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玉米产量数据

合集下载

东北玉米产量调研报告

东北玉米产量调研报告

东北玉米产量调研报告东北玉米产量调研报告一、引言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品种。

对东北玉米产量进行调研,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玉米种植的情况,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对东北玉米产量进行调研,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

二、调研内容1. 种植面积:调研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其中,黑龙江省的种植面积最大,辽宁省次之,吉林省最小。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转而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2. 单产水平:尽管种植面积下降,但东北地区的玉米单产水平却在逐年提高。

这归功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新品种的推广。

据调研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玉米单产水平最高,达到了每亩1300公斤。

3. 产量变化:虽然种植面积下降,但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整体呈现出略微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

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玉米的年产量约为1000万吨。

三、问题分析1. 种植面积下降:种植面积下降主要是由于农民转而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如大豆、玉米等。

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玉米的种植收益,同时加强市场导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

2. 单产水平提高:种植户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管理经验,限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培训和科研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农业技术和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

3. 市场需求: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虽然在上升,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监测,为农民提供合理的市场预测和销售策略,确保玉米销售畅通。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东北玉米产量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整体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

2. 种植面积持续下降,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玉米的种植收益。

3. 单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需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4. 市场需求有待满足,需要加强市场调查和预测,提供合理的销售策略。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玉米的种植收益,鼓励农民继续种植玉米。

优质玉米发展现状及种植栽培技术

优质玉米发展现状及种植栽培技术

优质玉米发展现状及种植栽培技术李荣江Z a i p e i j i s h u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所有谷类作物中种植范围最广,种植产量最高的作物。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在国内排名第1位,玉米产量以及玉米商品化率也位于首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玉米,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玉米的需求。

黑龙江省玉米发展对于国家粮食安全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优质玉米生产,这样才能够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玉米生产体系,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

基于此,本文对黑龙江省优质玉米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优质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可以为黑龙江省优质玉米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一、优质玉米发展现状1、黑龙江省优质玉米发展条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食物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玉米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主要食物之一,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质量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黑龙江省属于黑土带之一,土壤肥力水平高,耕地平坦,降雨量充足,白天和晚上存在较大温差,可以为玉米生长和种植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优质玉米生产。

黑龙江省内修耕期较长,并且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能够避免害虫繁殖,对于恢复土壤肥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黑龙江省优质玉米种植现状当前黑龙江省正在大力发展优质玉米,根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31.7万hm 2,和2017年相比种植面积增加了45.4万hm 2,增长幅度为7.74%。

2018年优质玉米产量为3982万吨,和2017年玉米产量进行比较,增长幅度为7.53%,共增长了278.9万t 。

目前黑龙江省优质玉米产量以及种植面积正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为市场上玉米的供应提供了重要助力,并且随着玉米质量的不断提升,优质玉米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扩大,给黑龙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优质玉米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可以直接提升玉米生产产量以及质量,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以及抗病能力,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种植水平。

东北三省粮食生产情况对比

东北三省粮食生产情况对比

东北三省粮食生产情况对比提起东北人们第一想到的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的工业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实东北三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特别是黑龙江粮食生产方面一骑绝尘、独领风骚,多年位居我国省市区粮食产量第一位,吉林也位居我国粮食产量前五位。

东北三省气候环境相近,下面我们就简单对比一下三省粮食生产情况。

一、粮食产量:黑龙江播种7540.8万吨,吉林3803.17万吨,辽宁2338.80万吨,黑龙江遥遥领先。

其中:水稻产量:黑龙江2896.20万吨、吉林665.43万吨、辽宁446.50万吨;玉米产量:黑龙江3646.60万吨、吉林2973.44万吨、辽宁1793.90万吨;大豆产量:黑龙江920.30万吨、吉林64.23万吨、辽宁23.90万吨。

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黑龙江均遥遥领先。

水稻产量前三的地市是:佳木斯770.62万吨,超吉林、辽宁全省产量,哈尔滨382.99万吨、鸡西365.71万吨,均在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前三的地市是:长春990.23万吨、哈尔滨784.19万吨、绥化740.29万吨;大豆产量前三的地市是:黑河283.96万吨、齐齐哈尔155.74万吨、绥化99.84万吨,均在黑龙江省,超吉林、辽宁全省产量和。

二、粮食播种面积:黑龙江播种面积1443.8万公顷,吉林568.18万公顷,辽宁325.72万公顷,也是黑龙江遥遥领先。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黑龙江387.20万公顷、吉林83.71万公顷、辽宁52.04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黑龙江548.10万公顷、吉林428.72万公顷、辽宁269.93万公顷;大豆播种面积:黑龙江483.20万公顷、吉林32.11万公顷、辽宁10.32万公顷。

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黑龙江均遥遥领先。

水稻播种面积前三的地市是:佳木斯104.14万公顷,超吉林、辽宁全省播种面积,哈尔滨59.18万公顷、鸡西40.58万公顷,均在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前三的地市是:长春133.48万公顷、哈尔滨109.62万公顷、齐齐哈尔107.24万公顷;大豆播种面积前三的地市是:黑河144.80万公顷、齐齐哈尔88.67万公顷、绥化50.37万公顷,均在黑龙江省,且都超吉林、辽宁全省播种面积和。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

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

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

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

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今年全国春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3亿亩。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

垦区所处地域属 中、 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区。 垦区降 雨量 充沛 , 年均降 雨量 5 4 0毫米 , 年平 均气温在 1 ℃ ~5 ℃之 间 。无 霜期 平均为 1 2 0天 。 全 年 日照 时 数 为 2 4 0 0 ~2 9 0 0小 时 , 有效
积温 1 9 0 0  ̄ ( 2 ~2 7 0 0 q C。
2垦 区 玉 米 种 植 面 积 玉 米 在 黑 龙 江 垦 区 各 管 理 局 均 有 种 植 ,分 布 于 一 、 二 、 三、 四、 五积 温带 , 其 中红兴 隆管理局 玉米种植面 积为 3 0 0万 亩 左 右 ,牡 丹 江 管 理 局 为 1 7 0万 亩 左 右 ,宝泉 岭 管 理 局 约 有 1 4 0万 亩 ,建 三 江管 理 局 有 9 2万 亩 左 右 ,北 安 管 理 局 3 0 0万 亩左右 , 九三管理 局 2 0 0万 亩 左 右 , 齐齐哈 尔管 理局 约有 7 4 万亩 , 绥 化 管理 局 5 0万 亩 左 右 , 哈 尔滨管理局约有 1 3万 亩 。 3黑 龙 江 垦 区 各 级 温 带 玉 米 品 种 第一 积 温 带 主 栽 玉 米 品 种 为 先 玉 3 3 5 和郑单 9 5 8 ; 第二积 温带 主 栽的代 表品种 有吉单 2 7 、 鑫鑫 2 、 先 正达 4 0 8 ; 第三积 温带 种植品种 有绥 玉 1 9 、 垦单 1 o 、 绥玉 1 o 、 鑫鑫 1 、 绿单 2 ; 适 宜 第四积温 带的种 植品种 有绥玉 7 、 哲单 3 7 、 德 美亚 3 、 垦 单 1 3 、 绿单 1 ; 第五季 温带 的主栽 品种有德 美亚 1 、 德 美亚 2 、 克 单 1 4 、 利合 1 6 。
黑龙江垦 区玉米种植概 况
张铁强 , 王翊, 王任杰 , 王 慧, 姜丽静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

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

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

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

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今年全国春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3亿亩。

浅谈黑龙江玉米综合利用价值

浅谈黑龙江玉米综合利用价值

浅谈黑龙江玉米综合利用价值作者:温蕾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的分类,进而分析了玉米的主要用途等玉米的综合利用价值。

关键词:玉米;分类;用途黑龙江省素有“北大仓”之称,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单省最大、玉米产量单省最多的主产省份,据中国玉米网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黑龙江玉米总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关口达到2227万吨,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贸易粮从黑龙江省流向南方销区各地。

虽然黑龙江玉米在品质方面尚不及横穿世界两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省玉米品质优良,但整体较佳的品质与相对低廉的价格造就了黑龙江玉米的高性价比,也使黑龙江玉米在市场中广受欢迎。

玉米营养丰富,其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含量几乎都位居五谷杂粮之首;玉米中富含维生素E、卵磷脂和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都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玉米能够富集土壤中的硒元素,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食用玉米及其制品具有保健作用;此外,玉米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 玉米的分类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其用途,可分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两大类。

特用玉米一般指高赖氨酸、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

特用玉米以外的玉米类型即为普通玉米。

1.1甜玉米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又可以制成各种风味的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

甜玉米又可分为普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类。

甜玉米在发达国家销量较大。

1.2糯玉米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罐头,我国还有用糯玉米代替粘米制做糕点的习惯。

在工业方面,糯玉米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作为增稠剂使用,还广泛地用于胶带、粘合剂和造纸等工业。

1.3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过8 %的玉米类型,直观上看都有较大的胚。

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较高,是人体维持健康所必需的。

1.4高赖氨酸玉米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 %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 %左右。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作者:张铁强王翊王任杰王慧姜丽静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02期摘要: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田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亿亩,产量突破1.9亿吨,仅次于水稻。

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积居全国之首,黑龙江垦区从2001年~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从225万亩发展到1160万亩,占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2.2%左右。

玉米单产从410公斤提升到550公斤,11年增产25.5%,小面积最高产突破1000公斤。

黑龙江垦区玉米生产采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面积;品种;模式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30-11地理位置与现状黑龙江垦区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320万亩,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

黑龙江垦区集中分布在黑龙江东西两大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

垦区北部有小兴安岭山脉,向东南方向延伸,北低南高;南部有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

垦区所处地域属中、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垦区降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54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5℃之间。

无霜期平均为120天。

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2900小时,有效积温1900℃~2700℃。

2垦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在黑龙江垦区各管理局均有种植,分布于一、二、三、四、五积温带,其中红兴隆管理局玉米种植面积为300万亩左右,牡丹江管理局为170万亩左右,宝泉岭管理局约有140万亩,建三江管理局有92万亩左右,北安管理局300万亩左右,九三管理局200万亩左右,齐齐哈尔管理局约有74万亩,绥化管理局50万亩左右,哈尔滨管理局约有13万亩。

3黑龙江垦区各级温带玉米品种第一积温带主栽玉米品种为先玉335和郑单958;第二积温带主栽的代表品种有吉单27、鑫鑫2、先正达408;第三积温带种植品种有绥玉19、垦单10、绥玉10、鑫鑫1、绿单2;适宜第四积温带的种植品种有绥玉7、哲单37、德美亚3、垦单13、绿单1;第五季温带的主栽品种有德美亚1、德美亚2、克单14、利合16。

黑龙江近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黑龙江近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数据库:分省年度数据地区:黑龙江省时间:最近20年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12200.7912236.9912222.9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11564.3611519.5411502.93夏收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秋收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11564.411519.5411502.93谷物播种面积(千公顷)8795.888510.127865.91稻谷播种面积(千公顷)3175.593069.762945.55早稻播种面积(千公顷)中稻和一季晚稻播种面积(千公顷)3069.762945.55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千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千公顷)133210.06297.81冬小麦播种面积(千公顷)春小麦播种面积(千公顷)210.06297.81玉米播种面积(千公顷)5447.55190.64587.4谷子播种面积(千公顷)8.7510.21高粱播种面积(千公顷)26.0619.12其他谷物播种面积(千公顷) 4.89 5.82大麦播种面积(千公顷)0 2.67豆类播种面积(千公顷)2500.762763.973386.68大豆播种面积(千公顷)2663.83201.73绿豆播种面积(千公顷)36.0540.28红小豆播种面积(千公顷)36.1334.33薯类播种面积(千公顷)267.72245.45250.33马铃薯播种面积(千公顷)245.45250.33油料播种面积(千公顷)97.7117.32148.55花生播种面积(千公顷)24.8924.7722.41油菜籽播种面积(千公顷)0.090.410.51芝麻播种面积(千公顷)0.640.47向日葵播种面积(千公顷)29.8840.37胡麻籽播种面积(千公顷)棉花播种面积(千公顷)麻类播种面积(千公顷) 1.27 1.82 2.58黄红麻播种面积(千公顷)亚麻播种面积(千公顷) 1.58 2.57大麻播种面积(千公顷)0.240.01苎麻播种面积(千公顷)糖料播种面积(千公顷)38.5772.9582.02甘蔗播种面积(千公顷)甜菜播种面积(千公顷)38.5772.9582.02烟叶播种面积(千公顷)35.637.9834.98烤烟播种面积(千公顷)32.3833.6131.77蔬菜播种面积(千公顷)265.67249.85223.13药材播种面积(千公顷)47.3551.13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132.38115.91青饲料播种面积(千公顷)53.4467.1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12156.212129.1512088.4111898.4811678.34 11454.711391.0310988.9310820.4610525.7311454.711391.0310988.9310820.4610525.73 7459.896864.316419.666505.755772.61 2768.842460.822390.732253.161992.22768.842460.822390.732253.161992.2280.01293.1238.8232.99243.47280.01293.1238.8232.99243.47 4368.374010.183593.933883.563305.1311.6625.430.429.434.4924.9663.248.9348.5372.626.0411.6116.8658.11124.72.65 6.876.442.4798.093750.364251.44324.44099.394547.45 3547.884007.794036.533808.754246.1321.0530.243.4742.448.2231.8135.465.8769.1380.49244.45275.32244.87215.32205.67 239.91271.21244.87212.27202.75 167.16203.01218.67176.53239.3322.6530.9940.6729.3323.80.82 1.70.40.6 1.070.53 1.68 1.43 5.67 6.256.8187.39107.33140.93202.915.3811.5541.3351.0755.535.2511.2836.441.2748.120.130.27 4.939.27 6.777.8663.8790.478.62580 77.8663.8790.478.625837.437.3233.3331.731932.432.3232.6728.217.02 184.48187.58287.7291.13313.4 36.6630.8751.7355.3326 123.94129.76275.72287.21319.45 65.5768.42275.72149.07180.22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10083.669888.49802.679858.359989.19 8650.884588114.78291.285348650.884588114.78291.28534 4317.741983867.144664408.7 1650.31587.81290.91564.415671650.31587.81290.91564.41567248.5255229.6260.8423.3423.3 248.5255229.6260.82220.22179.52053.82285.62132.738.143.566.179.567.971.864.7102.8124.2108.988.867.5123.9151.5108.968.23974.99540323913.638133381.23702 3548.43555.53389.32930.13326.343.147.445.382.878.583.481.8116.9301.1346.4434.6444423.3 293.2339.5433442420.8 410.34411.07463.27373.8302.423.8514.1222.7317.121.41.862.75 2.48 4.113.27.7 6.947.99 5.7 2.32206.88170.87257.31234.08179.6384.7298.47112.88103.25128.882.4389.47110.54101.41124.42.0690.92 1.33 2.84 80.4675.53118.76198.9182.180.4675.53118.76198.9182.1 42.0931.5336.6244.6646.39 39.7327.7332.6339.5741.16 333.39291.6399.59431.95426.9748.135.3333.3324.3721.35 323.54391.54389.77249.05217.43 170.37135.43257.06103.0552.492000年1999年1998年1997年1996年9329.469261.59193.789030.98883.7 7852.58098.58088.97993.77778.87852.58098.58088.97993.77778.8 4279.55491.025275.15297.65330.9 1605.91614.871566.71396.91107.51605.91614.871566.71396.91107.5590.2953.4961.41074.41231.4590.2953.4961.41074.41231.4 1801.32651.912487.22544.82663.781.871.3970.466.572.7115.8123.79116.9134.9170.584.575.6672.480.285.13178.32291.672545.52454.22211.1 2868.32153.232458.82393.12152.6394.7315.81268.3241.9236.8 389.6311.79265241.87232.1 362.7292.84208.83142.19127.8318.67.212.47 3.32 2.279.972.0634.1721.3431.892.010.710.880.1183.2139.44111.8888.457695.249.535.8254.6584.6988.3948.635.1153.6983.83.280.90.710.960.8 145.7124.01230.6251.4290.68145.74124.01230.6251.4290.68 49.3964.3758.61107.72101.9144.760.6853.56102.9297.57 446.48363.96353.95296.7293.7 20.9624.63 5.130.80.8 230.94161.82133.61123.9155.4 41.4632.4439.4346.455.21995年86477500.27500.24675.9835.1835.11116.30.031116.272411.287.8133.625892512.8235.3228.6147.32.445.40.168.3100.999.91 328.5328.5 68.2564.6 293.41.2 157.1672.8。

佳木斯 粮食 总体状况

佳木斯 粮食 总体状况

数据一:关于产量2011年佳木斯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产量达到754.1万吨:其中水稻产量为348.3万吨,玉米产量为314.2万吨,大豆产量为77.1万吨。

2011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51045万吨:稻谷总产量20078万吨,比去年增产503万吨,小麦总产量11792万吨,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比去年增加1450万吨。

佳木斯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1.48%,稻谷产量只占全国的1.73%,黑龙江2011稻谷产量2194万吨,占全国水稻产量的10.9%。

佳木斯稻谷加工能力和产量差不多,预计到2015年加工能力将提高到500万吨相关新闻:有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不知道1、佳木斯欲打造东北“大米之都”2、五常大米交易市场:2009年7月,东方集团与五常市府就共同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五常市稻谷加工园区及五常大米交易市场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建设30万吨稻谷加工园区和大米物流园区——五常大米交易市场。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3年建成全省最大的五常稻谷加工园区及全国一流的大米交易园区(五常品牌大米交易市场)。

优质稻谷综合加工以五常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年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

交易园区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年物流吞吐量将超过80万吨。

数据二:收购渠道:1、北大荒、中储粮、益海等较大型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四大粮商(东方集团、中粮、益海粮油集团、北大荒集团)2、本地企业:佳木斯黑龙江一季付士米业:该企业为佳木斯地区产量较高的大型企业,佳木斯工厂有2条生产线,桦川工厂有5条生产线,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长三角。

富锦宇兴米业3、依赖省外粮商前来采购,依赖销区大米市场的需求北京市场、杭州市场、福州市场、上海市场、广州市场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供需关系:第一,与农民签订“小订单”,产区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小麦生产;第二,粮食销区有了稳定的粮源,保证粮食总量供求平衡做批发市场的局限:铁路运力不足,物流方面的问题无锡、长沙、芜湖、九江作为四大米市,有着共同的沿江交通便利、粮食生产丰富和商贸流通发达的优势。

2023年黑龙江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

2023年黑龙江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

2022年黑龙江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202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5198万亩,较上年削减12.2%。

玉米总产量达到2339万吨,超过上年365万吨,再次获得历史高产年。

回顾过去一年黑龙江玉米市场供需和市场行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玉米需求全面恢复,市场行情前高后低上半年黑龙江玉米需求不断攀升,玉米行情一路走高。

3月初肇东玉米收购价格0.58元-0.60元/斤,双城县玉米收购价格0.59元-0.60元/斤,青冈县玉米收购价格0.58元-0.59元/斤,穆棱县玉米收购价格0.57元-0.59元/斤,富锦市玉米收购价格0.57元-0.58元/斤、虎林县玉米收购价格0.56元-0.57元/斤,集贤县玉米收购价格0.57元-0.59元/斤(水分13.5-14%)。

截至6月末黑龙江肇东玉米收购价格0.75元-0.76元/斤,双城县玉米收购价格0.74元-76元/斤,青冈县玉米收购价格0.74元-0.75元/斤,穆棱县玉米收购价格0.73元-0.75元/斤,富锦市玉米收购价格0.74元-0.75元/斤、虎林县玉米收购价格0.73元-0.74元/斤,(水分13.5-14%),比较3月初价格上涨0.12元-0.15元/斤,涨幅达到20%。

回顾上半年影响黑龙江玉米行情变化的市场因素:一是上半年全省养殖业由全面恢复阶段转入旺盛阶段。

全省生猪补栏乐观性高涨,个别地区养殖规模扩大15%~25%。

饲料加工业开工率较上年同期提高10-15%,由此拉动玉米需求明显上升。

二是上半年国内豆粕价格、玉米蛋白粉、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进一步调动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恢复生产的乐观性,玉米需求再次放大,玉米行情一再攀升。

三是由于07年黑龙江玉米患病旱灾玉米产量下降,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对将来市场供应表示担忧,增加玉米库存的愿望日趋明显,部分地区玉米收购消失困难。

据调查和监测,截至4月中下旬,全省多数地区农夫及家庭农场玉米留存量约占其产量的25%—35%。

黑龙江省13个地市和农垦总局玉米种植面积总产

黑龙江省13个地市和农垦总局玉米种植面积总产

玉米分区黑龙江省13个地市和农垦总局玉米种植面积日期:2009-04-09 来源:黑龙江玉米网单位:万亩哈尔滨(Harbin) 910齐齐哈尔(Qiqihar) 764鸡西(Jixi) 88鹤岗(Hegang) 36双鸭山(Shuangyashan) 102大庆(Daqing) 337伊春(Yichun) 27佳木斯(Jiamusi) 182七台河(Qitaihe) 42牡丹江(Mudanjiang) 157黑河(Heihe) 46绥化 (Suihua) 881大兴安岭(Daxinganling) 0.47农垦总局(ARB) 325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仅供参考。

黑龙江省13个地市和农垦总局玉米总产量日期:2009-04-09 来源:黑龙江玉米网单位:万吨哈尔滨(Harbin) 489齐齐哈尔(Qiqihar) 237鸡西(Jixi) 40鹤岗(Hegang) 15双鸭山(Shuangyashan) 51大庆(Daqing) 132伊春(Yichun) 10佳木斯(Jiamusi) 72七台河(Qitaihe) 17牡丹江(Mudanjiang) 65黑河(Heihe) 14绥化(Suihua) 361大兴安岭(Daxinganling) 0.12农垦总局(ARB) 145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吨,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仅供参考。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分析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分析

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分析最近几年,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明显,此时的粮食产量也在发生变化。

作者结合黑龙江的玉米种植情况,论述了气候改变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标签: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玉米;生育期;产量;黑龙江1 资料和方法1.1 数据来源气象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局数据中心,包括黑龙江省境内30个气象站点1980-2009年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值、旬值资料、降水旬值、月值资料、日照时数旬值资料。

由于本省的气候比较独特,其玉米的最关键的生长时间是每年的5-9,而种植期在每年的5-6,结穗在7月,开花结粒在8-9。

1.2 气象产量的计算方法所谓的气象产量,具体的说它指的是玉米的具体产量和趋势产值之间的数值差。

当前此类模拟措施很多,该活动使用的是直线滑动模拟措施,它把玉米的产值时间排列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当成是一种函数,以直线的形式加以体现。

由于时间在一直变化,直线的方位也在改变,进而体现出产量的变化特征。

按照次序获取各个时期的线性模型。

可以将各个阶段的模拟数值的均数看做是趋势产量。

之所以使用此类措施,主要是因为它不需要我们进行主观的判定,也不用损失样本序列的年数,该措施非常受人们的青睐。

2 玉米主要生长季(5-9月)和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变化特征2.1 主要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第一,从时间上分析其变化性。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从80-90年,降水总数在一直在降低,线性倾向率为-27.6mm/10a,且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除此之外的剩余要素都呈现出增加的态势,比如均温的倾向率为0.43℃/10a,最高温度的倾向率为0.19℃/10a,最低温度的倾向率为0.48℃/10a,且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第二,从空间上分析其变化特性。

对于均温以及均最高气温来讲,它们的变化都是顺着西北朝东南变低。

除了漠河的均温降低之外,别的区域都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而且呈现出从西南到东北不断降低的态势。

玉米重要数据分析报告(3篇)

玉米重要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玉米产量、消费、贸易、价格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全面了解玉米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

二、玉米产量分析1. 全球玉米产量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玉米产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玉米产量达到11.6亿吨,较2018年增长2.4%。

其中,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70%。

2. 中国玉米产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

2019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2.6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8%。

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的主产区,尤其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

3. 区域产量分析从区域角度来看,美洲是全球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其次是亚洲。

美洲的玉米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而亚洲的玉米产量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日本。

三、玉米消费分析1. 全球玉米消费全球玉米消费量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不断上升。

2019年,全球玉米消费量达到11.4亿吨,较2018年增长2.2%。

玉米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饲料、工业用途(如生产乙醇)和食品。

2. 中国玉米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2019年玉米消费量达到2.72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3.8%。

饲料消费是中国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其次是工业用途和食品。

3. 消费结构分析在中国,玉米消费结构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达到65%左右。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玉米的需求持续增长。

工业用途包括乙醇生产、淀粉和酒精生产等,占比约为20%。

食品消费占比相对较低,约为15%。

四、玉米贸易分析1. 全球玉米贸易全球玉米贸易量近年来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稳定。

2019年,全球玉米贸易量约为1.4亿吨,其中美国、阿根廷和乌克兰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而中国、日本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黑龙江省1980-2014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面积分析研究

黑龙江省1980-2014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面积分析研究
高 粱 播 种 面 积 1980年 为 27.1 万 公 顷 ,2 0 1 4 年 为 2.7 万公 顷 ,减 幅 达 903.7 0 % 。最 大 值 出 现 在 1983年 为 31.4 万 公 顷 。 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 为 2.2 万 公 顷 。播种面积总体趋势持续 下降。
小 结 ,1980-2014年黑龙江省 粮 食 作 物 播 种 面 积 总 体 趋 势
持 续上升,其中水稻和玉米播种面积总体持续上升,而谷子、小 麦和高粱播种面积却总体持续下降。
3 农作物产量分析 水 稻 产 量 1980年 为 79.6 万 吨 ,2 0 1 4 年 为 2251万 吨 ,增幅 达 2727.8 9 % 。水 稻 产 量 总 体 趋 势 持 续 上 升 ,最 大 值 出 现 在 1981年 为 55.7 万 吨 ,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 为 2251万吨。 小 麦 产 量 1980年 为 394.6 万 吨 ,2 0 1 4 年 为 46.6 万 吨 ,减
玉 米 产 量 1980年 为 5 2 0 万 吨 ,2 0 1 4 年 为 3343. 4 万 吨 ,增 幅 达 542.9 6 % 。其中最大值出现在2 0 1 4 年 为 3343.4 万 吨 ,最 小 值 出 现 在 1 9 8 2 年 为 352. 6 万 吨 ,玉 米 产 量 总 体 趋 势 持 续
松 嫩 平 原 ,东 北 部 为 三 江 平 原 ,北 部 、东 南 部 为 山 地 ,多处平原 海 拔 50 ~ 200米 。黑龙江省农业 规 模 经 营 与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有
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 现 代 农 业 规 模 化 发 展 发 挥 示 范 引 领 作 用 。黑 龙 江 省 耕 地 面 积 2. 3 9 亿 亩 ,人 均 耕地面积为全国人均 耕 地 面 积 的 3 倍 多 ,达 6. 2 4 亩/ 人 [1]。

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

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

DOI:10.19462/ki.zgzy.20231101002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薛 瑶1 吕东辉2 叶倩竹3 刘兴丽4(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齐齐哈尔161000;2黑龙江省甘南县气象局,甘南162100;3广东海洋大学,湛江524000;4黑龙江气象数据中心,哈尔滨150000)摘要:目前黑龙江西部富裕县玉米的主栽品种吉单66多年来表现较好,为进一步探索气象因子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研究出玉米产量预估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以玉米品种吉单66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及玉米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有效穗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与产量相关性很强;从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6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和8月平均气温、9月降水量对玉米吉单66产量影响大,相关性强,其中9月降水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4个气象因子为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2种玉米产量预估模型。

经过对比分析,2种产量预估模型均比较精准,适用于吉单66玉米品种及其他黑龙江西部玉米品种产量预估,为今后黑龙江其他地区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及农业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气象因子;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Establishment of Maize Yield Prediction Model inWe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XUE Yao1,LYU Donghui2,YE Qianzhu3,LIU Xingli4(1Qiqihar Meteorological Bureau,Qiqihar 161000,Heilongjiang;2Gannan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Gannan 162100,Heilongjiang;3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00,Guangdong;4Heilongjang Meteorological Date Center,Harbin 150000)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事件呈现多发、频发、广发趋势,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造成影响[1]。

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现状与

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现状与

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现状与探析摘要:黑龙江省属于农业重点省市及国家重要关注的商品粮产业基地,成为21世纪粮食产量上升及供给能力最可靠的区域。

该文分析了黑龙江地区玉米育种的自然优势,并探讨了如何深入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制定了持久的战略性措施。

对黑龙江地区发展高产量玉米、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地区;玉米;栽培技术;现状;探析玉米属于我省主打的农作物,更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主要供给源头。

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确保了国家粮食供应畅通。

据初步统计得知,2012年黑吉辽三省玉米播种总面积为1067万hm2左右,远远超过了 2011年的播种面积,此数据显示玉米播种面积呈现扩大趋势[1]。

尽管玉米播种面积和相对产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眼前资源,脚踏实地的扩大和发展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1 简述黑龙江地区玉米育种优势及产量状况1.1 自然优势1.1.1 地狱辽阔、气候适宜和生态环境优越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北侧且维度最高,南起北纬43°26′,北至北纬53°33′,南北距离约为 1120km,西起东经121°11′,东至东经135°05′,东西距离约为930km。

年平均气温较低,常年几乎均存在霜雪现象,年降水量范围在400-650mm之间,1600℃≥10℃以上的积温≤2800℃,90d≥玉米生长期≤150d。

南北分布着两大山地和五大山脉,东西两大平原使我省具有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别样的气候类型,为我省玉米育种及生长提供了最优越的自然环境。

1.1.2 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因为我省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及独特的生态环境,加上先进的栽培技术,育种出了大量生态各异的地方品种,部分品种针对某些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病毒、耐贫瘠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