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岁钱”的由来传说
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
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
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
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过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
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
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
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
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
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
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
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
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
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
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
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
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
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
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
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才兴盛起来。
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写了对联,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
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
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
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
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
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
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
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
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
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
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
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
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
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
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
有诗为证: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
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
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
春节贴对联的来历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
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
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ú;)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
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的门口。
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
“余庆”就是余福。
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
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
这十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
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兴。
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
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
新春贴“福”的来历
辞旧迎新,迎春接福。
张贴“福”字已是我国人民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但是,你知道贴“福”字的来历吗﹖
相传有一年除夕,姜太公在分封诸神时,他老婆也要求封神。
姜太公说:“你嫁到我家,害我穷了一辈子,所以不封你。
如果你一定要讨封,就封你当穷神”姜妻很懊丧地问:“封我当穷神,叫我到什么地方去啊﹖”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就是了。
”这件事传开后,老百姓为了避穷神,就纷纷在大门上贴“福”字以求富贵平安。
也有一种传说,春节贴“福”源于明朝。
相传,有一年腊月,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访到一个小镇,见一群人正在围观一幅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个大西瓜的漫画。
朱元璋看后,误以为是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那原籍淮西的皇后马氏。
回宫后他暗令军士前去调查那漫画出自何人之手,有哪些人曾去观看,并一一记下他们的姓名和住址。
对于没有参与嬉笑的住户,则在其门上贴上个“福”字作标记。
几天后,军士就到没有贴“福”字的百姓家里抓人。
打那以后,每逢农历除夕,人们便在门上贴个“福”字以讨平安吉祥。
至于倒贴“福”字,则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
有一年春节,大管家按例派人把“福”字贴在大门上,谁知这个贴纸人目不识丁,竟将它贴倒了。
恭亲王看后甚为生气,欲鞭罚惩戒。
幸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求饶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厚,如今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啊”恭亲王听后,转怒为喜,并赏了管家和家丁各五十两银子,后来王府过春节时就有意倒贴“福”字。
之后也渐渐传入民间,人们纷纷效仿,以图吉利。
如今,每逢春节,人们便在屋门、窗叶、墙壁、箱框等处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为欢度佳节增添了无限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