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

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

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

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1.港口发展问题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二、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混淆了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难以分清。三、古典区位论

1.农业区位论

2.工业区位论

3.运输区位论。四、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企业尽量布局在利润最大处。生产成本与运费、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谢菲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吉·李的自由进入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任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两地的市场间分界点为两地作用均衡点。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1.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3.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4. 区域经济政策

5. 区域开发2.1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一、基本概念

狭义: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货币形式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实物形式表示为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除狭义上的含义外,还应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基本特征: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呈现出:基钦周期(短)、朱格拉周期(中)、库兹涅茨周期(长)、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影响因素:不能把影响因素等同于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1.投入型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等;2.形成生产环境的要素:硬环境(基础设施)、软环境(制度)2.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一、区域经济开发模式1. 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区域经济产业部门可以分为主导部门和其他部门,主导部门影响力系数较大,对其他部门的带动效应会形成乘数效应。2. 增长极模式3. 点轴模式4. 网络型模式是点轴模式的演化结果,由若干个点轴联合在一起。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表现出来,意味着增长结果和增长极的分散化。整个增长网络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增长极,其效应更强,影响也更大。三、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规律高梯度地区:创新活动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都不断产生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地区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充足的动力。低梯度地区:一类地区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愿意接受高梯度地区转移来的产业部门;另一类地区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防止资源性衰退:1. 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2.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3. 区位影响经济,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改善区位条件。

4. 环境恶化影响经济,需要发达地区转入新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 体制造成经济停滞,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3.2产业结构的划分一、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划分及基本特点,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技术变化快、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改进快,以高技术为核心力量发展

起来的产业。高技术产业是个动态的概念,对其认识也在逐步深化。OECD(经合组织)则依据产业的R&D密集度将制造业分类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大类。我们认为,后一种分类方法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动态变化着的高技术产业基本特点:1. 产品知识密集程度高2. 产品附加价值高,垄断价格与专利利润3. 激烈的市场竞争3.3产业结构的总体演变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1、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进步对一、二产业有差异,第二产业更容易受到技术的影响。技术---劳动力减少;规模扩大---吸收农业劳动力;技术进步把更多劳动力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二、三产业劳动率高也是原因。2、收入水平提高及消费结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第一产业产品的比重下降;对第二、三产业提出要求;恩格尔定律。3、社会分工与市场经济水平4、利益的趋动5、国际贸易平台也是重要条件5、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一、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1952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19元;在GDP中,第一产业比重高达50.5%,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0.9%和28.6%。根据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建国以后中国应该首先发展轻工业,增加就业,进行资本积累,逐步由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促使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中国政府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197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基本上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的增长。建国以后,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是由当时国际国内环境所决定的:第一,由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二,由当时世界经济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电子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产业尚未得到迅速发展,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区位论。也被称为标准化理论或立地原理,是企业或生产项目选择最优区位的理论。产生:该理论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界,十九世纪初期,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根据农业商品生产与市场的空间关系,探索由于区位不同引起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异。二、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园状分布的农业地带。三、农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由此推算在一定时期内唯有运费是个变量,运费低,利润才大。1.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在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农业生产基地,外侧为荒野(黑箱)2.城市是多余农产品唯一的市场,而且城市与其它市场也不存在农产品的交流;3.孤立国内部的唯一交通工具是马车(假定无水运,当时火车运输还没有);4.腹地是匀质,即认为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相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水平相同5.农业生产追求最大利润,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5.运费与距离成正比,运费是由生产者支付的。P-T=V-E=K6.P──利润;T──运费;V──市场价格;E──生产成本;K──常数。六、空间结构的理论作用(地域空间核心)地域空间核心即经济地域的中心城市.现代经济条件下,地域空间核心以工业为主要内容,但也有商业、金融、旅游或行政管理等内容。1.组织作用2.聚集作用3.辐射扩散作用4.传输作用七、区域中心---空间网络---外围空间(三者的关系)空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依靠三者的统一协调来推动经济地域的发展。表现为经济功能的一致性和结节、网络与规模等级的协调性。经济地域内,核心城市的大小,其它城镇的数量与规模,外围地域的经济内容和经济实力强弱与网络的密度、质量和数量之比,有着正常的比例关系。总之,核心、外围、网络三者之间就是在不断的协调→不协调→协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六、工业化阶段以网络为主的原因。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收入达到较高的水平,信息要素日益重要,产业布局的经济原则面临挑战。地区间就业、收入、消费、和选择机会的差异逐步消失。以高技术布局为主: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被“淹没”,追求安静、清洁的环境,形成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的北京中关村。1、逐步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