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3、教育学开始分化、多学科出现 • 教学领域最先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它宏观上表现为课程 理论的研究,微观上则主要是基础教育学校中学科教学法 研究; • 第二个领域是教育管理,包括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等, 都作为管理学的特殊运用而产生; • 第三个领域是教育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的一般系统化 研究和分别研究,如调查、实验、统计、测量、评价等。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 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 我国当前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 • • • • 前学科时期 学科形成时期 学科体系形成时期 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研究 20世纪下半叶的教育研究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四)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研究
1、经验主义的兴盛期(1900——1930) 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开始形成的五股力量:
(1)统计学方法的发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2)心理学实验研究 (3)教育实验研究 (4)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 (5)教育调查
§3.教育研ຫໍສະໝຸດ Baidu的历史与现状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3、方法论得失反思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基本上可以用“移植、改造、融 合、创新”半个字加以总括。
陶行知(1891——1946)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提出“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等。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2、卢梭(1712—1778)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开创 了“儿童 中心主义”的研究传统。《爱弥儿》(1762)。 3、赫尔巴特(1776—1841)《普通教育学》(1806), 教育 学成为独立学科、教育研究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贡献
I.赫尔巴特有形成教育学科的清晰的自觉意识,并提出了教育研究独立化问题; II.赫尔巴特明确了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教育的可 能性”,并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的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的方 法论,从而扩大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III.赫尔巴特强调教育学研究的理论性,撰写了第一部以理论形态存在的教育学著 作,这部著作中体现了非常清晰的概念意识和严密的理论体系; IV.在方法领域有意识地突破思辨式的研究局限,批评了以哲学思辨代替教育学思 考或满足与经验描述的状态,呼吁要对其他的实验科学作一番审慎的考虑,甚至自 己着手实验学校的设计和安排。他还意识到研究不同性质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 价值研究要用哲学方法,事实研究要用科学方法。
2、研究结果——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3)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人什么时候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3、研究方法——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传统1--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和目的观,以演绎为特征的下行路 线。
(一)注重思辨分析
(二)方法比较单一
(三)缺乏理论概括 (四)借鉴国外为主 (五)学科移植为主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一)前学科时期
起点: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 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16世纪末 终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诞生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昆体良(35--100)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表1-7
类型
(1)教育行政方面
20世纪上半叶我国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类型、特点和影响 特点 成绩和影响 评价
(1)对条件变量的控制 增强,如当时44项实验 学级编制、课程安排、 中采用等组的占近80%, 教育卫生、儿童训导、 但外在效度欠缺; 缩短学年 (2)实践性强,但其整 (2)国语教学方面 体认识功能发挥不够; 教材、注音符号、繁体 字、生字教学、检字法、 (3)涉及面广,但拘于 细小问题且多重复。 读法与理解、作文、纠 正错别字、书法 (3)算数教学方面
(二)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教育研究与实验
1、学习与批判阶段(1949——1957年)
大量引进苏联教育研究成果,以凯洛夫(1893——1978)主编的《教
育学》影响最大。 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两大方面: 一是学制、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二是教学方法改革。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代表人物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1、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1)社会为什么办教育?
(2)人为什么接受教育? (3)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古希腊教育研究在整体上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总之,近代教育研究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①研究是中心问题集中到学校教育内部,主要探讨如何按教学对象的本性组织教 学活动,力图揭示一般的原则和过程模式 ②心理学作为演绎的新前提,开始在教育研究中起基础性作用,系统观察(作为 研究事实的新方法)进入教育研究 ③哲学观依然是教育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主义和经验主 义 ④开始了对教育研究对象、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研究,独立领域初步形成; ⑤作为教育研究成果的教育学理论,开始发挥指导实践的功能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三)学科体系开始形成的时期 强化赫尔巴特派 反对赫尔巴特派
争论的主要问题, 1.教育应追求什么样的价值; 2.教育学的性质; 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德国实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梅伊曼(1862—1915)和拉伊 (1862——1926)。主张用系统观察、实验、测量、统计等方法 对教育事实进行研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2、从进步教育到社会学研究(20世纪30——50年代)
杜威(1859—1952)《民族主义与教育》(1916) “知行合一”; “教育是人与环境的交互”;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教材心理化” “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改造
III.研究的相关学科拓宽更新,反思意识加强。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一)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教育研究与实验 1、西方教育实验的传入 2、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概述
I.学制和学校层面的教育变革。
II.学校课程。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教育研究与实验 • 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材、运算方法与技巧 联系与订正、组织教学 (4)其他科目教学
常识、社会、自然、美 术、劳作、音乐、英语
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客观 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 和科学的依据,如: 有缺憾,如: (1)制订和修订课程标 (1)分散、无系统性; 准均参照了相应的实验; (2)实验问题重复, (2)大量采用心理测量、 内容分配失衡; 智力测验、数理统计, (3)实验范围小,集中 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 在沿海发达地区 科学化; (4)以速成为荣 (3)对国外实验从模仿 到改造到创新,促进了 近代教育的中国化; (4)有助于教学质量的 提高并加深对实验理论 的探讨。
①行政认可模式。 ②联动模式。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生态化倾向
(二)研究的现场化倾向
(三)研究的多样化倾向 1、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 2、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3、研究方法的数学化; 4、研究的现代化趋势。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教育研究与实验
2、自力更生、创建中国化的教育学科阶段(1958——1966年)
3、全盘否定前17年教育实践阶段(1966——1976年)
4、批判“四人帮”、重建教育学科体系阶段(1976——1989年)
5、教育科学研究的新的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起)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亚里士多德:“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 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 传统2--研究以教育的目标、对象、经验为出发点,沿着归纳的路线上行。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德国,马丁-路德:“我爱昆体良,更甚于其他教育权威,因为他既是教 师,也是模范的雄辩家,即是说他,他是以理论和实践的最巧妙的结合进 行教育的”。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五)20世纪下半叶的教育研究 1、对实证主义研究的反思开始(20世纪60——70年代) 2、实证主义与人类学、解释学之间的争论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 3、20世纪下半叶教育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 I.研究方法从偏重实证转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II.研究范围扩大,向着现实化和结构化的方向发展。
拉伊的贡献
• 以人的素质天赋为研究对象的个体教育学,以心 理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采用相应的研究方 法; • 二是以研究自然和环境中自然因素对人的影响为 主的自然教育学,以生理学、卫生学等为基础, 采用实验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 以教育中社会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教育学, 需要用哲学方法。
§3.教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二)学科形成时期(17世纪——19世纪)
起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诞生的17世纪
终点:定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发表的19世纪初
学科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1、夸美纽斯(1592—1670),《大教学论》(1632),新研 究视角的产物。提出“泛智论”和教育对象普及化。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
教育科研的主要力量
I.自上而下推动教育科研的行政力量。
II.自发或自觉地开展教育科研的基层力量。
III.领衔课题并与中小学合作开展教育科研的大学(研究所)专职教育科研力量。 IV.上述三股力量的整合,则形成了“第四种”力量——教育行政、教育科研、
基层学校三结合的研究力量。这种三结合又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