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 1、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的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为 [单选题]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剂型(正确答案)
D、药剂
E、制剂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的版本是 [单选题]
A、1949年
B、1960年
C、1957年
D、1953年(正确答案)
E、1955年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中国药典的版次★★★★★【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最早颁布的药典是195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3、对药典的论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反映了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
B、药典颁布的内容,一般每隔几年修订
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质量稳定的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已有8个版本(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中国药典的版次★★★★★【解析】①药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⑦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等,作为药物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③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
根据我国药典颁布的时间可知,药典颁布的内容,一般每隔几年修订。
其中,1953年的药典为一部,1963年至2000年版的均分为一二两部。
2005年的药典分为三部。
2010年药典分三部。
4.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制剂(正确答案)
B、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
C、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
D、玉屏风散属于一种制剂
E、无需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为非处方药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如玉屏风散、双黄连粉针等。
5. 5、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称为 [单选题]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中成药(正确答案)
D、新药
E、剂型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中成药系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
6. 6、关于局颁标准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局颁标准作为药物生产、供应、使用等监督部门检验质量的法定依据(正确答案)
B、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C、由国务院编撰并颁布执行
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
E、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药品标准》,收载《中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包括中药局颁标准。
局颁标准原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撰并颁布执行,称为部颁标准,其性质与《中国药典》相似,也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作为药物生产、供应、使用等监督部门检验质量的法定依据。
7. 7、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单选题]
A、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B、中药药剂的生产技术
C、中药药剂的作用机理(正确答案)
D、中药药剂的合理应用
E、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8. 8、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 [单选题]
A、《法国药典》
B、《佛洛伦斯药典》
C、《国际药典》
D、《美国药典》
E、《新修本草》(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唐代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新修本草》或《唐本草》,是我国由政府颁布的第一步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9. 9、从分散系统分类涂膜剂属于 [单选题]
A、乳浊液型药剂
B、混悬液型药剂
C、真溶液型药剂
D、固体分散体
E、胶体溶液型药剂(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按分散系统分类:1.真溶液类剂型:芳香水剂、溶液剂、甘油剂等2.胶体溶液类剂型:胶浆剂、涂膜剂等3.乳浊液类剂型:乳剂等4.混悬液类剂型: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10. 10、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为单部的是 [单选题]
A、1953年版(正确答案)
B、1963年版
C、1977年版
D、1990年版
E、2000年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颁布的药典中,除1953年版为一部外,2005年之前均分为一、二两部,2005年始分为一、二、三部。
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药品不包括 [单选题]
A、中药材
B、中药单方制剂
C、放射性药品
D、兽用药品(正确答案)
E、生化药品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不包括兽用药品。
12. 12、不属于“五方便”内容的是 [单选题]
A、方便质量控制(正确答案)
B、方便服用
C、方便携带
D、方便贮存
E、方便生产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五方便”是指服用方便、携带方便、贮藏方便、生产方便和运输方便。
13. 1、用于无菌操作的安瓿采用 [单选题]
A、湿热灭菌
B、紫外线灭菌
C、干热灭菌(正确答案)
D、微波灭菌
E、辐射灭菌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干热空气灭菌法★★★【解析】干热空气灭菌法系指利用高温干热空气达到灭菌的方法。
一般需160~170℃维持2h以上。
本法适用于玻璃器皿、搪瓷容器及油性和惰性辅料。
14. 2、下列不属于常用的化学消毒试剂的是 [单选题]
A、洁尔灭溶液
B、乳酸(正确答案)
C、75%乙醇
D、苯酚
E、甲酚皂溶液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解析】化学消毒剂应用时可将消毒剂配成适宜浓度,采用喷淋、涂擦或浸泡等方法对物料、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洁尔灭溶液、新洁尔灭溶液、苯酚、甲酚皂溶液、75%乙醇等。
15. 3、适用于紫外线灭菌的是 [单选题]
A、片剂
B、操作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正确答案)
C、滑石粉
D、羊毛脂
E、合剂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紫外线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解析】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很差,所以紫外线灭菌法仅适于表面和空气的灭菌。
16. 4、可用其气体灭菌的是 [单选题]
A、苯甲酸钠
B、75%乙醇
C、山梨酸
D、环氧乙烷(正确答案)
E、尼伯金甲酯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环氧乙烷灭菌法★★★【解析】环氧乙烷灭菌法环氧乙烷室温下为气体,其分子作用于菌体后,能与菌体蛋白、核酸和酶中的-COOH、-NH2、-SH等基团起反应,而使菌体死亡。
17. 5、采用紫外线灭菌时。
其杀菌力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 [单选题]
A、365nm
B、265nm
C、254nm(正确答案)
E、286nm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紫外线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解析】紫外灯产生紫外线,其中波长254~257nm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
18. 6、苯甲酸钠常作为糖浆剂的防腐剂,要达到较强的抑菌效力,其pH为 [单选题]
A、pH7
B、pH6
C、pH4以下(正确答案)
D、pH9
E、pH5以上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常用防腐剂的性质与应用★★★★★【解析】苯甲酸钠为常用的有效防腐剂,一般用量为0.01%~0.25%。
宜在pH4以下的药液中使用。
19. 7、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 [单选题]
A、湿热灭菌法
B、甲醛灭菌法(正确答案)
C、微波灭菌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干热灭菌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化学灭菌法的种类★★★【解析】化学灭菌法包括:①浸泡和表面消毒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0.1%~0.2%苯扎氯铵溶液、苯扎溴铵溶液、2%~5%的酚或煤酚皂溶液、75%乙醇等。
常用于物体表面灭菌。
②气体灭菌法,包括环氧乙烷灭菌法和蒸气熏蒸灭菌法。
蒸气熏蒸灭菌法采用甲醛、丙二醇或乳酸等化学品,通过加热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环境灭菌。
20. 8、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最适防腐条件为 [单选题]
B、pH10以下
C、pH4以下(正确答案)
D、pH6以下
E、pH7以下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苯甲酸与苯甲酸钠苯甲酸与苯甲酸钠为常用的有效防腐剂,一般用量为0.01%-0.25%。
苯甲酸水溶性较差,而苯甲酸钠水溶性好,易溶解,应用方便。
但由于防腐机制是其分子型的苯甲酸透人菌体膜壁而起效,离子型则无效,所以不论使用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均应在pH4以下的药液中使用,因电离平衡使之绝大部分以分子型存在,故防腐效力较好。
若pH升高,则应加大用量,例如pH>5时用量不得少于0.5%。
21. 9、适用于已包装好的药品灭菌 [单选题]
A、微波灭菌法
B、辐射灭菌法(正确答案)
C、干热空气法
D、热压灭菌法
E、紫外线灭菌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辐射灭菌是应用γ射线杀灭细菌的方法。
常用60CO辐射源放射γ射线而杀菌,被灭菌物品温度仅有几度的变化,其灭菌的机理是γ射线直接作用于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和酶等,促使化学键断裂,杀死微生物;又可间接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水分子,引起水的电离和激发,生成自由基,再作用于微生物活性分子,使微生物死亡。
由于γ射线穿透力极强,可用于密封和整箱已包装的药物的灭菌,灭菌效果可靠,一般认为中成药用10千格瑞(KGY)以下剂量辐射均能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22. 10、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简便灭菌方法是 [单选题]
A、75%乙醇灭菌
B、苯酚溶液灭菌
C、辐射灭菌法
D、紫外线灭菌(正确答案)
E、甲醛灭菌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灯产生紫外线,一般波长为220~290nm,254~257nm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可使微生物核酸蛋白变性死亡,同时空气受紫外线辐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也可发挥杀菌作用。
紫外线灭菌法仅适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灭菌。
紫外线灭菌的适宜温度在10℃~55℃,相对湿度为45%~60%。
23. 11、紫外线灭菌法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 [单选题]
A、258~265nm
B、365~370nm
C、220~230nm
D、240~250nm
E、254~257nm(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灯产生紫外线,一般波长为220~290nm,254~257nm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可使微生物核酸蛋白变性死亡,同时空气受紫外线辐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也可发挥杀菌作用。
紫外线灭菌法仅适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灭菌。
紫外线灭菌的适宜温度在10℃~55℃,相对湿度为45%~60%。
24. 12、下列哪个方面不是药物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单选题]
A、制药环境
B、外包装材料(正确答案)
C、操作人员
D、药用辅料
E、制药设备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中药制剂主要的污染途径有:(1)原料药:主要指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如含糖量较高的根茎类药材和含脂肪较多的动物类药材利于微生物和螨的生长繁殖,均直接携带多种微生物和螨。
(2)辅料:如水、蜂蜜、淀粉等常用辅料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3)制药设备和器具:如粉碎机、混合机、制丸机、压片机及各种盛装物料的料桶和器具等均有可能带人微生物,成为细
菌污染源。
(4)环境空气:空气中的尘粒承载多种微生物,形成不洁的环境。
(5)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的手、外表皮肤、毛发及穿戴的鞋、帽和衣服上都带有微生物。
(6)包装材料:玻璃瓶、塑料袋、包装纸等均可能带入微生物。
25. 13、下列对滤过除菌法论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一般过滤器孔径在0.45μm,可以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孢(正确答案)
B、本法需要配合无菌操作技术
C、在滤除细菌的同时可以除去一些微粒杂质
D、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
E、通常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滤过除菌法系指使药液通过除菌滤器中的适宜滤材,以物理阻留的方法滤除活的或死的微生物,达到除菌目的的方法。
一般繁殖型微生物大小约1μm,芽胞约为0.5μm。
一般滤材孔径在0.2μm以下,才可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胞的通过。
26. 14、干热空气灭菌法不适用于 [单选题]
A、玻璃器皿
B、搪瓷容器
C、液体石蜡
D、脂肪类
E、空气(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干热空气灭菌法:系指利用高温干热空气达到灭菌的方法。
繁殖性细菌一般100℃以上干热1小时即可被杀灭;耐热性细菌需160℃~170℃维持2小时以上。
本法适用于玻璃器皿、搪瓷容器及油性和惰性辅料,如液体石蜡、油类、脂肪类、滑石粉、活性炭等。
27. 15、含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的口服给药制剂,每10g或10ml不得检出 [单选题]
A、沙门菌(正确答案)
B、铜绿假单胞菌
C、大肠埃希菌
D、梭菌
E、白色念珠菌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含动物组织(包括脏器提取物)及动物类原药材(蜂蜜、王浆,动物角、阿胶除外)的口服给药制剂每10g或10ml不得检出沙门菌。
28. 16、适于手术刀、镊子等,一般仅用于瓷器、金属或搪瓷的器具或器皿的是[单选题]
A、湿热灭菌法
B、干热空气灭菌法
C、火焰灭菌法(正确答案)
D、低温间歇灭菌法
E、气体灭菌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火焰灭菌法:系指将灭菌物品直接用火焰烧灼达到灭菌的方法。
适于手术刀、镊子等,一般仅用于瓷器、金属或搪瓷的器具或器皿。
29. 17、一般不采用其气体或产生的蒸气达到灭菌目的的是 [单选题]
A、甲醛
B、丙二醇
C、乳酸
D、环氧乙烷
E、乙醇(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气体灭菌法中涉及的需要采用其气体或产生的蒸气来达到灭菌目的的物质有:环氧乙烷、乳酸、甲醛、臭氧或气态过氧化氢等化学品。
30. 18、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常用的浓度为 [单选题]
A、0.10%~0.15%
B、0.15%~0.20%(正确答案)
C、0.20%~0.25%
D、0.25%~0.30%
E、0.35%~0.40%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山梨酸(钾)对细菌和霉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力。
常用浓度为0.15%~0.2%。
特别适用于含有聚山梨酯类液体药剂的防腐。
31. 19、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又称为 [单选题]
A、吐温类
B、司盘类
C、明胶类
D、可可豆脂类
E、尼泊金类(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分为甲乙丙丁四种酯,抑制霉菌作用较强,一般用量为0.01%~0.25%。
32. 20、常用的有效防腐剂是 [单选题]
A、硫代硫酸钠
B、亚硫酸钠
C、苯甲酸(钠)(正确答案)
D、尼泊金类
E、山梨酸(钾)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苯甲酸与苯甲酸钠为常用的有效防腐剂,一般用量为0.01%~0.25%。
33. 21、下列灭菌方法中,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单选题]
A、臭氧灭菌法(正确答案)
B、干热灭菌法
C、湿热灭菌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辐射灭菌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物理灭菌法可以分为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其中臭氧灭菌法属于化学灭菌法。
34. 1、下列不能采用水飞法粉碎的是 [单选题]
A、炉甘石
B、朱砂
C、滑石粉
D、珍珠
E、硼砂(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水飞法系将非水溶性药料先打成碎块,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水,以杵棒用力研磨,直至药料被研细,如朱砂、炉甘石、珍珠、滑石粉等。
当有部分研成的细粉混悬于水中时,及时将混悬液倾出,余下的稍粗大药料再加水研磨,再将细粉混悬液倾出,如此进行,直至全部药料被研成细粉为止。
将混悬液合并,静置沉降,倾出上部清水,将底部细粉取出干燥,即得极细粉。
很多矿物、贝壳类药物可用水飞法制得极细粉。
但水溶性的矿物药如硼砂、芒硝等则不能采用水飞法。
35. 2、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有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单选题]
A、最细粉
B、极细粉
C、粗粉
D、细粉(正确答案)
E、中粉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规定的粉末分等如下:(1)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2)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3)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4)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5)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6)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36. 3、樟脑、冰片宜采取的粉碎方法为 [单选题]
A、水飞法
B、超微粉碎
C、加液研磨粉碎(正确答案)
D、低温粉碎
E、混合粉碎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加液研磨法系将药料先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液体后进行研磨,直至药料被研细为止。
研樟脑、冰片、薄荷脑等药时,常加入少量乙醇;研麝香时,则加入极少量水。
常采用“轻研冰片,重研麝香”的原则。
37. 4、不适用于单独粉碎的方法是 [单选题]
A、西洋参
B、三七
C、雄黄
D、马钱子
E、炉甘石(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单独粉碎系将一味药物单独进行粉碎的方法。
本法适用于:①贵重细料药如西洋参、麝香、牛黄、羚羊角等,以避免损失;②毒性药如马钱子、轻粉、斑蝥等;③刺激性药如蟾酥,可避免损失、便于劳动保护或避免对其他药物的污染;④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药物,如火硝、硫黄、雄黄等,以避免混合粉碎时发生爆炸;⑤质地坚硬的药物,如三七、磁石、代赭石等,不便与余药一同粉碎。
朱砂、人参、珍珠、鹿茸、麝香、牛黄等细料药均用单独粉碎方法。
还有很多情况也需单研,如制剂中需单独提取的药物。
38. 5、不属于特殊混合粉碎方法的是 [单选题]
A、麝香(正确答案)
B、没药
C、苦杏仁
D、乳香
E、乌鸡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特殊的混合粉碎方法还包括串料(如乳香、没药)、串油(如桃仁、苦杏仁)和蒸罐(如乌鸡、鹿胎)处理等。
39. 6、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的是 [单选题]
A、超细粉碎
B、单独粉碎
C、混合粉碎
D、水飞法
E、低温粉碎(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低温时物料脆性增加,易于粉碎。
低温粉碎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软化点低的物料,如树脂、树胶、干浸膏等。
粉碎时将物料冷却,迅速通过粉碎机粉碎,或将物料与干冰或液化氮气混合再进行粉碎。
40. 7、当组分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不易混合均匀,这种情况可采用 [单选题]
A、过筛混合
B、等量递增法(正确答案)
C、加液研磨法
D、搅拌混合
E、研磨混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组分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不易混合均匀。
这种情况可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
其方法是:取量小的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
混合器中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稀释均匀,如此倍量增加至加完全部量大组分为止,混匀,过筛。
41. 8、一般不采用单独粉碎的是 [单选题]
A、贵重细料药
B、刺激性药
C、毒性药
D、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药
E、含大量油脂性药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单独粉碎的方法适用于:贵重细料药、毒性药、刺激性药、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药、质地坚硬的药。
42. 9、西洋参、牛黄、羚羊角等贵重细料药一般采用的粉碎方法是 [单选题]
A、混合粉碎
B、单独粉碎(正确答案)
C、湿法粉碎
D、低温粉碎
E、超细粉碎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单独粉碎适用于贵重细料药,如西洋参、麝香、牛黄、羚羊角等,以避免损失。
43. 10、马钱子、轻粉、斑蝥等毒性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是 [单选题]
A、混合粉碎
B、单独粉碎(正确答案)
C、湿法粉碎
D、低温粉碎
E、超细粉碎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毒性药如马钱子、轻粉、斑蝥等宜选用单独粉碎的粉碎方法。
44. 11、蟾酥宜选用的粉碎方法是 [单选题]
A、混合粉碎
B、湿法粉碎
C、单独粉碎(正确答案)
D、低温粉碎
E、超细粉碎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刺激性药如蟾酥,选用单独粉碎的目的是避免损失,便于劳动保护或避免对其他药物的污染。
45. 12、一般树脂、树胶、干浸膏等黏性较大的药材宜采用的粉碎方法是 [单选题]
A、低温粉碎(正确答案)
B、加液研磨粉碎
C、串料粉碎
D、超细粉碎
E、混合粉碎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低温时物料脆性增加,易于粉碎。
低温粉碎适用于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软化点低的物料,如树脂、树胶、干浸膏等。
46. 13、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称为 [单选题]
A、最粗粉
B、粗粉(正确答案)
C、中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王玥老师的口诀:粗中不超过,细粉不少于;先过一二四,再过五六八。
47. 14、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称为 [单选题]
A、最粗粉
B、粗粉
C、中粉(正确答案)
D、最细粉
E、极细粉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王玥老师的口诀:粗中不超过,细粉不少于;先过一二四,再过五六八。
48. 15、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称为 [单选题]
A、最粗粉
B、粗粉
C、中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极细粉,是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王老师的口诀:粗中不超过,细粉不少于;先过一二四,再过五六八。
49. 16、五号筛对应的工业筛目数为 [单选题]
A、80(正确答案)
B、100
C、120
D、150
E、200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五号筛对应的工业筛目数为80目。
50. 17、当组分药物的密度相差悬殊时,难混匀,应采用的混合操作是 [单选题]
A、先放密度大的,后放密度小的
B、先放密度小的,后放密度大的(正确答案)
C、同时放置混合
D、没有什么影响
E、跟密度无关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当组分药物的密度相差悬殊时,难混匀,应注意混合操作中应先放密度小的,再放密度大的。
51. 18、可以对原料药材进行细胞级粉碎的方法为 [单选题]
A、低温粉碎
B、加液研磨粉碎
C、串料粉碎
D、超细粉碎(正确答案)
E、混合粉碎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超细粉碎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粉碎技术。
超细粉碎可将原料药材进行细胞级粉碎,达到破壁。
52. 19、下列关于筛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药典筛号的划分是以筛孔内径为标准
B、工业筛以每平方英寸上有多少孔来表示(正确答案)
C、编织筛易于移位,所以在交叉处固定
D、冲眼筛多安装在粉碎机上或用于丸剂分档
E、药典筛号的划分共有9种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工业用筛常以目数来表示筛号,以每英寸(2.54cm)长度上有多少孔来表示。
53. 1、现制备剂量为0.08g毒性药物的散剂,一般需制成的倍散为 [单选题]
A、1:10(正确答案)
B、1:15
C、1:20
D、1:9
E、1:100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含毒性药物的散剂的制法★★★★★【解析】现制备剂量为0.08g毒性药物的散剂,可配制1:10倍散(取药物1份加入赋形剂9份)。
54. 2、用于眼部的散剂应通过 [单选题]
A、4号筛
B、5号筛
C、6号筛
D、7号筛
E、9号筛(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考点】眼用散剂的制法★★★★★【解析】一般配制眼用散剂的药物多经水飞或直接粉碎成极细粉且通过9号筛,以减少机械刺激。
55. 3、制备含毒性药物的散剂时,如药物的剂量在0.01g以下,可配制1:100的倍散其含义为 [单选题]
A、取药物1份加赋形剂99份(正确答案)
B、取药物1份加赋形剂100份
C、取药物2份加赋形剂99份
D、取药物2份加赋形剂98份
E、取药物2份加赋形剂100份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单味化学毒剧药要添加一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稀释散或称倍散。
如剂量在0.01~0.1g者,可配制1:10倍散(取药物1份加入赋形剂9份);如剂量在0.01g以下,则应配成1:100或1:1000倍散。
倍散配制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稀释混匀后备用。
56. 4、下列关于混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痱子粉制备过程中采用等量递增法
B、等量递增法先将量小的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再混匀
C、打底套色法将量多、色浅的药粉先加入研钵中(正确答案)
D、轻研冰片,重研麝香
E、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打底套色法:此法为中药丸剂、散剂中对药粉进行混合的经验方法。
系将量少、色深、质重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即为“打底”,然后将量多、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到研钵中,轻研混匀,即是“套色”,直至全部药粉混匀。
57. 5、含有毒性药物散剂为使分剂量制备准确,常采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容量法
B、分布法
C、重量法(正确答案)
D、目测法
E、圆锥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分剂量系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照所需剂量分成相等重量份数的操作。
根据散剂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可选用以下方法:(1)目测法:即先称取10份总量的散剂,根据眼力估量分成10等份。
此法简便易行,适于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