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学分】120 学时;【开课模式】必修【实验学时】36 学时【上机学时】【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开课单位】石油化工学院【授课对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学品分析、煤化工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主的基础课程。
实验是无机化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无机及分析实验课的学习,不仅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使其初步具备作为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1、掌握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2、掌握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和统计处理方法。
实验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独立的基础实验课。
课程的安排服从“一体化、渐定式、多层次、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着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教学内容着眼于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研究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重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加深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达到训练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的任务包括:(一)实验室一般知识介绍1.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2.简介有效数字和误差理论。
3.介绍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方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学时:51学分:1.5课程属性:实践课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各类实验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本科石油化工、环境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各种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化学课程和实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科学态度,逐步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现象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课时为51学时。
(按教学计划,17周上课计)四、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综合实验,帮助学生学好无机及分析化学及其实验。
五、考核方式课程为考查科目,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 李生英, 白林,徐飞编.《无机化学实验》, 北京,化工出版社, 2007[2]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 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北京师范大学等编. 《无机化学》(上册、下册), 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七、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无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实验一多媒体教学片(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直观教学,了解无机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避免错误操作;2、了解分析天平的基本构造,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和天平使用规则;3、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无机实验室安全知识;无机实验过程中实验的记录方法和实验报告的写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针对化学类学生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涵盖了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从而为后续学习和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2. 熟悉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技能;3. 学习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分析化学在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规范意识;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三、课程内容1. 无机化学概论(1)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2)元素周期律和化学反应(3)无机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2. 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理(2)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3)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方法3.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1)离子反应和络合反应(2)酸碱反应和还原反应(3)无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分解反应4. 分析化学基础(1)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3)质谱和光谱分析5. 分析化学实验(1)分析样品的前处理(2)重量和容量分析方法的实验操作(3)常用分析技术的实验操作和分析结果处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方式:运用多媒体课件、PPT演示等方式进行讲解。
2. 实验操作:同时开展课程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规范意识。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表意见,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主动发言和参与讨论等表现;2.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等表现;3. 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1. 无机化学(第四版),郑光明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 分析化学导论(第七版),张吟之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和探索化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主要涵盖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拓展实验三个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1、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2、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3、能够独立完成基础实验,并具备一定程度的实验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1、基础实验: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试剂的分类和保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
2、综合实验:涉及无机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以及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等。
3、拓展实验: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验项目,如研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主要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实验课则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课程安排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应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主要通过考试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实验课则通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六、教师职责1、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验经验,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2、教师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环保;3、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4、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七、学生要求1、学生应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2、学生应按时完成实验任务,并认真记录实验数据;3、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4、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其他同学,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标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它涉及了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分析等。
3、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术,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无机化学基础: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周期性现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
2、分析化学:包括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3、实验技术:包括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建立等。
4、应用实例:结合实际应用,介绍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环境、材料、生物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例和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技术和应用。
3、采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测验或考试: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课堂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以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六、实践环节1、基础实验:安排一系列基础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技术。
2、综合实验: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安排一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研究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化学领域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七、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表 现等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 的考核
教材选用
选用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 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符合课程定 位和特点的教材。
选用范围:可以选择国家级规划 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省级优 秀教材等高质量教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的 应用:展示化学反应过程、
实验操作演示等
网络教学
教学方法:在线视频教学、实时互动、作业提交等 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管理、在线测试、讨论区等 优势:方便灵活、资源丰富、提高教学效率 适用范围:适用于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评价方式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 完成并进行评价
单击添加标题 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评价与考核
课程性质与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资源与教材
课程性质
强调实验和实践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
注重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 用的结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做好准备。
选用标准: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 大纲要求,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选用审核:在选用教材时应经过 教研室和学院审核,确保选用教 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参考书籍
《无机化学》第 四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 六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
《无机及分析化 学实验教程》第 二版,科学出版 社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新)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属性:独立设课总学时:总学分:开设学期:09-10年第2学期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一、实验课程简介(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培养学生训练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正确使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各种仪器;学会测定实验数据并加以正确的处理和表达;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参加生产、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有关内容):了解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实验数据采集和记录方法,分析测定误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掌握基本操作和技能:酒精灯、电炉等实验室常用的加热方法;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固液体试剂试样的取用,量筒、点滴板、干燥器、蒸发皿、滴管、台称、温度计、电水浴锅的使用方法;常用过滤和减压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酸度计以及电极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容量瓶、称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
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配位性等重要性质。
掌握一般无机物制备和提纯的基本方法。
掌握常规滴定分析(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基本操作方法与基本操作;试剂、试液的配制,了解电离常数、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溶度积常数、配位稳定常数等的测定方法。
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中,实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经历实验过程,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和扩大课堂中所获得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具体的条件;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和各种常见仪器,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测定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处理和评价;逐步培养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善于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一般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共五篇]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a0aea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共五篇]第一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编号:110200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学分:24/0.75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开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也是与之相应《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材的配套教材,是农学、园艺、生物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上述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
本课程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实验室基本规则,安全常识,常用仪器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第二部分实验技能训练;第三部分常用数据及特殊试剂的配制,以方便学生查阅。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正确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学会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实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类型备注验证设计演示综合创新必做选做1仪器的认领及仪器的洗涤干燥2√√2氯化钠的提纯3√√3光度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3√√4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3√√5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6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3√√7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4√√8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2√√四、教学教法建议本课程教学应在充分了解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既要注意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又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部分主要介绍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性质、反应和应用;分析化学部分主要介绍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目标1.掌握无机化合物基本概念、性质和反应;2.掌握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3.培养学生系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无机化学1. 无机化学基础1.1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分类;1.2 价电子理论及应用;1.3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1.4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2. 无机离子和离子反应2.1 无机离子的特性和描述;2.2 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2.3 离子反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无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3.1 无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基本概念;3.2 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3.3 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二)分析化学1. 分析化学基础1.1 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分类;1.2 分析化学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1.3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精度分析。
2. 量的表示和物质测定2.1 量的表示和测定单位;2.2 物质测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3 标准溶液的制备和应用。
3. 分析方法及应用3.1 分光光度法分析;3.2 比色法分析;3.3 电化学分析;3.4 火焰原子吸收分析。
(三)实验教学1.无机化学实验操作;2.分析化学实验操作;3.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前期讲授理论知识,后期进行例题及应用实例的分析与讨论;2.课堂练习和作业辅导,梳理知识点和强化应用;3.实验教学,培养实际应用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4.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掌握。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无机化学》(第二版)严立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二版)韩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9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
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练习
3
必做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训
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检查分析天平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学会用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试样,学会正确使用称量瓶
分析天平
4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3
必做
一
综合
掌握滴定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HC1.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以及判断滴定终定方法
分析天平
5
铵盐中N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分析天平
8
铁的比色测定
6
选做
一
综合
学习比色法测定中标准曲线的绘制和试样测定方法,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结构及使用法
722型分光光度计
9
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
6
选做
一
技训
掌握过氧化钙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过氧化钙含量的分析方法
10
氧化还原反应
3
必做
一
研创
熟悉常用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了解浓度、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烘干箱、分析天平
14
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
必做
一
技训
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
15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3
必做
一
技训
掌握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干燥箱、分析天平和磁力搅拌器
1.说明:
所开实验中:技能训练性6个;演示观察性1个;验证性0个;综合性7个;设计性0个;研究创新性1个。
伏特计
11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120学时;【开课模式】必修
【实验学时】36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开课单位】石油化工学院
【授课对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学品分析、煤化工
(一)实验室一般知识介绍
1.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2.简介有效数字和误差理论。
3.介绍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
1.初步训练的内容包括:掌握重结晶,离心分离,滴定操作和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半自动电光天平、pH计、电导仪、温度计、比重计、气压计、干燥箱、直流电源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选择干燥剂和冷冻剂的原则。
2.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掌握玻璃的切割和弯曲,塞子打孔,仪器的安装和拆御方法;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的技能;掌握气体发生器的组装,气体的净化、干燥和收集方法;掌握台秤、洒精灯、洒精喷灯、量筒、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三)介绍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和性能,化学试剂,温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校准以及无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实验和专题讲授的内容
实验内容:
1、?醋酸溶液浓度的测定。
2、?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3、?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并计算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主要仪器设备:
pH计、碱式滴定管、吸管(10ml带刻度,25ml)、锥形瓶、烧杯(50ml)、容量瓶(50ml)(四)电导率法测定硫酸钡溶度积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导率法测定硫酸钡溶度积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练习固液分离和洗涤沉淀的基本操作。
3、练习并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
实验内容:
1、?BaSO4饱和溶液的制备。
2、?用电导率仪测定。
3、
???
1
2
3
1、
2、
3、
???
(六)
1、掌握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
2、通过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熟悉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七)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3学时)
3、掌握酸式滴定管的准备和使用方法。
4、熟练分析天平、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5、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6、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方法原理。
(八)工业用水总硬度的测定(3学时)
a)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b)掌握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的方法原理。
c)掌握铬黑T指示剂、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
d)了解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
e)熟练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九)
(十)
(十二)实验考试
四、实验学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