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认识国家之区域发展阶段-2017

合集下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术模式,避免因盲目地高估或低估所造成的决策失误。

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区域发展水平一词是区域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在区域分析中,通常将区域分为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其依据就是对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但此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人们又设计了一些综合指标,用一组或多组指标,也有学者用一组或多组指标复合成的一个指数,来量度区域发展水平。

(一)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在实际统计中,又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该区域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所不同。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一个区域的常驻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驻单位;同时,外区域的单位所创造的增加价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

考虑到这种区际间收入的流动,便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即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之处在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3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3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理论认为,有些市场规模很大的经济体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
来实现经济发展,但有些市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无法依靠自身的内生力量
实现经济发展,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外部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 世纪30年代,霍伊特建立了解释城市发展的一个简单的模型-输出
电力、煤炭等)逐渐替代了旧的主导产业部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
车头”;劳动力素质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
向区域集聚;新的管理方式、新的融资方式以及新的销售方式不断出现。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
5.高额消费阶段
经过成熟阶段的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人
结论
➢ 开放经济实现经济恒定增长时的限定条件较少,因此相对于封闭的国家模型
更容易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 区域经济特征是由净输入资源刻画,净输入剩余使得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 如果不同区域的初始增长率不同,那么区域间差距会随时间逐渐扩大。
能保证该地区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当能够从区外输入资本和生产资料时,
这种区外输入是决定本地的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因素,相对于那些实行闭关自
守的地区,区外输入使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更宽松,更容易实现长期的
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与输出基础模型的不同点:
➢ 前者强调区外投资,后者强调区外需求
➢ 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储蓄不再是有效需求的扣除项,而是生产性投资的
强调总体而忽略不同生产活动或不同专业化部门的区别;忽略了为本地区
服务的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5.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

02地理教学论第二章地理课程标准

02地理教学论第二章地理课程标准
讨论:这两段表述的主旨是什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义务地理教 育课程的功能。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 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 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 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二)综合性
认识区域部分的说明;
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 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习内容要 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 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 选区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
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国内选择至少五 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在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中,所选择的“大洲— 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其内容必须涵 盖本单元全部“标准”。
就某一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 合理组织材料。
三、中国地理 (一)区域与人口(标准、活动建议、说明略)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标准、活动建议、说明
略) (三)经济与文化(标准、活动建议、说明略) (四)地域差异(标准、活动建议、说明略) (五)认识区域(标准、活动建议略)
课标修订组由刘昌明、樊杰、陈澄任召集人,成员有林 培英、朱翔、王恩涌、丁登山、王民、张凯等,秘书由林培 英兼任。
2011年4月,修订稿经地理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订 2012年初,经教育部党组、中央领导审批通过后,由教 育部颁布,称2011年版。
第一节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 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 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 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认识区域》 讲义

《认识区域》 讲义

《认识区域》讲义一、区域的定义与特征(一)区域的定义区域,简单来说,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范围、拥有独特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地理单元。

它可以是大到一个国家、一片大陆,也可以小到一个城市、一个村庄,甚至是一个小街区。

(二)区域的特征1、地域性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这决定了其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独特性。

2、综合性区域是由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综合体。

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人文要素如人口、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区域的独特面貌。

3、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在自然和人文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比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气候、农作物种植、饮食习惯等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

4、开放性区域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边区域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交换。

这种开放性使得区域能够不断发展和演变。

二、区域的类型(一)按照自然特征划分1、地形区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不同的地形区在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2、气候区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指标划分,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区。

3、水文区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的分布和特征为依据,如流域、内流区、外流区等。

(二)按照人文特征划分1、经济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划分,如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工业区、农业区等。

2、文化区以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为标准,如汉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等。

3、行政区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区域,如省、市、县等。

三、区域研究的方法(一)实地调查通过亲身前往区域进行观察、访谈、采样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

(二)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书籍、论文、报告等文献资料,了解前人对该区域的研究成果和认识。

(三)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对区域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

(四)比较研究将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区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产业结构

3、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 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 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 的趋势。 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其计算公式是:
qij
eij / ei Ej / E
式中: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 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 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 为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 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当>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 专业化水平越高;当≤1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 性部门。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 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 长的主要力量。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 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 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 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 Hoffmann)对重工业 化的研究非常深入。他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 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 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 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 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 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 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 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 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 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 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
发展阶段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基本展阶段
传 统 农 业 主 体 工 业 化 阶 段 高 效 综 合 发 展
发展差异
东 中 西 部 差 异
经济联系
东 西 经 济 合 作 资 源 跨 区 域 调 配 产 业 转 移
区 域 空 间 结 构
区 域 产 业 结 构
变式训练1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
述,正确的是( B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2)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 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
(3)区域按地域空间分布形式 分: 项 目 类 型 结 论 区域是汇集农 农 业 面状 业、工业、交通运 交通运输线路 线状和网络状 输等产业,点、 线、面相结合的 点状 城市和工业 自然—社会综合 体 城市群和工业区 岛状
2.区域的产业结构
(1)概念和因素 产业结构是指三大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很多,诸如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 等。 (2)产业结构的差异
第一产业所占比 重比较大
对外经济联系较 少
第二产业所占 比重比较大
对外经济联系 加强 主要是环境污 染
对生态环 主要是生态破坏 境的影响
要点三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1.衡量指标及发展趋势 (1)衡量指标
①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常用指 人均国民收入 标 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区域类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 型 区和低收入地区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分析,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

3.分析“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二)成长阶段1.特点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3.主要问题⎩⎪⎨⎪⎧ 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美国的“钢都”。

材料二 五大湖附近的工业分布图。

(1)五大湖南部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区域内的人地关系怎样?为什么?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有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欧洲殖民者的最早落脚点,开发较早,工业基础好。

(2)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也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因为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到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湘教版地理三学案:第一章第三节《认识国家》无答案

湘教版地理三学案:第一章第三节《认识国家》无答案

第三节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理解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3、理解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4、了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5、理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6、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自主学习】一、位置和范围1、范围:包括50个州(本土_____个,和_____以及_____两个海外州)和1个首都所在的特区.是一个地跨__ _ __、___ __两洲的国家。

2、位置:(1)半球位置:_____半球和_____半球(2)纬度位置:本土主要位于_________带,阿拉斯加被__________(纬线)穿过,夏威夷被__________(纬线)穿过,因此,美国是地跨_____、_____、_____三个热量带的国家.(3)海陆位置:本土西临_____洋,东临_____洋,南临_____湾。

阿拉斯加州北临__ _ __洋。

二、自然环境1、(1)将代表以下海洋的数字填入图中: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墨西哥湾.(2)将以下数字所代表的邻国填入图中:④加拿大,⑤墨西哥。

2、(1)将代表以下地理事物的数字填入图中:⑥大平原,⑦大高原,⑧中央平原,⑨佛罗里达半岛。

(2)以下字母所代表的山脉、河流、湖泊是:A 山脉;B 山脉;C 河;D 湖.3、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的_____大地形区。

地势:________高,_______低。

4、以下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是:a ;b ;c ;d ;e K]5、气候类型:以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降水分布规律:水汽主要来自于_______洋,降水由_____部沿海向_____部内陆递减.【合作探究】探究一:美国的地形与河流根据“美国地形图”,回答:找出落基山脉、中央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归纳出美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探究二:美国的气候读“美国本土的气候类型”,回答:1、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地区,它们的分布形态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2、为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在美国的分布十分广泛?探究三:美国的农业读“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回答:1、找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等主要农业带和农业区。

1.2《区域发展阶段》

1.2《区域发展阶段》
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 工业化阶段 主体的发展阶段 三次产业比重 人均国内(地区) 生产总值 区域内部 发展差异 网络系统 对外开放程度 整体发展状态 第一产业为主 很低 较小 稀疏 较低 低水平平衡 第二产业迅 速上升 快速提高 不平衡增长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第二、三产业 比重大, 以第 三产业为主 高 较小
加快建设 发达 逐步提高 高 不平衡加速发展 高水平均衡
探究一
探究二
方法技巧 1.图示法记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相关知识
探究一
探究二
2.图示法记忆工业化阶段的相关知识
探究一
探究二
3.图示法记忆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相关知识
第(3)题,我国的人均GDP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增长较快,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
很低,应加快发展。 答案:(1)A (2)C (3)B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区域发展阶段
问题导引
山东省枣庄市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作出
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 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探究一
探究二
例题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美国成立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 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
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
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区域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其边界都是明确无误的。

B. 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但不一定有明显的自然特征。

C. 区域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它们是完全独立的实体。

D. 区域的划分可以基于单一标准,也可以综合多种因素。

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A. 自然资源B. 科技水平C. 人口数量D. 明星效应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区域发展的外部因素?A. 自然资源B. 交通运输条件C. 市场需求D. 企业家精神4、在区域发展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通常需要考虑的可持续发展因素?A. 经济效益B. 社会公平C. 文化保护D. 军事安全5、区域的特征中,以下哪项描述最能体现区域内部的相似性?A、区域内部各地质结构差异显著B、区域内部各地景观、人文环境相似C、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互不关联D、区域内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6、区域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以下哪个阶段特征是以工业发展驱动,出现明显的城镇扩张和城市化?A、初期的传统农业社会阶段B、工业化阶段C、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区域衰退阶段7、题干: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气候干旱B、河流众多,湖泊广布,水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D、农业以水稻和茶叶为主要作物8、题干:区域发展中,通常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A、扩大区域开放程度B、加强区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C、提高区域教育和科技水平D、优化产业结构布局9、关于区域发展的特征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区域发展总是从平衡走向不平衡B. 区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C. 所有区域的发展水平最终会达到完全一致的状态D. 区域发展不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10、下列哪一项不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B.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 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D. 增加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11、以下哪个因素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A. 资源禀赋B. 交通条件C. 人力资源D. 政策支持1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区域发展的外部动力?A. 国家战略规划B. 科技创新C. 地理环境D. 企业集聚13、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在适宜的地段大力发展绿洲农业,这种现象体现了区域发展的哪种模式?A、集聚经济模式B、扩散经济模式C、自发经济模式D、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模式14、在区域发展初期,巴西的农业生产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将原来的玉米种植区转移到甲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甲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哪些特点?A、气候温和、地势平坦B、光照充足、河流密集C、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D、土壤肥沃、热量充足15、题干:在区域发展中,以下哪一个因素决定了一个区域的交通枢纽地位?A、地理区位B、资源丰富程度C、历史基础D、经济发展水平16、题干:在区域规划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A、限制区域内的产业升级B、鼓励区域内的产业同质化发展C、推动区域内产业差异化发展D、实行区域间的产业便利化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A地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 合发展阶段; B、C、D三个地区均处于以结构优 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判断理由: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与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 第一产业比重越低,第三产业比重 越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则 发展阶段越高级。
地 区
地区生 产
总值/亿 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第一产 第二产 第三产
1. 分析十八洞村山环水绕、景色秀美,却是远近闻名的穷困地方的原因。
①地处湘黔边界,山地地形复杂,交通信 息闭塞。 ②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现代工业, 产业结构落后、单一。 ③村民外出打工为生,劳动力流失。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 水平低,人均国内(地区)生产 展水平 总值低
对外开放程度 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运输,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城镇化特点 人地关系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阅读P19 中国制造2025
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加快智能制造的发展
• 改变以往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降低资源、能源的消 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借此改善生态环境;
展水平
区域产业结构
工业高速发展到后期,第二产业 占比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 较高
交通运输 交通便利
城镇化特点 城镇化带来了环境问题严重 人地关系 区域经济呈现萎缩、衰败状态
仍属于工业化阶段
阅读P17 东北老工业基地
1.东北老工业基地衰弱的原因有哪些?
① 老工业产业结构单一,改革未能到位;
② 新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人才流失;
转型 原 因 ① 优势丧失:资源、土地、劳动力 ② 出现问题:竞争力下降、失业率高、 高污染、人口减少

1.2区域发展阶段文科

1.2区域发展阶段文科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 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上海市需克服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 激烈等限制性因素,为了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可从引进先进 技术、改革区域经济结构、加大贸易力度等方面着手。 区域整治的措施:如治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技术革新。
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状态有所不同
合作学习:P12活动
思考、讨论P12页“活动”
近半来世纪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 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 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 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 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 成严峻挑战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如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新兴工业的冲 击),也有内部原因(如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 劳动力价格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等),其本质是 当地产业衰退和产业结构老化。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 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自学指导二 阅读教材P8—P9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 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 业状况、内部经济差异、对外开放 程度。 时间:3分钟
二、区域发展阶段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 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 展水平 产总值也很少
区域产 业结构 内部经 济差异、 经济开 放程度
发展 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合作学习:P11活动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 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 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 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 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 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 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 也遭受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必修III专题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教学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学案(学生版)

必修III专题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教学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学案(学生版)

【2014考纲解读】1.理解区域的含义、特征。

2.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发展。

3.通过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比较,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4.学会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方法,理解区域发展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知识梳理】一、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有大有小,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2.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差异3.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二、区域发展阶段三、区域特征分析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正确掌握区域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有助于从整体上掌握区域地理特征。

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 1.全面认识区域特征(1)清楚划分类型: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2)认识区位特征: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

(3)了解区内整体性:即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找出区域内共同性。

(4)分析区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同,充分认识区域的“个性”。

(5)边界形状:了解边界形状特征,利于迅速准确地判断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类型的区域只有大致的范围而无明确的界线,如语言区。

2.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2)了解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活动、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阶段
以下几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有?属于发展 中国家的有? 加拿大、美国、印度、中国、日本、埃塞俄比
亚、阿富汗、缅甸、英国、德国、泰国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 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和为劳衡务量的国价家值经,济常状被况公的认最
经济 发展 水平
区域 产业 结构
区域 空间 结构
区域 发展 状态
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 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 力从事农业活动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 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对外 贸易规模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佳指标。
人均国民收入(人均GNI)GNI是指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劳动
者在一定时期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P6(必修III)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 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 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具体:人文(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
(一一)、初期以—传凭借统某农一优业势为因素主,体推动的区发域的展初阶步发段展
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 示,2010年我国 GDP401202亿元,相 当于人均GDP为4277 美元(按13.4亿人口和 1比7的汇率计算)。
每年7月世界银行都会对国家的分类进行调整,根据该行2011年的标准,中国 已被列入“中上等收入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中国一直属于低收入国家 行列;其后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又从低中等收入国 家变成了中上等收入国家。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项目
内容
区域 产业 结构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
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 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 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 的主导力量。
空间 结构 发展 状态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 形成。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外部原因: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内部原因: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劳动力价格高、 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 产业结构老化。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 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如地理位置、资源等方面)基本消失;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P7
产业结构的变化曲线图
比例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时间
人文发展指数(HDI)
2015
根据近数十年的数据,挪威和澳大利亚一直稳居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两个位置(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前澳大利亚长期领先,此后挪威长期领先),第三位及以下的排名经常变 化,但北欧国家、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德国、瑞士、荷兰、韩国及日本都是近年来 排名大致长期属于前列的国家。 2014年G20的排名依次为:澳大利亚2;美国5;德国6;加拿大8;英国14;韩国15;日 本17;法国20;意大利26;沙特34;阿根廷49;俄罗斯57;土耳其69;墨西哥71;巴西 79;中国91;印尼108;南非118;印度135位。
返回
匹兹堡
返回
深蓝色:发达国家。 浅蓝色:较发达国家。 青色:发展中国家。 白色:落后国家。
发达国家,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 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已开发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GDP,但 是较高的GDP并不意味着就有较先进的科技水平。发达国家这一词语的范畴在不同领域 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目前被联合国明文确认的发达国家包括北欧,广义的西欧各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44个国家或地区。
(三)衰退——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区域衰落
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基本途径
1、调整产业结构
• 重新认识老工业基地的现实优势,确立新的主导 产业部门;
• 拓展产业领2、域调,改整变工单业一布的局产业结构,增强老工
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弹性;
• 加生强产对的传 现统 代3、工 化拓业;部展门交的通技,术完改善造交,实通现网传统产业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二二、)工成长业—化—阶充分段利用优势因素,加速区域发展。
区域 产业 结构 区域 空间 结构 发展 状态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 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 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 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 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 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逐步提高。
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区域发展阶段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小,处于低水平平衡状态。
2、工业化阶段 ——成长阶段、衰退阶段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人地关系出 现了严重的不协调。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3、 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资源短 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市场竞争激烈 等限制性因素。
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 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 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上海市才能 产生新的增长活力。
以传统农业为 主的发展阶段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近半来世纪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 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 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 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发 展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提高 内部经济差异小—大—小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区域发展状态有所不同
“两横三纵”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 通道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区为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 为重要组成的“两横三纵”战略格局。

大幅度压缩地区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完全丧失、增长潜力枯竭的
传统工业部4、门发; 展科技,繁荣经济
• 逐步调整工业布局,改变工业布局过于密集的状
• 况制;定支持老5、工消业基除地污振染兴,的美有化关环政策境。
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
(四)再生——经济复苏,走向协调
严酷的现实迫使匹兹堡从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向多样化的经 济结构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该城已经成功地完成经济转轨, 从低谷走向新的繁荣。 在匹兹堡新的经济结构中,高科技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该城历史上就有一定的科技基础。1886年,电气发 明家威斯汀豪斯(1846—1914)在这里创办了威斯汀豪斯电气公 司(又译西屋电气公司)。早在1920年,匹兹堡设立了世界上第 一座广播电台,使广大听众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现代传播媒介的无 穷益处。1957年,该城郊区建成美国第一座核电站。今天,匹兹 堡集中有150个科技研究机构,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1.5万人,开发从核反应堆、计算机软硬件到机器人等各种高新技 术产品,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此地还是美国的几大医疗中心之 一,装备着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 经过治理的匹兹堡,恢复了山 青水秀的面貌,遍地绿树芳草。市内空气清洁度和河流水质均已 达到政府规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