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安县雪浦乡红星小学张方中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在教育发展中更是处于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才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质量,教育差距实际上就是教师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素质之所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首先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一、农村小学教师人才资源基本现状。
1、教师年龄老化,工作负担繁重。
农村小学有不少教师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他们年龄老化,工作精力减弱。特别是农村村级小学教师紧缺,一名教师包一个班级教学的情况很多,教师课节多,兼带学科多。另外,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较多,学生缺乏家庭教育,行为习惯较差,教育担子全压在教师身上,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繁重,教学质量不能保障。
2、教育观念陈旧,效率事倍功半。
老教师虽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但陈旧的教育理念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接受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较慢,他们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顺应新课标要求,虽然接触了一些新课标理念,但转化率低,课堂教学穿着课标的新鞋子,走着应试的老路子,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被动,效率事倍功半。
3、师资力量匮乏,课改步履维艰。
教师少、年龄大且专业不对口,是农村小学特别是村级小学师资力量贫乏的主要表现,学校只有非常有限的语文、数学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应开齐开全课程,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是村级小学教学教研的盲区,这些学科没有专业的教师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年龄大、人数少、专业缺直接制约着村级小学新课改的步伐。
4、教师培训缺位,素质提高堪忧。
(1)自我研修受限制。村级小学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的限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缺少图书,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非常有限,教师自修自研受到极大的限制。(2)校本培训缺师资。村级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再加上年龄大知识老化,很难找到担任校本培训的师资对象,缺乏专业引领,校本培训落空,教师没有学习,没有研讨,专业能力不能得到提升。(3)教师培训缺经费。村级小学学生少,公用经费非常有限,学校除了正常的办公开支以外,所剩无几,教师培训经费难以保障,外出专项学习培训或者教学交流研讨很少选派村级学校教师。
5、班子建设缺岗,教学管理艰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办好教育,关健是加强领导班子和教职工这两支队伍建设。村级小学一般机构设置极少,领导职数也很少配备,往往是一名负责人既当校长又当主任还要当班主任、当几个学科的任教教师,工作负担及其繁重,制约了学校整体发展。
6、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要求过高。
家庭工作压力大,精神生活单调,教师心理负担过重。目前,社会新用媒体多偏向于保护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而忽视了维护学校和教师合法权益,致使学校和教师各类事故纠纷中处于弱势地位,升学考试压力大,经济收入与实际支付反差等都给教师心理带来沉重负担,学校工作节奏快、紧张、又缺少娱乐设施,教师整天“办公室——教室——家”三点一线,精神生活单调,其身心普遍感到疲软。
二、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举措。
(一)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学校应推行以师为本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物质上和精神上为教师提供保障,关注每一个教师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为教师人生价值的实
现提供平台;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为师之本,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和行政职能作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地方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树师风、扬师德、铸师魂、练师能、正能量”的活动,积极引导教师确立良好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树立“德高、敬业、爱生、博学”的教风;弘扬“以人为本,以德载道,以情优教,以法治校”的校风;二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校坚持在“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扶助,生活上关心”的工作原则,激励教师在“立志、敬业、建功”上下功夫。如:实施“名师工程”,推荐评选州、县级“优秀教师”或“名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竞赛活动等,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进程。三是重视校本培训工作,不断给教师“充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确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构建新课堂。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师资队伍人才机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农村小学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大胆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大力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工程”,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和业务素质。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揭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和基本特征,建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
第一、深入做好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更新工作,增强教师的内在动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全体教师进行转变更新观念系统培训。
第二、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选就一批德才兼备,深负众望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
第三、加速青年教师培养,增加后备力量。采取“传帮带”,实施“导师制”,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教科研等活动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升华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空间平台。
第四、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充分调动各层次教师积极性,带动集体进步,在教师配置上要优化,使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做好教师流动引进工作,优化教师群体结构,积极引进优秀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激活教师潜能,凡引进优秀人才,学校给予相对较好的待遇,招聘青年教师要全面科学地规划,扩大引进地域范围,克服近亲繁殖弊端。
2、大力实施和推进“质量工程”,搞好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和业务发展。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育人观念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教师转型的三个目标,即在教育思想上,由“应试型”教师转向“育人型”教师,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教师转向“多能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
第一、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在职教师除按要求做好规定的本专业教学工作外,还应承担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
第二、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评价,促使教师追求理想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第三、采取综合改革措施,使全校教师教学水平有明显提升,形成群体教学风格。
第四、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质量,以集体发展促个体发展。
3、大力实施和推进“动力工程”,提高教师个体和群体综合能力素质,使多数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学者型教师,教育科研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起着导向和推进作用,教师科研能力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第一、深化教育科研,推广课题研究,要以课程研究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带动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的迅速提升。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专著。
第二、加强和扩大对外交流,推进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教师校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