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分析

地球环境分析
地球环境分析

地球环境污染现状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

现象。当进入环境的废物浓度或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物

质总量超过环境自净的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使可用资源作为废物排入环境而造成危害。环境污染不仅能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而且能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变化。长期接触环境中的致癌因素还可引起恶性肿瘤,称为环境(性)癌。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前者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等。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4,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而且每年仍以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全世界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达110多个,10亿人口受到直接威胁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全球六大生态危机。

一、绿洲沦为荒漠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4,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而且每年仍以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全世界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达110多个,10亿人口受到直接威胁。这意味着,地球上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二、水土大量流失

水土流失是森林破坏导致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只要地表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到裸地的7%以下;林地土壤的渗透力更强,一般为每小时250毫米,超过了一般降水的强度。一场暴雨,一般可被森林完全吸收。由于森林的严重破坏,全球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目前,全世界有l/3的土地受到严重侵蚀,每年约有600多亿吨肥沃的表土流失,其中耕地土壤流失250多亿吨。全球地力衰退和养分缺乏的耕地面积已达29.9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3%。

三、干旱缺水严重

森林被誉为“绿色的海洋”、“看不见的绿色水库”。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l万公顷森林的蓄水量即相当于1000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由于森林锐减及水污染,造成了全球性的严重水荒。目前,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20多亿人饮用水紧缺。预计今后30年内,全球约有2/3的人口处于缺水状况。

四、洪涝灾害频发

水灾与旱灾是一对“孪生子”。破坏森林,必然导致无雨则旱,有雨则涝。大量事

实说明,森林有很强的截留降水、调节径流和减轻涝灾的功能。森林凭借它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降水的作用。森林的防洪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截留和蓄存雨水;二是防止江、河、湖、库淤积。这两个作用削弱后,一遇暴雨必然洪水泛滥。

五、物种纷纷灭绝

科学家分析,一片森林面积减少10%,能继续在森林中生存的物种就将减少一半。地球上有500万至5000万种生物,其中一半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衍。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现有物种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联合国预测,1990—2000年每年可能失去了1.5万至5万个物种。目前,地球上的物种已消失了25%,还有20%—30%存在灭绝的危险。

六、温室效应加剧

近代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110多年里由270毫升/立方米上升到350毫升/立方米,到21

世纪中期将达到600毫升/立方米。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生产10吨干物质,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

从这六大生态危机可以看出,破坏森林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们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加60%至80%;同时将伴生许多生态问题和生产问题,人类将无法生存。目前,森林锐减导致的一系列生态危机,已经构成了对人类的严重威胁。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230亿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吨/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 元素约4000多万吨。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治理,才能奏效。

保护环境,善待地球环保之情2007-09-03 06:24:57 阅读6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一方面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直接间接影响、制约人类生活。因此,我们人类与环境互为联系,没有人类就无所谓环境,离开一定的环境人类就难以生存。保护环境就是要保护我们的人类环境。

都在逐渐下降。中国方面以过去5年为对象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米。

今天水量不断上升。在用息。

据洪菊生介绍,现在全世界传统意义上的难民只有二千二百万人,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过度砍伐,全球许多地方水旱灾害严重、风沙肆虐,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环境难民”现已达到了二千五百万人。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变,这一数字将在二0一0年翻一番。

(二)情况分析:

联合国环境署的统计数字表明,本世纪初,当地球上只有十亿人口时,淡水资源是够用的,而目前全球人口激增到了六十亿,淡水资源已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洪菊生说:“森林是地球巨大的绿色水库,它可吸收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降水量,对用水有巨大的调节作用。现在,全世界每年消耗三十多亿立方米木材,消失的森林是一千二百万到一千八百万公顷。目前,全世界的天然林面积只剩下了三十点四亿公顷,比八千年前减少了百分之六十二。森林这个大水库被严重破坏了。”

森林不光是地球的绿色大水库,而且是“氧气制造厂”和“物种储存库”,每生长一吨木材,可吸收一点四七吨二氧化碳,在世界上经签订命名的一百四十万种动植物物种中,百分之五十

到百分之九十都栖息在森林中。洪菊生教授呼吁,森林的退化已经对全球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采取有效措施拯救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森林迫在眉睫。

六.国家环保机构重视:

(一)我国的环保现状:

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坦承当前中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七大水系、部分湖泊和近岸海域的污染趋势没有得到控制;煤烟型为主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六百六十八个城市的大部分存在水源、大气、城市垃圾和噪声的严重污染;森林草原生态功能急剧衰退,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生物多样性锐减……

更令人难堪的是,在联合国评出的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的城市占了一半以上,中国的首都北京赫然在列。

这就是世纪之交中国环境问题的图景:一方面,危机重重,形势严峻;另一方面,国人、特别是未来一代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又在危机中孕育着希望。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时,中国也将面临环保这个最严峻的挑战。

(二)环保法规的制定颁布执行

中国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据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介绍,迄今共制定了十五部环境与资源法律、一百多项环保法规和九百多项地方性环保法规。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年间,全国关闭了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六万多家;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对江河湖海的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展开。特别是去年的大洪灾教育了政府和人民,洪灾过后实施了禁伐天然林、退田还林、还湖等措施。中国政府已把环保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方针,视之为关系到子孙后代福祉的千秋大业。

(三)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政府和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令人欣慰。但在环保主义者看来,这距离新世纪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认为,近五年国民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关注环保不在于认识到环境问题有多么严重,而是表现在个人的具体行为上,从这方面讲,中国人的环保意识还很差。他举例说,有多少人买菜时自觉不用塑料袋?又有多少人看见电灯长明、龙头漏水却不去关上。不随地吐痰的口号从孙中山时就喊起,一百多年过去了,不也进步不大吗?当一些国家连部长都放弃开私人轿车,以步当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时,国人还以拥有私车为荣。这位秉承了其先辈梁启超、梁思成的风骨的教授说,环保不是靠政府的几条命令、或几个绿色英雄的振臂一呼,而是靠千万个人的点滴行动。

随着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和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种无污染、安全、营养类的绿色食品需求与日俱增。

国家内贸局总经济师黄海指出,目前,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六种“菜

篮子”产品的总产值已占整个农业产值的52%;人均占有肉蛋奶已超过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人均蔬菜占有28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

黄海说,此次“三绿”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落实货源的统一组织协调,建立多种运输网络,以消除不必要的关卡和收费,避免绿色食品在途中污染。

七.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提起三江源,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个新鲜词,但说起“三江”,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就是这三条大河的源头。可三江源到底什么样?8月14日,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8月19日上午9:30,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第四套节目同时现场直播为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碑的立碑揭幕仪式制作的特别节目《源头的呼唤》。在两个小时里,观众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卫星地面站传来的信号,仿佛亲临美丽的青藏高原,欣赏世界屋脊上的盛大立碑仪式和享誉海内外的玉村藏族歌舞。同时,还可以看到记者从冰天雪地的三江源头发回的现场报道,以及他们拍摄的大量珍贵镜头。中央电视台搞这次电视直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唤起全社会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和关注,让人们都来重视环保问题。建设三江源,就是要为它多增加一些草、一些树、一些水,而少在它身上采摘、挖掘、砍伐和污染。由于该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碑名。石碑现已安置完毕。这次直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媒体都不惜版面对“三江源”进行了详细地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将用两个频道同时直播这个盛大的活动,青海当地群众听说此事后,也纷纷来到玉树,要求参加此次活动。估计当天围观群众会在万人以上。生态保持和生态建设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课题,三江源是中国生态系统的制高点,有“中华水塔”称号。保护和建设好三江源的生态,对于整个黄河与长江流域的生态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其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

(二)廖晓义---北京“地球村长”获欧洲环保大奖

廖晓义是我国民间环保人士获得国际最高荣誉第一人-获欧洲环保大奖。

索菲奖有欧洲“诺贝尔环境奖”之称,奖金为10万美元。索菲基金会认为:“中国在环保方面作出的抉择将影响全人类的未来。

廖晓义生于1954年,曾获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系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负责人。她主持的电视节目“环保时刻”每周在CCTV—7播出,观众数量约4000万人次。自1996年3月起,廖晓义发起创立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开始实施一系列环保计划,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环保活动家。1 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她作为中国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之一,曾受到邀请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今年4月,“地球村”又与多家单位组织了“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系列活动,从而奠定了她在国际环保界的地位。据“地球村”工作人员介绍,廖晓义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曾得到过“绿卡”,后因需要长期在中国作环保活动又将“绿卡”放弃。此次她是以中国公民身份得到国际环保界的承认。据悉,索菲奖是关于国际环境与发展的奖项,始于1998年,每年颁奖一次,奖金为10

万美元,前两次共有四人获该奖。廖晓义是今年惟一的获奖者。

(三)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1.北京中学生的建议:

北京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二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们在给总理和国家环保总局的信中说:“经过环保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上的环保宣传,我们深感世界和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深感全社会有必要立即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他们还提出八项建议: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编制大中小学及成人教育的环保教材,使环保教育成为全民的必修课;养成全民每年植树习惯,提倡婚丧、重大活动等植树留念,提倡骨灰埋入树下,以树木代替墓碑,规定任何地方砍大树必须申请,砍掉几棵必须补种几棵;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改用长期木筷或铁筷;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规定统一、科学的马桶抽水箱的容量,以节约水资源;推广喷灌、滴灌农业,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发展公共交通;取缔河湖沿岸污染严重的小矿山、小工厂。

朱镕基在同学们的来信上批示:“初二学生如此关心环保,情真意切,令人感动,实令我等长辈惭愧。”他请有关新闻单位予以报道,“以促进全国人民提高环保意识”。

北方交大第二附属中学自一九九六年起开设环保课,同学们一直坚持在学校附近清除白色污染、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参加义务植树、考察河流的污染情况,并经常向社会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初二六班学生熊锋说:“我们要从小养成环保习惯,为祖国变得更加美好作出自己的贡献。”

2.湖南教育界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新闻出版部门获悉,从2000年开始,湖南省中小学教材在全国率先采用无污染封面。

我国中小学教材封面原采用覆膜技术,就是将塑料压盖在封面上。塑料对中小学生健康有潜在威胁,在纸张回收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塑料封面还容易起皱,使用起来也不太方便。因此,北美、西欧和日本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取消这一生产技术,而采用紫外光固化材料取代之。

新华社的报道称,湖南大学从1994年开始,开发出这种无污染新型涂料系列,已在印刷、建材、机电、光盘等领域的表面涂层方面广泛运用。1998年9月,湖南大学与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共同开展了教材无污染封面的研究并获得成功。据了解,这一技术还有效地降低了教材成本。

(四)焦点透视:走访第一家绿色大学

校内设立汽车尾气检测点;利用学生浴室用过的洗澡水来冲洗厕所;不利于环保的科研项目不予立项……去年,清华大学提出要建设国内首家“绿色大学”。

自从清华大学的食堂改造后,用方便餐具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只带一张饭卡就可以吃饭了,多方便!”一开始,清华学生对此很满意。可最近,在清华的一些食堂门口,悄然竖起了“少用一次性筷子”,“避免白色污染”的宣传牌;在餐具取放处,贴着“请尽量用勺子吃饭”的提示条。发出倡议的环境系的同学们带头不用一次性筷子,随身带着小勺去吃饭,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这是清华大学推行“绿色大学”示范工程以来,在校园中涌动的绿色潮流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1998年6月23日,“绿色大学”示范工程正式推出。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要把清华建设成为一所绿色大学,要让清华人变成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撒向祖国各地。”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之一的郝吉明教授介绍“绿色大学”创意的初衷时说:“现在我们讲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环保意识不仅决策者要有,普通民众更要有,这是全民族的大事。科教兴国,教是基础。

环保小范文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人类的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致使地球环境日渐衰败,环境污染日渐严重。保护地球妈妈,成了全人类的首要任务。正当大地在叹息,地球在哭泣时,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怎么能袖手旁观呢?我们要承担起拯救地球的重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虽然我们居住在这个表面还鸟语花香的地球上,但是有些人却不懂得爱护、珍惜它。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意去砍伐树木,并把这些树木制成各种美丽的家具、一次性生活用品、建筑材料等等,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水土流失、地震、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来恬静、和谐的农村,而今都成了黑色工厂的王国。那黑黑的烟囱、臭臭的污水、隆隆的噪音都肆无忌惮地掀去了地球的植被;宽阔的马路都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汽车,废气、灰尘、噪音无不露出其狰狞的面孔,在吞噬着地球的血液;那贪得无厌的采矿者就像一把利剑一样深深地插进了地球的心脏……

自然资源利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环境质量与评价有了一个大楷的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物资文化生活,铸造了人类历史的新文明。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不适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并给人类以各种惩罚和报复。我作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采矿专业的一名学生,我们以后的工作紧密联系着能源、环境。我们先来看看能源的现状与未来。

世界能源利用一直呈螺旋上升的趋势,矿物燃料消费的增长率在1986年是2.4%,1987年是3.1%,而1988年达到3.7%。若以世界储备寿命指数来衡量矿物能源的可利用期限,那么石油为41年,天然气是58年,煤是218年。化石能源消耗量的持续增长将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环境问题。与此同时,薪柴——穷人的“石油”——预计将比今天更难获取,这意味着贫困地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燃料更紧张,被砍伐的森林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更多的畜类和作物几杆将用于炊事而不是用作有机肥。资源质量含量不一,在地下矿产资源方面,除煤炭以外,多数矿产资源贫矿多而富矿少,共生矿多而单一矿少,中小型矿多而大型矿少。在铁矿储量中含铁量大于30%的富矿只占总储量的7.1%,90%以上为贫矿。在能源中,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只占探明能源的28%。中国有些矿种储量虽然大,但矿石品位低,杂质多,场地分散,开发难度大。有些矿种计算储量的标准较低,如铁矿石以含铁量30%为标准,而很多国家要大于50%才算铁矿石。因此与国外相比,中国矿产实际储量还要低,开发难度更大。在未来矿产资源面临着枯竭。矿产资源是在地壳中经过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过程中生成的,而人类对其开采消耗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以至了解了能源的现状和未来,我们来看看能源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矿山排水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开发矿产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采矿时遇到地下水涌入矿坑的问题。然而能够长期造成大量矿坑涌水的,必定与附近有较大的含水层有关。从供水的角度看这些含水层只要水质适宜,当然是良好的供水水源。但是,采矿以获得矿产为目的,大力进行排水采矿的结果便是相当大的范围内疏干了地下水。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尤其在喀斯特地层发达的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矿山排水将一定深度以下的地下水疏干,实际上就是将地下水位强行降低至一定深度以下。这样必然也造成周围地区地下水短缺,甚至使矿山自身所需的供水也无法保证。这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二、资源利用后产生的气体对环境产生的温室效应。它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主要在五个方面:第一,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和雨量的变化。如1994年有关专家指出,南极半岛的温度在迅速上升,这是自130年前有世界记录温度以来最快速度的持续变暖。英国南极测量局法拉第研究站的温度在过去40年提高了2.5度。以年均计算,那里的温度相当于每

面对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以下几个原则:一,“人类-环境系统”由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组成,是这两者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一方的存在和兴旺都赖于另一方的存在和兴旺。二、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所有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一样,同样都受永恒的生态规律所支配。所有生命都依赖于“人类环境系统”的不间断的运转这保证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三、后代人的幸福是我们当代人的社会责任之一。因此,当代人应当限制自己对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费,要把这种消费水平维持在仅仅满足社会的最基本需要方面,并对可更新资源进行抚育,以确保持续的生产力。

总之,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使人的思维、智力、体育获得全面发展,使社会经济获得持续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因此,当人类品味到环境破坏所酿成的杯杯苦酒之后,必然回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理性思维规范人们的

行为用科学的生产技术与消费方式去构建优美的生态环境,以使空气变的更加清新,使阳光变的更加美丽、灿烂、使地球的未来充满绿色!

通过可再生资源开发来解决全球资源危机!

世纪已经过去。在过去100年中,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全球人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预见,21世纪这些变化仍将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20世纪世界经济虽然经历了多次萧条、景气、危机、复苏的反复,但是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继续发展,许多新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呈持续快速发展势头。21世纪的世界经济,特别是未来的20―25年中世界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发展。

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人类将面临有限的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在今后25年内,世界人口可能达到100亿,需要满足如此大量人口的食物和必要的物资。同时,需要供应相应能源、交通、住房、学校以及各种机器等需求。呈指数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资源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回顾20世纪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正是烃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主要资源来自于化石资源(煤、石油和天燃气),许多国家都认为化石资源是保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从20年代以来的靠其提供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至于达到今日的生活水准。据统计,生物基资源所占份额很小,在能源方面低于1%,在原材料方面也不到5%。尽管烃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强劲势头,但是有限的资源令人担忧,而各种化工产品带来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共识,并且已被广泛接受和推行。

在可持续发展的施行中,要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经济持续增长、生活健康标准不断提高、国家安全与稳定,保证资源供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政府的产业界都呼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补充和取代目前过于依赖的非再生并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资源。

早在1996年,美国政府就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学术团体、产业界和教育科研部门专家讲座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并于1998年后提出题为《2020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可再生植物/农作物资源利用加强美国经济安全性的设想》(以下简称“设想”)。该设想公开发表后,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支持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组织跨产业部门研究讲座设想的实施问题。经过长时间讲座产业界、深信界和政府部门对设想目标的实现、存在问题和实施步骤取得共识,并提出了题为《实施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可再生资源2020年设想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这两份报告内容详实、焦点明确、逻辑性强、实施步骤清晰,许多观点和技术课题及措施具有启迪性。从该两份报告中,不仅可以弄清可再生资源和内涵、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对如何开展和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施途径。对目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技

术状况、存在的障碍和误区也都作了明确的阐述。虽然两份报告都是针对美国情况提出的,但是其科学性和前瞻性以及许多技术内涵对我们仍不乏借鉴参考价值。

“设想”是有关于发展以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可再生资源产业的战略,是由美国农业、林业和化学工业部门(其中有各类美国公司企业)、非盈利组织、商贸协会和学术部门、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共63人经过讲座研究,首先提出对此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设想。

1996年12月美国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组织战略设想研讨会,目的是草拟一个产业设想,使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的可再生物质可以作为当前惯用的原料的补充来源以满足人们对化学品、材料和其他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本“设想”广泛地规划了此产业如何从目前家庭式的产业走向全国规模的核心制造产业的道路。公开此“设想”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出谋划策,共同开发,使其能成为现实的技术实施方案。

对于世界资源能否足够支持当前已经发生的急剧经济膨胀,社会上历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悲观的认为,世界资源难以满足呈指数的经济增长。如果现有技术不能进一步发展,而非再生资源又有限,这种悲观看法确实是现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当前的技术正在突破,并有无限潜力,因此对未来产生乐观看法。

历史教育人们,只有通过协调提出明确设想,才能引导人们去解决关于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过去一直谈如何解决未来25年世界超过100亿人口的食品问题。获得食物只是人类生存的一种需要,其他还有呈指数增长的对能源、运输、住宅、学校、机械以及计算机等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从何而来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钻探更多、更深的油气井可以供应更多的烃类原料,但是油气储量毕竟有限。对现有烃类的有效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但是效果不大。纳米技术可能会促进小型化从而节省材料,但是有些物件不能缩小。问题是资源正在耗尽,何时耗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探求一种新的资源模式,使之逐步转化。

“设想”序言称,不论适用性技术应用如何,凡将现有资源转化为可再生资源,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适应环境和生态要求。因此,应用植物/农作物资源的设想是乐观的。

随着适用性研究和开发的进展,人们可以发现许多经济上可行的方案来满足整个地球的需求。该"设想"确定了方向和相应的规划,采取措施建立利用植物系统中能源和碳源的可再生资源基础。面临的挑战是严重的,但机遇也是难以衡量的。人类可以适应变化,但必须接受所面临的挑战。序言中从两方面进一步阐明“设想”提出的背景:

1、界定植物/农作物基资源

植物/农作物基(有时用生物基bio-based)资源是指来自于一定范围的植物系统,主要是农作物、林产品和食品、饲料和纤维工业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它们可以通过一年生的作物和树种,多年生植物和短期轮作树种等途径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再生。石油化学品原本也是以植物为基础,其基本分子为烃类。植物/农作物基可再生资源当前所用的大量基本分子是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和植物油。也有一些量少高值的分子是来自二级植物新陈代谢。另一个主要区别是烃类及其提取系统已经开发并加工处理其所需要的原料型产品,而植物基可再生资源在某些程度上虽然也被认定,但某种植物会含有某种资源,加工后会留下什么,尚未完全搞清。

最近生物技术进展可以改变植物成分和酶提取系统,这就为现在需要的化学产品和新型中间人体及产品制造提供了新的经济机遇。据统计,美国的森林、耕地、牧场等面积约22.46亿英亩(1英亩=0.405公顷,下同),其中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有4.24亿英亩,可以生产大量植物/农作物基资源。过去50年,这类资源的重点主要是面向食物、饲料和纤维生产。

2、烃类经济

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很快,生产增长率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各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增长。成功的增长和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烃类经济。自20年代以来,矿物化石燃料的采取和利用提供了人们当前所享受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准。许多国家都依靠这种资源来满足能源和原材料的需要。

在过去50年中,大量的研究开发在能源生产和基础产品制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可以大量增值的工艺过程。市场经济明显地受人们提高生活水准的意愿所驱动,以创造各种产品。生物基资源的(主要是用植物基)用量很小。据统计,在能源方面少于1%,在原材料方面亦低于5%。美国1996年玉米、黄豆和小米等生产用作食品和饲料量约为6900亿磅(1磅=0.4536公斤,下同)。由此从经济角度看还不能赶上工业原料,而以烃类为基础的经济却繁荣昌盛。

烃类虽然将继续起到非常有效的经济发展平台作用,但是在其未来应用中却有若干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对石油化学产品的应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又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化石燃料是一类正在减少的原料资源。应用植物/农作物基资源作为一种补充,由于它们是可再生的,所以为经济有序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创造了机会。

通过对能源状态的审视就可看到可再生资源作为一种补充的必要性。烃类资源有限,许多专家提出世界可采和探明储量,如按现在消费水平计算只能提供50-100年,此处的一个重要假设是“现在消费水平”是保持不变,但是从全世界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准变化来考虑,此假设是不合理的。当前世界上按人口平均的能源消费水平差距很大,详见表1,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将增加能源消费。未来的能源供应问题是多方面的,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例如,中国按人口平均能源消费相当于美国水平的1/3,其需要增加的能量数量约相当于美国现在全年能源使用总量。

环境污染概念及其表现

环境污染概念及其表现 人们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水、空气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江河湖海。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们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并进入生物链 (1)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2)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3)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 (4)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5)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第二节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本章重点 ?1.地球大气的热分层和各层的主要特征. 2.地球上的水量分布. 3.人类的生产活动给水圈带来的影响. 4.地面土壤仅几十厘米厚. 5.土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0.2﹪,作物生长受阻. 第一节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 ?例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矿物、岩石和生物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各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这些要素和圈层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有人认为这些社会要素组成了另一圈层----智能圈或人类圈(noosphere)。 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 ?地球环境丰富多样,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地球上存在着大气、陆地和海洋;距地面15--40km 处有一个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不受高能紫外线的侵袭;大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使地表保持适中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地表上覆盖着一层或厚或薄的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基地;甚至地壳的厚度也很适中。 ?近年来,科学研究的进展,使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反因为果,认为不是地球上“优越”的环境条件创造了生命,而是生命活动创造了今天地球的环境。这种观点被称为盖娅(Gaia)假说或盖娅理论。 ?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是靠生命活动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能,则来自太阳能的辐射将会散失。生命活动在太阳能的捕获与储存和地球表层物质的迁移转化方面的巨大作用,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 三.地球各全层的发育 ?地球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时候,是一个炽热的大火球,还没有圈层的分化。地球外面包围着原始大气,主要由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组成,是一个还原性的大气圈。我们今天看见的地球各圈层,是经历了亿万年的发育才形成的。 ?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大约在38亿年以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水。 ?水分的蒸发和降雨,降低了地表的温度,产生了河流、湖泊和海洋,为地球生命的出现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青年者交叉论坛-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青年学者交叉论坛”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青年学术沙龙” 学术会议通知 一、会议背景与目的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海陆水汽循环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发生着显著变化。土壤水文过程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的重要缓冲器。土壤水文过程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驱动力,两者紧密关联,共同控制地球关键带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生命与非生命过程、地下与地上过程的联动反应。由于很难通过非接触式手段对土壤水文过程进行直接观测和量化,该过程成为地球关键带研究中最难定量刻画的关键过程之一,面临着方法、技术、手段和思路上的严峻挑战,最终影响着我们对地球关键带的结构、组成及其服务功能的深入理解。 为深化人类世背景下土壤水文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综合与集成研究,促进两个研究领域青年科技人员的深度交流,激发两个学科间的共同兴趣点和合作点,经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地表与生物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商议决定,举办第一届“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青年学者交叉论坛”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会青年学术沙龙”。本届论坛由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球环境研究所小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室承办,邀请土壤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青年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会议主题 ●多尺度水文过程动态监测、模型模拟与环境效应 ●地上-地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过程观测、建模与预测 ●土壤水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演化机制及其对关键带 服务功能的影响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班级 姓名 学号 【测试要求】 ●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要点疏理】 1.天体是指宇宙间所有存在的物体(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相互 、相互 )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天体系统层次可用下表来说明: 2.太阳系由 、围绕太阳运行的 及其 、 、太阳系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3.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中心天体—— 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 、 、 、 、 、 、 、 。 4.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 、 、 。 5.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唯一有 的行星,其条件是:稳定的 ,安全的 (外部条件); , , (自身条件)。 6.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 条件,其原因是 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适中。 7.地球上有以 和 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其原因是地球有适中的 和 能吸引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原始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8.地球上有 ,其原因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 的形式存在。 9.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 。 10.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 、促进地球上的 、 、 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温度 11.太阳外部大气由里向外,可分为 、 、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和 ; 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2.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 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 扰动,使地球上 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 ,使之突然出现 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击 地区的高空大气,会出现美丽的 。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统 其他行星系统

地球环境资料

人口爆炸和人类活动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从多方面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许多种生物已濒临灭绝。 1、环境污染加剧全球每年排放进入大气层的气体,CO2为57亿吨(t),CH4约2亿t。排放有害金属铝200万t,砷7.8万t,汞1.1万t、镉5500t,超出自然背景值的20~300倍。SO2的排放,诱发的酸雨的频度在增加,面积在扩大;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全球有8亿人生活在空气污染的城市中;江河湖海的污染日趋严重,淡水匮乏使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城市,14亿人口在没有废水处理设施下生活;水质污染引发的疾病死亡率已成为人体健康最主要的危害;城市垃圾、污水、船舶废物、石油和工业污染、放射性废物等大量涌入海洋,每年有200亿t污染物从河流进入海洋,约500万t垃圾被抛进海洋,在入海口处数万平方公里的臭氧层正在扩大。 2、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世界正发生着严重的危机。研究表明(IIED,1987),在人类活动干扰以前,全世界约有森林和林地60亿hm2。到1954年世界森林和林地面积减少到40亿hm2,其中温带森林减少了32%~33%,热带森林减少了15%~20%。近30年来,世界森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减少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每年减少800万hm2。中美洲由1950年的1.15亿hm2减到1983年中0.71亿hm2。非洲森林减少更快,从1950年的9.01亿hm2减至1983年的6.9亿hm2。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灭绝。据估计,地球上曾经有5亿个物种,目前尚有500~1000万个物种,其中占压倒多数是无脊椎动物和植物(IIED,1987)。一些专家推测,当前每年消失的物种已达数千种之多。森林锐减和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森林植被的大量减少,大大改变了碳、氮等微量元素的源、汇分布,使得微量元素在地球系统中的循环遭到破坏,并迫使其从原有的平衡态向新的平衡态过渡,从而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影响。 3、淡水资源短缺 目前,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约20亿人用水紧张,10亿人得不到良好的饮用水。 关于地球环境现状的资料 从产业革命开始,一系列公害问题便日益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 本世纪著名的七大公害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水俣病事件、骨痛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直接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 以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为例。由于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有毒的浅蓝色烟雾,它导致洛杉矶大部分市民患病。1955年再度发生的此类事件,使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尺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简介 地球系统科学是从传统的地球科学脱胎而来的。人类的生活要从环境中获取食物、能源,故必然关心所居住的环境,对所立足的地球产生求知欲,于是逐渐形成了地球科学的各分支,如气象学、海洋学、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然而,它们是对地球的某一组成部分的分门别类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和目的。但是,由于地球的空间广域性,形成它的时间悠久性和组成其要素的复杂性,分门别类的研究尽管有的学科已达定量、半定量化的研究水平,但仍不能完整地认识地球,传统地学面临着挑战。用系统的、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去研究、认识地球,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倡导。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以美国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arth System Science Committee)在1988年出版的《地球系统科学》一书为标志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和概念被明确提出。事实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兴起的对自然地理各要素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表层)地球系统科

学的萌芽。只是后者涉及的范围、领域更广,时间更长,系统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完善而已。 起源 地球系统科学是应人类面临的根本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变化的严峻挑战而兴起,在近年诸多高新技术在地学上的应用研究而促进其发展,它反映了现代人类对人-自然界关系的哲学理念。但是,概念尽管已提出,行动却尚有不少困难。首先就是面对这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如何能适时地、多周期地获取系统多参数的海量数据?同时,又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集成以及选取合适的参数进行数学建模?模型又如何能适时地检验?如何对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地学实验室、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和获取的宝贵数据能进行共享、交换?这些问题均有待解决。地球系统科学又面临困境。幸运的是,地球系统科学由于现代工程技术科学的参与与支持,将出现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地球就是这场技术革命的集中体现,它有望给地球系统科学带来研究方法,手段的革命性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来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使得人类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地球系统科学在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和大型计算机发展后出现,致力于对地球的整体探索。它以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的大跨度交叉渗透,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为特征。其研究发展的特点为时空尺度大,综合性强,实用空间大,支持有效监测和预测,研究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量都极其巨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1、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3、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4重点、难点 、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1、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2、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3[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一、宇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 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观察图1—1—1中的天体: A猎户座星云是一块巨大的暗星云中的一部分,这里不断诞生着新星球。猎户座上这块美丽的星云,为我们揭开恒星诞生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观测资料。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在星云的边缘,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B太阳: C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D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卫星反射太阳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卫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卫星在大小和质量方面相差悬殊,它们的运动特性也很不一致。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E彗星:1997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就是地球的一大威胁。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恐惧的人先行自杀。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然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彗星撞地球》。彗星撞击木星事件”号9苏梅克-列维“日的22日至17月7年199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F流星:运行于星际间的尘埃颗粒和固体小块称为流星体,如果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在该过程中发光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称为流星现象。未燃尽落到地球上的残骸称为陨星。 狮子座流星雨:最壮观的流得雨,1966年11月17日美国西部都能看到辉煌无比的狮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持续时间为4小时。2001.11.17夜23点~2001.11.18晨5点:最多一小时1000多颗,每分钟40颗。 (2)运动性: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具体表现在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观察图1-1-2 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 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地球环境的恶化

地球环境的恶化 地球是一个绚丽灿烂的世界,它赋予人类丰富的资源、阳光、空气、水、矿物、土壤和生物,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地球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全世界 8.5亿人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12亿人生活在微粒超标的城市中,20亿人不能正常得到基本卫生服务与基本药物供应,每年有5000万人死亡……。1988年11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公布盖洛普民意测验结果,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确,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杀人的烟雾 洁净的空气对生命来说,比任何东西都宝贵,但是,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目前仅已被人们识别的大气污染物就有100多种,它们对人类产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发生过许多起毒害人的事件。 1948年10月27日早晨,浓浓的烟雾覆盖着美国多诺拉工业小镇,而且烟雾越来越稠厚,几乎是凝结成一块,地面正处于死风状态。午后,情况仍没有好转,视线仅仅能看到街的对面,除了烟囱之外,所有工厂都消失了。人们在烟雾之中匆匆忙忙地工作着,虽然有人开始呕吐,但空气中的刺激性怪味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病倒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感到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当然有的人症状是综合的。几天之内,全镇居民共有5910人发病,占全镇居民人数的43%,其中,轻患者占居民总数的15.5%,中度患者占16.8%,重患者是10.4%,还有 17人在痛苦中死去了。 有怪味的烟雾从27日一直持续到30日,一场大雨才使空气逐渐恢复清新。事后得知,这是由于空气中SO2浓度过高而造成的。 1952年12月 5日,英国首都伦敦上空突然浓雾笼罩,天昏地暗,经久不散,就像一个巨大的盖子罩在了城市上空,农村和工厂的许多烟囱排出的浓烟积聚在低空,使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最高时每立方米烟尘浓度竟达到4.5毫克,SO2也达3.8毫克。 在伦敦准备展出的一群获奖的牛,首先对烟雾毒害有了反应。它们伸长舌头,呼吸困难,有一头当即死亡,12头因病重只好送到屠宰场,另有 160头牛需要治疗。与此同时,过路的行人也闻到了一股股强烈刺鼻的气味,成千上万的市民感到胸闷气急、喉痛咳嗽、呕吐不止,其他疾病也随之不断出现。4天内,伦敦有近 4000人死亡,患有呼吸器官疾病者是平时的4倍,患心脏病者是平时的3倍,紧接着,英国全境出现大雾,气温逆转,甚至在之后的2个月内,还有 8000多人因各种疾病死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发生后,英国社会大哗,政府迫于形势,对受害情况组织调查,但没有查清原因,只得出含糊的结论:造成死亡的刺激物可能是煤的燃烧产物。由于“情况不明”,自然也就没有采取多少措施,结果,在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在伦敦又连续发生 3次类似的事件。 1970年7月18日,日本东京上空由于汽车废气及工厂排出的SO2浓度过高,出现了死人的事件。那天,许多在校学生感到眼痛、喉痛、胸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有的人甚至四肢痉挛、昏倒不起,不得不入医院抢救。同时,在东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_招标190920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18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周卫健成立日期:-企业类型:/经营状态:/注册资本:2362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 营业期限:/ 至 / 营业范围:/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119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企业招标情况(近一年)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招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招标项目。 2018年11月5 仅展示最近10条招标项目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 1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释光测年系统采购项目 2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采购项目 3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垂直火炬双向观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采购项目 4海淀2019-08-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采购项目 5海淀2019-08-2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6海淀2019-06-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重金属分析仪采购项目 7海淀2019-06-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重金属分析仪采购项目 8朝阳2019-05-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污染精细化源解析技术业务化平台开发项目9海淀2019-05-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全自动激光剥蚀进样系统采购项目 10海淀2019-05-1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全自动激光剥蚀进样系统采购项目 2.3 企业招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关于描写环境污染的句子合集

关于描写环境污染的句子合集 描写环境污染的句子 1、大河里浊浪滚滚,水面上的垃圾五颜六色,腥臭不堪,随波逐流。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是她让我们在摇篮里读书写字,一天天长大,可是,她正在遭受空气的污染,垃圾的环绕,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她擦净污渍,披上漂亮的绿衣裳吧! 3、灰色的天鸟儿不再飞是天空无声的叹息,浑浊的湖鱼儿不再游是湖水默默地哭泣,肆意的砍伐消失的是绿色的暖意,无尽的浪费挥霍的是后代的命运,我需要绿色的装扮,而不是白色的污染,6.5世界环境日,保护世界环境从你我做起。 4、山清水秀天蓝蓝,花香树绿鸟儿鸣,草长莺飞鱼儿游,爱护环境手牵手,一起行动莫停留,6.5世界环境日,爱护环境,保护自然,从你我做起。 5、扬沙满天飞,臭水到处流,我们的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没人管的脏孩子。 6、排放的气息,是乌云盖天的狂欢;森林的骤减,是沙漠扩展的心愿;灾难的增多,是人们造就的劫难;世界环境日,请你献上爱心,从自己做起,愿环境更加绚丽灿烂,祝你辉煌时时不变! 7、世界环境日,出行在外,保持洁净,莫乱扔垃圾,让环境更美丽;到处转转,爱护花草树木,让空气更清新;祝世界环境日,快乐

开心、幸福甜蜜。 8、世界环境日,给空气穿上清新的外衣,舒爽呼吸;给大地点缀漂亮的青绿,环境一片生机;给溪水融入清亮的粉底,沁人心脾;给天空披上瓦蓝的披肩,飘逸美丽;现在呼吁: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是第一。 9、整个市上空都被层层的烟雾笼罩着,人不仅能感受到天气的闷热,而且熏得人眼都睁不开。 10、寒风在哭泣,大地在迷离,环境要保护,地球需要你,创建美家园,行动在今天,多植树造林,少排放尾气,要爱护淡水,不乱扔垃圾,让蓝天更蓝,使清水更清,世界环境日,祝你好心情。 11、6月5日世界环境日,送一棵发财树,风儿一吹树儿摇,摇来金银和珠宝,送你一喜鹊,鸟儿枝头叫一叫,叫走烦事喜事到。祝你开心无烦恼。 23、穿衣要环保,舒服;吃饭要环保,卫生;住房要环保,幽雅;出行要环保,省电,世界环保日,人人都是“环保形像大使”! 24、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淡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世界环境日,保护植物,节约每一滴水,倡导环保,以身作则,愿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25、世界环境日到了,让我们行动起来,守住绿水青山,杜绝乱砍污染;守住我们身边,杜绝垃圾乱飞烟囱冒黑烟。世界环保日愿大家保护环境、呵护家园、从身边做起。 26、清风拂面,舒适你身;雨露降临,滋润你心;莺声燕语,优雅

保护地球环境的演讲稿

保护地球环境的演讲稿 演讲稿作为演讲者在演讲时所依据的文稿,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写作功夫下面整理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演讲稿3篇,供你参考。 保护地球环境的演讲稿篇1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也都爱自己的家,可是,你是否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呢?那就是地球,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多么美的一首诗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大自然风光的遐想中,那么美丽和谐,那么生机昂然,可是现在,人类以飞快的速度"改造"着大自然,一片片树林倒下,一块块绿地消失,一座座高楼建起,一条条污水流出,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难道这还不足以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今天当我们面对我们曾经美丽的家时,你还能说些什么呢?那时蔚蓝的天空是生活中多么绚丽的一道风景,如今,在灰色的重围中洁净的天空成了人们心中们梦萦的一种渴望。电视里曾报道过有这样一个小村庄:那里曾经是青山环抱,绿水长流,但是,那里的人们却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他们乱砍乱伐,毁林开荒。渐渐地,森林不见了,小溪干了,井水枯了。现在他们每天用很少的水洗脸,然后洗脚,最后还小心翼翼地倒进一个大缸里——留着浇地呀!

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多植树造林,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一起来保护地球,共建一个绿色家园! 保护地球环境的演讲稿篇2 亲爱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地球》。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也都爱自己的家,可是,你是否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呢?那就是地球,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多么美的一首诗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大自然风光的遐想中,那么美丽和谐,那么生机昂然,可是现在,人类以飞快的速度"改造"着大自然,一片片树林倒下,一块块绿地消失,一座座高楼建起,一条条污水流出,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难道这还不足以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今天当我们面对我们曾经美丽的家时,你还能说些什么呢?那时蔚蓝的天空是生活中多么绚丽的一道风景,如今,在灰色的重围中洁净的天空成了人们心中们梦萦的一种渴望。电视里曾报道过有这样一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题

必修1 小专题3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月球 河外星系 嫦娥卫星围绕月球转也是一级天体系统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补充: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2018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上通过的行星新定义中,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 家族,被列为“矮行星”应给予关注。 例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 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据此回答(1)~(2)题。(1)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 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 (2)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存在大气,因此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答案:(1)A (2)D 例2 2018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大会上通过的行星新定义中,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

地球早期生命环境的演化

地球早期生命环境的演化 关键词:早期生命天体撞击全球大冰期 摘要:地质记录告诉我们,在地球约46亿年 的整个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劫难,其中在地球生命处于起源和早期演化阶段的前寒武纪,首先是―狂轰滥炸‖ ,4. 5 亿~3. 8 亿年前由太阳系形成时留下的岩石体———小行星仍不断撞击着地球并烧焦了整个地球;后来的 ―雪球‖ ,2. 2亿~1. 8亿年及大约6亿年前也许是大气中氧气的增加或Π 和二氧化碳或Π 和氨气或Π 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缩减,使我们的星球进入冰封期。显然,生命挺过了所有的磨难,并以柔克刚的脱颖而出,甚至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向高级阶段演化。在至少38 亿年前,随着―狂轰滥炸‖ 的停止,原始的生命也许已出现在地球上;到大约5. 8亿年前, ―雪球‖ 刚结束,新元古代末期的埃迪卡拉大辐射和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接接踵而来,似乎早期地球生命大的进步性演化都是由大的劫难诱发的。 1 概述 地球早期生命及其环境的研究是当今国际地质科学、生物科学及环境科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从更深层次解释生命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告诉我们,现在繁盛于地球的各种众多高等的复杂生命类型其实是由 低等的简单有机体经历了漫长地质时期的进化和分异的结果。化石记录显示,地球生命的许多重大的演化都发生在寒武纪以前的地球早期阶段,并与当时的环境戚戚相关。因此,地球早期生命环境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环境在地质历史上的演化过程及对地球生命演化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而为我们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2 早期生命的环境 已知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它的幼年是不解之谜最多的时期,其地质纪录不但非常模糊,而且还大多被几十亿年的板块构造作用和侵蚀作用所消除。然而,地球历史最初的10亿年中,早期的生命扰动可能就已存在,有机分子系统可能已经在自我复制,并从化学反应和太阳辐射中获得能量。美国哈佛大学地球化学家Heinrich D. Holland[1 ]通过对阿基利亚岛(Akilia Island) 条带状铁质岩组(Banded Iron F ormations ,简称BIFS) 中的δ 13C值测定,甚至认为地球生命的存在超过38. 5亿年。由于早期生命的化石极其稀少,而且还被结晶作用破坏,许多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们转而求

1 名词解释(环境地球)

名词解释 1.环境地球化学概念:研究环境各个系统的地球化学性质,天然的和人为释放 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人类和生物影响的学科。 2.环境效应: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3.地下水自净过程:污染物进入地下水,通过同周围的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和生 物化学等一系列的反应,使污染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最终被净化,是地下水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地下水的自净过程。4. 水俣病: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有机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为 主的有机汞中毒或是孕妇吃了被有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是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而得名,水俣病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类型。 5. 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 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引申意义 6. 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 的污染物。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7.化学需量氧: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对所消耗的氧化剂 量。 8.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 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氮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养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 9. 可吸入颗粒物(飘尘或者PM10):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 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PM10。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 10.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 肺颗粒物。 11.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12.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 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13.温室气体: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 红外线辐射,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的气体。 14.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中的CO、NO等一次性污染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二次 污染物,这两种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15. 元素的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 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

环境污染作文(20篇汇总)

环境污染作文第1篇 电视里经常播放着湖州的迷人风光,古色古香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街道,风风火火的商店,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为了了解家乡环境,我对家乡的环境做了一下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工厂、河流、公共场所等。 一、空气污染 在我们的家乡,空气污染已十分严重。例如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火车、轮船排放的烟尘废气,都包含许多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随着社会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中也有了各式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排出的废气却污染了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水污染 在我们家乡的小河,几乎全都受到了污染。家庭中的脏水,这些都会流进附近的小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鱼类难以生存,其他生物的繁殖生长也受很大影响。比如奶奶家门前的小河吧!听爸爸说以前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他们常去捉小鱼。而此刻我来到了河附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河水的两边堆满

了垃圾,甚至在河中也漂着一些白色垃圾。河水又黑又浊,哪里还有个小鱼的影子呢并且河中还发出臭味。这哪里还是清澈见底的小河,简直是个“臭水沟”。 三、噪音污染。 家乡的噪音污染也十分的严重。噪音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听觉和身心健康都有损害,还会影响少年儿童智力发展,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学习。噪音的主要来源是工厂、街道、建筑工地、公共场所等。在大街上,汽车、摩托车喇叭的声音, 以上的三种污染,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还会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及造成其它方面的损失。---王圣镈 环境污染作文第2篇 大家应当明白吧,此刻地球上有许多的垃圾正在危害我们的地球。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如果人们一个人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地球就不会有危害,并且我们的地球妈妈也在慢慢的生病我们应当做出所应当做得来,不应当坐视不管大家应当明白吧,此刻地球上有许多的垃圾正在危害我们的地球。劝告大家应当明白吧,此刻地球

地球各圈层与人地环境复合系统概述

地球各圈层与人地环境复合系统概述 摘要: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行为涉及地球的各个无机圈层(大气、水、冰雪、岩石、土壤等圈层)以及有机圈层(生物、智慧等圈层)的相互作用是环境地学的研究对象。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各圈层在人地复合系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与人地复合系统的整体行为紧密相关。它们通过水分、生物和能量三大循环紧密地偶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关键字:地球圈层;人地环境复合系统; 1.地球圈层简介 地球圈层结构可以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其中,地球外部圈层对人类的影响最大。地球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四个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土壤圈。岩石圈作为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层对人类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2.人地环境复合系统概述 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偶合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巨系统,系统内又可分为七个子系统(大气、水、冰冻、生物、土壤、岩石、智慧等)和许多次级子系统。各系统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互相偶合在一起,形成了系统的驱动、反馈以及发展、变化的机制。 3.地球各圈层在人地复合系统的作用 3.1大气圈与人地环境复合系统 大气圈是地球表面由各种气体、水汽和多种悬浮物及其他杂质组成的复杂系统,是生命活动长期参与作用的结果。 大气的存在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以及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在人地复合系统中,大气圈与其他圈层组成一个体系,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相互作用。大气圈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环境,也是人类的保护伞,大气圈各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