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峪村和谐新农村发展五年规划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峪村和谐新农村发展五年规划划
(2007年3月10日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有步骤、有秩序、有重点的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实现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党支部大会研究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静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文明创建、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村庄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齐心协力,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健全农村民主,合力共建和谐新鲁里村的美好明天。
二、规划依据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本村位于县城北侧公里,205国道与上红县乡道交叉,黄土丘坡,四百环山,交通便利,地位位置优越。
2、幅原面积:总幅原面积3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25亩,林地3550亩,森林覆盖率达75%,道路面积100亩,荒山荒地面积150亩。
3、组织机构及人口状况:辖区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党员19人,全村菜有农户198户,总人口668人,劳动力487人,其中:男224,女244,青壮年劳动力345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口160人,务工经商转移劳动力280人。
4、人口素质结构及比例:小学文化占52%,初中文化占38%,高中文化占10%,大专文化占1%。
(二)经济状况:
2006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3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0万元,占33%其它各业产值200万元,占67%,全村人均收入4860元。
(三)建设优势
一是本村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
二是地缘优势突出,紧连县城、交通便利。
三是物产丰富,胡柚柑桔质高量大,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西瓜蔬菜种植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四是城乡结合,第三产业加辐度大,对调整产业结构和转移富余劳动力作用日趋明显。三、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2006年完成县级卫生村、县级卫生村、县级生态村创建,2007年完成市级文明村、市级小康示范村创建,2010年前完成省级小康示范村创建。到2010年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备,经济生产繁荣,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富裕,村庄环境整洁,文明风尚普及,民主法制健全,服务网络完善,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
1、实施“工业兴村”战略。充分利用本村能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人才作用,坚持“工业兴村、以工促农“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工业方面有新的突破,引进新办工业企业1家以上,以镇汽车改装厂为依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村民发展来料加工业,做好富余
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工作,增加村民工资收收入来源。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做好胡柚品种改良,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推广1—2个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发展10亩以上连片的西瓜、蔬菜基地各1个,规模蓄禽养殖户2户和1万瓶(袋)以上食用菌种植大户6户,鼓励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种养效益,增加村民收入。
3、加快中心村建设,进行旧村改造,开展村庄整治,到2010年建成天马一流新农村。
4、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村集体收入新的增长点,做好村经济林的培育管理。2007年造田造地200亩,到2010年村集体耕地面积达到725亩,人均亩。
5、加快文明村建设,2008年建成农民体育场2600平方,投资2万元装修村办公楼。
6、开展“村企结对”活动,直接与千亩胡柚场结对,促进本村农民增产增收。
通过上述努力,实现村民年人均收600元以上,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0万元,100%的村民住上新房,电话安装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全村村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
(二)围绕“生产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到2010年实现全村家家户户门前后硬化到位,并种植各具特色的绿化树木。利用好村新建办公楼,发挥“新农民课堂”作用,根据群众需要提供对口有效的培训,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对45岁以下的村民进行实行技术的培训,每位村民掌握1—2项致富技术,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和谐村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结合实际,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的建设投入,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采的农村业余文化活动,杜绝黄赌毒。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及“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促进各项文明风尚的开展。引导村民自觉学文重教、崇尚科学、无封建迷信活动。实行喜事新办;倡导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树新风。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2010年前彻底做好村庄整治工作,基本消灭“赤膊墙”,各自然村按照规划建设好新村,利用退宅还林、还耕等政策完成对旧村的改造。以中心村为中心,以生态、环保建设为手段,做好生态村建设,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和休闲娱乐环境。
落实村庄保洁制度,督促村保洁员开展好日常保洁工作,强化门前三包制度和党员干部责任区制造的管理,加大卫生公约等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发挥好老年卫生监督队、妇女保洁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建立人人参与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确定每月20日为“村清洁家园日”。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完善民情沟通日制度。确保每月10日在村办公楼及时开展民情沟通日活动。制定民情沟通日年度活动计划和民情沟通日活动公约,进一步规范民情沟通日制度;在每个自然村建立“学习沟通中心户”,畅通沟通渠道,确保民情落实。
2、规范民主决策。完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法”和“一事一议”制度,确保重大事项交由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后实施。
3、加强民主管理。在村办公楼旁设立规范的村务财务公开栏,在公开的形式、内容、时间上予以规范。坚持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村两委干部要经常生地开展民情走访活动,鼓励和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