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的三个层面含义

合集下载

管理:执行的三个方面与三个层次

管理:执行的三个方面与三个层次

最近几年,关于的“执行力”的问题比较热,甚至演化称为世界性的话题。

过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个PDCA循环的工作模式,其实这就是一个“执行保证”的工作模式。

现在的一切有关执行力的新观点,都可以在这个老办法的框架下得到实行,只不过这个老办法不足以显示管理专家们的学术新水平了,所以管理学家们更乐意用新的术语加以阐述,其实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

本帖就从传统的行为学思路和一般的逻辑推理来解释一下执行力的问题。

通常狭义地理解,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执行能力。

当把执行力一词用在个人身上的时候往往就是这种解释。

但是如果用在广义的、团队身上,如企业或组织的执行力,则执行力可以看作是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执行动力、执行权力与执行能力。

此时,往往是默认最基础的“动作面”方面的执行能力是不存在问题的,问题的侧重点在于上层,即执行的动力和权力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三个方面的划分的道理很简单,即一个团队要做成一个事情,首先要有做事的动力和欲望,次者要有做事的权力,再加上有做事的能力,则此事必成。

执行动力属于“必要性”,执行权力和能力属于“可行性”,必要性+可行性=必然性。

通俗一点说就是,愿做+有权做+会做=事成。

我们谈论“执行”,不会去考虑一部机器(或者复杂到一条流水线)的执行力问题,而是指人的一种行为。

任何人的行为的达成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动机形成,行为不是没有目的的行为。

故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执行力的第一方面:执行动力。

动力来自两个方向——推动力和拉动力。

人的行为的原则就是趋利避害,这个模式是统一的,没有例外,有了例外就不是我们要面对的正常人了,就不会被考虑在执行团队当中了。

所谓趋利避害,趋利即是要形成一种利益引导,用利益形成一种拉动力,变成行为人“我要做”。

当然,不言自喻,推动型的执行力就是形成一种危害威胁,用危害来构筑一种“推动力”,行为人为了避害,就形成被迫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动力。

谈论执行力的书籍文章会强调目标的明确与细化、结果的检查与考核等等,就是这个问题。

执行力的三个递进层次

执行力的三个递进层次

执行力的三个递进层次执行力首先来自对行为的规范。

这是执行力的第一个层面——表层,在执行力的行为层面,执行力关键在于执行人员行为的一致*。

第一层的粗放效果,是可通过制度,法规和权术力量来约束与引导员工行为而实现。

在中间层,执行力基于对战略战术策略的理解的一致*和清晰*,它聚焦于对策略本身理解的深度,能理解得越透彻,执行动作越清晰细致,换言之,执行力在于对细节的把握程度,做得越细,效果越好,可见沟通很重要。

中间层的效果需要形成合理的运营机理,以确保沟通的顺畅与及时。

在核心层面上,其涵义在于执行人员能将每个孤立的策略方案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等相联系起来,纵向平衡短期与长期发展,横向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不仅要将每个细节动作执行到位,还要使各个动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协同效应。

执行力的核心层面,需要整个组织上下形成一致的文化氛围,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藉以形成执行的文化力,以引导、约束、和激励员工的行为。

“规范与制度、流程”是推动执行力运转的源动力,它通常能完成第一个层面的使命。

随着执行力上升到中间层,和核心层等更高层面,因为很难将执行的过程标准化、结构化和流程化,“规范与制度、流程”对于进一步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效益开始递减,要形成这两个层面的执行力,更加需要诸如对战略的理解、对环境的洞察、对危机的应变等等方面的能力,此时团队沟通与学习尤为关键。

尤其在执行力从中间层向核心层演进的过程中,团队或组织的系统思考能力是关键。

而系统思考的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而培养出来的。

要达到这种境界,不言而喻,其实质就是要求每一个执行者都成为战略的执行者,而不是规范与制度的贯彻者或维护者。

每一个员工要能如此对战略充分理解,开放式的学习平台又是最为关键的。

什么是执行与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与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与执行力什么是执行与执行力什么是执行?执行,原义是贯彻施行;实际履行等。

在法律上是指公安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行为。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促使员工执行任务实现企业目标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拉里·博西迪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执行》。

他是霍尼韦国际公司前任总裁兼CEO,是全球最受尊敬的CEO之一,他在企业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鲜有人能与之匹敌。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目标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执行与执行力的区别第一种:执行就是领导或者上级安排的事情我已经干了,但是未达到领导的要求;执行力就是领导或者上级安排的工作我按照领导的意思提前或者超额完成,领导很满意。

第二种:从管理的角度看,执行是基层员工与中层领导者要完成的.工作,是要把上级的任务和指示完成好、贯彻好;而执行力是高层领导者的一种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第三种:执行是指公安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行为。

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doc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doc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执行力一直以来是企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大公司还是国内民营企业,无论是生产型企业或是服务型企业。

在企业界,我们时常通过报刊媒体可以了解到很多企业宏伟的蓝图、激奋的愿景、庞大的规划、创新的思路最终没能很好地得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企业的组织执行力出现重大偏差。

因此,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稳健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组织执行力。

而做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境界、其所创导或引导的执行力组织氛围直接关乎所在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可以讲起到生死攸关的关键作用。

因为中高层管理者在组织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具有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价值,其能否很好的领悟领会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意图,并转化和分解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最后有效组织实施达成,就是其执行力强弱好坏的最终表现。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应有三种境界,分别是“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做圆满”。

每一种境界都需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以及见识、经验等来支撑,而且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就是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如果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境界不高或不好,直接结果就是劳命伤财耽误时间,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甚至危机。

首先,做正确的事情。

这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要达到的境界。

做正确的事情,就是要求在开始做时,工作的方向导向就把握得很到位,做出来的工作规划计划没有偏差和失误,否则就会造成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后面做得再正确也是徒劳,反而损害更大。

举个简单比方:本来要去北京,结果我等却往广州方向前往,这是南辕北辙;其实经费有限制,我等却谋划头等舱机票,这是异想天开;近期正遇高铁瘫痪,我等按之前惯例执意选择高铁出行,这叫自以为是,都属于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做正确的事情就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构想和意图,把握其中的重点和要点,并根据现实条件和状况,结合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拟定出可行性方案和计划。

执行力名词解释

执行力名词解释

执行力名词解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执行力”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场合,无论是企业管理、个人发展还是团队协作,都离不开对执行力的探讨。

那么,究竟什么是执行力呢?简单来说,执行力就是将想法、计划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

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从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来理解执行力。

从个人角度看,执行力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并且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去付诸实践。

比如说,一个人决定每天早起锻炼身体,这就是一个想法。

但如果他能够每天按时起床,换上运动装备出门锻炼,那这就是执行力的体现。

又比如,一个学生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和复习任务,如果他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拖延、不偷懒,这就是有较强的执行力。

在个人的执行力中,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关键。

那些能够抵制诱惑、克服困难,始终坚持朝着目标前进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执行力。

同时,个人的心态也会影响执行力。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让人在面对挫折时不轻易放弃,而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前行。

对于团队而言,执行力是团队成员之间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一个团队可能有非常出色的创意和完善的计划,但如果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配合,那么这些想法和计划就很难落地。

比如在一个项目开发团队中,策划人员提出了精彩的方案,技术人员能够按照要求按时完成开发工作,测试人员认真负责地找出问题并及时反馈,整个团队能够高效运转,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高质量的成果,这就充分展现了团队的执行力。

团队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多个因素。

首先,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划分是基础。

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知道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良好的沟通机制至关重要。

成员之间能够及时、准确地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和想法,避免出现误解和重复工作。

此外,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也会对执行力产生重要影响。

执行力与执行

执行力与执行

执行力的五个关键词
沟通协调反馈责任决心
沟 通
沟通是前提。 SMART原则: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Relevant)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一个单位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或单位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战略目标。
总之——执行力不仅是一个战术层面上的问题,也是一个战略层面上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门学问,它必须充分融入到一个公司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它的战略、目标、文化等各个方面。
什么是执行?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即是实施;施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所谓执行,就是贯彻实施的程度。执行力是通过执行来实现的。
名人说执行
泛东软件董事长胡剑锋认为执行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解释:第一个层面是按照命令和规则做事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能够听话照做;第二个层面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行为的过程,简单讲就是做事章法;第三个层面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规划实现。
决 心
决心是基石。
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终必后悔,顾小忘大,利欲熏心,终必有害!专注,坚持这种人生信念同样也适用于管理执行这个方面!
成功就象一扇门,如果战略这把合适钥匙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现在需要的只是我们把钥匙插进去并朝正确的方向旋转把门打开。
执行力的构建
执行能力的构建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①组织管理机制。②人力资源。③领导力。在这其中,组织管理机制是基础,人力资源是提升,领导力是升华。

执行力个人解读

执行力个人解读

“执行力”个人解读简单的说,本人理解的执行力就是将目标、计划、愿景达到结果的一种能力。

将想到的和预备实施的,为达到某种目标的行动执行出来,实现向目标迈进并最终实现目标的能力。

执行力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个人:办事能力(个人能力+做事态度);团队:战斗力;公司:经营能力。

个人执行力在做,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团队执行力在协调配合,在方法、流程、制度的不断改进。

公司的执行力在于精准的决策能力。

同时我认为执行力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性的定义,我们更应该理解执行力的内涵,用不同的角度去衡量执行力,将其过程化和指标化。

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执行力可以如此定义:1、知道做什么-目标与任务;2、知道怎么做-能力与方法;3、做事顺畅-流程与制度;4、知道做好做坏对自己的影响-薪酬与绩效。

总之,执行力就是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企业决策的能力。

执行力的核心在于:对项目的追踪和跟进。

除了确定团队的成员,对项目的追踪、跟进则是整个团队执行能力的核心所在,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带着强大的热情来跟进自己的既定计划。

通过跟进工作能够暴露出计划和实际之间的差距,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协调整个工作的进展。

那么,针对市场部的工作目标和内容,团队的负责人首先要制定出一份清晰的跟进计划:目标是什么?谁负责这项任务?什么时候完成?通过何种方式完成?需要动用哪些资源?下一次项目进度讨论在何时进行,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将有哪些人参加?然后就是如何增加工作效率?我的归纳是:所有工作有一定的计划性,强调计划时间,运用合理工作的工作方法(PDCA、5W2H等)推进每项工作任务。

那么,团队成员怎样配合团队完成项目目标?1、确定一个合理的阶段性目标,配合团队在阶段内的努力工作方向。

2、团队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其中,无论你是部门负责人,或是其他岗位的人员,每个岗位都非常重要。

3、每位团队成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整个团队处于协调中发展。

执行力

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什么是执行?执行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解释:第一个层面是按照命令和规则做事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能够听话照做;第二个层面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行为的过程,简单讲就是做事章法;第三个层面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规划实现。

执行的第一层面比较简单,尤其是对不太聪明的人来说(例如一块钱俩、五毛钱不卖),这绝对没有贬义的意思,正是因为很多人太聪明了,以至于简单的事情就很难做好,听话照做很难。

这是对组织来说最基本的一种执行:对规范和流程的尊重,只有如此才能让组织的基本行为协调一致,才能有基本的效率。

但对一个组织来说,第一个层面的效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第二个层面的执行,按照计划来做事情。

看起来第二个层面和第一个层面好像是一回事,其实不然。

对第一个层面来说,要做的事情是片段的、非连贯的,但对第二个层面来说是连续的、整体的。

一个计划并不是一两个步骤做好就行,而要将整体的顺序都做好才能达成效果(例如健身计划,就绝不是一两个动作做标准就能解决的问题)。

有了第二个层面的执行,组织的运转就有了相对较高的效率,但仍然不够,这就需要第三个层次的执行:创新规划并落实执行。

组织的进步在于创新、在于设计、在于策划、在于走出习惯的自我,而且不仅仅是要有想法,还要有实现想法的能力,这就是第三个层次的执行。

这三个层次的执行是逐步支撑的,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保障,第二个层次是第三个层次的保障,只有到了第三个层次的执行,组织的效率才能够真正提升。

*如何提高执行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

什么是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执行力专家认为执行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解释:第一个层面是按照命令和规则做事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能够听话照做;第二个层面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行为的过程,简单讲就是做事章法;第三个层面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规划实现。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对此做出过自己的定义。

通用公司前任总裁韦尔奇先生认为所谓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

而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认为,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

综上所述,执行力就是“当上级下达指令或要求后,迅速做出反映,将其贯彻或者执行下去的能力。

”如何提高员工的执行力?面对“市场更加多变”和“管理日趋复杂”两大挑战,必须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专注于计划、实施、沟通、协调、监督、落实、指导、控制、考核和持续改进等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研究,积极搭建提高执行力的平台,不断提高部门和下属的执行力,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员工执行力培训》彻底解决中国企业执行十大难题:1、上司总是忙得没时间,下属总是闲着没工作2、中层管理干部执行力差,缺乏责任心,导致上司很累3、上司思维变化太快,导致下属在执行中苦不堪言4、制度出台以后,总是难以贯彻下去,导致制度变形5、部门之间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6、如何锻造有执行力的团队?7、如何缔造执行文化?8、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执行型人才?9、如何寻找、选拔、培养公司需要的人才?10、如何从失败中获得执行力?员工执行力培训现状--中国企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化运作,已具备了基本的运作架构及机制,但还远远不足以保障其在组织能力上与国际企业相抗衡。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执行力一直以来是企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大公司还是国内民营企业,无论是生产型企业或是服务型企业;在企业界,我们时常通过报刊媒体可以了解到很多企业宏伟的蓝图、激奋的愿景、庞大的规划、创新的思路最终没能很好地得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企业的组织执行力出现重大偏差;因此,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稳健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组织执行力; 而做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境界、其所创导或引导的执行力组织氛围直接关乎所在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可以讲起到生死攸关的关键作用;因为中高层管理者在组织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具有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价值,其能否很好的领悟领会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意图,并转化和分解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最后有效组织实施达成,就是其执行力强弱好坏的最终表现;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应有三种境界,分别是“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做圆满”;每一种境界都需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以及见识、经验等来支撑,而且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就是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如果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境界不高或不好,直接结果就是劳命伤财耽误时间,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甚至危机;首先,做正确的事情;这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要达到的境界;做正确的事情,就是要求在开始做时,工作的方向导向就把握得很到位,做出来的工作规划计划没有偏差和失误,否则就会造成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后面做得再正确也是徒劳,反而损害更大;举个简单比方:本来要去北京,结果我等却往广州方向前往,这是南辕北辙;其实经费有限制,我等却谋划头等舱机票,这是异想天开;近期正遇高铁瘫痪,我等按之前惯例执意选择高铁出行,这叫自以为是,都属于没有做正确的事情;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做正确的事情就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构想和意图,把握其中的重点和要点,并根据现实条件和状况,结合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拟定出可行性方案和计划;其次,把事情做正确;这是中高管理人员执行力的第二个境界,也是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阶段;把事情做正确,就是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组织实施,逐一实现各个阶段性任务和目标;举个简单比方:要去北京到中央电视台上节目,我等也拟定出可行性出行计划,可是一出门就有人走失找不见、到了北京只会人家听不懂的宁波话、迷路却找不见也买不到北京地图、路上分开打几辆的士人员又走散、不断有人要找厕所耽误很多时间、背包被偷没了通讯工具、开销出现超支……结果就是没把事做好,错过节目录制时间,无功而返;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把事情做正确需要在既定的工作规划基础上,进行人员的组织分工、必需的训练和宣导、必备资源的整合和备选、阶段性回顾和总结、因地制宜进行优化调整、必要的评估和奖惩等;第三,把事情做圆满;这是中高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最高境界,也是任何企业都最期望和需要的,同时也是要求最高;把事情做圆满,简而言之就是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善始善终,能够基于现实的状况和条件,灵活整合和运用现有的资源,把现有的能力发挥至极致,锁定目标,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如同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影片中展现最深刻的就是强大的执行力,国王列奥尼达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300名斯巴达士兵面对潮水般汹涌而至的50万强大的波斯敌人奋勇迎战,一不恐惧、二不怯战,在不成功则成仁的精神感召下,他们用长矛猛刺,把长矛都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把佩剑都砍断了,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四次猛烈的进攻,最后斯巴达300勇士全部壮烈牺牲,用鲜血唤醒了世人,并将此精神永传后世;柳传志称联想为“斯巴达方阵”,王石称“万科要成为斯巴达加雅典的企业”,任正非号召华为学习“亮剑”精神,这些就并非偶然;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把事情做圆满一定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明确既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形成共识,有效选配和组织训练有素的员工,充分整合和积蓄必要的资源和能力,竭力发挥每个员工的所长,并灵活有效地组织实施,在过程把控的基础上以结果为工作导向;执行力的三个层次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其所创导或引导的执行力组织氛围应有三个层次,即个人执行力、团队执行力、组织执行力;这三种层次的执行力所涵盖的组织范围越来越广,同时所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创导或引导的执行力层次越低,那么其所给企业发展带来贡献价值就会越低;首先,个人执行力;这是最基本的层次要求,否则就是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个人执行力,不言而喻,就是说中高层管理人员做为组织中一份子,其个人所具备的执行力;比如:一些人嘴上说的是天花乱坠、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很容易赢得别人绝对信任和美好期望,可是本职实际工作却是乏善可陈、纸上谈兵;还有些人是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计划的一套实际的又是一套,如同一些贪官污吏喊反腐倡廉嗓门比谁都大,其实贪的不比谁都少,这种人是口是心非、心猿意马;还有一些人是不顾实际,按图索骥,把其他行业企业现成的东西生搬硬套来用等等,这些都代表没有什么个人执行力,另外也存在一些个人执行力较弱的问题;因此,中高管理人员提升个人执行力,首先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敏于行纳于言;其次要贴近现实,结合现状,不断创新;最后就是提升个人的时间管理、计划管理、5S管理等基本管理能力;第二,团队执行力;这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应该共同追求并达到的执行力层次;团队执行力,不再仅强调个人,而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带领或管辖的整个团队成员所展现出的整体执行力;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和约束,整个团队如同一盘散沙,这个往东、那个往南、还有停滞不前,这个飞快,那个迟缓,就无从谈及团队合力;比如:有些团队刻意追求明星员工、追捧个人英雄主义,最后整个团队其他成员处观望消极状态;还有些团队,内部管理混乱不堪,管理者凡事拍脑袋随意恣为;也有些团队管理者,担当甩手掌柜,神龙见首不见尾,内部工作很少过问等等,这就没有团队执行力;因此,中高管理人员提升团队执行力,首先是重要工作制度化、复杂工作流程化、重复工作规范化,要建章立制;其次,选派合适的人并放在合适的位置,让其发挥其所长,要知人善任;最后就是事前计划、事中督导、事后考评,实行全过程管理;第三,组织执行力;这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力求达到的执行力最高层次,组织执行力的提升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强劲内动力;组织执行力,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讲,意味着升华到企业的高度,强调自身带领或管辖的团队与企业内部其他不同团队之间的互动、协作、配合;如果组织执行力做得不到位,直接展现出的就是部门本位主义、企业内耗、企业官僚作风、大企业病等,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甚至致命的打击;比如:一些企业财务部门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坚持己见,不顾客观特殊的条件和状况,对业务人员差旅费用过分克扣,造成业务人员纷纷离职;一些企业总部职能部门,对市场一线部门的紧急请求,漠然置之、敷衍搪塞、优柔寡断,结果造成贻误商机、信用危机等等,这些都不算是有组织执行力;因此,中高管理人员提升团队执行力,首先培养和强化团队成员的内部服务意识,要有大局观,致力于不断提高内部员工满意度;其次利用或构建跨部门沟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其他部门团队的需求,以便更好的配合和协作;最后对于重要的跨部门协调协作工作要建立联席会议制,由更高一层管理者甚至公司高层领导参与其中决断;综述执行力是永不能回避的企业发展课题,无论国外500强企业还是国内民营企业,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探讨并献计献策,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职业经理人、普通员工都纷纷加入学习和改善;通过执行力主题的学习和领悟,使我们明白要在“做正确的事情”基础上“把事情做正确”,并力求“把事情做圆满”;要在“个人执行力”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团队执行力”,并进一步升华为“组织执行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且才能称为一个有价值的员工;。

小言 执行力由外而内的三个层次

小言 执行力由外而内的三个层次

执行力是个西洋泊来的成功概念,自始至今依然备受推崇、热闹非凡,道不清理还乱。

本土文化和传统从来不习惯将东西分得如此巨细,处事为人还得分门别类的领导力、推行力和执行力的研究,到有点西医的感觉。

所以圣贤们求法传道皆曰“合乎道、合乎礼、合乎时、在乎位”,按照最质朴的规则来安身立命,造化万物,凡事越简越合乎道和本质。

毋庸置疑,科学的系统研究方法也是功用无穷的,但从文化习惯和自身浅薄见识出发,也只能管中窥测,隔雾看花。

力本是个抽象的概念,勉强解释为对物的作用;执行,其实也是个抽象的动作,简言为做吧。

按照如此的逻辑解释执行力,做的作用和动能,依然不懂。

那么我们也冒个天下大不韪,定义下“把目标和结果做成直线的意识态度、流程制度的内在品质”,这个定义也透露出了执行力的三个层次。

1.表层——意识态度的执行力意识态度层面的执行力也是中国特色的东西,是典型的文化绞揉的结果。

执行是飘洋过海来的,它是有文化基础的,个人菲薄见闻只能追溯到英法的契约精神,讲究按“文”办事,按照规定的制度来办事,必须遵守契约。

所以西方的执行比东方推起来简单,大家有传统,尊重制度规则,按流程制度来就是执行。

当然他们也很难上升到把执行内化为一种品质,如果没有足够的修为,这样是压迫人的自由和个性的,看日本人就知道。

中国是大陆地缘政治,传统是中央集权,所以重人治。

一用到人,后人便擅长《易经》、《三国演义》了,然而根本的道没有悟到,权术却深谙不少,就有了圆滑四通、玩世不恭、明奉阴违的做事风格,还自以为是小聪明。

所以中国人做任何事,第一步必须是统一思想,毛主席领悟最深刻,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党的特色。

有书《向解放军学管理》,远不及向党学思想政治工作。

所以中国特色的执行力,第一步就是统一思想意识,调整人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就接触到如何做执行,大部分是意识态度层面上的。

无论是领导还是一些培训,都在宣导:要提倡商业人格,结果交换,要为企业创造结果(绩效);要做计划,先要统筹安排,其实都没有讲怎么做计划,实际还是概念意识;要有责任意识,避免模糊文化、熟人文化,责任一对一……即使这些教条被员工接受了,其实员工还是不会做,因为你把员工培养成了“思想上的圣人、行动上的矮子”。

执行的名词解释

执行的名词解释

执行的名词解释执行是一个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名词,它涉及到法律、管理、组织等方面。

执行作为一个概念,它代表着实施、完成或者落实某种决策、计划或法律程序的过程。

在不同的背景和语境下,执行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法律执行、管理执行以及组织执行三个角度来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法律执行在法律领域中,执行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强制执行或实施法律决定或判决。

它是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正正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法律执行的目的是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执行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刑事案件的执行、民事案件的执行、行政案件的执行等。

在法律执行的过程中,法院、法官、执行员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根据法律的规定,通过权威或强制手段,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法律执行的结果应该是公正、合理、有力的,以保护公民和社会的利益。

二、管理执行管理执行是指在组织或机构的管理过程中,将决策、计划或策略付诸实施的过程。

无论是公司、政府机构还是非营利组织,管理执行都是确保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稳定运营的关键环节。

管理执行包括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监督和控制等环节。

管理者需要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合理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并确保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和充分理解,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运营。

管理执行的过程中,沟通、领导和协调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管理执行需要不断的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不断变化。

三、组织执行组织执行是指在组织内部,根据内部规则和程序,将计划和决策付诸实施的过程。

它是组织内部运转和实现目标的核心环节。

组织执行涉及到各个层级的员工和管理者,他们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目标,协作配合,分工合作,确保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组织执行与管理执行紧密相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组织执行包括目标设定、资源分配、任务分解、团队协作、进度追踪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在组织执行的过程中,领导力、沟通、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等都是关键因素。

同时,组织执行也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改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环境。

管理:执行的三个方面与三个层次

管理:执行的三个方面与三个层次

管理:执行的三个方面与三个层次最近几年,关于企业管理的“执行力”的问题比较热,甚至演化称为世界性的话题。

过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个PDCA循环的工作模式,其实这就是一个“执行保证”的工作模式。

现在的一切有关执行力的新观点,都可以在这个老办法的框架下得到实行,只不过这个老办法不足以显示管理专家们的学术新水平了,所以管理学家们更乐意用新的术语加以阐述,其实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

本帖就从传统的行为学思路和一般的逻辑推理来解释一下执行力的问题。

通常狭义地理解,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执行能力。

当把执行力一词用在个人身上的时候往往就是这种解释。

但是如果用在广义的、团队身上,如企业或组织的执行力,则执行力可以看作是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执行动力、执行权力与执行能力。

此时,往往是默认最基础的“动作面”方面的执行能力是不存在问题的,问题的侧重点在于上层,即执行的动力和权力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三个方面的划分的道理很简单,即一个团队要做成一个事情,首先要有做事的动力和欲望,次者要有做事的权力,再加上有做事的能力,则此事必成。

执行动力属于“必要性”,执行权力和能力属于“可行性”,必要性+可行性=必然性。

通俗一点说就是,愿做+有权做+会做=事成。

我们谈论“执行”,不会去考虑一部机器(或者复杂到一条流水线)的执行力问题,而是指人的一种行为。

任何人的行为的达成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动机形成,行为不是没有目的的行为。

故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执行力的第一方面:执行动力。

动力来自两个方向——推动力和拉动力。

人的行为的原则就是趋利避害,这个模式是统一的,没有例外,有了例外就不是我们要面对的正常人了,就不会被考虑在执行团队当中了。

所谓趋利避害,趋利即是要形成一种利益引导,用利益形成一种拉动力,变成行为人“我要做”。

当然,不言自喻,推动型的执行力就是形成一种危害威胁,用危害来构筑一种“推动力”,行为人为了避害,就形成被迫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动力。

什么是执行

什么是执行

什么是执行什么是执行一般的含义:1、执行力度,执行速度,执行方法与方向。

所谓执行力度,通俗地说就是做事所投入的精力多少,上级一个指示,下面的员工去做了,但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是不可能做好每一件事的,员工应本着要全力以赴做得“更好”,而不能退而求其次,做个“可以了,过得去了”就算了,这种混日子的心态其实也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说这样的员工也是没有多大归属感的,不但实现不了自我价值,更不能给企业创造财富。

在执行速度方面来说,工作做得好坏与否,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在组织里,工作完成都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超过了时间,工作完成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不但损了公司的利益,也破坏了自身形象,一位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多少会遇到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我们不能以点概面地评论谁是谁非,但一个工作量要完成,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有了一定的压力,人才会有弹性,才有超越自己的勇气,才会越战越勇。

执行方法与执行方向的问题,一个系统的方法能节约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能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在工作中,全体员工不但要严格按照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好,落实好,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有主动的创新意识,要能运用最切实际的方法来达到工作目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最好的方法完成工作,而在执行方向的问题上,决策层交代的任务,也应尽量在员工付出一定努力能达到的范围内,勿以强制性的命令来下达员工达不到的工作。

还有,决策者也应避免以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话来传达指示,以免让员工的工作定位模糊。

所以,真正有效的管理者,是用组织、制度或文化来实现执行,通过一套组织、程序来约束越轨行为,或者用文化(比如客户第一)内在地改变行动观念。

这样一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执行就是一种紧盯目标下的简单重复过程。

然而,拥有“强烈自我”的个人在大多情况下是“聪明第一,认真第二”,特别是企业的领导人“极度聪明”的时候。

这种时候企业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业绩的问题,而是企业制度性能力的缺乏。

什么是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是个老话题,但究竟什么是执行力,如何理解执行力?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往往把“执行”当成了“执行力”,两者混为一谈,有失偏颇。

从接受任务、执行任务、执行结果三个阶段来解读“执行”和“执行力”,两者决不能等同。

一、执行“执行”从字面上看仅仅是个动词,但在工作实践中,“执行”往往指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接受任务——搞明白,弄清楚要执行一项工作任务,第一步就是接受任务。

接受任务就是对任务的知晓、了解、领会和把握,明白要做什么。

接受任务的方式和途径通常有会议、文件、电子邮件、面对面逐级交代等几种形式。

接受任务是完成任务的前提,如果不能准确领会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后面的任务执行就会产生偏差,直接影响工作效果。

经常有人说“执行力层层衰减”,这首先和层层领会把握任务不准有着直接的关系。

接受任务主要靠“听”和“看”,无论听从指示,还是阅读文件,都需要集中思想,认真领会,不能一知半解,盲目执行。

上级开过会后,往往要求下级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吃透精神”;上级下达工作文件,也要求下级要认真学习,组织“解码”,都是同样道理。

那么,如何“贯彻”、“解码”和“吃透精神”呢?这一方面与个人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主观态度有关。

就能力而言,会学习、领悟能力强、思路敏捷,就能准确把握,顺利地接受任务;在态度方面,如果对某项工作本身就有看法,思想比较抵触,或者情绪较为低落,此时接受任务,就不可能静下心来认真领会任务要求,自然就会影响接受任务的准确度,进而影响后面的任务执行。

2、执行过程——按要求,有步骤一般来说,执行过程主要体现方法和手段、程序和流程。

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时都是按照统一要求、步骤和方法实施,表现得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这只是执行,谈不上什么执行力。

也有的人自我要求较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肯动脑筋,方法灵活,措施得力,追求质量,讲求效率,往往体现出较强的工作执行力。

解读执行力

解读执行力

组织沟通的对象 选择可以概括为两个要 点:
第一条是按照指挥链沟通。在组织当中 的沟通,只能是按指挥链条,有什么问 题和上下级沟通,可以越级申诉,但不 能越级汇报。
第二条就是和当事人沟通。简单说 就是一句话,谁的问题找谁,我和你之 间有了矛盾,有了冲突,我和你之间沟 通。这两条,就是组织沟通的原则,也 是它不同于人际沟通的特点。

5.对具有相同追求和价值观的优秀人群产生强烈的吸引 力 6.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形象和业绩
优秀企业的三赢关系论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
创造价值;
以人为本,尊重员工,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
创新,促使员工个人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同 步
在寻求与顾客、员工共同价值取向时求得企
业利益的最大化
五。总结----影响执行力的六项 个人能力
计划能力---高效执行力之前提 指挥能力---高效执行力之实施 判断能力---正确执行的保证 协调能力---执行力机制的润滑剂 创新能力---执行力的持久保证 学习能力---执行力提高的保证
Thanks !
对人不知感恩,对己不知克制
1).心态上,要有主人翁的心态 对事不知尽力,对物不知珍惜 2)对事业的热忱 --成功者最重要的品质 3)企业员工要具备的心态—四毒的排除

4)对结果负责,对人生责任---合理的心锚与框视重组 我们把一个事物或现象与某种情绪或状态之间的链接称 为“心锚” 5)永不满足的心态---黑带高手的寓言
6》习惯管理 习惯是一种恒常而无意识的行为倾 向,反复地在某种行为上产生,是心理 或个性中的一种固定的倾向。成功与失 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
将好习惯描述出来并加以管理: 1工作有计划性,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 2以工作和生活为乐 3面对自己的缺憾,利用它来激励自己 和困难作斗争 4做事追求高效 5强调时间管理,决不拖延

执行

执行

1.坚守节操。
汉刘向《列女传·黎庄夫人》:“黎庄夫人,执行不衰,庄公不遇,行节反乖。”宋范仲淹《王公墓志铭》: “尝有交游,以言事被谪。朝之贵人皆切齿,公特率昆弟,祖宴都门,谪者拒之曰:‘无为子之累乎!’公曰: ‘吾愿为党人,从而贬之,光矣!’此公之执行,不亦方乎!”
2.承办;经办。
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追得所没庄宅、奴婢文案,及执行案
根源解析 如果员工没有未来,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解决办法 1.规划好团队完成目标的行动方案
2.规划好自己的管控步骤和方法 3.规划好员工的现在和未来 4.规划好团队的未来和现在
感谢观看
引证解释
(1) [execute;carry out]∶贯彻施行;实际履行 执行命令 (2) [undertake;agree to do sth.]∶承办;经办 执行案典 (3) [stick to moral integrity]∶坚守节操 黎 庄 夫 人 , 执 行 不 衰 。 — — 汉 ·刘 向 《 列 女 传 》
典耿琚、马元亮等检勘得实。”唐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右,臣准前月日追得文案,及执行案 典赵明之检勘得实。”
3.实施;实行。
李准《耕云记》四:“我反正不理他,我想你总得执行决定。”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郭祥知道, 团长是再一次提醒自己,按照原定计划严格执行。”
图书
执行力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永远都是个变量,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时而变。不同的管理者在执行同一件事 情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如果要想解决执行力的若干问题,就必须先剖析影响执行的根源,然后再找其方法,这 样解决问题就自然变得清楚些,容易些。本书专注于深度剖析影响执行力的八个根源,从文化、定位、规划、心 态、流程、沟通、考核、协作进行了分析解读,让读者真正理解是什么影响了执行力的发展,让读者正确理解为什 么“宁愿要三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也不要三流的执行、一流的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行的三个层面含义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执行包括了三个层面的意思:
首先要按照指令做事,西方管理思想中的流程管理法等就需要的是这种“执行”,它把每一个员工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操作要求,定位于工作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不需要创新,不需要过多地发挥自我。

在企业管理中,服从指令做事是虽简单却是最容易缺失的一环,因为现在很多人固有的惰性、取巧心理,以及个人素质、专业水准和技能素质的差异,导致理解目标和上级的意图总要打些折扣,以至于简单的事情就很难做好,连最基本的听话照做都很难达到。

一位德国大众的技术师来上海大众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察,发现原以为一些简单
的工序,如拧紧螺丝、烤漆、固定、平衡检测等这些在大众本部根本不可能成为问题
的却成为影响整车质量的大问题。

最后的结论是,除了技术工人的职业素养外,中国
工人最缺乏的就是“听话照做”,试想,本来需要拧10圈的螺丝,你只拧到8圈就不
管了;本来需要3次烤漆的,你只做了2次……汽车的质量怎么可能有保障?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听话照做也需要进行量化、标准化,要求管理者的目标计划与监控过程尽可能地具备可操作性、可度量性,对于衡量结果尽可能地进行量化。

执行的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指按照目标计划来做事。

对企业管理来说,听话照做只是基础,是最基本的员工职业素质,而按照计划来做事情则是战略目标落地的最大保障。

看起来第二个层面和第一个层面好像是一回事,其实不然。

对第一个层面来说,要做的事情是随机的、片段的、被动的、非连贯的,而第二个层面来说是连续的、整体的,因为一个计划并不是一两个步骤做好就行,而要将整体的顺序都做好才能达成效果。

相对于听话照做来说,执行计划更适合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目标计划的实施。

最后一点,也是执行的最高境界:创新执行,即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在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违反企业和客户的根本利益、不损害目标计划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要有想法,有实现想法的能力,更要优化或者提高做事流程,将目标计划更好地落到实处。

执行的三个层面是逐步支撑的,对于执行人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保障,第二个层次是第三个层次的保障,只有到了第三个层次的执行,管理的效率才能够真正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