
加以描述
➢ 它们反映环境要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状态 ➢ 可以是定性的,但大多数参数是定量的
2021/1/15
26
• 典型环境要素及其质量参数包括
➢ 大气:风向、风速;降水量;温度;空气组分及其含量 ➢ 水体:水文因子;地下水因子;地表水;水质参数;水生生物种群;
2021/1/15
37
•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 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或条例 ➢ 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制定的条例、规定和办法
• 政府部门规章
➢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 性文件
➢ 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 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
•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我国缔结和参加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条约和议定书

环境质量评价学03

环境质量评价学03

2019/11/9
13
1.3.2 光合作用复氧
• 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河流溶解氧的另一个重要来 源。O’Conner在假定光合作用速度随光强弱变化 而变化的前提下,认为产氧符合下述规律:
pt

pm
sin(t T
),
0t T
pt 0,
其他时间
T为白天光合作用持续进行的时间;t为光合作用开始以后
DO1、DO2、DO3、DO4分别为河流等距离断面1、2、3、4 的溶解氧浓度
2019/11/9
9
1.3 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
1.3.1 大气复氧
•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自大气 • 氧气由大气进入水中的质量传递速率可以表示为:
ddCtKVLA(Cs C)
式中,C为河流中溶解氧浓度;Cs为河流中饱和溶解氧浓 度;KL为质量传递系数;A为气体扩散的表面积;V为水的 体积
27
则有
L 1i i1L2,i1
联合式(3)和(4)有
(4)
L 2iL 2,i 1i 1 Q (Q 2i1 iQ 3 i)Q Q 2 iiL i
(5 )

a i 1


i1 (Q1i Q2i
Q3i
)
bi

Qi Q2i
联合式(5)可以得到任一断面的BOD变化方程:
2019/11/9
K1,20为基准,任意温度T下的速率常数K1,T为:
K1,T K1,20 T20
为温度系数,数值在1.047左右(T=10C~35C)
实际水体环境中耗氧系数的估计
2019/11/9
7
• 实验室测定值修正法
– 河流采用如下公式修正 K 1K 1 ' (0 .1 1 5I)4 u/H

建筑环境学第三章-室内空气品质课件

建筑环境学第三章-室内空气品质课件

3、室内微生物污染及特点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看见 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具有个体小、繁殖快、分布广、种类繁多、较易 变异,对温度适应性强的特点。
二、室内空气污染途径
1、室外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的工业污物、交通污染物、光化 学反应、植物、环境中的微生物、灰尘可通过 室内外的空气交换进入室内。 2、建筑装修装饰材料 a、无机材料和再生材料 b、合成隔热板材 c、壁纸和地毯 d、人造板材和人造板家具 e、涂料 f、粘合剂 g、吸声及隔声材料
(3)甲醛
30%-40%的甲醛水溶液成为福尔马林。 甲醛无色有强烈刺激。 主要来源:室内建材及家具散发。 当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超过0.6mg/m3,会刺激
人的眼睛、咽喉;高浓度甲醛可导致呼吸道的 严重刺激、水肿和头痛;皮肤直接接触会引起 过敏性皮炎、色斑甚至坏死;长期接触低浓度 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 、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 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
四、室内空气品质研究回顾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测试室内空气品质; 1965年,荷兰人Biersteker,测量了室内NO2浓 度; 1977年,英国Melia,室内由于烹饪使用的可燃 气体燃烧产生NO2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20世纪60年代后期,Cameron,吸烟对婴儿和小 孩的呼吸影响; 20世纪70年代,室内甲醛; 20世纪80年代,美国环境署,室内污染源散发的 有机挥发物; 20世纪50年代,氡在室内空气中被发现 。
* 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 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 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进行。
2019/11/3
19
3.2.1.3方法日益成熟
80年代末期后,随着区域性与全球性环境问 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加 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以及可持续行动 计划的兴起,大量的REPA研究重新开始。
REPA研究涉及到研究机构、管理部门、工业 企业、产品消费者,但是其使用REPA的目的 和侧重点各不相同,而且所分析的产品和系 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急需对REPA的方法进 行研究和统一。
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强度、韧性、热膨胀性、 电导率、电极电位等力学、物理 和化学性能
生命周期评价 法(LCA)
以往曾用单因子方法评价材料对环境的影 响,如测量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 量,用以评价该材料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测量其废水排放量,评价其对水的污染的 影响……但用如此众多的指标评价是很麻 烦的,而且有些指标还无法进行比较,因 此,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这种综合性的 评价方法。
Q为废物对环境的毒性
生态因子法 综合考虑生产材料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材料在使用
(ECOI) 过程中的性能。
生产某产品时对环境的影响量 ECOI= 该产品使用性能的综合量
2019/11/3
13
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消耗 能源消耗 排放的污染物(废水、废气、废 渣等) 污染物引发的环境效应(温室效 应、区域毒性水平,噪声等)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国家标准(GB/T
24040)
2000年发布等同于IS314041的《生命周期评价——目
的 与 范 围 的 确 定 和 清 单 分 析 》 国 家 标 准 ( GB / T
24041)。
2002年,又发布了分别等同于ISO14042和ISO14043
的《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国家标准
准。
由于不同种类的材料使用功能和环境影响的大小不同。 因此不可能对所有的材料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
而对同类材料而言,尽管其在使用中表现出各种功能, 但是往往其中一种或几种是主要的和共有的,可称之 为基本功能。
可将材料按基本功能分类,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材料 评价标准。
2019/11/3
3
从环境材料的定义看,制订评价标准实际上是 对材料的先进性(功能性),舒适性(经济性) 和环境协调性三个方面进行标准指标定量。
同时随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性 的固体废弃物的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又逐渐成 为一种资源分析工具。
因而这一时期的REPA均着重于计算固体废弃 物产生量和原材料消耗量。
2019/11/3
18
特征:
(1) 政府积极支持与参与。 (2) 案例发展缓慢,方法论研究兴起。 (3) 学术界一些关于REPA的方法论研究仍在缓
78,890 0.86 0.117 0.24
纸尿布 25.6 23.6 23,290 0.093 0.012 22.18
2019/11/3
11
常见的环境指标及其表达方法
能源评价法:
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单纯用所耗能源的多 少衡量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难以综合表达对环境的复杂影响
环境影响因子评 将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对环境影响各种
(2) 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产品包装品。 (3) 采用能源分析方法。由于能源分析方法在当
时已比较成熟,而且很多与产品有关的污染 物排放显然与能源利用有关,因而能源分析 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REPA)环境状况分析。
2019/11/3
17
3.2.1.2 学术探讨阶段
在70年代,环境问题的核心是能源问题。然而 从生产系统的角度看,如果在一个系统内不进 行物流的测算,就不可能进行能源分析。
1997年ISO的定义
是对产品系统在整个寿命周期 中的物质能量的输人输出和潜 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2019/11/3
26
可以看出,在LCA发展中,虽然定义的描述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但基本的思想和方法都保留和固定了下 来。我们可以从其评价对象、方法、应用目的、特点 等方面去理解它的概念、定义、以及该评价方法的内 涵。
价法(EAF)
因素给以综合考虑。
环境影响因子(EAF)可表示为: EAF=F[资源,能源,污染物,生物影响,区域作用……]
环境负荷单位 法(ELU)
指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时(如1kg) 它的EAF值的大小。
无量纲,在实际中如何换算某种材料的环境负荷 单位并与其他材料的环境影响比较没有统一标准
2019/11/3
ADP 不可再生之原料消耗 EDP 不可再生之能源消耗 GWP 温室效应 ODP 臭氧层的破坏 AP 环境酸化 HT POCP 光化学氧化物生成 NP 氮化作用 ECA 生物体之损害 人类健康损害
2019/11/3
8
指标当量化
采用相对定量的方法,对每种指标 选定一种参照物;将编目分析得到 的污染物的环境影响作用以参照物 的当量表示。
图1 材料性能表征
2019/11/3
4
生态环境材料的要求:(1)节约能源;(2)节约资源; (3)可重复使用;(4)可循环再生;(5)结构可靠性; (6)化学稳定性;(7)生物安全性;(8)有毒、有害 替代;(9)舒适性;(10)环境清洁、治理功能
生态环境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工艺要求: (1)能源节约工艺;(2)资源节约工艺; (3)降低污染的加工技术;(4)净化环境的加工技术
2019/11/3
5
3.1.2 环境材料评价指标定量方法
根据环境材料的概念,环境材料的评价必须以 材料的完整寿命周期为研究范围。
能源生产

↓———————↓————→材料制造→材料使用→回收利用→废弃
↑———————↑———————↑———————↓
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 (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所开展的针对可口可乐公 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研究。
随后美国ILLINOIS大学富兰克林研究会以及斯 坦福大学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其它包装品 的类似研究。
2019/11/3
16
特征:
(1) 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秘密进行,研究结果 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 具。
2019/11/3
9
哪一项比较环保?
布尿布 vs. 纸尿布 汽油机车 vs. 电动机车 自行车 vs. 机车 纸袋 vs. 塑料袋
2019/11/3
10
环境负荷: 布尿布与纸尿布之比较
环境负荷 原料消耗(磅) 水消耗(加仑) 能源消耗(BTU) 气体排放(磅) 水污染(磅) 固体废弃物(磅)
布尿布 3.6 144
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ISO14000环境管理 体系亦将生命周期评价作为该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 目前 ISO正在积极促进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完善和方 法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2019/11/3
15
3.2.1.1 LCA方法的起源
生命周期评价最初始于70年代初美国开展的 一系列针对包装品的分析、评价,当时称为资 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
未知 美国固废委员会 美国纸张研究所
乙烯研究所 州政府委员会 Procter& Gamble
实施者 中西研究所(MR)I 中西研究所(MR)I 中西研究所(MR)I 中西研究所(MR)I
Franklin 协会 Franklin 协会 Franklin 协会 Franklin 协会 Franklin 协会 Franklin 协会
2019/11/3
21
年份 1969 1974 1974 1974 1978 1988 1989 1989 1990 1990 1991 1991 1992
2019/11/3
表1 美国的部分LCA研究实例
委托者 可口可乐公司 美国环保局
未知 SPI公司 Good Year 公司 Procter& Gamble Procter& Gamble
2019/11/3
20
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 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纲要: 实用指南”。
90年代后,生命周期评价在方法论上得到显著发展。 SETAC和ISO已经在积极促进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的 国际标准化研究。
1996年,国际上正式出版了有关LCA评价的专业刊物 《国际生命周期评价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表明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在国 际上已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第三章 环境材料的评价方 法与标准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2014.10
本章大纲
3.1 环境材料的评价体系 3.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
3.2.1 LCA清单分析 。。。。 3.2.10 LCA评价方法与实例
3.3 其它评价方法
2019/11/3
2
3.1 环境材料的评价体系
3.1.1 环境材料评价标准的制订 评价一种材料是否为环境材料,首先必须确定评价标
12
生态指数(EI) 对某一过程或产品,根据其污染物产生的量及其
他环境作用的大小,综合计算出该产品或过程的 生态指数,判断其对环境影响程度。
环境商值(EQ) 是综合考虑废气物的排放量和废气物在环境中的毒
性行为,用以评价各种生产对环境的影响。EQ越高, 污染越严重。
EQ=E Q E=废物量/产品质量
2019/11/3
14
3.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
3.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是70年代初至9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 即对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原材料生产、产品制 造、产品使用以及产品用后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 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
当前生命周期评价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框 架,成为产业生态学主要理论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