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专题复习: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课件]
第6讲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提能训练1.(2019·四川成都诊断)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 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 A.民族交融的加快 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 D.自然科学的进步 解析:A 根据材料主旨,从三代至春秋,华夏始祖的神话由始祖不同演变为“共 同”或“同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华夏各族之间相互交融,形成了祖先同源的 神话体系,故选A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冲击,排除B项;变法运动主 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与神话传说无关,排除C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相对落后,而 且神话传说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排除D项。
府拒绝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达;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 (3)和平交流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 和丝织品外传,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 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 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2)政策:“行汉法”的同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3)管理机构:
“因其俗而柔其人”
①西藏:设 宣政院 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②东北、云南:设行省,纳入行政体系。
③澎湖屿和琉球(今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4)民族交融:元朝时出现民族交融的盛况。
5.明朝 (1)管理机构:中央礼部、鸿胪寺,管理各民族事务;提督四夷馆,负 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2)修筑长城:防范蒙古入境,同时 开放马市 ,与蒙古、女真各族 进行贸易。 (3)羁縻政策: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族进行管理;漠南、哈 密等地,设置蒙古卫、所;西南,设土司。羁縻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 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 (4)对西藏管理:敕封西藏宗教领袖,对藏族地区进行管辖,并通过 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高三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A. 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B. 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C. 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D. 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2.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3.据统计,西汉210年间有宰相45人,而唐代290年间则有370位宰相,多出西汉七八倍。
且唐代三省权力的总和,还不如一个汉朝的宰相。
相较于西汉,唐代()A. 外朝宰相的权力加强B. 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C. 封建统治基础得到扩大D. 皇帝加强了对朝政的控制4.唐朝进土科考试中实行别头试,即凡是省试主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长官的子弟、亲戚、门生故旧等参加科举考试,都应另派考官,别院应试。
别头试的实行()A. 杜绝了科举考试的舞弊现象B. 旨在扩大朝廷的官吏来源C. 有利于保障人才选拔的公平D. 表明科举取土的流程规范5.元朝统一后,在原金、宋的领土上划分行省时,大胆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不顾既有区域经济联系,令各省北向门户洞开。
这一做法()A. 反映了专制权力的下移B. 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C. 阻断了经济资源的流通D. 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6.清代凡官员的奏本,需先送通政使司点验,再由内阁票拟后呈皇帝裁定。
话语重塑与概念流变: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
话语重塑与概念流变: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周俊华徐勇【摘要】准确梳理和认识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流变,有利于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
中华民族概念是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和话语重塑中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了“大汉族主义”“五族共和”“国族主义”等内涵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趋向于关注和关怀少数民族“多元”,中华民族概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虚化。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中华各民族”“中国各民族”等概念的更高层次表达,是中华民族概念的最优表达。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者】周俊华,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徐勇,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
云南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6-0082-0009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伴随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需要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党和国家决策层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在十九大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总任务之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正确的中华民族认知的基础上的。
概念是认知形成的基础,也是理论体系构建需要阐释的首要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全面、准确地认知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及其流变,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建设在历史叙事体系、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重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并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论述的主旨精神。
现有的中华民族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华民族是中华各民族的组合与统称,强调中华民族仅是一种称谓;二是不同层面上民族概念的混淆;三是大汉族主义的误解;四是过度强调中华民族的国族属性及中华民族在国家层面与西方民族的异同,忽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属性;五是阐释中华民族的属性与多重维度,在横向上形成了整体性的中华民族认知,对中华民族概念历史演进的理路阐释不清晰。
探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科条四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与学科互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入发展,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在深化原有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的同时,也在传承与创新中呈现出更为多姿多彩的样貌。
思想史研究逐步探究思想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聚焦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复杂历史图景。
具体而言,在观念史研究、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研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研究、新文化史与思想史结合研究以及报刊史研究等五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近20年来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新内涵,也拓展出诸多新议题与新理念,在大陆、港台、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史研究范式。
编自 互联网金融一“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观念史对于近2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而言,一个较为深刻且被学界广泛接受的观念转变,是“多元现代性”理念的兴起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日益开放以及与世界交流的不断深入,曾一度支配20世纪80年代思想界的“从传统走向现代”一元化线性史观开始为研究者所反思并逐步得到修正。
对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思想观念多元化及其内在张力的分析,对于现代理念与传统价值之间复杂关联的深度阐释,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基本视野。
大致来说,“多元现代性”理念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逐步确立,包含学术界对于以下两个认识论意涵的接受。
第一,过往研究者大多习惯于将近代中国的历史,理所当然地视为“从传统到现代”的单向进程。
实际上,近20年来的思想史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对于“现代性”的探寻与实践,不应等同于对历史上欧美国家“现代化”的简单模仿,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包含多重意义、有其自身种种面相的“复数”概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罗荣渠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逐渐建立起“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并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②。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许纪霖、陈达凯组织国内部分人文社科学者撰写的《中国现代化史》一书,可以视为对这一观念演变的起点之一:“现代性问题的提出,为中国思想界反思启蒙,反思晚清以来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提供了一个元理论层面的思考焦点。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摘要】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进程,探讨近现代重要事件和关键因素对此过程的影响。
随后,总结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经验借鉴,探讨其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进程的分析,揭示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更多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思想解放,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国家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经验借鉴、重要性、演变、重要事件、关键因素、国家发展、意义、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的重要性本文旨在探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以探讨其对中国国家发展的意义。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华民族精神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的探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顾和反思,更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和指引。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历史进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演变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动力,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实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重要事件的回顾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避免重蹈覆辙;总结经验借鉴,可以为我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不断向前发展。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当代中国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精髓,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成就。
2. 正文2.1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历史演变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封建社会中,受到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束缚,人们思想受到限制,创新与思辨被抑制。
高考历史热点考点——古今中外民族关系、民族国家关系及国际法的发展
热考主题四古今中外民族关系、民族国家关系及国际法的发展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拓展深化]1.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历史上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以战或和的形态表现出来;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是其显著特点,推动了民族间的交融。
(2)民族交融的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与民族政策。
②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友好相处。
③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分裂时期的人口迁移。
④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反压迫剥削的斗争。
⑤民族之间杂居通婚,巩固了民族交融。
⑥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
(3)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政策):①战争。
②设管理机构。
③册封。
④和亲。
⑤会盟(“议和”)。
⑥互市。
⑦防御(如迁民屯边,修筑长城等)。
(4)客观地看待民族交融的实质①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③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
④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认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对点训练]1.(2021·重庆一模)“和田马钱”流行于公元1—3世纪的于阗地区(今新疆和田一带),它采用古希腊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无郭,正面钱文是汉文篆体字,背面是马或骆驼的图案并环以佉卢文,以“铢”为计重、记值单位。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近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家观念从最初的模糊概念逐渐形成,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
本文旨在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社会变革和历史演进的反映。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面临着内外交困、社会动荡等各种挑战,因此国家观念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在西方现代国家观念的介入下,中国社会逐渐意识到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统一的整体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探索。
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政治上,中国社会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衰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这些历史事件都对国家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使国家观念成为理解和适应这一过程的重要工具。
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和融合,也使得国家观念逐渐具备了独特的特点和内涵。
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它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过程,在实践中经历了多次的试验和调整。
其次,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由模糊的概念转变为更加清晰和具体的理论框架。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位国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通过对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国家观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更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努力。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因素,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们全面理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近代化探索学案1.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提出:除苏联与新民主国家在未正式建交前可做“非正式的外交来往”外,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和不忙于建立外交及经贸关系。
这表明当时A.新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B.以社会制度来决定外交对象C.按照平等原则处理对外关系D.外交方针带有明显革命思维2.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3.1949年12月我国确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
1953年9月,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
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
”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A.扫盲教育已经基本完成B.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科教兴国”战略出台D.教育政策完全效仿苏联4.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
这表明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B.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C.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D.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5.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
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6.新中国成立伊始,用“帝国主义附庸”、“资本主义国家”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
浅析“中国梦”的价值观重塑
一
念 —— 只要 经过 努力 不懈 的奋 斗便 能 获得更 好 的生 活 , 亦 即人们 必 须 通 过 自己 的勤 奋 、 勇气 、 创 意 和 决 心 迈 向繁 荣 , 而非 依赖 于 特定 的 出身 和 社会 背 景 。这 个 梦 : 从“ 大” 处看 , 是 中华 民族 实 现 伟 大 复 兴 , 建
侵、 救 亡 图存 , 这 一 现代 的 民族 国家 意识 更是 在抗 战 中得到升 华 。 ¨ 从“ 小” 的角度 来看 , 在封 建社 会 , 民 以食 为天 , 中 国人 的梦 想便 是 没 有 战 争 、 吃饱 活着 。在此 基 础 上, 有抱 负 的 中国人基本 上 都在追 求 《 礼记 ・ 大学 》 的: “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 天下 ” 。建 国之 前 , 中 国梦 的基调 是悲情 的 , 是 民族独 立 、 收复失 地 、 重 返 家乡 。建 国之 后 , 中国梦 又从 挣 工分 到 大包 干 再 到 “ 城镇 化” 。现如 今 , 中 国梦 已演 变 为追求更 高 生活质 量 的权 利 , 它广 泛存 在于 蚁族 、 白领 、 大学 生 、 企业家 、 公
① ② 新华 网 : 《 中共新领导集体宣示 以实干托举“ 中国梦 ” 的政治抱负》, 2 0 1 2年 l 1 月3 0日。 范文澜 : 《 中国通史简编 ・ 绪言》, 人民出版社 , 1 9 6 5年版 。
・
1 0 7 ・
形 成至 根深 蒂 固 。直 到 1 9世 纪末 , 随着 民族危 机 的空前 加深 , 中 国人 的 民族 观 才 开始 真 正从 包 含 着 血 缘 种族 之见 的 “ 夷 夏 之辨 ” 价值 观到 现代 民族 主义转 变 。至此 , 中 国梦 已 由攘 夷 大 义转 变 为共 同抵 御 外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兴涛著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
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见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适。
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认同,可以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现象。
以下文字受权摘自该书。
1.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基本确立的诸多因素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在政治界、思想界、知识界和舆论界,中国各民族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和观念得以基本确立、并逐渐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特别是1920年代之初以后。
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观念的强化与认同。
首先,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般国人都更为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命运,找到了各民族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与分裂他民族的本性所在和现实威胁,“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也因此被明确提出,这构成为现代的“中华民族”整体观念得以确立的重要政治基础和思想条件之一。
如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就明确揭示了中国在“国际帝国主义宰制下”的悲惨处境,并首次公开提出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任务。
同年9月中共机关报《向导》的发刊词也认定:“国际帝国主义的外患,在政治上在经济上,更是箝制我们中华民族不能自由发展的恶魔。
……因此我们中华民族为被压迫的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
虽然此时中共所谓“中华民族”尚未完全包括“蒙回藏”在内,但主张与这些具有共同民族命运和反帝使命的国内民族建立“联邦共和国”,却仍体现了与之进一步融合发展为一体的愿望。
近代以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近代以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赵子林
【期刊名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7()7
【摘要】目前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中缺少对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史的考察,文章对近代以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进行了一次历史的梳理,从整体上分析了民族精神研究的四个阶段,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几点展望。
【总页数】4页(P71-74)
【关键词】民族精神研究;回顾;展望
【作者】赵子林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
【相关文献】
1.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王毅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郑大华;贾小叶
3.近代以来礼制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曹建敦;郭江珍
4.回顾·思考·展望:近五年以来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综述 [J], 武小力;
5.20世纪以来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黄少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1.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认识到它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有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条件。
通过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增强自己的内心力量和自豪感。
同时,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传承中华文化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保留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
通过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可以培养新一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国家凝聚力和价值观统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所具备的重大价值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可以塑造民族的自信心,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价值观统一。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读者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长文的结构进行介绍和概述,让读者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和作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阐明了写作的目的。
我们将通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和作用进行探讨,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指导。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重塑民族自信心和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中华民族概念是怎样提出的李喜所北京日报2006.4.17 19 近代以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
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近代以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
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
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对狭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救亡图存的热潮迫使先进的思想家去重新思考许多问题。
在“保国、保种”的呼声中严复的《天演论》传递出一种世界民族之间相互竞争的族群理念从而使国人意识到“合群”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严复没有进一步介绍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
梁启超则沿着严复“保种”、“合群”的思路渐渐以现代民族主义理论来思考问题。
1898年秋他流亡日本之后比较系统的研究了欧洲的民族主义论著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新见解。
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破天荒地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
他在评介当时有影响的世界史著作时称这些论著“于民族之变迁社会之情状政治之异同得失乃能言之详尽焉”。
又云:“著最近世史者往往专叙其民族争竞变迁政策之烦扰错杂”。
梁启超从这种民族竞争的理念出发又大胆地提出了民族主义是近代史学的灵魂。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并将中国民族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梁启超在这里反复用了三个“中国民族”而且从宏观上勾勒出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显然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
“中华民族”观念从何而来如何而来
“中华民族”观念从何而来、如何而来“中国”何时开始成为现代意义国家名号?中外过去通行看法认为在中华民国之后,作者认为这一说法不过是想当然耳。
作者指出“中国”是历史上王朝国家通称,“中国”作为现代意义的国家名称在晚清就已得到重塑,绝不能忽视清王朝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梁启超不仅创造了“大民族”观念,而且可能是最早于1902年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者。
针对美国兴起的新清史研究中忽视满人的“中国认同”问题,作者严正指出清朝的“中国性”,利用《清圣祖圣训》及康熙朝有关“中西礼仪之争”等史料,有力地论证了早在1712年清朝皇帝的中国认同已无可置疑。
袁世凯以民国临时大总统和大总统的名义,自觉运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来处理边疆事务,对国内各民族整体意义的“中华民族”一词的使用相当自觉,这些言行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与早期传播,同样意义非凡。
黄兴涛教授新著《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近日出版。
这是作者穷近二十年之功而写成的一部厚重的历史研究著作,甫一问世,年末不少媒体纷纷将其列入年度“十大好书”榜单。
(编者按:《重塑中华》为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参见:中华读书报评出2017年十大好书;黄兴涛教授获选中华读书报2017年度学者,参见本号今日二条文章)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缘何一出版就引起各方的关注?笔者连日展卷拜读,深深为其吸引,该著立意深远,视角新颖,卓见迭出,读来痛快淋漓,故不揣简陋特撰文向社会推介。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兴涛著,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10月第一版,59.00元“历史沉淀于概念”“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与认同,毫无疑问是近代中国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文化现象,它深刻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族、国家命运。
《重塑中华》以“中华民族”概念符号为中心,系统而深入地叙述了清代至全面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酝酿、确立、传播、强化与普及的历史。
这一历史不仅强烈影响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还将继续影响未来中国的发展。
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2020.9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享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发现的商代铸铜遗址来看,铸铜作坊主要分布在都城遗址和地方性中心聚落遗址,一般的村落遗址中基本不见。
都城遗址中的铸铜作坊在规模、铸造技艺、生产铜器的数量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地方性中心聚落遗址。
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商代A.官营手工业集中在都城B.手工业文明相对发达C.社会各个阶层等级分明D.都城的经济职能突出2.西周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战国时期,官员大都实行俸禄制,发放粮食依量官职高低而存在等级差别,高者万石。
这一变化有利于A.官员主动性的调动B.社会阶级矛盾的解决C.君主集权制的形成D.建立家国同构的政治3.右图是发掘于河南南阳的汉代画像砖,此类汉代画像砖已在河南地区有较多发现。
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汉代A.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出现新形态B.农耕中已经普遍使用畜力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厚D.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的犁4.古代中国注重监察制的推行,特别是汉代的《刺史六条向事》、唐代的《巡察六条》、元朝的《设立宪台格例》等都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监察法规。
这些法规A.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B.有助于监察机构行使职权C.使监察活动处于行政的中心D.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5.据《五代会要》载,后唐政府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抄写注出,仔细看读,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作者:刘志贻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9期摘要:中华民族观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各方力量对民族问题的回答,比如“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一体观”“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中华国族”入宪等,对打造中国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55-02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各方力量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和执政的过程中,民族问题是其无法回避的话题,中国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对民族问题的回答,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探讨中国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更好地理解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清朝的灭亡和民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政治基础清朝时期,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里,各民族之间经济和人员交流较少,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也主张“满汉一家”,但是主要还是为了清朝统治者的利益,虽然也重用汉人官员,主张满汉之间通婚,但是民族之间的融合依旧很慢。
辛亥革命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各民族之间经济人员往来日益密切,为中华民族各部分之间的交流打下了经济制度的基础。
此外,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的称谓,立宪运动时期的“五族大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民族观念在中国各界开始流行提供了条件。
但是,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则是在中国结束封建统治,法律和形式上对中华民族各部分享有平等权利的规定后,开始形成。
辛亥革命以前,封建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以压迫为主,中国社会中汉族外的各少数民族,由于政治等原因,与汉民族的交往不够密切,中央政府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还未深入,各少数民族自成一体。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同步教案 第13课 当代中国民族政策
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001年2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 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出了修改。2005年5月,国务院第八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第二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羁縻政策是中国古代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手段,“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改其宜”……就是在少数民族承认中央统治的前提下,中央允许其有相对悠闲的政治空间,使其可以保持本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
②国情条件: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力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2)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举措主要包括:一是把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摆到突出位置;二是优先合理安排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事业的投入;三是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四是采取特殊措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五是组织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对口支援;等等。
重思精英的意义——读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重思精英的意义读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内容提要黄兴涛的新著《重塑中华》从精英与下层民众复杂互动的格局出发,全面、系统论著近代“中华民族”观念如何由典型少数精英的思想,最终得到广泛社会认同的演变过程,填补了中国学术界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的空白,为检讨和纠正近几十年学术界单纯强调发掘下层声音之弊,回归精英视角、正视精英文化和思想的意义,提供了很好的示例。
为纠正西方学界特别是新清史论者所造成的学术混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他以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中汉族和少数民族上层精英的有关理念演变为切入点,似有与当下的西方乃至国内的学术主流唱反调的意味,实为带有反思意义的努力,是对那种以挖掘边缘群体声音而行反历史主义之风的一种反拨。
关键词中华民族新文化史下层研究黄兴涛教授从20世纪末开始研究清末民初以来中华民族认同问题,2002年发表的有关清末中华民族观兴起的论文,其论题之新颖,材料之扎实,讨论之深人,在当时的众多中文和西方有关文献中可称翘楚。
又过了十几年,他的著作《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以下简称《重塑中华》)分别由香港三联书店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近20年时间完成这样一部专门著作,该书在主旨、视角和论述方面都有颇可称。
史学研究之中精英视角的回归《重塑中华》全书共四章。
第一章主要讨论中华民族观念在清末及之前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关于清末最后20年汉族精英如梁启超和满族知识分子的中华民族观念。
此外,作者还讨论了西方传教士如郭士立等人对于汉语世界“民族”观念演进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民国建立后“五族共和论”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
作者认为五四运动之后梁启超、孙中山对中华民族观念又有新的探索,他们的论述和讨论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完善和传播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章集中讨论了抗战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深化中华民族认同方面所做的努力。
作者对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中华民族复兴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脉络提出了崭新的解释,认为民族复兴观念的提出和传播是抗战时代全民族在外敌人侵面前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化的产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书出版思考
第12卷第4期Vol.12 No.421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上逐步形成的。
近几年,我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付出了很多努力,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西藏工作座谈会、新疆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精神内核;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20年初,四部委联合公布了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培育基地名单,确定了10家单位为研究基地、5家单位为研究培育基地,这些都是在社会实践中把这一命题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有所体现,成为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
与此同时,在学术界各个领域也展开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研究,截至2020年12月,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进行检索,相关命题有2233条,学位论文75篇,其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有722条,学位论文34篇;还有研究著作,如黄兴涛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纳日碧力戈的《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这些理论研究,创新性地发展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为新时代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可以说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成为新时代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心声和心愿,是全党全社会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
图书出版行业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图书自身具有表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功能,又具有对个体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使图书出版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形态之间相互转换沟通的媒介,图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书出版思考杨璇(民族出版社,北京 100013)摘要: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命题已成为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随着2020年初四部委联合公布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培育基地名单,这一重大命题在社会实践中有所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兴涛著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
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见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适。
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认同,可以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现象。
以下文字受权摘自该书。
1.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基本确立的诸多因素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在政治界、思想界、知识界和舆论界,中国各民族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和观念得以基本确立、并逐渐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特别是1920年代之初以后。
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观念的强化与认同。
首先,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般国人都更为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命运,找到了各民族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与分裂他民族的本性所在和现实威胁,“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也因此被明确提出,这构成为现代的“中华民族”整体观念得以确立的重要政治基础和思想条件之一。
如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就明确揭示了中国在“国际帝国主义宰制下”的悲惨处境,并首次公开提出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任务。
同年9月中共机关报《向导》的发刊词也认定:“国际帝国主义的外患,在政治上在经济上,更是箝制我们中华民族不能自由发展的恶魔。
……因此我们中华民族为被压迫的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
虽然此时中共所谓“中华民族”尚未完全包括“蒙回藏”在内,但主张与这些具有共同民族命运和反帝使命的国内民族建立“联邦共和国”,却仍体现了与之进一步融合发展为一体的愿望。
这种把民族分为“压迫”与“被压迫”两类的“民族革命”和“世界革命”理论,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而一旦将“国际帝国主义”确立为整体的敌人,自己的内部就更容易激发出整合的需要和目标。
这符合系统论的思想。
事实上,反对“帝国主义”任务的明确提出和认定,对于此后中国境内各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的融合统一,对于中国人整体的现代民族认同,也的确发挥了积极的推进功能。
与此相一致,五四运动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以及五卅运动、收回租界和教育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民族运动的一次次开展,则又在实践层面有力地强化了中国人整体的大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相互制约,彼此互惠,中国政府虽据理力争,挽回了部分国权,但却未能真正消除帝国主义加诸中国主权的各项限制,反而使中国的山东省由日本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因此,还在会议召开期间,深受刺激的在美华侨就纷纷行动起来,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的无耻行径,并“大呼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中华万岁万岁万万岁而后散。
”又如五卅运动爆发后,也有国人乘机发出“养成民众的民族观念和把爱国作为最高道德的建设”的公开呼吁,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就这样写道:“同胞们!五卅运动的代价是什么?是总商会的十三条吗?不是!是民众民族观念的养成、爱国为最高道德的养成的一个机会。
我们不要放过了这个机会,我们要就此谋中华民族的解放,中华民族的自由平等!”这真是反帝斗争激发和强化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再生动不过的例子了。
笔者近期查阅《申报》数据库,发现五卅运动后,诸如“中华民族万岁”,“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华民族独立万岁”、“中华民族自由平等万岁”之类,已经是较为常见的政治口号。
如1925年6月河南信阳市民为支持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召开大会,就高呼“打倒英国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华民国万岁!”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20世纪初年的清末,“帝国主义”概念就曾随着民族主义思想一起传入中国。
五四以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理论得到迅速传播。
不仅中共以这一理论武装自己,国民党和国家主义派(以后发展为“青年党”)等也受到这一理论的重大影响,并以之为指导开展各自的“革命斗争”。
特别是1924年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开始之后,打倒“帝国主义”也同样成为国民党和国家主义派的共同口号,并与中国人的现代民族意识,包括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体化的“中华民族”观念,无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对后者的发展产生持续性的激发和推动作用。
今天的人们,如果不经意地去查阅一下民国时期有关“帝国主义”及其与中国关系的论著,其数量之多,一定会令其大为吃惊。
仅以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为例,各种帝国主义侵华史就已连篇累牍,不断涌现。
1925年出版的就有早期共产党人高尔松、高尔柏所编的《帝国主义与中国》(上海新文化书社初版,次年由青年政治宣传会再版),漆树芬编著的《帝国主义侵略下之中国》(孤军杂志社发行,次年即改名为《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又名《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中国》,由光华书局再版,后多次重版,影响极大),国民党人汪精卫编著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趋势和变迁概论》(又名《国民会议国际问题草案》(北京国际问题研究会编辑发行),后改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痛史》)等多种。
此后陆续出版的这方面的著作还有:政治学家杨幼炯编写的《英帝国主义与中国》(1926年),常书林著的《帝国主义与中国》(1927年),于树德、陈彬龢、王敬和潘宗理分别著的三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前两本出版于1927年,后一本出版于1929年),唐守常著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痛史》(1927年);刘彦和高守一分别著的两本《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史》(1927年,1929年),杨先钧著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之中国》(1929年),董霖著的《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1930年),蒋坚忍著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1930年)等等。
这实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和史学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注意、但迄今为止尚远未得到认真清理和深入研究的历史现象。
1925年高尔松和高尔柏编的《帝国主义与中国》书影上述这些著作对此前列强侵夺中国领土,攘夺中国主权、欺压和剥削中国人之历史事实,加以排比描述、透视分析和充满愤慨的揭露谴责,对于中华民族整体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之形成与强化,意义实不言而喻。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是时,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神圣诉求,总是和打倒帝国主义的运动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正当性之声张,以及在此名义下的民众动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意识形成、发展和得以发抒的显著特征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帝国主义侵略与现代中华民族自觉两者间的关系问题,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学者曾敏锐地触及过。
如稍后的1932年底和1933年初,有位孙伯謇先生发表《中华民族的现代性》一文,就曾尝试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思想揭示。
他指出,自从清代中国与西方列强有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关系开始,帝国主义就以各种无耻手段蹂躏中华民族,毒害和压迫中华民族,但中华民族“在争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旗帜下,形成民族革命运动”,也就同时开启了其现代自觉的历程。
所以在他看来,中华民族与英帝国主义“第一次冲突”的鸦片战争,就“给了民族自觉的兴奋一个激动”;至甲午中日战争,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同时民族内部的革命力量也得以聚合发展,因此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自觉也就在这个时候醒悟过来”。
该文还特别强调,“现今的民族,想在国际竞争中得到生存的地位,也只有抵抗与不屈服,是民族现代性的表现”。
应当说,此种认知与声言,不仅在其阐发的当时意味深长,对于今人理解五四以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确立的历史条件,也不无帮助。
其次,是经过民初十年“五族共和”的国家整合和社会整合,尽管袁世凯北洋军阀的统治十分落后和腐败,但毕竟还是在“中华民国”的名义下,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教育,特别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奠定了有利于国内各民族实现一体化的现实发展基础。
再次,袁世凯死后,国内出现了令人忧虑的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民初蒙、藏一小撮上层分子的分裂活动也还在继续,不仅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又提出“民族自决”说,苏俄也相应提出了“民族解放”说,这几种因素的复杂作用与交互激荡,也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们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一体化进程的愿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这里,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民族自决”理论所发生的特殊复杂影响。
1919年底,《东方杂志》上曾发表一篇文章,表明中国知识界对于“民族自决”说已经保持了既理性认同又高度警觉的清醒态度。
该文指出:“此次欧洲大战告终以还,'民族自决’、'民族自决’之声,遍闻于世界。
其久困于他国专制压迫之下者,则欲乘此以恢复其独立自由,其屡受他国之凌辱而濒于危亡者,则欲藉此以抗强御而图自存,其狡焉思逞日以侵略为务者,亦且外假民族自决扶危抚弱之名,而内以济其剽窃并吞之欲”。
的确,对于新生的中华民国来说,“民族自决”说就像一柄双刃剑,在激励各民族摆脱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大民族整体意识的同时,也容易被帝国主义所利用,用以唆使少数民族滋长一种“独立”分裂的情绪。
此时,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整体观念被有力地倡导并传播开来,受到此种思潮及其现实政治实践的复杂刺激,是不言而喻的。
如蒋坚忍在其所著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的绪言中,就慷慨激昂地宣称:“中华民族觉醒了!中华民族解放的运动弥漫全中国!民族底自决已成为四万万民众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这个伟大的求生存,求平等,求解放的革命运动,我们深信必得十分圆满的成功,现时代的中国快降临了。
”由此可概见一斑。
人们不难发现,作为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学者,孙中山明确倡扬“大中华民族”理念,梁启超再度热心于对“中华民族”史的研究和阐发,基本都是发生在五四运动以后。
他们的有关言论和著作,在笔者看来,当可视为1920年代初现代中华民族观念逐渐传播开来的突出标志和某种先导。
2. 孙中山的有关倡导及其深远影响在1919年9月所写的《<战后太平洋问题>序》,10月所写的《八年今日》,以及同年所写但具体时间不详的《三民主义》等文中,孙中山都明确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且还不是一般地漫不经心地加以使用,而是从一开始就自觉而强烈地认同“中华民族”一体观念,并积极地予以倡导。
如在1919年的《三民主义》一文中,他就公开表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美利坚之合黑白数十种之人民,而冶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的目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