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与其相关基因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与其相关基因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与其相关基因

第一节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关基因

对于一个多细胞生物来说,要维持完整性和保持平衡性,凋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多细胞生物的诞生、生长、发育、存活以及死亡,无一不伴随着细胞凋亡过程。

关于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是有限的观点。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这就是 Hayflick 界限。癌细胞或培养的细胞系是不正常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或形态已经不同于原先的细胞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年龄有关。物种寿命与培养细胞寿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细胞衰老

二倍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本身决定的。决定细胞衰老的因素在细胞内部,而不是外部的环境;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决定了细胞衰老。在机体内,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常见的现象,甚至在个体发育的早期也会发生;衰老动物体内,细胞分裂速度显著减慢,其原因主要是G1期明显延长;衰老个体内的环境因素影响了细胞的增殖和衰老;

二、衰老细胞结构的变化

细胞核的变化:

体外培养的二倍体细胞,细胞核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不断增大;细胞核的核膜内折(invagination)、染色质固缩化。

2. 内质网的变化:

衰老动物内质网成分弥散性地分散于核周胞质中,粗面内质网的总量似乎是减少了。

3.线粒体的变化:

通常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龄减少,而其体积则随龄增大;致密体的生成:脂褐质,老年色素等。

4.膜系统的变化:

衰老的细胞,其膜流动性降低、韧性减小。衰老细胞间间隙连接减少;细胞膜内(P面)颗粒的分布也发生变化(减少)三、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氧化性损伤学

说: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基团或分子(ROS---O2-, OH-, H2O2),引发的氧化性损伤的积累,最终导致衰老。

端粒与衰老:发现端粒长度确实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细胞衰老的“有丝分裂钟”学说(Harley,1990)。

rDNA与衰老: 酵母染色体外rDNA 环的积累,导致细胞衰老。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复合物与衰老:复合物存在于异染色质区,其作用在于阻断所在位点DNA转录。.

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SGS1基因和WRN基因与衰老:SGS1基因和WRN基因同源,编码解旋酶;酵母sgs1突变体寿命明显短于野生型(平均9.5代:24.5代); wrn 突变引发早老症.

2.发育程序与衰老:

线粒体DNA与衰老: Sen-DNA(80年代);mtDNA突变积累与细胞衰老有关

(一)细胞死亡的方式死亡是生命的普遍现象,但细胞死亡并非与机体死亡同步。正常的组织中,经常发生“正常”的细胞死亡,它是维持组织机能和形态所必需的。

细胞死亡的方式通常有3种:

①细胞坏死(necrosis)

②细胞凋亡(apoptosis)

③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影响因素: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物理因素(如热、辐射)、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坏死细胞的形态改变。

病理过程

酶性消化:参与此过程的酶,如来源于死亡细胞本身的溶酶体,则称为细胞自溶(autolysis);若来源于浸润坏死组织内白细胞溶酶体,则为异溶(heterolysis)蛋白变性

坏死细胞的形态改变

初期:胞质内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崩解,结构脂滴游离、空泡化,蛋白质颗粒增多,核发生固缩或断裂。

2)中期:随着胞质内蛋白变性、凝固或碎裂,以及嗜碱性核蛋白的降解,细胞质呈现强嗜酸性,导致细胞结构完全消失。

3)末期:细胞膜和细胞器破裂,DNA降解,细胞内容物流出,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细胞死亡现象也是生命新陈代谢的固有本质,例如胚胎发育、正常组织更新,以及在增殖淋巴细胞群体中选择适当的克隆,这种细胞生理性死亡是种系发育史中早就存在的,有利于动物发育中的许多生命功能。

2.细胞凋亡

1972年Keer根据细胞发生了与坏死完全不一样的死亡过程而提出了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

指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基因控制的,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死亡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非每个细胞都能走到终点,相当一部分细胞,甚至绝大部分细胞都会在中途凋亡。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早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或呈折缝样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中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晚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凋亡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染色质聚集、分块、位于核膜上,胞质凝缩,最后核断裂,细胞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许多凋亡小体

②凋亡小体内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还有凝缩的染色体,可被邻近细胞吞噬消化,因始终有膜封闭,没有内溶物释放,故不会引起炎症③凋亡细胞中仍需要合成一些蛋白质,但是在坏死细胞中ATP和蛋白质合成受阻或终止。

④核酸内切酶活化,导致染色质DNA在核小体连接部位断裂,形成约200bp整数倍的核酸片段,凝胶电泳图谱呈梯状。

⑤凋亡通常是生理性变化,而细胞坏死是病理性变化。

凋亡的意义由基因控制细胞有目的,有选择性的自我消亡过程,这种淘汰机制是保证生命进化的基础。生物适应环境的需要,使各种细胞的生存时限达到平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区别点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起因生理或病理性病理性变化或剧烈损伤

范围单个散在细胞大片组织或成群细胞

细胞膜保持完整,一直到形成凋亡小体破损

染色质凝聚在核膜下呈半月状呈絮状

细胞器无明显变化肿胀、内质网崩解

细胞体积固缩变小肿胀变大

凋亡小体有无

DNA呈梯状呈涂抹状

蛋白合成有无

调节过程受基因调控被动进行

炎症反应无有

3.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细胞程序性死亡是胚胎正常发育所必需的。PCD和细胞凋亡常被做为同义词使用,但两者实质上是有差异的。

PCD是一个功能性概念,描述在一个多细胞生物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是个体发育中一个预定的,并受到严格控制的正常组成部分。凋亡是一个形态学概念,指与细胞坏死不同的受到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形式

PCD的最终结果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并非都是程序化的。

二、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一)Fas受体是凋亡的主要引发剂

1、Fas受体基因定位在10q23,全长25kb,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表达产物是跨膜蛋白,重要分布在外周血中活化的T、B细胞。

2、Fas配体基因

定位在1q23,全长8kb,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表达类膜蛋白。3、作用

Fas受体与Fas配体的相互作用启动了细胞凋亡的通路。

当载有Fas配体的细胞相互作用时,载有Fas受体的细胞将会发生凋亡

Fas的聚集过程Fas能形成同源三聚体,在与配体作用前装配成更大的聚合体,FasL作用Fas时,一个聚集过程能使Fas激活通路的下游Fas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 4、Fas的特点

胞外区:三个富含半胱氨酸的

胞内区: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DD)

FasL与Fas结合,使胞内的DD区构象改变,然后与接头蛋白FADD的DD区结合。FADD的N端DED区(death effector domain)就能与Caspase-8(或-10)前体蛋白结合形成DISC (death-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 ),引起caspase-8、10通过自身剪激活,启动caspase的级联反应,使caspase-3、-6、-7激活,这几种Caspase可降解胞内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Fas/FasL系统在免疫系统中的意义

参与免疫调节:活化成熟的外周T细胞主要通过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清除与自身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克隆和由自身抗原激活的细胞克隆以限制T细胞克隆的无限增殖,防止对自身组织的损伤,即产生外周免疫耐受。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导致的免疫耐受失控,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细胞毒T细胞(CTL)

通过FasL诱导靶细胞凋亡

某些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从而逃脱免疫监控。(二)Caspase家族半胱氨酸蛋白酶,相当于线虫中的ced-3,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关键酶,一旦被信号途径激活,能将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使细胞不可逆的走向死亡。特点:

①酶活性依赖于半胱氨酸残基的亲核性;

②总是在天冬氨酸之后切断底物,所以命名为caspase(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③都是由两大、两小亚基组成的异四聚体,大、小亚基由同一基因编码,前体被切割后产生两个活性亚基。

caspase的抑制因子IAPs(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s):属于一个

庞大的蛋白家族,能通过BIR结构域(baculovirus IAP repeats domain)与caspase

结合,抑制其活性,如XIAP。

(三)Apaf-1Apaf-1称为凋亡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

在线虫中的同源物为ced-4。在线粒体参与的凋亡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该基因敲除

后,小鼠神经细胞过多,脑畸形发育。

Apaf-1结构特点

CARD(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结构域,能召集caspase-9 ced-4 同源结构域,能结合ATP/dATP;

C端结构域,含有色氨酸/天冬氨酸重复序列,当细胞色素c的结合到这一

区域后,能引起Apaf-1多聚化而激活。

Apaf-1具有激活Caspase-3的作用,而这一过程又需要细胞色素c(Apaf-2)

和caspase-9(Apaf-3)参与。Apaf-1/细胞色素c复合体与ATP/dATP结合后,Apaf-1

就可以通过其CARD结构域召集caspase-9,形成凋亡体,激活caspase-3,启动

caspase级联反应。

(四)Bcl-2家族Bcl-2为凋亡抑制基因,是膜的整合蛋白。功能相当于线虫中

的ced-9。已发现至少19个同源物,它们在线粒体参与的凋亡途径中起调控作用,

能控制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等凋亡因子的释放。

1-4个Bcl-2同源结构域(BH1-4),有一个羧端跨膜结构域。BH4是抗凋亡蛋白

所特有的结构域,BH3是与促进凋亡有关的结构域

(五)p53

抑癌基因

功能是在G期监视DNA的完整性。如有损伤,则抑制细胞增殖,直到DNA修复完

成。如果DNA不能被修复,则诱导其调亡,(六)c-myc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分化;

能激活那些控制细胞增殖的基因;激活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给细胞两种选择:增

殖或凋亡。当生长因子存在,Bcl-2基因表达时,促进细胞增殖,反之细胞凋亡

作用:基因产物都位于细胞核内,可与某些特定D N A相结合,影响D N A复制的起动过程或对转录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其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的目的。

第二节细胞凋亡信号的传递一、经典的信号传递途径

(一)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与细胞凋亡1、受体活化

蛋白激酶是细胞凋亡信号传递途径中重要的酶类,其激活需要受体的活化。

生长因子类受体活化结构特点:胞外区(配基结合区)、跨膜区、胞质区。

2.胞内信号级联反应级联反应的分子基础是参与反应的受体以及一系列下游激酶或蛋白分子中的功能区。SH2:结构域介导信号分子与含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分子结合;SH3:介导信号分子与富含脯氨酸的蛋白分子结合;PH:接受多种信号并将其传递至不同效应分子;PTB:特异识别蛋白分子中Asn-Pro-X-Tyr序列,并与磷酸化的酪氨酸结合

3.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与细胞凋亡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与细胞凋亡

第三节细胞凋亡与人类疾病一、肿瘤与细胞凋亡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细胞凋亡SLE的免疫学特征:自身抗体的产生,抗DNA抗体,抗核糖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

第四节细胞凋亡的检测技术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技术(一)非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测技术

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

坏死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损害或裂解、网状的染色体。细胞凋亡: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发泡、凋亡小体。

2、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变小、染色质浓缩并凝结成块、晚期凋亡小体

(二)染色法光学显微镜检测技术

染色方法:苏木素(HE)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细胞核:蓝色

胞浆:淡红色

染色质:致密浓缩

凋亡小体(三)荧光染料染色-流式细胞测定

碘化丙啶(PI):只能使坏死细胞染色,显示红色。

双苯并咪唑(hoechst33342):可穿越细胞膜对活细胞和凋亡细胞的DNA染色显示蓝色。

1、双苯并咪唑染料吸收法凋亡细胞蓝色荧光明显强于活细胞和非凋亡细胞光,散射能力降低,坏死细胞PI复染呈现红色荧光。

2、碘化丙啶(PI)排斥分析法

先用PI染色、再用Ho染色,坏死细胞呈现红色荧光,活细胞Ho蓝色荧光最强。凋亡早期蓝色荧光变弱,弱红色荧光,凋亡晚期PI红色荧光变强。二、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一)细胞群染色体DNA片段的检测技术

凋亡细胞:间隔梯状条带;坏死细胞:模糊片状条带;正常细胞:点样处大片段。(二)其他技术三、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一)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标记技术

1、生物素-dUTP/酶标亲和素测定正常细胞:没有DNA的断裂,没有3’-OH末端被标记。显微镜下无显色。

2、生物素-dUTP/荧光标记

3、Cy5-dNTP标记

4、细胞表面蛋白质的标记(二)切口平移标记技术四、细胞凋亡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正常:染色体被组蛋白包绕形成核蛋白复合体。

凋亡:产生的DNA片段仍被组蛋白包绕。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作者:周艺群, 谷志远, ZHOU Yi-qun, GU Zhi-yuan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浙江,杭州,310006 刊名: 解剖科学进展 英文刊名:PROGRESS OF ANATOMIC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12(1) 被引用次数:14次 参考文献(17条) 1.樊廷俊;夏兰;韩贻仁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期刊论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1(01) 2.赵云罡;徐建兴线粒体,活性氧和细胞凋亡[期刊论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1(02) 3.蔡循;陈国强;陈竺线粒体跨膜电位与细胞凋亡[期刊论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1(01) 4.Hortelano S;Dallaporte B;Zamzami N Nitric oxide induces apoptosis via triggering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外文期刊] 1997(2-3) 5.Marchetti P;Hirsch T;Zamzami N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triggers lymphocyte apoptosis 1996(11) 6.Marchetti P;Castodo M;Susin SA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is a central coordinating event of apoptosis[外文期刊] 1996(03) 7.Susin SA;Zamzami N;Castedo M Bcl-2 inhibits the mitochondrial release of an apoptogenic protease [外文期刊] 1996(04) 8.Chou JJ;Li H;Salvesen GS Solution structure of BID,an intracellular amplifier of apoptotic signaling[外文期刊] 1999 9.Ji HB;Zhai QW;Liu XY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of bcl-2gene 2000(02) 10.Tsujimoto Y;Shimizu S Bcl-2 family:Life or death switch 2000(01) 11.Zamzami N;Susin SA;Marchetti P Mitochondrial control of nuclear apoptosis 1996(04) 12.Ruth MK;Ella BW;Douglas RG The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from apoptosis[外文期刊] 1997(5303) 13.Narita M;Shimizu S;ItoT Bax interacts with th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to induc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and cytochrome c release in isolated mitochondrial 1998(25) 14.Cosulich SC;Savory PJ;Clarke PR Bcl-2 regulates amplification of caspase activation by cytochrome C[外文期刊] 1999(03) 15.Bossy-Wetzel E;Green DR Caspases induce cytochrome C release from mitochondria by activating cytosolic factors[外文期刊] 1999(25) 16.Sutton VR;Davis JE;Cancilla M Initiation of apoptosis by granzyme B requires direct cleavage of bid,but not direct granzyme B-mediated caspase activation[外文期刊] 2000(10) 17.Stoka V;Turk B;Schendel SL Lysosomal protease pathways to apoptosis.Cleavage of bid,not pro-caspases,is the most likely route[外文期刊] 2001(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杨胜细胞凋亡机制简述[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6) 2.冯俊奇.李秀兰.白人骁.FENG Jun-qi.LI Xiu-lan.BAI Ren-xiao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29(1)

(整理)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都是生命的基本现象,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在胚胎发育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多余的和已完成使命的细胞,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在成年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衰老和病变的细胞,保证了机体的健康。和细胞增殖一样细胞凋亡也是受基因调控的精确过程,在这一节我们就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作简要的介绍。 细胞凋亡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胞外信号激活细胞内的凋亡酶caspase、一条是通过线粒体释放凋亡酶激活因子激活caspase。这些活化的可将细胞内的重要蛋白降解,引起细胞凋亡。 一、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细胞凋亡的调控涉及许多基因,包括一些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研究较多的有ICE、Apaf-1、Bcl-2、Fas/APO-1、c-myc、p53、ATM等。 1.Caspase家族 Caspase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相当于线虫中的ced-3,这些蛋白酶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关键酶,一旦被信号途径激活,能将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使细胞不可逆的走向死亡。它们均有以下特点:①酶活性依赖于半胱氨酸残基的亲核性;②总是在天冬氨酸之后切断底物,所以命名为caspase(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方便起见本文称之为凋亡酶; ③都是由两大、两小亚基组成的异四聚体,大、小亚基由同一基因编码,前体被切割后产生两个活性亚基。 最早发现人类中与线虫ced-3同源的基因[1]是ICE,即:白介素-1 β转换酶(Interleukin-1 β-converting enzyme)基因,因该酶能将白介素前体切割为活性分子,故名。通过cDNA杂交和查找基因组数据库,在人类细胞中已发现11个ICE同源物[2],分为2个亚族(subgroup):ICE亚族和CED-3家族(图15-6),前者参与炎症反应,后者参与细胞凋亡,又分为两类:一类为执行者(executioner或effector),如caspase-3、6、7,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讲绪论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 基因工程是一项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和行使正常功能,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里程碑事件,要求掌握其必要的理由 上个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的DNA双螺旋模型; 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70年代,Berg首先发现了DNA连接酶,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80年代,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90年代,开展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进入“基因组时代”; 目前,分子生物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或“蛋白质组时代”。 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专业地位与作用:从专业基础课角度阐述对专业课程的支 撑作用 第二讲核酸概述 1、核酸的化学组成(图画说明) 2、核酸的种类与特点:DNA和RNA的区别 (1)DNA含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RNA含的是核糖; (2)DNA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RNA含有的碱基前3个与DNA完全相同,只有最后一个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代替; (3)DNA通常是双链,而RNA主要为单链;

(4)DNA的分子链一般较长,而RNA分子链较短。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间接: (1)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不论年龄大小,功能如何,它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而生殖细胞精子的DNA含量则刚好是体细胞的一半。多倍体生物细胞的DNA含量是按其染色体倍数性的增加而递增的,但细胞核里的蛋白质并没有相似的分布规律。 (2)DNA在代谢上较稳定。 (3)DNA是所有生物的染色体所共有的,而某些生物的染色体上则没有蛋白质。(4)DNA通常只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上,但某些能自体复制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有其自己的DNA。 (5)在各类生物中能引起DNA结构改变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基因突变。 直接:肺炎链球菌试验、噬菌体侵染实验 4、DNA的变性与复性:两者的含义与特点及应用 变性:它是指当双螺旋DNA加热至生理温度以上(接近100oC)时,它就失去生理活性。这时DNA双股链间的氢键断裂,最后双股链完全分开并成为无规则线团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DNA从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增色效应:它是指在DNA的变性过程中,它在260 nm的吸收值先是缓慢上升,到达某一温度后即骤然上升的效应。 复性:它是指热变性的DNA如缓慢冷却,已分开的互补链又可能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复性的速度与DNA的浓度有关,因为两互补序列间的配对决定于它们碰撞频率。DNA复性的应用-分子杂交:由DNA复性研究发展成的一种实验技术是分子杂交技术。杂交可发生在DNA和DNA或DNA与RNA间。 5、Tm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Tm的含义:是指吸收值增加的中点。 影响因素: 1)DNA序列中G + C的含量或比例含量越高,Tm值也越大(决定性因素);2)溶液的离子强度 3)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细胞凋亡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生理性死亡Physiogicalcell death,PCD),是细胞对内外信息刺激的 应答反应,[1]它与细胞的生长、分化一样.属于最基本的 细胞学事件或过程.它决定着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转归.是胚胎发生和个体发育中清除细胞以维持细胞数目正常的调 节机制。 [2]当组织细胞发生异常调亡时,即可引起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讲.凋亡过多会引起退行性变或早衰,调亡过少.易诱发肿瘤。[3] 因此,细胞凋亡近年来引起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细胞调亡的概念及相关因素作一简要的概述。 【Summary】 Apoptosis is a kind of Physiogicalcell death and a reaction of cells to around informations stimulate .[1] It is same as cells’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which belong to the basic cell subject’s incident or process.it decide living things’essential character- Istics ,and used to clear away cells to keep it rgular number’s regula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es of embryo occur and individual growth.[2]there will couse ill- Ness when the organization cells come into being particularly apoptosis .Generally speaking ,more cell

细胞生物学简答题整理

1.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异同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信号通路分为三类: ①激活离子通道;②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以cAMP 为第二信使;③激活磷脂酶C ,以IP3 和DAG 作为双信使 激活离子通道: 当受体与配体结合被激活后,通过偶联G蛋白的分子开关作用,调控跨膜离子通道的开启和关闭,进而调节靶细胞的活性。 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酸的cAMP信号通路: 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腺苷环化酶调节胞内cAMP的水平,cAMP被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降解清除。 cAMP信号通路主要是通过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 (PKA) ,激活靶酶开启基因表达,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蛋白激酶A 由2个催化亚基和2个调节亚基组成,cAMP的结合可改变调节亚基的构象,释放催化亚基产生活性。 蛋白激酶A被激活后,一方面通过对底物蛋白的磷酸化,引起细胞对胞外信号的快速反应;另一方面,其催化亚基可进入细胞核,磷酸化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CREB) 的丝氨酸残基。磷酸化的CREB蛋白被激活,它作为基因转录的调节蛋白识别并结合到靶细胞的cAMP应答元件 (CRE) 启动靶基因的转录,引起细胞缓慢的应答反应。 cAMP信号通路中的缓慢反应过程: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cAMP是由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yl cyclase,AC) 催化合成的,腺苷酸环化酶为跨膜12次的糖蛋白,在Mg2+或Mn2+存在下能催化ATP生成cAMP;细胞内的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 (PDE) 可降解cAMP生成5’-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

分子生物学历年大题

2012年1月分子生物学自考试卷大题 26.半不连续复制 27.上游启动子元件 28.遗传密码 29.报告基因 30.锌指结构 31.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2.简述启动子的作用特点 33.简述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过程 34.简述半乳糖操纵子的结构特点 35.简述在原核生物翻译水平上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的因素 36.试述利用λ噬菌体构建基因组DNA文库的方法 37.试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特点 2011年7月分子生物学自考试卷大题 26.SOS反应 27.RNA再编码 28.cDNA文库 29.RNA干扰 30.物理图谱 31.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复制过程中的差异。 32.简述增强子的作用特点。

33.简述CAP对gal操纵子的作用。 34.真核生物在转录前对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有哪些? 35.反式作用因子有哪些结构特征。 https://www.360docs.net/doc/9a16875522.html,c操纵子的调控机理。 37.试述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并比较原核与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差异。 2010年10月: 26.C值反常 27.同工Trna 28.释放因子 29.细菌转化 30.选择性剪接 31.简述DNA复制的特点 32.核糖体上与翻译有关的位点有哪些? 33.简述操纵子的一般结构 34.简述真核生物DNA甲基化抑制基因表达的原因 35.简述细胞内癌基因的激活方式。 36.色氨酸操纵子在高色氨酸浓度和低色氨酸浓度时表达水平相差约600倍,但阻遏作用仅只能使转录水平降低70倍,请利用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解释上述现象。 37.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产物mRNA的异同。

2010年7月: 名词解释:同源域基因、基因定点突变、基因、遗传密码、冈崎片段简答:1.简述细胞中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主要途径。 2.简述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基本原理。 3.简述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具体步骤。 4.简述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中a因子生物学功能。 简单应用:色氨酸操纵子调节作用。 论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基因结构、转录和翻译主要差异。 2010年1月部分大题: 名词解释:中心法则、转座子、基因敲除、增强子、基因治疗 简单:1.简述原核生物RNA转录终止信号分类、结构特点。 2.简述tRNA mRNA tRNA各自生物学功能。 3.简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本原理。 简单应用:乳糖操纵子的调节功能。 论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可在多个层次上进行调控,根据发生先后顺序,叙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 09年10月部分大题: 名词解释:半不连续复制、基因家族、基因扩增 简答:1.RNA编辑生物学意义。 2.转录与翻译不同点

细胞生物学课后题

一、细胞内膜泡运输的概况、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膜泡运输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的膜泡靶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主要分为一下三种类型: COPⅠ包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COPⅡ衣被小泡:介导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网格蛋白衣被小泡:介导质膜→胞内体、高尔基体→胞内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的物质运输 二、试述物质跨膜的种类及其特点 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被动运输: 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on)。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 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2、促进扩散:特点: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非线性关系; ③特异性;④饱和性。 (二)主动运输: 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③都有载体蛋白。(三)吞排作用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试述Na+—K+泵的工作原理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3个Na+,转进2个K+。 四、试述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 1)、细胞间隙连接 细胞间隙连接:是一种细胞间的直接通讯方式。两个相邻的细胞以连接子相联系。连接子中央为直径1.5nm的亲水性孔道。 2)、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信号分子(受体)与另一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细胞应答的过程,即细胞识别。 3)、化学通讯 细胞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至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根据化学信号分子可以作用的距离范围,可分为以下3类: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TF-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

生物化学与生物 物理进展 PROGRESS IN BIOCHCMISTRY AND BIOPHYSICS 1999年 第1期 No.1 1999 TF-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 刘红涛 王玉刚 张颖妹 宋泉声 敬保迁 袁 勇 马大龙 摘要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代表差异分析(cDN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s analysis, cDNA-RDA)技术研究了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TF-1细胞撤除细胞因子后进入凋亡时诱导表达的基因.发现了6个新基因片段.其中有三个经与GenBank nr和dbEST查询均没有发现同源性,已经向GenBank进行登记,登记号分别为U83208,U83279, U83397.此外还发现一批已知基因的表达与凋亡相关,其中包括Hou和人硫氧还原蛋白等, 提示它们在凋亡中可能起作用.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凋亡相关基因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RDA的研究结果,有可能发现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特异标记蛋白或发挥作用的重要蛋白,以期为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TF-1细胞株,代表差异分析,凋亡 学科分类号 R392.1 Studies on the Apoptosis-Related Genes of TF-1 Cell Line by cDNA-RDA Technique. LIU Hong-Tao, WANG Yu-Gang, ZHANG Ying-Mei, SONG Quan-Sheng, JING Bao-Qian, YUAN Yong, MA Da-Long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genes effec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apoptosis of TF-1 cell line when it is deprived of the cytokine in the culture medium were studied by RD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method. The TF-1 cell depriving of cytokines for 8 hours was selected as the Tester and normal-cultured TF-1 cell as the Driver. Seven gene fragments were found uniquely expressed or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process of apoptosis of TF-1 cell line which include some known genes such as Hou and thioredoxin that formerly suggested to play a role in apoptosis.There are three fragments are complete novel after searching the nr and EST catalogues of GenBank and were banked into GenBank. The accession numbers for them are U83208, U83279, U83397 respectively. From the novel gene fragments, the complete cDNA sequence of them can be fished and the bioactivity and function of them in apoptosis of TF-1 cell and other hematological tumors can be further studi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function of some known genes which were not suggested formerly in the course of apoptosis can be studied. Key words TF-1 cell line,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 apoptosis

新乡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习题第十二章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

第十二章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 一、单项选择题1.细胞周期中,决定一个细胞是分化还是增殖的控制点(R 点)位于 A. G1期末 B. G2期末 C. M期末 D.高尔基复合体期术 E. S期 2.细胞分裂后期开始的标志是 A. 核仁消失 B.核膜消失 C.染色体排列成赤道板 D.染色体复制E着丝粒区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开始分离 3 .细胞周期中,DNA合成是在 A. G1 期 B. S期 C. G2 期 D. M 期E GO 期 4.有丝分裂中,染色质浓缩,核仁、核膜消失等事件发生在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E.以上都不是 5.细胞周期中,对各种刺激最为敏感的时期是 A. GO 期 B. G1 期 C. G2 期 D. S期 E. M 期 6.组蛋白的合成是在细胞周期的 A. S期 B. G1 期 C. G2 期 D. M 期E GO 期 7 下列哪种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 A.在前期染色体开始形成 B.前期比中期或后期都长 C. 染色体完全到达两极便进入后期 D.中期染色体最粗短 E 当染色体移向两极时,着丝点首先到达 8 着丝粒分离至染色单体到达两极是有丝分裂的 A .前期B.中期 C.后期D.末期E.胞质分裂期 9 细胞增殖周期是指下列哪一阶段 A.细胞从前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为止 B 细胞从这一次分裂开始到分裂结束为止 C 绌胞从这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为止 D. 细胞从前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 E 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 10. 细胞周期中,遗传物质的复制规律是 A.异染色质先复制 B.常染色质先复制 C 异染色质大量复制,常染色质较少复制 D. 常染色质大量复制,异染色质较少复制 E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同时复制 11. 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E.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2. 从细胞增殖角度看,不再增殖细胞称为 A. G1A态细胞 B. G1B态细胞 C. G1期细胞 D. G2期细胞 E. G0期细胞 13. 在细胞周期中,哪一时期最适合研究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D后期E.末期 14. 细胞周期的顺序是 A. M期、G1期、S期、G2期B . M期、G1期、G2期、S期 C. G1期、G2期、S期、M期 D. G1期、S期、M期、G2期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分化等。 细胞分化:其本质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功能蛋白质的过程。 细胞质膜 ( plasma membrane ):又称细胞膜,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内膜:形成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 biomembrane ):质膜和内膜的总称。 细胞外被:也叫糖萼,由质膜表面寡糖链形成。 膜骨架:质膜下起支撑作用的网络结构。 细胞表面:由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 脂筏模型(lipid rafts model) :即在生物膜上胆固醇等富集而形成有序脂相,如同脂筏一样载着各种蛋白。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 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 被动运输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输。 水孔蛋白(aquporins ;AQPs) :或称水分子通道,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不具有“水泵”功能,通过减小水分跨膜运动的阻力而使细胞间的水分迁移速度加快。 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 通道蛋白:跨膜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又称离子通道。 配体门通道:受体与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引起通道构象改变,“门”打开,又称离子通道型受体。 协同运输: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动物细胞中常常利用膜两侧Na+ 浓度梯度来驱动。植物细胞和细菌常利用H+ 浓度梯度来驱动。分为:同向协同和反向协同。 膜泡运输: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和胞吐作用( exocytosis )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胞吐作用:包含内容物的囊泡移至细胞表面,与质膜融,将物质排出细胞之外底物水平的磷酸化:由相关酶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直接转移到ADP 分子生成ATP 的过程。氧化磷酸化:在呼吸链上与电子传递相耦联,ADP 被磷酸化生成ATP 的过程。 半自主性细胞器: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 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分泌泡等。 粗面内质网:多为扁囊状,在ER 膜的外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 光面内质网:ER 膜上无颗粒(核糖体) ,ER 的成分不是扁囊,而常为小管小囊,它们连接成网,广泛存在于能合成类固醇的细胞中。 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分为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 残体:又称后溶酶体( post-lysosome ),已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可排出细胞,也可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 细胞内蛋白质分选:除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中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然后运至细胞的特定部位,这一过程称蛋白质的定向转运或蛋白质分选。 信号序列: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 个氨基酸残基,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信号斑: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构成信号斑的信号序列之间可以不相邻,折叠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翻译后转运: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或成为基质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共翻译转运: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链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转运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细胞外。 分子伴侣: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细胞信号转导: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双信使系统: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 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 PLC-

细胞凋亡的途径

按照起始caspase的不同,可将哺乳细胞的凋亡分为三种基本的途径。 一种称为外在途径(extrinsic pathway),由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如Fas和肿瘤坏死因 子受体家族(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引发; 另一种称为内在途径(intrinsic pathway)或线粒体途径(mitochondrial pathway),由许多应激条件、化学治疗试剂和药物所起始(Nicholson, 1999;Denault和Salvesen,2003); 第三种途径是内质网应激所导致的caspase-12的活化,从而导致凋亡。 细胞凋亡的途径 摘要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是有许多基因产物及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有序的细胞自我消亡形式。通过细胞凋亡,机体可消除损伤、衰老与突变的细胞来维持自身的稳态平衡和各种器官及系统的正常功能。由于细胞凋亡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及病理现象,所以在其发生的3个阶段中涉及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 关键词细胞凋亡线粒体内质网caspase家族NO 疾病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性死亡过程,是细胞核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然后凋亡的细胞将被吞噬细胞吞噬。经研究发现,不管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凋亡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1]。是因为细胞死亡往往受到细胞内的某种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控制的。也会因为它的失调,机体也会失去稳定性,引发人类疾病如肿瘤、免疫系统等疾病[2]。由于它保证多细胞生物的健康生存过程中的重要性,引起了人们对其途径的广泛深入的研究,成为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凋亡的途径不是很清楚,本文从多个方面概述了细胞凋亡途径。 1 细胞凋亡形态学上的特征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1972年由Kerr教授根据形态学特征最先提出的[3],主要强调的是这种细胞凋亡是自然界中的生理学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生理性细胞自杀行为。

(完整版)北师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doc

1990 年 试题 一、名词解释 : (每题 6 分,共 30 分) 1.cDNA library 以 mRNA 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合成互补DNA 构建而成的基因库 是以特定的组织或细胞mRNA 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 ( cDNA )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形成重组DNA 克隆群,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 mRNA 信息的 cDNA 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或细胞的cDNA 文库 2.Aritotic apparatus 3.跨膜信号 transmembrane signal 4.促有丝分裂原 mitogen 5.Nuclear lamina 二.论述题 : (每题 30 分,共 120 分) 1.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趋向两极的机理是如何证明的? 2. Kinetochore 是由哪几种主要蛋白组成,用什么方法研究其定位、分子量及机能? 3. 举例说明oncogene、 growth factors 及受体之间的联系 4.试述横纹肌、细胞内粗细丝两分子的结构、各种主要蛋白成分在肌肉收缩中的作用。

1991 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 1.着丝点与着丝粒用 6.蛋白印迹法二、论述题 : 2.核纤层 3.多线染色体 (western blotting) 7.2G 4. cdc2 (cell Division) 5.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 蛋白 8.同源盒 9.原位杂交 10.原癌基因 1.简述细胞连接的儿种类型及共功能 2.简述微管、微丝组装的动力学不稳定模型 1992 年试题 1.胞内体 2.信号肽与导肽 3.跨细胞转运 4.微管组织中心 5.踏车行为 6.核纤层 7.驱动蛋白 8.成 虫盘 9.桥粒和半桥粒 10.周期素二、论述题: 1.膜离子通道的类型及其调节机制 2.糖蛋白的加工部位及其转运 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及其机理 5.以果蝇举例说明动物体节分化的基因调节 6.核仁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学基础 1993 年试题 二、论述题: 1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 2.试述鉴别动物细胞各周期时相群体的方法 3.试述非肌肉细胞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 4.如何用实验证明细胞被决定 5.缁类激素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 1994 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荧光原位杂交 2.内含子、外显子、原初转录体的关系 3.southwestern( blotting ) 4. 编程性细胞死亡 5.中心体 6.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7.小核糖核蛋白颗粒(snRNPs) 8. 同源异形突变 9.联会复合体10.转基因动物 二、论述题: 1. 试述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加工及分选功能 2.粘合斑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周期中G1 至 S 期、 G2 至 M 期调控事件 4.亲脂类和肽类外信号分子细胞信号传导的异同

基因分子生物学

病毒、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基因组 第一节基因组和基因的一般概念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基因组(genmome)。 人类基因组包含细胞核中的24个线性DNA分子以及胞浆线粒体上的遗传物质(一个长16569bp的环状DNA分子,又称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组的结构:主要指不同的DNA功能区域在DNA分子中的分布和排列情况。 基因: 经典概念:按照经典的遗传学概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一般概念:基因是携带一定遗传信息的特定DNA片段,它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表达具有一定生物功能的多肽链或转录出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tRNA和rRNA 及其它RNA。 最新概念:基因是合成多肽或RNA顺序所必需的完全核酸顺序。一个基因不仅包含编码蛋白质或RNA的核酸顺序,而且包括获得一个特殊的初级转录物所需的全部顺序。 操纵子:operon, 在细菌中,一些功能相关的酶的基因常一个紧接一个的串联排列,受同一操纵区控制,这种由多个结构基因及其共同的转录操纵区组成的单一转录单位称作操纵子。顺反子:cistron, 及结构基因,为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 多顺反子:polycistronic, 多顺反子见于原核生物(但原核生物也有单顺反子作用单位),意指一个mRNA分子编码多个多肽链,这些多肽链对应的DNA片段则位于同一转录单位内,享用同一对起点和终点。 单顺反子:monocistronic, 多见于真核生物,一个转录完毕的mRNA内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对应的转录产物,经剪接后,该mRNA只编码一条多肽链。 简单转录单位:产生单一多肽的单一类型的mRNA的真核基因称简单转录单位。 复杂转录单位:被复杂转录单位编码的初级RNA转录物能够通过使用不同的切接位点或poly(A)位点以多于一种方式加工,导致包含不同外显子的mRNA。 填空 1.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组包含至少2个线性DNA分子,此外还有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 2.真核基因中,转录控制区甚至在编码区上游50kb 3.基因组大小:痘病毒300kb,大肠杆菌4.64×103 kb,酿酒酵母12.1×103 kb,人3000×103 kb,家鼠3300×103 kb,SV-40 5.2kb,噬菌体46kb 4.色氨酸操纵子包含5个与合成Ser有关基因,转录产生单一9kb的mRNA 5.外显子跳跃产生相同的5,和3,外显子,不同的内部外显子 6.包含2个或更多polyA位点的转录单位产生不同mRNA,每个都有相同5,外显子不同的3,外显子 7.同一基因的不同启动子在不同类型细胞中活化,产生mRNAs具有相同3,外显子,不同5,外显子 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点及部分重要的病毒基因组 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点? 1.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 2.病毒基因组可由DNA组成,也可以由RNA组成 3.DNA病毒的基因组均由连续的DNA分子组成,多数RNA病毒基因组也由连续的核糖核酸 链组成,有些以不连续的核糖核酸链组成。 4.常见基因重叠现象 5.重叠基因虽然RNA顺序大部分相同,但是转录成的mRNA的读框不同,因此产生的蛋白

细胞凋亡途径

细胞的凋亡 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s of apoptosis , IAPs)是细胞内一类独特的抗凋亡蛋白家族,包括XIAP,c-IAP1,c-IAP2,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IAP) ,ML-IAP, Apollon和survivin。IAPs通过在体外或体内抑制不同的caspases而抗细胞凋亡。与其他的可抑制上游 caspases的蛋白不同, IAPs是唯一的内源性 caspase 抑制物【1】。 Survivin(生存素)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的成员,是迄今发现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于1997年由耶鲁大学Alfieri【2】等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ffector-cell protease receptor 1, ERP-1)在人类基因库的杂交中分离出来,Survivin大量表达于胚胎及婴幼儿组织中,在正常的分化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3】,然而却在60余种肿瘤细胞株和大部分人体肿瘤组织过度表达。 1.Survivin的分子结构 IAP家族蛋白一般在N末端含有 2~3个串联的含有 Cys/ His的保守冠状病毒IAP重复序列结构域(Baculovirus IAP Repeat, BIR),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凋亡抑制作用。IAPs家族发挥抗凋亡作用的机理是通过BIR功能区之间的连接序列直接与Caspases家族蛋白结合,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多数IAPs的C末端还含有一个环指状结构域(RING-finger domain)能够与两个锌原子形成配位键。这一锌指结构对于IAPs家族蛋白抗凋亡的功能密切相关。只有包含BIR2功能区的IAPs蛋白分子才具有结合和抑制死亡蛋白酶的功能,单一BIR1, BIR3或环指结构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蛋白体均无此效应。 Ambrosini 等【4】测定并绘出了Survivin基因完整的基因图谱,全长14796 bp,位于距离端粒约3%的位置。Survivin 基因与EPR-1 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高度互补,位于染色体17q25的同一基因族,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编码产生1个由142个氨基酸组成的胞浆蛋白,分子量约为16. 5kD。Survivin只含有一个BIR区域,C末端有一个α卷曲螺旋结构,不含环指状结构域【5】。 Survivin是唯一具有剪接异构体的IAP基因,一个是序列中缺少外显子3的survivin-ΔEX3;另一个是把部分内含子2作为隐蔽的外显子的survivin-2B。两者序列的改变导致了相应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survivin-ΔEX3仍保留抗凋亡特性,survivin-2B抗凋亡功能则显著下降[6]。2004年Badran A等[7]发现survivin的另一新剪接异构体survivin-3B,survivin-3B 含有5个外显子,比survivin多3B外显子, survivin-3B包含单一的BIR,这对于其抗调亡作用致关重要。最近,包含两个外显子,3'为197bp的内含子的survivin-2α发现【8】。其终止密码在第2内含子,编码产生7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survivin的剪接异构体的功能尚不清楚,初步认为survivin-ΔEX3与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通路有关,另外,证实survivin-2α能减弱survivin的抗凋亡活性[7]。 Survivin的异构体如图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习题

《分子生物学》作业 第一章 一、简述题 ?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组蛋白 2.C 值反常 3.DNA 的半保留复制 4. 复制子 5. 冈崎片段 6.SSB 蛋白 7. 错配修复 8.AP 位点

9. 转座子 10.D- 环复制 二、简述题 1. 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 在核酸分子中,脱氧核糖的哪个碳原子带有磷酸基、羟基和碱基? 3.DNA 二级结构有哪几种?比较其差别。 4. 简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并描述其典型的空间结构及特点。 5. 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6. 比较真核细胞 DNA 序列构成。 7. 简述双链 DNA 分子复制的主要过程。 8. 简述真核细胞 DNA 复制调控的几个水平。 9. 简述 DNA 修复的种类及主要特点。 10 比较几种不同转座之不同及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 模板链 2. 编码链 3.RNA 聚合酶 4. 转录单元 5. 启动子 6. 增强子 7.Pribnow 盒 8. 终止子 9.hnRNA 10. 转录 11.SD 序列 二、简述题 1. 全面简要叙述转录的基本过程。 2. RNA 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3. 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RNA 聚合酶之不同。 4. 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mRNA 的特征。 5. 简述 mRNA 前体的加工过程。 第四章翻译 一、名词解释 1. 遗传密码 2. 摆动假说 3. 校正 tRNA 4. 氨酰 -tRNA 合成酶 5. 信号肽 6. 导肽 7. 分子伴侣 8. 兼并密码 9. 无义突变 10. 错义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