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碳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_张新元

合集下载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论文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论文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系别:食品化工系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班级:级纺检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第1页共19 页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第2页共19 页目录摘要 (3)Abstract (4)绪论 (5)1 碳纤维的定义及其分类 (6)1.1 什么是碳纤维 (6)1.2 分类 (6)2 碳纤维的制造 (6)3 碳纤维的性能 (7)3.1 碳纤维的优良特性 (7)3.1.1 在纤维轴向方向显示高抗拉强度和高弹性模量 (7)3.1.2 密度小 (7)3.1.3 纤维细 (7)3.1.4 不生锈、耐腐蚀 (7)3.1.5 即耐低温,又耐高温 (7)3.1.6 耐温度骤变,热膨胀系数小 (8)3.1.7 常温下导热性能良好,高温下导热性能低 (8)3.1.8 突出的导电性能 (8)3.1.9 优良的吸附性能 (8)3.1.10 具有耐辐射,能反射中子等特性 (9)3.2 碳纤维的缺点 (9)3.2.1 比较脆,怕受压和剪切 (9)3.2.2 抗氧化性差 (9)3.2.3 破坏前无预报 (9)4 碳纤维的应用 (10)4.1 碳丝 (10)4.2 碳纤维毡和碳素短纤维 (10)4.3 碳纤维织物 (10)4.4 活性炭碳纤维 (10)5 碳纤维的发展前景 (10)6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摘要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本文主要阐述了碳纤维的分类、生产制造等,碳纤维的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主要特性,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并对其近年来的市场前景的展望,使人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说的详细些,让别人看了摘要就知道你本篇论文写了那些东西)关键词:新型碳纤维应用第3页共19 页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AbstractCarbon fiber is a new type of materia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gh-strength carbon fiber, high modulus, high temperature and other major features, and in the industry,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 outlook is for people to have their A certain degree of understanding.Key words: New Carbon Fiber Apply第4页共19 页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绪论1897年爱迪生通过纤维素的炭化,在不破坏纤维素结构的情况下,第一次制造出碳丝,并把其用作电灯泡的炽热灯丝。

DMSO稳定化及其分解副产物处理方法的探讨

DMSO稳定化及其分解副产物处理方法的探讨

DMSO稳定化及其分解副产物处理方法的探讨连峰;刘栋;陈秋飞;王磊;庄惠祥【摘要】二甲基亚砜(DMSO)大量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原丝生产阶段,其在聚合、纺丝和回收各工段氛围下稳定性差异较大,常伴有副产物的产生.分析、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在高温及非碱性条件下DMSO易出现失稳,分解出甲硫醚、二甲硫醚等副产物,经多级双氧水及活性炭吸收处理,对这些副产物可实现99%以上的去除效率.【期刊名称】《高科技纤维与应用》【年(卷),期】2015(040)003【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二甲基亚砜;稳定化;副产物;分解处理;探讨【作者】连峰;刘栋;陈秋飞;王磊;庄惠祥【作者单位】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6;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69;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69;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69;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42.310 引言二甲基亚砜(DMSO)因其具有优良的聚合原液溶解性,以及在以DMSO为溶剂的纺丝条件下,碳纤维原丝的性能最稳定[1~2],故其被大量作为碳纤维原丝生产过程中的溶剂[3]。

在生产过程中,DMSO-H2O水溶液主要是通过精馏脱水的方式进行DMSO的提纯处理[4],在提纯及生产过程中,DMSO生产单耗较高[5],损失的DMSO通过副反应转化成了甲硫醚、二甲硫醚等具有恶臭性的气体[6~8],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探讨从不同温度、酸碱性[9]等角度分析了DMSO的分解机理,并寻找出了可以减少DMSO分解的方法,在控制DMSO分解的基础上,研究了副产物废气的处理方法。

研究发现,在高温下DMSO会发生分解,但在高温条件下保证DMSO溶液在一定的碱性氛围下,分解量可以得到控制;采用以双氧水、活性炭[10]等多级吸收方法的废气处理方法,可以实现环境友好型碳纤维原丝的生产。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优点在于具有轻质、高强和高刚性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和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展开讨论,并分析其优点与不足。

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无定形材料和纤维增强材料组成的一种粘合材料。

其力学性能是影响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表现在强度、刚度、韧度和疲劳寿命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1. 强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发生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由于其结构特殊,具有纤维对外界应力的抗拉能力,因而其强度很高。

实验表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约为1500 MPa。

而同样条件下的钢材和铝材抗拉强度只有400 MPa左右,而且在高温、腐蚀等恶劣环境下,铝材和钢材的强度更低,而碳纤维增强材料的强度不变,还会增加。

2. 刚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刚度是指在外界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

由于其纤维本身刚度很高,因此材料的刚度也很高。

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约为210 GPa,而同样条件下的钢材和铝材弹性模量分别为200 GPa 和70 GPa左右。

因此,在需要使用刚度较高的场合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 韧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韧度是指在受力时,材料离开弹性阶段到断裂之前所需要的功。

与强度和刚度不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韧度较低。

这是由于该材料虽然具有纤维与增强材料的双重优势,但其内部结构复杂度很高,存在许多微小裂缝,因此材料整体的韧性有所下降。

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韧度约为25-50 kJ/m2,而同样条件下的钢材和铝材韧度分别为200 kJ/m2和10-20 kJ/m2左右。

高性能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高性能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高 性 能 纤 维 的 性 能 及 应 用
孙 晓婷 , 郭 亚
2 6 6 0 7 1 )
( 青 岛大 学纺 织服装 学 院 , 山东 青 岛 摘
要: 高性 能 纤维是 具有 特殊 的物 理化 学 结构 、 性 能 和 用途 , 或具 有特 殊 功 能的 化 学 纤维 。
简述 了高性 能纤 维的基 本 分类 , 并介 绍 了芳纶 纤 维 、 P B O纤维 、 碳 纤维 、 玻 璃 纤维 四种 高性 能 纤 维 的 性 能及 应 用 , 并分析 了高性 能纤 维今后 的发展 趋势 。
图 2 PB O 纤 维 的 分 子 结构
通过 表 1中几 种 高 性 能纤 维 的性 能 对 比结 果 可 以看 出 , P B O纤 维 具有 质 轻 、 高强、 高模、 耐 高 温
作用 ; 间位 芳纶 介 电常数很 低 、 绝缘 性好 , 并 具 有优
良的抗辐 射性 能 。 间位 芳纶 具有 优 异 的耐 热 性 、 化学稳定性 , 可
纶具有 良好 的力 学 特 性 , 属 难燃 纤 维 , 极 限 氧 指 数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2 0
第一作者 : 孙 晓婷 ( 1 9 9 0 - ) , 女,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纺织 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第 2期
高性 能纤维 的性 能及 应用
维_ ¨ 。这类 纤 维采 用高新 技 术制成 , 大 多应 用 于工 业、 国防、 医疗 、 环 境保 护和 尖端科 学 等领 域 。
高性 能纤 维 分 为 两 大 类 : 有 机 纤 维 和 无 机 纤 维 。 目前 , 比较 常 见 的有 机 纤维 主要 包括 间位芳 纶

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叶片蒙皮层,并将加热电缆安装在主轴的滑环上,不 仅
能消 除 叶 片 表 面 的 冰,还 可 以 提 高 设 备 的 发 电 效
率 [11-12]。
2
.2 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
卫星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国民经济及强大国 防 具 有
重要意义 [13-14]。卫星结构的材料性能是体现卫星技 术
强弱的主要方面。
问题愈加 明 显 [16]。 钢 结 构 的 各 种 损 伤 很 大 程 度 上 影
粘弹性,有 很 强 的 应 变 能 力,纤 维 填 充 直 径 较 小 的 材
响了海上平台的 稳 定 性,进 而 影 响 海 上 作 业 的 安 全 性
料,一般小于 10μm[6-7],缺 陷 相 对 较 小,坚 硬 但 脆 弱,
纺织科技进展
·2·
2023 年第 7 期


表 2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分类




高风力发电的 效 率。 当 气 温 在 零 摄 氏 度 以 下 时,若 空


航空 航 天 材 料、宇 宙 飞 行
树 脂 基 复 合 材 比重小、刚性好、强度高、耐 器外表面防热层以 及 火 箭
领域为树脂基碳 纤 维 复 合 材 料 最 大 需 求 端,需 求 占 比
达 50% 。在航空航天领 域,树 脂 基 碳 纤 维 复 合 材 料 常
用于制造 民 用 飞 机 发 动 机 罩、副 翼、阻 力 板 以 及 舱 门
等,能够达到减重效果。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
.4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照明功能,还需 要 满 足 人 们 对 光 环 境 的 视 觉 和 心 理 审

碳纤维增强材料在堵漏中的创新应用

碳纤维增强材料在堵漏中的创新应用

碳纤维增强材料在堵漏中的创新应用一、碳纤维增强材料概述碳纤维增强材料,通常被称为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由于其轻质、高强度和高刚度的特性,CFRP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堵漏领域,CFRP的应用代表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处理难以用传统材料修复的结构性问题时。

1.1 碳纤维增强材料的基本特性碳纤维增强材料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高强度:碳纤维的抗拉强度是钢铁的数倍,使得CFRP 具有极高的承载能力。

- 轻质:CFRP的密度远低于传统金属材料,这使得其在需要减轻结构重量的应用中具有优势。

- 高刚度:CFRP的抗弯性能优异,能够提供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 耐腐蚀:CFRP对大多数化学腐蚀具有很好的抵抗力,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 可定制性:CFRP可以通过调整碳纤维的排列和树脂的类型来定制其性能。

1.2 碳纤维增强材料在堵漏中的应用场景CFRP在堵漏领域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建筑结构:对老旧建筑的加固,提高其耐久性和安全性。

- 桥梁:对桥梁结构的加固,延长其使用寿命。

- 水利工程:在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中,用于防止裂缝和渗漏。

- 管道系统:在石油、天然气等管道系统中,用于修复和加固。

二、碳纤维增强材料堵漏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碳纤维增强材料在堵漏技术中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创新。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堵漏效率,也扩大了CFRP的应用范围。

2.1 碳纤维增强材料堵漏技术的关键技术CFRP堵漏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 表面处理:确保被修复表面干净、无油污,以增强CFRP 与基材的粘接强度。

- 碳纤维布/板的选择:根据修复需求选择合适的碳纤维布或板,以满足不同的力学性能要求。

- 树脂的选择与配比:选择适当的树脂系统,并正确配比,以确保CFRP的粘接性能和耐久性。

- 施工工艺: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如湿法铺层、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等,以提高CFRP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它由碳纤维和聚醚醚酮基体组成,通过复合工艺制备而成。

以下是关于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应用的详细精确内容:
1. 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轻质化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它可以用于制造飞机机身、机翼和尾翼等结构件,能够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和燃油效率。

2. 汽车工业: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底盘和悬挂系统等部件,能够减轻汽车的重量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3. 体育用品: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体育用品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高尔夫球杆、网球拍和自行车车架等,能够提高运动装备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装备的重量。

4. 建筑领域: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它可以用于制造建筑结构中的梁、柱和板等部件,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

5. 医疗器械: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关节、骨科植入物和医疗器械的外壳等,能够提高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

总之,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航
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用品、建筑和医疗器械等。

它的高性能特
点使得它成为许多领域中的理想选择,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首先,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轻质的特点。

碳纤维本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其强度可以达到钢的10倍以上,而密度却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整体重量,适用于要求轻质高强度的领域,如航空、航天和汽车等。

其次,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由于碳纤维本身不易受化学物质侵蚀,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不易腐蚀变形。

此外,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摩擦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摩擦力,同时又不会产生摩擦磨损,因此适用于制造高速运动部件和耐磨材料。

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由于碳纤维本身是导电材料,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地导电,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迅速传热,因此适用于制造导热材料和散热结构。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隔热性。

由于碳纤维的熔点较高,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适用于高温工艺和高温设备。

此外,由于碳纤维的导热性较低,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够隔绝热量的传导,使其广泛应用于隔热材料和保温材料领域。

总的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建筑、电子等领域。

例如,飞机机身、航天器、汽车车身和部件、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框架等都可以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以提高其强度、刚度和耐用性。

另外,在建筑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楼板、隔墙和构件等,以减轻建筑物自重和提高抗震性能。

此外,在电子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导热板、散热片和EMI屏蔽材料等,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散热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总之,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耐磨、导电、导热、耐高温等优异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文章阐述了碳纤维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论述了碳纤维材料的分类特性和功能特性。

同时,着重介绍了碳纤维材料在航空、体育等行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标签:碳纤维材料;性能;应用;前景1 前言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元素,是一种特种纤维,其分子结构界于石墨与金刚石,含碳体积分数一般在0.9以上[1]。

碳纤维的优点是质量轻、抗拉强度高,同时具有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

碳纤维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后,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耐疲劳、导热、导电等[2],这些优良的综合性能,使得碳纤维材料在现代工业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2 发展历史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粘胶基碳纤维,1959年生产出了粘胶基纤维,这是最早的碳纤维产品。

同一年,日本发明了制造碳纤维的新方法,即用聚丙烯腈基原丝制造碳纤维材料。

之后,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的研究工作,使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成为碳纤维工业的主流。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联合碳化公司研发了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

同时,日本东丽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钓鱼杆和高尔夫球棒。

1974年,美国把碳纤维用于网球和羽毛球拍,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塑料化。

20世纪80年代,碳纤维广泛用于客机、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碳纤维的需求量以大约13%的速度逐年递增[3]。

我国在意识到碳纤维对军工和民用的价值后,于1975年召開全国第一次碳纤维复合材料会议,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碳纤维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的来说,我国碳纤维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水平低,不能满足国内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低下,生产的碳纤维产品也在国际中下游水平[4]。

3 碳纤维材料的特性碳纤维与钻石和石墨一样,主要由碳元素组成。

具有以下特性:3.1 轻质高强,其密度为铁的1/4,比强度为铁的10倍以上,抗拉强度是钢材的68倍,弹性模量是钢材的1.8~2.6左右,其抗拉模量为295~640GPa,拉伸强度为3.62~7.05GPa。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玩意儿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其实啊,在咱们日常生活里,它的身影也越来越常见啦。

我先跟您唠唠我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回我去参观一个高科技工厂,在那车间里,我看到了一堆正在加工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零部件。

那时候我就特别好奇,凑近了仔细观察。

这材料的表面特别光滑,还带着一种神秘的光泽,就好像是未来世界的产物。

咱们言归正传,来说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这力学性能啊,简单来说,就是它能承受多大的力,多强的压力,还有在不同条件下会有啥样的表现。

先说说它的强度。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那可真是相当厉害!打个比方,如果普通材料像是个身体虚弱的小孩,稍微使点劲儿就累得不行,那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就是个超级大力士,能扛起特别重的东西还不喊累。

这是因为碳纤维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强度,再加上合理的复合工艺,让它们强强联手,变得坚不可摧。

再讲讲它的刚度。

这刚度就好比一个人的脊梁骨,要是太软了,就容易弯腰驼背。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刚度那也是相当出色,不容易变形。

您想想,要是飞机翅膀用了这种材料,在高速飞行的时候还能保持稳定的形状,不会因为空气的压力就随便扭曲。

还有它的韧性。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不是那种一折就断的“脆骨头”,而是有着良好的韧性。

就像咱们平时折树枝,有的一折就断,有的能弯来弯去不断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就属于后者。

这意味着它在受到冲击的时候,能够吸收能量,而不是一下子就崩溃。

它的疲劳性能也值得一提。

您知道吗,就像咱们人干活久了会累,材料在反复受力的情况下也会“疲劳”。

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这方面表现不错,能经受住长时间的反复折腾,不容易出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势可发挥了大作用。

比如说汽车制造,用了这种材料可以让车子更轻、更坚固,跑得更快还更省油。

还有体育用品,像高档的自行车、网球拍,用了它能提升性能,让运动员们如虎添翼。

不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状态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状态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第1期纤维复合材料㊀No.1㊀32024年3月FIBER ㊀COMPOSITES ㊀Mar.2024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状态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王㊀涵,周洪飞,张㊀路,李是卓(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00)摘㊀要㊀研究了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状态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B 类纤维相比,A 类纤维表面形貌粗糙度高约23%㊁O /C 含量高约7.4%㊁活性C 含量高约20%,微观剪切强度高约10%,A 类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比B 类纤维高约8%㊂A 类纤维与树脂形成更好的化学与物理结合,界面结合作用较好㊂关键词㊀T800级碳纤维;界面;表面活性;力学性能Study on the Interface State of Different Domestic T 800Carbon Fibers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WANG Han,ZHOU Hongfei,ZHANG Lu,LI Shizhuo(AVIC Composites Co.,Ltd.,Beijing 100000)ABSTRACT ㊀The interface stat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wo kinds of domestic T800carbon fiber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lass B fibers,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class A fibers was about 23%higher,the O /C content was about 7.4%higher,the active C content was about 20%higher,and the microscopic shear strength was about 10%higher.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lass A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after impact is about 8%higher than that of class B fiber.Class A fiber and resin form a better chemical and physical bond,and the interface bond is better.KEYWORDS ㊀T800carbon fiber;interface;surface activity;mechanical properties项目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2YFB3709100)通讯作者:周洪飞,男,研究员㊂研究方向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㊂E -mail:wanghan6583@1㊀引言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增强体碳纤维和基体树脂复合而成,具有明显优于原组分性能的一类新型材料[1],具有较高的比强度㊁高比模量和优异的耐腐蚀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㊁船舶㊁航天等领域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里,碳纤维起到增强作用,承接作用力和传递载荷,树脂作为基体通过界面作用将载荷传递到纤维㊂因此当复合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界面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界面的性质和状态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2],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点,也是近期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不是特指增纤维复合材料2024年㊀强体纤维和基体树脂之间的单纯几何层,而是泛指纤维与树脂之间的包括几何层在内的界面层[3]㊂在该结构层内,增强体纤维与基体树脂的微观结构与性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取决于纤维与树脂的结构和性质,还受到复合材料固化工艺㊁成型工艺等其他因素影响,如碳纤维在出厂前会进行上浆处理,上浆剂的浓度㊁厚度及种类都会大大影响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提出几种理论,如化学键结合理论㊁机械啮合理论㊁树脂浸润理论等[4]㊂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不是由某一种理论完全解释的,这是多种作用相互协调㊁共同作用的结果[5]㊂Thomsomn等人[6]通过对比多种纤维与多种树脂的界面结合实验,认为纤维与树脂复合使得纤维表面的分子链活动受到限制,根据界面浸润理论,纤维经过树脂浸润后,纤维选择性吸收树脂组分,而后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刚性结构的界面层,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经过一定温度㊁压力条件下固化成型后,界面层会变得非常复杂,界面层显得更加尤为重要[7]㊂而化学键理论认为,纤维与树脂结合的过程中,主要是范德华力起主导作用[8]㊂目前对于纤维与树脂的界面表征主要包括纤维微观结构㊁纤维表面活性以及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㊂纤维微观结构可以通过扫描电镜㊁原子力纤维镜等手段实现,纤维表面活性可以通过IGC直接测得纤维活化能,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XPS对纤维表面元素及官能团表征计算,从而间接获得纤维活化能;或者通过接触角实验,纤维与不同极性和非极性溶剂接触,通过接触力衡量纤维表面活性㊂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主要有微脱粘实验和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前者是单丝级别,后者是宏观力学级别,数据可靠度都很高,也是目前国内外大量学者常用的表征纤维与树脂界面的方式㊂本文首先通过观察纤维表面形貌㊁测试纤维表面原子含量和纤维与树脂微观结合力,对比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状态,并制备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目的为国产T800级碳纤维应用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参考意义㊂2㊀实验材料及方法2.1㊀原材料实验采用两种同级别但不同界面的国产A类碳纤维和B类碳纤维,两种纤维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实验所用树脂为某国产高性能高温环氧类树脂㊂表1㊀两种纤维基本信息批次拉伸强度/MPa拉伸模量/GPa断裂伸长率/%线密度/(g/km)体密度/(g/cm3)直径/mm长㊁短径比A6324300 2.10450 1.8 5.10 1.04 B6334297 2.13453 1.8 5.13 1.02㊀㊀2.2㊀试样制备2.2.1㊀碳纤维去上浆剂碳纤维在出厂前会在表面涂刷一层上浆剂,目的减少纤维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磨损㊁打结和并丝现象发生,提高纤维集束性,增加纤维与树脂的浸润性,保护纤维[9]㊂为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和研究碳纤维本征性能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之间的关系,需要对已经上过浆的碳纤维进行去剂㊂本实验按照国标中索式萃取试验方法对两种不同界面的国产T800级A类碳纤维和B类碳纤维进行去剂处理㊂首先将一定长度的碳纤维放置在温度23ʃ2ħ㊁相对湿度50ʃ10%的标准环境下调湿6h以上,将调湿后的碳纤维放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并加入足量的丙酮以确保回流循环,调节加热炉功率,使索氏提取器2h至少完成8次循环,而后萃取36h,关掉加热炉㊂经过一定时间萃取后的碳纤维从索氏提取器中取出,冷却10min,放置于105ʃ5ħ的鼓风烘箱内干燥5h,最后再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冷却,温度降至室温即可㊂2.2.2㊀微脱粘制样制备将单根碳纤维(单丝)从碳纤维试样丝束中分离出来,将其拉直并粘贴在回型支架上,如图1所示,高性能高温环氧类树脂在烘箱内50ħ保温30 min,再与二氯乙烷10ʒ1的比例配制树脂液,并迅速搅拌均匀,将配制好的树脂液常温下在真空烘箱里抽真空20min,取出树脂,用大头针蘸取少量配制好的树脂液,轻涂抹于碳纤维单丝上,将试样放于鼓风烘箱里在130ħ下固化30min㊂4㊀1期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状态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图1㊀微脱粘试样示意图2.3㊀测试与表征使用Quanta 450FEG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不用界面的T800级碳纤维表面形貌㊂将一束碳纤维用手术刀平齐切断,分别用导电胶带将平齐切断的碳纤维垂直粘贴在铝制载物台上,对粘在导电胶上的纤维表面喷金,经过两次喷金后放入SEM 内观察,电子加速电压为20~50kV,束流1pA,放大倍数50~8000X㊂采用Dimension ICON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碳纤维三维立体形貌,通过探针针尖与样品微弱作用力获取纤维表面粗糙度,扫描面积为5μm ˑ5μm,扫描频率为1.0Hz㊂采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美国ThermoFisch-er,ESCALAB 250Xi)测试碳纤维表面元素组成及化学官能团,分析室真空度8ˑ10-10Pa,激发源采用Al ka 射线(hv =1486.6eV),工作电压12.5kV,灯丝电流16mA,进行5~10次循环的信号累加㊂通过微脱粘试验测试纤维与树脂的微观剪切性能㊂将带有已经固化好的尺寸均匀且正圆的树脂小球碳纤维固定在微脱粘仪器上,移动卡刀,使其将其中一个树脂小球从左右两侧卡住,移动回形架使得纤维匀速自下而上移动,直至卡刀恰好将树脂小球剥落,此时仪器会记录纤维与树脂小球分离瞬间的最大结合力,如何计算纤维与树脂的微观界面结合强度如公式(1)所示㊂IFSS =F max ΠDL(1)式中,IFSS 为纤维与树脂微观界面剪切强度;F 为树脂与纤维剥离时的最大剪切力;L 为纤维迈入树脂球的长度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Intron 公司的Instro5967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㊂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按照ASTMD7137开展㊂3㊀结果与讨论3.1㊀碳纤维表面形貌两种不同界面的国产T800纤维去除上浆剂后的表面形貌SEM 如图2所示,由图A (a)和A (b)看出未上浆的A 类碳纤维表面整体光滑,但具有相对明显的沿着轴向排列均匀分布的较浅沟槽,由A (c)可看出,纤维截面致密,形状呈正圆形,具有明显的干喷湿纺纺丝工艺特征,干喷湿纺工艺生产的碳纤维兼具了拉伸强度和机械啮合的优势[10]㊂与A 类纤维相比,B 类纤维表面明显沟槽更浅,根据界面机械啮合理论,纤维表面沟槽的数量越小㊁深度越浅,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面积越小,界面结合强度越弱㊂图2㊀两种碳纤维表面形貌图5纤维复合材料2024年㊀㊀㊀为了进一步对比两种碳纤维界面状态,采用AFM 对其观察三维立体形貌,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A㊁B 类纤维表面存在明显的沿着纤维轴向排列的深浅不一沟槽,但A 类沟槽深度更深,数量更多,对两类碳纤维随机抽取三个试样进行粗糙度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A 类纤维平均粗糙度要高于B 类纤维约23%,根据界面机械啮合理论,纤维表面积越大,粗糙度越高,纤维与树脂结合越牢固㊂图3㊀两种纤维三维表面形貌图表2㊀两种纤维表面粗糙度序号A B 130524622972513303237平均值/nm302245CV1.382.90㊀㊀3.2㊀碳纤维表面元素及含氧官能团通过XPS 表征测试两种碳纤维表面化学特性,如图4所示,对XPS 图谱分峰处理,纤维表面主要存在C㊁O㊁Si㊁N 四种元素,纤维表面原子含量具体如表3所示,数据显示A 类纤维O /C 含量略高于B 类,约7.4%㊂而经过阳极氧化处理过的碳纤维表面O 含量越高,表面活性越高,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越牢固㊂图4㊀两种碳纤维XPS 峰图6㊀1期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状态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3㊀两种碳纤维表面原子含量样品Si2p /%C1s /%N1s /%O1s /%102.02eV 284.49eV 399.48eV 532.23eV Si㊁N 总量/%O /C /%A (a) 3.1373.24 3.6819.95 6.8127.24A (b) 2.3774.31 3.4619.86 5.8326.73A (c) 2.2975.22 3.1719.32 5.4625.68B (a) 3.8174.25 4.117.857.9124.04B (b) 2.4774.96 3.818.76 6.2725.03B (c)2.6975.223.7718.32 6.4624.36㊀㊀利用C1s 电子XPS 窄扫描,并对测试后的C1s 图谱进行分峰处理,分峰图如图5所示,碳纤维含C 官能团具体含量如表4所示,其中C -O㊁C =O 为活性C,C -C 为非活性C,活性C 占比越高,纤维表面活性越高,整体来看,与B 类纤维相比,A 类纤维表面原子中活性C 含量更高,即其表面活性更高,根据界面化学键结合理论,这意味着A 类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较高㊂图5㊀两种碳纤维C1s 分峰图表4㊀C1s 分峰结果样品C -C /%C -O /%C =O /%284.8eV 286.39eV 288.85eV 活性碳比例/%A (a)67.3729.94 2.6948.43A (b)64.3133.46 2.2355.50A (c)67.530.32 2.1848.15B (a)73.3719.467.1736.30B (b)68.6129.36 2.0345.75B (c)69.6128.36 2.0343.66㊀㊀3.3㊀单纤维/树脂微脱粘采用微脱粘法从微观角度测试两种不同界面的T800级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作用,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数据显示A 类纤维与高性能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力高于B 类纤维约10%,即A 类纤维与该树脂界面结合作用更强㊂㊀㊀3.4㊀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制备A㊁B 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并按照ASTM D7137(6.67J /mm)进行冲击后压缩强7纤维复合材料2024年㊀度测试,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表中数据显示两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均具有较高的冲击后压缩强度,但相比与B类纤维,A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要高于B类约8%,这可能归功于A类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牢固所致㊂表5㊀两批次T800级碳纤维与某高温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样品界面剪切强度平均值/MPa CV/%A(a)120.15 5.03A(b)118.358.08A(c)119.357.61B(a)112.04 4.41B(b)110.37 4.48B(c)103.23 5.36表6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序号A类纤维复合材料/MPa B类纤维复合材料/MPa 1348313 2330299 3338318 4326311 5335311 6342321平均值337312CV/% 2.38 2.434㊀结语实验选取了两种不同界面的国产T800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通过对其界面状态和复合材料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级别的T800级国产碳纤维,A类纤维表面形貌粗糙度高于B类约23%㊁O/C含量高约7.4%㊁活性C含量高约20%,微观剪切强度高约10%㊂A类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比B类纤维高约8%㊂即A 类纤维与树脂形成更好的化学与物理结合,界面结合作用较好㊂参考文献[1]贺福.碳纤维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梁春华.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先进风扇和压气机叶片综述[J].航空发动机,2006(03):48-52.[3]王运英,孟江燕,陈学斌,白杨.复合材料用碳纤维的表面技术.处理技术,36(3):53-57.[4]陈祥宝,张宝艳,邢丽英.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中国材料进展,2009,28(6):2-11. [5]易楠,顾轶卓,李敏.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形貌与尺寸表征[J].复合材料学报,2010,27(5):36-40. [6]Thomson A W,Starzl T E.New Immunosuppressive Drugs:Mecha-nistic Insight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Advances[J].Immunolog-ical Reviews,1993,136(1):71-98.[7]张巧蜜.聚丙烯腈基碳纤维[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7.[8]何宏伟.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改性处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9]谢云峰,王亚涛,李顺常.碳纤维工艺技术研究及发展现状[J].可化工新型材料,2013,41(5)-27. [10]张焕侠.碳纤维表面和界面性能研究及评价[D].东华大学, 2014.8。

日本开发高性能碳纤维

日本开发高性能碳纤维

日本开发高性能碳纤维
郑宁来
【期刊名称】《合成纤维工业》
【年(卷),期】2014(37)5
【摘要】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成功开发新型高性能中弹性模量的碳纤维,其商品名为Pyrofil MR70。

新产品MR70的强度约为7 GPa,弹性模量约为325 GPa。

与以往中弹性模量碳纤维MR60相比,MR70产品的强度提高了约20%,弹性模量提高了10%。

MR70已在风桥生产厂的现有装置上开始生产,
【总页数】1页(P47-47)
【关键词】高性能碳纤维;商品名;风桥;体育休闲;日本三菱
【作者】郑宁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42.3
【相关文献】
1.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开发出高性能中弹性模量的碳纤维 [J],
2.“高性能碳纤维用油剂和上浆剂研究开发及应用”通过鉴定 [J],
3.“高性能碳纤维用油剂和上浆剂研究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鉴定 [J], 钱伯章
4.日本帝人在美新建高性能碳纤维厂 [J], 钱伯章
5.日本碳纤维巨头东丽公司开发出新型高模量碳纤维 [J],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

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

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1.引言1.1 概述概述碳纤维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和优异导电性能的先进材料。

它由碳纤维纤维束制成,通过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来增强其力学性能。

这种材料不仅具备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还具备纤维材料的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

在近年来,碳纤维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体育器材领域、建筑领域、医疗器械领域以及能源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碳纤维材料在不同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优势。

本文旨在总结和回顾碳纤维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碳纤维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碳纤维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希望本文对读者们对碳纤维材料的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碳纤维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了碳纤维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具体来说,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

概述部分介绍了碳纤维材料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背景。

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组织结构。

目的部分概括了本文的写作目标,即详细阐述碳纤维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分为数个小节。

首先在2.1节中,我们将定义碳纤维材料并介绍其特性。

然后在2.2节中,探讨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包括飞机结构材料和卫星构件等方面。

其次,在2.3节中,我们将聚焦于碳纤维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车身材料、零部件和电池等方面。

接着,在2.4节中,我们将介绍碳纤维材料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例如高性能运动装备和体育器材的制造。

在2.5节中,我们将讨论碳纤维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等方面。

接下来,在2.6节中,我们将探讨碳纤维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例如手术器械和医疗设备的制造。

纤维增强材料在风机叶片上的应用

纤维增强材料在风机叶片上的应用

纤维增强材料在风机叶片上的应用努兰·苏力坦汗;孙文磊【摘要】The profile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introduced. The glass fiber and carbon fiber used in the wind turbine blades as reinforced materials were mainly describ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aking processes of the two materials were addressed as well a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ized blades, carbon fiber with its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and lower density will be wide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s. International carbon fiber industry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arbon fiber in our country were analyzed.%概述了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对目前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主要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作了介绍,并对它们的力学性能和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随着风机叶片的大型化,碳纤维因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低密度等特点,将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叶片制造业。

探讨了国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我国碳纤维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风力发电;玻璃纤维;碳纤维【作者】努兰·苏力坦汗;孙文磊【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15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呼声的日益高涨以及能源短缺,能源供应安全形势的日趋严峻,新能源产业已呈现出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发电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

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近年来,全球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而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逐渐成为新型材料的代表。

一、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新材料,其单根纤维直径很细,通常为10~15μm,但其单位横截面积所能承受的应力却比钢铁高6~12倍。

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和良好的热导性和电导性等特点。

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是利用将碳纤维和树脂、金属等材料进行复合而成的一组新型材料。

其中,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是复合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而树脂等基体材料则起着固定、传递应力的作用。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刚性好、耐疲劳、耐腐蚀、热膨胀率小等。

除此之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可以按其制备方法的不同分为预浸法(PF)、浸渍法(RTM)、转子滑动法、纺织法(QAI)、自动连续パルプ状形成法(ACC)等几种。

二、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为其特殊的性能,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体育器材、汽车等领域。

其中,航空和航天领域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1、航空和航天领域航空和航天领域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航空和航天器材需要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以提高航空器、飞机和航天器的速度、安全性和降低燃料消耗等。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且强度高的优点,更加符合航空器材的应用要求。

因此,航空航天器材中广泛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如波音737和空客A380等飞机的竖尾翼、机翼、驾驶舱等皆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汽车领域汽车领域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逐渐进入了汽车领域。

汽车产业追求低油耗、低排放的同时,对汽车重量的减轻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优势

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优势

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优势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碳纤维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

碳纤维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材料,重量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更轻,而且强度更高,这使得它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材料。

碳纤维材料的特点是什么?碳纤维材料是一种高强度、高刚性、轻质材料,它的密度只有铝的1/4,钢的1/5,但是强度却比这些材料更高。

碳纤维材料还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和高温性能。

它的热膨胀系数非常小,可以抵抗极端的温度。

这些特点使得碳纤维材料成为了制造航空航天器的理想材料。

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被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卫星等航空航天器。

1. 飞机制造碳纤维材料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支收该材料作为飞机制造的主要材料。

它们可以在翼面和机身中使用,减轻飞机的重量,从而提高燃油效率。

该材料还可以在飞机发动机的叶片上使用,这些叶片可以承受高温和高速飞行的冲击。

2. 火箭制造碳纤维材料也可以用于火箭制造。

这是因为火箭需要极高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其飞行中的极端力量,而这些特殊要求正是碳纤维材料所具备的。

碳纤维材料在火箭的涡轮叶片、压缩机叶片等部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卫星制造航天领域的卫星也需要使用碳纤维材料制造,这是因为卫星在太空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具有更高的要求。

碳纤维材料还可以用作卫星的反射板材料,因为它们能够在夜间抵御极低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抵抗太阳辐射的侵蚀。

碳纤维材料的优势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不仅展现了它们的高强度、高刚性、轻质和耐高温等特点,还表现了其他的优势:1. 碳纤维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会经历严峻的环境,如阳光、射线、质子等,这些会导致航天器材料的损坏。

然而,碳纤维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不容易被破坏。

2. 碳纤维材料还具有很好的电磁性能。

航天器在通信、导航、传感、控制等方面需要运用众多电子设备,其中的高频信号会影响其他材料的表现,而碳纤维材料正好没有这样的问题。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及生产现状_李建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及生产现状_李建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纤维与芳纶、碳纤维称为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弹、防刺等轻质高强类国防军需装备,以及航空航天、海洋产业、运动器材、建筑加固等领域。

1UHMWPE 纤维1.1性能概述UHMWPE 纤维质量轻,在几种高性能纤维中密度较小,是唯一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高科技纤维。

UHMWPE 纤维的优越性能是由于其具有亚甲基相连(—CH 2—CH 2—)的超分子链结构,没有侧基,结构对称、规整,单键内旋转位垒低,柔性好。

相关研究表明,在-150℃的环境,该纤维仍保持良好的耐挠曲性,无脆化点[1]。

由于UHMWPE 纤维规整的大分子链结构,使纤维沿轴向取向度高、结晶度高,因此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UHMWPE 纤维模量较高,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能,抗拉强度是相同线密度钢丝的15倍,比芳纶高40%,是普通纤维和优质钢纤维的10倍,仅次于特级碳纤维。

由于UHMWPE 纤维的分子结构—CH 2—CH 2—不含有易与接触物质发生反应的羟基、芳香环等基团,因此具有化学和光学惰性。

研究表明,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均对UHMWPE 纤维强度没有影响,其化学稳定性较好;在经1500h 日晒后,纤维强度仍高达80%,耐候性、耐紫外性能均较优越[2-9],该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与生物共存性。

由于UHMWPE 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及生产现状作者简介:李建利(1982—),女,工程师,硕士。

主要从事高性能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

李建利,张新元,贾哲昆,赵领航,王建新摘要: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产品性能,并与芳纶、碳纤维进行性能对比。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阐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熔融纺丝、干法凝胶纺丝和湿法凝胶纺丝工艺。

并分析国内外产能状况,包括荷兰帝斯曼、美国霍尼韦尔、日本东洋纺和国内部分公司,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企业特点,指出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发展迅猛,但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产能较低、应用开发水平低等问题,提出应加大工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并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首先,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能够减少汽车结构件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它可以用于汽车车身、引擎盖、车门、底盘等部件的制造,使汽车更加节能环保。

其次,航空航天领域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又具有轻量化的特点,可以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在飞机结构件、航天器部件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航空领域,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减少飞机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降低碳排放。

再次,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制造中有重要应用。

在高档网球拍、高尔夫球杆、自行车的车架、滑雪板等器材制造中,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使用。

与传统的金属或塑料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使得器材更轻、更耐用、更灵活,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水平。

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也有应用潜力。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的特点,可以用于建筑结构部件的制造,如桥梁、楼梯、地下管道等。

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自重,提高耐久性,减少维护成本。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医疗器械、船舶制造、风力发电等领域。

在电子产品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手机外壳、电脑机箱等。

在医疗器械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假肢、手术器械等。

在船舶制造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在风力发电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因其轻质和高强度,可以提高发电效率。

总之,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体育器材、建筑、电子产品、医疗器械、船舶制造、风力发电等各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未来的应用潜力将更加广阔。

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新一代材料研发的热点之一、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大、耐腐蚀、高温稳定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降低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并且增强了飞机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例如,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飞机机身、机翼和尾翼等关键部件,可以减少重量约20-30%,从而延长飞机的续航里程和增加运载能力。

其次,在汽车制造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降低汽车的自重,提高行驶速度和燃油效率。

此外,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可以有效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和抗撞击能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车身、车顶和车门等零部件,例如特斯拉公司的电动车就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制造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刚度使得其成为制造高性能运动器材的理想选择。

例如,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高尔夫球杆、网球拍和自行车等器材,可以提高球拍和自行车的稳定性和击打力量,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

其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和环境影响问题也需要解决。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的制造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寻找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总之,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相信碳纤维复合材料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进展高性能碳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张新元 何碧霞 李建利 张 元(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摘要: 探讨高性能碳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领域。

介绍了碳纤维的分类、制备、性能特征、应用以及国内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国际碳纤维产业的情况和我国碳纤维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碳纤维应用涉及航空航天、体育运动、一般制造业、土木建筑、能源开发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碳纤维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碳纤维产业的发展空间必将越来越广。

关键词: 碳纤维;强度;比电阻;结晶度;聚丙烯腈;碳纤维机织物 中图分类号:T S 102.5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415(2011)04-0065-04P r o p e r t y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a r b o n F i b e rZ h a n g X i n y u a n H e B i x i a L i J i a n l i Z h a n g Y u a n(S h a a n x i T e x t i l e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 ) A b s t r a c t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a r b o nf i b e r p r o p e r t y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m a n u f a c t u r e o f c a r b o nf i b e r w e r ei n t r o d u c e d ,c a r b o n f i b e r p r o p e r t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t h o m ea n da b r o a d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s w e l l a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f i e l di n c l u d e s a e r o s p a c ef i e l d ,s p o r t sf i e l d ,g e n e r a l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f i e l d ,c i v i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f i e l d a n d e n e r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f i e l de t a 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a r b o nf i b e r i n d u s t r y s i t u a t i o n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o f d o m e s t i cc a r b o nf i b e r i n d u s t r y w e r e a n a l y s e d .c a r b o nf i b e r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w o u l db e m o r ea n dm o r ew i d e l y a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p e r f e c t i o no f c a r b o nf i b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K e yWo r d s C a r b o nF i b e r ,S t r e n g t h ,S p e c i f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C r y s t a l l i n i t y ,P o l y a c r y l o n i t r i l e ,C a r b o n F i b e r W o v e nF a b r i c 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气候、耐化学试剂等特性,是近年来纤维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纤维。

高性能纤维品种较多,目前已规模化生产的有碳纤维、芳纶纤维等,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是性能优越的战略性新型材料。

目前,高性能纤维中碳纤维是大规模生产的一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和较小的体积质量。

碳纤维既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能源、交通、建筑、电子、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

1 碳纤维的制备及分类碳纤维的制备目前是采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尼龙丝、腈纶丝、人造丝等)做原料,将有机作者简介:张新元(1962-),男,高级工程师,西安,710038收稿日期:2010-12-23纤维与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放在稀有气体的环境中,在一定张力、温度、压强下,经过一定时间的预氧化、碳化和石墨化处理等强热过程制成。

碳纤维按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P A N )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和酚醛基碳纤维4类。

P A N 基碳纤维是目前制备碳纤维的第一大原料,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左右。

沥青基碳纤维约占4%,粘胶基碳纤维约占1%,酚醛基碳纤维尚处于实验室研究,未形成产业化。

碳纤维按形态可分为长丝、短纤维和短切纤维。

长丝应用在工业结构件和宇航结构件中,短纤维主要应用在建筑行业,如短碳纤维石墨低频电磁屏蔽混凝土、工业用碳纤维毡等。

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

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1000M P a 、模量为100G P a 左右。

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 P a 、模量250G P a )和高模型(模量300G P a 以上)。

强度大于4000M P a 的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 P a 的称为超高模型。

碳纤维按用途可分为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和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

小丝束以1K 、3K 、6K 为主,逐渐发展为12K 和24K ;大丝束在48K 以上,包括60K 、120K 、360K 和480K 等。

2 碳纤维的性能特征碳纤维的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 P a (1.2N /t e x ~1.9N /t e x )以上,比钢材(0.35N /t e x )大4倍~5倍,比强度为钢材的10倍左右,高模碳纤维抗拉强度比钢材大68倍左右。

碳纤维的弹性模量在230G P a 以上,比钢材(200G P a )大1.8倍~2.6倍。

日本东丽的高强型T 1000系列碳纤维,其模量为295G P a ,强度达7.05G P a ,而高强高模M 55J 型碳纤维,模量达540G P a ,强度为4.02G P a 。

碳纤维的体积质量为1.50g /c m 3~2.16g /c m 3,相当于钢材(7.8g /c m 3)的l /4、铝合金体(2.72g /c m 3~2.82g /c m 3)的1/2,钛合金(4.5g /c m 3)的1/3,即便是制作成复合材料,其体积质量仅为1.70g /c m 3左右。

碳纤维性能独特,例如其热膨胀系数较小,导热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耐骤冷、急热,即使从几千度的高温突然降到常温也不会炸裂。

同时碳纤维导电性好,25℃时高模量碳纤维电阻率为7.75×10-2Ψ·m ,高强度碳纤维为1.5×10-1Ψ·m 。

碳纤维耐高温和低温性也较好,在3000℃非氧化环境下不融化、不软化,在液氮温度下依旧很柔软,不脆化;在600℃高温下其性能保持不变,在-180℃低温下仍很柔韧。

碳纤维的耐酸性较好,对酸呈惰性,能耐浓盐酸、磷酸、硫酸等腐蚀,此外还耐油、抗辐射、抗放射,具有吸收有毒气体和使中子减速等特性。

碳纤维的可加工性能较好,由于碳纤维及其织物质量轻又可折可弯,可适应不同的构件形状,成型较方便,可根据受力需要黏贴若干层,而且施工时不需要大型设备,也不需要采用临时固定,而且对原结构又无损伤。

不同品种,高模、高强碳纤维的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品种高模、高强碳纤维的性能项目牌号抗拉强度/G P a 拉伸模量/G P a 断裂伸长/%热膨胀系数/K -1导热率/W·(m ·K )-1电阻率/Ψ·m 体积质量/g ·c m -3美国聚丙烯腈基美国聚丙烯腈基日本聚丙烯腈基日本聚丙烯腈基日本聚丙烯腈基中国聚丙烯腈基G Y -70G Y -80M 40M 50M 60J B H M 31.861.862.742.453.923.205175273924905884000.360.320.60.50.70.8-1.1×10-6 -1.2×10-6 -0.9×10-6142 858975 6.0×10-6 8.0×10-68.0×10-68.0×10-61.92 1.811.911.941.833 碳纤维的应用目前,已经成熟的碳纤维应用形式有四种,即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坯和切短纤维。

碳纤维织物是碳纤维重要的应用形式。

碳纤维织物可分为碳纤维机织物、碳纤维针织物、碳纤维毡和碳纤维异型织造织物。

碳纤维主要以“缠绕成形法”应用为主。

碳纤维织物主要以“树脂转注成形法(R T M 也称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应用为主。

预浸料坯是将碳纤维按照一个方向一致排列或碳纤维织物经树脂浸泡,加热和塑化,使其转化成片状的一种产品。

切短纤维是指将P A N 基碳纤维长丝切成数毫米长的短纤维,与塑料、金属、橡胶等材料进行复合,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

目前,国内碳纤维织物的应用形式主要以碳纤维机织物为主。

由于碳纤维轴向经编增强体中碳纤维完全平行伸直排列,纤维取向度高,纤维特性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国际市场的碳纤维应用形式逐渐向碳纤维轴向经编织物转变。

随着碳纤维生产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碳纤维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3.1 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火箭、导弹和高速飞行器等航空航天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