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称谓与性别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称谓与性别差异

01080628 陆文静

【摘要】性别差异贯穿在整个语言发展的进程中。称谓语作为语言词汇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也表现出了性别上的差异。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称谓语蕴含的性别差异都是存在的,并且有着一部分相似的地方。

【关键词】汉语称谓语、英语称谓语、女性性别歧视、男性性别歧视、性别差异

称谓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称谓语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反映着不同文化的道德情感。

称谓语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性别等而得来的名称”。通常将称谓语分为两类,即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亲属称谓的概念比较固定,即由亲属关系而得来的名称。但是社会称谓的概念则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的一个观点是将社会称谓进一步分为姓名称谓、排行称谓等。

《尔雅》开始了我国对汉语称谓语的研究,东汉刘熙的《释名》和许慎的《说文解字》也对汉语亲属称谓进行了阐释,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更是对古代称谓集大成性的汇总。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成果丰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称谓语进行了研究。陈松岑《北京市城区两代人对上一辈非亲属称谓的变化》和潘之欣、张迈曾《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等都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史金宝《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则是从宏观角度对称谓语系统进行研究;从文化、伦理角度进行研究有杨应芹的《谈谈汉语称谓》,该文论述了汉语称谓的历史烙印:权力烙印、经济烙印和伦理烙印。

汉语称谓语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角度,如从性别差异角度研究称谓语和从对外汉语教学入手研究称谓语等。本文是从性别差异的研究角度,分别介绍汉语和西方语言(侧重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差异现象,并对它们之间的差别作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汉语称谓中的性别差异

男尊女卑是汉民族最主流的两性关系模式。因此,在汉语称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性歧视),正是这种男主女从文化的反映。下面将从姓名称谓、亲属称谓、第三人称代词、夫妻称谓、汉语称谓词的顺序等方面具体阐释汉语称谓语中女性歧视现象。

(一)姓名称谓

从姓名称谓的组成来看,女性的姓名是男性的附属。中国人的姓名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在中国古代,如果是有一定文化的男性,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和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但是女性有姓名的情况很少见,通常情况都是有姓无名,如刘氏,用姓加上“氏”来指称女性。女性在未嫁之前,通常也用在家中则以排行称呼,如:二丫头、四丫头等。嫁人后,就把丈夫的姓氏挂在自己的姓之前用作别人对自己的称谓,如张王氏。红楼梦中的贾母不姓贾,但是嫁入贾府,于是用贾母称之,体现了女性的姓名对男性姓氏的依附。

(二)亲属称谓

从亲属称谓上来说,汉语的亲属称谓一直有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父亲的哥哥、弟弟有专门的称谓。“伯伯”指比父亲年长的,“叔叔”则指父亲的弟弟。相比之下,父亲的姐姐、妹妹却只有一个称谓“姑姑”,母亲的姐姐或妹妹也只有一个称谓“姨”。父亲一方的亲戚用“堂”称呼,有同堂同宗的意思,而母亲一方的亲戚则用“外”或“表”称呼,有外戚、外宗族,不亲近的意思。从这些亲属称谓上可见女性在家中的地位是低下和受到歧视的。

(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的运用也反映了对女性的歧视。代表男性的代词用“他”,代表女性的代词用“她”。但是在不确定男女的情况下,人们都约定用“他”或者“他们”来指称对象。当一群人中,有男有女时,也是用“他们”来代表。汉语中用来指称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或名词可以包容女性,而表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或者名词只能用来专指女性。这种现象,也反映了男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处于中心位置,而女性则处在附属地位的观念。

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女博士”、“女医生”这样的称谓,如果不注意,也不会发现其中有不妥之处,但是细细考究会发现,在一些工作或者职位前特别加上“女”字,也是对女性的一种变相的歧视。在汉语的职位称谓中,那些职务、官衔、称号等,都是默认用来指称男性,当女性担任同样角色的时候,就要在前面特别加上一个“女”字。这无形中也说明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男性担当这些职位才是更顺理成章的事,而当女性达到那个位置的时候,会被认为是例外。

(四)夫妻称谓

汉语的称谓语中对女性词语的贬化的现象还有很多。其中一个经典的现象则是夫妻称谓。夫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而依法结合形成的伴侣。从古至今,社会制度不同,夫妻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就不同,但是夫妻称谓中隐含的性别歧视却一直存在。古代道德观念要求女子要以夫为天,《礼记·丧服传》说:“夫者,妻之天也”。女子从小接受的道德观念教育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更加保证了男性的主导地位,夫妻也显然不平等。在夫妻之间相互介绍时所用的称谓词语,也可以体现出男女的性别歧视。丈夫向外人介绍妻子时大多使用谦卑的称呼,如“堂客”、“屋里的”、“烧火的”、“媳妇”、“婆娘”、“做饭的”等,而妻子在介绍丈夫时使用的称谓词是“我先生”、“当家的”等。“妻”的实际地位,在丈夫对其的称呼中体现无遗。对妻子的称呼:“内子(人)”、“贱人”、“愚妻”、“拙荆”、“拙妻”、“贱内”、“山荆”、“山妻”、“寡妻”、“荆妇”“堂客”、“屋里的”、“烧锅的”、“烧火的”、“媳妇”、“我家的”、“婆娘”、“做饭的”;对丈夫的称呼:“君”、“卿”、“郎”、“相公”、“官人”、“老爷”、“丈人”、“天”、“我先生”、“当家的”。

(五)其它称谓现象

“烈士”是用来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在形式上与之相对应的是“烈女”。但是这两个词在意义上是不对称的。“烈女”指的是女性的贞洁观。再如,“妒妇”、“妒女”等表示善于嫉妒的女人,但是却没有词用来形容善于嫉妒的男性。“续弦”用来指男性在妻子去世后再娶,而寡妇再婚却没有相应的词来表示。这些现象都是汉语的称谓词的不对等,这充分显示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我们所学习的成语中,凡是有涉及到男女的,通常也是男前女后,如“男婚女嫁,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等。平时使用的口语中,也存在着相同的现象,如“男女,夫妻,子女,兄妹”。汉语称谓词男前女后的语序也表现出男女地位的差别和性别的歧视。

二、西方称谓中的性别差异

英语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和汉语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主流观念也是男尊女卑,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一)交际称谓

人们在社会交往使用交际称谓时,称呼男性常用Mr,而称呼女性个体时,常使用的是Miss和Mrs。所有成年男性都统称为Mr,从这个称谓中,不能看出,这个男性是已婚还是未婚,而对于成年女性的称谓中,Miss代表未婚,Mrs代表已婚。不管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婚姻和年龄都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而对女性称呼是使用Mrs。这即意味着公开宣布了女性不愿意公开表明的婚姻状况,让女性得不到和男人能够平起平坐的对待。在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当使用Mrs称呼女性的时候,后面所跟的姓氏不是自己的姓氏,而是丈夫的姓氏,表明自己是某人的妻子。这种现象没有因为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有所改变,如居里夫人,和“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她们是分别在科学领域和政治领域中处于较高的地位,但仍被冠以夫姓。这一现象正是由于人们认为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男性是世界的主宰,而女性只是附属,所以女性的姓氏也必然要追随其丈夫。

(二)姓名称谓

不管是中国的姓名称谓还是西方的姓名称谓,其中都蕴含了特别的意义,涵盖着上一辈人对晚辈所寄予的期望。在英语中,男性名字常常都体现着力量、勇敢、、坚强、富贵等积极地含义。比如William(强有力的保护者)、Henry(土地的统治者)等;女性名字则要求反映出娇美、柔弱的被动意念,因而经常使用花、草、宝石、美丽等字眼,有被人观赏让人珍藏被人保护的潜在含义。比如Crystal(水晶)、flora(花朵)、Rose(玫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