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四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 课程实验-实验四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

操作系统 课程实验-实验四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

实验四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一、实验目的深入了解页式存储管理如何实现地址转换;进一步认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如何处理缺页中断。

二、实验预备知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的方法;页式虚拟存储的缺页中断处理方法。

三、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完成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过程和模拟缺页中断的处理。

实验具体包括:首先对给定的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工作,若发生缺页则先进行缺页中断处理,然后再进行地址转换;最后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假定主存64KB,每个主存块1024字节,作业最大支持到64KB,系统中每个作业分得主存块4块。

四、提示与讲解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过程很简单,假定主存块的大小为2n字节,主存大小为2m'字节和逻辑地址m位,则进行地址转换时,首先从逻辑地址中的高m-n位中取得页号,然后根据页号查页表,得到块号,并将块号放入物理地址的高m'-n位,最后从逻辑地址中取得低n位放入物理地址的低n位就得到了物理地址,过程如图6所示。

逻辑地址图6 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地址转换示意图地址转换是由硬件完成的,实验中使用软件程序模拟地址转换过程,模拟地址转换的流程如图7所示(实验中假定主存64KB,每个主存块1024字节,即n=10,m'=16,物理地址中块号6位、块内地址10位;作业最大64KB,即m=16,逻辑地址中页号6位、页内地址10位)。

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信息作为副本放在磁盘上,作业执行时仅把作业信息的部分页面装入主存储器,作业执行时若访问的页面在主存中,则按上述方式进行地址转换,若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中,则产生一个“缺页中断”,由操作系统把当前所需的页面装入主存储器后,再次执行时才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地址转换。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中页表除页号和该页对应的主存块号外,至少还要包括存在标志(该页是否在主存),磁盘位置(该页的副本在磁盘上的位置)和修改标志(该页是否修改过)。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命令的使用,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发行版)。

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状态、优先级、CPU 使用率等信息,并进行进程的结束和优先级调整操作。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行工具(如 ps、kill 等)实现相同的功能。

2、内存管理使用 Windows 系统的性能监视器和资源监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虚拟内存的占用和分配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通过命令(如 free、vmstat 等)获取类似的内存信息,并分析内存的使用效率。

3、文件系统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解文件的属性设置和权限管理。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mkdir、cp、mv、rm 等)完成相同的任务,并熟悉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和权限设置。

4、设备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查看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信息,安装和卸载设备驱动程序。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lspci、lsusb 等)查看硬件设备,并通过安装内核模块来支持特定设备。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1)打开 Windows 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切换到“进程”选项卡,可以看到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

(2)选择一个进程,右键点击可以查看其属性,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3)通过“结束任务”按钮可以结束指定的进程,但要注意不要随意结束系统关键进程,以免导致系统不稳定。

操作系统实验四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四设备管理

图4-1 Lab4_1运行结果讨论:如输入磁盘号为C,显示的磁盘信息是整个硬盘信息,而不是C盘分区的信息。

如输入磁盘号为D,显示的磁盘信息与如输入磁盘号为C显示的磁盘信息相同。

用磁盘I/O API函数读出的磁盘信息是从硬盘的主引导区得到。

六、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磁盘的物理组织,不同磁盘不同的物理构造,如SSD和HDD,了解了其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用户态的程序直接调用磁盘I/O API函数(DeviceIoControl),使程序可以根据输入的驱动器号读取驱动器中磁盘的基本信息。

本次实验调试过程的前半段,我是使用Windows 10进行的,遇到了一些类型转化以及无输出的问题,纠结了很久没有弄出来,但是在Windows Server 2016中,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运行。

以后调试程序应尽量在目标机器上调试,防止出现问题。

附录程序清单清单4-11.#include <windows.h>2.#include <iostream>ing namespace std;4.#include <winioctl.h>5.#include <string.h>6.7.struct Disk //关于 Disk 结构的定义8.{9.HANDLE handle;10. DISK_GEOMETRY disk_info;11.};12.13.Disk disk;14.HANDLE Floppy;15.static _int64 sector;16.bool flag;17.Disk physicDisk(char driverLetter);18.19.void main(void)20.{21.char DriverLetter;22. cout << "请输入磁盘号:a/c" << endl;23. cin >> DriverLetter;//选择要查看的磁盘24. disk = physicDisk(DriverLetter);25.}26.27.Disk physicDisk(char driverLetter) //28.{29. flag = true;30. DISK_GEOMETRY* temp = new DISK_GEOMETRY;31.char device[9] = "\\\\.\\c:";32. device[4] = driverLetter;33. Floppy = CreateFile(device, //将要打开的驱动器名34. GENERIC_READ, //存取的权限35. FILE_SHARE_READ | FILE_SHARE_WRITE, // 共享的权限36. NULL, //默认属性位37. OPEN_EXISTING, //创建驱动器的方式38. 0, //所创建的驱动器的属性39. NULL); //指向模板文件的句柄40.if (GetLastError() == ERROR_ALREADY_EXISTS) //如打开失败,返回错误代码41. {42. cout << "不能打开磁盘" << endl;43. cout << GetLastError() << endl;44. flag = false;45.return disk;46. }47.48.DWORD bytereturned;49.BOOL Result;50. disk.handle = Floppy;51. Result = DeviceIoControl(Floppy,52. IOCTL_DISK_GET_DRIVE_GEOMETRY,53. NULL,54. 0,55. temp,56.sizeof(*temp),57. &bytereturned,58. (LPOVERLAPPED)NULL);59.if (!Result) //如果失败,返回错误代码60. {61. cout << "打开失败" << endl;62. cout << "错误代码为:" << GetLastError() << endl;63. flag = false;64.return disk;65. }66.67. disk.disk_info = *temp;//输出整个物理磁盘的信息68. cout << driverLetter << "盘有: " << endl;69. cout << "柱面数为:" << (unsigned long)disk.disk_info.Cylinders.QuadPart << endl;70. cout << "每柱面的磁道数为:" << disk.disk_info.TracksPerCylinder << endl;71. cout << "每磁道的扇区数为:" << disk.disk_info.SectorsPerTrack << endl;72. cout << "每扇区的字节数为:" << disk.disk_info.BytesPerSector << endl;73. sector = disk.disk_info.Cylinders.QuadPart * (disk.disk_info.TracksPerCylinder) * (disk.disk_info.SectorsPerTrack);74.double DiskSize = (double)disk.disk_info.Cylinders.QuadPart * (disk.disk_info.TracksPerCylinder) * (disk.disk_info.SectorsPerTrack) * (disk.disk_info.BytesPerSector);75. cout << driverLetter << "盘所在磁盘总共有" << (long)sector << "个扇区" << endl;76. cout << "磁盘大为:" << DiskSize / (1024 * 1024) << "MB " << endl;77.delete temp;78.return disk;79.}。

操作系统实验4-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模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4-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模拟实验

实验四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模拟实验一:实验目得通过对页面、页表、地址转换与页面置换过程得模拟,加深对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得原理与实现技术得理解.二:实验内容假设每个页面可以存放10条指令,分配给进程得存储块数为4。

用C语言或Pascal语言模拟一进程得执行过程。

设该进程共有320条指令,地址空间为32个页面,运行前所有页面均没有调入内存。

模拟运行时,如果所访问得指令已经在内存,则显示其物理地址,并转下一条指令;如果所访问得指令还未装入内存,则发生缺页,此时需要记录缺页产生次数,并将相应页面调入内存,如果4个内存块已满,则需要进行页面置换。

最后显示其物理地址,并转下一条指令。

在所有指令执行完毕后,显示进程运行过程中得缺页次数与缺页率.页面置换算法:分别采用OPT、FIFO、LRU三种算法。

进程中得指令访问次序按如下原则生成:50%得指令就是顺序执行得。

25%得指令就是均匀分布在低地址部分.25%得指令就是均匀分布在高地址部分.三:实验类别分页存储管理四:实验类型模拟实验五:主要仪器计算机六:结果OPT:LRU:FIFO:七:程序# i nclude 〈stdio 、h 〉# incl ude 〈stdlib 、h 〉# include 〈conio 、h># def ine blockn um 4//页面尺寸大小int m; //程序计数器,用来记录按次序执行得指令对应得页号s ta ti c in t num [320]; //用来存储320条指令typedef s truct BLOCK //声明一种新类型—-物理块类型{ﻩint pagenum; //页号ﻩint acces sed; //访问量,其值表示多久未被访问}BLOCK ;BLOCK bl ock [bl ocknum ]; //定义一大小为8得物理块数组void init () //程序初始化函数,对bl ock 初始化{for (int i=0;i <blo cknum;i++)block[i]、pagenum=—1;block[i]、accessed=0;ﻩm=0;}}int pageExist(int curpage)//查找物理块中页面就是否存在,寻找该页面curpage就是否在内存块block中,若在,返回块号{ﻩfor(int i=0;i<blocknum; i++)ﻩ{ﻩﻩif(block[i]、pagenum == curpage )ﻩﻩreturn i; //在内存块block中,返回块号ﻩ}return -1;}int findSpace()//查找就是否有空闲物理块,寻找空闲块block,返回其块号{for(int i=0;i<blocknum;i++)ﻩ{if(block[i]、pagenum==-1)ﻩreturn i;//找到了空闲得block,返回块号}ﻩreturn -1;}int findReplace()//查找应予置换得页面{ﻩint pos = 0;ﻩfor(int i=0;i〈blocknum;i++){if(block[i]、accessed 〉block[pos]、accessed)ﻩpos = i; //找到应该置换页面,返回BLOCK中位置ﻩ}return pos;}void display()//显示物理块中得页面号{ﻩﻩfor(int i=0; i〈blocknum; i++)ﻩ{ﻩif(block[i]、pagenum != -1)ﻩ{ﻩﻩprintf(” %02d ",block[i]、pagenum);ﻩﻩﻩprintf("%p |”,&block[i]、pagenum);ﻩﻩ}printf("\n");}void randam()//产生320条随机数,显示并存储到num[320]{int flag=0;printf(”请为一进程输入起始执行指令得序号(0~320):\n”);ﻩscanf("%d",&m);//用户决定得起始执行指令printf("******进程中指令访问次序如下:(由随机数产生)*******\n");for(int i=0;i〈320;i++){//进程中得320条指令访问次序得生成ﻩﻩnum[i]=m;//当前执行得指令数,ﻩﻩif(flag%2==0)ﻩm=++m%320;//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ﻩﻩif(flag==1)ﻩﻩm=rand()%(m-1);//通过随机数,跳转到低地址部分[0,m—1]得一条指令处,设其序号为m1if(flag==3)ﻩﻩm=m+1+(rand()%(320-(m+1)));//通过随机数,跳转到高地址部分[m1+2,319]得一条指令处,设其序号为m2ﻩﻩflag=++flag%4;ﻩprintf(” %03d”,num[i]);//输出格式:3位数ﻩﻩif((i+1)%10==0)//控制换行,每个页面可以存放10条指令,共32个页面ﻩprintf(”\n”);}}void pagestring() //显示调用得页面序列,求出此进程按次序执行得各指令所在得页面号并显示输出{for(int i=0;i〈320;i++)ﻩ{printf(”%02d",num[i]/10);//输出格式:2位数if((i+1)%10==0)//控制换行,每个页面可以存放10条指令,共32个页面ﻩﻩprintf("\n”);}}void OPT() //最佳替换算法{ﻩint n=0;//记录缺页次数int exist,space,position;ﻩintcurpage;//当前指令得页面号ﻩfor(int i=0;i<320;i++)ﻩ{ﻩm=num[i];ﻩcurpage=m/10;ﻩﻩexist=pageExist(curpage);ﻩif(exist==-1)ﻩﻩ{ //当前指令得页面号不在物理块中space=findSpace();ﻩﻩif(space != -1)ﻩﻩ{//当前存在空闲得物理块ﻩﻩblock[space]、pagenum= curpage;//将此页面调入内存ﻩﻩﻩdisplay();//显示物理块中得页面号ﻩﻩn++;//缺页次数+1ﻩ}ﻩﻩelseﻩﻩ{ //当前不存在空闲得物理块,需要进行页面置换for(intk=0;k<blocknum;k++)ﻩﻩﻩﻩ{for(int j=i;j〈320;j++)ﻩ{//找到在最长(未来)时间内不再被访问得页面ﻩﻩﻩﻩif(block[k]、pagenum!= num[j]/10)ﻩﻩﻩ{ﻩﻩblock[k]、accessed = 1000;ﻩﻩﻩ} //将来不会被访问,设置为一个很大数ﻩﻩﻩelseﻩﻩﻩ{ //将来会被访问,访问量设为jﻩﻩﻩblock[k]、accessed = j;ﻩﻩﻩﻩﻩbreak;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position = findReplace();//找到被置换得页面,淘汰ﻩblock[position]、pagenum = curpage;// 将新页面调入display();ﻩﻩn++; //缺页次数+1ﻩ}}ﻩ}ﻩprintf(”缺页次数:%d\n",n);printf("缺页率:%f%%\n",(n/320、0)*100);}void LRU()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int n=0;//记录缺页次数ﻩint exist,space,position ;ﻩint curpage;//当前指令得页面号ﻩfor(int i=0;i<320;i++)ﻩ{ﻩm=num[i];ﻩﻩcurpage=m/10;ﻩexist = pageExist(curpage);ﻩif(exist==-1)ﻩﻩ{ //当前指令得页面号不在物理块中space = findSpace();ﻩﻩif(space!= —1)ﻩ{ //当前存在空闲得物理块ﻩﻩblock[space]、pagenum = curpage;//将此页面调入内存ﻩﻩdisplay();//显示物理块中得页面号ﻩn++;//缺页次数+1ﻩﻩ}else{ //当前不存在空闲得物理块,需要进行页面置换ﻩﻩposition= findReplace();ﻩblock[position]、pagenum = curpage;ﻩﻩdisplay();ﻩn++;//缺页次数+1ﻩ}ﻩﻩ}elseﻩﻩblock[exist]、accessed = -1;//恢复存在得并刚访问过得BLOCK中页面accessed为-1for(int j=0; j<blocknum; j++)ﻩﻩ{//其余得accessed++ﻩﻩblock[j]、accessed++;}ﻩ}printf("缺页次数:%d\n”,n);ﻩprintf("缺页率:%f%%\n",(n/320、0)*100);}void FIFO(){int n=0;//记录缺页次数int exist,space,position ;ﻩ int curpage;//当前指令得页面号int blockpointer=-1;for(int i=0;i<320;i++)ﻩ{ﻩ m=num[i];curpage=m/10;ﻩexist = pageExist(curpage);ﻩ if(exist==-1){//当前指令得页面号不在物理块中ﻩ space = findSpace();ﻩﻩif(space !=-1)ﻩ { //当前存在空闲得物理块ﻩﻩ blockpointer++;ﻩﻩﻩblock[space]、pagenum=curpage; //将此页面调入内存ﻩ n++;//缺页次数+1ﻩﻩﻩ display();//显示物理块中得页面号ﻩ}ﻩ elseﻩ { //没有空闲物理块,进行置换ﻩﻩﻩﻩposition = (++blockpointer)%4;ﻩ block[position]、pagenum = curpage;//将此页面调入内存ﻩﻩn++;ﻩﻩ display();ﻩ}ﻩ }}printf("缺页次数:%d\n",n);printf("缺页率:%f%%\n",(n/320、0)*100);}void main(){ﻩint choice;ﻩprintf("************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模拟系统*************\n");ﻩrandam();printf("************此进程得页面调用序列如下**************\n”);pagestring();ﻩwhile(choice!= 4){ﻩﻩprintf("********1:OPT 2:LRU 3:FIFO 4:退出*********\n”);ﻩprintf("请选择一种页面置换算法:”);ﻩscanf("%d",&choice);ﻩinit();ﻩswitch(choice)ﻩ{ﻩcase 1:ﻩﻩﻩprintf(”最佳置换算法OPT:\n");ﻩprintf("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n");ﻩﻩﻩOPT();ﻩbreak;ﻩcase 2:ﻩﻩprintf("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n");ﻩprintf("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n");ﻩLRU();ﻩﻩﻩbreak;ﻩﻩcase 3:ﻩprintf("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n");ﻩprintf("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页面号物理地址\n");FIFO();ﻩﻩbreak;ﻩ}}}。

操作系统实验四

操作系统实验四

操作系统实验四实验过程及结果1、实验内容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A: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B: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C: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2、将指令序列变换为页地址流设:页面大小为1K;用户内存容量4页到32页;用户虚存容量为32K。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的存放方式为:第0 条-第9 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310,319])3、计算并输出下述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1)最佳淘汰算法(OPT)2)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3)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命中率=(1-页面失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实验流程图核心代码/*先进先出算法total_pf:用户进程的内存页面数*/int FIFO(int total_pf){int i,j;pfc_type *p; /*中间变量*/initialize(total_pf); /*初始化相关页面控制用数据结构*/busypf_head=busypf_tail=NULL; /*忙页面队列头,队列尾链接*/for(i=0;i<total_instruction;i++){if(pl[page[i]].pfn==INV ALID) /*页面失效*/{diseffect+=1; /*失效次数*/if(freepf_head==NULL)/*无空闲页面*/{p=busypf_head->next;pl[busypf_head->pn].pfn=INV ALID;freepf_head=busypf_head;/*释放忙页面队列的第一个页面*/freepf_head->next=NULL;/*表明还是缺页*/busypf_head=p;}p=freepf_head->next;/*按照FIFO方式调新页面入内存页面*/ freepf_head->next=NULL;freepf_head->pn=page[i];pl[page[i]].pfn=freepf_head->pfn;if(busypf_tail==NULL)busypf_head=busypf_tail=freepf_head;else{busypf_tail->next=freepf_head; /*free页面减少一个*/busypf_tail=freepf_head;}freepf_head=p;}}printf("FIFO:%6.4f\n",1-(float)diseffect/ 320);return 0;OPT(最佳置换算法)设计原理:需要进行页面置换,把内存中以后一段时间都不使用或是使用时间离现在最远的页面换出。

实验四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内存分配、回收、地址转换等关键技术,提高对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机制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原理1、内存分配方式连续分配:分为单一连续分配和分区式分配(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

离散分配: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

2、内存回收算法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低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最佳适应算法:选择大小最接近作业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最坏适应算法: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3、地址转换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在分页存储管理中,通过页表实现;在分段存储管理中,通过段表实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续内存分配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程序,模拟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两种分配方式。

输入作业的大小和请求分配的分区类型,程序输出分配的结果(成功或失败)以及分配后的内存状态。

2、内存回收实验在上述连续内存分配实验的基础上,添加内存回收功能。

输入要回收的作业号,程序执行回收操作,并输出回收后的内存状态。

3、离散内存分配实验实现分页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功能。

输入逻辑地址,程序计算并输出对应的物理地址。

4、存储管理算法比较实验分别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操作。

记录不同算法在不同作业序列下的内存利用率和分配时间,比较它们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连续内存分配实验结果固定分区分配方式:在固定分区大小的情况下,对于作业大小小于或等于分区大小的请求能够成功分配,否则分配失败。

内存状态显示清晰,分区的使用和空闲情况一目了然。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能够根据作业的大小动态地分配内存,但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2、内存回收实验结果成功回收指定作业占用的内存空间,内存状态得到及时更新,空闲分区得到合并,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内存分配与回收、页面置换算法等关键概念,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存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装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进行,使用了 Visual Studio 等编程工具和相关的调试环境。

三、实验内容(一)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实现1、首次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一个空闲分区链表来管理内存空间,每次分配时从表头开始查找。

2、最佳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会选择能够满足需求且大小最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为了实现该算法,在空闲分区链表中,分区按照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样在查找时能够快速找到最合适的分区。

3、最坏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则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同样通过对空闲分区链表的排序和查找来实现。

(二)页面置换算法模拟1、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FIFO 算法按照页面进入内存的先后顺序进行置换,即先进入内存的页面先被置换出去。

在模拟过程中,使用一个队列来记录页面的进入顺序。

2、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LRU 算法根据页面最近被使用的时间来决定置换顺序,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将被置换。

通过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时间戳来记录其最近使用的时间,从而实现置换策略。

3、时钟(Clock)页面置换算法Clock 算法使用一个环形链表来模拟内存中的页面,通过指针的移动和页面的访问标志来决定置换页面。

四、实验步骤(一)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的实现步骤1、初始化内存空间,创建空闲分区链表,并为每个分区设置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等信息。

2、对于首次适应算法,从链表表头开始遍历,找到第一个大小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并修改分区的状态和大小。

3、对于最佳适应算法,在遍历链表时,选择大小最接近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并对链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3、编程语言:C/C++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通过编程实现创建新进程,并观察进程的创建过程和资源分配情况。

同时,实现进程的正常终止和异常终止,并分析其对系统的影响。

2、进程同步与互斥使用信号量、互斥锁等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通过模拟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观察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竞争条件和死锁问题。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回收实现不同的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观察在不同的内存请求序列下,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情况,并分析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

2、虚拟内存管理研究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通过设置页面大小、页表结构等参数,观察页面的换入换出过程,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实现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取、写入、关闭等基本操作。

观察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和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2、文件系统性能优化研究文件系统的缓存机制、磁盘调度算法等,通过对大量文件的读写操作,评估不同优化策略对文件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

四、实验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步骤1、进程创建与终止(1)使用 C/C++语言编写程序,调用系统函数创建新进程。

(2)在子进程中执行特定的任务,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并获取子进程的返回值。

(3)通过设置异常情况,模拟子进程的异常终止,观察父进程的处理方式。

2、进程同步与互斥(1)定义共享资源和相关的信号量或互斥锁。

(2)创建多个进程,模拟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

(3)在访问共享资源的关键代码段使用同步机制,确保进程之间的正确协作。

(4)观察并分析在不同的并发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结果和资源竞争情况。

操作系统实验四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四存储管理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实验四存储管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年级2012级
学号B2012102147 姓名王秋指导教师王远帆
实验日期2015-05-20
图1 word运行情况
“内存使用”列显示了该应用程序的一个实例正在使用的内存数量。

启动应用程序的另一个实例并观察它的内存需求。

请描述使用第二个实例占用的内存与使用第一个实例时的内存对比情况:第二个实例占用内存22772K,比第一个实例占用的内存大很多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10日内。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四磁盘文件操作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四磁盘文件操作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四磁盘文件操作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文件系统的相关API进行磁盘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

2.加深对文件系统组织结构的理解。

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磁盘文件,并向文件中写入一定内容。

2.在磁盘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进行输出。

3.删除磁盘文件。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创建磁盘文件在实验前,我们首先要分配一块磁盘空间来存放文件。

在操作系统中,通常会有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磁盘上的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文件系统的相关API来创建磁盘文件。

在实验开始前,调用文件系统的API函数create(file_name)创建一个新文件,并将其命名为file_name。

实验步骤二:向磁盘文件中写入数据在创建磁盘文件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文件系统的write(file_name, data)函数来向文件中写入数据。

其中,file_name是要写入的文件名,data是要写入的内容。

实验步骤三:从磁盘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输出在文件写入操作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文件系统的read(file_name)函数来读取文件中的数据,并进行输出。

其中,file_name是要读取的文件名。

实验步骤四:删除磁盘文件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使用文件系统的delete(file_name)函数来删除磁盘文件。

其中,file_name是要删除的文件名。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步骤操作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结果:1. 在实验步骤一中,磁盘空间上创建了一个新文件,并赋予了文件名file_name。

2.在实验步骤二中,我们向磁盘文件中写入了一定的数据。

3.在实验步骤三中,我们成功地从磁盘文件中读取了数据,并进行了输出。

4.在实验步骤四中,我们成功地删除了磁盘文件。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文件系统的相关API进行磁盘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操作。

实验中,我们了解到了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如何通过API函数来对磁盘文件进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入理解了文件系统是如何将文件组织存储在磁盘上的,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操作系统的内部机制。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4-进程控制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4-进程控制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4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加深对进程信号量的理解。

2. 理解进程同步与互斥机制。

3.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下的进程控制编程。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1.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Ubuntu操作系统和C语言编程。

2.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Ctrl C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调用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面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以下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代码:
在终端上进行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分析与讨论
了解了计算机进程的管理以及signal()函数的作用。

六、教师评语成绩。

操作系统 实验4: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 实验4: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文件管理实验--Linux下的文件管理二、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1)加深对文件、目录、文件系统等概念的理解。

(2)掌握 Linux 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3)掌握有关 Linux 文件系统操作的常用命令。

(4)了解有关文件安全性方面的知识。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文件管理命令,能熟练地对文件进行浏览、拷贝、移动和删除。

(2)能熟练地确定和更改工作目录,查看内容和文件属性,创建和删除目录。

(3)正确地理解文件的权限,并能进行相应更改。

(4)理解文件的类型及其表示形式。

(5)理解文件名的表示形式,在模式匹配中能正确使用通配符。

三、实验内容:(1)使用pwd,cd,ls等命令浏览文件系统。

(2)使用cat,cp,mv,head,tail,rm等命令查看你的文件。

(3)使用ln命令进行文件的硬连接和符号连接。

软中断通信(4)使用find,grep命令进行文件查找和模式匹配。

(5)使用chmod命令修改文件的权限。

四、实验步骤:(说明:对本实验涉及的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只需简要说明即可。

)1、用root账号登录到终端,使用pwd命令查看当前目录2、用cd命令将当前目录切换到“/”目录下3、使用ls明令查看Linux的目录结构,了解各目录存放与系统相关的文件14、使用 cat、more、head、tail等命令显示 /etc/inittab文件内容5、使用grep 命令在/etc/inittab 文件中查询“initdefault”字符串26、使用find 命令查找 /目录下所有以main 开头的文件7、使用 cp 命令将/etc目录下的inittab文件拷贝到/root目录下8、使用 sort 和uniq 命令对 /root目录下的inittab文件排序后输出其结果39、统计inittab文件的字节数、行数、字数10、用mkdir命令在/root目录下创建一个test目录11、用cp命令将/etc目录及其下所有内容复制到test目录下12、使用cd和ls查看/root/test/etc 下的内容413、将test目录改名为test214、删除test2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让我懂得了怎样创建文件以及文件管理命令的使用,对Linux的掌握和了解进一步加深。

操作系统实验4-4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4-4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4-4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 4-4 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同步与互斥等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1、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短作业优先(SJF)算法时间片轮转(RR)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2、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实现使用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使用互斥锁实现哲学家进餐问题四、实验步骤1、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设计数据结构来表示进程,包括进程ID、到达时间、服务时间等。

按照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将它们放入就绪队列。

从就绪队列中选择第一个进程进行处理,计算其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在设计的数据结构中增加作业长度的字段。

每次从就绪队列中选择服务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处理。

计算相关的时间指标。

时间片轮转(RR)算法设定时间片的大小。

将就绪进程按照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放入队列。

每个进程每次获得一个时间片的执行时间,若未完成则重新放入队列末尾。

优先级调度算法为每个进程设置优先级。

按照优先级的高低从就绪队列中选择进程执行。

2、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创建一个共享缓冲区。

生产者进程负责向缓冲区中生产数据,消费者进程从缓冲区中消费数据。

使用信号量来控制缓冲区的满和空状态,实现进程的同步。

哲学家进餐问题模拟多个哲学家围绕一张圆桌进餐的场景。

每个哲学家需要同时获取左右两边的筷子才能进餐。

使用互斥锁来保证筷子的互斥访问,避免死锁的发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进程调度算法的结果与分析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优点:实现简单,公平对待每个进程。

缺点:对短作业不利,平均周转时间可能较长。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优点:能有效降低平均周转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和相关操作,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增强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语言为 C++,开发工具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使用 C++语言编写程序,创建多个进程,并在进程中执行不同的任务。

通过进程的标识符(PID)来监控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

2、进程同步与互斥设计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程序,使用信号量来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观察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在不同情况下的执行顺序和结果。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释放编写程序,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如`malloc` 和`free`)来分配和释放内存。

观察内存的使用情况和内存泄漏的检测。

2、内存页面置换算法实现几种常见的内存页面置换算法,如先进先出(FIFO)算法、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和最佳置换(OPT)算法。

通过模拟不同的页面访问序列,比较不同算法的性能。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创建与读写使用 C++语言的文件操作函数,创建一个新文件,并向文件中写入数据。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显示。

2、文件目录操作实现对文件目录的创建、删除、遍历等操作。

观察文件目录结构的变化和文件的组织方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进程管理实验结果与分析1、进程创建与终止在实验中,成功创建了多个进程,并通过控制台输出观察到了每个进程的 PID 和执行状态。

可以看到,进程的创建和终止是按照程序的逻辑顺序进行的,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进程的生命周期。

2、进程同步与互斥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实验中,通过信号量的控制,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能够正确地实现同步与互斥。

当缓冲区为空时,消费者进程等待;当缓冲区已满时,生产者进程等待。

操作系统实验四 文件系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四 文件系统实验

return
scanf("%s",s); strcpy(t->fileName,s); printf("\n 请输入该文件基本信息:"); scanf("%s",s); strcpy(t->file,s); t->brother=t->child=NULL; if(p->child==NULL) {
goto label; } p=p->next; } printf("文件不存在!\n"); goto label; } else if(i==8) { show(f); goto label; } else { goto label; } } void Select() { char username[20]; int i; printf("请输入用户名:\n"); scanf("%s",username); for(i=0; i<userNum; i++) { if(!strcmp(mdf[i].userName,username)) { fp= mdf[i].p; if(fp!=NULL) {
printf("该用户已创建文件:\n"); while(fp!=NULL) {
fp=fp->next; printf("%s\n",fp->fileName); } } else { printf("该用户尚未创建任何文件!\n"); } fp= mdf[i].p; Operation(fp);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getpch(type) (type*)malloc(sizeof(type)) int userNum=0;

操作系统 实验4进程间通信―共享存储区的创建、附接和断接

操作系统 实验4进程间通信―共享存储区的创建、附接和断接

实验四进程间通信―共享存储区的创建、附接和断接实验目的了解和熟悉共享存储机制实验内容编制一长度为1k的共享存储区发送和接收的程序。

程序设计(1)为了便于操作和观察结果,用一个程序作为“引子”,先后fork()两个子进程,SERVER 和CLIENT,进行通信。

(2)SERVER端建立一个key为75的共享区,并将第一个字节设置为-1,。

作为数据空的标志。

等待其他进程发来的消息。

当字节的值发生变化时,表示收到了信息,进行处理。

然后再次把它的值设为-1。

如果遇到的值为0,则视为结束信号,取消该队列,并退出SERVER。

SERVER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后显示“(server)receive”。

(3)CLIENT端建立一个key 为75的共享区,当共享取得第一个字节为-1时,Server端空闲,可发送请求。

CLIENT随即填入9到0。

期间等待server端的再次空闲。

进行完这些操作后,CLIENT退出。

CLIENT每发出一次数据后显示“(client)sent”。

(4)父进程在SERVER和CLIENT均退出后结束。

实现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hm.h>#include <sys/ipc.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tdlib.h>#define SHMKEY 75int shmid,i;int *addr;void client( ){ int i;shmid=shmget(SHMKEY,1024,0777); /*打开共享存储区*/addr=shmat(shmid,0,0); /*获得共享存储区首地址*/for (i=9;i>=0;i--){ while (*addr!=-1);printf("(client) sent\n");*addr=i;}exit(0);}void server( ){shmid=shmget(SHMKEY,1024,0777|IPC_CREAT); /*创建共享存储区*/addr=shmat(shmid,0,0); /*获取首地址*/do{*addr=-1;while (*addr==-1);printf("(server) received\n");}while (*addr);shmctl(shmid,IPC_RMID,0); /*撤消共享存储区,归还资源*/exit(0);}main( ){while ((i=fork( ))==-1);if (!i) server( );system("ipcs -m");while ((i=fork( ))==-1);if (!i) client( );wait(0);wait(0);}结果显示[stu@localhost ~]$ gcc 123.c[stu@localhost ~]$ ./a.out------ Shared Memory Segments --------key shmid owner perms bytes nattch status 0x00000000 3014658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047428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080197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112966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145735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178504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211273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604490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276811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309580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833869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670030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00 3702799 stu 600 1981788 2 dest 0x00000000 3768336 stu 600 393216 2 dest 0x0000004b 3899409 stu 777 1024 1(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client) sent(server) received实验分析出现上述应答延迟的现象是程序设计的问题。

Linux实验4-Linux文件系统-目录和文件管理

Linux实验4-Linux文件系统-目录和文件管理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名称:实验4、Linux文件系统-目录和文件管理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院(系):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成绩:实验四、Linux文件系统-目录和文件管理一、实验要求(1)掌握目录和文件管理的操作命令;(2)掌握文件权限的修改方法。

(3)掌握文件链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操作要求1】查看Linux系统常见的目录。

【操作步骤】输入命令:ls,查看Linux系统常见的目录,截图如下:【操作要求2】显示当前目录下文件类型。

【操作步骤】输入命令:ls –l|more,截图如下:说明:●“-”:表示普通文件●“d”:表示目录文件●“c”:表示字符设备文件●“b”:表示块设备文件●“l”:表示符号链接文件【操作要求3】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类型【操作步骤】输入命令:file *,截图如下:【操作要求4】先创建两个新目录dir1和dir2,然后将dir2目录移到dir1目录中,最后删除dir2目录。

【操作步骤】(1)以普通用户user登陆字符界面,输入命令:pwd,当前目录为用户的主目录:/home/user。

(2)输入命令:ls –l,查看当前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3)创建两个目录,输入命令:mkdir dir{1,2}。

(4)输入命令:ls –l,确认两个目录创建成功。

以上4个步骤截图如下:(5)输入命令:mv dir2 dir1,将dir2目录移动到dir1目录。

(6)输入命令:cd dir1,切换dir1目录,再输入:ls命令,查看到dir2目录。

截图如下:(7)删除dir2目录,输入命令:rm –rf dir2。

【操作要求5】查找profile文件。

【操作步骤】(1)切换用户为超级用户,输入命令:su -,并输入密码。

(2)输入命令:find /etc -name profile, 截图如下:(3) 使用exit命令,退出超级用户身份。

【操作要求6】将/etc/profile文件中所有包含“HOSTNAME”的行存入f4文件,并修改f4文件的权限,让所有用户都可以读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文件的备份操作。

二、使用仪器、器材
微机一台
操作系统:Ubuntu
三、实验内容
利用函数fopen(), fread(), fwrite(), fclose() 来实现简单的文件备份,即将一个文件的内容拷贝到另一个文件中去。

四、实验过程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代码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io.h>
#define BUF_SIZE 1024
int main(void)
{
char buf[BUF_SIZE];
FILE *source, *backup;
if(!(source=fopen("source.dat", "r")))
{
printf("Error in opening file.\n");
exit(1);
}
if(!(backup=fopen("backup.dat", "w")))
{
printf("Error in creating file.\n");
exit(1);
}
while(fread(buf, sizeof(buf), 1, source)==1)
{
if(fwrite(buf, sizeof(buf), 1,backup)) 需要改成“sizeof(char)”
{
printf("Error in wrinting file.\n");
exit(1);
}
}
if(ferror(source)==0) 需要改成“if(ferror(source)!=0)”
{
printf("Error in reading file.\n");
exit(1);
}
if(!fclose(source)) 需要改成“if(!fclose(source))”
{
printf("Error in close file.\n");
exit(1);
}
if(fclose(backup))
{
printf("Error in close file.\n");
exit(1);
}
}
图1
图2
图3
图4
五、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
如图1~4所示,创建一个source.dat后,编译并执行程序后,在根目录下成功创建backup.dat 文件,并且将源文件的数据备份到backup文件中。

结果分析:
①实验中源程序共有三个错误(代码中已用红色标出),应该作如下改正才可以正确运行:
if(fwrite(buf, sizeof(buf), 1,backup)) 需要改成“sizeof(char)”
if(ferror(source)==0) 需要改成“if(ferror(source)!=0)”
if(!fclose(source)) 需要改成“if(!fclose(source))”
②对linux下文件操作命令进行分析。

在linux系统中,文件和设备都被看作是数据流。

进行操作之前,必须先将流打开。

可以通过调用库函数fopen()打开一个流,库函数fopen()的返回值为一个FILE结构指针,此结构中包含对所打开流进行操作所需的全部信息。

③但是当流操作完成后,需要执行清空缓冲区、保存数据等操作。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将流
关闭,调用函数fclose()来完成。

④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只是了解了linux系统下文件操作的四个最基本的命令进行研究
fopen(),fread(),fwrite(),fclose(),但是linux的文件操作命令是非常完善和庞杂的,所以我们应该更深入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这有助于了解linux的内核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