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导学导练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导学导练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摘要:众所周知,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已蔚为风气。
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服务,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如何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成了我们广大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通过导学案这一有效载体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有效练习,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彰显个性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生轻负高效学习。
怎样能设计出适合农村中学学生的导学案,怎样恰当地在课堂前、中、后能有效地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教是为了不教”,本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长期的农村中学英语工作实践和对其他学校和地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学习,深刻的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意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我探究、合作互学,从学习知识到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到颇有裨益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农村中学英语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值得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
本报告中详细的介绍了本课题组成员是怎样设计切实可行的导学案,是怎样有效使用导学案来实现学生导学导练的学习方式的养成的,同时也以实例讲解的形式分析了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细节与注意事项,还总结了课题研究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创新导学案导学导练学习方式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几年我县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教育局的专家领导到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求新务实的浓厚教科研氛围不但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上升,也让广大教师走上了从传统的单纯的教书匠向研究型的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型的道路。
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县内教师的交流学习,骨干教师的外派学习、对外县甚至外省教学改革成功学校的观摩学习,这些活动让推进有效课堂教学,倡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的观念深入人心。
4-小学数学导学案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导学案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类型:定边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批准文号:一、课题提出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在持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
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老师讲课的水平,对教材的把握水准,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喜欢学习,是否会学习,是否能够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我们老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行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份好的导学案中,合理的问题设计会引导学生更好地实行学习,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导学案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问题设计”是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实行预习和自学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导学案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更好地设计问题,使导学案既体现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又能贴近学生的基础和思维水平,使之既能协助学生学习当节的知识内容,又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小学数学的课程容量大,知识点多,仅仅靠在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够,尤其是我校的小学学生基础差、起点低,数学课堂上需要的已学知识点早已忘记,这些相关知识点就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初中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听课没有重点,在课堂上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感觉听懂了,实际在做题过程中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是自己并没有理解,所以,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通过导学案的问题引导非常必要。
通过导学案促动学生的自主预习,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效率,而且对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的讨论,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成效,并且促动学生的相互交流,互帮互助。
二、研究过程根据研究计划,在第一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向我校三年级部分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
访谈学生7次,走进三年级课堂听课3次。
结合平时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准确、客观的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导学案课题研究报告
导学案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导学案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目前对导学案的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探索导学案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导学案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包括导学案的概念、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以及导学案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旨在为导学案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导学案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概念和设计原则。
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意见。
最后,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导学案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4.1导学案的概念和设计原则经过对导学案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导学案的定义和设计原则。
导学案是一种教育教学工具,通过提供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等信息,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现有效学习。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步骤、激发学生兴趣和提供适当的反馈等。
4.2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大部分教师认为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同时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过程较为繁琐。
学生则普遍认为导学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导学案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学习动力。
4.3导学案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导学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其次,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然而,我们也发现导学案对不同学生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数学导学案有效编制与使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数学课题申报《高中数学导学案有效编制与使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高中数学导学案有效编制与使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盱眙县“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高中数学导学案有效编制与使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高中数学导学案有效编制与使用的实践研究”课题是我校独立申报并经盱眙县教科室批准的“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
课题于202X年10月进行了开题论证,研究周期为202X年3月—202X年7月。
现已完成预定研究任务,特作结题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样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目前国内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都极为重视,这也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的的客观背景。
通过“导学案有效编制与使用”,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延伸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延伸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
而教师则借助“导学案”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基本这样共同的认识,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在开展“学案制”的教学探索,在苏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都出现了将“学案制”教学尝试作为课题在开展研究。
甚至也出现了一些学校将“学案制”作为一所学校的统领课题,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都在进行研究和探索。
说明“学案制”教学确实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比如《南京市秣陵中学关于“导学案”的编制、使用和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箭桥中学关于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临沂市第十九中学关于推行“三步六段三案导学”教学策略的实施意见》等等都对导学案的编写基本原则、基本环节、基本要求,导学案的使用等进行了阐述与要求。
就目前来讲学案制教学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很多,比如,杜郎口“三三六”模式、昌乐二中“271”模式,都具有共性,都体现了“自学、展示、反馈”这三个模块的基本程序和共性特征。
导学案课题研究报告
导学案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报告就导学案课题进行研究,并就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导学案课题的选择与制作在选择导学案课题时,首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确保课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次,还要考虑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能力,以便制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导学案。
制作导学案时,应采用清晰的结构和简洁明了的语言。
导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评价反馈等要素,并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的顺序和时间。
此外,导学案还应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扩展学习资源的提供。
三、导学案课题的实施效果评价导学案课题的实施效果评价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等方面进行考量。
1. 学习兴趣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生物学课堂上,导学案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2. 学习成绩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高了学习成绩。
3. 学习动力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艺术课堂上,导学案引导学生观看并欣赏一些艺术作品,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升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导学案课题的改进与创新针对导学案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改进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1.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导学案课题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设计不够明确,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学习任务,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2. 教师反思导学案的改进还需要教师的反思和调整。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学习情况,针对导学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和改进。
2023年导学案结题报告(3篇)
2023年导学案结题报告(3篇)导学案结题报告1一、研究的背景。
(一)新课程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
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本校实际: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和全市各校都面临着课程改革表层化的问题,即把课程改革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检查时重要,课堂上不要。
走进新课程可以说是“三进山城”,课程改革的推进可谓进退维谷。
反思几年来的课程改革,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形式化、简单化的新课程的实施,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收效甚微;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上行之无效。
学生苦不堪言,教师烦恼无尽。
所有这些都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课程改革行将走入邯郸学步的怪圈。
为适应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从现在的课程改革泥潭中走出,使学生获得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优化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我校决定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介定:经过初期的研究,我们决定以学案导学的方式做为突破口,逐步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的意义和理论依据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目标导向教学”等。
这些研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
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从教学模式来看,并没有触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上也没有显著的改变。
学案导学是利用学案导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也是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模式。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需要熟练掌握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公司的输出能力,改善其发展环境,提高组织效率。
鉴于此,本项目旨在研究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提高员工的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深入研究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以实现以下目标:(1)研究和分析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2)了解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势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3)提出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措施;(4)提出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的留存机制。
三、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定性分析法,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1)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势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对学习者的思维和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应用到课堂教学的方法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应用到课堂教学的方法有:提问方法、研究性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演示法等。
(3)实施措施1. 建立开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种方式探究学习;2. 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3.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开展研讨性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留存机制1. 建立完备的教学文件,用于分析学习者学习情况;2. 定期进行复习,以保证学习者能够牢固掌握知识;3. 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以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效;4. 开展课后活动,用于确保学习者长期获益。
五、结论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实施导学法课堂教学策略需要建立开放的教学氛围,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研讨性活动,以及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等。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于2016年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
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缘由及意义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导学”的教学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
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从教学模式来看,并没有触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上也没有显著的改变。
我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普遍较差,学生的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同时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可提供给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有限。
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导学案教学一定程度上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
为此,我校在2014年9月提出实行以导学案为主的“三环五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五学”是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真正还给学生以“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努力践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八年数学导学案分为预学案和检测案,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内使用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利用预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模式。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包括师生、生生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
此方法注重的是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
检测案中当堂训练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预测,与检测中暴露的问题相对应,突出重点、难点。
利用导学案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渠道。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明确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2. 培养教师设计导学案的能力,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3. 通过导学案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导学案基础知识培训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对导学案的概念、特点、作用等进行讲解,使教师对导学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导学案设计技巧分享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导学案设计技巧,包括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如何设计活动等。
3. 导学案案例研讨组织教师分组研讨优秀导学案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借鉴。
4. 导学案设计实践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和研讨成果,进行导学案设计实践,并互相交流心得。
5. 导学案实施与评价教师将设计的导学案应用于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进步,对导学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明确了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2. 教师设计导学案的能力得到提升,导学案质量有所提高。
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4.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五、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活动时间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教师参与度高。
但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
2. 导学案设计方面:部分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层次性。
需要教师加强对教材、学情的研究,提高导学案的设计水平。
3. 导学案实施方面: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实施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需要教师加强对导学案实施过程的监控和指导。
六、改进措施1. 加强对导学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
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范本模板】
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大丰新丰初级中学冯金辉一、课题的提出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则以引导和鼓励为主。
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每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会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去主动地探求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苦学”、“厌学”为“愿意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地学习,变解数学题的枯燥感为“苦中有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其乐无穷的思维过程,从学习中获取乐趣,实现成功,从成功中树立信心,又回过来激发学习热情。
从而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我们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是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同时能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中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年龄阶段,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
然而,如今的数学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只有少部分学生数学讯息能力教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半数左右的学生把数学当成考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强迫自己去学、去背、去记,这部分学生把数学学的枯燥乏味,学的身心疲惫,把数学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2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实在太差,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
另外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无用直接放弃他,而不是底子差,对这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导学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怀集县大岗镇中心小学课题组(2016年12月)我校在2013年12月立项申报的《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有效性研究》课题,是基于当前的政治、社会、教育背景,在借鉴同类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师生实际情况开展实验研究的课题。
我们以三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科目内容为数学科,重点在于“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有效性。
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相机配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
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我们分准备阶段、实验研究阶段、结题阶段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经三年努力,本课题研究已达到预期目标。
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已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申报、课题实验研究阶段工作,课题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准备完善结题验收材料。
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组织工作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做好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为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孔金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卢东文为副组长,教研员覃迎生、教导主任刘超强及学校行政班子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前期准备和立项申报工作。
领导小组通过师生关于“导学案”的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课题研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反复的论证,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过程,完成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2、组建精干研究队伍,做好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为做好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我们组建了精干的课题研究队伍,学校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部分高级教师和年轻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确保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3、因应工作变动,及时调整课题组人员。
因县内及镇内人事工作的调整,近三年来,课题组成员有了较大的变动,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课题组人员进行调整,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如,2014年9月,由于镇内人事工作调动,课题组实验教师王苑调到大岗教学点任教,邓志叶老师调到秀林教学点任教,课题组决定改由数学科高级教师区燕媛担任数学科组长并兼任课题研究工作;2015年9月,由于县内人事工作调整,原课题组组长孔金来调到冷坑镇中心小学任校长,原怀集县实验小学校长李红怀任大岗镇中心小学校长,本课题组组长改由李红怀校长担任。
初中导学案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初中教育领域对导学案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导学案的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总结如下。
二、教研活动背景1. 教育改革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导学案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导学案教研,教师能够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导学案设计培训: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导学案设计培训,使教师掌握导学案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技巧。
2. 导学案案例研讨:组织教师开展导学案案例研讨,分析优秀导学案的特点,为教师提供参考。
3. 导学案实践应用:鼓励教师将导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导学案评价与反思:对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导学案教研,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导学案设计能力的提升:教师掌握了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能够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4.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导学案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导学案设计缺乏针对性;部分学生仍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导学案结题报告(3篇)
导学案结题报告(3篇)导学案结题报告1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题的核心概念。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和建构主义、系统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师生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
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着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编排内涵,将整体化的教学内容分割成支离破碎的枝叶,师生课堂教与学出现了许多无效行为,致使许多应该在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完不成,只得课内损失课外补,校内损失校外补,靠多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现在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教育共性问题,羁绊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能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高效率的学习,使师生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这一问题已经是目前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瓶颈,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进行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能力培养的问题,它与新课改的精神、目标和任务是相一致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理论意义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系统论理论发展而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实践研究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旨在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探索适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研究内容(1)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和策略(2)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案例(3)教学实践研究的效果评价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教学实践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实践研究的经验和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实践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2. 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总结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和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 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案例(1)案例一: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案例二: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导学案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导学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提升导学案编制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明确导学案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导学案编制质量。
3. 通过交流与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导学案编制专题讲座,使教师对导学案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导学案编制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导学案编制技巧培训,包括导学案的结构、内容、格式等。
3. 导学案编制比赛:组织教师参加导学案编制比赛,以赛促学,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4. 导学案交流分享:组织教师进行导学案编制经验交流,分享优秀导学案案例。
5.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导学案教学案例,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四、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导学案的定义、特点、编制原则、技巧等方面,使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全面的认识。
2. 导学案编制培训:培训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学习,积极提问,对导学案编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导学案编制比赛:比赛期间,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精心设计导学案,展现了较高的专业素养。
4. 导学案交流分享:在交流分享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教学观摩:观摩优秀导学案教学案例,使教师们对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明确了导学案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师掌握了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了导学案编制质量。
《普通高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物理论文
《普通高中物理导学案地编制与应用地研究》结题报告物理论文《普通高中物理导学案地编制与应用地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地提出(一)背景导学案式教学在我国地发展情况:导学案引导教学在我国刚刚兴起,然而有许多学校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不错地成绩,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学校,已经研究出了适合自身学校学生地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国内导学案引导教学地引领者.(二)目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探究出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导学案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形成适合本学校学生使用地高中物理导学案集;()使学生会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爱用导学案,珍惜导学案.(三)意义()残酷地现实状态逼迫我们必须经行教学改革;()社会地需求要求我们经行教学改革;()导学案在教学改革中地地位二、概念地界定(一)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以提高学生地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以提高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地兴趣为目地而编制地,具有一定地引导性和启发性地教学材料..适合我校学生使用地导学案根据我校地实际情况,现阶段我校物理学科地导学案一般分为:预习案,主要作用为复习与课程联系密切地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预习课程中地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探究案,主要用于提高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以及对于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地进一步研究;训练案,主要针对课标要求进行有目地地、分层次地强化训练.(二)编制与应用主要包括导学案地设计(导学案模式地设计,导学案内容地设计,导学思路地设计);导学案使用地探究(学生导学案使用率,学生对导学案地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导学案地使用),对应所反映出地问题对导学案进行及时地修改.三、课题地研究对象和预期目标(一)课题地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地范围:课题地研究对象把握稳定性为基础原则,本课题主要针对我校物理教师及理科班学生,拟确定高一班以及高二班共个理科班为实验研究地对象.其中,奇数班为实验班;偶数班为对比班.在研究期限内两届学生都为在校生,确保了实验对象地稳定性.(二)预期目标.科研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地品德、广博地知识、健康地体魄、积极向上地心态、具有一定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地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学生发展目标通过导学案地使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地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地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地能力;使得学生成为好观察、勤思考、乐学习、喜提问、愿互助地优秀学生;最终形成生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地局面,提高物理成绩和自主学习物理知识地能力..教师理念及能力目标转变教师陈旧地学习观、落后地教学观、狭隘地人才观;提高教师地科研理论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编制导学案地能力;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开发制作导学案并能熟练、适当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导学案式教学能力地物理教师.四、实验方法和步骤(一)课题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对个别学生出现地学习问题进行研究,找到学生问题地根源,寻求如何利用导学案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地问题..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地方式实时关注学生地状态,对科研内容地进行和成绩做出实时地总结,根据问卷中出现地问题实时解决..教育实验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地心得和体会,使其出现在导学案地编制和使用中得以体现..文献参考法利用我校地有利优势,拥有可以提供大量地相关文献资料地图书馆、可以随时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对文献中地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数据对比分析法通过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所体现出来地问题,进行有规律地分析,得到最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地方法.(二)课题研究步骤课题准备阶段.领导会合研究确定申报课题,建立科研组织机构,确定研究教师名单,安排个人分工任务,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与细节;前测检查,收集初期原始数据;申报实验课题,确立子课题及畅想预期目标.实施阶段.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理论学习和科研技能培训,教学实践研讨.具体研究和实验阶段.总结阶段.对研究地方案和成果进行整理;在实验中进一步完善;成果汇编,写出课题报告,迎接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地结题验收.(三)实验研究地具体过程(略)五、实验结果(略)六、实验结果地分析与讨论(略)七、实验结论()以我校目前地实际情况,适合实行导学案式教学;导学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我校学生地学习能力、提升我校学生学习物理地兴趣;()我校学生适合使用由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组成地具有难度梯度地导学案;()学生地学习成绩不应最为评价学生地唯一标准,长远考虑学生地学习状态与学习意愿较之学习成绩更为重要;()想取得优异地教学成果应避免走入改革地误区.八、有待深入研究地问题和不足之处.导学案地设计梯度问题我们在制作导学案地过程中,考虑到了学生地个体差异,在导学案地设计过程中,将内容按一定地难度进行排列,这样地设计可以使全部学生很好地利用导学案,达到预期地效果.但是由于对学生地个体差异估计不准确,虽然在导学案地设计过程中引入了难度梯度地思想,但是仍然没有达到所有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利用导学案..导学案使用情况检查地评价标准由于个体差异和导学案设计地梯度问题,不同地学生能够完成地程度肯定会有差异,那么在这种差异必然存在地情况下如何来评价学生对导学案地使用情况?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地探讨环节,对于浑水摸鱼进行扰乱课堂地行为如何来控制?探究性教学地探讨环节具有一定地自由性,那么由于教室学生很多,而教师地精力有限,在教师照顾不到地地方很容易出现扰乱课堂地行为出现.那么在相互探讨过程中,扰乱课堂地行为与探讨问题地情形虽然有区别,但是并不好区分,那么这一问题如何来解决呢?.有些学生并不适应新地教学模式任何一种方式都会适合一批人,而不适合另外一批人;每一个问题都会有两面性.那么对于新地教学模式,他是利远远大于弊地,我们必须坚持,而对适应不了新地教学模式地同学,我们不能放弃,而是将相对较多地时间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适应并喜爱上这一教学模式上.如果学生都能够喜爱上这一教学模式,那么逐渐地也就会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同样,学生地学习能力和兴趣就会得到提高.。
导学案结题报告
导学案结题报告清怡中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李素香 2010年6月3日 10:58浏览数:107 | 评论数:0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的背景新课程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本校实际: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和全市各校都面临着课程改革表层化的问题,即把课程改革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检查时重要,课堂上不要走进新课程可以说是“三进山城”,课程改革的推进可谓进退维谷反思几年来的课程改革,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形式化、简单化的新课程的实施,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收效甚微;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上行之无效学生苦不堪言,教师烦恼无尽所有这些都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课程改革行将走入邯郸学步的怪圈为适应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从现在的课程改革泥潭中走出,使学生获得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优化学习方法,培养终- 1 -研究主要内容1、研究更为完善的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3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结题报告初三数学组葛紫艳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题的核心概念“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和建构主义、系统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师生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着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编排内涵,将整体化的教学内容分割成支离破碎的枝叶,师生课堂教与学出现了许多无效行为,致使许多应该在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完不成,只得课内损失课外补,校内损失校外补,靠多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教育共性问题,羁绊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能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高效率的学习,使师生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已经是目前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瓶颈,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进行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能力培养的问题,它与新课改的精神、目标和任务是相一致的《以“学案导学”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一、课题的提出能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率地学习,使师生在课堂上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已经是目前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瓶颈,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进行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能力培养的问题,它与新课改的精神、目标和任务是相一致的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在其所著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中,他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最优化”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而“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所规定的标准”“最优化的前提是:从所提出的标准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该班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发挥效能”它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有科学根据的、引导师生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以少量时间和力量取得巨大的效果”的一种安排巴氏的最优化教学的标准有二:一是效果,二是时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研究在时间和效果上找出最优化的关系,因此,此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最基础的研究依据2、有效教学的理论它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基本观点是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是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也是无效率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学习时间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相当稳定的相互联系,学习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由此,本研究指出的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就是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或学得好”,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时间最大化因此,有效教学理论成为本研究最直接的研究依据三、课题研究目标1、科研目标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尝试创新教育,力图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数学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2、发展目标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成功的欢乐中品味学习的兴趣,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而提高旺清门中学的数学成绩四、课题研究内容根据本课题研究范畴的界定,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初中数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45 分钟的每一秒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让”: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让学生多讲一些,让学生多做一些,让课堂更轻松一些,让学生学得更多一些五、课题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①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喜欢情况;②结对子后,对尖子生能力的提高及差生转变问题③数学笔记对成绩的帮助案例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六、课题研究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课堂上举手提问的同学更多了,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人与日俱增,更多的同学愿意把自己发现的数学知识与大家共享1、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到解决数学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阅读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中学习数学,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操作演示、自我探索、互相学习的训练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增强了,良好的数学品质也在这种训练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在历次期中、期未区统考中各年级的数学平均分均排在前面,走出了从前数学总是末位的阴影3、提高了教师的素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教师逐渐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程度更明显了加速了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并使我们的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了起来4、提炼并撰写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心得和论文等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资料和素材论文:《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导学案设计:《一次函数》导学案设计:《勾股定理复习》七、课题研究过程1、从兴趣和能力入手①、每堂课一个轻松数学话题,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需求感;②、让快乐走进课堂,相信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弱者,让学生自主讲课③、动态多媒体教具,使学生体会数学课的奇异,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④、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有探求感,2、活而不乱的合作讨论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②、让欢笑充满数学课堂的每一个角落③、记好课堂笔记,整理错题本④、多媒体随时走进课堂3、①、好帮差,尖子生与暂差生双丰收②、容许学生犯错误4、有层次的作业练习①、设计“基础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自信能力②、设计“一题多解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③、设计“举一反三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④、设计“易错类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⑤、设计”猜想性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5、师生的共同反思教师反思,使本人建立了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也提高了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更能使自己逐步成长,逐步完善教学从“操作型”教师队伍中走出来,走向“科研型”学生反思,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同时看到自己独特的见解,新颖的想法而信心倍增,增强了探索的勇气,反思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回忆”或“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以及“答案”,认真反思产生错误的根源,细致地做好除“根”工作,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它的意义在于学习能力的发展、提升第一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准备阶段2010年9月确立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下达立项通知书后的10月份及时做了该课题的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09年7月.——2009年9月) 初步研究阶段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选择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交流)第三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4月) 研究阶段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建立了课题研究专项记录本、档案盒等,使课题研究趋于规范化该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后,学校课题组定于每周五下午为课题组研究活动时间逐渐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思路兴趣导入学生自学讲解小组讨论分层互练师生共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成绩第四阶段(2010年4月—2011年6月)总结阶段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八、课题研究反思与设想1、结题不停止前进的步伐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既将结题,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2、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时候,工作遇到困难,便畏缩不前;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尖子生带动差生有时开展不利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做中研,研中做;写中研,研中写,增强自信心同时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高中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doc
《高中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xxx摘要:学案导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旨在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方法。
《高中“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侧重从备课、教学、训练、评价等方面,系统总结巢湖市二中在借鉴外校做法基础上实施的“学案导学法”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实验的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并可供遵循的比较完备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用以指导教师准备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和评价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学案导学法“六环节”教学模式研究2010年11月,我校申报的《高中“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JG10117)。
本课题根据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进程和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侧重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堂训练、课堂评价等方面,总结我校已经实施完成的第一轮“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成功经验,并借鉴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等课改先进学校的有效做法,形成具有巢湖二中特色的高中“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用以指导和推进正在开展的新一轮“学案导学法”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实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课题获准立项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学校高度重视本课题研究,校长作为课题负责人亲自挂帅,教科室主任负责具体落实,课题组成员密切协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实现了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完成了主要研究任务。
现将课题研究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我校是2005年晋级的省级示范高中,由于巢湖地改市时指令我校高中停招的影响,在巢湖城区的三所同类学校中,我校生源状况最不理想。
招生形势的日趋严峻和生源素质的不尽人意,加之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实验的推进,逼迫我们思考教育良策,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
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新课程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
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本校实际:在全力推动下,我校较早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导学案走进我们的教室,走入学生的书包,深入学生的思维中。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这种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导学案的使用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学生手中的导学案像一盏明灯,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技能,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我们提出进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这一课题研究,以期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二、课题的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一)概念界定“导学案”是指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是指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引导包括课前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兴趣与能力培养,课后应用等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课堂上主要是“问题”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导学案,利用导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后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治理、归纳、复习知识、形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新课程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
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本校实际:在全力推动下,我校较早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模式,让导学案走进我们的教室,走入学生的书包,深入学生的思维中。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这种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导学案的使用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学生手中的导学案像一盏明灯,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技能,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我们提出进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这一课题研究,以期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二、课题的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一)概念界定“导学案”是指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是指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引导包括课前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兴趣与能力培养,课后应用等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课堂上主要是“问题”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每课学习内容编制出导学案,利用导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后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治理、归纳、复习知识、形成能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提出建构主义者是瑞士的皮亚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如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材料等,通过学习主体的“意义建构”而获得,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有意义学习理论创立者奥苏伯尔指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弄清了这一点,进行相应的教学。
”可以说,这一条原理是奥苏伯尔整个理论的核心,他所论述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一原理展开的。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 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
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任何学习只要符合以上两个条件都是意义学习。
素质教育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基本特征:1)全面性和全员性;2)主体性;3)个体差异性;4)创造性。
三、研究的目标1、对新课标下的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使教师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理论观点。
2、努力探索一种既符合教育学一般规律,又切合本校教学背景要求且操作性强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并能够逐步推广应用。
3、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导学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上的目标追求,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探索和试验,比较与发现,鉴别与选择,寻求符合本校特点的充满个性化特色的教学策略,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4、希望在本研究中培养教师,让我们的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目的,逐步做到两个“还给”:一是把校内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少讲或不讲教学内容;二是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少布置或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实施素质教育。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导学案的价值、特点及运用方案研究。
本课题通过对导学案的目的、导学案与教学内容,生活实际的关系、导学案的运用方式,导学案中问题的实效性,趣味性等问题的研究,探求建构充满活力的师生共同成长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2、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意义、内容、方式的研究,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3、本课题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各具体环节的实施策略研究,如情境创设形式与实施步骤的研究,自主学习的管理策略和具体办法,合作探究的实施步骤等。
4、对教师教研活动的特点和开展进行分析研究。
五、导学案的编制(一)导学案的组成内容1、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并给出学习的要求,如对认知目标的要求可用“记忆”、“理解”、“运用”等词语表达。
)2、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对重点内容设计学习和问题的情境,设计启发思维的思考题等。
)3、学法指导(针对所学内容指导学习方法,一般与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忆的方法、理解的角度、理论运用的方法等。
)4、技能训练(这里指课堂练习,如材料解析题、选择题、问答题等,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
)5、达标检测(这里指课后练习和作业,这既是巩固性练习,也是对学习目标达成效果的检测。
)(二)导学案设计的要素1、问题设计。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并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
2、情境设计。
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把握学习环节,适时地、恰当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借助各种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
3、学法指导设计。
教师要设计如何学,把教师教的最优化与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媒体使用设计。
教师要依据为教学服务的目的,针对学生实际,正确有效地使用媒体,既注意多样化、综合性,又注意适度性、恰当性。
(三)导学案编制的要求1、学习目标明确、具体,要有目标达成的标志。
可用“能够”、“认识”、“使用”等词语表达,能计算或解答的问题,能完成某项任务等。
2、梳理知识结构脉络,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包括单元知识结构,课时知识脉络,实践应用的情况,促使学生了解知识的联系,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
3、创设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认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和价值。
4、精心设计启发思维的问题。
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
5、精心设计学习和训练材料呈现的形式和顺序。
要注意其阶梯性、层次性,训练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层次性,由浅入深,举一反三。
6、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指导学习的步骤和学习的方法。
7、提供适当的检测学习效果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信息。
8、导学案在编写时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
个人主编,备课组研讨,修改完善学案,组长定稿,学科主任审核。
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总体实施要求1、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在上课前1—2天,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按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的预习,带着学案中的问题看书,标出自己尚存在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课堂学习阶段在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学案中的问题和学生从预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精讲释疑,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分析、归纳,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
学案中的课堂练习题要尽量在课内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及时而适当的练习(训练),既巩固所学、又学有所用,让学生体验到尝试成功的快乐。
3、课后巩固深化阶段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对课堂内容及时消化、整理、补充、写好课后作业的反思和体会。
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来审阅,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对学案上反映的个性问题和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导、讲解,或下一节课教学中予以解答。
学案一般由学生保存,作为后续学习和复习的资料。
(二)情景创设的实施步骤:第一步:设计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
首先根据教材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出明确而具体且符合实际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首先,经过学习教材,依据学案完成学习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全过程;其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再次,体会知识来源于社会实际,又服务于社会实际的意义,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最后,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首先,应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其次应能够激发和感染学生。
第二步:依据学习目标设计问题。
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
在不同的教学时段设计问题要有不同的目的:一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材重点与难点;三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四是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设计的问题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
既要照顾中上等学生,尽量让他们吃得饱,也要顾及成绩不好的学生,让他们也学有所得,有平等的表现机会。
3.设计的问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
学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学案上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4.设计的问题应有预测性。
这里的预测性是指当一个问题设计出后,设计者应心中有数,知道学生会怎样答,或者会有哪几种可能性的回答。
5.设计的问题应有激发性。
设计的问题使学生看后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
6.设计问题的语言要准确、简明。
第三步:依据导学案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第四步:按照设计出的问题依次完成学习目标。
1.情境导入,诱发欲望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短、平、快”的学习热身运动,给学生创设认知矛盾的情景,提出仅依靠已有知识或方法无法解决的学案教学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急切解决问题的冲动,诱发学生积极完成学习目标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