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论教养 导学案含教学反思
论教养教案及反思
论教养教案及反思这是论教养教案及反思,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论教养教案及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谈话导入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2.生难字词四、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1.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从题目中你能猜出作者要表达什么观点吗?“论”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 题目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等。
2.找出本文论证的论题。
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3.理清论证思路: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对论题进行论证的?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五、研读文本,深层探究(一)论教养1.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对此你怎么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人往往注重外在的形象,在家里却不拘小节,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2.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动不动就对妻子儿女大发雷霆;@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机,并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3.一个有教养的人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言行举止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论教养》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论教养》导学案导学案:论教养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题目为《论教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养。
同时,学生将学会批判性思考,并通过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去理解教养的内涵。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教养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教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激发学生对教养的思考,学会用修辞手法分析文章。
2. 难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例中理解教养。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老师呈现一幅图片,图片上显示了一个孩子在公交车上让座给一个老人。
2. 引导学生描述图片,询问学生这样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养。
Step 2 阅读理解1. 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回答几个问题:a. 文中讲述了两个小故事,你能简要概括出他们的主题是什么吗?b. 文章中列举了许多小事,你能从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教养的事例吗?c. 你认为良好的教养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d.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你认为这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2. 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答案,并与全班分享。
Step 3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强调教养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Step 4 课后拓展1. 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人,找出一个他们认为具有良好教养的事例,并将观察记录下来。
2. 下节课学生可以将观察结果分享给全班,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教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图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后观察,启发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教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教学反思8.论教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教学反思8.论教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语文教养的具体实现。
教养的重要性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而非培养物”。
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教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表达,进而形成独立思考,有自信、有担当的人格魅力,具备和谐发展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能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去,成为有用之人。
教育思路的引导教育思路的引导是语文教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学习语文,首先要从教育思路开始,让学生逐步建立较为完整、科学、先进的教育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领会语文教育的方式,使家长和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教育模式。
课堂氛围的营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优美课文和语文知识的传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语言情感的熏陶,并能够从中感悟到大道理、大情感等。
为此,课堂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
我会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有趣。
课堂小结的重要性针对课堂教学中常有的难以理解或掌握的部分,我们采取了课堂小结的方法,梳理语文知识点的脉络,并帮助学生培养运用语文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堂小结的理论阐述虽然比较枯燥,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不可忽视。
给学生的建议在语文教育中,学生需注重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加强积累。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语文知识点,积极阅读各种文学作品,促进语文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二是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做到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三是注重写作。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多次的作文训练、编辑、评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论教养》教案
《论教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核心观点,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重点词汇解析:解释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 观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提出的关于教养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4. 案例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案例,分析教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文中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4. 观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提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5. 案例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案例,分析教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观点阐述:评估学生在分析作者观点和阐述自己看法时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论教养》原文。
2. 相关资料:关于教养的其他文章或研究报告。
3.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资料。
4.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课文内容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案例分析法:利用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文中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4. 观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提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8 论教养 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8 论教养教案8 论教养【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3.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自主互助、主题阅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白板。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几张有关不文明现象的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照片,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对,这些现象说明这些人都是没有教养的人,那么,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有教养呢?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教养的文章《论教养》。
(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不敢 mo( )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 k( )守时间。
(3)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 j( )取有益的见解。
(4)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zūn( )循哪些准则? [答案] (1)贸1 / 3(2)恪 (3)汲 (4)遵 2.根据下列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 (2)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 ) (3)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 ) (4)形容说话啰唆。
( ) [答案] (1)彬彬有礼 (2)矫揉造作 (3)附庸风雅 (4)絮絮叨叨三、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小组内解决问题) 如果有不能解决的字词,可以在班级内求助。
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本文开篇便写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论教养-利哈乔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论教养-利哈乔夫》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俄罗斯文学家利哈乔夫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 理解利哈乔夫在《论教养》中对教育与家庭的看法。
3. 分析利哈乔夫对于教养的重要性的观点,并探讨其对当代教育的启迪。
二、导学内容1. 利哈乔夫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介绍2. 《论教养》内容概要3. 利哈乔夫对教育与家庭的看法4. 利哈乔夫对教养的重要性的观点分析三、导学重点1. 利哈乔夫的教育观点2. 利哈乔夫对家庭的看法3. 利哈乔夫对教养的重要性的强调四、导学步骤1. 利哈乔夫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介绍- 利哈乔夫(1828-1889)是俄罗斯文学家,代表作品有《罪与罚》、《痴人》等。
- 他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之父”。
2. 《论教养》内容概要- 《论教养》是利哈乔夫的一部散文作品,主要探讨教育与家庭的干系。
- 他认为,教养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家庭是教养的起源地,教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 利哈乔夫对教育与家庭的看法- 利哈乔夫认为,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 他主张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
4. 利哈乔夫对教养的重要性的观点分析- 利哈乔夫认为,教养是人生最重要的家当,是对人的一种修养和素质的培养。
- 他强调教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和命运的关键。
五、导学延伸1. 与当代教育的联系- 利哈乔夫的教育观念与当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共通的地方,都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仍然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和命运的重要环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2. 个人思考- 你认为家庭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你在家庭中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和影响?对于家庭教育有何感悟和体会?六、课后作业1. 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探讨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阅读利哈乔夫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写一份读后感并分享给同砚。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论教养》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论教养》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论教养》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案设计教材解读:《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
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言式的语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并学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法与学法:教法:鉴赏品味法: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学生世界观刚要形成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并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学生的言行。
学法:对比阅读鉴赏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许多前后对比之处,如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样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探究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教师随笔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约3分钟)导入法一:(主题导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
八年级语文《论教养》 导学案
8* 《论教养》导学案
一、自我研学,夯实基础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恪.守()箴.言()自吹自擂.()允.许()妨碍.()矫.揉造作()
()愚蠢.()尴.尬()絮絮叨叨
..积淀.()谚.语()大发雷霆.()2、解释下面的词语。
贸然:
彬彬有礼:
涵养:
贤达:
恪守:
自持:
矫揉造作:
附庸风雅:
箴言:
絮絮叨叨:
随机应变:
3、说说你所了解的利哈乔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轻声朗读课文,注意正音,感知课文大意。
2、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3、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4、课文中,没有教养和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填写表格。
5、作者谈论“教养”后,又转向谈论什么呢?
6、文章谈论“有教养”,为什么要谈“优雅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深层探究,总结归纳
1、梳理文章的结构。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作者是从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4、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2、讨论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一定称得上是个“有教养”的人呢?
3、拓展阅读
读一读利哈乔夫的其他作品,如《择善而从》《跃出误区的艺术》等等,听听作者诚恳而睿智的建议。
《论教养-利哈乔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论教养-利哈乔夫》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俄国作家利哈乔夫的生平宁主要作品;2. 理解《论教养》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3. 分析利哈乔夫对教养和文学的看法;4. 探讨《论教养》对当代教育的启迪。
二、导学内容:1. 利哈乔夫简介:利哈乔夫(1828-1889),俄国作家,被誉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主题广泛,涉及人道主义、道德伦理等方面,被誉为俄国文学的“良心”。
2. 《论教养》概述:《论教养》是利哈乔夫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探讨了教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人格修养和道德规范的培养。
3. 利哈乔夫的教养观点:利哈乔夫认为,教养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品格和道德,而不是仅仅追求知识的积累。
他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和情操的最重要的处所。
4. 《论教养》对当代教育的启迪:《论教养》提出了许多对当代教育有启迪意义的观点,例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重视教师的作用等。
这些观点对于当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导学方法:1. 导入:通过介绍利哈乔夫的生平宁主要作品,引发学生对《论教养》的兴趣;2.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利哈乔夫在《论教养》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讨论其对当代教育的启迪;3. 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利哈乔夫的教养观点在当代教育中的实践意义;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将利哈乔夫的教养观点运用到自己的进修和生活中。
四、导学评判: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利哈乔夫的教养观点,理解《论教养》中的主要思想,思考其对当代教育的启迪,提高对教育和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论教养导学案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论教养导学案反思《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论教养导学案反思》这是一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8* 论教养课题论教养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重点)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21年第三期。
谷羽译。
有删改。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俄罗斯文化基金会主席,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中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
首先是写给年轻人,学习怎么样生活,是他们所面临的课题。
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
读准字音恪守(kè)允诺(nuò)汲取(jí)矫揉造作(jiǎo)扭捏(niē)箴言(zhēn)嚼(jué)絮絮叨叨(xù)疲惫不堪(kān)尴尬(ɡān)大发雷霆(tínɡ)涵养(hán)恕我直言(shù)自吹自擂(léi)辨清字形理解词语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部编九年级上册8《论教养》导学案附答案
8《论教养》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
3.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4.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习重点】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习难点】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
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三期。
谷羽译。
有删改。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俄罗斯文化基金会主席,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中“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
首先是写给年轻人,学习怎么样生活,是他们所面临的课题。
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教养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教养在解决人际冲突中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教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教养问题缺乏关注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中,提前给学生发放一些关于教养的讨论话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从而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虽然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在表演过程中,对于教养的体现仍显得有些生硬。这说明学生们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打算在课后组织一些与教养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成长。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教养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教养知识,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与教养相关的名人名言、故事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还需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教养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论教养》教学反思
《论教养》教学反思《论教养》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论教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教养》教学反思 1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现在进行“教养”方面的学习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俗话说“人有教养行走八方,无教养寸步难行”。
提升教养不仅是对人格的培养,也是进入社会的“必修课”。
同时,学生们也学到了本文对比论证(正反对比)的写法。
《论教养》教学反思 2本文是一篇针对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方面的议论文。
教读此文,教师采用由浅入深,由文本到体验的思路进行。
首先组织学生梳理文本的论证思路,让学生再理解本文观点的同时,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对“教养”和“没有教养”的认知。
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谈体会感受。
这样学生的认知就深刻起来,而且形象生动得多了。
《论教养》教学反思 3今天,《论教养》这篇议论文。
在授课中,他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觉得在以下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实际中借鉴:一、注重了基础知识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以致用。
有的同学能够恰当运用全部词语连词成话。
我的适时表扬更使他们找到了写作的自信和乐趣。
二、抓住了教学重点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在读,真正在品,使这篇本来枯燥抽象的议论文学起来不再乏味,而是充满了情趣。
在兴趣中,同学们自自然然的读懂了课文,也明白了议论文要以理服人,要靠事实说话的道理,并且争先恐后的讲述事例来证明文中的观点。
他们悟出了议论文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尤其可喜的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意识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包括自己。
只要经常保持好奇心,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进行研究,自己也会有新发明、新创造出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最新推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8论教养》教案
8论教养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论教养》教案
《论教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教育的态度;(2)引导学生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激发学生自我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背诵;(2)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难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如何正确地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通过思考题目,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5. 写作练习:(2)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2. 完成课后练习题;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 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自我修养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论教养》;2. 相关背景资料;3. 课件PPT;4. 视频资料(如果有的话);5. 作业模板和评价标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4. 案例分析:如果可能,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观点。
【部编版】8.论教养 (导学案)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第一部分:预习案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朗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目标导学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自读,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学生朗读正音(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贸.然()疲惫不堪.()大发雷霆.()涵.养()恕.我直言()自吹自擂.()恪.守()允诺.()自持.()汲.取()尴.尬()矫.揉造作()扭捏.()箴.言()嚼.()絮.絮叨叨()(2)根据解释写词语()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
()形容非常疲乏。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第二部分:探究案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
第三部分:检测案五、检测反馈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典.范(diǎn) 恪.守(gè) 自吹自擂.(léi) 一意孤行.(xínɡ)B.允.诺(yǔn) 箴.言(jiān) 矫.揉造作(jiǎo) 疲惫.不堪(bèi)C.愚蠢.(chǔn) 尴.尬(gān) 扭捏.作态(niē) 漠.不关心(mò)D.谦.让(qiān) 积淀.(dìng) 大发雷霆.(tíng) 坚持不懈.(xi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又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8论教养 教案(含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8 论教养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中心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我提问,通过文本的解读,自我解答,提高问题探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的。
难点理解教养的本质,并从中懂得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作者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1.“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教养是表现在个人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谈教养》的文章,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教养”问题的?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3.作者认为“教养”的本质是什么?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1.文章一开始就提出“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有什么作用?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2.作者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初中语文《 论教养》教案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学会如何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有效的论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自我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深刻的思想观念的理解。
(2)如何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有效的论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教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教养的思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教养的理解和看法。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字词,并互相交流学习。
3. 合作探讨(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
(2)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有效的论证。
5. 案例分析(1)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实践教养的。
(2)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分享他们的感悟。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教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教养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2018)教案:论教养
2.教学难点
(1)区分教养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教养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表现。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学会从多角度评价他人观点。
(3)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将所学教养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言行一致。
举例解释:
-对于教养内涵与外延的区分,可以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分析判断不同行为是否符合教养要求,以突破这一难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论教养》这一话题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教养的定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看法。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我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教养的定义,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较为模糊,容易与礼貌、修养等词语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解释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养的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2018)教案:论教养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2018)的“论教养”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论教养》的阅读与理解,掌握文章主旨,学习作者运用对比、举例等手法阐述观点的方法;分析文章中关于教养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教养在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社交场合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生活,讨论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提高语文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教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教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三、语言赏析
1.语言生活化,针对性强,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
扭捏作态: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汲取:文中是吸取养分的意思。
遵循:遵从;依照。
尴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三、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文中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本文谈论了两个问题:教养与风度。
2.教养与风度有什么关系?
有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优雅风度的基础是尊重。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是优雅风度。
3.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4.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错误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一个有教养的人, 总是让人沐浴春风,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敬,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谈教养》。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苏联的知识象征。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涵养(hán)恪守(kè)汲取(jí)箴言(zhēn)
尴尬(gān gà) 雷霆(tíng)彬彬有礼(bīn)
矫揉造作(jiǎo)扭捏作态(niǔ niē)
2.理解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箴言:劝诫的话。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一、深层探究
1.作为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一个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2.作者是怎样阐述“教养”这一话题的?
文章开门见山,引入“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一论题,然后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深入浅出,使读者了解“真正的教养”的内涵,富有现实意义。
8.论教养教学源自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观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联系自己的人生,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习
重点
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确作者的观点。
学习
难点
赏析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遵循了文本的内在结构,解决了议论文的学习重点,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是:本课涉及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在教学中为完成任务,与学生对话交流不充分,对课文的内涵挖掘不够。
2.语言格言化,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环节四
点
拨
归
纳
文
章
主
旨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希望我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
学
板
书
真正的教养
论教养尊重
利哈乔夫优雅的风度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搜集古今中外关于教养的名人名言,精彩论断,与课文中的观点互相比较,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说说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