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
食品营养检测毕业论文范文

食品营养检测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探析河南省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设置思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和营养保健关注程度的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同时,对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对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必须以市。
题目: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该如何教学思路:近两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企业自身的关注,正努力提高食品品质检验人员的素质。
本文通过调查近两年食品企业招聘品质检测人员的要求,发现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一般要求食品检测人员要有大专或中专学历,并要求工作经验。
得出高职院校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走工学结合的。
题目:探析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效率思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各种食品问题被曝光。
为了促进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提供给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效率进行了简要探析。
题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调查分析思路:本文主要通过对河套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2010届、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进行食品企业行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问卷调查,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岗位群和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今后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为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的供求矛。
食品营养检测毕业论文范文

食品营养检测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探析河南省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设置思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和营养保健关注程度的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同时,对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对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必须以市。
题目: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该如何教学思路:近两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引起了相关部门和企业自身的关注,正努力提高食品品质检验人员的素质。
本文通过调查近两年食品企业招聘品质检测人员的要求,发现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一般要求食品检测人员要有大专或中专学历,并要求工作经验。
得出高职院校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走工学结合的。
题目:探析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效率思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各种食品问题被曝光。
为了促进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提供给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效率进行了简要探析。
题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调查分析思路:本文主要通过对河套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2010届、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进行食品企业行业人才需求与实践能力问卷调查,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岗位群和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今后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时为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的供求矛。
食品营养与保健论文(优秀6篇)

食品营养与保健论文(优秀6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培养现况论文篇一现阶段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讯速发展,营养素与其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3]。
在现阶段社会大环境下,对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开始注重新知识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目前大多数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的培养都是注重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能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思路,同时也可以提升研究生思考与创新能力,从而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素质和独立思考并且单独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同时研究生在应用和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同时不但发挥了个人创造的能力和培养了研究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还可以提升研究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目前对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加强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研究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学生们的研究培养期间要建立起独立分析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运用符合这一阶段的培养要求,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科研创新和独立学习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符合当下对营养需求的专业人才[4]。
但是就目前的就业和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对于现阶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究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还是很是欠缺,然而这方面对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生从事未来的工作很重要。
就目前的社会需求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培养本文从课程的设计,教师队伍的培养、以及最后的考核与考试形式的这几个方面提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的在食品卫生方面的培养。
2结合当前的社会食品安全事件,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选取适当的食品安全的教学内容3打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食品卫生方向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双师型”即“双素质型”,是指授课教师即需要具备教授理论的素质又要付诸于实践教学的素质[5]。
对于食品卫生方向要建议一个双师型教师团队,即作为一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理论课授课教师,在“双师型”标准的要求该教师既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又要拥有具备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与素质;为了更好的完成食品卫生的教学工作,既要达到食品卫生学技术人员从业标准,即拥有宽泛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对于专业实践以及实训技能熟练掌握,能够完成食品卫生的实践与实训的工作。
食品营养与检测(安全管理方向)毕业论文

食品营养与检测(安全管理方向)毕业论文WTO对“绿色壁垒”问题进行了相关法律规制,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进出口的影响,我国应当从善用WTO规那么、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以及大力开展绿色产品出口等方面予以积极应对。
一、食品平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食品平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其原因在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两个共同的开展趋势:即更加注重食品的平安性和贸易自由化的实施。
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或者地区由保护贸易体制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变,逐渐减少各种不合理贸易限制的过程[1]从根本目的上看,贸易与食品平安具有一致性。
贸易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提高生活标准,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各国重视食品平安的目的与此相似。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平安事件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也极易为恐怖主义和犯罪分子利用,如何保证食品平安已成为新世纪社会性、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重视。
各国合理地采取的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平安以及生态环境,还可以有效地缓解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使传统产品不断降低污染密集度,不断提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开展。
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食品平安的开展,尤其是为各国加强食品平安的监管提供物质根底,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时机。
食品平安与国际贸易虽然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的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
贸易活动所追求的是流通本钱的最小化和贸易金额的最大化,而食品平安那么要求各国更加重视民众的食品质量,要求进口的外国产品符合本国对于食品平安的各种标准。
在这方面,不同国家尤其是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兴旺国家由于经济开展水平较高,物质产品丰富,往往在食品平安上采用较高的标准;而开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较低开展阶段的开展中国家,他们更多的是要面临反贫困、求生存的问题,食品平安标准相对较低,对国际社会制定的食品平安标准接受程度不高。
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

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的营养与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食品营养与检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索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以及检测方法。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食品营养的重要性。
食物是人体获得能量和营养的来源,它们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如水果富含维生素C,鱼类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
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我们选择合理的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然而,食品的营养成分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食品的种类和品质。
不同种类的食物在营养成分上存在差异,而品质较好的食物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
其次是食品的加工和烹饪方法。
食品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部分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易受热破坏。
此外,存储和运输也会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
长时间的存储和运输可能导致某些营养成分的流失。
为了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发展了各种检测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检测和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测量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来确定其营养价值。
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生物学实验来评估食品的营养成分,如使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
物理检测则是利用物理性质来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如利用光谱技术测量维生素含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营养与检测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例如,利用质谱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利用光谱仪可以实时监测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如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中的基因信息,从而更好地评估其营养价值。
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食品营养与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食品中可能存在着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食品营养与检测论文

食品营养与检测引言食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保证我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持。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食品安全和营养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食品营养与检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食品营养分析食品营养分析是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的过程。
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食品营养分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生物传感器等。
化学分析是目前食品营养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样品的溶解、提取和分离等步骤,利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等。
这些方法在食品营养分析中广泛应用,能够准确测量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光谱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食品营养分析方法。
它利用样品与特定波长的光进行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特性来获得样品的化学信息。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光谱法(NMR)等。
光谱分析方法具有高精度、无损、非破坏等优点,在食品营养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食品营养分析方法。
它利用生物材料对特定化学物质进行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
生物传感器包括生物传感器芯片、生物传感器膜、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等。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营养分析中具有快速、简单、便携等特点,有望成为未来食品营养分析的重要方法。
食品营养检测食品营养检测是指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和监测的过程。
食品营养检测旨在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避免因营养不足或超标导致的健康问题。
食品营养检测主要包括营养成分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
营养成分检测是食品营养检测的核心内容。
它涉及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个方面。
食品营养与检测论文食品质量与安全论

食品营养与检测论文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研究摘要:高职院校应通过对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素质及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结合职业成长及职业迁移所需,重构高职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融通中级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质性融合。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食品检验工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学生规模已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专业设置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职业教育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借鉴走向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越来越准确,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也越来越高。
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或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明确。
以就业为显性导向的基本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必须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这既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的核心和依据。
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高职教育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的一种模式。
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双证”制度,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使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迫切需要。
因此,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双证”有效融合的途径,以“双证融通”为指导思想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的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编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概览(2005年版)》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为:培养能从事食品营养、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食品营养与检测的论文

食品营养与检测的论文食品营养与检测的论文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姓名:江泽丽学号: 2021038727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班级:食品营养与检测07309班实习岗位:巡查员实习日期: 2021年2月至 2021年4月2021 学年 4 学期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班级: 07309班姓名:江泽丽(以下为顶岗实习报告正文)一、实习单位的简要介绍:我所实习的点位是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
(一)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和政策。
(二)负责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并监督管理,承担依法查处取缔无照(三)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
(四)承担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责任,组织开展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按分工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指导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网络体系建设等工作,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承担查处违法直销和传销案件的责任,依法监督管理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直(六)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工作(价格垄断行为除外)。
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走私贩私等经济违法行为。
(七)负责依法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及经纪活动。
(八)依法实施合同行政监督管理,负责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监督管理拍卖行为,负责依法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
(九)指导广告业发展,负责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负责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依法保护商标的所有权和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处理商标争议事宜,加强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十一)组织指导企业、个体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研究分析并依法发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作文

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作文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一大乐事。
但在大快朵颐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这一口接一口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到底安不安全,有没有足够的营养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食品营养与检测”这个重要的领域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去超市采购。
一进超市,那琳琅满目的食品货架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走到了奶制品区,各种各样的牛奶、酸奶让人目不暇接。
我拿起了一盒包装精美的酸奶,仔细看着上面的标签。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标签上,包含了那么多关于食品营养的信息。
什么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还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我突然意识到,以前买东西只是看个品牌、价格和口味,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去关注过这些营养成分。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水果区。
那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香蕉、紫莹莹的葡萄,看上去都特别诱人。
妈妈拿起一个苹果,仔细看了看,然后跟我说:“宝贝,你看这个苹果,表面光滑,没有斑点和破损,这说明它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太多的病虫害侵害,相对来说会更安全一些。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妈妈又拿起一串葡萄,说:“选葡萄的时候,要选果粒饱满、大小均匀、表面有白霜的,这样的葡萄更新鲜,也更甜。
”我好奇地问妈妈:“那怎么知道这些水果有没有农药残留呢?”妈妈说:“这就需要专业的检测啦,如果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这些水果可就不能上市销售了。
”接着,我们又逛到了肉类区。
那一块块新鲜的猪肉、牛肉、鸡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爸爸指着一块猪肉说:“这猪肉得选色泽红润、脂肪洁白、有弹性的,这样的肉才新鲜。
”我忍不住伸手按了按那块肉,果然很有弹性。
爸爸还说:“现在有些不良商家会给猪肉注水,增加重量,买的时候得特别小心。
”我心想,这买个肉都有这么多学问,要是没有食品检测,我们还真不知道会买到什么样的东西呢。
逛完超市,我们买了满满一大袋东西回家。
晚上,妈妈在厨房做饭,我就在旁边帮忙。
妈妈把买的蔬菜洗干净,准备炒菜。
她一边切菜一边跟我说:“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如果不进行检测,我们可能就会把有害物质吃进肚子里。
食品与营养保健论文(优秀范文5篇)

食品与营养保健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食品与营养保健论文食品与营养保健论文内容摘要:饮食得当助美丽。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
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
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
关键字:饮食,食物,营养,保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食品在体内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食品有这三方面的作用,可见食品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
人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
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
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
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食品营养与检测(1)

食品营养与检测引言食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重要来源之一。
食品中包含了各种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健康状况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不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并不相同,因此食品营养与检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食品营养的重要性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提供人体进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和修复。
同时,蛋白质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
脂肪则参与了许多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如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等。
除了这些常见的营养素外,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等。
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如钙、铁、锌等。
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力、骨骼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食品营养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营养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类。
定性检测方法定性检测方法用于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某种营养成分。
常用的定性检测方法包括: - 涂片法:将食品样品制作成涂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形态和结构,从而确定其中是否含有某种营养成分。
- 化学试剂法: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与食品样品发生反应,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某种营养成分。
例如,使用碘液可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定量检测方法定量检测方法用于确定食品中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常见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 重量法:根据食品样品的重量和所含营养成分的密度,计算出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
- 光谱分析法:利用光谱仪测量食品样品的光吸收或发射特性,从而推导出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将食品样品与特定溶剂混合,然后利用色谱柱将其中的营养成分分离出来,最后再利用色谱仪进行检测。
食品营养检测的应用食品营养检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最新精选食品检验论文食品检测毕业论文 3篇

《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思考》1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验的几点思考1.1实现对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一般情况下,液相色谱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可对食品样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和鉴别,对食品中所含有营养成分的类型、含量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对营养成分进行明确的把握。
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利用液相色谱仪检测出来,进而对食品中所含成分的质量进行鉴定,以提高营养成分含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利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其精确度相对较高,速度快、效率高,在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低的食品检验中效果最佳,例如水果。
1.2实现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来说,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也至关重要。
一些厂家为了提高食品的口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了过多的食品添加剂,改善了食品的口味和色泽,达到了防腐的目的,但是其中所含有的食品添加剂也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注重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食品安全领域,已经出现了多种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来进行食品检验的方式,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实现对多种添加剂的分析和检验,像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等主要的食品添加剂成分。
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检验时,流动相可为乙腈-6%乙酸溶液,然后进行梯度洗脱环节,对其波长进行检测,18种添加剂的波长、线性指数在合理的范围内,线性系数高于0.99,标准差规定在2.44%-11.6%之间。
该过程操作相对简单,效率高,且仪器检测的精确度也非常高,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3实现对残留农药的检验农药残留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种植户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喷洒大量的农药,导致农药残留现象的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食物中毒成为多见病、常见病。
为了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应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对食品中所残留的农药成分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立即切断食品供应来源。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第一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一、食品加工开发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食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原料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食品开发设计。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食品生产操作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根据已学过的《食品原料基础》、《食品贮藏与加工》课程基本原理,自己设计一种待加工食品的可行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参数。
(一)食品开发设计毕业论文步骤1.食品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根据已学过的《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与贮藏原理》课程基本原理,自己设计一种待加工食品的可行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参数。
2.加工准备阶段根据自己设计好的食品工艺流程及其参数,准备自己所需要的原料、试剂药品以及仪器设备。
3.加工实施阶段按照准备好的一切程序进行生产操作,直至生产加工出与食品设计相符的食品。
4.食品生产过程质量保证如果第一次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与自己设计中所预期的产品存在较在差异时,须认真考虑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重新进行修改(包括工艺流程、参数及原料等)再进行优化工艺,直到生产加工出与预期目标相符合的食品为止。
5.整理材料,撰写毕业论文(二)拟定毕业论文题目1.X X民族传统食品研制以一种当地传统食品为例,进行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关键因素的决定2.X X 发酵酸乳饮料的研制以一种水果或多种水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及稳定性研制3.发酵型脱腥豆奶的研制以大豆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发酵条件控制及关键因素的决定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使学生得到微生物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学会培养基的配制和消毒灭菌,理解无菌操作的概念,然后逐步掌握显微镜观察、无菌操作、纯种分离、纯种培养等一系列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启发性、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了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应用于实践,学会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发酵微生物实验,掌握基本的微生物检验操作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论文食品营养与安全论文

食品安全检测论文食品营养与安全论文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气相色谱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及系统的组成,进而阐述了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气相色谱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分离系统;污染检测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很重要的,以气体为流动相,以液体或固体为固定相的,采用冲洗法的柱色谱分离技术。
通过物质之间吸附和解吸附作用,能够实现对复杂样品组分的分离。
由于气相色谱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易掌握、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出限低、样品用量少、方便快捷等特点和优势,可对卤素、硫、磷化物等进行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酿酒发酵工业的安全检测中。
为此,本文就主要谈谈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1气相色谱技术的概述1.1气相色谱技术的概念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色谱法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是以惰性气体(N:或He)为载体将样品带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的色谱法,而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气体或液体样品进行组分分析的技术。
它特别适用于气体混合物或易挥发性的液体或固体检测,即便对于很复杂的混合物,其分离时间也很短。
1.2气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混合物中各组份在一种流动相(气体或液体)的带动下,流经另一固定相(固体或液体)时,固定相对各组份的作用力不同(溶解、解吸或吸附能力的不同),造成各组份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产生差异,从而使混合物中各组份得以分离。
各组份分离后,随流动相逐一按次序进入一种叫做检测器的系统进行非电量转换,转换成与组份浓度成比例的电讯号→记录、绘图、计算。
1.3气相色谱技术的特点1.3.1高灵敏度很容易检测浓度≤1ppm(10-6)的物质,环境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可达ppb(10-9)~ppt(10-12)。
1.3.2高分离效率一根1~2米填充柱,可有几千个理论塔板,毛细柱可达105~106个理论塔板(最高效的分离技术)。
毕业论文设计--食品营养与检测论文

食品营养与检测论文茶多酚的营养价值与应用系别___________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目录摘要.............. ................................... ..................................................... .......... (1)1 茶多酚的性质及提取 (2)1.1 组成 (2)1.2 理化性质 (2)1.3 茶多酚的提取 (2)2 茶多酚的营养价值 (3)2.1 降血脂作用 (3)2.2 抑制肿瘤 (3)2.3 抑菌抗毒 (3)2.4 解酒及保护肝脏 (3)2.5 解毒作用 (4)2.6 防止皮肤紫外损伤 (4)2.7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4)3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应用 (4)3.1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作用 (4)3.2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致谢 (8)摘要茶多酚(TP)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左右,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抑菌抗毒、解酒及保护肝脏、解毒、防止皮肤紫外损伤、抗脂质过氧化等保健功能。
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在肉制品、油炸食品、水产品、食用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及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及提取营养价值应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
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是V的6—7倍,V C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1:。
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毕业论文

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毕业论文研究背景食品的营养价值是人们在选择食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而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毕业论文旨在研究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
研究内容1. 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概述- 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定义和相关概念进行介绍-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的分类及优缺点- 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就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 分析食品企业使用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实际效果- 探讨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3. 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分析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探讨未来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研究意义通过研究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可以推动食品检测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研究方法本毕业论文采用实证研究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室分析法等方法,在全面分析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结论通过对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因此,食品企业应广泛应用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并在应用过程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完善技术方法,推动食品营养价值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不同烹饪方法对苦瓜VC的影响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班级食品营养与检测051班姓名xxx指导教师姓名xxx职称讲师起止日期2007年9月—2007年10月目录摘要 (3)1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试验材料 (4)2.2主要仪器、设备 (4)2.3分析测定方法 (5)2.4试验方案 (5)2.5试验过程 (5)2.5.1空白试验 (5)2.5.3煮制 (5)2.5.3炖 (5)2.5.4炒 (6)3结果与分析 (6)3. 1 煮 (6)3.2炖 (7)3.3炒 (8)4结论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致谢 (12)本人声明 (13)摘要苦瓜是我国南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因其味道滋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VC含量极高、形状各异,故具食用、药用、观赏集一体的功能。
但不同的烹饪条件、方法对苦瓜中VC的影响相差很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苦瓜时都希望其中营养素(VC)受损失少,但却无法确定适宜的烹饪方法。
本试验研究了苦瓜中VC在各种烹饪过程中的变化,目的是探讨维生素C在什么烹饪条件下保存率最高。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一遇到氧就易氧化分解,在中性和酸性的条件下,能将蓝色染料2,6-二氯靛酚还原为无色。
利用这一性质,可用2,6-二氯靛酚的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维生素C,从其消耗量求得维生素C的含量。
本实验通过不同烹饪方式(煮、炖、炒)对温度和时间的调节,得出:在煮制中80℃3分时VC的含量是煮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炖制中80℃10分VC的含量是炖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而在炒制中160℃1分VC的含量是炒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最后结果表明:在3种烹饪方法中,煸炒160℃1分时,苦瓜VC的保存率是最高的,为10.96mg/100g。
因为炒这种方法由于用急火高温短时间完成,可大大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急火虽然温度高,但时间短,可使蔬菜中的氧化酶迅速失活,这样维生素C的损失也相对就较少。
关键词苦瓜维生素C 烹饪方法1 前言苦瓜又称癞瓜、癞葡萄、凉瓜等,原产于印度东部,约在明初传入我国。
苦瓜属于葫芦科苦瓜属,为一年蔓生草本植物。
苦瓜中含有独特的维生素B17和生理活性蛋白质,经常食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可防癌。
苦瓜含维生素C很高(84毫克/100克),此外尚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
历代医学都认为它有清暑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苦瓜,其原因不但在于苦瓜味道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富含维生素B1,具有预防和治疗脚气病,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促进乳汁分泌和增进食欲等作用。
苦瓜所含的维生素C是菜瓜、丝瓜的10~20倍,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解毒,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预防感冒,保护心脏等作用。
1998年,美国凯里博士从苦瓜中提取了极具生物活性的成分高能清脂素。
实验证实,每天服用一毫克该成分,可阻止100克左右的脂肪吸收,并使腰围瘦小2毫米之多……如果每天服用高能清脂素”2-4毫克,那么30天后,最保守的估算是吃进的食物有12-24斤脂肪未被人体吸收,而储存在腰、腹、臀、大腿等处的脂肪有6-14斤被分解供人体利用。
目前苦瓜开发的产品有苦瓜粉胶囊、苦瓜茶、低糖苦瓜蜜饯、苦瓜汁、苦瓜卫生清洁制品等。
主要烹饪方法有炖、炒、煮、蒸等。
如猪蹄炖苦瓜、苦瓜炒牛肉、冰糖煮苦瓜、白辣椒梅干菜蒸苦瓜等。
本文研究了以新鲜苦瓜为原料,通过煮、炖、炒的烹饪方法,控制不同的烹饪温度和时间对苦瓜VC含量的影响。
以及找出苦瓜中VC保存率最高的烹饪条件,可作为今后人们家庭烹调苦瓜的指南。
苦瓜虽是佳蔬良药,却不可过多食用,这是因为:苦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能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若长期大量食用苦瓜,会导致钙质缺乏症。
苦瓜性味苦寒,多食易损脾败胃,因此最好不要空腹食用,脾胃虚寒、慢性胃肠炎患者、女性月经期间应少食或不食。
因此,苦瓜是不宜多吃的。
为了克服苦瓜的这一缺点,在烹调苦瓜前,最好先把它切好,在沸水中浸泡一下,这样可以除去部分草酸,使其不良反应大为减少。
要先洗后切,浸泡时要适可而止。
因为苦瓜中有很多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切后再洗或泡的时间长会使它们溶解于水中,造成营养损失。
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
空气中含氧量高,苦瓜久置其中,特别是在高温、阳光直射状态下,维生素A、维生素C会很快降解。
烹调苦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这是因为维生素C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而在酸性环境中则比较稳定。
此外,勾芡也是保护维生素C的好办法。
淀粉含谷胱甘肽,可减少维生素流失。
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市售新鲜苦瓜(品种为翠中翠苦瓜,成熟度为4分熟),2,6-二氯靛酚溶液,保鲜膜,1%草酸2.2 主要仪器、设备AB204-N电子分析电子天平,海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BCD-197冰箱,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IH-S197C电磁炉,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平底锅,江苏苏泊尔电器有限公司、HH.S21.4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市医疗仪器厂、温度计2.3 分析测定方法采用2,6-二氯靛酚的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从其消耗量求得维生素C的含量。
2.4 试验方案通过不同烹饪方法(煮、炖、炒)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在熟制前提下分别测定样品中苦瓜的VC含量,从而寻找最佳工艺参数。
2.5 试验过程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
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
2.5.1空白试验准确吸取2 ml水和5 ml1%草酸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min内不褪色为止。
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量。
2.5.2 煮制(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涤→切分→去籽→切片→煮→捣碎→过滤→测定(2)工艺要求①原料选择∶选择翠中翠品种、八成新鲜、4分熟、无腐烂的苦瓜为原料。
②洗涤∶用流动清水将苦瓜洗净。
③切分去籽∶将苦瓜纵向切开去掉瓤籽,进行清洗。
④切片∶将苦瓜切成1.5cm×1.5 cm的薄片。
⑤煮制∶在锅中加入少许水,在80℃、90℃分别称取10克苦瓜煮2-4分,让其熟化。
等水煮干后拿出苦瓜进行研磨过滤,在过滤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氧化,应在漏斗上套上一层保鲜膜,用1%的草酸定容至100ml。
⑥测定∶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
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量。
2.5.3 炖(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涤→切分→去籽→切片→炖→捣碎→过滤→测定(2)工艺要求①原料选择∶选择翠中翠品种、八成新鲜、4分熟、无腐烂的苦瓜为原料。
②洗涤∶用流动清水将苦瓜洗净。
③切分去籽∶将苦瓜纵向切开去掉瓤籽,进行清洗。
④切片∶将苦瓜切成1.5cm×1.5 cm的薄片。
⑤炖制∶把苦瓜放入烧杯中,烧杯口要套上保鲜膜,分别放入80℃、90℃水浴锅中炖15-20分。
之后进行研磨过滤。
同样,也要套上保鲜膜,用1%的草酸定容至100ml。
⑥测定∶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
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量。
2.5.4 炒(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涤→切分→去籽→切片→炒→捣碎→过滤→测定(2)工艺要求①原料选择∶选择翠中翠品种、八成新鲜、4分熟、无腐烂的苦瓜为原料。
②洗涤∶用流动清水将苦瓜洗净。
③切分去籽∶将苦瓜纵向切开去掉瓤籽,进行清洗。
④切片∶将苦瓜切成1.5cm×1.5 cm的薄片。
⑤炒制∶在平底锅内放入少许油,倒入苦瓜,在160℃、180℃、200℃高温快炒1-2分。
之后进行研磨过滤,同样,也要套上保鲜膜,用1%的草酸定容至100ml。
⑥测定∶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酚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
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量3 结果与分析3.1 煮表1 煮制2,6-二氯靛酚的消耗量80℃ 4.8 4.7 90℃ 3.823.6 表2 煮制VC 含量80℃ 0.966 0.945 90℃0.7600.7140.20.40.60.811.23min4min时间(min)V C 含量(m g /100g )图1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对VC 的影响分析∶说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不断升高,VC 的含量就不断的减少。
煮沸的时间过长会对维生素的损失影响大。
煮沸的时间长短以杀菌、瓜熟为度,不应碎烂过火.。
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无机盐的损失.3.2炖表3 炖制2,6-二氯靛酚的消耗量80℃ 5.25 4.60 4.25 90℃3.943.503.35表4 炖制VC 含量80℃ 1.06 0.924 0.850 90℃0.7850.6930.6610.20.40.60.811.210min15min 20min时间(min)V C 含量(m g /100g )图2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对VC 的影响分析∶说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不断升高,VC 的含量就不断的减少。
我们采用的是隔水炖,隔水炖是将苦瓜放入一容器里,再把容器放入水浴锅中,使热量不断传入容器中,使原料组织解体。
炖品不仅能保持食物原味,且营养成分大多溶在汤水里,不会丢失。
但切忌大火炖,以炖熟透为准。
3.3 炒表5 炒制2,6-二氯靛酚的消耗量160℃ 10.96 9.2 180℃ 10.6 8.6 200℃9.408.1表6 炖制 VC 含量160℃ 2.259 1.89 180℃ 2.184 1.764 200℃1.9321.6590.511.522.51min2min时间(min)V C 含量(m g /100g )图3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对VC 的影响分析∶说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不断升高,VC 的含量就不断的减少.。
加热时间过长通常是破坏食物营养素最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烹饪方法上应尽量采用旺火急炒。
这样,可缩短菜肴的加热时间,降低原料中营养素的损失率。
炒时最好将油温控制在200℃以下,这样的油温当苦瓜放入油锅时无爆炸声,避免了脂肪变性而降低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4 结论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对苦瓜VC 的损失量也不同。
在煮制中80℃3分时VC 的含量是煮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炖制中80℃10分时VC 的含量是炖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而在炒制中160℃1分时VC 的含量是炒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