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距离

合集下载

住宅安全疏散规定有哪些(3篇)

住宅安全疏散规定有哪些(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严格的住宅安全疏散规定。

以下是对住宅安全疏散规定的详细阐述:一、安全出口设置规定1.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²,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 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²,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二、疏散楼梯设置规定1.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2.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当住宅仅有1个单元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

三、疏散楼梯间设置规定1. 建筑高度21m的住宅建筑:当分散设置疏散楼梯困难时,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5.29的规定。

2. 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当分散设置疏散楼梯困难时,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5.29的规定。

四、疏散距离规定1.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5.5.29的规定。

2. 疏散楼梯间、走道和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3. 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得小于1.4m,超过1万平方米的通道不得小于2.4m。

五、消防车道规定1.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0米。

2. 消防车道至高层建筑外墙的距离应大于5.00米。

3. 消防车道上方4.00米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六、安全疏散通道规定1.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

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1.3一般设置要求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

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2.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2.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3.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3.1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1.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1.4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的300m2地下室。

3.1.5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3.2设置要求:3.2.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灯,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勒克斯。

住宅安全疏散距离规定(3篇)

住宅安全疏散距离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住宅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住宅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对于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住宅安全疏散距离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住宅安全疏散距离的定义住宅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住宅建筑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这一距离的设定,旨在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居民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至室外,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二、住宅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1. 户内最远点至户门的距离(1)平层式住宅:户内最远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最大距离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表5.5.29的规定。

(2)跃层式住宅:户内最远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最大距离,可按其梯段水平投影长度的150倍计算。

2. 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1)住宅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表5.5.29的规定增加25%。

(2)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3)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表5.5.29的规定增加5m。

(4)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户门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表5.5.29的规定减少5m;当户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表5.5.29的规定减少2m。

3. 首层楼梯直通室外的要求(1)应在首层直通室外。

(2)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

三、住宅安全疏散距离的设计要点1. 疏散通道的设置(1)住宅建筑应设置至少两个直通室外的疏散通道。

(2)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障碍物。

2. 疏散楼梯的设置(1)住宅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安全疏散距离最新规定(3篇)

安全疏散距离最新规定(3篇)

第1篇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增多,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最新的安全疏散距离规定,以期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安全疏散距离的定义安全疏散距离是指在建筑火灾发生时,人员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以及从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是衡量建筑防火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最新安全疏散距离规定1. 公共建筑安全疏散距离(1)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老幼娱乐场所为25m,医疗、教育、多功能厅为35m,高层病房为24m,其他建筑为40m。

-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老幼娱乐场所为209m,医疗、教育、多功能厅为2022m,高层建筑为减半,其他建筑为22m。

- 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表增加5m。

(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的楼梯间的距离:- 当房间位于两楼梯间之间减少5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减少2m。

- 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

(3)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应不大于30m;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2. 厂房安全疏散距离(1)甲类厂房:30-25m。

(2)乙类厂房:75-50-30m。

(3)丙类厂房:80-60-40-30m,60-40m。

3. 其他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及钢筋加工棚施工防护棚,一般规定为30m。

- 对于大型商业建筑,若使首层以上各层人员疏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则楼梯间在首层不能直通室外时,可设置安全通道。

三、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原则1. 保证疏散宽度: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

疏散门安全距离规定(3篇)

疏散门安全距离规定(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疏散门作为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其安全距离的规定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疏散门安全距离的定义、分类、设计要求、计算方法以及相关法规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疏散门安全距离的定义疏散门安全距离是指在建筑物内,从房间内最远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以及从疏散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直线距离。

它直接关系到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否迅速、安全地疏散。

二、疏散门安全距离的分类1. 房间内疏散门安全距离:指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疏散门的直线距离。

2. 疏散门至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安全距离:指从疏散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直线距离。

三、疏散门安全距离的设计要求1. 房间内疏散门安全距离:- 一般情况下,房间内疏散门安全距离不应超过15米。

- 对于商场、影剧院、多功能厅、大型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疏散门的距离应控制在25米以内。

- 当房间面积较大,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增设疏散门。

2. 疏散门至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安全距离:- 一般情况下,疏散门至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米。

- 对于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疏散门至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适当增加。

四、疏散门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1. 房间内疏散门安全距离:-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房间内最远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

- 对于不规则房间,可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矩形,分别计算各矩形最远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然后取最大值。

2. 疏散门至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安全距离:-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疏散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直线距离。

- 对于复杂建筑,可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分别计算各部分疏散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直线距离,然后取最大值。

五、疏散门安全距离的相关法规标准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疏散门的安全距离要求,明确了各类建筑物的疏散门安全距离标准。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

安全疏散距离设计安全疏散距离设计是指建筑物内最远处到外部出口或楼梯最大允许距离的设计,这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用途,安全疏散距离的设计标准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疏散距离设计标准: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自室内最远点至门洞的距离的1.2倍。

楼梯间门至楼梯间内最远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医院病房部分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对于高层和地下建筑,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学校、其他22m;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对于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m~22m。

对于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注:1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其安全性能有所提高,所以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表的规定增加25%。

2 敞开式外廊通风、采光、降温等方面情况较好,对安全疏散有利,所以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上表的规定增加5m。

即,对于一座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且符合设置敞开式外廊或敞开楼梯间的要求时,其疏散距离是先增加25%后,再进行增减。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2篇)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2篇)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

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1.3一般设置要求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

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2.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2.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3.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3.1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1.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1.4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的300m2地下室。

3.1.5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3.2设置要求:3.2.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灯,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勒克斯。

消防疏散距离记忆口诀

消防疏散距离记忆口诀

消防疏散距离记忆口诀消防疏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它能够在火灾等突发情况下,保障人员的安全,并有效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而正确记忆和应用消防疏散距离是确保疏散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个便于记忆的消防疏散距离记忆口诀,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知识。

口诀:一米、三米、五米、十米一米,代表的是室内消防疏散最基本的安全距离。

在发生火灾时,我们要尽量保持离火源一米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因火势蔓延而导致的火灾扩大和人员伤亡。

三米,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应尽量远离火源,保持与火源的安全距离。

这样做有助于避免火势蔓延到人身上,减少烟雾对人体的危害,并增加人员自救、互救的机会。

五米,代表着在消防疏散过程中人员需要保持与紧急出口的安全距离。

紧急出口是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保持距离能够避免因人员拥堵而导致的疏散困难,确保人身安全。

十米,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人员需要迅速跑离火灾现场,保持与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

火势蔓延迅速,迅速逃离现场是确保人身安全的关键。

同时,火势蔓延的热辐射区也是一个重要的注意点,要远离热辐射区,避免被高温烧伤。

以上口诀是一个简单却实用的消防疏散距离记忆口诀。

通过灵活运用这一口诀,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疏散的安全距离,还能在紧急情况中提供指导和参考,增加自救和互救的机会。

除了上述口诀,我们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保持冷静。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十分重要的。

冷静的头脑能更好地判断情况,执行疏散计划,并帮助他人安全脱离。

2.避免乘坐电梯。

在火灾发生时,电梯很可能失去运行功能,还可能成为烟雾和火势蔓延的通道。

因此,选择使用楼梯进行疏散是更明智的选择。

3.跪地低姿态逃生。

火灾时,烟雾会导致能见度下降,呼吸困难等问题。

在疏散途中,如果有烟雾,我们应该跪地低姿态前进,尽量避免吸入过多的烟雾。

总结:消防疏散距离记忆口诀“一米、三米、五米、十米”是一种便于记忆和应用的方式,通过记忆这一简单的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消防疏散的安全距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什么

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什么

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什么安全疏散距离是指建筑物内部或周围,在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所需的最短距离。

它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指标,也是建筑设计和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

安全疏散距离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提高人员疏散效率,减少事故伤亡,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物内部的安全疏散距离应该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初期阶段,就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布局、通道设置等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安全疏散距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另外,安全疏散距离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

比如,建筑物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是否有道路交通阻塞等情况都会影响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确保安全疏散距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建筑物的使用和管理中,安全疏散距离也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定。

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安全疏散通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以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同时,也需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总之,安全疏散距离作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指标,在建筑设计和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距离,能够有效提高人员疏散效率,减少事故伤亡,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筑设计者、业主和管理者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疏散距离的设置和管理,确保建筑物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疏散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工业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标准

工业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标准

工业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标准工业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标准是指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工业厂房内的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到安全区域的距离要求。

1.安全疏散距离概述: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从工业厂房内最远的任何一个点到达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

它是根据厂房内的建筑结构、人员密度、紧急疏散时间和消防设施等因素来确定的。

2.人员密度要求:工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标准通常会考虑人员密度,即单位面积内的人数。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员密度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为了保证人员能够顺利撤离,每个人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移动,并避免拥挤。

3.紧急疏散时间:紧急疏散时间是指从发生紧急情况到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所需的时间。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业厂房,有不同的紧急疏散时间要求。

通常,较大规模、复杂结构或危险性较高的工业厂房可能需要更短的紧急疏散时间。

4.安全出口要求:工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标准还会涉及到安全出口的数量、位置和尺寸等要求。

一般来说,工业厂房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最近的出口并顺利撤离。

此外,安全出口的位置应合理分布,尽量避免出现死角或阻塞的情况。

出口的尺寸也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以便人员顺利通过。

5.消防设施要求:工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标准还会考虑消防设施的设置。

例如,厂房内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栓、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布置应符合相关的消防安全标准,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控制火灾并提供逃生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标准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工业厂房时,应遵守当地的是标准和建筑规范,并咨询专业相关部门意见,以确保工业厂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新安全疏散规定(3篇)

最新安全疏散规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物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日益增加,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不断完善安全疏散规定,以下是对最新安全疏散规定的详细解读。

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这是确定安全疏散距离、安全通道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1.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可按5-7分钟考虑。

2. 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3.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分钟。

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疏散距离1.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2. 厂房: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是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进行安全疏散,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1. 高层民用建筑: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的疏散宽度应符合规定。

2.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走道的最小净宽应符合规定。

四、安全出口设置1. 每个楼层或基于占用率计算出的任何部分的紧急出口数量应符合最低要求。

2. 面积低于750平方英尺(70平方米)且人数低于10人的设施,可拥有一个紧急出口。

3. 500人以下至少2个出口,500至1000人至少3个出口,1000人以上至少4个出口。

五、消防设施及标识1. 消防设施所在所有楼层和建筑区域(包括楼梯间)必须有通往紧急出口的发光疏散指示标识。

2. 推荐设置外部消防逃生路线。

3. 如果需要一个以上紧急出口,则所有紧急出口必须设有使用当地语言的出口发光标志。

公共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记忆口诀

公共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记忆口诀

公共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记忆口诀1. 引言:安全疏散的重要性说到安全疏散,咱们得重视啊!想想,如果有一天你在商场逛街,突然来了个地震或者火灾,大家可都得急忙往外跑。

没准你心里会想:“啊,这些疏散路线我咋一点都记不住呢?”这时候,如果有个小口诀,嘿嘿,那可就太方便了!安全不是小事,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得把这些知识烂熟于心,平时多留心,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1.1 口诀的意义这口诀就像那句“有备无患”,平时不多留意,关键时刻就会手忙脚乱。

其实,记住这些疏散距离,就像知道自己家在哪儿一样重要。

比如说,超市里有个紧急出口,离你现在的位置有多远?如果你能心中有数,才能在危急时刻快速找到逃生之路。

哎,别小看这距离,往往就能决定生死啊。

1.2 常见疏散距离说到疏散距离,这里有一些常见的,大家可以先记住,心里有数。

比如说,剧院的安全疏散距离通常是30米,商场里是50米,这都属于安全范围。

可是如果你在高层建筑,那可得小心了,最多可达70米。

这些数字其实不难记,大家可以把它们和自己身边的东西联系起来,想想从这头走到那头的距离,就能更好理解。

2. 记忆小妙招既然疏散距离这么重要,咱们得想点办法来记住它们。

别担心,今天就给大家传授几招!2.1 形象联想法第一个小妙招就是形象联想法。

比如说,你在剧院,30米的距离就可以想象成你跟朋友从座位走到前面的洗手间。

好像还没怎么走呢,就到了。

这样一来,疏散距离就不再是个冷冰冰的数字了,变得生动有趣,轻松记住。

2.2 口诀记忆法第二个小妙招就是创造个小口诀。

比如说,商场的50米可以记成:“五十步笑百步”,这样一来,两个数字结合成了一句有趣的俏皮话。

你就能很自然地把这个距离记住,关键时刻还能顺口说出来,真是一举两得。

3. 关键时刻的反应好,咱们现在知道了这些距离,关键时刻怎么反应呢?3.1 心态要稳第一点,心态得稳!如果真的遇上紧急情况,别慌,心中要有数。

记住口诀,冷静下来,顺着指示标志,绝对比急急忙忙乱窜要好得多。

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1、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

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m~22m。

2、高层和地下建筑:双向疏散时: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医院病房部分12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15m,其他20m。

地上人员集中的大厅(观众厅、展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阅览室等)内任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不宜超过15m。

地下车库疏散距离不大干45m,自动喷淋时不大于60m;底层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60m。

疏散宽度:1、除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

2、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每100人所需的各自总宽度,平坡地面的门和走道0.65m,阶梯地面的门、走道以及楼梯0.75m;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0.32m~0.50m 计算确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非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地上一、二层0.65m;地上三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0.75m;地上四层、四层以上各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1m;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0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0.5人/m2计算确定;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酒店消防疏散距离要求

酒店消防疏散距离要求

1、安全疏散出口均分散布置出入口间距离均大于5米
2、高层旅馆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位于两个安全口之间的房间------------30米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15米
3、大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支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4、停车库室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直线距离不超过60米
5、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2个安全疏散楼梯。

6、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小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一部安全疏散楼梯直通室外。

酒店消防疏散距离要求
酒店消防疏散距离分两段,一段从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一段是从房门到安全出口或者楼梯间的距离,单多层酒店一二级22米加40米,三级20米加25米,四级15米加25米高层一二级30米加15米。

疏散距离指标_安全疏散

疏散距离指标_安全疏散

疏散距离指标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部分: 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 二是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 外部出口的距离;(一)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数值;火灾危险性越 大,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格;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格;对于丁、 戊类生产厂房,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记忆口诀:(1)甲类3025 ;(2)乙类结合甲类记忆, 755030 (75正好是甲类3x25,50正 好是甲类2x25,30正好是甲类的 30),( 3)丙类864,64 ;( 4)丁、戊类记不记都可以,最好记住,丁、戊类基本不考; (5)只有一、二级耐火等级才可以设在地下半地下,在防火分区中已经说明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可以设在地下半地下, 火很难扑救,现在就只剩下丙丁戊类的一、二级,只要记搞定了!初学者还需要做题目巩固记忆,刚开始看到这张表记不住没有关系, 多看几遍和做因为火灾危险性比较大,一旦着3456就好可以了,一张表就这样的题目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千万不要被这张表吓到,都是纸老虎!增加25% ;记忆口诀:(1)医疗建筑高层病房24 (医高病饿死),(2)托幼老歌25,(3)高层旅馆、展览建筑、教学建筑高层、医疗建筑高层其他部分30 (医教旅展咼30),(4)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单、多层35 (医教单多层35 ); (5)最小的9m必须要记住;(6)高层是高层的半,表中加粗的数字;(7)记住一、二级其他的就好记了!(1 )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表的规定值增加5m ;I <■ T J - -厂花----(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的 之间时,应按表规定减少 5m ;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规定减少 2m ;(3)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 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 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 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 15m 处;(4 )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袋型 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5)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 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30m ;当疏 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时,应采用长度不超过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 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 25% ; (三)住宅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等同于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中的“其他建筑”(1 )设置敞开式外廊的建筑,开向该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可按表的规定增加5m ;(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5m ;当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2m;(3)住宅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表的规定增加25%;(4)跃廊式住宅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可按其水平投影长度的1.5倍计算;(四)木结构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的疏散距离是公共建筑单、多层的数值减去10;^2-0-13木结构宵同直通蹄斂走道的疏徽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5)(1)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2 )木结构工业建筑中的丁、戊类厂房内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 和60m ;。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一、公共建筑的安全晞散距离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老年人照料设施:一二级不超过25米、三级20米、四级15米;b、单多层医疗建筑、单多层教学建筑:一二级不超过35米、三级30米、四级25米;U高层医疗建筑病房部分:一二级不超过24米;d、高层医疗建筑其它部分、高层教学建筑、高层旅馆、展览建筑:一二级不超过30米;e、其它单多层建筑:一二级不超过40米、三级35米、四级30米;f、其它高层建筑:一二级不超过40米;2、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不超过9米;b、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老年人照料设施、单多层医疗建筑:一二级不超过20米、三级15米、四级10米;c、高层医疗建筑的病房部分不超过12米、其它部分不超过15米;d、高层医疗建筑其它部分、高层教学建筑、高层旅馆、展览建筑不超过15米;e、单多层教学建筑及其他建筑一二级不超过22米、三级20米、四级教学不超10米其它不超15米;f、其它高层建筑不超过20米;3.放宽和收紧的规定:a、通过敞开外廊疏散的可以增加5米;b、当疏散楼梯是敞开楼梯间时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距离减少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减少2米;J设有自喷时可增加25%;d、疏散距离应该是直线距离不是步行距离;A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场所的疏散距离应分两部分进行计算,一部分是厅室内不超过30米、另一部分是疏散走道不超过10米,设有自喷时应分别增加25%o二、公共建筑晞散门、晞散走道即楼梯的宽度1、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0∙9米,楼梯间和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得小于LI米(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医疗建筑的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不得小于1.3米;疏散走道的宽度为单面布房不小于1・4米、双面布房不小于L5米;疏散楼梯不需要1.3米;高层其它公共建筑的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不得小于1・2米;疏散走道的宽度为单面布房不小于1.3米、双面布房不小于1.4米;疏散楼梯不需要1.2米;3、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应小于L40m且不应设置门槛,门内外各l∙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疏散距离总结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疏散距离总结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疏散距离总结安全疏散基本参数是对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等参数。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L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

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办法来保证疏散行动时间。

(一)厂房、仓库的安全疏散距离确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需要考虑楼层的实际情况(如单层、多层、高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等。

火灾危险性越大,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而对于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厂房内的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总结记忆:一二不分离,甲乙无三四,丙类无四级(定顺序);山林二胡呜呜,起雾武林山林啊,白领六龄四邻山林,六龄失灵(了)哈哈,步步武林失误,六龄(闯)武林哈哈,武林哈哈哈,步步欺侮六龄,白欺侮哈哈,六龄哈哈哈(二)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单位:m)——表格里教学和医疗还有其他实在记不住可以不记忆。

但头两个必须记忆总结记忆:先记忆一二级:之间:老幼娱乐25;医教单多35,高层病房24,剩余高层都30,其他建筑都40;袋形:老幼娱乐209;医教单多2022,高层都减半,其他单多22.再记三四级:高层娱乐无三四,三级减5,四级减10例外:袋教单多2010,袋他单多2015注:当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增加25%o例题某建筑高度为98.9m的大楼,使用功能为办公、宾馆、商业和娱乐。

一至四层的裙房设有营业厅和办公室,地下一层夜总会疏散走道两侧和尽端设有5个卡拉OK小包间,营业厅的2个疏散门需要通过疏散走道至疏散楼梯间。

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

下列建筑内疏散走道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A、办公区域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耐火极限为1.50h(一级二级只要≥lh)B、宾馆区域疏散走道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耐火极限为0.30h(一级二级只要≥0.25)U夜总会疏散走道尽端房间房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 D、裙房内营业厅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其他20m)【答案】C(三)住宅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设置敞开式外廊的建筑,开向该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表的规定增加5m o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比规定值增加25%o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2m。

安全疏散距离名词解释

安全疏散距离名词解释

安全疏散距离名词解释
安全疏散距离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需要移动到安全地点所需的最短距离。

它是根据建筑物、设备或现场的特定情况而定的,旨在确保人们在火灾、化学泄漏、爆炸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

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减轻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确定安全疏散距离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物或设备的结构、容量、防火措施、紧急出口的位置和数量,以及人员密度等。

这些因素有助于确定人们从紧急情况发生地点到达安全地点所需的最短路径和时间。

安全疏散距离通常通过进行建筑物或设备的安全评估来确定。

这包括检查建筑物或设备的紧急出口是否符合规范,通道是否通畅,紧急出口标识是否清晰可见,以及是否有紧急疏散计划等。

根据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疏散计划,确保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切数值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和国家的法规要求。

它可能是建筑物内部的疏散距离,也可能是建筑物外部到达安全地点所需的距离。

无论如何,确保安全疏散距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保护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疏散距离
1、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
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

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m~22m。

2、高层和地下建筑:
双向疏散时: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医院病房部分12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15m,其他20m。

地上人员集中的大厅(观众厅、展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阅览室等)内任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不宜超过15m。

地下车库疏散距离不大干45m,自动喷淋时不大于60m;底层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60m。

疏散宽度:
1、除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

2、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
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每100人所需的各自总宽度,平坡地面的门和走道,阶梯地面的门、走道以及楼梯;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计算确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非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
地上一、二层;
地上三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地上四层、四层以上各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1m;
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计算确定;
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计算确定;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地下二层;地上第三层;地上第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

高层建筑的疏散宽度,每100人不小于1m,底层外门按人数最多一层计。

人防工程及地下街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设计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地下室埋深小于10m时,每100人不小于;埋深大于10m时,每100人不小于1m。

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和地下人防的特殊疏散要求:
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

避难层的设置,自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高层公共建筑宜设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

当人防工程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受条件限制时,可设置避难走道。

避难走道是设有防烟设施,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出口的疏散走道,通向避难走道的疏散出口可视为安全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