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类中药鉴定
(完整版)花类中药鉴定

花序-已开放的(旋复花)
12
花的一部分-雄蕊(莲须)
13
花的一部分-花柱(玉米须)
14
花的一部分-柱头(西红花)
15
花的一部分-花粉粒(蒲黄)
16
辛夷Magnoliae Flos
来源: 木兰科植物望春花
Magnolia biondii Pamp.、 武 当 玉 兰 Magnolia sprengeri Pamp. 或 玉 兰 Magnolia denudata Desr. 的干燥花蕾。
38
解析:周先生的说法不对。因为自2005 年版《中国药典》后,将金银花的来源修 订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及带初开的花, 而华南忍冬、红腺忍冬等植物的花蕾及初 开的花已作为“山银花”药材,周先生已 退休多年,知识老化,按照周先生说法, 将山银花作为金银花药用,公司生产的药 物必按假药处理。
39
40
35
36
金银花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来源: 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 或带初开的花。
37
实例解析
实例:从生物医药公司退休多年后的周先 生回公司办事,听说公司因生产需要准备 大量引种金银花,他积极建议本地生长的 “华南忍冬”、“红腺忍冬”可以推广种 植,这样可以节约大量资金!你认为周先 生说法是否可以采用?
4.气清香,味淡、微苦。
45
显微鉴定要点:
1.花粉粒黄色,球形或 三角形,外壁表面有 细密短刺及圆形细颗 粒状雕纹,具3个萌 发孔。
46
47
2.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呈倒 圆锥形,顶端平坦,由 10~33个细胞组成,排成 2~4层,柄部2~5个细胞, 与头部相接处偶有2细胞并 列;另一种头部近圆形或 扁圆形,由4~20个细胞组 成;腺毛头部细胞含黄棕 色分泌物。
2.中药鉴定:花、果实、种子

地肤子
王不留行 石竹科
干燥成 熟果实 干燥成 熟果实 干燥成 熟果实 干燥成 熟种子 干燥成 熟果实 干燥成 熟果实 干燥种 干燥成 熟种子 干燥成 熟种子 干燥果 实 干燥近 成熟果 干燥成 熟果实 干燥成 熟种子
扁球状 五角星 白霜 外 果皮散 有油细 胞 石细
五味子 (木脂 素) 南五味 子
肉豆蔻
外果皮 石细胞
桃仁
蔷薇科
郁李仁 乌梅 金樱子
蔷薇科 蔷薇科 蔷薇科
桃、山 桃 欧李、 郁李 (小李 仁)、 长柄扁 桃(大 梅 金樱子
干燥成 熟种子
扁心形 扁长卵 形,背 腹面各 有一条 突起的 棱线, 横切面 中间有S 形折曲
干燥成 熟种子 干燥近 成熟果 干燥成 熟果实
沙苑子
豆科
扁茎黄 芪 决明、 小决明
错入组织:肉豆蔻、 光辉带:牵牛 槟榔 子、菟丝子 油细胞:五味子、 肉蔻、砂仁 油室:丁香 假种皮:肉豆 蔻、龙眼肉
茜草科 葫芦科 车前科 菊科
栀子 栝楼、双 边栝楼 车前、平 车前 牛蒡
具6条翅 状纵棱 干燥成熟 方晶 果实 石细胞
干燥成熟 果实 干燥成熟 种子 干燥成熟 果实 干燥成熟 带总苞的 果实 干燥成熟 种仁
苍耳子
鹤虱
薏苡仁
菊科 菊科 禾本科
苍耳
薏苡仁
槟榔
棕榈科
砂仁 205 草果
姜科 姜科
断面大理 石纹样 错入组 织:种皮 内层与外 胚乳的折 干燥成熟 合层常不 表面密生 槟榔 种子 规则的插 刺状突 起,种子 集结成 团,具三 钝棱,中 阳春砂、 有白色隔 绿壳砂、 干燥成熟 膜 硅质 海南砂 果实 块 油细 假种皮
草果
豆蔻 草豆蔻
姜科 姜科
中药鉴定学课件 花

湿红花为加工品, 加入甘油等。
三、伪品 1.掺杂品 (掺花柱)
2.舌状制
5.莲须伪制
6.纸浆染色伪制
思考题:
1.金银花与红花的主要显微特征。 2.红花、西红花水试有什么现象? 3.花类各药材的入药部位分类。
二、显微: 1.苞片、萼片:
气孔、毛茸、分泌组织、结晶。 2.花瓣: 上下表皮细胞,毛茸,分泌组织等。 3.雄蕊: 花粉粒——花类中药鉴别的重要依据
形状、大小、纹理(光滑、突起、放射 状、网状)。
萌发孔——
花粉粒外壁不增厚处。 萌发时,花粉管从该处伸 出,沿柱头伸入子房。
4.雌蕊: 子房、花柱及柱头的表皮
花某部—— 花柱:玉米须 柱头:番红花 花粉:蒲黄、松花粉
款冬花
旧版来源:未开放花序
10版药典:花蕾
叶基生,花先于叶开放
莲须(雄蕊,但花药易脱)
玉米须 (花柱)
一、性状:
水浸泡——放大观察: 全形、大小及各部特征
花托——形、有无毛茸 萼片——形、色、数、着生、毛茸 花瓣——…… 雄蕊——…… 雌蕊——……
细胞。 5.花梗、花托(似茎)。
辛夷
一、来源: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武当玉 兰的花蕾
主产于河 南、安徽、 湖北等地
望春花
二、性状
1.形似毛笔头,梗上皮孔类白(望)、浅棕(玉) 或红棕(武);
苞 片
2.苞片外密被灰白 至灰绿或淡黄色的 茸毛,内表无毛
苞片2-3层, 每层2片
3.花被片9(玉、望)或10-15(武),类棕紫色;外
菊花
一、来源:菊科菊的头状花序
贡菊
滁菊
产地:安徽—亳bó菊、滁chú菊、贡菊 浙江—杭菊 河南—怀菊 四川—川菊
花类中药

丁香Euger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花蕾。
【产地】
主产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以及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等地。 尤以桑给巴尔产量最多,有“丁香之岛”之称。
【性状鉴别】
花蕾略成研棒状。花冠圆球形, 花瓣4片,复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 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萼筒 圆柱形,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 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形萼片 ,十字分开。质坚实,富油性,用 指甲刻划时有油痕。香气 浓郁,味 辣,有微麻舌感;入水则萼管下沉 (与已去油的丁香区别) 。
显微组织鉴别
1、花柄:构造同茎。 2、苞片与花萼:构造与叶片相类似。 3 3、花冠: 上表皮细胞外平周壁常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 而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壁有时作波状弯曲,有时可 见毛茸和少数气孔存在。 另外:要注意观察有无分泌组织,内含物 分泌组织, 分泌组织 内含物。 如:丁香有油室、草酸钙簇晶。
5、雌蕊:
【成分】
木犀草素(luteolin)及 其葡萄糖甙 有机酸类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 (抗菌有效成分 ) 挥发油 黄酮类成分:
菊 花 Flos Chrysanthemi
【来源】菊科植物
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 干燥头状花序。
【采收加工】 不同产地采收加工方法不同: “四大名菊”: 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县,先将花枝摘下,倒挂阴干后 再剪取花头。 滁菊:主产于安徽滁县,剪下花头后,用硫黄熏蒸, 再晒至半干,筛成球形,再晒干。 贡菊:主产于安徽歙县,摘取花头,直接晒干。 杭菊:摘取花头后,上笼蒸3~5分钟后再取出晒干 。
1、首先判断:单朵花、花序或是花的某一部分入药。 2、重点观察:形状、色泽、气味 (1)形状: 干燥药材:需放入水中浸泡后再观察。 雄蕊、雌蕊细小特征各借助放大镜观察。 (2)色泽:为花类药材质量好坏的标志。 “老药工”以色、香、味来判断花类药材的质量。 (3)气味: 花类药材气多清香,但味有较大差异,注意辨别。
《中药鉴定学花类》

花梗与花托:如果有花梗,其结构近似茎而 具有表皮、皮层、维管柱、髓部等鉴定特征。
精选课件
丁香Flos Caryophylli
《名医别录》载有鸡舌香 。 《开宝本草》丁香生交、广 、南番……花圆细,
黄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钉…紫色。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Zhongyaojiandingxue
中 药 鉴 定学
花类
精选课件
概述
花类中药主要包括花序、完整的花、花的某 一部分三种形式:
花序:菊花、旋复花、野菊花、款冬花。
完整的花:洋金花、槐花、闹洋花等〔开 放〕;丁香、金银花、槐米、辛夷、芫花等 〔花蕾〕。
花的某一部分:莲须〔雄蕊〕、番红花〔柱 头〕、川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玉米 须〔花柱与柱头〕、蒲黄〔花粉粒〕、莲蓬 〔花托〕等。
精选课件
性状鉴定
1.花序入药:观察时应注意花序类别,总苞 片与苞片形状,多少;花的类型、颜色、性 状、被毛与否、气味等。
2.花入药者:注意观察花托、花萼、花瓣、 雄蕊、雌蕊的形状,数目,着生状况,颜色、 有无附属物,气味等。
3.花的某一部分入药者:确认是哪一部分, 这部分的特征应该是以什么为鉴定特征如: 番红花应有三个分枝〔鸢尾科柱头特征〕。
【成分】 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约2 %,主要为 西红花苷、西红花二甲酯、西红花苦苷;另 含挥发油等。
精选课件
西红花
药材
精选课件
显微与理化鉴别
(1) 本品粉末橙红色。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 微弯曲,有的外 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表面隐 约可见纤细纹理。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直径 26 ~56μm,表面有稀疏纹理。草酸钙结晶聚集于 薄壁细胞中,呈颗粒状、圆簇状、梭形 或类方形, 直径 2~14μm。
花类中药鉴定技术PPT课件

06
花类中药鉴定技术的发 展趋势与展望
鉴定技术的研究热点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
应用
利用DNA条形码、基因测序等分 子生物学技术,对花类中药进行 物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
通过建立花类中药的化学指纹图 谱,进行成分分析和真伪鉴别, 提高鉴定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
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 对花类中药的图像、光谱等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快速、准 确的鉴定。
01
综合运用传统和现 代鉴定技术
将传统鉴定技术与现代鉴定技术 相结合,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2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制定花类中药鉴定的标准操作规 程,规范鉴定流程和方法,确保 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03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 术交流
加强花类中药鉴定领域的人才培 养和技术交流,提高鉴定水平和 技术创新能力。
03
花类中药鉴定技术 PPT课件
目 录
• 花类中药鉴定概述 • 花类中药鉴定技术与方法 • 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定 • 花类中药的化学鉴定 • 花类中药的品质评价与标准 • 花类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花类中药鉴定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花类中药是指以植物的花蕾、花瓣、 花粉等为药用部位的中药材。
建立花类中药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和真伪 鉴别提供依据。
品质评价实例
金银花
金银花呈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有独特的香气,味甘微苦。其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外观性状、显微鉴别、 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
玫瑰花
玫瑰花呈紫红色或淡紫色,具有浓郁的香气,味微苦。其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外观性状、显微鉴别、薄 层色谱法等方面。
未来发展展望
花类中药的鉴定—玫瑰花、月季花、金银花、辛夷、丁香等中药的鉴定

二、菊花的鉴别
【成分】含绿原酸、木犀草苷、大波斯菊苷、挥发油、3,5-O-二咖啡
酰基奎宁酸等成分。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以本品作为供试品,以菊花对照药材作为对照,再取绿原酸 对照品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 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中药介绍 ●中药真伪 ●中药优劣 ●传统鉴定技术
二、菊花的鉴别
【性状鉴别】 4、杭菊 形状: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 数个相连成片。 舌状花类白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 , 彼此黏连,通常无腺点; 管状花多数,外露。
二、菊花的鉴别
【性状鉴别】 5、怀菊 形状: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 数个相连成片。 舌状花类白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 , 彼此黏连,通常无腺点; 管状花多数,外露。
二、菊花的鉴别
亳菊
滁菊
黄山 贡菊 杭白菊
外形 易散瓣 金心玉瓣 翠蒂天香
绿心白瓣
常数个粘连
舌状花
管状花
数层,类白色,较松散,易 散瓣
较少,隐藏,黄色
类白色,不规则扭曲,边缘 多数,多数隐藏或外
收缩,内卷
露
白色或类白色,斜升, 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
而皱缩;
少,外露,花心小
较少,类白或黄色,平 展或微折叠,彼此黏连
多数,外露
亳菊:产于亳州,花朵较松,容易散瓣
二、菊花的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黄白色。
1.花粉粒类球形,表面有网孔纹及短刺 ,
具3孔沟 。
2.T形毛较多 ,顶端细胞长大 ,两臂近等
T形毛
长 ,柄2〜4细 胞 。
3.腺毛头部鞋底状 ,6〜8 细胞两两相对排
列。
花类中药-中药鉴定学

花类中药
概念及范围
(一)概念 以植物的花、花序、花的某一部分以及蕨类植物 的孢子作为入药部位的中药材叫花类中药。 (二)范围 1、完整的花序:如:菊花、旋复花 2、未开放的花蕾:如:金银花、丁香 3、已开放的单花:如:洋金花、红花 4、带花的果穗:如:夏枯草 5、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
性状鉴别
“四大名菊”:
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县,先将花枝摘下,倒挂阴干后
玉兰:苞片外表面与望春花相似,
花被片近等大。
槐花 Flos Sophorae
【来源】豆科植物
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成分】黄酮类成分:芦丁
丁香 Flos Caryophylli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
丁香Euger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花蕾。
【产地】
主产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以及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等地。
尤以桑给巴尔产量最多,有“丁香之岛”之称。
【性状鉴别】
花蕾略成研棒状。花冠圆球形, 花瓣4片,复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
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萼筒
圆柱形,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 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形萼片 ,十字分开。质坚实,富油性,用 指甲刻划时有油痕。香气 浓郁,味 辣,有微麻舌感;入水则萼管下沉 (与已去油的丁香区别) 。
【成分】
木犀草素(luteolin)及 其葡萄糖甙 有机酸类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 (抗菌有效成分 ) 挥发油 黄酮类成分:
菊 花 Flos Chrysanthemi
【来源】菊科植物
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 干燥头状花序。
中药专业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花类中药教学的设计分析

中药专业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花类中药教学的设计分析中药专业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是中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培养中药鉴定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花类中药作为中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鉴定技术尤为关键。
针对花类中药的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目标设定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花类中药的鉴定技术,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花类中药的命名、形态特征、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2. 掌握花类中药的鉴定原理、方法和技术;3. 熟悉常用的鉴别特征和工具;4. 掌握常见花类中药的鉴定要点;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别花类中药。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整合和编排。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花类中药的命名、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包括花类中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各个属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以及与其他类别草本植物的区别等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花类中药的鉴定原理和方法:包括对花类中药的外观特征、显微特征、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等方面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重点介绍显微鉴定和化学鉴定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流程。
3. 常用的鉴别特征和工具:包括花类中药常用的鉴别特征和鉴别工具,如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微观形态特征、药材的气味、颜色等方面,以及显微镜、放大镜、显微照相机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常见花类中药的鉴定要点:选择一些常见的花类中药,如菊花、蔷薇花、丁香花等,重点讲解它们的鉴定要点和常见的鉴定难点,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
5.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实训、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花类中药的鉴定,准确、快速地判断花类中药的真伪。
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讲解花类中药的基本知识和鉴定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丁香的鉴别

【性状鉴别】 ① 花蕾形似研棒状,长1cm~2cm,上端花蕾近球形,直径约5mm,下端萼筒类圆柱形⽽略扁,向下渐狭,微具棱,红棕⾊或暗棕⾊,表⾯有颗粒状突起,⽤指甲刻划时有油渗出。
② 萼先端四裂,裂⽚三⾓形,肥厚。
③ 花瓣四⽚,膜质,淡棕⾊,覆⽡状抱合成球形。
④ 雄蕊多数,向内弯曲。
⑤ 质坚⽽重,富油性。
⑥ ⼊⽔则萼管垂直下沉。
⑦ ⾹⽓浓郁,味⾟辣,有微⿇⾆感。
以完整、个⼤、油性⾜,颜⾊深红、⾹⽓浓郁、⼊⽔下沉者为佳。
【显微鉴别】 萼筒中部横切⾯ ① 表⽪具很厚的⾓质层和⽓孔。
② ⽪层外侧油室众多,向内有双韧型维管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厚壁纤维稀少,其内⽅薄壁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围成⼤⽓室。
③ 中央轴承部有细⼩维管束15~25个,环列,其旁伴有少量纤维。
④ 薄壁细胞中常含众多的⼩型草酸钙簇晶。
粉末① 油室众多,⼤⾄200µm. ② 纤维随处可见,⼤多单个地散在,呈梭状,两端钝圆,壁厚,微⽊化,壁沟明显。
③ 花粉粒极⾯观略呈三⾓形,⾓端各有1个萌发孔;⾚道⾯观略呈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
④ 草酸钙簇晶极多,较⼩,往往成⾏排列。
⑤ 表⽪细胞呈多⾓形,有不定式⽓孔。
⑥ 花粉囊内壁细胞具条状或状增厚。
【成分】 花蕾中含挥发油15%~20%,油中主要成分为丁⾹油酚。
另含β-丁⾹烯、⼄酰基丁⾹油酚,以及少量甲基正戊酮、醋酸苄酯、苯甲醛等。
本品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16.0%。
【理化鉴别】 ① 取本品氯仿浸液2~3滴滴于载玻⽚上,速加3%氢氧化钠的氯化钠饱和液1滴,加盖玻⽚,不久,即有簇状细针形丁⾹酚钠结晶产⽣。
② 取上项氯仿液蒸⼲,加⼄醇2ml,加三氯考试,⼤站收集化铁试液1~2滴,呈暗绿⾊。
【薄层层析】 供试品为⼄醚提取液、丁⾹酚为对照品。
花类的中药鉴定

鸡冠花干品
辛夷
❖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 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枯 燥花蕾 。生长于较温暖地 区。原分布湖北、安徽、浙 江、福建一带,如今野生较 少,在山东、四川、江西、 湖北、云南、陕西南部、河 南等地广泛栽培。[采制] 冬 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 去枝梗,阴 干。
一、性状鉴别
形状 花类中药由于药用部位和种类不同,差异较大,常见的有圆锥形、棒
状、团簇状、丝状、粉末状等。 颜色
较新颖时稍有改变,色暗。 气味
较新颖时淡。 花朵
鉴定时,要注意观察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及其着生 位置、形状、颜色、被毛与否、气味等。 花序
除单花的观察外,需注意花序的类别、总苞片或苞片等。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淡 红褐色或淡灰色,无毛;二三年生枝 上的苞片宿存;冬季红褐色,稍有树 脂。树皮纵深裂或不规则鳞片状,少 有浅裂成薄片剥落。针叶2针一束, 粗硬,长10~15cm,树脂管约10个, 边生;叶鞘宿存。雄球花丛生新枝基 部,雌球花生于枝端。球果卵圆形, 长4~10cm,成熟后蝉褐色,宿存; 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刺 尖。种子长卵圆形,长6~8mm,种 翅长约10mm。花期4~5月,球果次 年10月成熟。
主要成分
❖ 含芦丁、槐花米甲素、槐花 米乙素、槐花米丙素、桦皮 醇、槐二醇等。
❖ 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 定,本品含总黄酮以无水芦 丁(C27H30O16)计,槐花 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 少于20.0%;
❖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依法测定, 本品含芦丁(C27H30O16) 槐花不得少于6.0%,槐米 不得少于15.0%。
佳品特征:
中药鉴定学 全套 第9章 花类药材

粉末:暗棕色至红棕色,香气浓郁。
①油室众多,大至200μm,含黄色油状物,多破碎。 ②花粉粒极面观略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
直径15~20μm,无色或淡黄色。 ③ 纤 维 呈 梭 状 , 两 端 钝 圆 , 长 650μm , 直 径 40μm , 壁 厚
40μm,壁厚,微木化。 ④草酸钙簇晶极多,较小,直径4~26μm
实用文档
(1【)取粉理末化4g,鉴加别乙醇】15m1,振摇约15min;
滤过。滤液蒸干,加1%硫酸溶液2m1,搅拌 后滤过。滤液加氨试液呈碱性,再用氯仿2m1 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蒸干。加发烟硝酸约 5滴,蒸干得黄色残渣,冷后加乙醇制氢氧化 钾试液2~3滴,显深紫色,渐变为暗红色,再 加固体氢氧化钾1小块,则紫色复显。(检查莨 菪烷类生物碱)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成分】
花蕾中含挥发油,油中主为丁香油酚(eugenol),约占80 %~95%,β-丁香烯约9.12%,乙酰基丁香油酚7.33%等。
实用文档
【理化鉴别】
(1)取粉末约0.5g,置小玻管中,加氯仿2m1,浸渍 约5min,吸取氯仿浸液2~3滴于载玻片上,速加3% 氢氧化钠的氯化钠饱和液1滴,加盖玻片,不久,即 有簇状细针形丁香酚钠结晶产生。
楚。
实用文档
二、显微鉴别
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花托制作 横切片外,一般只作表面制片和粉末观察。
表面制片方法: 撕片法, 整体封藏法
实用文档
1.苞片和萼片
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 观察表面观为主。
注意上、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有无气孔及毛茸等分布,气 孔和毛茸的类型、形状及分布情况等。
实用文档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洋金花)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洋⾦花的鉴别
【性状鉴别】
① 通常皱缩成条状。
② 黄棕⾊或灰棕⾊。
③ 湿润展平后,花萼筒长约5cm,先端5裂,花冠长12cm~13cm,顶端5裂,具纵脉5条,表⾯微具⽑茸;花冠喇叭状,顶端5浅裂,裂⽚先端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的纵脉纹3条,两裂⽚之间微凹,剖开,内有雄蕊5枚,花丝1/2贴于花冠筒;雌蕊1枚。
④ 烘⼲品质柔韧,⽓特异;晒⼲品质脆,⽓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粉末:
① 花粉粒呈类球形或长圆形,外壁有细点状条形雕纹,⾃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② 腺⽑有⼆种,⼀种头部为2~5个细胞,柄1~2个细胞;⼀种头部为单细胞,柄2~5个细胞。
③ 不同部位的⾮腺⽑也不完全相,由1~10个细胞组成。
④ 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簇晶和砂晶。
【成分】
花蕾期含总⽣物碱量为0.12%~0.82%。
其中主要为东莨菪碱和莨菪碱。
【理化鉴别】
① 取酸碱处理后的氯仿提取液,蒸⼲。
加发烟硝酸约5滴,蒸⼲得黄⾊残渣,冷后加⼄醇制氢氧化钾试液2~3滴,显深紫⾊,渐变为暗红⾊,再加固体氢氧化钾1⼩块,则紫⾊复显。
(检查莨菪烷类⽣物碱)
② 取酸碱处理后的⼄醚液蒸⼲,加发烟硝酸4滴,继续蒸⼲,残渣加⽆⽔⼄醇1ml及氢氧化钾1⼩粒,显紫红⾊。
(检查东莨菪碱)
【薄层层析】
供试品为氯仿提取液,对照品为硫酸阿托品与氢溴酸东莨菪碱的甲醇液。
【含量测定】
⽤剩余回滴法。
⽣物碱以东莨菪碱(C17H21NO4)计算,不得少于0.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金花Flos Daturae
【来源】
为茄科(Solanaceae)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 的干燥花。 【产地】 主产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 花期,分批采收初开放的花,晒干或低温迅速烘干。
款冬花Flos Farfarae
性状鉴别: 连三朵
菊花Flos Chrysanthemi
• 【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药材按 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 菊”、“贡菊”、“杭菊”。 • 【产地】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河南等省。 •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花盛开时,分批采收已开 放的花。不同产地和不同商品规格采收加工方法 不同。亳菊先将花枝摘下,阴干后再剪取花头; 滁菊剪下花头后,用硫磺熏蒸,再晒至半干,筛 成球形,再晒干;贡菊直接由新鲜花头烘干;杭 菊摘取花头后,上笼蒸3~5分钟后再取出晒干。
丁香萼筒中部横切 面详图
1.表皮细胞
2.皮层 3.油室 4.中柱鞘纤维 5.双韧维管束 6.草酸钙簇晶 7.维管束
2014-10-28
丁香Flos Caryphylli
【显微鉴别】粉末:暗红棕色。
①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②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 ③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 ④草酸钙簇晶众多,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 ⑤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有不定式气孔,副卫细胞6~7个。
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粉粒的性状、大小以及外壁上的萌发孔和雕纹的形 态常是科、属甚至种的特征,对鉴定花类中药有重要 意义。花粉的外壁有各种形态,有的光滑如番红花、 槐米等,有的有粗细不等的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 花等,有的具放射状雕纹,如洋金花,有的具网状纹 理如蒲黄。
金银花花粉
洋金花花粉
显微鉴别
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有的
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毛状物,如红花。柱 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金银花; 或者分化成毛茸状,如西红花。
花梗和花托: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
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 髓部是否明显。
松花粉
Pollen Pini
来源:为松科植物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及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或同种数种植 物的干燥花粉 产地:马尾松主产 于长江流域各省区。 油松主产于东北、 华北和西北各省区。
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直径1.5~3 cm.管状花藏于舌状花内,舌状 花类白色或淡黄白色,散生金黄色腺点,气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尖白色,不规 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 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
2014-10-28
槐花FLos Sophorae
【显微鉴别】
粉末:黄绿色。 ①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 ②非腺毛1-3细胞 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草酸钙方 晶少见。
2014-10-28
丁香
2014-10-28
丁香Flos Caryphylli
【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 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产地】 主产于坦桑尼 亚的桑给巴尔岛以及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现我 国南海省、广东省有引种栽 培。
【采收加工】 通常当花 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
2014-10-28
丁香Flos Caryphylli
【性状鉴别】
2014-10-28
丁香Flos Caryphylli
2014-10-28
丁香Flos Caryphylli
金银花Flos Lonicerae Japonicae
【来源】 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 的花。 【植物形态】 ①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 ② 叶对生,卵圆形至长卵圆形,全缘, 嫩叶两面有柔毛,老叶上面无毛。 ③ 花成对腋生 【采收加工】 5~6月采取未开放的花蕾,置通风处 阴干或摊成薄层晒干。 【成分】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 原hemi Indici
红花Flos Carthami
【来源】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 【植物形态】 头状花序顶生,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 初时黄色,渐变为橘红色。
旋覆花Flos Inulae
【来源】为菊科植物旋覆花 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 状花序 【性状鉴别】 ① 呈扁球形或类球形,多 松散。 ② 总苞苞片5层,覆瓦状排 列,苞片披针形或条形 ③ 舌状花1列,黄色,花瓣 多卷曲,常脱落,管状 花多数,棕黄色 ④ 椭圆形小瘦果。 欧亚旋覆花 花较大、苞片4~5层。 以花头完整、色黄绿者佳
【性状鉴别】
① 通常皱缩成条状。 ② 黄棕色或灰棕色。 ③ 表面微具毛茸; 花冠喇叭状,顶端5 浅裂,裂片先端有短 尖,短尖下有明显的 纵脉纹3条,两裂片 之间微凹 ④ 烘干品质柔韧, 气特异;晒干品质脆, 气微,味微苦。
洋金花Flos Daturae
【显微鉴别】
粉末: ① 花粉粒呈类球形或长圆形,外 壁有细点状条形雕纹,自两极 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② 腺毛有二种,一种头部为2~5 个细胞,柄1~2个细胞;一种 头部为单细胞,柄2~5个细胞。 ③ 不同部位的非腺毛也不完全相, 由1~10个细胞组成。 ④ 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簇晶和砂 晶。
鉴别
本品为鲜黄色或淡黄色 细粉。易流动飞扬,手 捻有滑润感,入水不沉。 花粉粒椭圆形,表面光 滑或具细密颗粒纹理, 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 气囊壁具网状纹理。
辛夷
Fols Magnoliae
望春花:呈长卵形,似毛笔头, 长1.2~2.5cm,直径0.8~1.5cm。 基部常具短梗,长约5mm,梗上 有类白色点状皮孔。苞片2~3层, 每层2片,两层苞片间有小鳞芽, 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 茸毛,内表面类棕色,无毛。花 被片9,类棕色,外轮花被片3, 条形,约为内两轮长的1/4,呈 萼片状,内两轮花被片6,每轮3, 轮状排列。雄蕊和雌蕊多数,螺 旋状排列。体轻,质脆。气芳香, 味辛凉而稍苦。
通常包括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
完整的花: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尚未开放的花蕾,
如辛夷、丁香、槐米、金银花
花序:未开放的,如款冬花;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花的某一部分的: 莲须 玉米须 番红花 松花粉 蒲黄
性状鉴别
以花朵人药者,耍注意观察萼片、花瓣、雄蕊和 雌蕊的数目及其着生位置、形状、颜色、被毛与 否、气味等; 以花序入药,除单朵花的观察外,需注意花序类 别、总苞片或苞片等。 菊科植物还需观察花序托的形状,有无被毛等。 如果花序或花很小,需先将干燥药材放入水中浸 泡后,解剖观察,并借助于放大镜、解剖镜观察 清楚。
显微鉴别
一般只作表面制片和粉末制片。
苞片和萼片:与叶片构造相似,以观察表面观
为主 ,需注意有无分泌组织、草酸钙结晶以及它 们的类型和分布等,如洋金花中有草酸钙砂晶。
花瓣:构造变异较大,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细
胞的垂周壁呈波状弯曲,叶肉部分有时可见分泌 组织和贮藏物质,如丁香有油室,红花有管状分 泌组织。
2014-10-28
丁香Flos Caryphylli
丁香粉末图 1.油室 2.纤维 3.花粉粒
4.草酸钙簇晶
5.气孔
2014-10-28
密蒙花Flos Buddlejae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 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 其花序。 以花蕾密聚、色灰 黄、有茸毛、质柔软 者为佳。
密蒙花Flos Buddlejae
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 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 外露。
【附】
• 药用菊花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 • 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 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 明目; • 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 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 • 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 都有功效。
槐花
2014-10-28
槐花FLos Sophorae
【来源】 【产地】 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采收加工】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 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2014-10-28
槐花FLos Sophorae
武当玉兰:叶倒卵状长圆形, 长12~15厘米,宽4~6厘米, 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叶柄 长1~2.5厘米,托叶一对早 落。花芽先一年秋末形成, 外被灰白色厚绒毛;花先叶 开放,大形,白色外带玫瑰 红色,有香气,花被片等大 12片稀14或较少,雄蕊长达 15毫米,花丝紫红色花药狭 细,尖锥形,较花丝长;雌 蕊柱长3厘米,花柱深紫色。 聚合果圆柱形,长达13厘米
旋覆花Flos Inulae
• 【显微鉴别】 • 子房表皮细胞含草酸 钙柱晶。 • 花粉粒类球形,外壁 有刺,具3个萌发孔。 • 非腺毛:具有苞片非 腺毛和子房非腺毛 (详见书本) • 腺毛:苞片、花冠腺 毛
款冬花Flos Farfarae
款冬花Flos Farfarae
• 炮制方法 • 款冬花:拣去残梗、沙石、土块。蜜冬 花:取拣净的款冬花同炼蜜加适量开水, 拌匀,稍闷,放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 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