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
4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概况及股份制改革分析
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始创于1951年,是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合法金融机构,以
服务“三农”为办社宗旨,以“农民的银行、社区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最大的零售银行”为市场定位,全市共有在营业网点2200余个,是我市金融机构中营业网点
分布范围最广、覆盖面最宽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迅速,主要业务指标在我市金融同业中处于第一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金融
力量。

自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以来,信用社的试点改革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提出“因地制宜,区别对
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积极稳妥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产权制度。

4.1.2历史包袱有所减轻,经营状况改善
为减轻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包袱,保障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务院推
行了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央行资金扶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财政部、
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配合,确保了各项扶持政策及时有
效落实。

通过专项票据的发行,重庆市农村信用社置换了历年历史挂账和不良资产
亿元,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明显增强,风险化解和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抗御
风险能力迅速提高。

表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4.1.3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l)风险管理水平较低。

从农村信用社自身情况看,公司治理不健全,有的虽
然成立“三会”制度,但多流于表面形式,未发挥真正的作用。

同时,因缺乏独立有效的内审制度,内部控制水平较低,案件和资产风险隐患未能从根本上消除。

(2)自身业务创新不足。

大多局限于普通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和新业务发
展普遍落后,而且贷款品种较少,难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

(3)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真正胜任的专业人才。

大部分基层农村信用社员
的综合素质偏低,部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不强,认识不到自己所在岗位的
重要性和所负责任的重大性。

多数农村信用社缺乏金融、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
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基层乡镇信用社,更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

(4)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意识差。

从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看,在财务管理的创新上
尚有较大差距:财务行为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各个环节的制约机制不够完
善;没有建立起一支与现代金融企业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财务指标数据失真、信息
扭曲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主要围绕存贷款、财务收支、利润
三个方面的计划展开,侧重于事后核算,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很少涉及。

数量指
标分析运用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下达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

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内外部环境分析
4.2.1外部环境分析
(l)国家战略所需:全面实现小康,重点难点在农村。

“三农”问题始终是加快
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投入,推进产业化,加速结构调整
都必须运用金融手段,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满足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
需求。

(2)个人零售银行业务市场的崛起。

个人零售银行业务市场的崛起为农村信用
社提供了一个业务发展的突破口和难得的争夺市场的战机。

目前个人零售银行业务
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规模、品种、功能等还十分有限,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市场空白较多,发展潜力巨大。

(3)农村城市化进程也给农村信用社带来发展机遇。

农村城市化后给农村信用
社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也带来了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化后现有土地
实现了增值,村镇企业的实际净资产将大幅上升,二是原农村区域统一规划、统一
管理后,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活力,三是市场主体不断规范化,
由不规范导致的风险将大大减少。

4.2.2内部环境分析
(l)农村信用社了解农村市场,具有人缘、地缘优势。

信息对称是有效市场的
基本条件。

农村信用社“土生土长”的区域性质明显,债权债务双方彼此都很了解,“人熟、地熟、事熟”,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银行大量
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由于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于
借款人对自身状况和项目执行情况,如:经济实力、贷款真实用途、盈利能力、还款
能力和违约风险的大小等了如指掌,因此对借款人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这种不对
称信息使得借款人在借贷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农村信
用社根植农村,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与本地村属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对村
属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对于企业所属类型的信息和企业
借贷历史、镇村等各级政府的政策信息有较多的了解与把握,有助于解决存在于贷
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经营机制灵活、低交易成本优势、决策速度快。

农村信用社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的经营机制,以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作为经营
原则,在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前提下,实行自己的资金管理体制、授权管理体制、
人事管理体制、薪金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形成权利和责任相对称、激励和约
束相协调。

与其它商业银行相比,具有科层机构少、机构精干、管理成本低,加上
独立自主经营、激励机制强、办事效率高等制度优势,能够有效克服“官僚机构”弊端,减少客户“攻关”和“寻租,,费用。

(3)网点优势,有利于打造“社区金融便利站”。

零售银行业务的一个特点是针
对的客户对象多为居民个人,提供其小额信贷支持及理财服务,在网络银行尚未普
及之时,人们要办理零售银行业务主要仍要到各银行网点进行,信用社的网点优势
能让人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已然成了人们身边的银行。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内在动力
“三会”制度有名无实。

从形式上看,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建立了由社员代表大会、
理事会、监事会之间共同组成完善的“三会”制度,各机构之间相互制约。

从理论上讲这种制度设计达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要求,应该具有良好的治理效率,但是改革实践证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三会”制度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1社员代表大会权力虚设
虽然形式上社员大会对农村信用社享有最高权力,理应享有选举理事会、监事
会的权利,审议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报告,对信用社的重大决策作出决议的权利,但实际上能按章程规定召开社员大会的只有少数信用社,有些地区社员代表大会由
重庆大学硕十学位论文4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概况及股份制改革分析
职工代表大会代替,难以发挥社员大会应有的职责。

同时由于农民社员和信用社之
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社员客观上缺乏参与重大决策的条件,再加上
经济、金融知识的贫乏以及社员入股金额少,也使其缺少经营管理信用社的实际能
力和积极性,其结果导致社员大会的权力虚设。

4.3.2经营管理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按照规定,理事会由社员代表大会产生,信用社主任由理事会聘任,理事会对
社员代表大会负责,信用社主任对理事会负责。

改革进程中,大多数联社的理事长
由原来的一把手担任,主任由二把手担任,只是头衔进行了简单的转变。

由于社员
代表大会的无力,使得很多理事会凌驾于社员大会之上,内部经营管理常由理事长
一人说了算,容易产生职权过分集中、独断专行等弊端。

由于这种决策上的随意性
与执行上的离心性很难界定,这种情形很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的不良现象,为“人治,,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和温床,使信用社的决策缺乏民主性。

4.3.3监事会履行职责无力
目前,大多数信用社的监事会没有常设机构,一般只设监事长,通常的做法是
由稽核审计部门负责人担任,是稽核审计部门履行监事会职责,实质上监事会成了
信用社内部稽核审计的一个部门,使其不具有对理事长和信用社主任等的弹勃权,
没有建立完善的监事会工作程序和制度保证,监督作用非常有限,再加上监事业务
水平的限制,监督往往流于形式。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外在动力
4.4.1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干预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
革。

本次改革在管理体制上,一方面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由省
级政府通过设立省级联社来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另
一方面,明确要求增资扩股后的农村信用社要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强政府干预。

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是直接
见面的,基层农村信用社要想发展必须依靠地方各部门的支持,因此受到地方政府
或多或少的制约,有了什么事情,没有一个能够代表信用社利益的“中间结构”,而
众多、分散的农村信用社与地方政府相对,谈判能力是不强的。

代表中央政府行使
职能的地方政府,由于其拥有不同于中央政府的效用目标,地方政府在干预农村信
用社经营时,更热衷于地方经济发展目标。

4.4.2民间金融服务的先天不足
由于正规金融的退出,使得农村的民间金融日益繁荣,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
成部分。

民间金融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正规金融组织服务的不足,对促进
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的民间金
融由于缺少管理发展很不规范,因此有其致命的弱点和缺陷,那就是容易出现不规
范经营,由此会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增加金融经经营风险[l3l。

农业银行的退出,农业发展银行支农业务的萎缩和民间金融的先天不足,使农村金融体系由“三驾马车”并存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只独秀”的局面,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可以说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商业银行退出和政策性银行业务缩小后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4.4.3信贷资金供给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信贷资金供给相对滞长,无法满足农村经济
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以三峡库区为例)。

这主要表现在:伴随着城镇地区农村经济
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而体现出来的多样化,大额资金的需要,这些资金需求包括: (l)农村工业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需要。

农村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小城镇化建设
的加快,带动了第二、第三产业及民营企业的发展,他们对资金需求的也在不断增加。

(2)为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公路建设和电网改造等基础
设施建设等需求大量资金。

(3)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需求大量资金。

而且,随
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不断扩大的资金需要和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所形成的客观事实就是农村经济对农村信用社的依赖性日渐加深,同时仅仅依靠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模式却无法满足不同的资金需求,只有经过必要的模式重构,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解决资金的多样化需求问题。

表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信贷资金供给和经济发展情况
4.4.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
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中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特色工商业及其服务业,必然会创造出层出不穷的农村金融新需求;农村城镇化将会极大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和农民住房建设,不仅为农
村金融如何更好配合财政资金提出新课题,而且会快速刺激农村基本建设资金的增长与需求;农村现代化将会快速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
并且不断扩大农民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

这些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良好机遇。

4.4.5市场经济对金融创新提出需求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的动力
存在市场就存在竞争,金融业务的竞争规律是业务创新的客观条件。

具体地讲,
在市场经济中,经营者为了取得有利的产销条件,在市场上占有更大的销售份额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他们之间不断进行争夺和斗争,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由于竞争规律的存在,使农村信用社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市场进行模式改革,从而更加有力于新产品研制和开发。

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
4.5.1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现实要求
从对我国现有的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种模式均有其优势和
不足之处,再加上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信用社经营水平的不同,在我国
目前信用社改革的道路上,不存在最佳模式。

因此,根据各地经济状况的不同,选
择最适合于当地经济发展,最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改革模式成为了必然。


就西方合作金融的发展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合作金融大量存在的同时,股份化的
比重越来越大,商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己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伴随着我国农村
经济的发展,在信用社的发展趋向上将会逐渐出现合作和商业化并存的局面,同时
商业化模式将占据主导地位。

4.5.2进行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重要性
(l)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迫切需要
我国农村信用社长期存在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导致委托代理关系异
化,内部人控制盛行。

在新一轮改革以来,股权设置不够科学,增资扩股后股权过
于分散的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变,依然是一如往常的人均入股几千元、几万元,所有
者依然不关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农村信用社依然由内部人控制,何谈改革的
成效?而通过市场化的增资扩股,大量吸引新的投资者,尤其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正
好可以借助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成功的经营管理理念,改善农村信用社资本结构,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尽快建立健全市
场化运行机制,使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能够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运作。

(2)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选择
由于国内银行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有限,加上农村信用社的薪酬激励制度尚无
吸引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既充实农村信用社资本金,又将其丰富的实践、成功的
经验和经过市场检验的先进理念,嫁接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从而实现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是现实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3)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农村信用社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客观需要
无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有资格成为农村信用社战略投资者的企业法人,
必然是经过了激烈市场竞争检验的其所在行业的佼佼者,素质普遍高于其他小股东,经营理念相对先进,管理能力更强,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驾驭复杂竞争局势的致胜“绝招”。

让他们成为农村信用社的战略投资者,拥有较人的决策权,无形中实现了
决策层、经营层的优化配置,自然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5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选择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模式的建立
5.1.1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方案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9月末,重庆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为639亿元,存款余额
920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位。

2007年重庆农村信用社将组建成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计划向机构定向增发50亿股,筹资85亿元。

可能成为全国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

(l)重组方案。

根据<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工作方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将
在重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渝中区等39个区县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部进行
整合基础上组建。

(2)改革第一步是解决资本金问题。

将对机构定向增发50亿股,其中20%由当
地政府出资,40%来自央企和金融机构投资,20%面向外资,剩下20%将选择重庆地方民营企业。

在向机构定向增发的同时对重庆农村信用社39个区县行社老股东股权
做出处置。

一是在清产核资、评估量化后,可按1:1比例全额清退;二是自愿转为农村
商业银行股份的,在入股前与新股东一样按每股增加元用于消化不良资产的基础
上,可享有优先转股权利。

三是对暂时无法确认身份的股金,打包折算为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金,无表决权,以后按相关规定处理。

目前,全市各家联社已按法定程序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并通过这一股权处置方案。

目前重庆农信社的注册资本金为17亿元,如果本次定向增发完成,重庆农商行将成为全国第三家省级农村商业银行,也有可能成为全国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

(3)70亿坏账处置。

无论是定向增发还是老股东重新进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
溢价。

黄奇帆表示,增发部分计划募集资金85亿元人民币,初步定价刀股,这比重
庆银行2006年向大新银行转让价每股元稍低,不过当时重庆银行的资产重组已
经完成。

本次定向增发所产生的溢价将用于核销重庆农信社坏账。

截至2007年2
月末,重庆全市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占比由改革前的%下降到%,拨备覆盖率由
%上升到%。

目前重庆农信社不良资产约70亿元。

向机构定向增发50亿
股约溢价35亿元,同时老股东也需同样拿出35亿元冲销坏账。

在定向增发完成后,重庆农商行将没有坏帐,资本金也将符合商业银行规模要求。

资料亦显示,截至2006 年第三季度,重庆全市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到%,比改革前提高%。

重庆农信
社的业务发展迅猛。

专家预测,到2009年末,各项存款新增540元、余额将超过1300 亿元,贷款新增315亿元,余额将超过850亿元。

如果不增加注册资本金,重庆农信社将很难达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5.1.2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具体模式
(l)模式构建
农村商业银行突破了原有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经营模式,将严格按照建立现代
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由辖区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自愿入
股组成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

l)发起人以原农村信用社的社员为基础,并吸收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
和其它经济组织参加,根据股本金来源和归属设置自然人股、法人股,同股同权,
同股同利。

2)在股本募集、法人治理结构上充分体现股权分散、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
法人、股东各自承担风险的原则。

3)在组织机构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选举
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

从形式上看,可以实现所
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离。

4)经营目标上,与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相对应,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以追求
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遵循“一股一票”制,实行自上而下控股,按照股东出资额的多少分配盈余。

(2)优点
l)产权明晰。

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重重,产权改革虽不能包治百
病,但却是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而规范的股份制具有明晰产权、强化约
束机制的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现实缺位问题;根据科斯的产权理
论,明晰的产权及产权保护制度是促进效率的必要条件。

根据股份制的制度安排,
股东共担风险,同享利润,可以有效解决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同时,产权明晰有利
于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三会作用的发挥;此外,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具有权
利制衡的功能,可以有效避免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经营管理的不合理干预,减少指令
放款现象的发生,避免业务经营中的非市场化行为。

2)抗风险能力增强。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后,抵抗风险的
能力会大大增强。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是按照股份制原则规范建立起来的,公开、
透明成为其经营的原则。

其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能更为有效的实施监督职能,
促使企业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规范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其次,由于股份的只能转让、不能退股,这就保证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避免由于
资金的不稳定性对经营造成的影响。

最后,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负责企业
的决策,能够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而且决策权分散在每位董事会成员手中能够有
效防止一人独权而引发的风险。

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大大高于农村信
用社。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未来取向
5.2.1明确市场定位一一社区银行和零售银行
社区银行[’51和零售银行[’61是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
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

由于
农村商业银行主要由信用社改组而来,因其规模和经营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和其他
资本雄厚的商业银行竞争的实力。

同时,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具有机构网点遍布村镇,
与农民广泛接触,联系密切的先天优势和服务“三农”的客观要求,可以为客户提供
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用5一10 年时间逐步把农村商业银行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零售银行。

5.2.2扩宽服务渠道,加快金融创新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以其明晰的产权和规范的管理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打破了原有信用社在管理上对创新发展的束缚。

同时,与城镇相比,农村
的金融创新显得相对滞后。

农村商业银行的建立,应借助于管理体制的优势和农村
金融对金融创新发展的迫切性,不断推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扩宽
服务渠道,以多种多样的贷款形式,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满足不
同情况下农户的资金需求。

5.2.3完善自我约束,加强风险管理
虽然与原来的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但是成
为农村商业银行之后,它将直接面对来自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由于自身规模的
限制,竞争压力大大增加,并由此会相应增加风险压力。

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必须
尽快建立起事前决策,事中监控,事后稽核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选择
5.3.1短期发展战略—夯实基础
建设队伍,努力成为系统内最优农村商业银行。

原有体制背景决定了其先天的
弱势,这种弱势并非通过转制就能在朝夕之内彻底改变,而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
持之以恒的付出。

因而,在近期内,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思路是不断完善治理结构,
增强综合实力,整合和积蓄人力资源,争取成为农村金融系统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l)坚持立足农村市场。

农村商业银行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与“三农”有着骨
肉相连的血脉关系。

农村商业银行最熟悉的是、‘三农”,“三农”最需要的也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

伴随“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惟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工具,才一能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满足地方经济的金融需求。

(2)逐步健全法人治理。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
主化和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
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与目标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