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
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
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
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
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
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
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来。
第二单元
本单元围绕“寓言”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
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使学生明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
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陶罐和铁罐》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
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故事以语言对话为主告诉学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在。
要学会尊重事实,取长补短。
《池子与河流》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告诉学生:只顾亨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这几篇课文道理都浅显易懂,可通过读唤起儿童情感中的共鸣,在读
中体会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是本单元的另外
一个教学重点在《陶罐和铁罐》及《狮子和鹿》中,注意积累表示人物神
态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结合图画将故事内容及道理,简单
落实到书面。
第三单元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三篇精读课文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的,三首古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的造纸术,古代历史遗产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的名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
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本单元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是教学重点。
《古诗三首》以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三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
节日情景。
《纸的发明》一课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
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赵州桥》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了解一句话是怎
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本
单元的难点,《古诗三首》一课的活动提示是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纸的发明》课活动提示是小组内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小组内交流一下。
《赵州桥》课后习题是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和同学交流。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第四单元
本单元围绕“发现”编排了《花钟》和《蜜蜂》两篇精读课文及《小虾》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自然界的动植物来展开的,有依时次第开放的花钟,有识图的蜜蜂,还有好胜的小虾。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本单元借助关键句概括
一段话的大意是教学重点。
《花钟》以用美丽的花钟开启学生的观察之旅,学习一二段用句话概
括段意的特点。
《蜜蜂》一课理清实验的步骤,概括实验步骤,学习文章语言严谨的
表达方法,并明白科学实验要严谨。
《小虾》要学会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体会文章中细致生动的
描写。
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
学会概括。
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是本单元的难点,《花钟一课的小练笔练习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写法;《蜜蜂》的实验步骤梳理则让学生明白观察和记录要有顺序,表达要严谨;《小虾》在练习概括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用细致生动的语句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第五单元
本单元围绕“想象”编排了《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习作。
两篇精读课文人物对话有趣,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充满童趣,插图设计精美,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小真的长头发》是根据日本画家高楼方子同名绘本改编的故事。
故
事内容极富想象力,讲的是留着妹妹头的主人公小真靠自己的奇思妙想和
巧舌如簧,让留着长头发的小叶和小美由一开始的“美得不行”到后来的“听得入了神”,并开始羡慕小真的故事。
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稚趣的问答使得整个故事充满戏剧张力。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中国作家顾鹰创作的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
生活的童话故事。
故事将人与动物、植物彼此相遇与认描绘得有如童年生
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得不同牛命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
这两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富有想象的
故事情节,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特点,并激发学生想象思维抓关键词体会
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创编故事的尝试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小
真的长头发》及《我变成了一棵树》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写的神奇、有
意思的情节,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拓展思维,进行语言文字
积累与运用,尝试创编故事,为进行单元习作打好基础。
第六单元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
本单元围绕“童年”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只窝囊的大老虎》《肥皂泡》三篇精读课文和《我不能失信》篇课文。
前三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语言文风各有特色。
作家用活泼风趣,充
满诗情画意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在童年的百
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缤纷的世界。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童年的水墨画》是张继楼先生的三首儿童诗,分别描绘了乡村孩子们溪边垂钓,江上
戏水,林中玩耍的情景,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则更像是一篇令人忍俊不禁的记事作文,作家
叶至善写了小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演出机会,扮演一只大老虎,但却因
为太紧张而演砸锅的一次难忘而有趣的经历。
演出前后丰富的心理变化及
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是这篇课文的特色。
《吹肥皂泡》是冰心先生回忆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时快乐而美好
的感受,描写了泡泡美丽而丰富多变的形态,并对泡泡会飞到哪里去展开
了美好的遐想。
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写的是革命家宋庆龄童年时因为和朋友约好
而放弃了去伯伯家做客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宋庆龄守信用的美好品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如《童年的水墨画》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诗句中隐藏的画面内容。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小作者的心理活动变化。
《肥皂泡》则可以通过观察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贴切。
《我不能失信》则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包含道理的句子。
还有查字典,查资料、向别人请教等学习方法。
习作的教
学内容是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他的特点。
第七单元
本单元围绕探索自然奥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地平线》三篇精读课文。
另包括“口语交际”内容是如何正确的劝说同学不坐在楼梯的把手上往
下滑。
“习作”是学会整合信息介绍国宝大熊猫。
本组课文以问号带领学生了解更加奇妙的世界,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并学会带着问题在天地间遨游。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
《我们奇妙的世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颜色形状、尺寸等几
方面介绍了存在于天空和地球的宝藏、财富。
天空的宝藏以一天的时间为
顺序,介绍了日出、云彩、雨、落日、繁星等。
地球的财富以四季的顺序
介绍了植物、季节色彩、冰雪等。
启发读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海底世界》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
2-6白然段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海底的植物和海底的矿
产资源五个方面来分别介绍偶尔海底世界。
相关自然段围绕中心句把海底
世界的相关方面介绍清楚。
《地平线》是贾平凹的一篇哲理散文,含义较为深刻,要让学生初步
领会地平线的含义,并读好老人和“我”的对话,想象对话时的神态和动作。
边读边启发学生想象画面。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会初步整合信息,介绍种事物。
在《我
们奇妙的世界》和《海底世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围绕中心句
介绍事物的特点。
如:《海底世界》中第三自然段围绕声音作者写了哪些声音,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明白方法后进行说话练习。
并在习作中根据查
找的资料了介绍大熊猫,学以致用。
第八单元
本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这个专题编写。
有单元导读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
地5部分内容组成。
单元导读明示了本单元以故事为专题,明确了本单元的两个学习目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四篇课文四个故事,有的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有的以心理描写的形式
展开。
其中有两篇是根据民间故事整理的,但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题
目的阅读期待性很高,故事的趣味性很强,儿童化的色彩浓厚。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通过急性子顾客与慢性子裁缝对服装的
四次不同要求及反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的故事。
《方帽子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人们坚守的“从不改变的方帽子店”被孩子们创新的“各式各样的帽子店”取代的故事。
《漏》则围绕老夫妇雨夜说“漏”,老虎和贼怕“漏”为线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想象奇妙、情节奇特、趣味十足的民间故事。
《枣核》则讲述了枣核借助自己特殊的身材和聪明才智挽救了乡亲们
的财产,惩处了县官的故事。
口语交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对讲述人和听者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习作则要求根据文字信息结合画面,选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其相反的
特征,编一个童话故事。
语文园地既有单元知识的整理与巩固,又有知识的拓展运用与积累。
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时,要注意创设学生积极参与
体验的教学活动,充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整理和积累复述的方法。
将两个单元目标落到实处。
建议本组教学可用12-1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