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_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咨询平台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范围及功能分区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

以之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该区以我省约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方案秉承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理念,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两区一带”功能分区,即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湖体核心保护区。

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

滨湖控制开发带。

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

高效集约发展区。

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重大意义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把握。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探索生
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站在江西角度来看,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实现江西加快崛起、赶超进位的有效途径;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战略抉择。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发展定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直接反映和决定它在国家区域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中的地位。

总结起来讲,就是着力构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同时,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即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战略目标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针对这项时间长、范围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规划方案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个步骤从两个层次设定三个方面的目标。

“两个步骤”:第一步,2009-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第二步,2016-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
42
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两个层次三个方面目标”:规划按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着重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构建三个方面,提出2009-2015年重点规划期的主要奋斗目标。

定性目标主要有: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等,最终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资源综合利用达到新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等,从而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保型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等,使江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根据定性目标,规划设定了13个定量指标,主要有: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稳定在3100平方公里,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比2008年下降20%、2020年比2015年下降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45000元、2020年达到80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化率2015年达到50%、2020年达到60%。

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任务
第一位的战略任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强化流域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出湿地保护、污染防治、绿色屏障建设、血吸虫病防治,进一步推进实施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程等。

加快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重点是围绕建设“十大产业基地”,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突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重点是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集约用地原则,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着力构建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应有之义、重要内容。

要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先导,以建设绿色乡村、生态城镇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建设富裕文明、安宁祥和的美好家园,着力打造富有特色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镇,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挥
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坚
持系统的思维,采用统筹的方式,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的龙头作用,以长江、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依
托,以沿江、沿线城市为支撑,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和革命
老区加快发展,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着
力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注重
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促进城乡之间均衡
配置公共资源、自由流动生产要素;注重带动革命老区
加快发展,着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革命老区发展能力。

深化改革开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不竭动
力和源泉。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着眼于形成有利
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着力推进重点领域
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着力
扩大开放合作、提升开放水平,重点是要探索建立绿色
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积极推进生态环保领域的先行
先试,切实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和国际生态合作。

六、国家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政策支持
国家给予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规划提出,要健全财政转移支
付办法,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改善农村特别
是湖区、老区农(渔、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支持力
度;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
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
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
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
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
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

规划提出,要支持按照相关管
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
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
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
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
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
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
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
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
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

给予重大项目支持。

规划提出,国家在有关规划、重
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将
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支持区域内重
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在土地开发整理、农
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上优先安排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推进开发区、工业园扩区升级,建设一批
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
生态旅游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
管区。

(本栏目责任编辑:张丽)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