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观后感
中国古乐源远流长,从《吕氏春秋●古月》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之史实,和千年前先民们用陶土做的吹奏乐器“埙”,无不证明着这一点。千年的音乐传承,千年的文化积淀,同样也造就了中国音乐史在世界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中中原音乐文化则可称之为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中原音乐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是中国音乐的渊源之一。千百年来,历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中原音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受到了长足而深远的影响。虽音乐形式有所改变,但其所蕴含的核心文化内涵,虽千年,无所偏移。
对于中原音乐的认识若只局限与理论常识之上,那我们所了解的中原音乐将是缺乏生命力的和枯燥的。为了让我们更深刻、更真实的了解中原音乐的魅力,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在河南博物院近距离的接受了一次华夏古乐的熏陶。
在这一次华夏古乐的表演中,我们看到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古代乐器,比如:贾湖骨笛、王孙诰编钟、陶埙、陶鼓、木瑟、古琴等等。而这些乐器所给我们带来的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华夏音乐经典,则更让人难以忘怀。
当《远古的回响》中那悠扬明亮、直入人心的骨笛声响起时,我震撼了,为古人那难以置信的创造力。骨笛声声,配合着陶埙、陶鼓和台上演员的表演,那九千年前古人祭祀神明,表达对生活热爱的场景穿越时空的界限展现在我的眼前。在接下来的演出中,我们相继欣赏了商周古乐中的《鹿鸣》、《子衿》、《关雎》,汉唐音乐中的《渔翁调》、《瑞鹧鸪》等等。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和感动的则是《子衿》这首古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以诗经郑风子衿这篇文章为据所做的这首乐曲让我的思绪穿越了时空,如临其境,像是看到了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时的焦急、喜悦、心烦意乱的动人场景。那由琴声、鼓声、编钟声、箫声所组成的动人乐曲,让人感怀不已,久久难忘。乐曲中那无尽的思念,不仅噬人骨血,更澎湃热烈恍如巨浪滔天,同时却又甜蜜幽深,绵绵无绝。聆听着一曲曲犹如天籁的华夏古乐,我深深的感到流行音乐真的没法和中国这些历经千年留下的珍贵音乐相比。那由简简单单的古代乐器所发的乐声,已经不是简单的乐声,其包含的是中国是华夏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千年来我国古代先贤、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深深的感情流露。
这一次的华夏古乐之旅,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却感觉获益良多。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对古代乐器有了一定的认识,更让我对华夏古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这个被流行音乐所包围的大学生对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华夏古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次活动更让我认识到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肩负着我国古典音乐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或许这就是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