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一百首》之酸枣仁汤

合集下载

【沈绍功:52首奇方】酸枣仁汤-安眠主方23

【沈绍功:52首奇方】酸枣仁汤-安眠主方23

【沈绍功:52首奇方】酸枣仁汤-安眠主方23酸枣仁汤安眠主方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以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5味组成。

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虚劳者乃肝阴不足,虚烦者乃阴虚内热,是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剂。

临证还有加减;柔肝除烦,选加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生栀子;宁神镇静,选加生龙牡、灵磁石、柏子仁、炙远志;清热除晕,选加草决明、白菊花、川牛膝、蝉衣、葛根;为增安眠之力,均可加入夜交藤30g。

酸枣仁汤系虚证失眠主方。

如属实证,多见痰瘀互结,上蒙清窍,可选加石菖蒲、郁金、丹参、莱菔子、赤芍,则成功补兼施方。

枣仁汤,这是安眠的主方。

它两个主证:第一养血安神,用炒枣仁、云苓和川芎;第二它清热除烦,睡不了觉啊,有火,心烦加了知母,这是它的两个主证。

还可以加减,加柔肝的生地、当归、芍药、女贞子、旱莲草和栀子;加了镇静的龙牡、磁石、柏子仁和制远志,远志必须的制,它有小毛,生的远志吃了以后嗓子难受,所以一定要制远志,生的远志难受,就会引起呕吐;假如伴有头晕的加决明子、白菊花、川牛膝、蝉衣和葛根;加强安眠用30g的夜交藤,炒枣仁安眠你要大量用30g。

我在广安门医院,那药房配了酸枣仁膏,酸枣仁膏呀就拿酸枣仁原方,加了夜交藤,煎了以后,用蜂蜜,5斤蜂蜜炼成膏,装成一大瓶,当时公费医疗能报销呀,困难的时候都吃不饱。

怎么办?好多广安门医院的职工呀,开了这药以后,早晨起来插在馒头上吃,有吃饱又不花钱,又抗饥饿,一举数得呀。

当时我在广安门医院就很出名呀!我在广安门医院有两个事情出名:一个就是枣仁膏,酸枣仁膏,哎呀!给老百姓谋福利了,当时工资也不高,不花钱,能吃饱,晚上睡觉又能安稳,谁能不谢我呀;第二个就发烧,广安门医院我当时急诊呀,可能明天我要讲这个,发烧啊,就分清风寒风热,风热的话,清解和剂,风寒的话,温解合剂,两个合剂,放在250ml 的小盐水里面,消好毒,铝盖封口。

高烧啊,尤其是孩子,别熬药了,15ml一次,当然服药的时间要变,不是一付药喝两次,就4个小时喝一次药,一天也许喝3付、4付药喝两瓶烧就退了。

酸枣仁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酸枣仁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酸枣仁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酸枣仁12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克,川芎6克。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劳,虚烦不眠证。

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细弦。

【加减】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较甚者,合二至丸或加生地黄、玄参、白芍等,以养血滋阴清热;兼见盗汗甚者,加五味子、白芍、浮小麦以安神敛汗;心悸较重者,加龙齿、龟甲、珍珠母等以镇惊安神;心悸多梦,时有惊醒,舌淡,脉细弦,属心胆气虚者,可加党参、龙齿以益气镇惊;如精神抑郁,心烦不眠较甚者,可合甘麦大枣汤加夜交藤、合欢皮以缓肝安神解郁,或加人合欢花、夜交藤、石菖蒲、郁金等解郁安神之品,疗效更好。

【方论】本方证治是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心神失养所致。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之治疗原则,当以养血补肝,清热除烦,宁心安神立法。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以生血气,其味酸。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欲酸。

”故方中重用酸枣仁,性平味酸,人心、肝二经,养肝血,安心神,为君药。

茯苓甘淡性平,人心脾肾经,“补五劳七伤……开心益智,止健忘”(《日华子本草》卷一),宁心神。

茯苓与酸枣仁相配,以加强宁心安神之效,为臣药。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

”故用川芎之辛温芳香,主入肝经,以调畅气机,疏达肝气,与酸枣仁相伍,酸收与辛散并用,相反相成,补肝之体,遂肝之用,具有养血调肝安神之妙,正如《本草纲目》卷一所说川芎乃“血中之灵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用为佐药。

知母苦甘性寒,人肺、胃、肾经,可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景岳全书·本草正》卷四称其“去火可以保阴,是即所谓滋阴也。

经方一百首:091、三物黄芩汤;092、黄土汤;093、酸枣仁汤;094、木防己汤;095、吴茱萸汤;096、桂枝芍药

经方一百首:091、三物黄芩汤;092、黄土汤;093、酸枣仁汤;094、木防己汤;095、吴茱萸汤;096、桂枝芍药

经方一百首:091、三物黄芩汤;092、黄土汤;093、酸枣仁汤;094、木防己汤;095、吴茱萸汤;096、桂枝芍药知母汤;097、续命汤;098、大黄廑虫丸;099、乌梅丸;100、温经汤经方一百首091、三物黄芩汤[组成用法]黄芩15~50g、生地黄30~100g、苦参15~30g。

三味药同时水煎煮2~3次,取汁混合,分2~3次服用。

[方证]1.心烦失眠,手足烦热,甚则灼热疼痛、肤色红。

2.唇舌干燥,口渴欲饮。

3.舌质红而少津。

[现代应用]产褥热,肺结核、灼热足综合征,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失眠、红斑性肢痛症、冻疮、荨麻疹、顽癣、阴痒、阴肿等出现手足烦热时用本方。

[经验参考]本方证的“四肢苦烦热”发生于产后,可能与生产时出血过多有关。

从经文来看,产褥热应当是三物黄芩汤的经典主治。

产后的手足烦热既是本方的主治,义是川方的关键。

如大塚敬节治某女,四年前生产,此后一直不眠,经久不愈,苦于手足烦热,发烧而不眠,别无痛苦。

用三物黄芩汤一周,能眠6~7小时,于是烦热亦解(《汉方诊疗三十年》)。

赵明锐用此汤治疗两例发热患者。

一例38岁女性。

于十年前生产后,即患五心烦热,治疗获愈。

但以后则每年到二三月间开始,即感到周身烦热,手足心尤甚,殆至十月以后就逐渐热退身凉了。

十余年来一自如此,虽然断续治疗,未见好转。

在发热期间,并伴有口渴能饮、咽干、舌燥、皮肤枯槁、瘙痒、大便燥结等证。

脉数有力,舌红、苔白。

其他尚属正常。

投以三物黄芩汤20余剂,诸证痊愈,随访三年未曾复发。

另一例23岁女性,每年春季即出现手足心烦热已三四年之久,伴有心悸、心烦、失眠、盗汗、纳呆、倦怠等症。

曾累用一般滋阴之品,诸如鳖甲、知柏、沙参、地骨皮等药治疗未获效。

年年春夏如此发作,待到立秋以后,天气凉爽则逐渐好转。

诊得其脉弦而数,舌红苔薄黄。

给予三物黄芩汤治疗。

前后共服十剂,诸证痊愈。

次年春天仍有复发,再以此方治之,数剂而愈。

随访三年未见复发(《经方发挥》)。

实用方剂学---酸枣仁汤

实用方剂学---酸枣仁汤

实用方剂学--- 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方论选萃】明徐彬:虚劳虚矣,兼烦是挟火,不得眠是因火而气亦不顺也,其过当责心。

然心火之盛,实由肝气郁而魂不安,则木能生火。

故以酸枣仁之入肝安神最多为君;川芎以通肝气之郁为臣;知母凉肺胃之气,甘草泻心气之实,茯苓导气归下焦为佐。

虽曰虚烦,实未尝补心也(《金匮要略论注》)。

清喻嘉言:虚劳虚烦,为心肾不交之病,肾水不上交心火,心火无制,故烦而不得眠,不独夏月为然矣。

方用酸枣仁为君,而兼知母之滋肾为佐,茯苓、甘草调和其间,芎藭入血分,而解心火之躁烦也(《医门法律》)。

清尤在泾: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藏,故不得眠。

酸枣仁补肝膹气,宜以为君,而魂既不为客,必有浊痰。

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芎藭行气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张石顽:虚劳不得眠者,肝虚而火气乘之也,故特取酸枣仁以安肝胆为主,略加芎藭调血以养肝,茯苓、甘草增土以荣木,知母降火以除烦,此平调土木之剂也(《张氏医通卷清罗美:经曰:肝藏魂,人卧则血归于肝。

又曰:肝者,罢极之本。

又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

故罢极必伤肝,烦劳则精绝,肝伤、精绝则虚劳虚烦不得卧明矣。

枣仁酸平,应少阳木化,而治肝极者,宜收宜补,用枣仁至二升,以生心血,养肝血,所谓以酸收之,以酸补之是也。

顾肝郁欲散,散以川芎之辛散,使辅枣仁通肝调营,所谓以辛补之。

肝急欲缓,缓以甘草之甘缓,防川芎之疏肝泄气,所谓以土葆之。

然终恐劳极,则火发于肾,上行至肺,则卫不合而仍不得眠,故以知母崇水,茯苓通阴,将水壮、金清而魂自宁,斯神凝、魂藏而魄且静矣。

此治虚劳肝极之神方也(《古今名医方论》)。

清王晋三:虚烦、胃不和、胆液不足,三者之不寐,是皆虚阳混扰中宫,心火炎而神不定也。

经方:酸枣仁汤(肝虚失眠)

经方:酸枣仁汤(肝虚失眠)

经方:酸枣仁汤(肝虚失眠)酸枣仁汤【原文】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经典回顾】1、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组成】甘草茯苓酸枣仁知母川芎【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时机】1、用在老人家失眠、大病初愈的失眠;2、黄连阿胶汤也是治疗失眠,但是心血不足。

【现代剂量】酸枣仁15克,炒酸枣仁15克,甘草5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川穹10克【方解】1、酸枣仁可以让血回到肝脏里面;2、知母除烦。

因为知母能入肺,能够除烦。

那手足躁扰,晚上烦得不能睡觉,都可以加知母进去,好像抗忧郁药一样;3、茯苓能够把三焦系统的水排出来;4、川芎活血化淤、行血。

【应用】1、肝血不足,见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晕眩,咽干口燥,心肾不交,精血虚耗,痰饮内蓄,怔仲恍惚,夜卧不安,或惊不眠,脉弦或细数,及神经衰弱有上述症者。

【说明】1、睡不着常常是血没有办法完全归肝所导致。

到了晚上人体很大部分血液要进入肝脏,肝血会充满,最多可达一公斤,人的交感神经就会亢奋,人就会很放松,就会睡着。

2、如果肝脏没有办法收集大量的血(剩下的血得要维持身体其他部位的运作),人就睡不着。

中医认为,失眠是肝血不足造成的,所以要把血补足。

酸枣仁汤还有一点凉性,可以清热除烦。

3、补肝血就是补肝阴虚。

酸枣仁汤就是一个治疗精神衰弱、失眠的方剂。

4、方剂中酸枣仁补肝血;川穹是活血药;甘草补虚;茯苓去水、防止心悸;知母是凉润的药。

此方中的药性温、热、寒、凉药都有,补性较强,要滋补肝血、滋补肝阴。

5、在药物动力学上,升、降、收、散都有,可以让气机活泼,但整体是偏降性药为主,是要把阳往下带。

任何让人能够安眠的药都不能往上升。

6、整体方性以润、补、降、收、凉为主;偏凉一点,补性特强,以补肝血;收降性大,心神才能够收,才能够降;润性相当的大,要补肝阴虚。

“酸枣仁汤”——中医医术专长考核方剂考点

“酸枣仁汤”——中医医术专长考核方剂考点

“酸枣仁汤”——中医医术专长考核方
剂考点
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方剂学考点:酸枣仁汤”相关内容,相信报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考生都在学习,为帮助大家了解,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考点精讲】
酸枣仁汤
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功用:清热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

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医学|教育网,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剂歌诀】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香甜。

【趣味歌诀】
熊猫早知茯苓甘。

【配伍意义】
方中重用甘酸质润之酸枣仁为君,入心、肝之经医学|教育网,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茯苓益心脾而宁心神。

【方剂鉴别】
酸枣仁汤与天王补心丹的异同:
二方均有酸枣仁。

酸枣仁汤主要治疗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证,有头目眩晕的表现,为弦细脉医学|教育网。

天王补心丹主要治疗阴虚血少,心神不安证,无头目眩晕之表现,脉象为典型的阴虚脉象即细数脉。

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歌诀】考点汇总【歌诀速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方剂歌诀速记72点
中医医术专长考核“50个清热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整理!
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证书vs中医医术专长证书作用对比。

酸枣仁汤的配方及功效

酸枣仁汤的配方及功效

酸枣仁汤的配方及功效关于《酸枣仁汤的配方及功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你是一个喜爱登山的人,在你登山的全过程中,你也就会发觉山间生长发育着一些酸枣,这一酸枣是能够作为医药用品的,非常是酸枣仁,它充分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酸枣仁汤便是一个事例。

可是,酸枣仁汤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即秘方是啥?又会充分发挥什么作用呢?中医学常见酸枣仁当药,制成酸枣仁汤也是有独特的健康养生作用,能够宁心安神,清热解毒除烦,治失眠,心悸盗汗,首领眩晕,喉干口燥等症状实际效果优良。

酸枣仁汤,最开始称为“酸枣汤”,常见于汉朝张仲景著作《金匮要略》一书。

来到清朝,才由俞嘉言在其《医门法律》中改叫为“酸枣仁汤”。

构成:酸枣仁2升,甘草1两,知母2两,薏苡仁2两,羌活2两(当代常见使用量各自为18克、6克、12克、6克、6克)。

酸枣仁汤的作用:虚烦不可眠,酸枣仁汤主之。

中医学觉得,造成失眠的原因许多,有因于心肾不交者、肝肾阴虚者、心脾两虚者、痰浊内扰者、胃气不和者这些,并并不一定的失眠都能够用酸枣仁汤来医治,务必辨证施治,才可以获得好的实际效果。

《金匮要略》中记述:“虚损虚烦不可眠,酸枣仁汤主之”。

换句话说,己方是医治因虚烦引发失眠。

中医基础理论觉得,“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二脏关联更为紧密。

“肝主藏血”,气血两虚生内火,虚火内扰,加上气血两虚不可以养神,则元神不宁,因此闹心不可眠。

因而,酸枣仁汤主冶的失眠归属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血不养神而导致,失眠者常伴随心悸盗汗、首领眩晕、喉干口燥、脉细弦等病症。

当代多以己方交互用以医治神经衰弱、早搏、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焦虑症等症状。

酸枣仁汤的秘方非常简单,秘方里边带有的中药名称全是我们熟识的,并且只由五种成份构成,这可谓是我们见过的非常简单的一个秘方了。

即然酸枣仁汤的秘方这般简易,而且作用也是这般的明显,我们能够在空余的時间制做一点儿。

养心安神名方 酸枣仁汤

养心安神名方 酸枣仁汤

养心安神名方酸枣仁汤
这里所介绍的酸枣仁汤,最早叫做酸枣汤,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

到了清代,才由俞嘉言在其《医门法律》中改称为酸枣仁汤。

本方是治疗失眠的代表方剂之一,对中医治疗失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组成:酸枣仁2升,甘草1两,知母2两,茯苓2两,川芎2两(现代常用剂量分别为18克、6克、12克、6克、6克)。

用法上5味,以水8升,煮酸枣仁得6升,纳诸药,煮取3升,温分三次服(现代用法:加水煎成500毫升,临睡前服)。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失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盗汗:指睡眠中出汗、醒辄汗止的现象编者注)。

*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中医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有因于心肾不交者、肝血不足者、心脾两虚者、痰浊内扰者、胃气不和者等等,并不是所有的失眠都可以用酸枣仁汤来治疗,必须辨证施治,才能取得好
的效果。

《金匮要略》中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也就是说,本方是治疗因虚烦所致失眠。

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二脏关系最为密切。

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所以心烦不得眠。

因此,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

现代多以本方加减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早搏、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等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一百首》之酸枣仁汤
[组成用法]
?酸枣仁10~30g、知母6~12g、川芎~12g、茯苓10~20g、甘草3~6g。

?将酸枣仁捣为粗末先煎15分钟左右,再放诸药,水煎两次后混合,分成两份,早晚温服。

[方证]
1.睡眠障碍。

或失眠,或多梦噩梦惊醒,或眠浅而易醒。

2.性情急躁,易心烦、心悸,易紧张、兴奋。

3.头痛、头晕,或胸腹痛,肢体疼痛。

4.脉弦细。

[现代应用]
1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如失眠症、嗜睡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梦游症、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肝豆状核变性之精神障碍、狂症等。

2以疼痛为主证的疾病。

如三又神经痛、偏头痛、心绞痛、胃痛。

3其他疾病。

如慢性肝炎、盗汗、心悸、健忘、眩晕、鼻衄、惊风等病症。

?[经验参考]
?本方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临床该如何理解呢?编者认为,首先,本方是针对特殊体质人的失眠症,而不是通治一切失眠的灵丹妙药。

“虚劳”:是对人而言的,指“虚劳人”,表现为身体消瘦、体格虚弱、皮肤干枯,指甲唇口苍白,容易疲劳。

即中医所说的“肝血虚”之人。

“虚烦不得眠”:是对病而言的,表现为焦虑、烦恼、易紧张、不易放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或有轻度抑郁。

本方所主的失眠既没有气滞、血瘀和痰饮,更没有外邪,纯为虚人的心失所养病。

对此,《古方药囊》说“平素体弱之人,心惊而急,不得眠者,本方正证也。

亦可用于小事易生气而不得眠者。

若因忧虑过度所致之不眠,本方难治”。

本方证条文简单,以药测证可知还应伴有心悸、汗出等证(知母证)。

如《方极》说本方“治烦而不得眠者;烦悸而眠不寝者”;尾台榕堂则更有发挥“诸病久久不愈,其人尪羸困惫;其病身热夜汗,怔忡不寐,口干喘嗽,饮啖无味者,宜酸枣仁汤”(《类聚方广义》)。

本方既能治疗失眠,又能治疗多寐,具有双向调节功能。

如大塚敬节治一男子,主诉数年不眠,头重,耳鸣,肩酸痛,易疲劳,食亦不进。

形体消瘦,腹肌无力,脐部动悸亢进。

与酸枣仁汤,一月余渚症好转,记忆力增强(大塚敬节《汉方治疗实际》)。

(其人:形体消瘦、容易疲劳、腹肌无力;其病:失眠、耳鸣、脐动悸)。

东洞先生治一病人,昏昏不醒,如死之状,已五六日,用此方速效(《类聚方广义》)。

以上两例,一为不眠,一为嗜睡,用酸枣仁汤皆获效,表现不一,其效则同。

可知,本方不是单纯的对抗性的镇静治疗,而是通过调节整体功能达到改善睡眠状态的。

由此不难看出,本方所治的“不得眠”,要提到睡眠障碍的高度来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失眠。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多梦、眠浅,醒后不解乏,无精打采;或嗜睡,睡眠一醒觉节律紊乱,整日昏昏欲睡。

对于仲景的“不得眠”,编者的理解是不能获得有效睡眠,强调的是睡眠的质量而不单单是指睡眠的长度。

最后,本方的应用也不能局限于睡眠障碍的领域。

如丁德正将酸枣仁汤用于各种精神障碍症,取得明显效果,他的经验是:凡肝血不足者(虚人),出现精神症状(神乱),用此汤守方,连续坚持服用至少一个月,效果良好。

一女,患焦虑性神经症五年。

自谓“病重危在旦夕”,惶恐焦虑,紧张万分,烦躁不眠,悲泣不已,频呼“救命”。

诊时,惶惶然频频询问:”我是心脏病吗?治不好吧?”惶惧焦虑之情,难以尽释。

患者体瘦面苍白,双颧微红,间或午后潮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头晕,目昏,肢体
麻木,爪甲枯白凹陷。

其人:身体消瘦、面色苍白、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甲枯白凹陷;
其病:惶恐焦虑,紧张万分,烦躁不眠,悲泣不已,频呼“救命”;间有午后潮热。

予酸枣仁汤,服药25剂,焦虑惶惧及虚烦不眠之象大减;继服20剂,虚烦止,夜寐佳;焦虑尽失(河南中医1987:1,31)。

综上所述,使用本方把握一个“虚”字,突破一个“眠”字,对本方的使用才能得心应手。

另外,—些虚性疼痛性疾病也常伴有睡眠的障碍,本方也有使用的机会。

而且,本方的镇静作用对减轻疼痛无疑是有帮助的。

镇静是镇痛的基础治疗,现代医学的镇痛剂也多配伍镇静剂。

从方名和用量来看,酸枣仁:无疑是本方中的主药,刘惠民先生认为本药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最佳强壮药。

综合文献来看,在用量上,多主张大剂量使用,有报道80g,甚者用200g 的也有。

在炮制上,有主张生用,有主张炒用,还有主张生炒各半的,观点很难达成一致,说明炮制并非十分重要。

编者认为,酸枣仁汤的煎煮,现在都是五味同煎,但遵古法,
将酸枣仁捣为粗末先煎,效果更佳。

临床应用本方时也可加味,如《千金翼方》治疗伤寒及吐下后,心烦乏气不得眠,以本方加麦冬、干姜。

编者的经验是:若烦热甚(焦虑严重)者,加山栀、连翘;失眠伴心腹动悸,加龙骨、牡蛎;身体痛者,加当归、芍药;本方也可与他方合方使用,如《类聚方广义》以本方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脱血过多,浮肿;心神恍惚,眩晕失眠,烦热盗汗者。

具体应用时与温胆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等合方的机会较多。

治疗虚烦不得眠的方剂还有栀子豉汤和黄连阿胶汤,临证也要作仔细鉴别,此处不多赘述,请读者自己进行比较。

?[原文点睛]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六篇第十七条)酸枣仁二升、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劳二两、甘草一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注论精选]
?张路:烦者,肝虚而火气乘之也,故取枣仁以安肝胆为主,略加芎劳,调血以养肝,茯苓甘草,培土以荣木,知母,降火以除烦(抗焦虑),此平调土木之剂也(《张氏医通》)。

尤在泾: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魂藏于肝。

虚劳之人,魂不易藏,魂不藏,故不得眠。

酸枣仁补肝敛气,宜以为君。


魂既不归容,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

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金匮要略心典》)。

周扬俊:按嘉言谓此方云:《素问》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寸:夏,使人煎厥。

可见虚劳虚烦为心肾不交之病。

肾水不交于心火,心火无制,故烦而不得眠,不独夏月为然矣。

方用枣仁为君,而兼知母之滋肾为佐,茯苓、甘草调和其间,芎劳人血分而解心火之躁烦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陆渊雷:虚烦不得眠,乃神经衰弱之一种证候。

人之睡眠,须血液流向下部,使脑部相对贫血,方能入寐,所谓人卧则血归于肝也。

虚劳之人,因营养不良而神经衰弱,于是神经常欲摄血以自养,脑部常呈虚性充血状态,故虚烦不得眠(《金匮要略今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