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节日:凉山彝族年(中国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凉山彝历新年2023年几月几号

凉山彝历新年2023年几月几号

凉山彝历新年2023年几月几号凉山彝历新年2023年几月几号彝族年2023年11月20日至26日。

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

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

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

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20XX年5月23日,彝族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库史木萨,孜莫格尼就是新年到了,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彝族地区,一般在农历十月左右过彝族年。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史"即新,意思是新年。

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彝族年的形式彝族年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

彝族年有很多传统的规矩,主要有:过年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一坛荞麦甘酒。

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豆花等。

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同时,每家在门口前放一堆柴禾,以便过年时点火薰烟。

这是象征迎接祖先回来过年。

大年三十天刚破晓,各家各户在简易坑灶内点燃篝火,烧着烫猪水等待杀年猪的小伙们到来。

杀年猪时要分长幼,先从长辈和年长人家的猪杀起。

杀猪的人到来时,主人家向他们敬上“杀猪酒”,彝语叫“乌色志”,彝族人民最爱看年猪的心、胆、胰腺、尿泡等脏腑。

心代替来年的气候,捏起质地硬者说明来年天旱,质地软说明来年无涝,胆和胰腺代替来年主人的吉兆,胆液不多也不少和胰腺体无迹象是表示来年主人家吉祥如意,反之就有不吉祥的事。

2022凉山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2022凉山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2022凉山彝族年是什么(shén me)时候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qìnghè)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2022凉山彝族年放假时间(shíjiān):11月20日至26日放假调休,共7天。

11月18日(星期六)、11月19日(星期日)上班。

【彝族(Yízú)年来历】彝族年,凉山彝语叫“库史〞即“过年〞。

“年〞彝语把它叫做“库〞,其义为:转、回、回转、回归、循环。

彝族时空(shí kōnɡ)观念中一般把最北的端点为起始点,太阳冬天日落点南移到最南端后,不再南移,在此停留几天后又往北移。

此端点称之为“布古〞,意为“太阳转回点〞。

然后到夏季时太阳落点又移到最北的端点,就不再北移而回归南移,此端点称之为“布久〞,意为“太阳回归点〞。

此后日渐南移,到最南的端点。

从最北的端点到最南的端点一个往返周期就是一年。

这一时间就在冬至--------夏至-------冬至的前后。

彝族年就一般在冬至“布久〞的这个时候过。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

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

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场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

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

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

所以有着彝历年过一个月的诠释。

彝历年带有庆贺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六畜兴隆,万事如意之意思。

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

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

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收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新年风俗

彝族新年风俗

彝族新年风俗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

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

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

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历史渊源有关彝族年的来历,各彝区也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叫俄布科散的彝族小伙子,很尊重孝敬母亲,但他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终年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为了让母亲快乐起来,他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但都无济于事。

一年秋收后,俄布科散宰鸡杀羊,敬奉祖灵,邀请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们串门聚会,大伙儿在锅庄旁开怀谈笑,终于使心情抑郁的母亲露出了笑脸,俄布科散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秋收结束后,他都会举办同样的活动。

彝族年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彝族人追思先祖、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

彝族年节的周期是三天,但是在正式过年前,就开始了敬祭祖灵和敬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

这个仪式叫“九龙几”,由于音译异写的差别,有的异写为“觉龙几”“炯洛基”“觉洛基”等,有人意译为“换年祭”或“迎祖仪式”。

作为正式过年的前一天举行的迎祖仪式“九龙几”,由男性家长主持,参加者为家中全体成员,一般在傍晚举行。

其核心内容是迎接祖先与儿孙团聚,表达子孙的孝敬,并祈求祖先赐福,共同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彝年节。

彝族民众信奉万物有灵,家家供奉祖先灵牌“玛都”。

届时,家家户户掸尘除秽,穿上新装,相聚于火塘边,由主持者手捧鸡肉、猪肉和酒等祭品面向“玛都”念诵祭辞,然后将祭品敬献祖灵。

献祭品的内容在各地、各家有所不同,有杀猪祭的,有杀鸡祭献的,也有用豆腐、腊猪肉等祭祀的。

彝族认为,祖上多代为工匠、英雄、毕摩的,他们会变成护佑神福佑于人。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彝族有什么节日

彝族有什么节日

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源于汉史记载的“西南夷”,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登记了800多万人,越、老、缅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彝族有什么节日,希望有所帮助!1、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2、彝族年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3、赛装节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

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4、密枝节密枝节也叫“祭密枝”。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

密枝节流行于滇南彝族地区,特别是石林的彝族人的重要祭祀性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头一个属鼠日到属马日举行,历时七天。

节日前一天,民间祭祀神职人员要把密林中的祭祀场地打扫干净,在神树下布置好神坛和神门。

节日的第一天,天刚亮,祭祀人员在总管见集中,然后相司扛一根竹竿在前面领路,毕摩摇着神铃跟在其后,大队人员携带家什、食物,赶着牲畜走在最后。

进入密林中的祭祀场地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杀牲,有的烧火做饭……饭前举行祭神仪式,祭祀以村寨为单位,人们跪在神坛前,由毕摩念经祈求神灵保佑寨子里的人平安。

祭拜神灵后,人们要吃祭饭。

下午,在林中摔跤娱神。

晚饭后,与神灵道别而归。

在七天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不下地干活,男子可以上山打猎,妇女在家做针线活。

彝族的风俗习惯:彝族年吃彝族美食

彝族的风俗习惯:彝族年吃彝族美食

彝族的风俗习惯:彝族年吃彝族美食
彝族的风俗习惯:彝族年吃彝族美食每年农历10月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年。

彝族年,彝语称为“诺苏库斯”。

“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这是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也是彝族一年中最喜气的节日。

今年的彝族年是11月20日至26日。

彝族年被称为嘴巴上的节日,是彝族同胞在一年收获后庆贺丰收的狂欢日,以美食来庆祝是最恰当,也最热情的庆祝方式。

在传统的彝族村寨里,寨里人这时爱吃“团圆饭”,从这家吃到那家,又从那家耍到这家,来来往往,欢欢乐乐,要是外民族人路过寨边,将被拉住吃够喝足酒醉饭饱后,实在挽留不住才让上路。

彝族年来临时,大家都只管尽情地玩,尽情地喝,尽情地唱。

对于传统的彝家人来说,除了要提前准备好足够喝的美酒,自然也少不了各具特色的美食。

彝族过年一般都要杀过年猪,按照彝家的食俗规矩,猪头要分成两半腌好,一半是留着主人家自己吃或招待客人,另一半过年后的几天内,算好吉日由女婿送给自己的岳父母。

其他部位的猪肉除过年吃外,一般都将腌成腊肉慢慢吃。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的地区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那么您知道彝族人都会过哪些传统节日吗,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彝族民族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彝族民族传统节日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云南省弥勒县西山一带彝族阿细人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

节日头一天,远近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到指定的摔跤场上参加或者观看小伙们的摔跤比赛和姑娘们的“跳月”,“跳月”是一种随着音乐节拍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的集体舞,同时还要拍手和原地跳转。

第二天晚上,手举火把的年轻小伙组成的火龙和姑娘们组成的火龙,分别从村子的不同方向游到“公房”门口的广场上,然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老年人则点燃火把在房子里面绕来绕去,以示驱魔除灾。

据传说,很久以前,居住在金沙江边的彝族人被洱海的一个奴隶主抢去充当奴隶。

他们被强迫在洱海边修建一座高塔。

奴隶们在阿真的带领下,利用巧计在黑夜杀死了那个奴隶主,并救出了其他奴隶。

天亮了,奴隶们聚集在洱海边,弹着三弦、吹起竹笛,尽情耿唱、舞蹈,直到太阳落山。

这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彝族各村寨杀猪宰牛纪念这次胜利。

慢慢地,就把六月二十四日定成节日。

又因火把在那次起义中起了关键作用,人们又在二十五日的晚上,举着火把游行。

后来,人们决定将两天的活动合并为一,因此这个节日也叫做“火把节”。

云南省迪庆一带彝族也有过火把节的习俗,时间在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二天。

节日第一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

姑娘妇女们烧火宰鸡,炒制燕麦麻子泡。

小伙子则上山打猎。

下午太阳偏西时,全家人站在羊圈门口迎接上山数月以来的羊群,并清点羊数,家长还把炒熟的燕麦麻子泡撒向羊群,祝愿羊儿繁衍发展。

二十五日,是剪羊毛的日子,清早起来,人们就把烤荞饼、炒燕麦麻户泡花、剪刀、指套等准备好。

剪羊毛以家族为伙。

先将煮熟的羊肩胛肉块放在荞饼上,给牧羊人吃,并向他敬酒,请他剪第一刀。

关于彝族的风俗

关于彝族的风俗

关于彝族的风俗
(1)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端庄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

国内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一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中下旬选吉日过春节。

(2)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一年公历的六月二十四日,经历三天。

节日期限内,大伙儿穿着盛装,集中在村子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演唱、民族舞蹈、赛马会、斗狗、斗羊、跌倒、选秀节目等,主题活动的內容各种各样,热闹非凡。

⒉婚恋:彝族婚后生活的特性是同祖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

这一特性在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具体表现得更加显出,国民大革命前若异族通婚,按习惯法要处死或逐出家族。

严禁家支内婚,同宗、同宗联婚看作乱伦,违者惩治死刑。

严格执行等级内婚,剥削阶级的兹莫和诺合与被统治阶级的曲诺、啊娇、呷西正中间,禁止联婚,婚内出轨关系也在严禁之列,违者均要处死。

3.丧葬:绝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四川大凉山彝族实行遗体火化,葬后,就地基坑开挖、石盖严,或将骨灰放进袋,用马驮藏于岩穴。

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庆典,用一寸左右的竹子,项目外包白羊绒,缠道德底线,放入长五寸、挖有槽的棍子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棍两侧,挂在一
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制作了,彝语称作“马都”。

“马都”置放屋子里梁下上面祖先牌位上。

祖先牌位是家中最高尚的地域,不可以环境污染。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呢?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彝族年、火把节、跳公节、补年节、赛装节、庆年节等。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

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

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

凉山彝族年怎么过_节日习俗

凉山彝族年怎么过_节日习俗

凉山彝族年怎么过凉山彝谚说:“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彝族年是嘴巴的节日。

”彝族年的饮食文化又包含着彝族浓厚的传统宗教习俗、朴素的道德观念、待客礼仪和饮食禁忌。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凉山彝族年,欢迎大家阅读。

凉山彝族过年都在秋收后的农历十月,按传统择吉日进行,时间不统一。

彝语称过年为“库石”,是“新年”之意。

过年的饮食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并很有讲究。

凉山彝族过年的饮食传统的习俗一、烧肉敬祖灵这才算过年的开始。

首先,用年猪各部位有代表性的肉切成块,在火塘里烧烤,然后盛入木盘中,放上盐,插上竹签,中间放上一杯酒,由主人家的男人在内屋的灵台前和屋檐下念经敬奉祖先。

烧肉敬祖灵完毕后,先由男主人喝上第一口年酒、吃上第一口年肉,然后由家人一一品尝。

过年猪肉,除第一天晚饭食用部分外,以整体(内脏、眼脚除外)置于内屋灵台上祭祖,三天之内不能随便翻动。

祭祖过后,全家聚在一起开始吃年饭。

如果发现邻居没宰杀年猪,男主人就在祭祖之后给邻居送去砣砣肉,并致新年祝福。

彝族吃年饭,要体现富有、安乐、庄严,既要有规矩、庄重,又要活跃、愉快。

凉山彝族过年的饮食传统的习俗二、杀过年猪彝族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过年猪,一般不兴杀其他的牲畜。

而过年猪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如不带任何残疾和缺陷,不用老母猪,不要尾巴短小,总之要形象完美无缺,没有其他异兆。

一个村寨宰杀过年猪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秩序,辈分高者先杀猪,辈分低者后杀猪。

杀年猪时,要先喝“杀猪酒”,每个参加杀年猪的壮汉都得喝上一口。

然后用烧红了的石块、金丝竹、清水同放一木瓢或木钵中,以纯洁的蒸气进行净化,以除去年猪身上的所有邪气,这表示对祖先神灵的诚心敬奉。

彝族喜欢用高山上的干蕨草烧肉,因为蕨草为吉物,也易燃而且味香。

用蕨草将年猪的毛烧尽并烤黄猪皮后,再用炭灰和水涂抹刮净,这样的猪肉没有水气,鲜嫩而味美。

凉山彝族过年的饮食传统的习俗三、第二天过年的第二天便可以串门喝年酒,男人们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弹着月琴、唱着年歌,在这家喝,在那家闹,制造节日的欢乐气氛。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对于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至今,彝族的人民对于过年十分重视,其内容很丰富,十分热闹,充满了浓厚的色彩,更是一个民族特色的体现。

彝族年是几时呢?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彝族文化的角度去看看吧!彝族年来历彝族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

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

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

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

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

所以有着彝族年过一个月的诠释。

彝族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

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

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年传说很早以前,山上住着一户三弟兄的彝族人家。

他们年年辛勤种植,却年年被天王派来的神兵天将拱翻土地,破坏庄稼。

有一年他们逮住一个天将,大哥主张杀,二哥主张打,老三则主张问清楚了再打再杀。

老三问天将,天将说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坏事的,并且知道了天王妄图垄断大地,将要开决天河的事。

弟兄三人问天将怎么办,天将说:“老大在山脚下修一座锡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铁房,老三在山顶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难了”。

弟兄三人按天将说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进去,结果十三天后,浩浩荡荡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住在锡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铁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没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后停留在一个山头。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来很多逃难的飞禽走兽,老三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死里逃生的客人。

后来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儿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飞禽走兽,就商量着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拨开云头,巡视人间,发现山头还剩下一座房子,房顶上还有一只乌鸦正鸹鸹高叫。

彝族年(彝历年)

彝族年(彝历年)

【库斯】
意为新年,主要内容是祭祖,早晨鸡叫以后,全村就要宰杀年猪,年猪要从同村同寨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吉凶,以猪胆饱满、色泽好,胰平展,无缺陷,尿包丰满为吉祥,预示来年人畜兴旺,家人安康,粮食丰收。同时分“舍富”、“舍民”两餐进餐,“舍富”主要是祭奠祖先,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舍民”是全家人集体餐。吃完“舍民”后,男子们要将猪肉切成条块,妇女们则要灌制好香肠,并当天要将鲜肉和香肠挂在火塘上烤烤,同时以展示主人家的年猪肥,人吉祥,并且显示出主人的富裕。
【朵博】
意为月首(即一个月的头一天),早晨鸡叫主人就要起床做心肺三鲜汤,既将心肺捣烂,放在锅里将油熬出来后,放入水加豆芽、干(鲜)笋等,做成三鲜汤。早晨起床全家人就要享受这顿三鲜汤的美味。上午由妇女们组织全村孩子祭果树,既“社日”仪式。每个儿童要带猪前蹄一只及意节粑(细玉米粑)等,选一棵长势丰茂的果树,由一孩子上树伴树神,众孩子在一妇女的带领下祈求树神要多结果子,让孩子们,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等,然后将孩子们带来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树丫上或树皮之中。社日结束后是拜年,彝族年的拜年场面壮观热闹,一般数十人一组,从整个寨子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时主人家端上泡水酒,让大家喝,同时,拜年队伍还要为主人唱贺新年歌,年轻人跳舞、摔跤、跳锅庄等。大家不分彼此,不分亲疏,一起快乐到通宵达旦。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觉罗基】
时全家团聚,或杀猪、杀鸡,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等事宜。

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彝族的节⽇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西壮族⾃治区西北部,总体上呈⼤分散、⼩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

四川凉⼭彝族⾃治州以及⽯林彝族⾃治县、禄劝彝族苗族⾃治县等19个⾃治县,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

此外,北⾃⼤渡河,南到云南国境线,东⾃乌江,西抵澜沧江都有彝族⼈⼝以村为单位的零星分布,这些地区的彝族⼀般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

另外,在越南、⽼挝、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国家也有近3万多彝族⼈。

其中,越南有1万多彝族。

彝族有⾃⼰的语⾔⽂字。

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

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六⼤⽅⾔和⼟语,⽅⾔之间差别较⼤。

彝族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彝族不同的传统节⽇也有其不同的社会功⽤。

开新街 云南峨⼭彝族的传统节⽇。

时间在农历正⽉初⼀后的第⼀个赶街⽇。

旧时峨⼭⼀带彝族每年的⼤年三⼗晚上焚⾹祭神后,各家就互不往来,直到正⽉初⼆或初三各寨举办民间灯会、龙会、虎会、地会时才相互往来。

待到开新街后,⼈们才下地⼲活。

开新街这⼀天⼈⼈都要穿上新⾐服、吹奏起各种古⽼独特的民间乐器,耍着龙灯、虾灯、狮⼦灯、彩船灯,跳着热烈奔放的花⿎舞,从各村寨朝指定街场上涌去。

街场上,点三声地炮,地炮⼀响,便有⼀位德⾼望重的长辈讲话,祝愿当年风调⾬顺、五⾕丰登。

接着举⾏各种⽂艺表演和娱乐活动。

晚上,年轻⼈还要燃起簧⽕,继续歌舞娱乐。

有的地⽅还有在松⽑席上吃“开新街饭”的习惯。

开新街期间,⼈们还要在货摊上购买春耕所需的⽣产资料和各种⽣活⽤品。

姑娘节 ⼜称“姑娘街”,云南⾦平彝族姑娘们的节⽇。

时间在春节后的第⼀个赶场⽇。

届时,除彝族姑娘外,瑶、苗、哈尼族的姑娘们也要来参加。

歌舞是姑娘节的主要活动。

姑娘们在街场上⼿拉⼿围圈歌舞,展⽰⾃⼰的青春,表现⾃⼰的美貌。

买卖货物是姑娘节最有特⾊的活动。

这天,歌舞过后姑娘们要把⾃⼰带来的⼭货、药材卖掉,然后购买花边、丝线、银质⾸饰。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夜:;火把节;一般在阴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夜里举办,是彝族盛大游戏的节日。

到时候要宰牛、杀羊,祭献先祖,有的地方也祭土主,互相饮宴,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共度3天,头一天全家人相聚,后2天举行摔倒、赛马会、斗狗、竞舟、拔河赛等丰富的主题活动,随后举办隆重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当华灯初上后,大家挥舞火堆,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越岭过田,相互之间往别人的火堆上撒松脂粉,打火堆仗,漫山遍野映照得好似白天。

照彝族的风俗习惯,在火堆上撒松脂粉,使火堆嘭地腾空而起一团绚丽多彩的火苗,并吹拂一股香味,是表明一种美好的愿望:晚辈对老一辈撒,是尊重,祝愿长命;老人对小辈撒,是抚摸,祝福有利; 平辈互撒,是亲密无间友好;青年人男女互撒,则是相恋的逐渐。

南路、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内,大家弹着大三弦,跳起来阿细跳月,与此同时举办摔倒、斗狗等主题活动;楚雄州、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办传统式的祭火典礼。

节日盛宴,在彝族聚居地的深山中,四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色十分壮阔。

彝族年彝族年,彝语称之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春,是尺寸凉山彝族传统式的祭拜兼祝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中在阴历10月,农作物收种完成的时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春节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觉罗基全家人团圆,或宰猪、杀猪,祝贺当初人财两旺,明年幸福安康等事项。

库斯意为新春,具体内容是祭祀,早上鸡打鸣之后,全村人就需要屠宰年猪,年猪要从一个村同寨年老或学识渊博的人家逐渐,先后序屠宰。

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卦主人的凶吉,以猪胆圆润、颜色好,胰平整,无缺点,尿包丰腴为吉祥如意,预兆明年人和动物昌盛,家人安康,粮食作物大丰收。

与此同时分舍富、舍民二餐用餐,舍富主要是祭拜先祖,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开,供奉祖先。

舍民是一家人团体餐。

吃了舍民后,男人们要将生猪肉切割成条块,女性们则要灌法好火腿肠,并当日要将小鲜肉和火腿肠挂在火塘上烤烤,与此同时以展现主人的年猪肥,人吉祥如意,而且展现出业主的富有。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时间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至8月16日放假调休,共7天。

8月6日(星期日)、8月19日(星期六)上班。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来源实质与火有关。

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

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火把节的寓意1、祈求神明的保佑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驱赶邪恶和疾病。

因此,火把节也是一种祈求神明保佑的仪式。

2、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在农业社会中,收获的丰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助力。

火把节是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是云南民族村除泼水节以外的品牌大型节庆活动。

每年火把节期间,景区都会推出一些别具特色的节庆活动。

在保留“祭火、巡游、、火把打跳以及激情火把狂欢”等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火把节还特别邀请了彝族哑巴表演队、白族唢呐乐队、斗羊队等,进一步丰富和营造“精彩火把节、经典火把节、欢乐火把节”三个时间段。

同时还新推出了“火把节选美、纳西族东巴祭火、火把跳赛”等项目。

除了阵容强大的少数民族拦门敬酒迎宾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红、大三弦等乐器伴奏外,还有刺激好看的牛王争霸,斗羊比赛,激情热闹的彝族祭火仪式,将民间民俗的味道彻底还原,让游客感受多个少数民族的激情四射,体验独具特色的狂欢盛事。

准备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

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彻夜不息。

选人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

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

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

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多种条件。

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

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

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狂欢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

2020凉山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2020凉山彝族年是什么时候

2020凉山彝族年是什么时候2020凉山彝族年是什么时候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2020凉山彝族年放假时间:【彝族年来历】彝族年,凉山彝语叫“库史”即“过年”。

“年”彝语把它叫做“库”,其义为:转、回、回转、回归、循环。

彝族时空观念中一般把最北的端点为起始点,太阳冬天日落点南移到最南端后,不再南移,在此停留几天后又往北移。

此端点称之为“布古”,意为“太阳转回点”。

然后到夏季时太阳落点又移到最北的端点,就不再北移而回归南移,此端点称之为“布久”,意为“太阳回归点”。

此后日渐南移,到最南的端点。

从最北的端点到最南的端点一个往返周期就是一年。

这一时间就在冬至--------夏至-------冬至的前后。

彝族年就一般在冬至“布久”的这个时候过。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

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

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

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

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

所以有着彝历年过一个月的诠释。

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

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

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年习俗】彝族年的习俗1、年前准备择定吉日、准备年货、节日柴草准备和搞好房内外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过年没有固定日期,各地也不统一,一般是以自然村寨为单位,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毕摩择定。

彝族火把节的习俗仪式有哪些

彝族火把节的习俗仪式有哪些

彝族火把节的习俗仪式有哪些彝族火把节的习俗仪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按他们的传统习俗,火把节要过三天。

关于彝族火把节的习俗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

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1、火把节第一天祭火,祈盼阖家平安这一天清晨,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

男人聚集河边杀猪、宰牛、打羊分肉;妇女在家忙着煮荞馍、磨糌粑面,准备以后两天的熟食。

再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另外,这一天彝族火把节的习俗仪式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每家都要杀一只鸡,并察看鸡舌、鸡胆、鸡股,以占卜来年的吉凶,随后烧鸡祭祖,祈盼阖家平安、牲畜兴旺。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2、火把节第二天传火,选美彝族火把节的习俗在这一天,四乡八部的人们穿带节日的盛装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寨潮水般涌向青山环抱的火把场,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这天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极富原始情趣和乡土气息。

彝族火把节的习俗仪式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2022年彝族年是几月几日

2022年彝族年是几月几日

2022年彝族年是几月几日答案:11月20日左右。

拓展: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

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

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

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2022年凉山州彝族年:11月20日至26日放假调休,共7天。

11月19日(星期六)、11月27日(星期日)上班。

凉山彝族新年是彝族民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时机。

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由当地通晓天文历法而德高望众的德古推算决定,除猪、龙、牛、鸡、蛇日不宜定为年节外,其余日子均可。

如果过年之时有人去世,以后也应避免择定此日。

凉山彝族新年活动库什;第一天是“库什”,这天天还未亮各家各户就起来,男的在家清扫祖宗灵位,洗涮敬奉祖灵的餐具,磨刀,宰杀过年鸡,妇女们争相汲水,做荞饼。

荞饼和鸡肉煮熟后,用木碗装好鸡头和两块腿肉、三个荞饼再敬祖灵。

杀猪,猪杀死后,男主人便拿出烟和酒招待前来帮忙的人,女人和小孩就开始用蕨草烧烤褪毛。

男人们到其他人家帮忙杀猪。

郊外野炊;彝语叫“窝系拉古格”的祝平安的活动,然后尽情的游玩。

第二、三天每天早晚都要敬奉祖灵,女人在家里做冻肉、装香肠,男的外出串门拜年,唱过年欢歌。

年歌辞意大体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唱如何热情迎接祖宗灵魂来到人间欢聚,二是颂主人家艰辛准备年货,三是说过年欢歌歌词的来源,四是祝祖灵保佑子孙清静平安人财两旺。

他们唱到谁家,谁家便热情款待,极尽欢乐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节日:凉山彝族年(中国传统节日)
彝族年彝语叫做“库施”,这是根据彝族的太阳历,一年为十个月来确定的,故有称这为“十月年”的。

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一个家族或一个村寨范围,经过选择节日确定。

彝族年习惯上是三天。

第一天凌晨,全家一大早清洗房屋,清洗用品。

在屋侧烧起火堆,袅袅青烟就是请祖先回家来与子孙后代相聚的信号民。

有的还让孩子们在门外喊:“阿普(祖父)回来呀!阿玛(祖母)回来!......”天亮以后,寨子里的小伙子们便聚在一起,分别给各户杀年猪。

杀不起猪的,全村多数人家都要送猪肉,以示关心和团结。

杀年猪时,以猪死得快、血流得多为喜。

主人家的长者还要给杀猪匠倒上一杯“杀猪酒“致谢。

晚间,各家则把猪头、酒等祭品献在内室的祭台上。

年节期间,全村人在晚上还要挑锅庄舞守岁,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跳舞、唱歌,炉火不熄,灯火不灭。

第二天,孩童们则到郊外野炊,彝语叫“窝系拉古格“的祝平安的活动,
然后尽情的游玩。

第三天是新年结束的日子,家家户户重新把头两天献上的祭品煮熟,在鸡鸣前恭恭敬敬地举性仪是送祖先,送行的人们还不停地祈祷:“但愿这一年祖先再回来同我们一起过年。

从这天起,已出嫁的姑娘们,穿上簇新的民族盛装,背着酒、肉、熟鸡蛋、香肠、炒面等礼品,同丈夫、子女一起专程回娘家看望父母,走亲访友,直到此后五六天,彝家的年节才算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