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2016)分析 共35页

合集下载

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

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

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乌鲁木齐胡国良王永露中亚五国与我国西北地区接壤,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地带。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19.42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46.81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投资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已连续多年保持塔吉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

中国企业在塔吉克斯坦交通、通讯、电力等领域实施了多个重大项目,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与塔国建立投资合作机制是中国携手两国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水平的重要举措。

但由于塔国的政治、法律、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潜在风险,阻碍了中国企业对塔投资的脚步,对塔国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显现出其重要地位。

一、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于对外投资的国家风险研究很多,主要是侧重于对国家风险的界定以及其产生的必然性进行分析。

宋清华(1993)指出:国家风险是随着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深化而产生的,对其进行简单的阐述并给出国家风险的定义;杨学进(2000)指出:国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国家政府控制,而非个人控制的事件,对外国投资者影响巨大;张金水和连秀华(2005)指出:国家经济风险是对外国投资者造成直接损失的风险,而国家经济风险评级会直接影响被评估国在金融市场的进入程度和借款成本,而目前的评级体系存在着相当的不足。

国内学者更多关注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贸易及投资往来方面的研究,有关其国家风险的分析较少。

段秀芳(2009)指出:虽然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的投资是在上合组织的框架内进行的,但是双边没有进行制度体系的深化,尤其是法律体系方面。

出现摩擦争端时,对外交调节依赖性强,这样的缺陷以至于我国投资方在受损失时无以有效的救助,导致中国企业投资被迫转移,影响了区域合作共赢的初衷。

段秀芳(2011)指出,中国对中亚的投资具有许多的共性与差异,比如投资环境普遍变好,但是各个国家的优惠鲸不一样,政策的执行上也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哈萨克斯坦最好,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比较差。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原因分析作者:邓小燕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28期摘要: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取得了举世目睹的成绩,但是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案例也很多。

因此,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原因对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非常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原因,希望对我国企业成功“走出去”和“走下去”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风险;企业体制;社会文化传统;保护主义;对外直接投资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28 -0025-02在“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因素的推动下,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对外投资流量达到1961.5亿美元,增长34.7%,继续保持全球第二位,成为国际投资大国。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分析失败的原因对我国企业成功“走出去”和“走下去”尤其重要。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含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表述各有不同,如英国学者邓宁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境外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有资本的投资,技术的投资,管理技能的投资,进入市场的优势以及企业家声誉的投资;美国商务部则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某个国家的某个人对位于境外的另一个国家的企业所具有的一定程度的影响或者持续性的利益;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人在境外的国家(经济区域)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投资目的是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发言权,这里“有效的发言权”实质上是指管理控制权。

综合上述,虽然各国和各地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实质内容并无大的差异,归纳言之,对外直接投资指的是投资者以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境外的国家(经济区域)并获取相应管理权的一种跨境投资活动,是一种通过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对外输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冯燕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冯燕妮

[收稿日期] 2016 - 05 - 10 [作者简介] 冯燕妮( 1989 - )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助教,硕士。
·52·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5 卷
邓宁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最普遍 的解释。1988 年邓宁提出,当企业同时具有三种优 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在优势时,企业能在 海外国家投资。
( 太原师范学院 经济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摘 要] 目前,发展中国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力量。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
关注。特别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上,由于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相似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中国
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有必要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 MNC) 从事对
在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政府决定放宽 政策,提出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和跨国经营规模,同时 也容许个人投资项目,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推进。 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阶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 资在世界上仍占很小比例。
第三阶段: 2000 年至 2008 年,在这一阶段中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 2000 年,中国政府最 初将“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并在 2001 年第十个 五年计划中开始鼓励比较优势投资。2001 年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自 2003 年民营企业已正式获准投资海外,他们为每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定增加贡献了 60% 。根 据中国商务部的资料,2006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 量超过 200 亿 美 元,2008 年 直 接 飙 升 到 559 亿 美 元。此外,中国的跨国企业也在迅速崛起,在 2007 年有 24 家中国企业跻身于全球财富 500 强。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及产业选择分析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及产业选择分析

收稿日期:2019-01-04作者简介:李连辉,男,硕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和国际经济。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及产业选择分析李连辉(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格局的转变发生在2005年左右。

由于国内强劲的需求,国际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国有企业出于保障供给和获取利润的动机,开始尝试在海外进行矿业并购投资。

之后在对自然资源投资增加的推动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区位分布,梳理我国对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投资动机;区位分布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77(2019)04-0079-06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吸收外部资金,以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匹配,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近4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增速。

截至2017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32%,高于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率的7%。

2004~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每年均是处于增长状态,但2017年较前一年增长率下降23%。

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195.6亿美元,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231.1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成为一个资本净输出国。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1.43万亿美元,存量30.84万亿美元。

以此为基数计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的11.1%,存量的5.9%,流量位列全球第3,存量位列全球第2。

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地区分布来看,亚洲仍然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17年我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流量占我国全部对外投资流量的69.6%。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薛㊀婧摘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想要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 走出去 战略必不可少㊂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也在逐步探索对外投资途径,综合利用全球资源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努力扩大中国品牌影响力,打造国际知名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㊂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一㊁引言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良好,贸易额逐年增加,很多国有企业从开始的单一出口型贸易发展为直接对外投资,扩大了企业发展规模㊂对外投资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投资的地点和对象都在国外,与国内是完全不同的体制和环境,因此,无论是在行业选择,经济策略还是企业发展规划中都必须考虑到风险因素,提高对各种风险的掌控能力㊂这样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㊂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如何应对对外投资风险提出了建议㊂二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状况(一)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从1992年改革开放开始,2001年中国顺利加入了WTO,正式进军国际市场,2013年 一带一路 倡议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迈向了新台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见证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㊂1979年我国成立第一家境外合资公司 京和股份有限公司 ,到如今我国已经和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覆盖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对外贸易取得跨越式增长,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369.1亿美元,规模仅次于日本(2266.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蝉联全球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荷兰,保持全球第三㊂中国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影响力不断扩大㊂(二)对外投资的领域和地区不断扩大进入新世纪,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对外投资逐渐发展起来,如今这些公司许多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有些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有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标志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达到了新的水平㊂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投资额稳步增长㊂截至2019年底,中国境内有超2.75万家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投资企业达到4.4万家,分布在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2万亿美元㊂比如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设立了工业园区,依托当地的经济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位于越南的龙江工业园区和印度尼西亚的卡拉旺工业园区,都是中国在当地建设比较成熟的园区,吸引了大量国内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私营企业前往该区投资,园区建设了配套设施如医院㊁学校㊁商场超市等,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繁荣了当地经济,受到东道国政府的欢迎㊂(三)对外投资的主体多元化,投资领域多元化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范围覆盖18个行业,70%以上集中在商务服务㊁金融㊁制造业㊁批发和零售等行业,直到2019年底,八成以上的境外投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主要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㊁金融㊁批发和零售㊁信息传输和软件技术等领域㊂近几年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变化不大㊂较为明显的是央企对外投资较快增长,地方企业投资存量稳步增长㊂另外许民营企业也加入了对外投资的行列,在江苏㊁辽宁地区民营投资已经占据很大比重,对外投资的热情高涨,但是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也面临一些融资难㊁政策约束等难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㊂三㊁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面临的风险分析(一)投资国政治体制㊁经济制度和法律差异风险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制不同,西方国家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总是心存芥蒂,对中国在海外投资也会设定种种门槛,甚至是制裁措施,以各种理由阻挠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开展㊂有些国家对于吸引外资制订各种优惠政策,我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可以享受各项便利条件,有利于对外投资的扩大,有些国家没有特别的招商引资政策,甚至有些排斥中国企业,我国企业在投资选址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甚至如果当地经常发生暴乱㊁罢工㊁政变㊁恐怖活动等,对外投资就要慎重考虑㊂东道国的法律是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很难保证外资企业的利益,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深刻了解当地法律,与大陆法的不同之处,特别注意反垄断㊁反倾销的规定,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全力维权或将损失降到最小㊂(二)国有企业内部是否有健全的投资风险防范体系国有企业公司内部应当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投资之前,认真考察东道国政治㊁经济㊁法律㊁人文制度,做好公司运营规划,财务预算和利润预估㊂民营企业要客服决策草率㊁流程不完善的劣势,国有企业一定要考虑投资评审制度㊁决策程序㊁考核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是否完善和合理㊂还要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保障经济活动顺利进行㊂政府部门要完善对外投资的风险防范体制,健全法律体系,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我国境外企业权益㊂(三)国有企业是否具备应对当地文化差异风险的能力文化差异风险既有人文差异也有企业道德差异,人文差异是指语言㊁宗教信仰㊁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一定要尊重和适应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企业道德差异指的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各个国家文化积淀不同,价值观不同,不能想当然用中国的思维模式去套用到国外,要入乡随俗,制订合适的发展策略㊂四㊁国有企业应对风险的策略(一)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宏观引导,建立健全企业对外投的保障和防控体系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引导和调控,制订更加完善的对外投资法规,为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与境外领馆合作,为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保障㊂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可以成立对外㊀㊀㊀(下转第96页)支持建构全新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需要金融机构㊁政府㊁企业的共同合作,想要真正地实现并不简单,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㊂首先,投资方面㊂第一,基金产品投资,即建立专业性的垃圾分类回收产业投资基金,逐渐形成完善的基金协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发行基金单位对投资人的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资于垃圾分类回收项目或是企业之中,实现增值㊂最后通过扶持企业上市㊁收购兼并㊁股权转移等途径完成资金退出,转向其他项目或是企业㊂第二,政府直接投资,即由政府投资建立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包括各类基础设施㊁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以此为垃圾分类回收行业㊁企业提供发展契机㊂政府还可以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专项投资基金,用于对垃圾分类回收行业进行专项投资㊂第三,对外资投资进行充分利用,如基于一些大型垃圾分类回收项目进行国际贷款的申请,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资金的引入,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行业的发展㊂其次,融资方面㊂第一,寻求信贷资金的支持㊂我国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投资㊁市场融资以及政府财政三条渠道㊂除了政府设置专项政策扶持性资金之外,企业也可以出于盈利的目的进行投资,获取回报,通过市场化操作客观上推动垃圾分类回收行业发展㊂金融机构信贷则是以银行为主体,将企业资金㊁政府投资㊁扶持资金等进行整合㊂第二,资产证券化,将一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是投资银行进行集中打包重新组合,抵押发行证券㊂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垃圾分类回收行业这类具有期限长㊁规模大等特点的资金㊂第三,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扶持,尤其是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环保企业,可以鼓励其在创业板上市,引入股权融资为其生产㊁管理以及技术研发提供支持㊂再次,完善政策性金融制度和税收制度㊂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项目,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职能,推动基础社会建设,并鼓励广大企业加强技术设备的研发㊂另一方面,为企业垃圾分类回收技术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㊂基于我国当前垃圾生产量,应尽快推行垃圾环境税的征收㊂最后,推动垃圾分类回收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㊂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可推出垃圾分类回收的金融中介业务,依托金融信息优势,为广大企业提供项目引导㊂另一方面,则应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行业内部担保机构的担保产品评估和自信服务,通过项目评估实现风险防控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以金融支持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对于我国垃圾分类回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国环保工作和资源回收利用,并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创新拓展㊂参考文献:[1]王萱.金融支持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5.[2]张超.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制度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7.[3]乔露.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激励机制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7.[4]刘青.浅析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中的循环经济效应[J].时代金融,2016(17):269.作者简介:张伯仲,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㊂(上接第94页)投资委员会和相关行业协会,引导辖区内企业,方便企业了解对外投资形式和政策,还可以与国外使馆或者商业协会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当地动态,保障我国境外企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㊂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供风险预估报告,完善紧急事件处理机制,联合境内外保险机构,充分发挥外交职能,为企业境外活动提供保障㊂(二)国有企业要加强国际经营能力,完善各项经营制度1.借鉴经验,修炼自己中国跨国公司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缺少经验,虽然行业覆盖面广,但是缺少高精尖产品,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还是被西方国家控制㊂中国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刻苦钻研,实现自我技术突破,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要以为买到西方技术就是高精尖企业,还要刻苦修炼,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研发出自己的核心技术㊂2.强化企业风险预估国有企业投资之前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深入研究所投资行业背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分析,不可盲目跟风㊂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收集海外各方面信息,及时对各种风险做出反应㊂投资时尽量选择法律相对健全的国家,方便在发生冲突时的维权行为㊂3.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只有加强治理,才能妥善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关系,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完善企业各项制度,使企业取得长足发展㊂比如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责任问责制度,减少政策失误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预防为主,惩罚为辅,再比如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保障企业安全平稳顺利发展㊂(三)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沟通在对外投资之前,企业一定要做好东道国的风俗人情调研,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尽量入乡随俗,遵从当地的营销模式和思维方式,处理好企业和外部社会,和内部国外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不断摸索,将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异国文化体系,助推企业发展㊂千万不可照搬中国式精英思维,把企业单独排斥在当地文化之外,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㊂(四)国有企业要重视人才战略,培养具备国际经营能力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境外投资的国有企业,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运营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企业一定要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引进和选拔制度,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㊂建立绩效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千里马还需有伯乐,企业领导应多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开辟成长通道,制订成长规划,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㊂五㊁结语当前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复杂多变,境外投资面临诸多风险,但是随着我国国力提升,对外合作加强以及经贸条约的签订,对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在逐步减小,对外投资额不断增加㊂相信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下,伴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在境外的投资发展之路一定会更加顺畅㊂参考文献:[1]郭媛媛,王娇阳,邓嘉琪.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原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4):80-83.[2]张静.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9(7):287-290.作者简介:薛婧,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基于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视角的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基于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视角的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基于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视角的分析陈培如;冼国明【摘要】With the rising voice of anti-globalization recently, whether the effect of outward FDI on domestic employ-ment is a substitution effect or a promotion effect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mecha-nisms from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to the in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on domestic employ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ual margin, and uses data from China's 30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4 to carry out empirical tes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ve margin of China's outward FDI has no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domestic employment, and this employment promotion effect does come from the extensive margin,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employ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an in service industry, and such employment promotion effect is higherin medium-high skilled manufacturing and low-skilled service industry; analysis of influence channel by means of intermediary effect analysis, we can also find that labor productivity, export and investment are three important transmission paths for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to influence employment, in particular, by raising domestic labor productivity, promoting exports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can create more job opportu-nities.The above conclusions have rich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path selection of enterprise to expand overseas.%在近年来反全球化的声音渐起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是替代效应还是促进效应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二元边际的视角分析对外投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方式对母国就业影响的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约边际对我国的就业并没有创造效应,这种就业创造效应来自扩展边际,其中,扩展边际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服务业,对中高技能制造业、低技能服务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大;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法的影响渠道分析同时发现劳动生产率、出口和投资是我国扩展边际的投资扩张对就业产生影响的三个重要传导路径,扩展边际可以通过促进本国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出口的增加、投资的增加进而促进就业.以上结论对于引导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9页(P161-169)【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就业效应【作者】陈培如;冼国明【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广州 510320;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5一、问题的提出在全球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高速发展了几十年后,近年来继续增长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反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2016年英国脱欧以及2017年初美国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预示着反全球化思潮在欧美国家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 2、降杠杆


现状:
政府负债:2015年底,窄口径地方债务率约为86%,宽口径(包括或有 债务8.6万亿)则为133%。 企业负债:2014年底,企业部门债务总额为83.1万亿元,其中国企(非 金融)负债约为66.5万亿。企业部门债务约为130.6%。一般发达经济体 的企业负债比率约在50%至70%之间。 居民负债:2013年底,中国未偿还消费贷款约21万亿,负债率为36.7%。

动力煤价:2011年初的848元/吨,目前370元/吨,降幅56.3% 螺纹钢价:2011年初的5200元/吨,目前2000元/吨,降幅61.5%
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 5、新经济的现状-快速发展,民营主导

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 (2016)》:“十二五”时期,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增加值增速将是同期国内生 产总值增速的两倍以上,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 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由此可见,我 国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可以看出,经济回落主要 是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的回落造成的,第三产业是增 长的。 2、第二产业占GDP的40.59%, 也就是说GDP中只有一小半增 速是下行的,大部分增速仍是 加快的,只是下行的部分速度 稍快一点导致了GDP的整体小 幅回落。
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
2、三大需求的角度
2013年 2014年 这对于所有企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15年

市净率
资产负债率
2.07
68.04%(50.72%)
2.84
3.52
68.61%(42.86%) 69.42%(37.7%)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研网2016-06-17 00:26:53近几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复苏较慢、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以及结构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下行的态势,那么,2016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会是如何呢?一、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事业持续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1、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50.5%,比2014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2、农业经济持续向好。

中国政府加大“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全年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实现历史性的“12连增”。

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

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2014年增长2.7%。

棉花产量561万吨,比2014年下降9.3%。

当代中国经济(第二版)课件第12章

当代中国经济(第二版)课件第12章

2.1 货物贸易的含义和特点
货物贸易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跟服务贸易 以及其他贸易有着显著区别
有形性
一般而言,货物贸易的商品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其往 往具有一定的式样、规格等,而服务贸易的对象是无形的,往往不 具有某种特定的样式、规格,无法“陈列”出来,而仅仅是一种劳 务或服务。
可储存性
务 、环境服 务 、金融服务 、健康及社会服务 、旅游及与旅游有关的 服务 、娱乐服务和体育服务 、运输服务 、其他服务
3.1 服务贸易的内涵 3.1.2 服务贸易的特点 ➢ 交易基础不同 ➢ 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 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 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 性
➢ 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3.2 发展服务贸易的作用和意义
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第三产业发达 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 的重要指标。
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引进国际惯例和先进的市场营销技巧与经营管理 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培育了新的服务行业,提高 了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2.4 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分析 2.4.1 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9年-1990年)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1991年2000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高速增长阶段(2001年至2008年)
表12-1 2000-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进出口 13 12 13 12 13 9 9 9 9 8 6 5 4 4 4 3 3 2 2 2
出口 15 14 14 12 12 11 9 9 9 8 7 5 5 4 4 5 5 5 5 5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ppt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ppt


统计制度是在学习、借签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
(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 制度
中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统计原则及统计方法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基
准定义》(第4版)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
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BPM第6版)有关规定
一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与全球大多数国家具 有可比性。
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情况
谢谢欣赏
年报
年报
年报 月报 月报
月报 月报 月报
♫ 由按最终投资为文化类企业 的主体填报

在国境外拥有能源矿产、金属
矿产、非金属矿产的主体填报,
按最终控制资源的境外企业填

境外企业有涉及钢铁、水泥、

平板玻璃、电力、汽车生产的 主体填报,按最终设立以上形
态的境外企业填报
FDIN8表
FDIN9表
FDIN10表 FDIY1表 FDIY2表 FDIY3表 FDIY4表 FDIY5表
2019-9-25
文化及相关产业对外投资基本 情况
境外主要矿产资源情况
主要国际产能合作领域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月度情况(按出 资方式分组) 对外直接投资月度情况(按投 资构成分组) 对外投资并购基本事项
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根据境外企业年 度会计报表“损益表”中“营业收入总额”、 “利润总额”项目的数值填列。
2019-9-25
谢谢欣赏
30
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货物出口总值:指通 过境外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出口的各种货物 价值的总和。不仅包括境外企业与境内母 公司及其他境内企业的中国出口货物成交, 也包括通过境外企业的营销网络而促成的 出口货物金额。

中国对外投资安全保障建设要点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安全保障建设要点分析

632020年01期 (1月上旬)经贸论坛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贸易总额的不断增长,对外投资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6年对外投资的金额达到183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位,对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在对外投资总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元化。

为充分保障我国对外投资的安全,应该加强安全保障建设,明确对外投资的安全保障要点,不断提升对外投资的安全效益。

关键词:对外投资;安全保障;建设要点引言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中扮演着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外投资总额也在不断增长过程中,不可否认,现阶段的对外投资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但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比较多元的风险和隐患。

现阶段我国针对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隐患等进行了初级的防范,也制定了一些风险防范机制与对策,但总的来看,我国对外投资的风险隐患仍然比较大,对于对外投资风险的特征与内涵尚无全面的认识,处理经验也尚不够丰富,中国对外投资的安全保障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问题以及风险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对外投资来获得投资收益,通过对外投资来扩大国际市场,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一大批国有企业或者大型私企等纷纷走出国门,将投资目光锁定于广阔的国际市场上。

在对外投资总额不断增长的条件下,与之俱来的是对外投资过程中潜藏着的问题和风险。

若不注重这些问题与风险的分析与把控,极不利于我国对外投资的安全以及收效。

1.中国对外投资的问题分析对外投资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不断扩大的对外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比较多元化的问题。

第一,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我国企业的投资方向以及目光等相对比较集中,多集中于传统的制造业。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几乎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以发现“中国制造”的身影以及名字,同时,我国也具有非常大的劳动力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低。

关于201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关于201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关于201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关于201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表1-1 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年度表)单位:亿美元项目20161. 经常账户1,964贷方24,546借方-22,5831.A 货物和服务2,499贷方21,979借方-19,4801.A.a 货物4,941贷方19,895借方-14,9541.A.b 服务-2,442贷方2,084借方-4,5261.A.b.1 加工服务184贷方185借方-2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32贷方52借方-201.A.b.3 运输-468贷方338借方-8061.A.b.4 旅行-2,167贷方444借方-2,6111.A.b.5 建设42贷方127借方-85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88务贷方41借方-1291.A.b.7 金融服务11贷方32借方-20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2282.2.1.4.2.3 贷-196 款2.2.1.4.2.4 保-6险和养老金2.2.1.4.2.5 贸162 易信贷2.2.1.4.2.6 其239 他2.2.1.4.2.7 特别提款权2.2.2 储备资产4,4372.2.2.1 货币黄金02.2.2.2 特别提款权 3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53 组织的储备头寸2.2.2.4 外汇储备4,4872.2.2.5 其他储备资产03.净误差与遗漏-2,227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国际收支总差额3665 4394 2433 2378 1361 2154 1482 2360 3042 2227 经常项目差额3532 4206 2433 2378 1361 2154 1482 2360 3042 1964 占国际收支总差额的比重96 96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8 与GDP之比% 10.10 9.30 4.90 4.00 1.80 2.50 1.50 2.30 2.80 1.80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3665 -4394 -2019 -1849 -1223 -1283 -853 -1692 -912 263 占国际收支差额比重-100 -100 -83 -78 -90 -60 -58 -72 -30 12 与GDP之比% 4.50 1.80 2.70 -3.00 -1.60 -1.50 -0.90 -1.60 -0.80 -0.25GDP(亿人民币)270232.3319515.5349081.4413030.3489300.6540367.4595244.4643974689052.1743585.5 表1 2007-2016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部图1 2007-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情况走势图一、2016总体国际收支运行环境2016年,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8个年头,世界经济继续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国际贸易依然低迷,贸易增速缓慢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实际利用欧洲各国(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中国实际利用欧洲各国(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2014年 669165 10823 29054 73534 207056 71207 40400 37200 12829 63873 147 444 17638 10625 219 6722 45
259
2192 219 21
36194 33953
2013年 689319 3451 36960 39194 207844 75189 4324 31685 43256 127477 158 948 31197 15341 165 8961 311 755 183 3 24 2786 155 135
第1页
指标 中国实际利用爱沙尼亚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 元) 中国实际利用拉脱维亚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 元) 中国实际利用立陶宛外 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元 ) 中国实际利用亚美尼亚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 元) 中国实际利用白俄罗斯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 元) 中国实际利用俄罗斯外 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元 ) 中国实际利用乌克兰外 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元 ) 中国实际利用斯洛文尼 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 美元) 中国实际利用克罗地亚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 元) 中国实际利用捷克外商 直接投资金额(万美元) 中国实际利用斯洛伐克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万美 元) 中国实际利用欧洲其他 国家(地区)外商直接投 资金额(万美元)
2017年 883619 14759 81947 100333 154163 79018 14881 19482 59587 217398 85 1499 14246 9488 9 5385 148 734 24 246 27 732 289 711
50695 45961
2016年 943439 14765 16281 135368 271046 86975 3308 22317 138635 55586 9 1042 19815 4271 133 25804 325 58

中国近年来FDI迅猛增长的原因与动因分析(完整版)

中国近年来FDI迅猛增长的原因与动因分析(完整版)

中国近年来FDI迅猛增长的原因与动因分析中国近年来FDI迅猛增长的原因与动因分析摘要:近年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制定这方面的企业该类企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中国商品进出口的唯一渠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加强,使得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开拓和保护出口市场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内贸易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它们过去专业分工过窄和独家垄断的经营地位,使它们改变传统经营方式,走上对外投资的跨国发展道路。

例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自1988年以来,先后在主要的出口市场国家和地区设立贸易和非贸易子公司及其它机构,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在国外的石油、化工产品市场。

2.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一般有着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一方面由于企业产品已经进入成熟期,国内需求增长率下降,使国内总的生产供给能力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由于同行业企业数量多,使得企业争夺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

这就促使一部分企业通过在有关市场国家投资生产来开拓市场。

3.拥有技术实力的科技开发企业这些企业一般拥有国内最新的科技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成长较慢,受限于技术产品更新周期短的压力,所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积极向国外市场扩展。

因为直接投资有利于保护技术秘密,可以获得更充分的回报。

在国内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以后,这类企业正日益增多。

例如,中科院所属的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这一拳头产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已在香港、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大陆有24个分公司,其研制开发的各种微机主机和功能卡等产品大量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locaLhOst 4.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企业这类企业开拓的是另外一类市场,即劳务市场。

随着世界劳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仅仅依靠劳动力单一要素的跨国界转移,已难以有效地占有市场,所以,劳动力同国内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技术及其物化的设备等资本品相结合,实行“一揽子”要素转移,就成为更有效的竞争方式。

对外经济:外商直接投资(1983年至2016年)

对外经济:外商直接投资(1983年至2016年)
注:Excel表格,可对数据进行改编辑,便于图表分析!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外商投资:投资 项目数量 个 年 商务部 690 2204 3145 1551 2289 6063 5909 7371 13086 48858 83595 47646 37184 24673 21138 19850 17022 22347 26140 34171 41081 43664 44001 41473 37871 27514 23435 27406 27712 24925 22773 23778 26575 27900 外商投资:投资 实际使用金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2260000 2870000 4760000 7628000 8452000 10226000 10060000 10289000 11554000 19203000 38960000 43213000 48133000 54805000 64408000 58557000 52659000 59356000 49672000 55011000 56140000 64072000 63805000 67076000 78339000 95253000 91804000 108821000 117698000 113294000 118721000 119705000 126267000 126001000 合同利用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项 目数 个 年 商务部 470 3841 3145 1551 2289 6063 5909 7371 13086 48858 83595 47646 37184 24673 21138 19850 17022 22347 26140 34171 41081 43664 44001 41473 37871 27514 23435 27406 27712 24925 22773 23778 26575 27900 合同利用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金 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1732000 9750000 6333000 3330000 3709000 5297000 5600000 6596000 11977000 58124000 111436000 82680000 91282000 73276000 51003000 52102000 41223000 62380000 69195000 82768000 115069000 153479000 189065000 193727000 实际利用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金 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920000 1420000 1956000 2244000 2314000 3194000 3392000 3487000 4366000 11008000 27515000 33767000 37521000 41726000 45257000 45463000 40319000 40715000 46878000 52743000 53505000 60630000 60325000 63021000 74768000 92395000 90033000 105735000 116011000 111716000 117586000 119562000 126265550 126001420 合同利用外资: 外资项目数 个 年 商务部 690 2204 3145 1551 2289 6063 5909 7371 13086 48858 83595 47646 37184 24673 21138 19850 17022 22347 26140 34171 41081 43664 44001 41473 37871 27514 23435 27406 27712 24925 22773 23778 26575 27900 实际利用外资: 外资金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2260000 2870000 4760000 7628000 8452000 10226000 10060000 10289000 11554000 19203000 38960000 43213000 48133000 54805000 64408000 58557000 52659000 59356000 49672000 55011000 56140000 64072000 63805000 67076000 78339000 95253000 91804000 108821000 117698000 113294000 118721000 119705000 126267000 126001000 外商直接投资: 投资项目数量 个 年 商务部 470 3841 3145 1551 2289 6063 5909 7371 13086 48858 83595 47646 37184 24673 21138 19850 17022 22347 26140 34171 41081 43664 44001 41473 37871 27514 23435 27406 27712 24925 22773 23778 26575 27900 外商直接投资: 合同利用外资金 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1732000 9750000 6333000 3330000 3709000 5297000 5600000 6596000 11977000 58124000 111436000 82680000 91282000 73276000 51003000 52102000 41223000 62380000 69195000 82768000 115069000 153479000 189065000 193727000 外商直接投资: 实际利用外资金 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920000 1420000 1956000 2244000 2314000 3194000 3392000 3487000 4366000 11008000 27515000 33767000 37521000 41726000 45257000 45463000 40319000 40715000 46878000 52743000 53505000 60630000 60325000 63021000 74768000 92395000 90033000 105735000 116011000 111716000 117586000 119562000 126265550 126001420 外商直接投资: 合资经营企业: 投资项目数量 个 年 商务部 外商直接投资: 合资经营企业: 投资实际使用金 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外商直接投资: 合作经营企业: 投资项目数量 个 年 商务部 外商直接投资: 合作经营企业: 投资实际使用金 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企业:投资 项目数量 个 年 商务部 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企业:投资 实际使用金额 千美元 年 商务部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摘要: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也反映了中国正逐步迈入引领全球经贸格局的新时期。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召开,“一带一路”再次取得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一带一路”建设更是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从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投资规模、投资格局、投资带来的影响等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发展状况,最后针对如何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地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字: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目录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31. 1国际投资学中的投资环境31.1.1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分类31.1.2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具体容31.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部环境31.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4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规模42.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42.2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各区域投资合作指标5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格局73.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格局73.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格局7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影响84.1对中国的影响84.1.1“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84.1.2“一带一路”带来的问题、风险94.2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9五、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11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1.1国际投资学中的投资环境[1]1.1.1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分类从各种环境因素所具有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来看,可以把投资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

从各因素的稳定性来看,可将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因素归为三类,即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中亚五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中亚五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理论探索/DOI:10.16675/14-1065/f.2021.01.01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中亚五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王志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38)摘要: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加强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可以有效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梳理了中亚五国的投资政策,从投资流量、投资存量、投资领域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现状,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亚五国;对外直接投资文章编号:1004-7026(2021)01-0029-02中国图书分类号:F125;F136文献标志码:A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中亚五国进行直接投资。

21世纪以来,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中亚五国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能源、矿产、基建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密切的投资合作。

中亚五国毗邻中国新疆,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支点,也是中国企业“西行”的第一站。

1引言与文献综述中亚五国指狭义的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的亚洲部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中亚五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中国新疆,是贯通亚欧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语言及文化等方面与中国新疆少数民族有很大的渊源;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巨大。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亚五国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资金和技术都十分欠缺,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方式缺乏可持续性,而且长期依靠自然资源发展会导致其工业、制造业等更加薄弱。

因此中亚五国亟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这样的区域合作方式引入外资,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朱瑞雪和刘秀玲(2015)[1]认为,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存在投资程度较低、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和合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李宏超(2016)认为,与中亚五国合作可以缓解中国的资源需求,使中国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9 年末 , 中国在发达经济体投资存量 1536.52 亿美元 , 占 14%,其中欧盟 644.6 亿美元,占在发达经济体投资 存量的 41.9%; 美国 408.02 亿美元,占 26.6%;澳大利 亚283.74 亿美元,占 18.4%;加拿大 85.16 亿美元,占 5.5%; 挪威 34.71 亿美元,占 2.3%;日本30.38 亿美元, 占 2%。
• 三、行业分布
• 201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 有行业类别。存量规模上千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 以上行业累计存量为 8335.5 亿美元,占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存量的 75.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 4095.7 亿美元高居榜首,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37.3%。
• 其次为金融业1596.6亿美元,占14.5%;采矿业 1423.8亿美元位列第三,占13%;
• 二、中国对欧盟的投资
• 2019 年,中国对欧盟投资较上年回落幅度较大,流量金 额为 54.8 亿美元 , 同比下降 44%,占流量总额的 3.8%, 较上年下跌 4.1 个百分点,占对欧洲投资流量的 77%。从 流向的主要国家看,荷兰位居首位,流量达 134.63 亿美 元,占对欧盟投资流量的 245.7%;其次为英国 18.48 亿 美元,同比增长 23.3%,占 33.7%;德国位列第三,4.1 亿美元,同比下降 71.5%,占 7.5%。
• 2019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 9.9%和4.4%,流量首次位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 第2位,占比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存量位居第 8 位。
• 二、地区分布
• 2019 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布在全球的 188 个 国家(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 80.7%。
• 亚洲的投资存量为 7689 亿美元 , 占 70%。其中中国香港 占亚洲存量的 85.4%。
• 拉丁美洲1263.2亿美元,占11.5%。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 京群岛占对拉美地区投资存量的 90.3%。
• 欧洲836.8亿美元,占7.6%。主要分布在荷兰、英国、俄 罗斯、卢森堡、德国、法国等
• 北美洲 521.8 亿美元,占 4.8%,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 • 非洲346.9亿美元,占3.2%。主要分布在南非、刚果
• 2019 年末,中国在转型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存量 233.21 亿 美元,占存量总额的 2.1%。其中俄罗斯 140.2 亿美元, 占在转型经济体投资存量的 60.1%;哈萨克斯坦 50.95 亿 美元,占 21.8%;吉尔吉斯斯坦10.71亿美元,占4.6%; 塔吉克斯坦9.09亿美元,占3.9%;土库曼斯坦1.33亿美元, 占 0.6%。
第二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伙伴
• 一、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 • 2019 年 , 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流量为 897.9 亿美
元,占流量总额的 61.6%,同比增长26.7%,是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 2019年末,中国内地共在香港地区设立直接投资企业9300 多家,年末投资存量6568.55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 59.8%。 • 2019,中国企业共实施对香港地区企业的并购 126起,涉 及金额 44.8 亿美元;同时,中国企业通过其在香港设立 的平台公司进行再投资并购活跃,如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 司 52.9 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倍耐力集团公司近 60% 股份、 上海复兴国际集团25.2 亿美元收购美国 Ironshore 保险公 司 100% 股份、中石化集团 13.4 亿美元收购俄罗斯西布 尔控股有限公司 20% 股份等项目均是通过再投资完成。
(金)、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赞比亚
• 大洋洲320.9亿美元,占2.9%,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 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萨摩亚。
• 2019 年末 , 中国在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存量为 9208.87 亿美元,占 83.9%,其中中国香港 6568.55 亿美元,占 发展中经济体投资存量的71.3%;东盟 627.16 亿美元, 占 6.8%。
• 四、境内投资者类型
• 2019 年末,在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9382 亿美元存量中,国有企业占 50.4%; 非国有企业占49.6%,较上年增加 3.2 个百 分点,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 32.2%,股份 有限公司占 8.7%,私营企业占2.1%,股份 合作企业占1.7%,外商投资企业占1.5%, 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4%,集体企业占0.3%, 其他占 2.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第1节 中国对外投资状况分析
• 一、投资总量
• 截至 2019 年底 , 中国 2.02 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 ( 境 ) 外 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 以下简称境外企业 )3.08 万家 , 分布在全球 188 个国家 ( 地区 ) ,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 4.37 万亿美元。
• 批发和零售业1219.4亿美元,占 11.1%。
• 2019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金额为 8261.9亿美元, 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的75.2%。
• 2019年,第二产业2630.5亿美占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存量的 24%。
• 2019年,第一产业(农 / 林 /牧 / 渔业,但 不含农 / 林 / 牧 / 渔服务业)86.2 亿美元, 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0.8%。
• 截至 2019 年末 , 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存量为 644.6 亿美元, 占存量总额的 5.9%,占对欧洲投资存量的76%。存量在 3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有六个,分别为:荷பைடு நூலகம்、英国、卢森 堡、德国、法国、瑞典。
• 五、境内投资的省市
• 2019 年末,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 达到 3444.8 亿美元 , 占全国非金融类存量的 36.7%,较上年增加5.1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 区2865.4亿美元,占83.2%;西部地区320.1亿美 元,占9.3%;中部地区259.3亿美元,占7.5%。 广东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省份,其次 为上海,以后依次为北京、山东、江苏、浙江、辽 宁、天津、福建、湖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