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文化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
文化消费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素养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经济意义
02
文化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文化意义
03
文化消费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02
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03
文化消费对策研究
政策措施
制定文化消费政策
政府应制定文化消费政策,引导和促进文化消费的发展,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差异。
加大文化设施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为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推广文化产品
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推广优秀的文化产品,提高公众对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
效、有趣的消费体验。
02
新市场
数字文化消费正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
机会。数字文化消费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展,包括
在线视频、音乐、游戏、动漫等领域。
03
新机遇
数字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
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将推动
文化消费的发展历程
1 2
起源
文化消费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有 了对文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消费逐渐 丰富多样,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3
现状
目前,全球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 的产业链,各国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交流与融 合。
文化消费的意义
文化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文化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年轻一代在文化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年轻人的文化调查研究,探讨他们对文化消费的观念和行为的变化趋势。
二、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观念与行为逐渐发生变化。
他们愈发重视个性化、多元化和体验性的文化产品,更加关注自身的审美需求和情感追求。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和交流渠道。
三、文化消费观念的变化1. 个性化需求的崛起中国年轻人对文化消费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体验和品味,他们更善于从大众文化中融合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形象。
不再盲目崇拜明星和追求热门文化产品,而是通过更深入的思考和个人选择来体验文化。
2. 多元化文化呈现传统的文化形式逐渐被年轻人尝试和接纳。
除了传统艺术表演和文化遗产的欣赏,他们也开始关注跨界融合的文化产品,例如音乐节、艺术展览、文化街区等。
他们对于不同文化形式的接纳和探索使得文化消费变得更加多元化。
3. 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的方式文化消费成为中国年轻人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的方式之一。
他们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产品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身份认同。
文化消费成为年轻人展示自己独特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四、文化消费行为的变化1. 互联网改变消费模式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中国年轻人的文化消费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电影、阅读书籍、参与文化讨论等。
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途径。
2. 线下文化体验的重要性尽管互联网在文化消费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但中国年轻人对于线下文化体验的需求并未削弱。
越来越多的文化节日和活动吸引他们走出家门,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社交化的文化消费中国年轻人将文化消费与社交结合起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和分享文化体验来扩大社交圈子。
例如,在线文化社区、文化沙龙和线下演出等活动成为他们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文化消费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了解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本调查报告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的调查结果。
1. 文化消费意识与需求中国城市居民对于文化消费的意识日益增强,87%的受访者表示文化消费对于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在文化消费的需求方面,电影、音乐和阅读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文化消费方式,约占调查样本的60%。
此外,个体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也逐渐增多,2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愿意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如展览、音乐会等。
2. 文化消费支出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年的文化消费支出超过了10%的家庭收入。
在文化消费的细分领域中,电影票、音乐演出和书籍是最受欢迎的消费项目,其中电影的消费金额最高,约占总消费的30%。
3. 文化消费渠道中国城市居民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渠道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调查数据显示,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线上购买电影票、音乐等文化产品,同时也会选择线下的电影院、书店和音乐演出场所进行文化消费。
其中,线上购买文化产品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线下的主要原因则是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
4. 文化消费内容偏好在文化消费内容偏好的调查中,中国城市居民对于本土文化的关注程度较高。
5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欣赏本土电影和音乐作品,认为它们更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特色。
此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也备受欢迎,如好莱坞电影和国际音乐。
5. 文化消费体验和影响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他们的文化消费体验持积极态度,83%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能够带给他们快乐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
对于文化消费的影响,87%的受访者表示它们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和品味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文化消费还对城市形象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对文化消费的态度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文化消费的态度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他们对文化消费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旨在揭示当代大学生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和追求,并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总计收集了300份有效问卷。
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生对文化消费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消费偏好以及对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看法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1. 文化消费的认知程度在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认知程度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文化消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文化消费的内涵和意义并不清晰。
总体来说,对于文化消费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2. 文化消费的参与意愿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文化消费对自身成长和娱乐有积极作用,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消费活动。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对文化消费不感兴趣或者没有时间和金钱去参与。
3. 文化消费的偏好在对文化消费偏好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有不同的偏好。
其中,较多学生倾向于选择阅读、观影和参观展览等传统文化消费方式,相对较少的学生对演出、演唱会和体育赛事等活动感兴趣。
4. 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看法在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个人经济状况、朋友圈影响、文化消费场所舒适度以及文化消费推广宣传等因素对其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讨论与建议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提升文化消费认知: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文化消费的认知,使其能够理解文化消费的内涵和意义。
2. 创造更多文化消费机会:各级政府、文化机构和高校应加大对文化消费场所的建设和推广,创造更多吸引大学生参与的文化消费机会。
3. 丰富文化消费内容:在满足大学生传统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应提供更多多样化、创新性的文化消费内容,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2022贵州省大学生社会调研选题
2022贵州省大学生社会调研选题大学生社会调查选题大学生社会调查选题为什么那么重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选题决定了调查的性质、价值、可行性和专业性,请在出发前充分论证。
一旦做了决定,就不能反悔。
确定选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价值(关注度更高、影响力更大,但难度也更大)、可行性(资金、交通、安全、时间、精力、知识水平等。
),以及目标的准确性(是否调整目标,优化目标,坚持目标,自己决定)。
一、管理类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与分析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典型案例调查研究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调查研究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与分析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16.中国行政管理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17.当前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调查研究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23.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4.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25.城市社区发展调查与研究二、经济类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4.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5.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研究6.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7.我国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8.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9.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10.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化研究11.农民收入问题调查12.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13.民间投资问题调查14.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15.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16.商业保险问题调查与研究17.地下钱庄问题调查与研究18.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调查研究l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20.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与分析21.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2.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23.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24.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26.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调查与研究27.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28.当前我国名牌战略案例分析29.当前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30.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三、法律类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2.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研究3.法律赔偿执行难问题调查研究4.知识产权法研究5.信息安全法研究6.电子商务法研究7.政务公开制度研究8.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问题研究10.当前文化法制调查与分析ll.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l2.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l3.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l4.当前中国法律援助的实践调查与思考15.当前中国公益诉讼问题的调查与思考l6.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调查研究l7.新世纪新时期推进我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l8.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l9.“三农”问题的有关立法争议问题调查研究20.中国实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四、社会学类1.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与分析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研究4.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5.当前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分析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8.当前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9.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10.当前家庭保姆问题调查l1.当前社区服务问题调查研究l2.家庭暴力问题研究l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l4.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15.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l6.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1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l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研究l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20.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调查与研究21.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2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4.当代时尚流行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学研究2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研究26. 当前大学生服务社区的调查与分析27. 当前城市社区功能完善调查研究28. 当前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加强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29. 当前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30. 当前值得注意的社会动向及其分析五、教育类1.当前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3.当前中学新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4.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5.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6.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7.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9.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10.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1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l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3.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研究l4.加入WTO、留学潮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15.从学生角度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l6.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l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l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l9.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20.当前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六、管理类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与分析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典型案例调查研究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调查研究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与分析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16.中国行政管理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17.当前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调查研究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23.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4.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25.城市社区发展调查与研究。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也正在当代社会变迁中兴起。
消费文化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
因此,深入探究当代社会消费文化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对于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当代社会消费文化兴起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消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从消费文化的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等方面,深入探讨消费文化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将实地走访相关消费者,采访相关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消费文化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四、研究进程
本研究将分为两个阶段:
(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消费文化的历史
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等方面,深入探讨消费文化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实地调查阶段:实地走访相关消费者,采访相关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消费文化兴起的原因。
五、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数据确定相关企业发展,与消费文化兴起的原因。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6篇3000字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6篇3000字第一篇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一、引言: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产业作为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因此加快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产业内企业、从业人员、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探索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路径,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建议。
我们期待通过本次调查报告,为相关部门、企业决策者、研究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和分析,促进生态环境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具体包括: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生态环境产业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问卷,涵盖了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问卷通过在线平台和实地发放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实地访谈:针对生态环境产业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访谈。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了更加详细和具体的信息,包括产业发展的难点、政策支持的效果、技术创新的路径等方面的见解和建议。
文献资料搜集:收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政策文件、产业报告等文献资料,作为调查的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对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为实地调查提供了理论支持。
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本次调查得到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为准确分析生态环境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调查结果:产业规模:调查显示,我国生态环境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
“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往届命题参考选题及获奖作品
附件三“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往届命题参考选题第八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参考题目考一、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路线典型调查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二、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验和存在问题研究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查研究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研究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农村税费改革调研假日经济发展调查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经营发展研究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三、法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调查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问题研究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保护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新型犯罪的研究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四、社会学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农村社会的权威及其变迁研究社会公益捐赠行为调查分析新移民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研究五、教育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伟大实践现代科技发展与教育发展和改革研究高等教育执行经济、科技、教育三结合方针的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研究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与经验调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后勤社会化调查分析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六、管理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研究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WTO之后纺织品公司战略调整调查分析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企业在创新中发展典型调查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非营利组织的法制化、规范化研究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选题为引导参赛作品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这份参考题总目。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系(专业)矿业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年级2013级学号134388031050姓名张涛涛指导教师杨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制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师生职工为例摘要: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由不同的文化所建构起来的文化现象。
消费始终是某种文化制度性规约的产物,包含于一定的文化系统当中。
基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而发展出了差异性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
对于什么能消费、什么不能消费以及如何消费,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分类与界定标准,对消费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代社会消费的文化建构对于消费伦理、消费方式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消费、文化体系、当代社会一、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法(一)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本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共16道选择题,其中单选题10道,多选题6道。
分别是:基本信息、消费环境、消费方式及理念、消费前景四部分内容进行调查。
第1至第4题调查被采访者基本信息;第5和第6题调查被采访者的消费环境;第7至第13题侧重调查消费方式与理念;第14至16题则是对消费前景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survey through questionnaires)是采用问卷的形式用同样的问题对有关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收集数据或资料的一种科研方法。
它是目前为止词典使用研究中采用得早、广泛、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100%。
对调查数据通过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 调查目的此次问卷主要围绕师生职工的文化消费情况展开,并提供相关问题供读者作答。
三、 调查对象六盘水师范学院师生职工 四、 调查时间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 五、 调查内容、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信息1、性别比例:50份中,男性30名,占总人数的60%;女性20名,占总人数的40%。
概论课社会调查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教学大纲一、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社会实践调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这门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掌握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社会实践调查方式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对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调研单位由学生自己寻找,调研单位,可以到父母、亲戚、朋友、邻居等所在单位、企业调查,也可以到市场或社区调查。
调研题目学生可以自拟,也可从教师提供的参考题目中选取。
三、社会实践调查参考题目1、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分析2、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3、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4、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调研5、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现状6、××地区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现状调研7、关于家乡所在县(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状况的调查8、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四、社会实践调查基本要求(一)此次社会实践调查仅针对2013级全体学生,以完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2学分的实践教学。
(二)社会实践调查由概论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指导完成。
(三)全院2013级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此次社会实践调查,不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及社会实践调查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取得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应学分(2学分)。
2024年我国文化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文化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消费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文化消费现状分析、消费结构特点剖析、消费环境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与措施、行业发展趋势展望、文化消费心理分析、文化消费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以及文化消费的全球化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文化消费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文化消费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市场逐渐繁荣。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总额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文化消费的具体内容上,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
电影、音乐、图书、网络文化产品等各类文化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文化旅游、艺术展览等文化体验活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消费结构特点剖析我国文化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消费者在文化消费上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偏好。
例如,年轻人更倾向于消费网络文化产品,而中老年人则更喜欢阅读书籍、听音乐等传统文化消费方式。
同时,文化消费的城乡差异也较为明显。
城市居民在文化消费上的投入相对较高,消费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而农村居民则受限于经济条件和文化资源,文化消费相对较低。
三、消费环境存在问题尽管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文化消费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其次,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和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文化消费的支付和流通渠道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对策建议与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与措施: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文化企业应注重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2023年第九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考题目
第九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参考题目为引导参赛作品更好地联系实际,突出时代主题,关注人民需要,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国组委会请有关专家拟定了这份参考题目。
本参考题目,仅供参赛选手选题、构思参考。
个别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
总的规定是: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理论,进一步实际,进一步群众,用建设性的态度,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独立思考,以小见大,创新结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大纲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抱负,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征询报告,已经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
哲学类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5.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9.弘扬中华文化,哺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经济类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的典型调查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途径和形式调查研究5.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究6.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调查研究7.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研究8.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1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11.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本问题的调查研究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13.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15.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与完善调查研究16.民间投资问题研究17.民营公司中业主和雇员关系问题的案例研究18.民营公司制度创新典型调查19.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20.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21.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22.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23.各类公司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典型调查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25.积极运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研究26.资源节约型公司典型调查27.小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29.我国公司“走出去”的典型调查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法律类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研究2.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3.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4.物权法实行问题研究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6.婚姻法实行中的问题调查研究7.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9.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10.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1.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12.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13.公益诉讼问题研究14.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15.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1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17.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社会学类1.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因素调查分析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6.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9.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10.城乡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11.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13.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14.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1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19.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20.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2.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24.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25.代际关系变化的调查研究教育类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5.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6.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调查7.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9.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10.城乡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中小学教育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1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1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15.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管理类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3.新型科技公司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4.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5.大型零售公司物流系统发展调查6.信息化对公司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研究7.我国公司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8.我国民营公司破产、倒闭和再创业问题调查9.公司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10.工矿公司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1.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12.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14.新世纪我国商会(公司家协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15.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16.城乡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17.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18.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19.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20.市政管理机构建设和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选题(精选五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选题(精选五篇)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选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指导选题(可自选,但自选的题目经老师同意方可)1.民生工程改善的现状分析2.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3.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分析4.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典型调查与分析5.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研究6.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7.农民收入问题调查8.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9.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10.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调查与研究11.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建设的现状调查1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13.当前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14.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15.农村低保问题调查与研究16.当代农村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分析17.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18.农村劳动力问题调查与研究19.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20.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分析21.社会公平正义与收入分配方式的关系研究22.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23.当前家庭保姆问题调查24.当前社区服务问题调查研究25.家庭暴力问题研究26.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27.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28.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29.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30.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31.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研究32.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33.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34.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研究35.当前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加强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36.当前值得注意的社会动向及其分析37.当前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38.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39.当前中学新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40.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41.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4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43.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4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45.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46.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47.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48.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与分析49.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50.沿淮灾后安置工作的调查研究51.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调查分析52.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53.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4.农村医疗现状调查与分析55.当前中学生抽烟情况的调查分析56.城市社区发展调查与研究57.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58.农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59.中高等职业学校(学院)培养目标定位分析6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调查研究附件二:1.农村现行医疗保障的调查与分析2.和谐建设大学校园的调查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4.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5.对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的调查研究6.本村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具体做法或本村农民种植观念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方式的巨大变革。
本文将以北京市为例,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的变迁,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民过着相对封闭和困苦的生活。
资源紧缺、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导致人们只能奢望基本的生活物资。
人们的消费意识相对较弱,物质生活水平低下。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消费文化开始发生转变。
首先,市场经济的崛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加剧,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商品。
人们不再局限于有限的供应,而是能够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更多的产品。
这种选择权的增加使得个体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保护,也促进了消费文化的繁荣。
其次,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使得中国人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因此人们能够消费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消费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基本生活物资,开始涉及到更多的娱乐、旅游、教育等方面。
人们愿意为了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而进行消费,这种价值观的改变推动了中国消费文化的不断升级。
第三,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也对消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从传统的封建礼教到开放多元的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拜金主义和面子文化逐渐淡化,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在价值和品质生活。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促使了消费模式的多样化和消费品质的提高。
最后,科技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中国消费文化的变革。
从互联网的普及到移动支付的兴起,科技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购物和娱乐,移动支付让支付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科技的推动使得中国消费者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选择商品和进行交易,进一步加速了消费文化的变迁。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报告题目《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院系美术学院专业艺术设计年级班级 2 0 1 2 级( 1 )班姓名吕彪学号12151140111《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前言消费既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行为,又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领域。
提高消费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既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归宿。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城乡居民消费领域最为深刻的消费变革,它显著地提升了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改变了消费结构状况,催生了消费生活方式的更新。
中国居民消费文化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消费文化的加速演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成为人类历史活动的基石。
因此,人们消费生活需要及需要发展演变的进程,就成为制约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
消费文化首先是一种经济文化。
消费过程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它以“消耗或享用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生活服务)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这种特殊规定性,鲜明地表现着经济文化的基本属性,集中表现了人们在生活领域的各种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行为方式等构成消费文化的基本内涵。
剖析消费文化,揭示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演变的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根源、人文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特征,就是展现人们生活方式的形态,回答“如何生活”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生活”的问题。
同时,消费文化又是社会不同主体之间通过生活消费过程相互交往的规则和情感联系方式,从而表现出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实质,进而反映了支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运动的内在机理。
在每个社会形态中,消费文化的继承与蜕变、矛盾与冲突,总是经济文化进而是整个文化形态中表现得最明显、最直接、最深刻的部分。
伴随中国历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即历代经济文化演进的基本背景下,勾勒消费文化的基本状况及其演变的基本轨迹,探寻不同社会形态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之中,其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的基本状况,从而揭示相关社会制度、观念、习俗、环境等各种文化要素的变迁对社会成员消费生活的影响,展示我国消费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历程。
社会文化变迁与消费观念的关系评估
社会文化变迁与消费观念的关系评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我们不得不关注社会文化变迁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人们的消费观念不仅仅是关于购买物品的态度,更是对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的体现。
本文将评估社会文化变迁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并探讨其带来的利弊。
一、社会文化变迁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 新的社会价值观影响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过去,人们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更加注重物质的积累。
而现在,随着个人的价值主张逐渐增强,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更倾向于强调个性化、个体意识和自我表达,这种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带动了消费习惯的转变。
人们更愿意购买符合自己个性的商品,将产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来进行身份认同。
2. 媒体的影响力在消费观念中的作用随着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它逐渐成为塑造和影响消费观念的重要力量。
广告、电视剧和社交媒体等媒介渠道,为人们塑造了各种美好的消费生活。
媒体所呈现的生活方式、潮流趋势和消费习惯,对消费观念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人们往往会受到媒体的暗示和影响,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
二、社会文化变迁对消费观念的利与弊1. 创新和个性化的机遇社会文化的变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遇。
不同的文化因素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使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创新产品。
个性化的消费观念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社会文化变迁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消费领域,如环保消费、互联网消费等,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和便利。
2. 浪费和盲目消费的风险社会文化变迁也带来了消费观念盲目和浪费的风险。
随着以物质为导向的文化目标的变化,许多人追求迅速的满足和即时的享受,而忽视了可持续性和财务规划。
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人们更容易被虚荣心和社会压力引导,过度消费和浪费成为社会问题。
三、适应社会文化变迁的消费观念1. 增强消费者意识和理性思考面对社会文化变迁所带来的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者需要增强自己的消费者意识和理性思考。
在购买商品时,要审慎衡量自己的需求和购买动机,避免盲目跟风和受到虚假广告的误导。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山东职业学院方超摘要:消费文化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覆盖了社会变迁、文化符号、意识形态等领域,其中又包括了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等内容,它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消费文化经济发展一、经过调查研究发现1、消费文化呈现如下特征:具有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消费品的象征(符号)意义超过其使用价值;消费文化具有外在的感染性。
2、当代社会变迁中的消费文化的兴起原因⑴科学技术革命, 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消费文化。
网络购物方兴未艾,各种电子媒介等声像结合的科技产物也借机蓬勃生长。
⑵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消费文化兴起的内在动力。
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闲暇时间增多也有力地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⑶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场化的运作, 制度的创新是消费文化产业兴起的制度保证。
以制度创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而启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新的世界发展趋势。
3、消费文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居民消费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健康化、个性化、世界化。
这种消费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消费文化的发展趋势。
但消费文化不是简单地反映消费生活,反映消费的发展趋势,而是渗透于消费领域,渗透于人们的消费生活之中,渗透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之中,渗透于消费的各种方面,赋予它以文化的内涵,提高它的文化品位,从而提高消费质量。
(1)广告传播成为影响消费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广告传播表现对消费文化的影响:在研究广告传播表现对消费文化作用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消费文化的形成以及变化是在广告发挥说服作用,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基础上的,从很多成功的广告传播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消费文化主要影像符号的广告表现,也就是能够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广告诉求对消费文化的形成是有着显著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影响了消费文化中的话语再生方式;②通过广告传播表现能培育特定的消费阶层。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附件1: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一、哲学类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5、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9、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二、经济类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的典型调查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途径和形式调查研究5、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究6、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调查研究7、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研究8、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1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11、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问题的调查研究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13、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15、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与完善调查研究16、民间投资问题研究17、民营企业中业主和雇员关系问题的案例研究18、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典型调查19、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20、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21、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22、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23、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25、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研究26、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27、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29、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三、法律类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研究2、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3、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6、婚姻法实施中的问题调查研究7、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9、刑事法律问题完善研究10、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1、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12、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13、公益诉讼问题研究14、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15、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1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17、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四、社会学类1、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6、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9、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10、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11、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13、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14、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1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19、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20、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2、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24.、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25、代际关系变化的调查研究五、教育类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2、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5、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6、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调查7、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9、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10、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中小学教育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1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1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15、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六、管理类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3、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4、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5、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6、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研究7、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8、我国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和再创业问题调查9、企业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10、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1、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12、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14、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家协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15、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16、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17、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18、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19、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20、市政管理机构建设和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整理)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昕黄平本文试图提出的问题是:目前中国城社会中正在出现消费主义文化,这种文化-生活方式的出现和扩散是以思想-观念为主导的,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层面和价值领域里的一场深刻变革。
本文所关注的并不是对物质产品的消费总量这一经济学意义上的变化,而是要从人们要消费什么、怎样消费以及为什么要如此消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系统中,去试图理解消费文化现象所涉及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由此体现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显著变化。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认为,随着中国社会日益加快的商业化步伐和与跨国市场“接轨”的速度,消费主义正在逐步确立其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这一命题所采取的社会—文化观点,把消费文化领域里发生的变化不仅仅视为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在拒绝简单的经济还原论的同时,本文从文化支配权的理论视角出发,强调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变化的文化主导作用和文化建构意义。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消费主义问题的讨论,试图建立这样一种视角: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可以成为一个自主领域,从而对其它社会生活领域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建构作用。
本文认为:人们对消费符号象征系统为他们提供的意义的“积极认同”不是文化支配权的消失或意识形态的终结,相反,符号的建构作用是对文化支配权机制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补充,或一种新的社会生活与社会观念的组织与控制形式。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导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开始快速迈入大规模消费(或“大众消费”)时代,这种前所未有的划时代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历了二十个年头。
无疑这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样毫无疑问地,这也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巨变的时期。
在国门打开之前,中国的经济(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基本上没有摆脱短缺时代,绝大多数中国城乡的家庭仍处于温饱的边缘,几亿人还在贫困中挣扎,而那时即使是较为富裕的小部分人也还在节衣缩食地追求“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文化消费偏好调查
文化消费偏好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化消费偏好调查是对人们对不同文化产品和活动更倾向选择的一项研究。
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化消费的偏好进行分析,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城市居民,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和文化消费偏好。
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
文化消费偏好包括娱乐活动、艺术表演、文学阅读等方面的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文化消费偏好的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文娱活动偏好在娱乐活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倾向选择电影、音乐会、运动比赛等活动。
其中,电影是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占比达到60%以上。
音乐会和运动比赛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分别占比20%左右。
2. 艺术表演偏好关于艺术表演,调查结果显示,音乐会和话剧是人们最喜欢的艺术表演形式。
音乐会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占比接近50%。
而话剧的剧情和演员表演技巧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占比约30%。
3. 文学阅读偏好在文学阅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小说是人们最喜欢的文学作品类型。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读小说,其中言情小说、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是最受欢迎的三个子类别。
紧随其后的是传记和名著类书籍。
三、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1. 社会环境影响文化消费偏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现代社会娱乐活动的丰富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电影、音乐会和运动比赛等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也增加了人们的参与意愿。
而艺术表演和文学阅读的推广活动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接触和欣赏艺术的机会。
2. 个人兴趣和习惯个人的兴趣和习惯是影响文化消费偏好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X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XXXXXX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XXXXX姓名:XXX 学号:XXXXXXXX摘要:消费文化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覆盖了社会变迁、文化符号、意识形态等领域,其中又包括了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等内容,它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消费文化经济发展关于这项课题的研究意义,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研究意义1、消费认同。
从消费文化研究的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反映了其社会身份的变化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结构呈现生梨型结构形态,在这种结构形态里各阶层都处在剧烈的分化重组中。
这种阶层结构所引发的深层次的矛盾、危机等必然地反映到了消费文化上。
2、消费的符号诠释。
从消费文化观点看,符号消费是消费的最终本质。
符号诠释有助于揭示消费行为。
例如,资源的占有和支配发生变化,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后果。
研究表明,当消费者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后,往往期待对商业行为进行更多的监管。
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消费文化学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消费文化对消费从而对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使之协和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二、调查研究成果1、消费文化呈现如下特征:①具有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②消费品的象征(符号)意义超过其使用价值;③消费文化具有外在的感染性。
2、当代社会变迁中的消费文化的兴起原因⑴科学技术革命, 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消费文化。
网络购物方兴未艾,各种电子媒介等声像结合的科技产物也借机蓬勃生长。
⑵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消费文化兴起的内在动力。
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闲暇时间增多也有力地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⑶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场化的运作, 制度的创新是消费文化产业兴起的制度保证。
以制度创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而启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新的世界发展趋势。
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一周工作五天的作息制度。
从2000年起,一年法定的节日天数从6天增加到10天,并因此而形成了每年三个“黄金周”制度。
制度性休闲时间的增加,大大激发了城市居民参加休闲活动的热情,休闲消费文化也因此在城市广为流行。
可以说,休闲消费文化的兴起,构成我国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它是现代化历程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3、消费文化的发展趋势:当代居民消费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健康化、个性化、世界化。
这种消费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消费文化的发展趋势。
但消费文化不是简单地反映消费生活,反映消费的发展趋势,而是渗透于消费领域,渗透于人们的消费生活之中,渗透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之中,渗透于消费的各种方面,赋予它以文化的内涵,提高它的文化品位,从而提高消费质量。
4、广告传播表现和消费文化变迁的相互关系广告传播表现对消费文化的影响:在研究广告传播表现对消费文化作用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消费文化的形成以及变化是在广告发挥说服作用,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基础上的,从很多成功的广告传播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消费文化主要影像符号的广告表现,也就是能够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广告诉求对消费文化的形成是有着显著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影响了消费文化中的话语再生方式;②通过广告传播表现能培育特定的消费阶层。
消费文化对广告传播表现的作用:一则成功的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往往能够激发我们潜在的需求、欲望、情感。
改革开放使国外的商品进入我国的市场,随着商品的广告宣传,消费文化也被介绍进来。
日本的家电、瑞士的雀巢咖啡、美国的可口可乐在社会上掀起了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使广告成了介绍外来文化的窗口。
我们说广告是影响和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的行业,但是并不等于说消费者消费趋势和文化的改变对广告的创作毫无影响,离开时代需要的广告最终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很小或者忽略不计的影响。
消费文化对广告传播表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①使广告中的形象具有符号化的特点;②通过话语环境控制消费主体。
5、后现代主义对消费文化的影响①后现代主义攻击艺术的自主性和制度化特征,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即一种强调对初级过程的直接沉浸和非反思性的身体美学。
在消费文化中,追求美的身体就成为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出来。
为了拥有美的身体,人们不惜金钱,甚至不惜牺牲健康,铤而走险地尝试各种方法。
②后现代主义无论是处在科学、宗教、哲学,还是其他知识体系中,都暗含着对一切元叙述进行着反基础论的批判。
③在日常文化体验的层次上,后现代主义暗含着将现实转化为影像,将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的倾向。
因此,后现代的日常文化是一种形式多样与异质性的文化,有着过多的虚构和仿真,现实的原型和真实的意义都消失了。
但问题是,影像的过量生产和现实中相应参照物的丧失造成了一种浮夸的商品形式。
这也正是如今许多人都感觉到的消费之后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感到有些空虚的原因之所在。
④后现代主义所喜好的是对以审美的形式呈现人们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
这更多的是一种强调主观和个人的生活方式。
在消费文化中则表现为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
应该说,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消费文化,都体现了现代人们超越传统的试图。
但在超越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它们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异化现象。
后现代主义昙花一现地过时了,成为哲学史中的一部分,而在人们越来越理性的今天,消费文化也将得到合理的充实而变成真正对人类有益的文化形态。
6、休闲消费文化休闲消费文化在我国的出现,意味着休闲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被赋予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铁饭碗”的打破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休闲已经从一种低层次活动(如恢复体力、消遣),变成了具有补偿功能和解压功能的活动。
休闲需求的满足方式,也越来越从自发活动转变为一种消费活动。
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向,是同国家的休闲供给政策的转变分不开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休闲设施和产品的供给仅仅被看作国家所提供的福利,而不是产业,休闲供给由国家垄断,并被限定在较低的水平,休闲供给的种类也很少,选择范围十分有限。
不仅如此,在国家看来,职工的业余生活也是意识形态的战场,“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去占领”,因此,休闲生活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了。
尤其是在文革时期,受意识形态的束缚,休闲供给几乎到了凋零的地步。
很显然,既然休闲供给是一种福利和意识形态,休闲活动也就无法采取市场消费的方式。
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国家的休闲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休闲的意识形态色彩被淡化,休闲的经济功能被加强。
一方面,休闲供给不再被看作仅仅是由国家提供的福利,而是看作一个产业。
国家允许并鼓励私营部门进入休闲供给领域。
休闲供给市场化的结果,使休闲服务和产品变成了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可以获得的消费品。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部门对居民的需求更敏感,因此所提供的休闲产品更符合居民的需求。
这也就是为什么居民愿意花钱从市场获取休闲消费品的原因之一。
7、引导消费文化的措施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应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协和。
引导正确的消费文化,应该做到:①应当提高全民文化意识。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要加速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改变教育福利性消费,加速文化教育的产业化,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提高文化教育消费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
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消费文化的教育。
文明消费、合理消费,科学消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消费方式是现代消费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消费者主权的基础工程。
三、研究不足就我看来,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在于:1、大部分学者着眼于消费文化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其兴起的原因的调查停留在浅层次,而没有挖掘其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内在关联和必然性。
2、消费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应从多方面入手,而不是只停留在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结果上。
3、任何一项研究都应秉承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多进行实地、问卷等调查,多方面收集资料,才能获得较为准确而全面的研究成果。
4、对待这个课题不仅要探讨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的消费文化是什么,更应试图提出正确的、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是什么,即应该找出一种正确的符合社会结构的消费文化并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点。
四、未来研究方向从上述不足可以看出,关于消费文化兴起问题的研究未来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1、深层次挖掘消费文化产业与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2、解决什么是正确的、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3、结合消费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大力引导创新消费,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生活,并渗透于消费领域的各个方面。
端正消费生活发展的航向,唱响文化的主旋律,提高消费的层次与质量,从而体现人的本质要求,体现消费的客观趋势。
4、在社会变迁中,消费方式、消费心理、商业伦理道德等也随之变化,可从这些方面着手,进行新的研究。
资料来源:1、《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5期《浅析消费文化对商业伦理研究的意义(袁艺舟)》2、人大经济论坛战略管理版3、百度百科,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