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本知识 PPT课件
林业有害生物.pptx
![林业有害生物.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c23a1429e31433238689302.png)
概念:利用人工或各种器械,直接捕 捉或消灭害虫的方法。
(如剪病虫枝、摘除虫卵、虫蛹、用 布抹蚜虫等)
二、阻隔法
概念:人为设置各种障碍物以切断病 虫的侵染途径方法
(一)涂毒环、涂胶环 (对有上下树习性昆虫)豆油10 松
香10 黄蜡1 (二)挖障碍沟 不能迁飞昆虫、根部病害
(三)设障碍物 只能爬行上树产卵的昆虫 (四)纱网隔离40-60目 (小型昆虫、病毒) (五)土表覆盖薄膜或草 (阻隔病原物的传播 )
三、诱杀法
(一)灯光诱杀(诱集时间19时-21时、 虫情在雌成虫产卵前、防治设灯周围应 补以化学防治)
(二)食物诱杀
1、毒饵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 , 在其所喜欢的食物 中掺入适量毒剂来诱杀害虫的方法
3、饵木诱杀 (对天牛、小蠹虫利用价值不大木段诱 杀,产卵后剥皮处理或浸水、喷药)
4、植物诱杀 利用害虫喜食某种植物诱杀。
3、当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新区时,采取 紧急措施,就地及时肃清
(既不引祸入境,也不染灾于人)
二、森林植物检疫的措施和检疫对象
(一)森林植物检疫的措施
1、对内检疫: 由各省、市检疫机关,会同交通运输、 邮电供销等有关部门进行。
2、对外检疫: 是国家对港口、国际机场以及国际交通 要道,设立检疫机关对进出口的物品进 行检疫处理
17、青杨脊虎天牛 18、冠瘿病菌19、草 坪草褐斑病菌
广西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在上述19种再 加上如下6种:
1、入侵红火蚁 2、桉树青枯病 3、萧氏 松茎象 4、肉桂枯枝病 5、双条杉天牛
6、加拿大一枝黄花
第三节栽培技术防治法 概念: 一、选育抗病虫品种 已培育出菊花、香石竹抗锈病的新品种 目前仍然是防治某些植物有害生物的重要 研究课题 二、育苗措施栽培措施 1、圃地的选择:生荒地
2024年《森林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2024年《森林病虫害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f9a2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c.png)
05
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法规与政 策
Chapter
2024/2/29
19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2024/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规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 等内容,为森林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法律基础。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详细规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机构设置、职责划分、防治 措施、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是指导森林病虫害防治工 作的重要法规。
积极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物 理防治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科研和技术创新的 投入力度,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 应用。
2024/2/29
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体系,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国外防治现状
发达国家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完善的防治体系和 注重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推广新 技术和新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和生态效益。同时,国际合作和交流也将更加紧密,共同应 对全球性的森林病虫害问题。
新型防治技术介绍
1 2
无人机防治
利用无人机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具有效率高、 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 和复杂地形。
生物工程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抗 病虫林木新品种,提高林木自身的抗病虫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
3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森林 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治的针对性和时 效性。
意义
通过有效的防治,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 害,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效 益,同时减少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的发生。
2024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
![2024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81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6.png)
ppt课件•林业有害生物概述•林业有害生物识别与诊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与原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目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践案例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挑战与对策探讨林业有害生物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危害程度及影响危害程度影响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还对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国内外发生现状国内现状国外现状林业有害生物识别与诊断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030201常见有害生物识别诊断方法及步骤观察林分状况、林木受害症状、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等,初步判断有害生物种类。
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受害部位或有害生物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鉴定。
利用显微镜、解剖镜等工具对标本进行详细观察,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鉴定。
应用PCR、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现场调查采集标本实验室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误区一误区二注意事项一注意事项二误区与注意事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与原则防治策略制定01020304明确防治目标综合施策因地制宜加强监测预警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公众参与明确规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等。
《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相关政策解读对植物检疫工作进行了规范,包括检疫范围、检疫程序、检疫标准等。
详细规定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组织管理、预防控制、检疫检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介绍国家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相关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法律法规政策解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天敌昆虫利用微生物制剂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杀施药时机掌握农药种类选择在有害生物发生初期或薄弱环节进行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施药方法改进人工捕杀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有害生物,可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
阻隔法利用有害生物的习性,设置障碍物或挖掘阻隔沟等,阻止其扩散蔓延。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PPT课件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190a9d770bf78a652954a6.png)
14
土壤
土壤温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 越冬 – 土栖(金龟子)
土壤理化性质对昆虫的影响
– 土壤成分、土粒的大小、土壤的紧密度、透气性、 团粒结构、含盐量(东亚飞蝗)、pH值(金针虫 喜栖息于pH值为4~5.2的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与昆虫
– 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常常导致地下害虫发生
编辑ppt
dxF 松毛虫黑卵蜂等寄生
未受精 降温,鸟类捕食
越冬死亡 松毛虫绒茧蜂寄生,鸟类捕食,细菌病
寄生蝇寄生 性比
鸟类捕食及成虫死亡
dx 1170.48 196.63 687.46 139.93 1054.50 379.08 14.40 46.60 3689.08
期望卵量:74.52/2×208=7750 实际卵量:(74.52-46.60)/2×208=2904 种群趋势:期望值I=7750/编3辑7p1pt7=2.09
针叶林 针阔混交 常绿阔
林
叶林
√
√
双纹螟 Herculia nanalis
√
√
桃蛀螟 Dichocrocis
√
√
punctiferalis
编辑ppt
√
4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某一地区内生
物和环境的总和。
组成
– 无机成分:光照、空气、水分、化学物质等; –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多个层次)、分解
正常的代谢过程要求一定温度。 昆虫是变温动物。 多数昆虫生存温度是-10~45℃,适宜温
度是8~40℃
编辑ppt
8
温区的划分
编辑ppt
9
有效积温法则
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的有效温度 (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总和称为有 效积温。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专题——林业有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专题——林业有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a85f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5.png)
第15页/共92页
返回
松突圆蚧
第16页/共92页
第17页/共92页
第18页/共92页
松突圆蚧
第19页/共92页
返回
杨干象
第20页/共92页
第21页/共92页
第22页/共92页
杨干象
是危害杨属、柳、复叶槭等植物的幼苗及人工
林的主要枝干害虫。
主要以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环绕枝干蛀 成椭圆形蛀道进行危害。幼树表面呈红褐色,微 下凹成水渍状斑。并有褐色丝状排泄物。 蛀孔的 树皮常横裂呈刀砍状。树木受害后轻者造成枝干 干枯,折断,重者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薇甘菊靠种子借风力在短距离内传播, 在水边、山边的生长速度极快,缠绕在林 木上可至其干枯而死。
香蕉、荔枝、龙眼等被薇甘菊大片覆盖, 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存环境遭到 了极大的破坏,也危及到小动物、红树林 和鸟类生存,控制不利将对植物生长及各 类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毁灭性灾难。
第65页/共92页
国家禁止进境的二类植物检疫对象,2001年3月 26日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联合发出公告暂停从有椰心叶甲发生的国家及地区 进口棕榈科植物种苗。
第14页/共92页
广东省2000年发现椰心叶甲,目前该虫在 我国南方几个省市的棕榈科植物上大面积发 生。珠海市2002年发现椰心叶甲,主要危害 大王椰子和海南椰子,受害严重并已造成损 失的椰树达10万株,最多的一株树上有7000 -8000头椰心叶甲为害。
返回
第41页/共92页
枣大球蚧
第42页/共92页
第43页/共92页
枣大球蚧
传播途径:1龄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扩散,调运 带虫苗木、带皮原木、植物。
危害巴旦杏、枣属、核桃属、苹果属的植物,查 苗木、接穗。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
![生物防治第一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060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5.png)
我国早期的生物防治
(1) 利用
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
(2) 以法令形式保护天敌
防治害虫
(3) 利用脊椎动物
防治农业有害生物
(1)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
➢害虫生物防治的历史,以我国最为悠久。
➢ 公元304年,晋代稽含所著的 《南方草木状》就有记载:“交 趾人以席囊贮蚁鬻(yu)街市者, 其巢为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 其中,并巢同卖。蚁赤黄色,大 于常蚁。南方柑桔若无此蚂蚁, 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 者矣。”
(2)以法令形式保护天敌防治害虫
➢ 宋乾佑(948-950)年间发生蝗灾,阳武、雍丘、襄邑 “三县蝗为鸲鹆(八哥)聚食,敕禁罗戈鸲鹆 ,以其有吞食 之异也”;
➢ 《渊海类涵》有“蛙能捕虫,必应禁捕”; ➢ 《墨客挥犀》(彭乘,1063)记载:“浙人喜食蛙,沈
文通(1025-1067)在钱塘日切禁之。”
化学防治的缺点
➢ 污染环境与农药残留:长期大量的连续施用农药对农产品、空气、 土壤和水域的污染,即农药残毒和公害问题,使人类健康和野生动 物资源受到威胁;
➢ 害虫产生抗药性:有些有害生物尤其是在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很快形成抗药性;
➢ 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施用农药、尤其是使用广谱性农药既杀 死害虫,同时又杀死害虫的天敌,当害虫经一定时间后再发生时, 由于天敌数量的增长速度慢于害虫,导致这种害虫再猖狱,它的发 生为害反而超过原有水平,或使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 机械防治则包括用人工或采用适当工具,以捕杀或消 灭有害生物的各种措施。
➢ 主要包括捕杀法、诱杀法、阻隔分离法和辐射处理等。
物理及机械防治的特点
第二章 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ppt课件
![第二章 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dcc8dff705cc1755270928.png)
a.作物田块的设置 主要依据不同地区或地 块所处生态环境进行设置。 b.轮作和间作 在作物品种搭配安排方面主 要是依据有害生物对寄主和生态环境的要 求,采用合理轮作和间作,切断有害生物 寄主供应,利用作物间天敌的相互转移或 土壤生物的竞争关系,恶化发生环境,减 少田间有害生物积累。
c.种植诱集植物 在作物田内种植诱集植物带, 诱集害虫集中。这也是一项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 如:在棉田种植玉米带引诱棉铃虫和玉米螟产卵, 在茄子周围种植马铃薯引诱二十八星瓢虫等,并 进行集中处理。
b.土地培肥 它包括农田休闲、轮作绿肥等 措施,改变有害生物所栖环境,使其不适, 继而降低其种群数量,此举尤其对寄主范 围较窄、活动能力较差者有效。
2.使用无害种苗 某些有害生物以种苗等繁殖材料作为主要 传播途径,生产上使用的种苗等繁殖材料应该是不带有害 生物的优质纯种。获得手段可以有:对种苗无害化处理, 以及工厂化组织培养脱毒苗,利用无害种苗繁充基地等。
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在于阻止或延缓有害生 物侵入无有害生物的地区(非疫区),以 防止有害生物的爆发性流行。
非疫区
疫区
对外检疫
此类用以防止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 传入我国,以及我国有害生物传入 国外,形成爆发性灾害。
植物检疫
对内检疫
此类在于防止国内疫区的有害生 物传播蔓延到非疫区。
其他内容 (1)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与检疫对象的确定 *风险评估:传入可能性、定殖及扩散、危险 程度 (2)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 (3)进出境植物检疫制度
3.调整播种方式
包括调整播种期和播种密度 调整播种期该措施对那些播种期伸缩范围大、易受害
期短的作物和食性专一、发生一致以及危害期集中的害 虫具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