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剩余价值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流通领域是商品所有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价值增殖的发生 是以资本家把货币投入流通领域为前提条件的,价值的增殖也是通过 流通领域来实现的。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这是解决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这就是说,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获得剩余价值,必须以货币投入流通领域为条件,在市场上购买到一 种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当它发挥作用 时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把劳 动力投入生产,就会使资本价值增殖。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 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三)劳动力的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劳动者活的劳动能力。所以,生产 与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 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而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二、价值增殖过程
(一)价值形成过程 含义:价值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 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羊毛线1斤 + 机器折旧 +劳动力价值= 羊毛衫1件 200元 20元 20元 240元
课堂思考题: 1、在此式左边的三个部分中,哪些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新价值?哪 些是由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 2、观察此式,与预付资本相比有没有发生价值增殖?
2、特征:其使用价值不仅创造价值,而且创造出大于 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劳动过程不仅能保存旧价值,而且能创造新价值,并能创造出 比劳动力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就是为了利用它 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来使资本价值增殖。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劳动力 的使用价值就越大,创造的剩余价值就会越多。
资本家在流通中按照劳动力价值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 殊商品,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属于资本家所有了,工人在 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全部新价值,包括剩余价值,也就归资 本家所占有。可见,剩余价值是在劳动力商品买卖关系的 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 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货币不能带来剩余价值,也 就无法转化为资本。
3、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 中产生
(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
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剩余价值,不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换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在流通中,商品进行等量交换,不能增加价值,而使用价值的交换 虽对双方都有利,但也不能增加价值。如果流通中实行贱买,贱买者 虽可多得价值,但在他出卖时,别人向他贱买又会失去,仍不能增加 价值。单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欺骗,个人虽多得价值,社会总价值却不 会增加,只是总价值在个人之间的分配发生变化。因而,也不会产生 剩余价值。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可见,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 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 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四、剩余价值率
(一)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生产的商品价值包括三个 部分 1、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价值; 2、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创造的用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 资本价值; 3、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如果用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 余价值,那么,商品的价值构成就是C十V+M。
第三章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剩余价值论)
第一节 资本价值增殖的前提条件
本 章 结 构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第四节 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第一节 资本价值增殖的前提条件:劳动力的买卖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一)两种不同的流通形式 1、商品流通形式:W—G—W
此为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公式,意指商品所有者首先用商品换取货 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2)劳动对象 A.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 东西(人类劳动加工的对象) B.分类:
a.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未经劳动过滤 b.经过劳动过程过滤的劳动对象(原料)
(3) 劳动资料
是劳动者为实现其对劳动对象的加工所必需 的一切物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 从劳动过程结果(产品)的角度考察,劳动 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表现 为生产劳动。
(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 变自己的价值量,因而称为不变资本。 2、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改变自 己的价值,因而称为可变资本。 这种划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表明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 它有力地批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宣扬的利润是由全 部资本带来的谬论,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这种划分还为我们正确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 度和创立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提供了科学依据。
2、资本流通形式:G—W—G’
货币所有者首先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卖出去,取得更多货 币。
(二)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
1、两者的流通形式不同 见教材
2、两者运动的目的和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的目的是取得特定商品的使用价值以满足商 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在资本流通公式G-W-G'中,资本家 为卖而买,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资本家先 垫支货币去购买商品,是为了再把商品卖出去获取更多的 货币。所以,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是G-W-G’,G’=G+ ∆G,即等于原垫付的货币额(G)加上一个增殖额( ∆ G)。马克思把这个增殖额叫做剩余价值。
(二)确定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必须抽掉不变资本
(三)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一般商 品价值,也“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 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课堂阅读并思考: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答:资本流通形式即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矛盾是,资 本所要求的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之间的 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使货币转化为资本所必须的条件是, 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
课堂阅读并思考: 1、判断: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最具有决定意义 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答:错误。在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a.它的形成条件具有特殊性。劳动力商品形成条件:人身 自由且一无所有。 b.它的价值构成具有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劳动 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c.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可以创 造价值,一定条件下可以创造剩余价值
(二)价值增殖过程
羊毛线2斤+机器折旧+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羊毛衫2件 400元 40元 20元 20元 480元 按前面的假设,劳动力一天的价值是20元,工人只用4 小时就创造出补偿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但是,资本家 购买了工人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他还可以让工人继续劳 动下去。 工人经过8小时的劳动后,用具体劳动共转移生产资料 的旧价值440元,其抽象劳动共创造40元的新价值。但后4 小时所创造的20元的新价值归资本家占有,从而形成剩余 价值。与预付资本相比,产生了价值增殖。
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出卖劳动力与否是自主行为, 而且出卖的只是劳动力一定期的使用权,不放弃劳动力所 有权。
2、劳动者除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
因而没有可能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只 能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与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 合。
课堂阅读并思考:
1、判断: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最具有决定意 义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什么?
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一)劳动过程的不同要素在产品价值形成上起着不同作用
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 值量。因为生产资料包含的旧价值随着它的物质形态在生产中的改变, 转移到新的产品上去,它的价值只是再现于产品价值中,而不是再生 产,因而价值量不会增加。 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是再现 于新产品,而是再生产出来。因为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进入劳动者 手中即转化为他的收入,被劳动者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而消费掉,要由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新价值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由货币 形式变为劳动力形式,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可形成 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新价值,即比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更多的新价 值。
1、总公式的含义 马克思把G-W-G'这个公式称为资本总公式。因为这个 公式不仅适用于产业资本,而且适用于商业资本和借贷资 本等各种资本的运动形式。 2、总公式的矛盾 即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一方面,货币资本 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产生了多于预付资本价值的价 值;另一方面,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作为资本的货币在 买卖过程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发生价值的增殖。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什么?
答: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课堂讨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 否是商品?
第二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一、劳动过程 (一)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 1、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 (1)活劳动:
指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借助一 定的生产工具去改造客观物质对象,以满足自己需要 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基本的和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因素。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一)劳动力与劳动
1、劳动力:也称劳动能力,它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与劳动的关系:劳动力是潜在的劳动,劳动是 这种能力的体现,劳动力是劳动的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能够将自己的劳 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3、两者运动的限度不同 在W-G-W中,交换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因此一旦购 买到所需要的商品,商品就退出流通领域,价值的运动过 程就终结; G-W-G’的流通过程,目的是为了取得比垫支出去的 货币数量更多的货币,不断实现货币增殖。因此,G-W-G' 的流通过程的终点,必然又成为它的新起点继续投人运动, 从而成为一个连续重复无休止的运动过程。这是由资本的 本质决定的。
价值增殖的秘密在于:
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 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的使用 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 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两个部分:1)必要 劳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被资本家无偿占用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或者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 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1)维持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养活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各国劳动者的生活需要和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有 所不同,劳动力价值的决定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四)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
劳动力商品不仅有特殊的价值决定,而且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一般商品在被使用或消费时,其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 去,不会创造出新的价值来。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其使用价值的使用 或消费,就是劳动过程。
2、劳动过程是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 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 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是人类 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其劳动属于资本家。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
1、此式中,一方面,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220元都由 纺纱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棉纱中去。其中包括原材料(1斤 羊毛线)的价值200元和机器折旧的价值20元。另一方面, 工人在织羊毛衫时,其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即劳动力 的价值20元。 2、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价值共240元,都 在新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商品的价值仅与预付资本价 值相等,没有超过预付资本价值的余额,即没有剩余价 值。这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