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阅读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麦子的理想》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麦子的理想》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麦子的理想》含答案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麦子的理想高火花①大麦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乡村水泥路上,望见不远处的浅黄麦子在飒飒风中起舞。

他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可怎么也做不到。

②大学毕业后,大麦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拉投资,创立公司,用了半年。

可是后来公司申请破产,只用了一个半月。

大麦想尽办法,全力挽回,最终只落得睡桥洞的结局。

③大麦现在还能想起公司和住处被封的那天晚上十点,他去找最好的哥们借宿,到了哥们小区楼下,对方却说家里停电停水,而且当天不小心把咖啡当奶粉泡着喝了半罐,正在医院治疗。

晚上十一点,他给三天前分手的女友打电话,还没说两个字,对方骂他是乡巴佬,秒断电话,再也打不通。

④我还能去哪?回老家吧!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像是有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他心上划,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

⑤当初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大麦去村里接父亲。

父亲跟他说,开公司也好,做生意也罢,看中的就是诚信和实干。

大麦一点儿也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一味催促父亲搬去大城市的大房子里。

父亲说大麦太浮躁。

大麦急了,跟父亲吼,说父亲胆小怕事,成不了气候,只能当一辈子的农民。

大麦还说,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村里。

⑥可大麦现在别无他法。

他在高速路口拦下第30辆货运卡车后,用自己惨兮兮的经历和形象,成功上车。

辗转两天两夜,大麦的脚才踩上家乡的土地。

⑦大麦走进自家院门,心里预演着被父亲怒骂而自己绝不还口的情景。

不料,父亲只是淡淡说一句,回来了啊。

大麦迟疑了一下,低着头钻进他那间屋。

屋里的摆设还是他学生时期的样子,一切都没变。

父亲立在门外叫他,让他去洗澡。

大麦说,好。

⑧大麦出了屋,径直走向厨房。

父亲喊住他说,不用烧大锅水,南房有卫生间淋浴房。

大麦怔住,吃惊地问,啥时候装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摘菜,说,得有三四年,建设新农村,家家都装了。

大麦想,那几年正是公司最辉煌的时期。

⑨地里的麦子快熟了,浅黄变深。

大麦跟着父亲走进田野,麦子的清香和泥土的甘甜混合在一起,氤氲在空气中。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1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1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二空:
文章第⑤到⑦段点明能实现“天地通话”的原因,原因一在第⑤段,根据“载人航天使用的通信手段在原理上和地球上的其他无线电通信技术一样,只不过因为距离更遥远,所以地球安装的通信天线就要更大,发射功率也需要更大”可概括原因为:在地球安装体积和发射功率更大的通信天线来发射信号;
6. 选文第①段引用张伯行的名言,有何妙处?
7.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8. 请分析选文第⑦段的论证思路。
9.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选文第②③④段是并列关系,列举事例具体论述了小事之于名节的重要意义。
B. 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第⑤段末尾的“小事小利皆关乎个人名节,务必谨慎对待,保持为官本色”,总结了上文中古代官员的事例,引出下文如今官员该如何去做的话题,是全文论证的中心,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分析。
第①段中引用的清代廉吏张伯行的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引出了“古往今来,那些重名节、守清廉者,大都做到了非自己所得则一物不取”的论题;这句名言非常有道理,能充当道理论据,证明本文“小事小利皆关乎个人名节,务必谨慎对待,保持为官本色”的中心论点;名句的道理,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⑤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明代况钟,人称“况青天”。明正统五年,况钟赴京述职,苏州大小官员和百姓纷纷赠礼送行。况钟全部拒收,并以诗明志:“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还有明人于谦,写有《入京》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可见,小事小利皆关乎个人名节,务必谨慎对待,保持为官本色。

张烁《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烁《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张烁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

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

1964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钟扬,少年早慧,勤奋刻苦。

1979年,钟扬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1984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

植物学中,也有“领土”。

“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000多种珍稀植物。

”钟扬心中发酸。

西方人从中国拿走的珍稀种子和苗木,把英国这个只有1500种植物的岛国装扮成世界植物的圣殿,更让西方在植物学研究中掌握话语权。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

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

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冬天,盖三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000个优质的种子。

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

甘肃省兰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甘肃省兰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为什么“陡生”这种感觉?带着疑问往下读。

面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这就是孩子的天真!“摁在了”准确写出了“我”的感受。

离家念书、工作的“我”和少年时不一样了。

“登高望远”一再出现。

想想母亲此时的心理。

“我”和母亲的体会不一样。

如此详写儿时搬家踩到图钉的记忆,是要表现什么?怎样理解相父此时的心态?新楼如愿以偿地盖起来了,而且很快。

老屋记徐则臣①去年,在山东某地出差,因离家近,顺道回了趟老家。

②家里正在翻盖房子,两层半的小楼已经完成了两层。

父亲带我爬上空荡荡的毛坯房的二楼。

房子算不上高,但视野开阔,半个村庄都在眼里,还能把邻居们的院子看个遍,我陡生了身轻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远的豪迈。

这感觉因老屋而来。

③老屋在旁边,低矮的平房,红砖白瓦,为了给新房子腾地方,拆了一半,看上去悲伤破败。

多少年来,一家人就生活在老屋里,当然,那时候还不觉得它老,不认为它狭矮陈陋,我们在瓦房里出出进进,过得喜气洋洋。

那时候我小,对世界充满着最朴素的好奇,坐在院子里仰脸望天,整个村庄的人声和狗吠都拥到一个院子里,我想站到高处,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一看到了夏天的傍晚,他们是如何在院子里摆出一张桌子吃饭的。

但是院落低矮,除了爬到树顶,我只能坐井观天。

我爬过很多树,可是村子里的树没多高,且到处都是树,目光刚越过别人家的山墙就被枝叶挡住了。

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④于是我想飞,总是想象自己像一只鸟,飞抵村庄上空。

我更喜欢想象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足够高的地方,直到把这个世界看清楚。

⑤此后的很多年,我离家念书、工作,寒暑两季放假回家或是小住,不是钻进书本里不出来,就是火烧屁股一般转个身就走。

同样是待在老屋里,但全然没有了少年时的天真,再想不起要登高望远,也不再对邻居家的院子和饭桌感兴趣。

⑥但是现在,站在二楼粗糙的房坯上,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鸟,想起了童年生活的一个关键词:登高望远。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 学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学习目标】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学习重难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学习过程】学习情境: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甘心做一介农夫。

已过古稀之年,却对大自然的探秘无休无止,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他,就是袁隆平。

一、学习资源1.作者简介沈英甲,1983年至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

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2.背景展示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3.走近袁隆平(1)袁隆平简介袁隆平,汉族。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

“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人民币。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阅读答案及解析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阅读答案及解析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张烁大德曰生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

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千米,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

”钟扬有些“傲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

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大脑破裂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

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

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

开始不敢坐飞机,就辗转坐火车。

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

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

一粒种子的阅读答案

一粒种子的阅读答案

一粒种子的阅读答案一粒种子的阅读答案篇一:信念是一粒种子阅读答案篇一:信念是一粒种子阅读答案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大学,被支配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初中。

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讲XX,灰头土脸儿地回了家。

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劝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不出来,有的人倒得出来,没必要为这个难过,找找别的事,或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呢。

后来,女孩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出外打工。

糟糕的是,没几天她又被老板赶了出来,缘由是裁剪衣服的时候太慢了,别人一天可以裁制出六七件来,而她仅能做出两件来,而且质量也不过关。

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很多年了,而你初来乍到,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到过几家工厂、公司,当过编职工,干过营销,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时间不长都半途而止了。

然而,每当女儿失败后满脸沮丧地回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劝慰她,从来没有说过埋怨的话。

三十岁的时候,女儿靠着一点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

后来,她自己申请开办了一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很多城市又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始终以来很想知道的答案。

那就是,那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缘由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念呢?母亲的回答朴实而简洁,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时候,撒上些荞麦种子肯定能开花。

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之后,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事实上母亲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以最坚韧的种子。

1、女儿听完母亲的话后,为什么落泪了?2、母亲在女儿受挫时,一次次为女儿洒下信念的种子,想象一下,当女儿做纺织工,当市场治理员,当会计半途而废时,母亲是怎样劝慰女儿,为他树立信念的?请你选择一次,写下来当女儿做——半途而废时,妈妈劝慰她说:“。

第24讲 标题的理解及作用(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24讲 标题的理解及作用(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24讲标题的理解及作用(练习)目录一、考点过关练 (2)考向1:标题的含义 (2)考向2:标题的作用 (5)考向3:拟写文章标题 (7)二、真题实战练 (10)三、重难创新练 (18)考向1:标题的含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枣连心刘文艳①姥姥家的菜园子里有五棵碗口粗的枣树,贴着园子墙里面,整齐地站成一排,枝繁叶茂、潇潇洒洒。

初秋时节,满树的翡翠珍珠渐渐变成了绿色的宝石,沉甸甸地在风中展示着她们的珍贵与美丽。

到了深秋时节,这枣树就一天一个风景,绿色的“宝石”慢慢地由青变黄,继而点染上了红韵。

在秋风的吹奏下,那些红黄相间的“宝石”,魔术般地变成了通红通红的大红枣。

最难忘记的还是大红枣的美味。

深秋的大红枣爽脆酸甜,吃起来满口清香。

②大红枣儿是我儿时最鲜美的水果记忆!记得上小学时,学校组织观看电影《白毛女》。

剧中有一段群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些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身穿绸质服装的姑娘们,个个热情洋溢、英姿飒爽、满怀深情。

“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那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哎嗨哟嗬,心心向着共产党。

”她们随着那真诚欢快的音乐旋律翩翩起舞,如此清纯优美,让我对她们充满了羡慕,充满了敬意。

③大约是在我10岁那年的春天,姥爷从他家里带来一棵枣树。

那棵枣树还没有一人高,但是已经有了很长的根须,姥爷很精心地从他家园子里把这棵枣树挖了出来,枣树根上还带着一些泥土。

他用一块旧布把枣树根包裹好,坐着大马车,赶了四十多里路,把枣树拉到我们家里。

到了我家后,立即在院子西南角离院墙一米远的地方,挖了一个深深的土坑。

我和姥爷一起把这棵枣树栽上,填上土,用脚把土踩实,再浇透了水。

④在栽植枣树的过程中,姥爷还给我讲了他和枣树的故事:姥爷从小生活在汤沟乡大杖子村,祖祖辈辈过着虽不十分富足,但也衣食无忧的平静生活。

家里房门前的山坡上,有一片树林,长着几十棵枣树。

到了秋天,满山坡都是红红的大枣儿。

收藏起来后,能吃一个冬天。

部编高中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新编

部编高中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新编

部编高中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新编一、学习资源1.作者简介沈英甲,1983年至2003年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

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2.背景展示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3.走近袁隆平(1)袁隆平简介袁隆平,汉族。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

“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人民币。

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让中国多长出1000亿公斤的水稻,而他正在研究的“超级稻”将能够让中国每年多养活几亿人口。

袁隆平获得国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水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决21世纪人类吃饱肚子这件头等大事。

(2)对袁隆平的评价①新华网评: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022.1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答题前要仔细阅读,看清题目要求,书写工整清楚。

3.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9分)1. 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踏进惠山古镇,就遇见了静mì()与喧嚣,温婉与厚重。

五月,正是蔷薇盛开时。

仿佛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粉墙黛瓦上都开遍了深深浅浅的蔷薇花,枝繁叶茂、神采奕奕;而到了秋天,曲折的小巷,古朴的石桥,参天的银杏树,澄澈的流水,落日的余晖,这些都使肃穆的祠堂弥漫着的一种安xiánɡ()的气息。

而那些沉淀在历史深处的文人风骨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谦的“留得清白在人间”,顾可久的耿直敢谏……正是这些深厚绵长的祠堂文化,才让惠山古镇的生命更加丰盈润泽,也使得惠山古镇具有了百转千回的参.()差之美。

(1)给加点字注音。

参.()差(2)看拼音写汉字。

静mì()安xiánɡ()(3)文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应该换成()A. 花枝招展B. 花团锦簇C. 惊慌失措D. 骇人听闻2. 名句默写。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⑤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⑦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将现实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2023年山西语文中考微写作专题二:观点表达(共29张PPT)

2023年山西语文中考微写作专题二:观点表达(共29张PPT)

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哪
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妈妈,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
就是妈妈您啊!
典例精讲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
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
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
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
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
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
青少年从革命先烈身上继承的精神遗产
①坚定不屈、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
②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④吃苦耐劳、热血拼搏的奋斗精神
⑤以身作则、正气凛然的担当精神
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⑦为民服务、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典例精讲
解题思路 1. 确定主题,锁定核心词。 例如:坚定不屈、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围绕“坚定”“英雄”来展开。 2. 筛选材料,充分论证观点。 从阅读中、生活中找出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论据。 3. 写作中注意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典例精讲
3.【读后感】(2021·省适应性改编)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一棵大树,上面有鸟巢,下面浓荫蔽日,是动物栖息的好地方。 每当飞禽和走兽在这里歇息时,大树总听到一些关于它们旅行的消息,听它们 讲述外面的精彩世界,听得多了,大树也有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到外国去参观。 开始,大树请求飞禽带它去,但由于自己没有翅膀,遭到拒绝。于是,它请求 走兽带它去,又因为自己没有腿而被拒绝。 飞禽和走兽不带大树去是有道理的,然而大树并不因此灰心丧气,它没有被困 难吓倒。大树想:飞禽和走兽不肯帮忙,那我就自己想办法,改变这一切。 第二年,大树除了长叶子,还结了第一批果实。它结的是一种又漂亮又香甜的 水果。它把种子巧妙地包在果肉里。 从此,大树靠飞禽和走兽传播种子,去了世界各地。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 学案

喜看稻菽千重浪【学习目标】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

【学习重难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学习过程】学习情境: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甘心做一介农夫。

已过古稀之年,却对大自然的探秘无休无止,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他,就是袁隆平。

一、学习资源1.作者简介沈英甲,1983年至2003年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

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2.背景展示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3.走近袁隆平(1)袁隆平简介袁隆平,汉族。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

一粒种子阅读答案

一粒种子阅读答案

一粒种子阅读答案第一篇:一粒种子阅读答案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

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

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 蚯蚓说:“那是春风。

春风叫我们到外边去。

”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

”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

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1.读了短文,我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和()等条件。

A.温度水分土壤 B.阳光空气水 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正确答案:A2.选词填空。

“暖和”的反义词()。

A.温暖B.黑暗C.明亮D.寒冷正确答案:D3.选词填空。

“暖和”的近义词()。

A.明亮 B.黑暗C.温暖D.寒冷正确答案:C4.选词填空。

“光明”的反义词()。

A.明亮B.黑暗C.温暖D.寒冷正确答案:B5.选词填空。

“光明”的近义词()。

A.明亮B.黑暗C.温暖D.寒冷正确答案:A6.你能换个说法吗?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春风在轻轻地吹,泉水在-_____________,小鸟在-____________,小朋友也在。

答:答案解析:淙淙地流唧唧喳喳地叫自由自在地玩。

第二篇:一粒种子阅读附答案导语:上帝创造了一粒种子,他打算把种子埋进泥土里。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一粒种子阅读附答案,欢迎借鉴!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

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

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蚯蚓说:“那是春风。

春风叫我们到外边去。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不,外边亮得很。

”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一粒种子袁隆平阅读理解

一粒种子袁隆平阅读理解

一粒种子袁隆平阅读理解题目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粒种子的承诺(节选)①1960年,大饥荒犹如洪水猛兽席卷中国大地。

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②“我亲眼看见过5个饿舜,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桥下,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田里,还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倒在大路旁。

”那悲惨的情景,一直刺痛着袁隆平的心。

“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行。

这个想法至今仍然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头脑中。

这是驱使我孜孜不倦地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最大动因。

”③1966年6月,“文革”像暴风雨降临,安江农校也被卷入运动的旋涡。

袁隆平和他的两名助手避开喧嚣,忙碌着水稻雄性不育性的研究。

④1968年春天到来了,他们的秧苗经过反复繁殖,已经发展成为两分地的实验田,秧苗插在7号田里。

5月19日,星期天,袁隆平匆匆吃过早餐,骑上自行车去实验田。

来到田边,眼前的景象使他大吃一惊:昨天傍晚还好端端的秧苗,只过了一夜就全部被拔光了,实验田里布满了乱七八糟的脚印。

天哪,经过两年多努力,流了多少汗水,用捡来的几根秧苗培育出来的这些实验材料,却遭到了灭顶之灾!袁隆平只觉得脑子里“轰”地一声,浑身发抖,两眼发直。

实验材料被毁,杂交稻的研究难道就这样被断送掉?在泥地里呆坐了许久,他回过神来,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

在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发现了半埋着的五根秧苗,就连泥带根把它们抱回家,插在试验盆里,悉心照料。

沉重的打击,丝毫没有动摇袁隆平继续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决心。

⑤1971年春,湖南省农科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被调到协作组工作,主持湖南和全国的杂交水稻协作研究。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他因此成为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第一人。

如今,杂交水稻研究已经过“两系法”,进入到“超级杂交稻”阶段。

亩产量先后完成700公斤、800公斤的指标,向900公斤突破。

⑥袁隆平算了一笔账:“全国4.5亿亩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每年推广种超级稻1亿亩,每亩就算增产150公斤的话,一年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呐。

《“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

《“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

《“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试题预览4.3 “探界者”钟扬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B.钟扬教授在生命科学领域教书育人、因地制宜,培养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

C.“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

”钟扬曾说过的话犹在耳边。

D.2017年9月25日,钟扬忙碌的行程在出差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之后戛然而止。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钟扬的母亲回忆,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

B.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尽管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

C.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婉拒。

D.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以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

3.下面是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钟扬的颁奖词,横线上应填句子的顺序是( )超越海拔六千米,________________。

①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②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③你热爱的藏波罗花④倒下的时候⑤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⑥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⑤③⑥C.②①③④⑥⑤D.②①③⑥④⑤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

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

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改变,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成分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

“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A.练习书法的关键,是凝神聚力、平心静气地临摹名帖。

一棵有梦想的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棵有梦想的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棵有梦想的树蒋曼从前,有一棵树,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梦想。

它不想停留在任何地方,它要像鸟儿一样,四处流浪,看尽世界。

那是老树听鸟儿们说过的世界:它们广阔无边,山的那一边还是山,无数的山,高高低低的山;河流转弯之后还会碰上河,宽宽窄窄的河,它们汇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流到海洋。

星光灿烂的夜晚,种子们都睡着了。

“去吧,孩子们,到远方去,海就在世界的尽头。

”那颗小小的种子听到了老树的梦呓。

它记住了那悄悄的梦呓,连同满天的星光。

它下定决心:不要像树一样,植根在某一地方,要走到世界的尽头,找寻蔚蓝的大海。

起风了,种子们跃跃欲试,乘着风的翅膀启程。

老树大声地祝福:“孩子们,到远方去吧,生根,发芽,好好成长!”种子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跟着风,纷纷扬扬。

它们穿过云层,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飞翔,它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土地,要一辈子相守的土地。

第一批种子停留在山坡上,小伙伴大声呼喊:“停下来吧,我们是树呀,树有树的生活,我们不是鸟,我们没法永远流浪。

”那颗种子没有回答,它固执地跟着风飞行,世界多么辽阔,而大海闪着神秘的光。

.第二批种子落在了田野上,它们七嘴八舌:“留下来吧,这里土地肥沃,我们会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热闹而团结的树林,不要再飞了,那里只有孤独和苍凉。

”那颗种子依然沉默,它是一颗很轻的种子,风带着它,继续流浪。

终于有一天,风突然说:“我累了,我驮不动你了。

”风消失了,只剩下种子被孤单地留在高山的边上。

种子仍然不愿停留,它顺着山坡慢慢向下滚,它看到朝云和夕阳,远方之外还是远方,翻过那座山,就会离海更近一些吧。

它努力翻滚,向着梦想的方向。

种子被一块石头挡住了去路,它停下来,靠着那块石头,一不小心,它睡着了。

不过是睡了一个晚上,当它听到雨声醒来时,惊讶地发现:它走不动了。

种子长出了无数的根须,扎进泥土。

头上冒出了芽苞,鼓鼓胀胀的芽苞。

种子陷在了湿润的泥土里,一天天长大,根向着土地,枝干向着天空,种子长成了一棵树,一棵小小的树。

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无锡市惠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⑨我知道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在明亮的高楼里行走。我也知道,当我们的翅膀,掠过高高的枝头,却不能忘记,将视线温柔又疼痛地抚过那大地上,穿着被我们遗弃的校服低头行走的父辈。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4. 文章①—⑦段主要写了关于校服的哪三件事?请简要分点回答。
15. 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⑤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⑦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将现实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8分)
19.语段阅读。
好大圣,即现本象,将金睛兽解了缰绳,扑一把跨上雕鞍,径直骑出水底。到于潭外,将身变作A模样,打着兽,纵着云,不多时,已至翠云山芭蕉洞口,叫声“开门!”那洞门里有两个女童,闻得声音开了门,看见是A嘴脸,即入报:“奶奶,爷爷来家了。”那罗刹听言,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这大圣下雕鞍,牵进金睛兽;弄大胆,诓骗女佳人。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即携手而入。着丫鬟设座看茶,一家子见是主公,无不敬谨。
寻的结果
回国后,弃医从文,写世人的冷眼,揭露国民劣根性。
在灵山,修成正果,成为③_________(填封号)。
(2)鲁迅、孙悟空“出走——归来”的经历,让人想到网红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①,任选一人,结合名著内容,阐述对他们归来之后还是少年的认识。
我选:__________,认识:_________________

海淀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海淀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答案一、基础·运用1.D (2分)2.C (2分)3.李清照(1分)4.B (2分)5. 答案:身强体健、从容睿智、矢志不渝、雅致高远,一个人如果具备这四大条件,他就不愧为完人了。

(1分。

或答“将‘从容睿智’移到‘矢志不渝’前面”)6.A (2分)7. 答案示例一:我们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且还要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答案示例二:奋斗的青春,不仅要为自己的梦想顽强拼搏,而且还要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共2分。

用上关联词,逻辑自洽,1分,围绕“理想”“拼搏”“奋斗”等主题,1分)二、古诗文阅读(一)8.五色交辉(1分)9.折戟沉沙铁未销(1分)10.云归而岩穴暝(1分)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分。

每空1分)(二)12. D(2分)13.答案示例:《行路难》中画线句,借用典故,运用比喻,写出诗人觉得即使仕途多艰,但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冲破一切困难,到达理想的彼岸。

《浣溪沙》中的画线句,运用反问和比喻,借溪水西流,比喻人生未必不能老当益壮,表现出诗人即使在贬谪生活中,也不感伤迟暮,充满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共4分。

每首诗2分,答出手法或有手法分析诗句可得1分,写出诗人的具体困境可得1分,写出诗人乐观的表现可得1分,答出以上任意两点,则对一首诗的分析得满分。

两首诗共4分)(三)14.C(2分)15.丙(2分)16.答案示例:晏殊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

被贬官时,他在应天府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升迁后,他大力革除弊政,免除太监监兵的权力,让将领自主制定攻守策略;招募弓箭手训练士兵;请求拿出宫中闲置物资扩充军备。

晏殊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一心为国,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

(共3分。

观点/态度明确,1分。

贬官时的做法,1分。

升迁后的做法,1分)三、名著阅读17.答案示例一:我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

“启明星”面对黑暗毫不退缩,勇敢斗争,迎接光明。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阅读理解六年级下册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阅读理解六年级下册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阅读理解六年级下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①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农学院毕业,来到湖南一所偏远的农校,开始了他热爱的农业教学和研究。

1959年至1961年,是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

袁隆平也挨了不少饿,靠吃野菜、树皮活命。

看着人们挨饿,袁隆平非常难过,他下决心研究水稻,让人们吃饱饭。

通过查找资料、搞试验、向农民请教,袁隆平发现农民最需要高产的水稻种子。

可是,到哪里去寻找那样的种子呢?只能向大自然这个神奇宝库求助了。

袁隆平不顾风吹日晒,常常只带点馒头和水,蹲在稻田里寻找长势特别好的水稻。

②1961年7月的一天,在观察了上万株水稻后,袁隆平发现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高兴极了,给它取名“鹤立鸡群”。

但是“鹤立鸡群”的种子长出的稻株表现并不好,高高矮矮,参差不齐,这是为什么呢?袁隆平反复琢磨,查找各种资料。

有一天,他灵感突现,意识到那株“鹤立鸡群”是天然杂交水稻。

“天然杂交水稻属于偶然现象,我可以研究人工杂交水稻!”想到这里,袁隆平充满了干劲。

③既然大自然中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就一定存在天然雄性败育株(指雄蕊不能发育的植株)。

只要找到它,就能解决水稻杂交的难题。

可是,天然雄性败育株长什么样?当时全世界都没有相关记载,只能靠专业判断和想象。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袁隆平没有退缩。

④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扬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农校周边的稻田里开始了寻找之旅。

因为在强光下观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总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进蒸笼一样的稻田,他肩上斜挎着一只标本夹,右手一只镊子,左手一个放大镜,一朵一朵地观察稻花。

串串汗珠不断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身上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变得有些发黄。

只见他不时用衣袖胡乱擦一把脸,接着又低头沉入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

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开得洋洋洒洒的稻花,世间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已不复存在。

⑤一天,两天,三天……十三天过去了,袁隆平大海捞针般的寻觅毫无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张烁
大德曰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

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千米,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

”钟扬有些“傲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

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大脑破裂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

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

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

开始不敢坐飞机,就辗转坐火车。

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

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
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

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先生之风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

”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

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

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于是,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打造最好的平台,把学科带到新高度。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持抽出两天去上海的中小学开科普课。

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建设,参与了自然博物馆500多块图文展板的写作,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三十场科普讲座。

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

高原永生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返程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这就是那个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千米,数次攀登至海拔6 000多米,收集了4 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从教30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的人吗?
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耳边:“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摘编自《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走进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学家的使命感: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种子的“诺亚方舟”。

B.钟扬托物言志,写诗赞颂藏波罗花深深扎根高原,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绽放。

这朵孤傲顽强的小花是他一生的生命品格。

C.在漫长的科考途中,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下一支优秀科研团队,成为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

D.钟扬艰苦援藏16年,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标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是指他收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是指钟扬自己。

B.文章开头用袁隆平等三个事例强调了植物基因库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这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

C.文中交代了钟扬突发脑溢血和遭遇车祸去世的具体时间,这样的精准表述饱含了对钟扬离世的无限哀痛之情。

D.文中多次引用了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

3.钟扬在植物学研究、共产党员的追求和教师的责任等方面有自己的价值观。

请结合材料,探究在钟扬身上体现出的价值观与人生的关系。

阅读答案:
1.D
D项,文中有钟扬在上海开展科普教育的实例,但在西部地区开展科普教育属于张冠李戴。

2. B
B项,三个事例“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强加因果,应是钟扬收集种子的直接原因。

3.①价值观是每个人的信念体系,它直接影响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理想追求、生存方式、道德品格和事业成就)。

②钟扬在事业追求上,胸怀天下,理想崇高,不怕吃苦。

立志为祖国,为人类负责,建立种子的“诺亚方舟”。

③钟扬作为共产党员,顽强执着,脚踏实地,不计荣辱。

他深深扎根艰苦环境,毫不畏惧,一生坚守他的人生追求。

④钟扬认为教师就要追求薪火相传,他倾注心血培育学生、热情投入科普教育。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探究在钟扬身上体现出的价值观与人生的关系,这是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传主的价值观。

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价值观与人生的关系,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

本题作答时要先明确价值观是什么,它对人的人生轨迹、理想追求、生存方式、道德品格和事业成就的影响。

然后明确钟扬的价值观,以及他的价值观对他的理想追求、道德品格和事业成就等方面的影响,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回答即可。

如“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钟扬如“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

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组织答案时用概括性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