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摭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摭谈-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摭谈
江苏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222261)夏红梅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开展的一项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自主获得多层次的知识、经验的学习活动,它能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推动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是一种绝对权威的形象。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又使得生生之间出现学习角色上的不平等,少数优生唱独角戏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与以人为本、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能有效地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在研究活动的起始阶段,我们更多地让学生去探究、思考,先留给学生互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氛围中开始他们的研究。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提出“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圆形的?”这一研究问题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猜想。学生说着说着,就产生了动手研究的念头。教师适时地安排合作小组的操作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操作、思考、讨论,在合作研究中发现了圆的特征,发现了同圆中半径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同样的材料做成圆形利用率最高等等。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学生
敢想、敢问、敢说,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研究数学、应用数学的学习品质。
二、合理安排真实有效的研究内容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小学数学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打电话、看电视、换频道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我们在选择研究内容时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主动自愿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地方切入,进而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研究中体会到数学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学科。
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可以联系世界杯上罚点球选谁主罚这一研究问题,让学生结合几位球员在以往球赛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要比球员的进球率来确定让谁主罚。在这种具有时代气息的研究问题中,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数学学习的乐趣、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都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不知不觉中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知识已经理解并能够运用。
三、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研究过程
一直以来对数学学习的结果的量化考察致使我们的数学学习重结果而轻过程。这样的数学教育忽视了学生心中想要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求,渐渐地让数学变得枯燥无趣。在研究性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学习内容大量地依赖课堂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研究的内容中任思绪自由地驰骋,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参与研究,新知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研究问题
的过程,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感悟和体验,发现和创造数学。
例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我们这样设计研究过程。1.教师演示:长方形旋转一周得到圆锥体,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体。(让学生获得有关圆锥体科学概念的同时,又让学生进行空间感知,为进一步研究圆锥体积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2.小组研究:圆锥体积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系?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自己去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初步的感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设想。出现了“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二倍”、“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五分之二”、“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猜想。)3.运用提升: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有小组提出往空心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中倒沙的实验,有小组提出把等底等高的木质圆柱、圆锥放到天平上称量等等。)这样设计,学生凭借自己的直觉大胆猜想,使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创造了数学知识。
四、共享具有独特主见的研究结论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成为有主见的个体。学生有了主见,才会有创见。数学知识的准确性,要求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并不矛盾,由于学生的研究是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研究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其研究结论必定是多样化的。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在学生交流研究结论时,切不可对那些错误结论充耳不闻,也不可过早过简单地判定谁对谁错,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延迟评价,鼓励其余学生共享有独特见解的研究结论。当然,上述几点仅仅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数学学习的一些体会,研究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广阔的舞台,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责编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