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称谓与性别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称谓与性别差异
01080628 陆文静
【摘要】性别差异贯穿在整个语言发展的进程中。

称谓语作为语言词汇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也表现出了性别上的差异。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称谓语蕴含的性别差异都是存在的,并且有着一部分相似的地方。

【关键词】汉语称谓语、英语称谓语、女性性别歧视、男性性别歧视、性别差异
称谓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称谓语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反映着不同文化的道德情感。

称谓语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性别等而得来的名称”。

通常将称谓语分为两类,即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

亲属称谓的概念比较固定,即由亲属关系而得来的名称。

但是社会称谓的概念则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

其中的一个观点是将社会称谓进一步分为姓名称谓、排行称谓等。

《尔雅》开始了我国对汉语称谓语的研究,东汉刘熙的《释名》和许慎的《说文解字》也对汉语亲属称谓进行了阐释,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更是对古代称谓集大成性的汇总。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成果丰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称谓语进行了研究。

陈松岑《北京市城区两代人对上一辈非亲属称谓的变化》和潘之欣、张迈曾《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等都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史金宝《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则是从宏观角度对称谓语系统进行研究;从文化、伦理角度进行研究有杨应芹的《谈谈汉语称谓》,该文论述了汉语称谓的历史烙印:权力烙印、经济烙印和伦理烙印。

汉语称谓语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角度,如从性别差异角度研究称谓语和从对外汉语教学入手研究称谓语等。

本文是从性别差异的研究角度,分别介绍汉语和西方语言(侧重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并对它们之间的差别作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汉语称谓中的性别差异
男尊女卑是汉民族最主流的两性关系模式。

因此,在汉语称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性歧视),正是这种男主女从文化的反映。

下面将从姓名称谓、亲属称谓、第三人称代词、夫妻称谓、汉语称谓词的顺序等方面具体阐释汉语称谓语中女性歧视现象。

(一)姓名称谓
从姓名称谓的组成来看,女性的姓名是男性的附属。

中国人的姓名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

在中国古代,如果是有一定文化的男性,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和号。

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但是女性有姓名的情况很少见,通常情况都是有姓无名,如刘氏,用姓加上“氏”来指称女性。

女性在未嫁之前,通常也用在家中则以排行称呼,如:二丫头、四丫头等。

嫁人后,就把丈夫的姓氏挂在自己的姓之前用作别人对自己的称谓,如张王氏。

红楼梦中的贾母不姓贾,但是嫁入贾府,于是用贾母称之,体现了女性的姓名对男性姓氏的依附。

(二)亲属称谓
从亲属称谓上来说,汉语的亲属称谓一直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

父亲的哥哥、弟弟有专门的称谓。

“伯伯”指比父亲年长的,“叔叔”则指父亲的弟弟。

相比之下,父亲的姐姐、妹妹却只有一个称谓“姑姑”,母亲的姐姐或妹妹也只有一个称谓“姨”。

父亲一方的亲戚用“堂”称呼,有同堂同宗的意思,而母亲一方的亲戚则用“外”或“表”称呼,有外戚、外宗族,不亲近的意思。

从这些亲属称谓上可见女性在家中的地位是低下和受到歧视的。

(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的运用也反映了对女性的歧视。

代表男性的代词用“他”,代表女性的代词用“她”。

但是在不确定男女的情况下,人们都约定用“他”或者“他们”来指称对象。

当一群人中,有男有女时,也是用“他们”来代表。

汉语中用来指称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或名词可以包容女性,而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或者名词只能用来专指女性。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男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处于中心位置,而女性则处在附属地位的观念。

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女博士”、“女医生”这样的称谓,如果不注意,也不会发现其中有不妥之处,但是细细考究会发现,在一些工作或者职位前特别加上“女”字,也是对女性的一种变相的歧视。

在汉语的职位称谓中,那些职务、官衔、称号等,都是默认用来指称男性,当女性担任同样角色的时候,就要在前面特别加上一个“女”字。

这无形中也说明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男性担当这些职位才是更顺理成章的事,而当女性达到那个位置的时候,会被认为是例外。

(四)夫妻称谓
汉语的称谓语中对女性词语的贬化的现象还有很多。

其中一个经典的现象则是夫妻称谓。

夫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而依法结合形成的伴侣。

从古至今,社会制度不同,夫妻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就不同,但是夫妻称谓中隐含的性别歧视却一直存在。

古代道德观念要求女子要以夫为天,《礼记·丧服传》说:“夫者,妻之天也”。

女子从小接受的道德观念教育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更加保证了男性的主导地位,夫妻也显然不平等。

在夫妻之间相互介绍时所用的称谓词语,也可以体现出男女的性别歧视。

丈夫向外人介绍妻子时大多使用谦卑的称呼,如“堂客”、“屋里的”、“烧火的”、“媳妇”、“婆娘”、“做饭的”等,而妻子在介绍丈夫时使用的称谓词是“我先生”、“当家的”等。

“妻”的实际地位,在丈夫对其的称呼中体现无遗。

对妻子的称呼:“内子(人)”、“贱人”、“愚妻”、“拙荆”、“拙妻”、“贱内”、“山荆”、“山妻”、“寡妻”、“荆妇”“堂客”、“屋里的”、“烧锅的”、“烧火的”、“媳妇”、“我家的”、“婆娘”、“做饭的”;对丈夫的称呼:“君”、“卿”、“郎”、“相公”、“官人”、“老爷”、“丈人”、“天”、“我先生”、“当家的”。

(五)其它称谓现象
“烈士”是用来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在形式上与之相对应的是“烈女”。

但是这两个词在意义上是不对称的。

“烈女”指的是女性的贞洁观。

再如,“妒妇”、“妒女”等表示善于嫉妒的女人,但是却没有词用来形容善于嫉妒的男性。

“续弦”用来指男性在妻子去世后再娶,而寡妇再婚却没有相应的词来表示。

这些现象都是汉语的称谓词的不对等,这充分显示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我们所学习的成语中,凡是有涉及到男女的,通常也是男前女后,如“男婚女嫁,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等。

平时使用的口语中,也存在着相同的现象,如“男女,夫妻,子女,兄妹”。

汉语称谓词男前女后的语序也表现出男女地位的差别和性别的歧视。

二、西方称谓中的性别差异
英语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和汉语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主流观念也是男尊女卑,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一)交际称谓
人们在社会交往使用交际称谓时,称呼男性常用Mr,而称呼女性个体时,常使用的是Miss和Mrs。

所有成年男性都统称为Mr,从这个称谓中,不能看出,这个男性是已婚还是未婚,而对于成年女性的称谓中,Miss代表未婚,Mrs代表已婚。

不管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婚姻和年龄都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而对女性称呼是使用Mrs。

这即意味着公开宣布了女性不愿意公开表明的婚姻状况,让女性得不到和男人能够平起平坐的对待。

在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当使用Mrs称呼女性的时候,后面所跟的姓氏不是自己的姓氏,而是丈夫的姓氏,表明自己是某人的妻子。

这种现象没有因为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有所改变,如居里夫人,和“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她们是分别在科学领域和政治领域中处于较高的地位,但仍被冠以夫姓。

这一现象正是由于人们认为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男性是世界的主宰,而女性只是附属,所以女性的姓氏也必然要追随其丈夫。

(二)姓名称谓
不管是中国的姓名称谓还是西方的姓名称谓,其中都蕴含了特别的意义,涵盖着上一辈人对晚辈所寄予的期望。

在英语中,男性名字常常都体现着力量、勇敢、、坚强、富贵等积极地含义。

比如William(强有力的保护者)、Henry(土地的统治者)等;女性名字则要求反映出娇美、柔弱的被动意念,因而经常使用花、草、宝石、美丽等字眼,有被人观赏让人珍藏被人保护的潜在含义。

比如Crystal(水晶)、flora(花朵)、Rose(玫瑰)等。

(三)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中的性别差异也很明显,举其中一个有特征的一组词来作为例子。

父母亲在亲属称谓中是一组最基本的称谓词语。

Father指父亲,同时也可以指那些有尊贵地位或者受人尊敬的长者,Father这个词有一种表示受人敬仰的含义。

然而用来指母亲的“mother”有时却含有一定的贬义含义。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有这样一句话:“Oh how this Mother swels up toward my heart!”这里的“mother”成了“歇斯底里”的代名词,充分的显示出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三)职位称谓
职位称谓中的性别歧视,英语和汉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人们在潜意识里认为,那些有地位、名望的职位,是应当属于男性的。

如chairman,这个称谓既代表了男性也代表了女性,但是人们却习惯上认为这是男性的领域。

如果女性担当了这些职位,就会在这些称谓前特别加上“woman”“female”“lady”等表示女性的含义的词。

有的学者认为,在指称一些职位时,也有会被默认为女性的一类词,如babysitter、secretary、nurse等。

这些词语如果没有特别强调,通常是被认为用来指称女性的,如果有男性担当,就要特别加上“man”等表示男性性别的词。

但是仔细观察会得出,这些专指女性的职业大多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职业。

也暗示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认为,这些处于低层的职业是理应由女性担任的。

明显是对女性的轻视,认为男性在社会地位上更具有优越感。

(四)表称谓的词缀
英语作为一种屈折语,与汉语很大的一个不同时有词缀的变化。

称谓词缀中也包含着性别差异。

英语中有很多词缀是特别指女性称谓的,比如后缀-ess(waitress);-ine(heroine);-trix(aviatrix);-ina(czarina)等。

这些词缀所跟的原单词本来都是用来指称男性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所以相应的表示女性的职位称谓才开始出现,在原有的单词后加上这些表示女性性别的词缀就是一个很常用的方法。

这也正是对女性不平等的最好的说明。

对英语中性别差异现象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西方国家要求男女地位平等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对暗含女性性别歧视的称谓也做了很大的改变。

而要真正消除英语称谓系统中的性别差异现象,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毕竟这种男强女弱的观念已经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要对这种现状加以改变,不仅需要语言学家、女权主义者等进行努力,还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通力协作,只有在社会层面上将性别差异的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在语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五)特殊称谓
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时,会感叹“我爱你,祖国母亲!”。

会用“母亲”这样女性化的称谓来代指国家或者地球。

暗含着对母亲从小教育的感恩,从没有使用“我爱你,祖国父亲!”
这样的说法,抹杀了父亲的功劳,是对男性的一种歧视。

“Two criminals have been caught”(两个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如果没有特指里面的“Two criminals”(两个罪犯)的性别,通常会习惯上认为是男性,人们观念里更愿意相信,做出残忍暴虐的事情的,男性的可能性会要比女性大得多,女性通常是受害者。

这种定势的看法也体现了对男性的一种歧视。

女权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要求平等的地位。

这也让一些学者从相反的方向考虑,即被大家所忽略的男性歧视的问题。

称谓语中男性歧视的研究很少,但是不可否认,这是确实存在
着的。

除了作为西方主流语言的英语以外,其他的语言也存在着性别差异和歧视的现象,以德语为例。

(一)姓名称谓
在德语中,对“老姑娘”“老处女”的称谓为“Jungfer”,这种称谓中暗含脾气孤僻,难以相处,无人愿娶的意思,而男性未婚则称为“Junggeselle”这个词则没有丝毫的贬低意义。

(二)职业称谓
在德语中,人们习惯把许多职业名称同男性联系在一起,使得女性职业称谓仅为男性职业称谓的附属变体。

在德语中,如der Professor(教授),der Arzt(医生)等职业名词均为阳性。

要表示女性从事这些职业是,则需要在这些名词的基础上加上“Frau(女人,妇女,女士)”或者加上表示阴性名词的词尾“in”才可表示女性。

(三)第三人称代词
“Der Inhalber dieses Passes ist Deutscher.”(该护照的持有者(阳性)是德国人(阳性))这个句子出现在每本德国护照里,无论持有者是男性还是女性。

而在德语语法中,“Der Inhalber”和“Deutscher”仅表示德国男性。

在德语中,也习惯于用表示男性的名词来指称男女两性。

三、中西方称谓语性别差异比较
中西方在称谓语中对性别差异的程度和方面存在很多相同和不同的方面。

(一)中西方语言在性别差异中的相同方面
这主要体现在姓名称谓、交际称谓、职业称谓、第三人称上:
在姓名称谓中,不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冠夫姓是共有的传统,不论女性在经济或者政治地位的高低,在嫁人后,都要冠夫姓。

中西方语言中都体现了把女性作为附属的一种性别歧视现象。

起名的时候,也体现出男强女弱的思想,对男子的的名字命名时,都是用一些象征勇敢、英雄的词,给女子命名则用一些代表柔弱,需要被保护的词。

在交际称谓中,中英的共同点在于对女性隐私的一种不保护,用不同的头衔来称呼女性,如“小姐”和“太太”“Miss”“Mrs”将女性的婚姻状况通过这种交际称谓直接展示出来。

而却对男性一律采用“先生”“Mr”的说法。

这种现象,也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够尊重。

母系社会以后,男性无论从劳动还是教育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除了一些氏族部落仍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一些痕迹)。

中西方国家对职业称谓的命名,都是以男性为标准。

这种职业称谓的命名方式也反映出性别的差异现象。

第三人称中,用代表男性的词,汉语中的“他们”来代指男女一群人,德语中“die Teilnehemden”(阳性)表示男女两性。

这种用男性词来包容女性的现象也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现象。

(二)中西方语言在性别差异中的相异方面
这主要体现在称谓语的不同细节中:
在第三人称上,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虽然也是区分了“他”和“她”。

但是在读音来看,则没有不同。

而在西方的第三人称中,不仅区分了“he”和“she”,在读音上也是相互独立不同的。

由此可见,在女性的地位上,中西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西方国家在对女性地位的重视程
度上要高于中国,对女性权益的保障和对女性地位的提升方面做得更好。

社会发展,语言也跟着发展。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称谓语中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现象也会逐渐淡化。

文章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中西方语言在性别差异中相异方面还可以有所补充(可在交定稿之前或之后修改)另外,行文方面可以再完善一下。

参考文献
【1】朱晓文. 称谓语的多角度研究[J] 修辞学习2005年第4期
【2】陈艳秋. 从夫妻称谓看中国女子社会地位[J] 黑龙江史志2010年09期
【3】张艳华. 配偶称谓语研究刍议[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1期
【4】汪克慧. 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文化透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5期
【5】田成泉、郭坤. 语言也分“男尊女卑”——浅谈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表现[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1期
【6】王宁. 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 海外英语2010年07期
【7】陈如心. 从汉英社会称谓语看中西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9期
【8】李星儒. 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谈中英称谓语对比[J] 林区教学2011年第5期
【9】李雪峰. 谈汉英亲属称谓中隐含的文化现象[J] 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10】谢欣希.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5期
【11】张晓红、宋会芳.浅析汉语称谓词的性别歧视现象[J] 北方文学2010年06期
【12】徐宁骏、殷延军. 语言歧视的偏见——歧视男性的言语现象之探索[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第5 期
【13】陈艳君、刘德军.英汉称谓语异同比较及应对策略探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 期
【14】杨彦珍. 从称谓看中西文化差异[J] 学科探究2007年第9期
【15】石凯民、张鸿刚. 汉语德语中性别歧视现象透析[J] 社会科学家2006年s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