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_鱼_简介_课件

合集下载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ppt课件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ppt课件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1
从整个动物演化的情况来看,脊椎动物是 从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有颌类是从无颌类 进化而来。
而鱼类的出现则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 无颌的 无脊椎动物向有颌脊椎动物进化的 一个质的飞跃。
2
化石记录显示,在泥盆纪已出现了鱼类的 主要类 群,最早的鱼类星甲鱼出现于奥陶 纪。 鱼类的起源鱼类是低等的有颌,变温, 适应水生生 活的脊椎动物。在志留纪,由 原始的有头 类发展出一支具有上下颌的脊 椎动物,即 鱼类的祖先,进而产生出现生 的适应水生 的形形色色的两大类鱼:软骨 鱼类和硬骨 鱼类。
了3个 阶段:早期阶段为软骨硬鳞类以古鳕 鱼类为代表,泥盆纪开始 出现,石炭纪是 它的全盛时期,到三叠纪渐渐被全骨类代 替, 到白垩纪绝迹。体呈纺锤形,被菱形 硬鳞,骨骼大部分为软骨, 脊索发达,上 颌固定在颊部,歪尾,上叶覆有鳞片。
17
全骨类
• 全骨类比软骨硬鳞鱼有明显的进步。椎骨 骨化,上颌不再固定在颊部,歪尾,鳞片 变薄。化 石在三叠纪开始出现,全盛时期 是中生代,到中 生代后期渐被真骨鱼类取 代。现代生存的只分布于北美。
6
在泥盆纪时代,鱼类就出现了四大类:
• 棘鱼类 • 盾皮鱼类 • 软骨鱼类 • 硬骨鱼类
7
棘鱼类
8
棘鱼类
9
盾皮鱼类
10
盾皮鱼类
11
软骨鱼类
12
• 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从有化石记录开始以来, 就 已明显的表明,它们是两个系统,从两股 道上发展 来的。盾皮鱼类是软骨鱼类的近亲, 棘鱼类则是硬 骨鱼类的近亲。 由于软骨不 利于保存化石,除少数情况外,保留 下来的 大多是一些牙齿和鳍刺。
13
软骨鱼类
14
15
硬骨鱼类

中华文化之鱼文化综合资料课件

中华文化之鱼文化综合资料课件
• 在《庄子 秋水》一文中,有一段十分 精彩且经典的对话。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 (音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 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 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
• 鱼与龙文化的关系
• 在中国文化的谱系中,鱼有着特殊的 地位。从源头看,鱼的特殊地位很可 能因为它正是“龙”的前身。
• 段注《说文》称:“龙,虫之长,幽 能明,细能巨,短能长。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从习性上来看,龙和 鱼很相近。
• 中国著名民俗专家杨荫深考证,最 早的龙图腾是鱼崇拜的变异与延续, 龙很可能是先民理想中一种“会飞 的鱼”。在中国的古诗文中,鱼龙 往往并称,《周书》载:“鱼龙成则 薮泽竭,泽竭则莲藕掘”,唐张若 虚《春江花月夜》写“鱼龙潜跃水 成文”,宋辛弃疾《青玉案》有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 舞”的句子。
• 花钱中有关鱼的图案绚丽多彩,见图谱的有: 《人物鱼纹镂花钱》[亦有学者称《庖鱼 钱》,一妇人手握刀,作宰鱼状。唐·孟浩 然有诗曰:“美人骋金错(指错金鱼刀), 纤手脍红鲜”(红色大鲤鱼)]、《双鱼纹 镂花钱》、《三鱼纹饰镂花钱》、《双鱼背 双龙纹钱》、《龙鱼纹镂花钱》等等,其中 以镂空花钱居多。鱼,在我国古代一直视为 吉祥物。这枚双人踏鱼镂花钱进一步说明了 鱼作为吉祥物在汉魏时代已在钱币图案中普 遍使用了。据郭若愚著的《古代吉祥钱图像 赏析》一书中介绍,西汉“五铢”钱中就有 背上下左右四鱼纹钱,还有新莽时铸的“货 泉”,“泉”字作鱼形。可见吉祥钱中的 “鱼”纹出现之早。
中华文化之鱼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我国的地理优越,环境多样,适于 多种鱼类的生长繁殖。它们与我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是重要的食 品美味佳肴,还是休闲渔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吃鱼找健康,观赏鱼找和 谐,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的一 种时尚。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长 河中,鱼类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形成 了一整套独特的鱼文化,成为中华 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鱼ppt课件

鱼ppt课件
象征自由和灵性
鱼在水中自由游动,不受陆地的束缚,因此也被视为自由 和灵性的象征。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鱼被用来比喻人的内 心世界和灵性追求。
表达爱情和浪漫
在某些文学作品中,鱼也被用来表达爱情和浪漫的情感。 例如,双鱼座就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而鱼的形象也经常出 现在描述浪漫场景的文字中。
鱼在宗教和神话中的象征意义
鱼的种类
总结词
鱼类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等。
详细描述
根据生活环境,鱼类可以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两大类。淡水鱼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环 境中,而海水鱼则生活在海洋中。此外,还有一些鱼类既能在淡水中生存,也能在海水中生存,称为 洄游鱼。根据形态和习性,鱼类又可以分为鲨鱼、鳐、鳗、鲤形目等类群。
THANK YOU感谢观看Fra bibliotek成鱼期
鱼类达到性成熟并具备繁殖能 力的阶段。
鱼的数量和分布
数量
全球不同水域的鱼类数量差异很 大,受到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 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分布
鱼类分布广泛,从淡水到海水, 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分布。不同种 类的鱼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栖息 环境。
05
鱼的文化意义
鱼在艺术中的表现
鱼在绘画中的表现
鱼常常作为绘画的主题,出现在各种画作中。它们被描绘得栩栩 如生,展现出鱼的美感和生命力。
应在高压、低温的深海环境中生存。
02
鱼的生理结构
鱼的外形
01
02
03
流线型身体
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助 于减少水流阻力,便于游 动。
鱼鳍
鱼拥有各种形状和功能的 鱼鳍,如背鳍、臀鳍、腹 鳍和尾鳍,用于平衡、转 向和推进。
鳞片
鱼的体表覆盖着鳞片,起 到保护和减少水流阻力的 作用。

2024《各种各样的鱼》PPT课件

2024《各种各样的鱼》PPT课件

鱼的定义及特点02鱼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们用鳃呼吸,通过鳍来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01鱼的特点包括具有鳞片、鳍、鳃等器官,以及通过卵生或卵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鱼的分类方法鱼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多个方面。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学、生态分类学、遗传分类学等。

形态分类学主要根据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进行分类;生态分类学则注重鱼的生活环境和习性;遗传分类学则是基于鱼的遗传信息进行分类。

鲤鱼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体型较大,呈纺锤形。

它们通常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水域中,以底栖动物和植物为食。

鲨鱼鲨鱼是一种大型的海洋鱼类,具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身体。

它们以其他鱼类和海洋生物为食,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金鱼金鱼是一种小型冷水观赏鱼,体型匀称,色彩鲜艳。

它们通常生活在鱼缸或水族箱中,以人工饲料为食。

鳕鱼鳕鱼是一种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深海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它们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是重要的商业捕捞对象之一。

常见鱼类介绍01淡水生态系统概念由淡水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自然系统。

02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沼泽等。

03淡水生态系统特点水质清澈、流动性好、光照充足、水温变化大等。

淡水生态系统简介体型侧扁,鳞片较大,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鲤鱼体型较小,侧扁而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鲫鱼体型延长,圆筒形,草食性,生长迅速。

草鱼头较大,体侧扁,银白色,肉质肥美。

鲢鱼常见淡水鱼类及特点01020304选择合适的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施肥等处理,合理放养鱼种,科学投喂饲料,加强水质管理。

池塘养殖在湖泊、水库等水域设置网箱,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喂饲料进行养殖,注意网箱清洗和维护。

网箱养殖利用水流进行养殖,包括流水池、流水槽等,保持水质清新,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品质。

流水养殖将鱼类放入稻田中进行养殖,实现稻鱼共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稻田养殖淡水鱼类养殖技术海洋生态系统简介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

脊椎动物——鱼ppt课件

脊椎动物——鱼ppt课件

躯干

身体呈流线型:
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便于运动。
1.鱼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2.鲫鱼体表有什么覆盖物?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 这些特点对鱼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鱼的身体又有利于克 服水的阻力
3.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怎样?

躯干
故事: 小鱼看到蝗虫飞来飞去,嫉妒说:“飞算什么本事,你会在水 里游泳吗?”,蝗虫说:“我虽不会游泳,但敢把头放入水中,你敢上 岸吗?”小鱼说:“比就比!”说完,蝗虫把头埋入水中一点事都没有, 小鱼只好跳到岸上来。 小鱼会怎样?原因?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 ——鱼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01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鳃盖
鳃丝
鳃丝 (密布 毛细血 管)
4.鱼是怎样呼吸的?
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 亡,原因是什么?
总结
1.从生活环境来看:鱼生活在水中 2.从鱼的体表来看:常有鳞片覆盖 3.从呼吸器官来看:用鳃呼吸 4.从运动情况来看: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来游泳
Part 02
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带鱼 石斑鱼
大黄鱼 鲨鱼
银鲳 大麻哈鱼
活动一: 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
①鲫鱼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鲫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 于克服水的阻力?
②鲫鱼体表有什么覆盖物?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这些 特点对鱼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③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怎样?
④鱼是怎样呼吸的?
活动一: 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


尾鳍:控制方 向
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 游泳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鱼》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鱼》ppt课件




阅 读




结合图形和 教材解决以 下问题
鳃耙--------鳃弓-------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由 鳃丝 ,鳃弓 和_鳃_耙__ 组成
鱼是如何呼吸的?
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是,溶解在水中的 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二 氧化碳,则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着水 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鱼类的主要特征:

特点
体色 上深下浅,利于避敌
பைடு நூலகம்
体形 流线型,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体表 覆盖鳞片,有保护作用,表面有黏液, 减少游
泳时水的阻力
呼吸 鳃
运动 鳍 (尾部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结构 特点
体色
作用 上深下浅,利于避敌
体形 流线型,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体表 覆盖鳞片,有保护作用,表面有黏液, 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生活在水中;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鳍的协调作游泳用鳍游泳;
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 2.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融入 了人类的文化。 3.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鱼类的生存 面临严重的威胁。1986年实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渔业法》。我国渔业发展重心已经 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
鱼类
四大家鱼
青鱼 鲢鱼
草鱼 鳙鱼
右图所示的是鲫鱼的骨骼。
观察它的脊柱和脊柱的一节脊椎骨
1.哪些动物是有 脊柱的?
2.哪些是没有脊 柱的?
3.脊柱与鱼的运 动有关吗?

【课件】脊椎动物--鱼++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件】脊椎动物--鱼++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二、鱼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中;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二、鱼的主要特征
鱼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
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渔业法》规定:“禁止在禁渔期、禁渔区进 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 捕捞”。 保护产卵期的亲鱼和幼鱼
随堂练习
1.《九鱼图》是现代画家宋守友所作的一幅国画,九条可爱的 锦鲤在水中嬉闹,寓意着长长久久,吉祥如意。下列有关锦鲤的
叙述,正确的是( B )
A.身体呈流线型,会增大运动时的阻力 B.体表有鳞片覆盖,起保护作用 C.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合 D.头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为运动提供动力
随堂练习
2.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鱼用鳃呼吸,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鱼在水中游动时遇到的阻力 C.鱼的体表常常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能保护身体和减小 游动时的阻力 D.鱼生活在水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体表排出
二是能在水中 呼吸。
二、鱼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p86-87解决下列问题: 1.鱼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2.鱼的体形是什么样的?这样的体形有什么意义? 3.鱼的体表有什么?有什么作用? 4.鱼如何游泳? 5.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它的主要部分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6.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与流出的水相比, 溶解的气体成分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鱼的主要特征
鱼的呼吸器官 是鳃,它的主要部 分是鳃丝。
鳃丝:多、细、红
多、细有利于增大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鳃丝 红是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联系生活

鱼类的介绍PPT课件

鱼类的介绍PPT课件

比目鱼有潜入砂中的习性吗
黑鲷是肉食性吗
橘鱼的体型很大吗
星点河豚的被上有蓝色的斑点
细鳞拟松鲷体色为橘色是雄鱼
石头鱼非常贪吃
霜点鱼鳃盖有蓝色条纹
班多腹鲷分布在印度、斯里兰 卡
狮子鱼此鱼头部占体长的四分 之一
感谢大家
谢谢大家
Hale Waihona Puke 细鳞拟松鲷最有价值的观赏鱼。中央横纹较粗,体 色呈橘色者为雄鱼,鱼龄渐老,褐纹仍 然清晰。适合弱酸性水质。大小: 40~50公分左右。饵:小鱼、虾、金鱼。 分布:东南亚。
台湾铲颔鱼
有2对小而不易发现的须,背部黄绿、腹 部银白,栖于低于20度C的冷水域,以藻 类及水栖昆虫等为主食,可长达 30~50cm以上,体重最重可达750公克 左右,目前族群尚多。
雌鱼将卵产于田蚌等二枚贝的鳃瓣上,与之共生。
显得圆滚滚的。肝脏和卵槽有剧毒,不可误食。 雄鱼体色鲜艳,尾鳍中央有红色纵纹,基部有一条蓝色纵带,背部艳蓝有金属光泽,为淡水鱼中少数美丽的种类之一。
身体会发出微弱的电流,具有雷达的功能。 有潜入砂中的习性,水箱内应铺细砂。
三棘海蟾蜍鱼 ﹝狮子鱼﹞
最大可长至10~15cm。生活于砂质底的河口
橘鱼
体型小,很美丽。雌鱼将卵产于田蚌等 二枚贝的鳃瓣上,与之共生。雄鱼体色 鲜艳,尾鳍中央有红色纵纹,基部有一 条蓝色纵带,背部艳蓝有金属光泽,为 淡水鱼中少数美丽的种类之一。
粗首猎
喜欢生活在高溶氧量的溪流,幼鱼杂食 性,成鱼趋向肉食性,黄昏及清晨常跃 出水面补食补食水面活动或落水的昆虫。
短吻镰柄鱼
最重可达750公克左右,目前族群尚多。 身体会发出微弱的电流,具有雷达的功能。
种严重的「生态污染」。 雌鱼将卵产于田蚌等二枚贝的鳃瓣上,与之共生。

4.6鱼类 课件(31张PPT)2023--2024学年 冀少版 七年级生物 上册

4.6鱼类 课件(31张PPT)2023--2024学年 冀少版 七年级生物 上册

小结:鲫鱼适合水中生活的特点
1、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2、背部颜色深腹面颜色浅,有保护作用。 3、体表有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4、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水温,测定方向。 5、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鱼的体温 ——不恒定
当水温低于十五度时,鲫鱼的食欲减退,水面结 冰后,躲在水深处,不进食,不活动。人们利用鱼的 这种特点,在寒冷的冬季进行大面积捕鱼。
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列特点中最关键的是
(D )
A、 鱼有鳞片
B、鱼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
C、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D、鱼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
4.如果你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死鱼中,可根据下列哪项
迅速判断鱼是较新鲜的( A )
A、鳃丝颜色鲜红
B、 体表湿润
C、鳞片完整
D、 体表无损伤
体表大多长有鳞片;用鳍游泳; 体温不恒定。
鱼类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用、观赏、
融入人类文化, 但鱼类生存也面临 很大的威胁。
1.鲫鱼侧线的作用是( C )
A、维持身体平衡 C、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
B、协助运动 D、排泄
2.鲫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 C )
A、 尾鳍
B、腹鳍和胸鳍
C、尾部和躯干部
D、胸部和躯干部
C 侧线
D 视觉
8.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缚住鲫鱼的胸鳍或腹鳍,鱼体
将( C )
A 不能游动
B 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
C 不能保持身体平衡 D 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
5.四大家鱼中不包括( B )
A. 鲢鱼
B. 鲫鱼
C. 草鱼
D.鳙鱼
6.鲫鱼在水中不容易被发现,其原因主要是( D )

第十三章-古代鱼欣赏——龙鱼PPT课件

第十三章-古代鱼欣赏——龙鱼PPT课件

2021/7/22
10
(3)根据鳞框分为,粗框金龙鱼、细框金龙鱼。
2021/7/22
11
三、青龙鱼
青龙鱼的鳞片呈青色,体形要比其它龙鱼短小,头部也是 比其它龙鱼要小要圆。
2021/7/22
12
四、银龙鱼
1 简介: 龙鱼中最早的类别当属银龙鱼,生活在亚洲的东南亚地区、南美洲 的亚马逊流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区。
龙鱼种类繁多,但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的以金龙鱼、红龙鱼和银
龙鱼为主。
( 二)龙鱼鱼缸
龙鱼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观赏鱼,养龙鱼要选择合适的鱼缸尺寸,否则会影 响龙鱼的正常生长。长1.5米,宽0.5米,高0.7米是龙鱼对鱼缸空间大小的最 低要求。
2021/7/22
21
(三)龙鱼价格
金龙鱼、红龙鱼、银龙鱼相比较,银龙鱼是价格最低,其次是金龙鱼, 红龙鱼的价格相对较高。
大,体长可到70厘米,宽度比较窄。
2021/7/22
18
4、尼罗河龙鱼 属于非洲龙鱼,生长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体型为扁圆,头粗且厚,
体色会随环境的不同而改变为浅黄色或是米色。嘴小无须无牙,在水 簇箱中可长至80厘米。
2021/7/22
19
龙鱼自1829年在亚马逊河流域被发现,至今经过进化, 已走过很多路程,从龙鱼品种也可以大概了解到龙鱼的历 史,相信通过对类似龙鱼品种这些问题的了解,再加上一 定的龙鱼鉴别方法,会让我们更加懂得保护珍惜龙鱼这个 珍惜物种!
2021/7/22
3
一、红龙鱼
1 简介:红龙鱼在地域属于亚洲龙鱼,学名为Scleropages formosus ,原产地 为加里曼丹,价格昂贵的红龙鱼现在国内还不能繁殖,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

鱼类知识PPT课件

鱼类知识PPT课件
不同种类的鱼类在繁殖行 为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如 有些鱼类会筑巢、护卵等。
鱼类的迁徙行为
鱼类迁徙的定义
鱼类迁徙是指鱼类为了寻找食物、繁殖或躲避不良环境而进行的 长距离移动。
鱼类迁徙的种类
根据迁徙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将鱼类的迁徙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生 殖迁徙、季节性迁徙等。
鱼类迁徙的影响因素
影响鱼类迁徙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理需求和遗传因素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水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鱼类的繁殖行为
鱼类的繁殖方式
鱼类通常通过产卵和受精 的方式繁殖后代,有些种 类会进行胎生或卵胎生。
鱼卵的孵化与成长
鱼卵孵化后,小鱼会经历 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 最终成为成鱼。
繁殖行为的特点
生态平衡
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捕食、被捕食等关
系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
鱼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 分,许多濒危鱼类物种受到保护,
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质循环
鱼类在水中担任着物质循环的重 要角色,通过食物链参与碳、氮、
磷等元素的循环。
鱼类与人类的文化关系
传统习俗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鱼类与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习 俗紧密相关,如庆祝丰收、祭祀活动等。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方式。鱼类知识在生态旅游中也有着重要的 应用。
例如,在海滨旅游中,游客可以通过观赏鱼类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导游也需要掌 握一定的鱼类知识,以便向游客介绍鱼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兴趣。此外 ,生态旅游还可以通过开展钓鱼、潜水等与鱼类相关的活动,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彩缤纷的孔雀鱼》课件

《彩缤纷的孔雀鱼》课件
• 孔雀鱼简介 • 孔雀鱼的种类 • 孔雀鱼的养殖 • 孔雀鱼的观赏价值 • 孔雀鱼的保护和繁育
01
孔雀鱼简介
孔雀鱼的起源和分布
孔雀鱼原产于非洲马拉维湖、维 多利亚湖等淡水湖中,现广泛分
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孔雀鱼在亚洲地区主要分布在印 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而 在非洲地区则分布在南非、坦桑
金黄孔雀鱼
总结词
金黄孔雀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孔雀鱼品种,其体色为金黄色,具有很高的观赏 价值。
详细描述
金黄孔雀鱼的体色为鲜艳的金黄色,非常亮丽,尾鳍和背鳍较大,展开时非常 美丽。它们通常生活在湖泊和河流中,适应能力较强,容易饲养。
黄金孔雀鱼
总结词
黄金孔雀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孔雀鱼品种,其体色为纯黄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 值。
尼亚等国家。
孔雀鱼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 南方地区,如广东、福建、台湾
等地。
孔雀鱼的形态特征
孔雀鱼体型修长,头部较小,身体呈纺锤形。 孔雀鱼的鳞片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紧密,具有金属光泽。
孔雀鱼的鳍条较长,呈丝状,颜色鲜艳,尤其是尾鳍,形状如同孔雀开屏一般。
孔雀鱼的生活习性
孔雀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 小型鱼类、昆虫、甲壳类动物 等为食。
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文化价值
02
孔雀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象征和文化
遗产。
经济价值
03
孔雀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通过保护和繁育可以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孔雀鱼的保护和繁育
孔雀鱼的保护现状
1 2 3
孔雀鱼数量减少
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原因,孔 雀鱼的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呈下降趋势。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课件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课件
身体结构。
鳞片的演化
鱼类的鳞片在演化过程 中逐渐变得坚硬、光滑
,具有保护作用。
呼吸器官的演化
鱼类在演化过程中,呼 吸器官逐渐适应了水生 环境,形成了腮呼吸。
生殖方式的变化
鱼类在演化过程中,生 殖方式逐渐适应了水生 环境,形成了体外受精
和卵生方式。
鱼类演化的驱动力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推动鱼类演化的主 要驱动力,适应环境的个体能
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形成
随着演化的进行,鱼类逐渐适应了淡水和海 水环境,形成了淡水鱼和海水鱼。
硬骨鱼和软骨鱼分化
鱼类在演化过程中分化出硬骨鱼和软骨鱼两 大类。
现代鱼类的出现
现代鱼类是在新生代出现的,具有更加适应 水生和陆生环境的特征。
鱼类演化的特征变化
骨骼的变化
鱼类在演化过程中,骨 骼逐渐变得坚硬,形成 了更加适应水生环境的
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的升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有重要影响,也为鱼类提供了不同的 生存环境。
鱼类起源的生物背景
祖先生物
一些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可能为鱼类的起源提供了某些生 物特征或器官。
竞争与演化
鱼类在与其他生物竞争过程中逐渐演化出适应环境的特征和 器官。
03
鱼类的演化
鱼类演化的主要阶段
鱼类起源
鱼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由水生脊椎动物演化 而来。
义。
本课件将介绍鱼类起源与演化的 历史背景、研究源与演化研究有助于深 入了解脊椎动物的生理机制和 适应环境的能力。
鱼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与演化还 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研究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可以为人类探索其他生物的起 源和演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课件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孵化
2
性鱼类选择合适的场所产卵,而雄性 鱼类负责育儿。
鱼类的孵化过程通常需要一段时间,
从卵孵化出稚鱼,稚鱼需要不断成长
和发育。
3
成长和生命周期
鱼类的成长和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物种 中有所差异,但大致包括稚鱼期、亚 成体期和成体期。
鱼类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
淡水环境 盐水环境 淡盐混合水域
鱼塘、湖泊、河流 海洋、珊瑚礁、沿海湿地 河口、红树林
鱼类的食性和营养需求
肉食性鱼类
食草性鱼类
杂食性鱼类
以其他动物为食,如小型鱼类、 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
以植物物质为食,如水生植物、 藻类和浮游生物。
以动物和植物物质为食,灵活 适应不同的食物来源。
鱼类的行为特征
1 迁徙
许多鱼类具有迁徙行为,以寻找更适宜的繁殖场所和寻求更丰富的食物。
2 群体行为
鱼类常常形成群体,以提高繁殖和生存的机会,并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PPT课件
鱼类是生物界中最古老且多样化的群体之一。本课件将带您探索鱼类的起源 与演化,了解其分类、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繁殖和生命周期、栖息地和生 态系统、食性和行为特征,以及保护现状和濒危物种等。
鱼类的概述
1 古老的群体
2 生活在水中
鱼类是生物界中最古老的群体之一,其起 源可以追溯到约5亿年前。
• 鳞片覆盖的身体 •鳍 • 侧线感应系统 • 鳃呼吸器官
鱼类的生理特征
呼吸系统
鱼类通过鳃呼吸器官将水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
鱼类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使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分发到整个身体。
消化系统
鱼类具有适应吸收和消化食物的特殊消化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直以来,人们只是从理论上推断水生动物向 陆地动物的进化过程,却缺乏实物佐证。美国 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尼尔·舒宾教授和美国自 然科学学会的爱德华·达舒勒教授日前发现了 三块保存完好的鱼类化石,接上了这个历史 “断链”。 • 从化石上看,这种动物既有鱼类特征,如 有鳞和鳍,又有陆地动物的特征,如头部类似 鳄鱼,眼睛位于头顶上,这表明它可能生活在 浅水中。在对鳍进行研究时,科学家们还找到 了肩膀、肘、甚至早期的腕,这种腕与在陆地 上行走的动物的腕非常相似。
鲟鱼 鲟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共有24个种类。 在北半球的淡水流域和咸水水域都出现了它的生存 踪迹。鲟鱼的外貌奇特,它那伸缩自如的嘴巴能像 象鼻子一样从头下迅速弹出,鲟鱼浑身披了一层厚 厚的如同铠甲一样的金属色皮肤。一条太平洋成体 鲟鱼能长到400磅重,20英尺长,能活100多年。 鲟鱼除了有奇特的外表外,它还有现代鱼类所 没有的几个显著特征,从而说明它是一种远古鱼类 。大多数现代鱼类的尾鳍都是对称的,而鲟鱼的尾 鳍则像鲨鱼一样是不对称的。鲟鱼长有脊索骨,鱼 鳞很少,这一点与鲨鱼颇为相似,其消化系统是一 种螺旋管而不是肠子。
古老的海洋杀手——鲨鱼类
• 软骨鱼类几乎全部是海洋动物。在整个 生活史(一个生命体从开始到结束的全 过程)中,它们的骨骼始终是软骨质的, 坚硬部分通常仅有牙齿和棘刺,大多数 的软骨鱼类化石就是从这些东西得知的, 偶尔也会有充分钙化了的颅骨、颌骨和 脊椎等保存为化石。
• 最原始的软骨鱼类以裂口鲨为代表,它们的最 完整的化石发现于美国伊利湖南岸晚泥盆世的 格利夫兰黑色页岩中。有趣的是口却是直 裂缝的。裂口鲨的上颌骨由两个关节连接在颅 骨上,一个是眶后关节,紧挨在眼眶后面;另 一个则位于头骨后部,在这里颅骨与舌颌骨背 部的连接杆相连。这样的上颌与颅骨的连接方 式叫做双连接,是相当原始的连接方式。裂口 鲨的牙齿中间有一个高齿尖,其两侧各有一个 低齿尖,许多古老的软骨鱼类的牙齿都是这样 的结构。
沟鳞鱼
• 胴甲鱼类是生活在中、晚泥盆世的较小 的原始有颌类,一般体长只有30厘米左 右。它们的头部、躯干部和胸鳍覆盖着 由多块甲片组成的骨甲,躯干部的甲片 特别发达,好象由一只骨片做成的匣子 套在鱼体的外面。我国发现的胴甲鱼类 化石相当多,特别是在云南省,除了最 常见的沟鳞鱼外,还有武定鱼、云南鱼、 滇鱼等
弓鳍鱼
• 弓鳍鱼是一种贪得无厌的食肉鱼,但在 没有食源的情况下,这种鱼要比其他鱼 更耐饿,它可以一年不吃东西仍能存活, 这是由于它新陈代谢慢的缘故。
弓鳍鱼只有一个种类,也被称做角鲛、泥鱼。这种独特的美 洲淡水鱼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大湖地区以及大湖东部地区的 小型水体内都有发现。这种鱼凶猛异常,长了一排尖尖的牙 齿,各种鱼类、青蛙、蛇,甚至乌龟和小型哺乳动物都是它 的捕猎对象,有时也吃同类,它的天敌是比它个头更大的弓 鳍鱼。弓鳍鱼是一种很好的观赏鱼,而不适合食用。弓鳍鱼 的鱼鳔具有呼吸功能,而不象其他鱼类那样只有漂浮作用, 因此弓鳍鱼在离开水体后靠着它的“肺”仍可生存24小时左 右。弓鳍鱼能在缺氧的水域内生存,它常常在水面上露出嘴 来大口呼吸,以补充氧气。古生物学家已在北美、南美、欧 洲、非洲和亚洲发现了这种鱼的化石。弓鳍鱼最早出现于侏 罗纪时期,距今已有2.13亿年。 弓鳍鱼是中生代的侏罗纪到白垩纪时代繁盛鱼类的子孙,到 现在仍保留着古代的姿态。
科学家认为肺鱼与四脚动物最为接近,肺鱼的许 多器宫,像瓷质牙齿、头骨结构等都具有四脚动 物的特征。肺鱼的肺部血液循环系统与身体其它 部位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彼此分离的。肺鱼的四个 鳍无论从大小、结构以及所处位置上看都与四脚 动物的腿非常接近。 肺鱼是一种和腔棘鱼类相近的淡水鱼。古 代时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现在仍有少数保存着 其种族而遗留下来,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 诚如它的名称,肺鱼有很发达的肺部,部分种类 即使没有水也能呼吸空气而生存。在水中,鳍能 像脚一样支撑着身体。

• 节颈鱼类头部和躯干部被坚固的骨质甲片所包 裹,两个部分的骨片自成系统,只用一对关节 相连。上下颌骨的构造很特殊,吃东西时与一 般的脊椎动物相反,下颌不动,上颌向上抬起, 然后向下切割,像铡刀一样。这类鱼中有的在 泥盆纪中期发展出巨大的类型,例如恐鱼,身 长可达10米!头骨巨大,颌骨强壮,前端长有 大而锐利的骨板状牙齿。这样的骨板形成了完 善的剪刀式的锐利边刃,是很有效的捕食装置。 恐鱼可以捕食当时的任何一种鱼类,堪称原始 海洋中的霸主。我国四川省江油县发现过与恐 鱼相似的盾皮鱼头甲化石,这种鱼被称为江油 鱼。
肺鱼 肺鱼是在1830年被发现的,比腔棘鱼的发现几乎 早了一个世纪。像腔棘鱼一样,这种鱼过去被许 多科学家认为早已灭绝了。在发现它之前,科学 家们已从4.5亿年前泥盆纪地质层中发现了它的 化石。 肺鱼的“肺”与陆生动物的肺很接近,是从 鱼鳔进化而来的。对于大部分鱼类来说,鱼鳔只 具有漂浮作用,而肺鱼则利用鱼鳔从空气中吸收 和储存氧气,肺鱼在非洲、南美以及澳大利亚的 河流、沼泽、湖泊中都有发现。肺鱼在离开水体 后凭借由鱼鳔演化而来的“肺”仍能生存。有些 肺鱼已适应了水体外的生活,以至于当它们再回 到水中时由于缺氧而可能被淹死。
• 裂口鲨的结构在许多方面都代表了软骨鱼类中 原始的模式,可以认为它接近于软骨鱼类进化 系统主干线的基点,后期的鲨类可能就是从这 里出发沿着各自的进化方向发展出来的,它们 包括肋刺鲨目、弓鲛目、异齿鲨目、六鳃鲨目、 鼠鲨目和鳐目。这几个目组成了软骨鱼类中最 繁盛的一大类群:板鳃亚纲。另外一个种类不 多、生活在深海中的软骨鱼类群,因其独特的 自接型颅骨-颌骨连接方式而组成了软骨鱼类 中的一个单独的类群:全头亚纲。银鲛是全头 亚纲的代表,其进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早 期
• 腔棘鱼以及其他一些远古鱼类是最具典 型性的“活化石”。与其他种类的“活 化石”相比,远古鱼类在种类上则更具 多样牲,它们已在大海中生活了4.5亿多 年,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远古时 代地球生态变化的窗户。
二、历史悠久却仍存在的鱼类
• 比切鱼 • 比切鱼原产地在西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刺鳍 类深水淡水鱼,起源于3.95亿年前。比切鱼形体细 而长,一般可长到2英尺-3英尺,全身覆盖了一层 厚厚的珐琅瓷般晶亮的硬质菱形鱼鳞。这种鱼鳞并 不局限于比切鱼身上,其他的一些远古鱼也自这种 巨鳞。这种鱼鳞与现代鱼类有很大差异。 • 与其他远古鱼类一样,比切鱼尤其适合在干旱 的环境中生存。它的体内长了一对已进化了的肺叶, 而不是鱼膘,这一点自肺鱼非常类似,因而它在离 开水面后仍可生存数小时。
雀鳝
雀鳝〔在英国撒克逊语中是长矛的意思)是一种 淡水鱼,生活于热带河流、美国南部湖泊、中美 地区、墨西哥以及西印度群岛等地。雀鳝是一种 凶猛的食肉鱼,长着长长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齿。 这种鱼会攻击它所遇见的所有鱼类,捕食时,它 会一动不动的装死,直到猎物靠近它时才发起致 命的一击,然后围着被咬死的鱼转一至两圈后再 将其吃掉。当地渔民都将其视做不祥之物,因为 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鱼类存在。当地渔民 一般都不愿意吃这种鱼,同时它也不太适合食用 。
雀鳝全身长了一层菱形鱼鳞,看上去就像武士穿的盔 甲一样异常坚硬,实际上它是由无机盐组成的。许多 已灭绝的远古鱼类也有这种鱼鳞。像其他远古鱼类一 样,雀鳝体内也长了一个与食道相连的鱼鳔,可用来 呼吸。雀鳝卵有巨毒,人类或其他热血动物不慎食用 将导致死亡。
雀鳝和弓鳍鱼有近缘关系,是从古代就生存 下来的鱼类。现在只分布在北美洲及其附近 ,而在古代时却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淡水区 域,在欧洲曾发现1.2亿年前的化石。身体被 菱形的硬鳞所覆盖,鳞质甚硬,多数种类的 口尖如鳄鱼。
古鱼类
五.一班
一、古鱼的世界
• 盾皮鱼大家族 • 迄今发现的最原始的有颌类是盾皮 鱼类(纲),它们最早出现于志留纪晚 期,在泥盆纪曾经繁盛一时。 •

盾皮鱼类也有保护身体的骨甲,一般包裹在 身体的前部。甲胄鱼类的骨甲是一块将身体全 部装入其中的、不分块、不能活动的筒状物; 而盾皮鱼类的骨甲分成几块,而且彼此之间能 够活动,这样就使盾皮鱼类比甲胄鱼类在行动 上就灵活多了。 盾皮鱼类的这些优势使得它们在生存竞争 中能够压倒甲胄鱼类,到了泥盆纪时发展成为 种类繁多的类群。它们包括如下几个目:节颈 鱼目、扁平鱼目、胴甲鱼目、硬鲛目、叶鳞鱼 目、褶齿鱼目和古椎鱼目。在这些类群中,最 繁盛的是节颈鱼类和胴甲鱼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