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

合集下载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活血通络中药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活血通络中药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活血通络中药很多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它们能够疏通身体中的血脉、去除淤积血瘀,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的资料,仅供参考。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第一:当归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

除此之外,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以及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二:益母草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第三:赤芍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

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第四:丹皮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五:丹参丹参也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

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第六:红花红花具有很好的止痛祛瘀以及活血通经的功效,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减慢心率,同时增加血液流量,并且对于血小板的凝集情况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0克之间。

第七:山楂山楂不仅仅只有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消食作用,同时他活血化瘀的作用也是非常不错的。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瘢痕血栓等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瘢痕血栓等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瘢痕血栓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瘢痕、血栓等瘀血是中医常见的病理过程,它在人体内会引发各种疾病,如瘢痕、血栓等。

中医学认为,瘀血是由于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来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已经成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及其治疗的疾病。

一、活血化瘀药物的分类活血化瘀药物可以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

内服活血化瘀药物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来改善瘀血状态,常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等。

外用活血化瘀药物则是直接涂抹在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用的药物有三棱、皂角刺等。

二、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1. 桃仁:桃仁性温,味辛苦,归肝、心经。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脑血栓等疾病。

2. 红花:红花性温,味辛,归肝、心经。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痹、瘀血痛等疾病。

3. 当归:当归性温,味辛、苦,归肝、心、脾经。

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瘀等疾病。

4. 三棱:三棱性寒,味苦,归肝、脾经。

三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瘀血痛、淤血性痔等疾病。

5. 皂角刺:皂角刺性寒,味咸,归心、肝经。

皂角刺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瘢痕、乳腺增生等疾病。

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的疾病1. 瘢痕:瘢痕是因为创伤后血液凝固不畅引起的皮肤疤痕。

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瘢痕的吸收,帮助瘢痕恢复平滑。

2. 血栓:血栓是血液凝结形成的堵塞血管的疾病。

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溶解血栓,恢复血管的通畅,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3. 痛经: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常由于气血不畅引起。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改善气血状况,缓解经期疼痛。

4. 脑血栓:脑血栓是大脑血管发生栓塞导致的疾病。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四、注意事项1. 用药需遵循医嘱:活血化瘀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服用时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能过量或长期使用。

三七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

三七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

三七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三七和赤芍作为活血化瘀的经典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

本文将探讨三七和赤芍的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它们在中草药领域中的地位。

一、三七活血化瘀的功效及用法三七,学名三七皂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呈现红棕色的颗粒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

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的形成。

在中草药应用中,三七常被制成粉末或浸膏,可以口服或外用。

口服三七粉末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和瘀血症状,如跌打损伤、痛经等。

外用三七浸膏则可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皮肤病,如淤血瘀斑和瘀血性疮疡。

二、赤芍活血化瘀的功效及用法赤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味经典的活血化瘀药物。

它的性味苦、微寒,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赤芍可促进气血流通,舒畅经脉,对于调理妇科疾病、炎症和瘀伤等具有显著疗效。

赤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

常见的用法有水煎服、煮汤或煮茶饮用。

赤芍常与当归、桃仁等药物组成活血化瘀的方剂,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痛经和疼痛症状的治疗。

三、三七和赤芍的联合应用三七和赤芍作为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它们的功效可以相互增强。

三七具有温补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气血营养,增加赤芍的吸收和利用。

赤芍则可以增强三七的活血功效,提高其疗效。

三七和赤芍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

比如,在治疗痛经的方剂中,常常包括三七、赤芍和当归等药物,通过舒经活血,调理气血,缓解经痛症状。

此外,三七和赤芍也可以在治疗大面积淤血和瘀伤时协同使用,加快疾病康复。

四、三七和赤芍的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三七和赤芍,避免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2. 忌煮沸。

三七和赤芍属于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在使用时应避免过高的温度,避免其活性成分被破坏。

3.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三七和赤芍。

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

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

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活血化瘀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

活血化瘀中草药分类散寒化瘀药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

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

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

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

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

方剂举例: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

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

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祛湿化瘀药。

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

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

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常见的活血中药有哪些10种活血中药

常见的活血中药有哪些10种活血中药

常见的活血中药有哪些10种活血中药活血中药是中医常用的一类药物,用于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十种常见的活血中药。

1. 当归当归是一味常见的活血中药,具有温补血气、活血调经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妇女经血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也可用于疮疡等外伤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

2. 川芎川芎是活血化瘀的经典中药,具有舒筋活络、止血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痛经等病症,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 三七三七是高原地区的一种中药,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崩漏症等疾病,能够迅速凝结血液,促进伤口愈合。

4. 透骨草透骨草是一种常见的活血中药,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淤滞引起的疼痛症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5. 桃仁桃仁是一味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

它可以疏通经络、消散瘀血,常用于中风后遗症、疼痛性痛经等病症。

6. 赤芍赤芍是一种常用的活血中药,具有凉血止血、活血散瘀的功效。

它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瘰疬、痛经等,同时也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7. 槐角槐角是一种常见的活血中药,具有散瘀消肿的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淤血肿痛、痈肿疮毒等病症,能够活血化瘀,减轻疼痛。

8. 木瓜木瓜是一味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常用于治疗经血不调、血瘀疼痛等妇科疾病。

它富含多种酶类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9. 红花红花是一种常用的活血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癥瘕、痛经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10. 当胶膏当胶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活血中药,主要由当归、没药等组成。

它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刀伤、烧烫伤等皮肤损伤,具有活血散淤、止痛祛痘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十种常见活血中药,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

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活血化瘀药物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药物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药物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社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传统中医药学中的活血化瘀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作用。

本文将就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活血化瘀药物的基本概念活血化瘀药物是中医药学中独有的一类药物,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并具有清除淤血和积聚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物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

二、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绞痛等。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改善心脏和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绞痛症状,缓解心脏负荷。

2.脑梗塞的治疗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导致半身不遂等严重后果。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减少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

3.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通过减轻血管内壁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系统的负担。

4.脑血栓形成的治疗脑血栓形成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严重影响脑部功能。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通过清除淤血、化解血栓,促进脑血液循环,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减少脑血栓的危害。

三、活血化瘀药物的常见代表药物1.丹参丹参为中药中常见的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

2.川芎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活血化瘀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等。

3.红花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各种疼痛。

四、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作用,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随意自行使用。

2.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常用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常用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生止痛、调经、破血消瘀,活血消痈等作

用。

活血化淤
分类
重点
按其功效特点特点和主治之不同来分:
⑴ 活血止痛药
⑵ 活血调经药

⑶ 活血疗伤药

⑷ 破血散结药



活血化淤
分类
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来分
养血活血药:丹参、赤勺、当归、鸡血藤
活血去淤药:川芎、红花、益母草、乳香、

没药、元胡、五灵脂

使微循环血流加快 血管网开放 解除血细胞聚集现象。
活血化淤
药理作用
抗脑缺血
对缺血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抗脑缺血机理
TXA2
降 氨抑

中 药 药

的 生 成
脑 组 织
基制 酸兴 释奋 放性
微善 循脑 环组



活血化淤
药理作用 5.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促进肝、骨、皮肤部位等修复与再生. 抗肝损伤(作用显著), 抗肝纤维化

放射线照射、盐酸局部刺激




活血化淤





微循环测定仪
活血化淤
三、血液流变性:
1.浓:红细胞压积、血浆蛋白浓度、血脂浓度
2.粘:全血及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
3.凝 A. 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速度)
B. 凝血因子活力及含量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白陶土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
C. 纤维蛋白溶解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活血化淤
`
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它主要由红花、桃仁、川芎、当归等多种中草药组成,是中医治疗疼痛和血液循环不畅相关疾病的常用药物。

本文将介绍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该药。

一、适应症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的辅助治疗:1. 血瘀引起的疼痛:通络丸可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而引起的各种疼痛,包括胸痛、腰痛、头痛、肌肉酸痛等。

2. 经络不通引起的病症:通络丸可改善血液循环不畅,改善气血运行,用于治疗面部黝黑、手足发凉、经络痛等症状。

3. 风湿疼痛:通络丸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疼痛症状有效,能减轻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病症。

4. 伤口肿痛:通络丸还可用于外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如扭伤、瘀血、跌打损伤等。

二、使用说明1. 用法用量:通络丸一般口服,每次一剂,一日三次。

成年人每次3-5粒,儿童应减量使用。

具体用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而定。

2.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3)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4)服用通络丸时,需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影响。

3. 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通络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但个别人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头晕、皮疹等轻微症状。

如有不适,应停药并就医。

4. 贮藏要求:通络丸应贮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5. 有效期:通络丸一般有效期为36个月,过期的药物不应使用。

6. 用药禁忌:以下情况不宜使用通络丸:(1)妇女经期或妊娠期间,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2)体虚气短、腹泻便溏、出血性疾病等患者。

(3)对本品过敏者。

本文介绍了活血化瘀药物通络丸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为了达到良好的疗效,请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前详细阅读并遵从使用说明。

中药“活血化瘀药”的分类及常用中药

中药“活血化瘀药”的分类及常用中药

中药“活血化瘀药”的分类及常用中药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也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祛瘀药或化瘀药。

其中活血化瘀作用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活血化瘀药按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侧重点,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四类药物。

一、活血止痛药1.本类药物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活血行气止痛。

2.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肢体痹痛、跌打损伤之瘀痛等,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证。

二、活血调经药1.本类药物辛散苦泄,主归肝经血分,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之功,尤其善于通血脉而调经水。

2.主治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量少紫暗或伴血块,经闭不行,及产后瘀滞腹痛;亦常用于其他瘀血病证,如瘀滞疼痛,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等。

三、活血疗伤药1.本类药物味多辛、苦或咸,主归肝、肾经,功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敛疮。

2.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筋损骨折、金疮出血等骨伤科疾患,也可用于其他血瘀病证。

四、破血消癥药1.本类药物味多辛苦,虫类药居多,兼有咸味,主归肝经血分。

药性峻猛,走而不守,能破血逐瘀、消癥散积。

2.主治瘀滞时间长、程度重的积聚,亦可用于血瘀经闭、瘀肿疼痛、中风偏瘫等病症。

五、常用活血化瘀药1. 活血止痛药主要有: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降香等。

2.活血调经药主要有: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茺蔚子、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等。

3.活血疗伤药主要有: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等。

4.破血消癥药主要有: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等。

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缓解瘀血症状

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缓解瘀血症状

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缓解瘀血症状活血化瘀是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疗法,常用于瘀血症状的缓解。

中药土方作为活血化瘀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药土方在活血化瘀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瘀血症状的缓解。

一、中药土方的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土方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消散,缓解相应症状。

中药土方通常采用多种中药草药配方,通过煎剂、膏方、丸剂等形式进行应用。

中药土方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包括川芎、桃仁、红花、三七、当归等。

这些药物在中医药理论中被称为“活血化瘀”的中药,通过刺激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等途径,达到缓解瘀血症状的目的。

二、中药土方在瘀血症状缓解中的应用1. 缓解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症状为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或提前等。

中药土方在缓解月经不调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当归、川芎等药物可以活血调经,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缓解相应的症状。

2. 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瘀血引起的疼痛常见于中风、跌打损伤、淤血性疼痛等情况。

中药土方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减轻疼痛。

例如,川芎、桃仁等药物可以温通经络,化解瘀血,缓解相应疼痛。

3. 缓解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瘀血症状中的严重并发疾病之一。

中药土方中的三七、红花等药物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消除血栓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血栓的形成,保护血管的通畅。

4. 改善痤疮瘀血症状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中瘀血症状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中药土方中的丹参、莪术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痤疮的瘀血症状,促进痤疮的康复。

三、中药土方活血化瘀的使用注意事项在应用中药土方进行活血化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原则,针对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方。

2.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一些药物的搭配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在使用中药土方时,应注意对草药进行正确的煎药方法,保持药物有效成分的稳定。

活血化瘀中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

活血化瘀中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

活血化瘀中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中药素有活血化瘀的疗效,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体内瘀血等方面。

活血化瘀的中药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祛除体内瘀血的功效。

本文将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机制以及常用的中药材。

1. 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机制中药中的活血化瘀药物一般包括血活化药和瘀血消散药。

血活化药主要以川芎、益母草、桃仁等为代表,具有疏通经络、活血调经的作用。

瘀血消散药主要以红花、桃红等为代表,具有舒筋活络、消散淤血的功效。

中药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中药可以舒展血管,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从而提高血液的流动性,促进血液循环。

(2)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中药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3)抗血小板聚集:中药中的一些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4)消除瘀血:活血化瘀中药通过舒筋活络、消散淤血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排出积存的瘀血,消除瘀滞。

2. 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1)川芎:川芎是一味具有辛、温的中药材,常用于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川芎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的流动性,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川芎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2)红花:红花是一味温性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红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淤滞问题,还可以舒缓痛经、疏通经络。

(3)桃仁:桃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温肺化痰、活血化瘀的作用。

桃仁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滞,还可以用于治疗胸痹心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4)益母草:益母草是一味常用的补血活血药,可以消除瘀血、调理经血,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调经补血的作用,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3. 活血化瘀中药的适应症活血化瘀中药适用于多种疾病,如血瘀证、痛经、瘀血症等。

中药“活血化瘀药”——川芎

中药“活血化瘀药”——川芎

中药“活血化瘀药”——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弯Li克usticum chuanxion克 Hort.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

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者突出,开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本品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以切面色黄白、香气浓、油性大者为佳。

切片,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之头痛,阴虚火旺、舌红口干,多汗,月经过多及出血性疾病,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川芎辛温,活血通经,除寒行气,散风止痛。

三、临床应用1.血瘀气滞,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仆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本品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为“血中气药”(《本草汇言》),功善止痛,为治气滞血瘀诸痛证之要药。

治肝郁气滞,胁肋作痛,常配伍柴胡、香附、枳壳等,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治心脉瘀阻,胸痹心痛,常配伍丹参、红花、降香等;治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常配伍桃仁、红花、赤芍等,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三七等。

本品性善行窜,《本草汇言》称其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善通达气血,为妇科活血调经要药。

治瘀滞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常配伍赤芍、桃仁、牛膝等,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寒凝血瘀之经行腹痛,闭经,常配伍当归、吴茱萸、桂心等,如温经汤(《金匮要略》);治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行,常配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2.头痛本品乘性升散,《本草汇言》谓其能“上行头目”,既能活血行气止痛,又长于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

治外感风寒头痛,常配伍白芷、细辛、羌活等,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治风热头痛,常配伍升麻、本、黄芩等,如川芎散(《兰室秘藏》);治风湿头痛,常配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治血瘀头痛,常配伍赤芍、红花、麝香等,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症状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症状

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症状活血化瘀是中药领域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症状。

中药活血化瘀的适应症和使用说明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活血化瘀的适应症并提供使用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治疗方法。

一、活血化瘀的适应症:1. 血瘀证: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淤血、肿胀等,常见于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等妇科疾病,以及外伤、瘀血性皮肤病等。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红花、当归、川芎等。

2. 淤血证:多见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气血淤滞导致的各种疾病。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桃仁、赤芍、丹参等。

3. 瘀血症候群:瘀血症候群是指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瘀血症状的综合表现,如心脑血管疾病、气血瘀滞等。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桃仁、红花、三七等。

4. 内科瘀血:内科瘀血包括肝胆疾病、脾胃疾病等内脏瘀血。

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有桃仁、红花、丹参等。

二、使用说明:1. 用法用量: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疾病选择中药进行活血化瘀治疗,一般采用口服剂型。

用量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一般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5-30克,一日2-3次。

儿童用量应适量减少。

2. 注意事项:a.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五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b. 对特定中药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c. 如出现过敏反应、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d.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常用中药活血化瘀的制剂:1. 芪苈活血片:主要成分有当归、桃仁、红花等。

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2. 血瘀康胶囊:由川芎、赤芍等中药组成。

适用于血瘀证引起的关节疼痛、淤血等症状。

3. 当归活血胶囊:主要成分有当归、乳香等。

适用于血瘀所致的闭经、痛经等妇科疾病。

4. 桃红四物汤:由桃仁、赤芍、当归、川芎等组成,适用于治疗瘀血证引起的各种疾病。

四、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症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

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

聊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现今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包括川芎嗪、桃仁、红花、当归、牛膝等。

这些中成药在治疗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合理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其安全和疗效。

一、准确的应用指征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主要适用于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形成、血液淤滞等。

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程、症状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同时,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并发症等因素,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科学的证据和临床经验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应用指征的准确性。

二、合理的用药剂量合理的用药剂量是保证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用药剂量可能无法发挥药物的疗效,而过高的用药剂量则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

一般情况下,在开始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在用药剂量上也会有所差异,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剂型选择合适的剂量。

三、恰当的用药时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治疗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时,用药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中成药应在餐后或餐间服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而对于不同的剂型,用药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丸剂和胶囊剂可在餐后或餐间服用,而口服液剂则通常需要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因此,在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剂型规定用药时间,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四、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在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定期进行患者的监测和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监测内容可以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相关化验指标等。

通过定期监测,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内科常用中成药--活血剂、止血剂、消导剂

内科常用中成药--活血剂、止血剂、消导剂
14
通心络胶囊
益气活血,
通络止痛
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㖞斜、言语不利
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内科常用中成药--活血剂、止血剂、消导剂
序号
类别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组成
1





丹七片
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丹参、三七。
2
血塞通胶囊
活血祛瘀,
通脉活络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偏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㖞斜、胸痹心痛、胸闷气憋;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
三七总皂苷。
苏合香、冰片、乳香(制)、檀香、土木香。
10
元胡止痛片
理气,活血,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醋延胡索、白芷。
11
九气拈痛丸
理气,活血,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胀满疼痛、痛经
醋香附、木香、高良姜、陈皮、郁金、醋莪术、醋延胡索、槟榔、甘草、五灵脂(醋炒)。12益气 Nhomakorabea活


麝香保心丸
芳香温通,
益气强心
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
19







人参再造丸
益气养血,
活血通络,
祛风化痰
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化瘀药一、含义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

有的书说它通利血脉,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是把活血化瘀进一步细化,瘀血可以是血管方面的原因,可以使血液方面的原因,瘀血即可在血管、血脉内部,也可在血管、血脉外部。

现在认为活血是作用,化瘀是效果,实质不一定。

又分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活血消癥药。

这个分节是不成熟的,困难的,是相对人为的,多数活血化瘀药,尤其是常用的典型的作用强的,放在哪一类都可以,疼痛的、外伤的、妇科病的瘀血证或腹内的癥瘕结块都可用,如丹参、郁金、川芎、红花、桃仁都是常用的,前面的大黄、牡丹皮、赤芍药这些也一样,通经、调经、消癥、疗伤都可以。

只能在某一节就1-2味,如自然铜,只是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续接筋骨。

瘀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细化。

要清楚某一各药放在某一节,其它的瘀血也可用。

二、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

活血化瘀,变化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简化活血化瘀、消瘀血;二是变化动词,活可改形、化可改消、形、散,作用强的叫破血逐瘀;三是在活血化瘀的方面联系主要效果;长于止痛的叫活血止痛或化瘀止痛;长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的叫活血通经或活血调经;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的叫活血疗伤;长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癥积叫活血消癥、活血化积,有的用于疼痛,用于活血消痈、活血消肿、活血通痹等等。

主治就是瘀血证,在内外妇儿科都有,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经色加深兼有疼痛,经行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内科胸痹,瘀血阻滞心脉,现在主要是冠心病;骨伤科跌打损伤;外科疮痈等,临床表现瘀血一是疼痛,不通则痛,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者必有形的瘀和痰,癥瘕结块,很多都是瘀血,有的出血,经久不愈,淋漓不尽,甚至有瘀血块,另外疮痈的红肿疼痛、痹证的疼痛、顽固的失眠、皮肤的粗糙、皮肤甲错、面色黧黑、头发枯脆等都可与瘀血有关。

对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称谓。

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等功效。

后者活血化瘀作用强,药力峻猛。

当然,药物活血作用的强度是相对的,如剂量多少可改变其强度。

由于本章药物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学习掌握,今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的不同,相对地将其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及破血消癥药四类。

瘀血证可按瘀滞程度的不同,有血郁、血滞、血瘀、血结之分。

由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活血化瘀药主治范围很广。

如多种妇科瘀滞证(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心腹瘀血疼痛、癥瘕痞块、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痹证,痈肿疮疡等。

活血化瘀药对上述病证,通过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而获得调经、通经、止痛、消癥、消肿、通痹等间接功效。

某些活血化瘀药尚可活血通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

三、性能特点药性无规律,偏温偏寒都有。

前面学的多是偏寒,如大黄、赤芍药、牡丹皮、大血藤、败酱草。

但这一章的都是偏温的,偏寒的只有郁金、丹参、益母草等。

药味都辛,能行能散,真实滋味的苦,就引入了苦能破血,就是化瘀的意思,所以又标苦味,又有根据咸入血,又强调咸味,但最重要的是辛味。

归经心主血脉,肝藏血,心主血脉和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肝,恶血不归于肝。

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及寒凝是引起瘀血的重要原因的病理特点,活血化瘀药多为辛温之品;其中部分性偏寒凉,对血热而瘀滞者更为相宜。

前人又依据本类药的滋味,引入“苦以泄滞”、“咸能软坚”的理论,除辛味之外,还常标以苦味和咸味。

因肝藏血、心主血,故活血化瘀药主归肝、心二经;而前人认为“恶血必归于肝”,故本类药更强调归肝经。

四、配伍应用寒热虚实,有寒的但更多的是寒凝而引起的血瘀,血遇寒则凝,温性的活血化瘀还不足以祛寒,不足以温经,常配温里药,尤其是温经散寒药,如桂枝、肉桂等长于入血分的药;有热,瘀血不单可化热,而且热邪也能引起瘀血,是个重要原因,热邪可煎熬血液成块、粘稠凝结,常配清热药尤其是清热凉血药;虚,阳气是血脉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了,阳气虚,推动无力,配补阳、补气,血液本身属阴,如阴血亏耗,认为可产生虚滞,配伍补阴补血的,所以四类补虚药都可配伍;实,除寒热外,气滞则血凝,配伍行气的,有痰,痰瘀互结,配伍化痰的,痰与湿浊互为因果,有时配除湿的。

另外针对主要症状,如果是用于风湿痹证配祛风湿的;用于疮痈肿痛,配解毒消痈的;如果是痢疾配清热燥湿止痢的药。

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并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或止痛、通经、疗伤、消癥等专长,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癥瘕痞块,应同化痰软坚之品配伍;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

如瘀血兼血虚或阴虚者,当同补血药或养阴药同用,阴血充足,则瘀血易去;同样,若瘀血而兼气虚者,当与补气药同用,气为血帅,气足则血易行,瘀易去。

瘀血而出血者,宜配伍止血药,不可单纯止血或单纯活血。

五、使用注意因证选药,根据不同瘀血证选不同药,疼痛为主、妇科的、外伤的、癥瘕的分选。

另外瘀血比较轻浅的选比较温和的,重的,如癥瘕积聚选破血消癥的。

三因制宜,因人而异,中病即止,这类药也是消法的,原则是消而勿伤,不要损伤正气,不要耗伤心血。

症候禁忌,孕妇、月经多的、出血不是瘀血引起的都不宜或慎用。

1.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2.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烈的药物,孕妇禁用。

3.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由于现代产科处理更安全有效,故在有条件地区对难产、胞衣不下者亦不宜使用;4.对破血逐瘀之品,由于更易伤人正气,对体虚而兼瘀者更应慎用。

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中活血祛瘀之力峻猛者,又称破血逐瘀药。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而性温,辛能散瘀行滞,苦能泄利通降,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

本类药物善于走散通行,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而产生调经、止痛、消癥、消肿、消痈、通痹等功效。

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之证。

活血祛瘀作用按其强度的不同常用不同的功效术语,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峻猛。

活血化瘀药主治各种瘀血证。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本章药物主治范围广泛,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

如内科之头、胸、腹、四肢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妇产科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外伤科之跌扑损伤肿痛,痈肿疮疡等,均可应用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和功效特点,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

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

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

癥瘕痞块,应同软坚散结之品配伍。

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消补兼施。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

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烈的药物,孕妇禁用。

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但其危险性大,一般不宜使用。

由现代产科处理更加安全有效。

破血逐瘀之品易伤人正气,体虚而兼瘀者应慎用。

1.活血化瘀药的分类,活血化瘀药及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含义:活血化瘀的药物较多,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教材按其作用和主治证的特点,相对地将本类药物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和活血消癥药4类。

以活血化瘀(促进血行、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

其中:长于止痛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止痛药;长于通调月经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调经药;长于续筋接骨疗伤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疗伤药;长于消癥散结,且作用较为峻烈的活血化瘀药,称为破血消癥药。

2.活血化瘀药的功效与主治:本类药物均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主治各种瘀血证。

瘀血既是多种病因(如寒凝、热灼津伤、气滞、气血不足等)引起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故瘀血证较为广泛。

以瘀血为主的病证如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失调,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下或不尽,心腹瘀血疼痛、瘕痞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痈肿痛、痢下脓血等,亦每兼瘀血阻滞。

故均为本类药物的主治病证。

3.活血化瘀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活血化瘀:是指药物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以治疗瘀血证的作用。

又常称为活血祛瘀、活血散瘀、活血行瘀,或简称活血及化瘀等。

其中作用较弱,药力缓和者,又可称为和血,或和营;活血作用较强,药力峻烈者,又可称为破血、破瘀或逐瘀。

4.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血遇寒则凝,寒凝是引起瘀血最常见的原因;热邪煎熬,血液亦可结块而成瘀。

本类药多偏温性,能温通气血,令其调达;部分药物偏于寒凉,对瘀滞而兼血热者较为适宜。

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活血化瘀药皆可标以辛味;本类药的滋味多有苦味或咸味,前人因此将五味理论加以拓展,提出“苦味泄滞”和“咸入血”等多种有关说法。

故各药除辛味之外,又常有苦味或咸味。

由于总论中未提及这些理论,只供学习本章药物的参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药味,不作考核要求。

至于归经,与止血药、凉血药等入血分的药物同理,本章药主要归心、肝二经;又因为素有“恶血必归于肝”的说法,杂纫怨楦尉鳌F蒲?药不但较为峻猛,而且有的还为小毒之品,应加以注意。

5.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应用原则:①活血化瘀药最常与行气药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滞可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常配行气之品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②寒凝血瘀者,当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可助活血药消散寒凝之瘀滞。

热灼营血而瘀滞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共收凉血化瘀之效。

正虚而血瘀者,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若血虚阴亏者,兼补血滋阴,使阴血充足,则瘀血易消;阳气不足者,兼以温阳益气,则血易流畅,瘀亦易去。

③痹证、疮痈等证而有瘀滞者,应以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品,可增强通痹止痛或消痈散结之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