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x场小教学领导话课改——穿跟脚鞋走课改路
教师演讲稿:回首课改路
教师演讲稿:回首课改路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一名教师,在这里我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一同分享我在课改道路上的心路历程。
首先,我想借此演讲的机会,向所有关心教育事业的领导和同行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回首课改路,我不禁怀着喜悦与感慨。
喜悦的是,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感慨的是,课改让我和我的同行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几何时,我们纷纷议论教育发展之路,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而课改的到来让我们有了实践的机会。
真正的课堂变成了学生的主场,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尝试着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和互动讨论,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他们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极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例如,引入了项目制学习,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了课堂互动讨论,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们在虚拟世界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这些举措的结果让我深感欣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当然,课改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差异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稳定;体制机制的约束限制了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不足使得一些教师对课改仍然持保留态度等等。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对教育的热爱,坚持改革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不断迈向更高的教育水平。
回首课改路,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因为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看到了他们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形象。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在国内推行,新课程教育改革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即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实践技能和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
然而,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行过程中,很难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即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依然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会使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效果受到限制,也会给教育实践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关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执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具体表现为小学、初中、高中的“生活化、实践化、探究型、交互型”等多元化教学模式。
而现实中,大多数学校却依然沿袭以前的教学模式,即采用“书本讲解”、“填鸭式教育”等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而完全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
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仅仅靠记忆知识点,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针对这种现象,有人提出了“新课程教育改革容易,教育教学改革难”的观点。
也就是说,只有实现从老师教育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推广新课程教育改革。
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方面力量的配合,共同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评价方式的改变。
过去,评价学生的主要方法是考试,评价的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熟练程度。
而现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发展。
但现实情况是,考试依然是主要的评价方式,学生仍然会利用各种方式来攻克考试,而对于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过多的关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立体化的评价模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的评价。
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使评价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更好地指导其学业和人生发展。
6.小学教学领导话课改——教学改革创新,我们在路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课改历程和心得体会。
我来自第四小学,我校一所年轻的学校,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今年,我校在区局“创新发展年”的工作要求的指导下,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课改”为依托,努力打造符合我校实际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现将我校的课改工作汇报如下: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助力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聚焦高效课堂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但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提升每位教师的执教水准,才能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真正为新课程改革助力。
我校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抓实常规,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学校召开专门教学会议,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及我校《教学管理细则》对教师常规教学各环节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从备课教案、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反馈测试、作业布置与批改到工作计划、试卷分析、听课记录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出了集体备课的要求和及时写好教学反思的要求,这些要求使教学活动各环节有章可循,较好地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教学过程学校加强强常规教学检查,坚持领导巡课、推门听课制度,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诊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通过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促进了我校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教师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修身健美、尚德笃学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校本研修就是教师成长提高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校致力于将教学实践、校本培训和教研、区域教研活动有机融合,促进教师的整体素质持续发展,使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新课程教育改革自2001年试点实施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之一。
随着各级教育部门对新课程教育的大力推广,新课程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推行的阶段。
但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也存在不少争议,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标准是重要的一环。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是针对原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通过设置综合素质评价来解决原有教育中只注重学科成绩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设置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核心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新课程教育改革也倡导教学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而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教师被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而非传授者,学生被赋予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在灵活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和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穿新鞋走老路”成为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实际上,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新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在校内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评价评估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很多学校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一些老师仍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转变。
因此,虽然教育部门在推行新课程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管理和实施的不同步,还存在一些教育机构和教师对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认识尚不足够深刻的情况。
对此,我认为,要解决“穿新鞋走老路”问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新课程教育改革应该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穿新鞋、走新路
体育教学案例:穿新鞋、走新路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从每个细节入手,从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做起。
几年前,以前发生在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件小事,使我至今记忆有犹新,收益非浅。
2014年11月的一天,当我正在实行篮球单元的教学时,突然接到一次市级公开课的任务,于是决定选择“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作为主教材。
备课时,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决定按照这个技术的形成、使用顺序,采用重复、递进的方法(即从跨步接球到上步举球,再到跳起投篮)实行教学。
目的是希望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会逐步提升。
不过在课前试讲时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根本不象我所期望的那样越来越高,而是开始上课时积极性挺高,随着准备活动、讲解示范向分解练习的过渡,学生的学、练积极性逐渐降低!等到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跳起投篮)时,他们的积极性又有所提升,而且这个环节的时间长短与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成正相关——学生似乎很在意跳起投篮这个环节。
为什么?怎么办?我觉得这节公开课对我来说机会难得,意义重大,可看课、评课的不但有上级领导、体育专家,还有很多一线的体育教师,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找了几个学生理解情况。
他们有的说篮球运动就是靠投篮得分实现的,假如离开投篮就没意义了;有的说那节课练习投篮练的太少,没有过足投篮的“瘾”;有的说篮球投进蓝孔的那一刻,全身的感觉太美妙了!还有的说要是按以前的方法学习时,一节课下来真的投不上几次篮,所以就懒得动了结合试讲的情况,我认真、细致地反思了平时的教学,我发现凡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浓厚兴趣的课,组织起来都特别轻松,学生反映也较好。
也就是说,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是一节体育课成败的一个关键!既然学生对‘跳起投篮’最为注重,那么假如将它放在前面,采用逆向重复、递进的方法实行教学时,是不是就抓住了这节课的“牛鼻子”?我将这个想法与几位教师实行了交流,他们都觉得应该是这样。
行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
行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路是走出来的……2001年,对于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我加入了课程改革的行列。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的教育生活开始了一次质的飞跃,这是课程改革带给我的。
课改促使了自我的觉醒,让我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的价值和幸福,如果让我讲述自己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几大主题词,那应该是“研究教学?勤学多思?关注自我”。
研究教学:在日常教学研究中不断锤炼。
课程改革之初,我们用的是北师大版的课标教材,这套教材与原来的人教版教材有很大不同,大32开,课文按主题单元编排,选文优美,人文气息浓厚。
如何用新的理念用好教材?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挑战。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注重人文内涵,开放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在摸索中前行。
第一次执教新课程教研课的内容是《小小的船》,这是一篇老课文,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的确颇费思量。
后来在课堂实践中,我采用听读识字,结合自己的经验识字的方式,并引导孩子们个性化的识记生字:师:“坐”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生:两个人坐在土上。
师:两个人坐在地上会干什么呢?生:他们俩在说话。
生:两个人在一起讲故事。
生:他们站在那儿准备跑步比赛。
生:他们坐在地上看月亮,还在背诗呢!识字巩固环节则采用了更为开放的“生字环游”游戏,即每个学生手持一张生字卡片,下位有礼貌地问同学:“请问这个字怎么读?”并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
学生在教室里得意地四处寻找“考生”,有时还围在老师身旁考考老师。
当时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促进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学习,与他人愉快交往的快乐。
但后来我意识到,这样的方式也许小班化教学可行,但面对目前的大班,教师的空间不够,人员很多,这样的游戏耗时且成效颇微,容易造成课堂热闹而学习不扎实的局面,所以,后来的教学我很少使用这样的方式。
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且思且行中摸索,但翻开我的教学札记,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新课改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痕迹。
语文课改故事行走在课改路上
行走在课改路上------初中语文课改故事与反思泰和三中刘良驹反思之一回望自己的课改之路,历数自己留下的足迹,我信心满怀。
看来,思想滞后,教法呆板,只能让人固步自封,造成“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的恶果。
自从走上语文课改的道路后,我更新了观念,大胆创新,力争做一名“善学者”,我终于又寻回了失落的自信和失去的快乐,教学成绩一路攀升。
我的课堂越来越和谐,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已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欣喜地收到了“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学记》)的效果。
行走在语文课改的路上,我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
我坚信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去收获语文教学的万紫千红,守望幸福的教育人生!课改经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我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无怨无悔。
然而现实却是那样的残酷,无悔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学生反而越来越害怕语文,越来越厌恶语文,成绩越来越低。
二十多年来,我就像一个摆渡人一般,送走一届届的毕业生,自己却仍在原点与终点之间重复,重复着同样的路程,重复着自己一成不变的风景和没有幸福感的教育人生。
灰暗的天空终于在2006年的初冬绽放出了暖暖的阳光。
那年的12月,泰和三中分六批次将所有初中老师派往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学习。
于是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改革,我很幸运成为第一批改革者,心中颇感喜悦。
考察、培训、反思、聆听,教学再次忙碌起来,我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早已习惯的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上我是一个绝对的领导者,学生们是我的士兵,听凭我的调遣,无条件地服从我的指挥。
这样的课堂是否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呢?是不是我扼杀了学生们对语文的热爱呢?是不是我用自己的“爱心”理所当然地虐杀了学生的信心呢?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后,我决定脱离传统课堂的束缚,探求高效课堂的灵魂与主旨。
我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个性,努力创设质疑、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形成一种灵性化、情感化的课堂。
行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
行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
吴春花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11(000)025
【摘要】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rn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
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rn路是走出来的……rn2001年.对于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我加入了课程改革的行列。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的教育生活开始了一次质的飞跃.这是课程改革带给我的。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吴春花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二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7
【相关文献】
1.行走在课程改革的大路上——湖南瘩吉首市第八小学教师课改感言录
2.行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
3.在路上,再出发——课程改革路上的行与思
4.走在课程改革路上的“乐”文化建设
5.智慧教育,行走在路上——成都高新新科学校“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及智慧教育”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师演讲稿:回首课改路
教师演讲稿:回首课改路尊敬的xxx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这所学校的一名教师,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今天的主题是“回首课改路”。
课改,顾名思义就是课程改革。
在我读书时的课改,主要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化的按照《教材》走的复读改为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教育模式;而现在的课改,则更加注重的是从教育本身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推进课程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面临的困难非常多,有些老师的心态也不尽相同。
但是在我看来,身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贯彻课改。
因为只有课改,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当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人。
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实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方式很多都是单纯的听课,然后交作业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原来单调的教材,到现在的多样的课程安排,从原来的传授知识,到现在的培养能力等等。
改变的一个亮点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现在更多的课程都是以课程为载体,让学生独自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慢慢的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从一个侧面来看,是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的。
容易理解的是,课程改革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我们教师也需要有自己应对变革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是适应心态,认真准备,并探索合适的新方式。
课改,需要我们扩宽视野,了解市场发展相关知识,更多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其次,正确引导学生的关注点,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
切忌一味强调课程难度,并注意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还有就是强化的自我素养和应对能力。
要学会感知周围环境,提高关注度和应对能力,不断学习适应、开拓创新能力。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自己的素养修养,从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
还有就是合适准确的评估机制。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估,还可以加入发挥应用型评估,多加深入学生的价值观了解。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2012-07课改探微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选择的自由,从而得到充分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二、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对话。
1.课改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
教师用商量、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
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
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2.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改不仅对教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
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3.课改需要加强各市、县、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我的课改小故事
( 以下简称 “ 我校” ) 的 “ 自主 、合作 、 探究 、分享 ”课 堂 教学模 式 : 包 含
个 环 节 ,共 五个 步 骤 。 “ = i 环 ” 即 预 习
时的侃侃 而谈 ,我笑了。
北 去 南 来 自在 飞 — — 有 思 想
在我耳畔 吹响 ,让 刚参 加T 作不久的我
手 足 无 措 。尽 管 如此 ,作 为 年轻 教 师 , 我 还 是 义不 容 辞地 当起 了 推 进 课 改 的 弄
课 改 , 教 育 战 线 一个 永 恒 的 主
员要轮 流担任 ,实现 小组 角色互换 ,这 样组内每个学乍的才能都有展示和交流 的机会 ,有 利于小组成员的共 同发展 。 同时 ,在课堂上 ,除 了 “ 谁来说” “ 谁 来写”之外 ,我还会有 目的地针对一些 不敢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 : “ 请你说一 说 ,你一 一 定能说得很精彩 。”一个学期 的训练 ,我的课堂成 了孩子们畅所 欲言 的舞 台,每次看到孩子们在课 堂上 “ 义 正词严”地陈述 自己的见解时 ,我 的心
里 就 会 油 然 升 腾 起 一 种 喜 悦 感 ,一 种 满 足感 ,一 种 从 未有 过 的 l - ' i 豪感 。 我 深 深
体会到 :课改给课堂 注入了生机 ,给学 生 注入 了活 力 , 当我们 的学生走 出课堂 , 步人社 会,充实他们 内心 的不仅仅只是 课本上 的知识 ,还有 长期 锻炼 培养的 自
和非 凡 的 表 现 ! 领 异标 新 二 月 花— — 有 创 新
我迎来了我的第一堂 “ 新”课 ,学校领 导 、同年级教师早早来到我班教室 ,我
题 ,教育T作者不变的追求 它是黑夜 里一盏不灭的明灯 ,引领着 老0 , l i t f ] 向教 育的制高点前行 ;它是征途 巾一个闪光 的路标 ,永远闪耀着触不可及的神秘之 光。走近课改 ,就踏上 了新 的征途 ;走 进课 改 ,就 开始 了教育 生涯 的一 场蜕 变 !课改十余年 ,我想用 四句诗来谈谈 我的感受 。 腹有诗书气 自华——有底蕴 课改是一场革命 ,我们一线教师便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改革一直是各国学术界和政府层面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新课程教育改革凭借着其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等特点,成为了当下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有人认为新课程教育改革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并未真正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在我看来,新课程教育改革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其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对教育变革的推动仍具有积极意义。
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习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核心素养,追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这无疑是对以往应试教育模式的一种改变。
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并不十分彻底。
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的内容仍延续着以往的应试教育内容。
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也并不是全面深入的。
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下,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跳进河里,往往将错综复杂的知识点和难度大的课程在混沌中把孩子们搞得晕头转向。
这也导致了新课程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反而往往成为教育教学负担的增加。
新课程教育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暴露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其实,要真正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需要全面解决以上问题,让新课程教育改革真正落地生根,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我仍然认为新课程教育改革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提出本身就对过去应试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颠覆,为教育变革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和理念。
新课程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截然不同。
通过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望培养出更多拥有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也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我认为应该积极回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号召,不仅要坚持新课程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更需要着力解决新课程教育改革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新课程教育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效。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其中新课程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主题之一,它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新课程主要是以“因材施教、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目标。
但是,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部分教育从业者对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的认识还比较浅薄,不能真正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更多地是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等放到了老的教学模式中,仍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未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另一个问题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施面临的重重困境,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不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补位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实施新课程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第三个问题是学生本身,包括学习习惯、自身素质的差异等方面,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
例如,一些学生可能习惯了被“灌输”式的教育,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一些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心,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新课程教育中来,从而影响教育改革的效果。
四、最后一个问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矛盾,一些家长和社会公众仍然关注学生的学分和分数,而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这种“应试教育”倾向成为困扰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针对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具体而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从业者角度而言,它方面需要加强对新课程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同时积极掌握科技手段,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格局和模式,尝试多样性,创新性的教育方式。
最新-中学课程改革论文 穿新“鞋”该走怎样的路 精品
穿新“鞋”该走怎样的路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课堂,课堂教学应怎么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参加新课改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不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
它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借鉴西方教育研究成果所提出来的。
新的学习方式屏弃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毫无疑问,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是个性学习的需要,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面对新课标的这一重大改革,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21世纪是新一代人的世纪,他们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现代化,要参与未来世界激烈的竞争,这些能力无疑应该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至关重要的“看家本领”,如果他们离开了这些技能,就将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无法立足于高度发达的社会。
我校各年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变化。
然而,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与听课发现课改新理念和实际有效教学之间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老师们还有许多困惑,也有许多担忧,作为从事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语文教学活动的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时代的进步,多为社会创造财富,下面我就此种教学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把握好下面几个问题谈点认识,以供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
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核心。
是决定这次课改是否成功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再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从表面上看只是改变教材,实质上是改造人,改造与课程利益相关的每一个成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方面都要发生革命性变化。
穿“旧鞋”,如何走“新路”
穿“旧鞋”,如何走“新路”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周娟【内容简介】本文着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理论下,应用题教学应进行适当的改革。
特别是使用现行修订版教材时,应整合教材,穿“旧鞋”,走“新路”。
一、联系生活,提升素材的亲和力;二、经历过程,促进学生探索交流;三、注重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情感培养;四、策略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关键词】生活、过程、体验、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实验教材不断得以启用。
而对于那些没有进入课改的年级,依然使用现行修订版教材,教学中应该如何很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呢?我认为,使用非新课程配套教材的老师绝不能穿“旧鞋”走“老路”,应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客观地分析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拓展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价值性。
特别是应用题教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革,使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促进其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联系生活,提升素材的亲和力。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现行教材中应用题教学比较重视解答一些人为的应用题。
这些应用题,有的素材也来自于现实生活,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距甚远;有些题材在学生的头脑中几乎没有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其结果还是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节。
因此,应用题的选材应当多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些有时代气息、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数学、感悟数学,使他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意识,使其对数学有亲切感,促进他们有效开展数学活动。
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教材选用的是“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我在教学时,将例题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妈妈买4袋盐共用去8元钱,照这样计算,王阿姨买7袋盐用去多少钱?”由于“要知道买7袋盐需多少钱,必须先知道盐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这一问题时,他们则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新课程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即新课程改革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实质上仍然是走老路。
我认为,这种现象背离了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初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初衷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方仍然以传授知识为重,注重对学生的灌输,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这种老路思维的影响,使得新课程改革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教育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中,仍然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过多地操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这种老路思维的延续,使得新课程改革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的要求。
新课程教育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倡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学生的参与。
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社会和实际的问题,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种老路思维的影响,使得新课程改革没有真正落地,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改进的方向。
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知识的应用场景。
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企业、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对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够真正实施好新课程教育改革。
课改路就在脚下
课改路就在脚下商河县贾庄中学是一所农村三年制初中学校,我是这所学校中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自2006年始,我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至今已近六个年头。
这其中有成功,有汗水,有喜悦,有疑虑,但这是一条改革路,我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我的“三标”课改模式“预备立标”“课堂达标”“思训固标”就是我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简称“三标”模式。
这是顺应新形势发展,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构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教改举措。
“三标”模式核心是“标”,因为师生之间教与学中只有先达成共同目标,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我进行“三标”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施行两个转变,即转变老师传统的教学行为,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大家都知道,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教为主导,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填鸭式”教学最为典型,学生被动学习,兴趣低,效率低。
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钻研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上,而是钻研怎样上课。
结果是课讲得很好,学生成绩却不理想。
本末倒置是传统教学行为的本质特征,不科学,效果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主动求学探究,不再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是时代的要求。
我实现“三标”课堂教学改革是通过“三+X+1”教学途径来实现的。
“三+X+1”教学模式中“三”指的是“明确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这三大要求,“X”是指我授课时的自由发挥,“1”是指每节课必须加一项当堂5分钟的检测。
二、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1、理论学习阶段,提高了我的改革意识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水平。
从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晚改不如早改;同时,要想改革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改革才能少走弯路,改革才能卓有成效。
因此,我系统学习和借鉴洋思中学的经验,认真深入钻研杜郎口经验(2006年暑假期间我与其他教师远赴杜郎口中学取经学习,取得了教改活生生的资料),利用教研机会观看教学录像,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教研、课改演讲、论文写作探究等手段,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课改之路走在脚下
趣 远 胜 于 我 的说 。
地 完 成 作 业 。 因为 谁 一 旦 是 一 周 之 内三 次 成 为 最 差 的 , 不 但 要 给 本
现象 二 : 中考倒计 时赫然在 目, 我在声 嘶力竭 , 殊不知 , 半数 以 人 和小组扣分 , 而且 还要 写 5 0 0字 的说 明书 。 总而言之 , 小组规 则一旦确定 , 便是 “ 制 度化 、 法制化 ” , 各“ 检 上 的学生 梦游周公 ; 现象 三 : 班 会课上 , 年轻气盛 的我恨铁不成钢 , 絮絮叨 叨 , 学生 察长 ” 只需 要“ 依法执行” 就行 了。即“ 说了算 , 定 了干 , 一不做 , 二不 传着纸条 , 交流着前一天晚上网游的快乐 ; 休” 。 教学 面临的困境如 九山阻路 , 我慨叹 : 行路难 ! 行路难 !要改变 ( 3 ) 小 组 内成 员“ 一帮 一” , 实行 “ 优 等生 ” 和“ 学 困生” 的“ 捆 绑 “ 教师痛苦 、 学 生痛 苦的现状 ” 路在何方? 式” 的加减分制度。比如英语这一学科 , 优等生要 负责学 困生的单词 正当我在“ 山重水复疑无路” 的时候 , 我校英 明的校长王会 国大 语 音过关 , 拼写正确 以及句型 , 文章 的背诵等 。同样一个 问题 , 优等 胆革 新 , 智慧 的引入 了洋思 中学 的“ 先学后教 , 当堂训 练” 、 衡水 中学 生 回答正确 只给 1 分, 但是通过合作 探究 , 他辅 导的学 困生 回答正 的尊重 的教育 、 杜 郎 口的 “ 三三六 ” 自主学 习模 式教育 , 并分批 次的 确 就会 双方各得到 “ 2 分” 。这样 “ 二人合作 、 相得益彰” 。其 实“ 辅导 本人在“ 辅导 ” 他人的同时 自己也对知识得到 了巩固加深。 这样 , 带领 我们 亲 自学习考察 , 反思体会并不断实践 。王校 长严 密的管理 员” 才能和强大的执行力 , 使得我校提 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改模 式。 学生之间真正的实行 “ 兵帮兵 、 兵练兵” 的合作关系。所以老师没必 补弱” , “ 学 困生 ” 的“ 辅导员 ” 自然会利用上洗手 杜郎 口旋风已经开始在我校一点 一点 酝酿 。 面对杜郎 口中学彻 要 固执的追 随学 生“ 底的课改精神 、 独特 的教学模式 、 明显的教学效果 , 我陷入 了深深 的 间 、 做操跑步 、 回家坐 车时间, 甚至是晚上睡觉时间通过多种渠道进 思考 , 我付诸 了行动 。要改变 目 前 的教学局 面 , 教学层次 获得 提升 , 行补 “ 弱” , 因为辅 导员也有压力 , 他们要把 自已的“ 研究 生” 的补考 必须 进行 课 堂 改 革 。 是的, 我 再 也 不 能 固 步 自封 , 我 再 也 不 能 抱 残 守 结果给学习委员 , 学习委员最后汇总 , 把结果呈现给老师 。 这样老师 缺。否则 , 就 只能在激烈 的教育教学竞争 中淘汰出局。我不断 的领 只需有重点地抓好几个 “ 学困生” 的学 习与辅导 , 就能做到辅导学生 会、 探索、 实践 , 结合我校 实际 , 在教学管理 和课 堂建设方 面总结 了 的 “ 以点 带 面 ” 了。 自己的一些方法 ,并在实践 中取得一定成效 。 下 面我就把这些实践 ( 4 ) 打破 小组 界限 , 根 据学 生们 的实 际特点实 行 “ 对 手挑 战机 制” 。a . 每个人都有一个和 自己“ 棋手相 当的对 手” , 他们本着 “ 两眼 经验做下简单介绍 : 辅导策略 : 睁, 开始竞争 ” 的原则 , 分别在 纪律 、 卫生 特别 是学 习成绩 等方面 ( 1 ) 小组合作 、 精密分工 、 人人互助 , 培育“ 爱” 的种子 。 整个班级 进行竞争。 b . 上课时 比 精 神状态 , 听讲认真程度 。 c . “ 五秒钟原则 ” , 学 以小组为单位 , 全班有六个小组 , 每组七名成员 , 并按照平时表现编 生五秒钟内不答 , 对手就抢答 , 回答得不全面 , 其他同学站起来就补
课改交流会发言稿 《课改之行,路在脚下》
课改之行路在脚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交流课改的体会,我很荣幸。
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课改之行路在脚下》。
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了整个教育阵地。
中心校的组织我们去永威学校参观学习后,两年多来,课堂改革的决心已经悄无声息地在我心中扎了根。
在语文课堂改革中,我不断探索。
几年来,我不断参加中心校的课改赛课,不断参加县里的微型课和优质课评选,不断参加课改培训和交流,每一次都有深刻的感受。
我认为,课堂改革绝不能摆花架子、走形式。
我们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学习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
现在我谈一下自己的课改体会。
在课堂改革中,我不断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走了很多弯路。
比如说我第一课时挑最差的学生读一段课文,可是错误太多,学生给他们纠正,一节课课文读不完就下课了,好学生不能很快提高。
我就采用差生每人读几句,读比较容易的课文,中等生纠正;中等生读比较难的课文,优等生纠正。
有问题,全班学生比赛查字典,我采用比读、比听、比说等很多的比赛方式。
优等生不会的,或是应该重点强调的我做总结、精讲,力求达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第一节课的“堂堂清”清的都是生字、注音,摘录笔记里的重点词,注重的是“双基”。
我挑两个学生扮演,其他学生在四清本上写,学生互相批改,要求认真仔细。
这种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方法,使不同学生都能提高。
我做巡视,了解情况,重点总结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记录不过关的学生,力求堂清,不能堂清的课外时间日清。
在课改中,我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我课堂上要求学生自学、讨论的同时,绝不让学生放任自流,浪费时间,我要力求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每节课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我课前认真备好课,设计好自学的方案,比如语文第二课时,先学环节:复述课文,回答问题。
可是我发现学生很多问题都不会,我就适当提示,比如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学生互相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跟脚鞋走课改路
xxxxxx中心小学
2018年12月24日
一所学校要想办得好,办得有特色,得走课改之路;课改之路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得有一双跟脚的好鞋。
而鞋好不好,只有脚知道。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个人价值体现需要。
十农场中心小学,这所有着86年校史的农村小学,历经风雨从民国一路走到现在,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以革新促发展,以发展促提升。
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立足本校实际,量脚做鞋,脚踏实地。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结构出现中坚力量断代经验教师不足、青年教师居多岗位变动频繁等现象,教学成绩一度低靡。
事实证明,面对形式的变化,再用老眼光看事、用老方法办事,已经行不通,转变观念,革故鼎新,结合实际,看路穿鞋,势在必行。
2016年集体备课。
课堂是课改实施的主阵地,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2016年,我校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集体备课说课教研活动。
第一步,成立低、中、高、英语四个教研组,推选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组长,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校长、主任分散到各组参与教研,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第二步,讲课。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集体备的课效果如何亮出来看看。
由一名教师主讲,全组成员及参研领导参与听课。
第三步,课后讲评。
参与听课人员谈看法,说意见,提建议,使原有备课再提高,再完善,为下一轮的教研活动开道铺路。
一个周期下来,我校新教师教学水平均有提升:李靖老师在区优质课大赛中荣获小学组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孙艳婕老师执教的科学课在一课一优师评比中获一等奖,苏雨静老师在区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李芙阳老师在区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中获三等奖。
她们都是刚入职一两年的新老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师角色并走上赛场进行角逐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一是缘于她们个人的努力,二是学校搭建教研平台提供历练机会。
2017年全员参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需要在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下带动全体教师的进步成长。
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位教师都对应一个工作岗位、面对一部分学生,所以在抓典型的同时更要促全局。
本学年加大了巡课和听推门课力度。
楼道内经常看到校长背手躬行的身影,时而于教室后窗瞄视,时而细声慢步注意聆听,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跟老师沟通。
巡课,对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课堂常规,起到重要作用。
校长又带头深入课堂听推门课,新教师的课无一例外地悉数轮听,临时通知不打提前亮,听常态课、真实课,听后即时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以此带动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本年度,杨雪老师的数学优质课在区评比中获二等奖,张建稳老师的数学优质课在区评比中获二
等奖,好几位老师在农场中心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讲示范课、引路课,获中心校领导及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2018年三管齐下。
本学期,我校分配到几位新老师,最年轻的22岁,刚刚大学毕业。
披荆斩棘,一路闯关,终跻身教师行列,她们激情满怀,壮志在胸,决心要以学校为阵地,砥砺奋进,锐意拼搏,实现自己教书育人、桃李成荫的梦想。
为帮助她们及早进入教师角色尽快成长,学校“精引”、“巧扶”外加“多练”,三管齐下作好新教师传帮带工作。
一、精引。
1、骨干授课引:骨干教师讲精品引路课,让新老师直观感受她们精炼的语言、精巧的设置、精彩的环节。
2、主任下水引:教学主任下水讲课,帮新接手老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况及授课思路。
3、校长亲自引:校长听完新老师的课后亲自站台,即兴补讲,以富于鼓动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多方面检查学生当堂掌握效果。
二、巧扶。
1、多听细评扶:一是新老师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取经;二是学校组织跟踪听新老师的课,听后细评、精评,让其明得失,知方向。
2、经验传授扶:老教师在学生管理、作业布置、教材处理、与家长沟通等多方面毫无保留地给新教师传经送宝。
4、动情晓理扶:面对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孙校长多次与其促膝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重心长地帮她们找出不足,克服困难,鼓励进步。
三、多练。
1、循序渐进练:脚踏实地,拾级而上。
讲一遍不行,两遍,三遍……不急于求成,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2、连点成面练:每次听评课后都要指出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两点问题,明确提出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听,再改,再前进。
连点成面,以期达到课堂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
新教师的加入,给我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她们朝气蓬勃,知识丰富,观念超前,肯拼敢闯,只要正确引导,假以时日定会成长为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民教师!
面对教师队伍陡然年轻化且变动较多的情况,我校的课改首先从加强对新教师的引领性培训入手,让她们尽快适应教师角色,熟悉教材,不惧课堂,规范教学,稳中求进。
并自始至终都在努力把握一个宗旨:以学生为主体,还课堂于学生,讲服务于学,引教而非强灌。
虽然我校一直在坚持践行新课改所倡导的“主体性、探究式”教学原则,但并没有形成系统性思路和方法,这是我们的失误,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希望我们能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一双跟脚的好鞋,能够在教改之路上走得稳,走得远,走出自己的特色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