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校本培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解读

——校本培训讲座

(王仁江2014年9月18日)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本周是第17届推普周,9月17日下午,我在民主西路小学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2014年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聆听了孟炜老师关于《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解读的讲座,以及崔承慧老师关于《公文写作规范应用》解读的讲座。今天,我就所理解的培训内容,和老师们进行交流。

一、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是最具时代特色的,“与时俱进”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它所提到的5种能力均离不开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21世纪是高科技异常发展的时代,会说流畅标准的普通话,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加上掌握一两门外国语和熟练操作计算机,这样的学生在学业、择业和事业的竞争中必然处于优势地位。很难想象,一个连国家通用语言都不会说的青年能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游刃有余。我们做教育要想跟上时代发展,要想与世界接轨,首先就要普及规范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

整体语言文字水平。

二、解读《通用规范汉字表》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学用语用字。

2013年8月19日,历时十年打磨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在中国政府网公布。这个表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是对汉字规范整合优化后的最新成果。

(一)《通用汉字规范表》出台背景

2009年8月,教育部语信司王翠叶处长在和网友互动时曾指出国家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背景和意义主要基于两点:第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世纪语言生活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用字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字观念和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特别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储存和交换,生僻字在字库里找不到,会产生很多问题,这是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对汉字标准化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各个领域的汉字应用需要制定一个汉字规范。

举例:网络用语用字

第二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个法律的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到底哪些是规范汉字呢?“橘子和桔子眼泪和眼淚歌咏和歌詠”这三组词哪一个是对的呢?我们如何使用呢?我们过去已有的规范标准,是分散的几个字表,要落实贯彻这个法,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范本。

(二)最大亮点:226个简化字、45个异体字被收录

这份新字表是在整合多个文件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以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闫”等226个已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简化字和“喆、昇、邨、淼”等45个异体字被调整为规范字,正式收录。

以下45个异体字被调整为规范字:

部分字的读音及用法

喆[zhé];皙[xī];淼[miǎo];堃[kūn];陞[shēng];絜[xié][ji é];仝[tónɡ];

甦[sū];甯[níng];犇[bēn];龢[hé];邨[cūn];祕[bì];菉[lù];谿[xī];

筦[guǎn];澂[chéng];昇[shēng];耑[duān]时作姓氏人名,[zhuān]时用“专”;釐[xī]时可用于姓氏人名,[lí]时用“厘”。

(三)《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共收录汉字8105个。其意义在于: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什么叫规范汉字,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的简化的传承字。正体字与异体字相对。原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简化字就是简化的字,它与繁体字相对,比如台灣的“灣”和豊收的“豊”。对于异体字和繁体字,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留有它们使用的空间,可以在特殊的场合使用,比如,书法、匾额、古文、典籍等可以使用,但在规范书写时不能使用。传承字就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未经整理的字。这三类字都称之为规范汉字,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规范用字指的是: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如冊(册)、朶(朵)、淚(泪);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如後(后)、願(愿);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如旦(蛋);错字、别字;缺损字;不正确标点的使用、不规范的书写格式等。

所谓“二简字”,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继20世纪50年代《汉字简化方案》提出后在1977年12月20日提出来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二简方案分为两个表:第一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实行;第二表收录了605个简化字,推出后仅供讨论,没有直接实行。

“二简字”在书写上更加简单易行,这在出生在上世纪六七

十年代的人群中会有使用,比如“展”“整”“街”,但是后人认为它在构造上失去汉字造型美观的特点。自《人民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后,社会上使用“二简字”出现了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字在国际语言中的形象,国内的很多专家和学者纷纷质疑此次简化。最后在1986年废除了“二简字”,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二简字”不属于规范用字。并指出了:“今后对汉字的改革要持谨慎态度,使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这次简化是不成功的,自此以后,官方未提出过任何简化方案。

以上讲解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国家新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正确用字,摒弃异体字、二简字、繁体字的使用(特殊场合也可使用),使学生们在书写时达到规范。

接下来我想就教师在用语用字方面存在的问题举一些例子: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尴尬、分割、挚爱、渲染、朦胧、老鹰、红枣、咳嗽、塑料、肺炎、充沛

柿子、羞涩、傻瓜、敝人、蹩脚、柑橘、都督、侮辱、褥子、穿透、逶迤

翡翠、誊写、荣誉、脊梁、抱怨、祭奠、诸侯、时候

(1)结构不明晰:涩落满

(2)笔形变异没有统一,教师没有注意:穿透、逶迤;侮辱、褥子;敝人、蹩脚;

什么是笔形变异,是指某一个笔画在特定的位置上它会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