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与医疗管理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医疗机构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医疗机构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医疗机构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

一、信息化建设对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通过信息化系统,如电子病历、预约挂号、在线缴费等,患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同时,医护人员可以快速获取患者的病历信息,减少重复检查和询问,提高诊疗效率。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信息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如病床、医疗设备、药品等,便于医疗机构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3、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规范医疗记录的书写和管理,确保医疗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风险。

4、加强医疗管理决策数据分析和报表系统能够为医疗机构的管理层提供全面、准确的业务数据,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如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绩效考核等。

二、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1、信息系统集成度低许多医疗机构内部存在多个独立的信息系统,如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等,这些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2、数据质量和安全性有待提高部分医疗机构在数据录入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数据质量不高,影响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

同时,医疗数据涉及患者隐私,信息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但一些医疗机构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存在漏洞,容易导致数据泄露。

3、人才短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医疗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相对短缺,限制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发展。

4、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备购置、软件系统开发、人员培训等。

浅谈医院信息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浅谈医院信息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浅谈医院信息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1. 引言1.1 医院信息管理现状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医院信息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信息管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系统不互通、信息流程不畅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医院仍在使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信息记录不便捷,存在着信息丢失、泄漏的风险。

2.信息系统不互通:不同科室或医院之间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孤岛,信息共享不便,导致医疗信息无法实现全面的整合和共享。

3.信息流程不畅:医院信息传递和管理流程繁琐,存在着信息传递延误的情况,影响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信息安全问题:医院信息管理中存在着数据泄露、信息被篡改、系统遭到攻击等安全隐患,给医院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

医院信息管理亟需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举措。

1.2 医院信息化建设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也逐渐向信息化快速发展。

医院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管理也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内部的信息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医院信息化建设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患者数量的增加,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手工记录和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医院信息管理的需求,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各地医院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信息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信息化系统,提高信息利用价值。

医院信息化建设背景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投入和推动力度,促进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科学化。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
3.强化信息资源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推动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七、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推广与宣传
1.积极宣传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和成果,提高全院上下的认识和支持。
-通过内部会议、培训、宣传册等形式,普及信息化知识。
-利用院内外媒体平台,展示信息化建设成果,提升医院形象。
2.定期公布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绩效考核结果。
-公布考核结果,提高透明度,接受全院监督。
-根据考核结果,调整管理策略,促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十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推广与应用
1.推广信息化建设成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在全院范围内推广高效的信息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将信息化成果应用于临床、教学、科研等领域,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规范,促进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
-引入国际国内先进的信息化标准,提升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
3.推动医疗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医疗服务协同性。
-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共享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4.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破坏。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保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合规性。
1.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评估体系,定期对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评价。
-设立评估指标,包括系统性能、用户满意度、数据安全等。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信息化建设策略和计划。
2.加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实施项目监理制度,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疗质量管理的作用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疗质量管理的作用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疗质量管理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服务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各大医院纷纷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加强,可以更加规范化地管理整个医疗服务。

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医疗质量管理也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那么,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疗质量管理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呢?本文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控在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下,医院的医疗质量监控大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但如果是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往往会被忽略。

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各种软件系统对医疗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不仅可以及时反馈医疗质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疗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医疗人员作为医院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和意识对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医疗人员提供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交流环境,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多地接触到最新的医疗理论和经验,从而提高个人的素质。

同时,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增加医生的责任和义务感,因为所有的服务和操作都会被系统追踪和记录,这也可以促使医生更加注重细节和规范化的操作。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带动医院内部的整体协作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合作过程,更是一个内部协作和互动的过程。

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小组间整合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促进医疗服务的协同。

此外,信息化平台还能够通过推出在线协作工具和知识分享平台,帮助医疗人员间相互协作,促进医疗服务的提升和演进。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主要受益者,患者对于整个医院的质量和服务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更加贴近、优质的服务,例如在线预约、病历查询、医疗服务流程展示等等,这些操作都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的形象和服务质量。

智慧医疗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智慧医疗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究

智慧医疗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究智慧医疗是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是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来构建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智慧医疗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医疗体系的基石。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有机结合,实现医疗信息化全面覆盖的过程。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它涵盖了人员组织管理、流程规范化、平台架构设计、数据管理等一系列方面。

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主要包括电子病历、计算机影像、远程医疗、医学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

首先,电子病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是指将病人的病史、诊疗方案、治疗效果、费用等信息以电子方式进行记录,建立患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对医疗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这样一来,电子病历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患沟通,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其次,计算机影像技术是智慧医疗的又一重要方面。

它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D层扫描、X光透视、核医学等影像进行数字化、立体化、网络化处理。

这样,医生就可以远程查看、诊断、治疗患者的影像资料,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和病人等待时间,提高了医生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同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

再就是远程医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远程医疗咨询、预约、取号、缴费等功能,且可以为医生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甚至有望实现身体各部位的远程操控。

远程医疗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让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学数据挖掘也是智慧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大量病历、医学实验数据、遗传学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找到有价值的疾病信息,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对肺癌基因数据的挖掘,快速筛选出患有肺癌高危人群,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管理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管理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管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应用和管理。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管理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信息化建设应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包括如下内容:1. 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一个应用。

它主要包括电子病历、预约挂号、医生排班等功能。

通过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患者可以不用再排长队就医,即可轻松地挂号预约。

与此同时,患者的电子病历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漫长的病例手写已成为历史,医院可以通过电子病历更快、更精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医生工作站医生工作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它是医生在工作中的核心工具。

医生工作站包括电子病历、影像学、实验室、药房、处方等系统。

通过医生工作站,医生可以预约检查、开具处方,了解患者病情,方便地查看图片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成本控制系统成本控制系统是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医院通过成本控制系统,可以更快的了解成本情况、管理药品及耗材等费用,做出省钱决定。

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成本控制系统,实时分析花费情况,指导医生开药品、检查的选择,让医药费用进一步降低。

同时,成本控制系统也对医院财务收支情况的管理有着相当大的优化作用。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因此,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合理分配资源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医院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做出明智的决策。

他们应领会技术发展趋势,合理制订各项策略,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

2. 规范信息化应用管理人员应制定一套操作规范和相关制度,对医院信息化应用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处理。

针对数据保护、数据字典管理、权限授权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让医院信息化应用更加规范、正常地进行。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可以促进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然而,由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众多方面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因此必须制定一套规范、规程和标准,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行。

一、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医疗机构内部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的整合和共享,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信息化建设要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的各个方面,包括临床、后勤、行政管理等,确保整个机构的信息化程度。

2.安全性原则:医疗机构涉及到隐私和敏感信息,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数据的安全保障,包括信息的存储、传输和访问等环节。

3.标准化原则: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标准,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软件设施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

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1.硬件设施:医疗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和布置。

硬件设施的选购应考虑设备的性能、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软件设施:医疗机构应选择适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软件,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

同时,软件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便捷性,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

三、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管理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医疗机构应对数据进行详细规划和管理。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整合、共享和应用等环节。

1.数据采集:医疗机构需要对临床和行政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集的数据应包括临床诊疗数据、医疗服务费用数据、药品和耗材数据等。

2.数据存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院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医院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医院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一、引言医院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是我国医疗健康事业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下,医院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会对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医院管理上的重要性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探究如何科学规划,立足实际情况,推进医院管理数字化建设。

二、医院管理信息化1. 医院信息化概述医院信息化是指在医院的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中,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工作自动化和信息无纸化流转。

2. 医院信息化的价值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减少、医疗质量的提高以及诊疗安全的保障。

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患者得到更精细化的治疗和康复。

3. 医院信息化的现状当前,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着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管理推广困难等问题,导致一些医院仍然处于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相对较慢。

另一方面,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受到了国家政策法规规定的方方面面的限制。

三、医院管理智能化1. 医院智能化概述医院智能化是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起一套能够自主完成一定工作的医疗机器人、医学影像智能分析系统、智能就诊导航系统等智能医疗设备和系统,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普及。

2. 医院智能化的价值医院智能化的建设,可以让医院管理和服务更加智能化和科学化。

此外,医院智能化建设,还能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管理和服务成本,同时提高医疗质量,实现信息化时代下,医疗服务的普惠化。

3. 医院智能化的现状当前,医院智能化建设面临着技术研发成本高、普及推广困难、安全保障风险等问题。

此外,医院智能化建设还存在着医疗技术领域的科研经验不足、技术群体落后等问题,导致一些医院在智能医疗服务方面较为薄弱。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概述: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机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许多医疗机构仍然依赖纸质档案、手写医嘱等传统方式进行管理,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

尽管部分医院引入了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等信息化应用,但由于设备老旧、网络不畅等原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数据管理与应用:医院信息化建设涉及海量的医疗数据,数据管理和应用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然而,在大多数医院中,数据管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数据收集不规范、数据共享难度较大、数据安全性不足等。

同时,医院也未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发挥。

3.医务人员素质与培训:医院信息化建设还面临医务人员素质与培训的问题。

由于医护人员在接受医学教育的同时,未接受充分的信息技术培训,许多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较低。

这导致了医务人员在实际使用信息系统时的困难以及使用层面上的问题,也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和应用速度。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投资不足: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我国,很多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资不足。

这导致了医院信息系统设备老化,网络速度较慢,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应用。

此外,信息化建设也需要投入人力资源,包括技术人员和培训费用,但这部分经费也常常受到限制。

2.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医疗信息具有敏感性和机密性,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许多医院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和措施,导致数据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泄漏的风险。

同时,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交流难度也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分析

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分析

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分析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管理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医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医院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医疗行业的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的出现满足了管理工作的需求,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

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医院管理者更加便捷地获取与分析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影像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内容。

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医院管理者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信息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减少出错率、降低管理成本、改善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例如,通过信息化系统,医院可以更好地管理患者信息,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诊疗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在信息化建设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患者信息、医疗数据等进行采集与处理,医院管理者可以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五、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数据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医院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患者需求等信息,为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六、数据分析的应用范围数据分析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

通过数据分析,医院管理者可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行预测、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控等。

七、信息共享与协同信息共享与协同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信息共享与协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共享信息资源,促进医疗服务的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水平。

八、信息安全与医疗隐私保护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与医疗隐私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与管理挑战

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与管理挑战

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与管理挑战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医疗行业也紧跟潮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医疗信息化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及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体验。

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从技术角度来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首要问题。

医疗数据包含了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健康状况、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敏感内容。

一旦这些数据遭到泄露或滥用,将对患者的个人权益造成极大损害。

因此,如何确保数据在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成为了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挑战。

目前,虽然有各种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但黑客攻击、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风险仍然存在。

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的跨境流动和共享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存在差异,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跨境共享和分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者,医疗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也是一大难题。

由于医疗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医疗机构往往使用着不同的信息系统和软件,这些系统之间的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难以共享和交换。

这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协同效率,也可能导致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出现信息缺失或错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标准和规范,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但这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长期投入。

此外,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医疗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之一。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虽然为医疗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要求医疗机构及时跟进和应用这些技术,否则就可能在信息化进程中落后。

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管理层面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是资金投入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备购置、软件研发、人员培训等方面。

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合理分配资源,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正成为全球医疗卫生系统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

在医疗保健服务中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认可,这不仅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1. 信息系统架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一步就是构建一个合理的信息系统架构。

合理的信息系统架构可以便于医院管理,增加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和降低医疗管理成本。

一般来说,医院信息系统架构应该由医院管理、医疗保健服务、医学研究、药物管理等模块组成。

2. 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应用非常广泛。

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医疗保健服务、卫生药品管理、行政管理等领域。

其中,在医疗保健服务中,医疗电子病历、医疗影像、医疗检验等技术广泛应用。

3. 医疗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医疗数据中心是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

数据中心采用大数据处理机制,包括分布式数据处理等技术,为医院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现代化的医疗信息管理模式。

二、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1.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数据安全将是最大的问题之一。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必要的。

此制度可以包括制定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制订应急预案、实施数据备份等措施。

2. 信息技术培训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中,信息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医疗卫生信息化将为医院的各个领域的工作提供帮助,但同时它也需要医院管理层和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适应高新技术的需要,并能够更好地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

3. 建立卫生信息技术质量体系卫生信息技术质量体系是卫生信息化管理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套体系包括了管理流程、专业流程和信息选择和应用流程等。

这些流程将会充分发挥医院的优势,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更加便利患者和医生的工作。

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

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信息化正越来越成为医疗机构构建高效、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必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愈发重要。

本文从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以及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实践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信息化不仅仅是数字化的简单堆积积累,更是一种以信息、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全方位医学科技变革,是一种具有极高标准的、立体的科技体系。

信息是医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升医疗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医疗体系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的技术建设,二是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

技术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需要医疗机构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软件等。

医疗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需要保障其安全、稳定和高效,保障系统的连通性,保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在技术建设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把充分考虑到安全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仅有高技术、高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却不具备高度的安全防御能力是十分危险的。

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组织架构、制度管理、人员培训、信息系统集成和实施、数据标准化等方面。

在此过程中,医疗机构要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开展专业的医疗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实现医疗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数据持续集成。

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实践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实践中需要分别从几个方面入手,包括:1、信息化规划管理。

医疗机构需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信息化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并逐步实施,确保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信息化建设。

2、医疗信息化系统集成。

医疗机构需要把内部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建立强大、完整、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断进行改善和优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医疗机构的服务需求。

医院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在当今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社会,医院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数据管理的繁琐度、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医师的医疗决策提供支持等等。

1.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在过去的医院管理中,医生和护士都需要亲自对患者的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这种方法既费时又容易出错。

而通过信息化建设,医生和护士可以将患者的信息通过系统化的方式进行记录和管理。

医院管理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1 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减少管理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系统化的记录和管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快速地找到所需患者信息。

例如,通过电子病历文件,医生可以迅速找到患者的病史、药物记录、近期检查结果和医学图像等相关信息。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信息交流,还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信任感。

1.2 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通过信息化记录系统,医生和护士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信息,有效防止患者信息被泄露、篡改或者遗失。

同时,在患者信息完整性方面,通过系统化的数据记录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错误,保证患者评价的线上和线下数据一致性。

1.3 促进医疗决策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为医师的医疗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系统化的数据记录和管理,医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患者数据,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患者病情。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更为精确和透明。

而这对于患者来说,能够为其治疗措施的选择和结局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期待。

2.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在医院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些关键问题必须要考虑。

以下是一些关键问题的讨论。

2.1 数据的标准化如果不进行数据标准化,整个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将变得较低。

数据标准化可以使数据更易于比较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据质量,还有利于患者信息的集中监管。

因此,在系统化开发的设计和开发中,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数据表和填报规则。

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该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错误,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

本文将详细讨论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一、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原则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目标与原则:1.满足临床需求:信息化系统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满足医护人员在诊疗、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2.标准化与规范化:系统建设应遵循国家相关医疗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3.用户友好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学习成本。

4.信息安全:确保患者隐私和医院数据的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5.可持续发展:系统设计应考虑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的变化,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电子病历系统(EMR):用于记录和管理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诊断、治疗、检查、检验等。

2.医院信息系统(HIS):用于处理医院的各项业务流程,如挂号、收费、药品管理、住院管理等。

3.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用于存储、管理和查询医学影像资料,如X光片、CT片等。

4.临床路径管理系统(CPM):用于规范医疗流程,提高诊疗质量。

5.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

6.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平台:用于集中存储和处理数据,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系统建设的关键步骤现代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需求分析:充分调研医院的业务需求,明确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范围。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3.系统开发:采用合适的开发方法和技术,进行系统模块的开发和集成。

4.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安全。

5.部署与培训: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系统顺利投入使用。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医疗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为了推动医疗服务的现代化和优质化,医疗机构纷纷进行信息化建设。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规定。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信息化建设是将传统的纸质病历等医疗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等目标。

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病患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医疗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管理1. 系统架构设计医疗信息系统的架构应该科学、合理,能够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它应包括前台挂号、诊疗系统、医生工作站、药房、检验、影像等模块,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

2. 数据采集和管理医疗信息系统应能够实现病患基本信息、诊断、处方等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确保病患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 标准和规范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例如,采用国内外通用的标准编码,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和交换协议,确保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4. 数据备份和恢复医疗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并建立可靠的数据恢复机制。

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的安全保护,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三、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1. 人员培训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信息化培训计划,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和运维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 安全防护和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同时,要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漏洞修复,防止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入。

3. 数据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实施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审核。

对不符合规定的数据,要及时纠正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1.1 提升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性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无缝对接和数据的共享。

1.2 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更新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医院管理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二、优化医院流程管理2.1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院各项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2 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病历的电子化管理,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提高医疗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引入智能排班系统和医疗资源调度系统,优化医院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3.1 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2 引入医疗质量数据分析系统,对医疗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3 实施医疗风险管理系统,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四、强化医院信息安全4.1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和数据的保护和监控。

4.2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4.3 加强对医护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五、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5.1 积极推动医院各项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医院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

5.2 引入云计算和挪移互联技术,实现医院信息的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

5.3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

惟独不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医院流程管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信息安全和推动数字化转型,才干实现医院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一、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系统、透明、科学、动态地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患者安全和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评价、改进、监督、诊断、预测、预防和决策的全过程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采集与整合:通过对医疗质量相关数据的采集与整合,实现医疗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可视化呈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质量评价与监督: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过程中的医学工作、医疗质量进行评价与监督,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3. 医疗风险管理: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监测、评估和分析,提前预警和控制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4. 医疗质量改进: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过程进行绩效管理和过程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5. 科学决策支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医疗质量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支持,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优化医疗资源、改善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国纷纷将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作为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趋势,各国纷纷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信息化水平较高,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较为规范,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较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能力不足,数据质量不高,信息安全风险较大,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业务普及率不高,医护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能力不足等。

医疗卫生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医疗卫生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医疗卫生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意义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医疗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凸显。

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意义如下:1.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效率。

通过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建立可视化系统,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为医生和病人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2. 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通过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协同,避免重复的检查和治疗,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

3.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通过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提高服务的标准化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

4.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增强自身的信息化能力,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

二、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应用广泛,包括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等。

1. 电子病历电子病历是将传统病历中的所有信息数字化,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和查询的医疗记录的方式。

电子病历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并方便医患沟通。

2. 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如互联网、手机、视频会议等)进行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形式。

远程医疗可以方便患者在家轻松就医,缓解就医难的问题,同时可以节约患者的时间和交通费用。

3.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将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与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相结合,为医院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实现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三、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投入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投入管理制度,平衡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浅谈医院信息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浅谈医院信息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浅谈医院信息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医院信息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推进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协调,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患者在不同的医院就诊时,可以通过共享医疗信息,避免反复做重复检查,提高就诊效率。

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效率,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二、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1.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包括建设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建设远程医疗系统等。

这些都是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2.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医院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信息的加密和保护,确保医院信息安全。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和力度。

4.重视医院信息共享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重视医院信息的共享。

包括推进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医院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Ⅰ类切口
第一、二代头孢;头孢曲松 第一代头孢 第一代头孢 第一、二代头孢 第一代头孢 第一、二代头孢 第一代头孢
第一、二代头孢;头孢曲松;(去甲)万古霉素 无规定+氨基糖甙类 无规定
使用时间 <48小时
<24小时 <24小时 <24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48小时 <5天 <48小时 <24小时
科信息化管理的终极目标
电子病历的发展
2001 年以前
闭环的医嘱系统 word文书
2001.12009.8
非结构化基于关 系表的EMR系统
2009.8
全结构化基于 XML的EMR系统
电子病历的发展
目前,全院70个病区 医疗文书共51种 护理文书共9种
提供丰富便利的文书读写支持
自然语言的输入方式
自由文本区
用惊叹号、红、黄、橙表 示禁用、配伍、相互作用和 其他问题
提示药品详细说明书
配伍提示和药品说明
疾病诊断知识库
一级索引 二级索引 + 对应一级索引代码 三级索引 + 对应二级索引代码 ICD10名称 + 对应三级索引代码13303个 ICD10对应肿瘤形态学分类代码951个 ICD10对应损伤、中毒和外因代码320个
一体化病人综合视图
生理指标的变化情 况
化验指标的变化情 况
一体化病人综合视图
病人的本次 及历次住院
方便医生全 面了解和分

有效的临床知识库整合
诊疗常规整合 病历书写规范嵌入 检验危机值 药品配伍禁忌 各类医疗评估单
诊疗常规知识库支持
按照上海市卫生局颁布的《医疗护理常规》 丛书。 诊疗常规知识库目前共完成整理了2173个 诊疗条目,涵盖临床评估、检验检查、药 物治疗、处置、饮食和护理等要求。 提示规范的、常规的首诊计划,并列出应 执行医嘱,供医生修改确认后下达。
智能感知 精确定位
结构化数据 项
图文并茂的书写区
支持医学图例的处理和引用
提供常用医学符号、上下标、指 标运算表达式等多种工具
结构化的模版机制
提供院级规范模板和科室病种模板,支持模板嵌套
支持各份模板之间的依赖性引用
支持DPC多层次嵌套逻辑
结构化数据的信息共享和利 用
引用内容 从PACS、LIS、体检等应用系统获取病人的检查检验报告
抗生素分级管理
录入特殊使用类抗生素
系统提示写申请单
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申请单
处方点评反馈机制
药剂科指定或随机抽取处方 药剂师对处方用药进行点评 临床科室讨论反馈点评意见
处方点评反馈示例
药物不良反应在线上报
合理用药—实时监控
要点提示功能 兴奋剂提示 药物相互作用审查 注射药物配伍审查 药物过敏史审查 老年人用药审查 儿童用药审查
检验危机值警示
指标危机值达标判断 电脑屏幕和外设警示灯 示警
点开该灯,出现如下界面
临检中心自动生成汇总表
危机值处理
在完成危急值确认后,负责医师应在 患者病程录中记录危急值收到时间、 治疗经过和危急值纠正情况。 当班护士在病区危急值记录中进行登 记。
药品知识库
在门急诊、住院、静脉输 液配置中心全面使用
诊疗常规的支持
疾病临床表现 描述
常规首诊检查 医嘱
鉴别诊断的提示
病历书写规急值知识库
提示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状态检验结 果。 举例:血液ph值高于7.6,给予有效干预可 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危急值”处理流程是《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举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临床实验室 认可和体现临床医疗反应能力的重要条件 之一。
药品用量限制
药品用量限制
重复开药限制
门诊用药控制示例
病人就医类型 药品使用范围 医生资质权限 处方金额数量
围手术期抗生素管理
手术名称
切口类型
卫生部抗菌药物选择要求
颅脑手术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乳腺手术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腹外疝手术 心脏大血管手术 一般骨科手术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手术 灼伤整形手术 眼科手术
妊娠期妇女用药审查 哺乳期妇女用药审查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的用药审查 药品超极量审查 给药途径审查 对同种、同类、同成 份的药品进行审查 对抗菌谱相同的抗菌 药品进行审查
药事信息管理的要点
• 程序控制与文件精神相一致 • 程序控制与药典知识相一致 • 信息的及时维护和更新 • 提示与限制的有效运用 • 信息化管理与智库互补
疾病诊断知识库
疾病诊断知识库
病历质量控制的内容
时限控制——按时按成 依赖控制——顺序正确 数量控制——防止遗漏 逻辑控制——内涵质量 资质管理——医疗安全
时限控制—入院录
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入院时间为病区入院床位确认时间 保存入院录时,计算“间隔时间”=“记录 时间”-“入院时间” if “间隔时间”≥20小时,系统提示: “入院录应在入院后24小时完成,即将超 时”,请及时完成。
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管理
明确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副高以上开具,由HIS权限限定; 在线填写“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电子申请单”; 由本科室专家或临床药师在线审核,完成审核后 处方生效; 审核通过可使用14天,第1周提示,第2周自动停。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只能1 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如果24小时后未完成审核,将自动停药
抗生素分级管理
“非限制使用”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小,细菌耐药 性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 要选用。 “限制使用”药物: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和 细菌耐药性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药物,使用需经主治 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特殊使用药物” :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 耐药菌,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 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 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信息化与医疗质量控制
医疗质 量控制
全面的药品管理控制体系 医技检查中的质量控制 贯穿全程的病历质量控制
临床路径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医师资质管理
公共学科信息化管理要点
• 公共学科是全院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学科群 • 基础数据采集和分析是管理的基础与重点 • 大数据时代对公共学科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 从临床需求出发的质控管理与控制体系是公共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