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三期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三期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关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部署,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精尖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三期实施方案》,经报请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投资促进局
2016年6月23日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三期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关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部署,制定《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三期实施方案》,方案执行期2016年-2020年,指导十三五时期生物医药产业高精尖发展,支撑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一、指导思想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引领、技术密集、价值高端的产业特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符合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符合北京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绿色高端的发展要求,是北京聚焦首都功能、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在G20一期、二期工程成效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定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增长新常态和首都产业疏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宏观形势下,继续深化实施G20三期工程,全面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二、工作背景
2009年,北京市政府发布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八大科技振兴
产业工程之一。2010年,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投资促进局等部门启动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G20工程。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选择、聚焦企业、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筛选认定一批G20企业作为落实G20工程,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抓手。
G2O工程已实施两期:第一期2010年-2012年,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发展,实现了产业销售收入两年翻番、3年超过1000亿元的目标,成为北京新增的千亿级产业。第二期2013年-2015年,推动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产业空间布局、高端人才集聚、医药融合互促、科技金融带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发挥了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通过G20三期工程实施,有效发挥北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创新要素进一步集聚,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实现原创性、引领性突破,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体系,更好服务于民生改善、经济增长。
十三五末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一)产业规模实现1800亿元,医药行业利润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二)培育10家以上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引领企业,5家以上规模超过50亿元、行业竞争力国内领先的领军企业,新增1-2家百亿元规模的龙头企业。
(三)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推动100个以上新品种申报或开展临床试验,20个以上新产品实现上市,新增10个以上5亿元大品种,5个以上10亿元重磅产品。
(四)培育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推动1-2个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北京。
(五)巩固并发挥一南一北产业聚集效应,提升基地产业水平,盘活基地空间资源,拓展新的高端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布局高端、高效、集聚发展。
四、重点工作
按照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应继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导向、聚焦企业、高端发展,加强服务平台、区域协同、政策试点等配套条件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化布局、统筹推进。
(一)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形成工作抓手
聚焦一批符合创新中心定位要求,能够产出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的代表企业,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筛选具有国内领先的研发、生产、市场综合实力的企业,培
育成为G20行业领军企业,筛选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的企业,培育成为G20创新引领企业,筛选对产业升级、创新研发具有较强支撑服务能力的企业,培育成为G20高端服务企业。强化G20企业创新内涵,形成十三五时期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工作抓手。
(二)加强创新培育力度,加快高端产出
对十二五期间培育的重大创新医药品种加强跟踪服务,做好创新端和市场端的衔接,加快推动转化和产业化落地。依托医药产业科技资源,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布局前沿技术攻关和创新品种研发孵化。继续实施脑医学专项、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专项,加强对科学突破前景和转化应用潜能较大的前沿技术培育,推动前沿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应用,从源头引领产业变革。加强布局重大新药研发,支持创新生物制药、化学药、中医药加快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工艺研究,支持大品种开展国际临床研究,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国产新药转化应用。加强高端医疗器械研发,重点支持基因检测系统、数字诊疗装备、医疗辅助机器人、精密植入物等领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转化应用,提高国产医疗器械质量工艺、精准性能、临床使用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技术服务平台,支撑创新创业
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环节,加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能力建设,完善平台性服务体系,提高现有平台的服务效率和技术水平,支持行业急需的高水平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配套药品注册新政策实施,重点推动建立高端通用名药一致性评价平台、药品上市许可委托生产平台等行业急需的专业服务平台。提升北京医药服务业硬实力,服务支撑北京和全国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
(四)推动政策先行先试,加强制度创新
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医药行业改革措施在北京试点实施,推动落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支持中关村食品药品监管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事项的批复》中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药品跨区域生产试点等12条产业政策,加快制定配套实施细则,推动政策落地。不断改革优化注册审批、药品定价、招标采购等行业政策,通过政策创新激活市场潜力和企业动力,从研发端到市场端全链条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加强京津冀产业合作,促进协同发展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促进北京医药企业在京津冀科学布局,促进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合作对接,促进北京研发创新优势与河北、天津生产制造优势融合互补、互促共赢,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京津冀生物医药板块在全国的影响力。
五、组织保障机制
本方案由市政府审定,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关村管委会、市投资促进局联合发布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海淀区、昌平区及其他区的医药产业园区配套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