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0浅地层剖面仪在第33次南极科考中的应用
SES-2000浅地层剖面仪在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SES-2000浅地层剖面仪在管线探测中的应用作者:何庆来源:《居业》2019年第08期[摘要]海底管线探测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侧扫声呐,磁力仪,测深仪等。
本文所用的方法是经过工程实践之后认为比较实用、直观、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将会对探测的原理和一些发展过程,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
[关键词]浅地层剖面仪;管线探测;测量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8—0013—031前言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国对海岛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多,中间会用到很多的管线。
而由于管线在保护,埋设等各种原因所致下,会直接或间接污染海洋,而且还会带来经济损失。
这不是我们的初衷。
怎么检查管线在海底的埋设状况,掌握海底管线的状态,及时排除解决隐患,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2浅地层剖面仪的发展声波在水和底部物质中传播并通过不同的介质时,由于介质声阻抗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回波信号,从而在输出记录上形成不同级别的地层结构图。
浅地层剖面仪是利用声波原理设计的。
起初,使用连续波技术,但是如果你想获得高分辨率,你必须使用相对窄的发射脉冲,这减少了发射的能量和目标探测深度。
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检测深度,必须增加发射脉冲的宽度以增加发射能量,这反过来又会降低分辨率。
因此,连续波技术中穿透深度与高分辨率之间存在技术矛盾。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慢慢发现,线性调频技术可以解决利用连续波探测海底浅层结构的问题。
然而,由于现线性调频技术工作机理的限制,为了产生具有足够穿透功率的低频,其换能器必须做得又大又重,这不便于使用和安装。
此外,由于其发射的光束角很大,地层分辨率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非线性调频技术(即参量阵差频SES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换能器发射的主频附近的两组频率采用略有不同的高频声波。
由于声波在高声压下传播的非线性,两组声波相互作用,与甚低频(称为子频率)产生一种新的声波,高频的光束角保持不变。
因此,利用该技术的浅地层剖面仪具有穿透性强,分辨率高,光束角发射量小的特点,能够探测海底浅层的细节。
浅地层剖面仪介绍
浅地层剖面仪介绍朋友!今天咱聊聊浅地层剖面仪这玩意儿。
嘿,一提到浅地层剖面仪,我脑海里顿时就浮现出那深不可测的大地秘密,觉得特神秘、特酷。
我第一次遇见浅地层剖面仪是在一个野外地质勘探项目上。
那个项目组的老李头,他那套设备用得那叫一个娴熟。
我当时就纳闷,这机器咋就这么神奇呢?就像科幻电影里的那种探测仪器似的,小巧玲珑,却能“透视”大地,揭开地下的层层秘密。
你知道吗?浅地层剖面仪操作起来特带劲,就像是拿着一把钥匙,能打开大自然的宝藏箱。
你只需要拖着它在地面上走一圈,没多久,电脑屏幕上就会“噗”地一下显现出各种地层曲线、层与层之间的结构,还能识别各种地下宝藏,简直是探险家的福音。
我记得有一次,忍不住想试试老李头的设备,想探探自己家的底。
老李头却笑着说:“你这小崽子,不经过培训就想乱搞!”我当时那个无奈啊,只好乖乖在旁边看着。
不过,等真正上手操作那一刻,啧啧啧,那感觉,就像在和大地对话。
我觉得这设备是科技对我们最大的馈赠,让我们能窥见地下的奥秘,而不再只是凭空想象。
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有个传说。
有个著名的地质学家,就是靠着一台浅地层剖面仪,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我也想呢,可我这水平,啧…自己心里有数。
我总是好奇这好奇那,就像我对浅地层剖面仪的兴趣,一会儿琢磨技术细节,一会儿又想象地下宝藏。
我这又扯远了。
我刚上手这设备的时候,可纠结了。
就像面对一盘未曾谋面的美食,不知道从哪儿下口。
我总想着把所有功能全都试一遍,结果可把我折腾够呛。
后来才明白,有时候简单的探索就好,像欣赏一幅画,不必深究每一个笔触怎么来的。
现在市场上的浅地层剖面仪啊,款式越来越丰富。
一些先进型号的简直高科技得不可思议,我就琢磨,这不会是外星科技吧?不过也有经典款,像老李头用的,可靠性那叫一个高。
我还听说,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浅地层剖面仪可以用于预测地质灾害呢。
什么地下水探测啦,还有隧道建设前的地层分析啦。
这就让我好奇,这不就是地球的“CT机”嘛,特厉害。
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p r o f i l e r ) 是 利 用 声 波 探 测 浅 底 地 层 的 处 理 单 元 , 还 有 相 应 的 数 据 记 录 和 分 出 的 是 一 个 线 性 宽 带 脉 冲 信 号 , 因 此
剖面结 构 的仪 器。 声 波在 海底的传 播 析 等 工 具 , 如图1 。
1 引 言
V l 、 V 2 上下层介质传播速 度。
不同的声波信号, 利用声波的过滤和放
浅地层 剖面 仪主要是根 据声波在
然 后 地 表 的 反 射 强 度 与 相 应 的 反 射 大 装 置 对 声 波 进 行 处 理 和 记 录 ,
当R值 逐 渐 通 过 专业 的 声 波 分 析 仪 对 声 波 进 行 处 水下的传播 和对于沉 淀物的反射来探 系 数 R呈 现 正 相 关 关 系 , 相 应 的 反 射 强 度 也 在 不 断 理 , 并 分析 发 射 机 的 巡 航 作用 记 录下 来 测水 底情况 , 是从 通过 回声进行 水底 增 大 时 ,
. 浅地 层 剖面 仪 的发展 强 等 特 点 。目前 浅 地 层 剖 面 仪 是 海 底 海底 大量 的有用信息 , 通过 连续 的记 3
真 实 地 反 映 出海 底 的地 质 情况 。
管 线探 测 的主要 手段之一 , 通 过 多次 录和 分析 , 可 以得 出海 底 的地 质情况
在 海上收 到的反射 信号就 会更 海 底 不 同介 质 下 的声 波 变 化情 况 , 就 能 探测 的基础 上发展 起来 的。 浅 地 层 剖 增大 ,
面仪 具 有显著 的优 势, 它具 有操 作简 强 , 相 反收 到 的反射信号 就会 更弱 。 单、 效 率高、 费用低 、 精度 高 、 连 续 性 浅 地 层 剖面 仪 收 到 的 反射 信号 携 带 了
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道检测中的应用
图 1 浅 地 层 剖 面 仪 工 作 原 理
航式 地 层探 测 , 且 探 测 影像 直 观 、 易 于 判读 ; 在后
续 的管道 定期 检测 中 , 浅 地层 剖 面仪可 以准 确 、 高 效地 确定 管道位 置 及掩埋 状况 , 十 分便 利 。
声波反射强度和地层的反射系数 R有关 :
射信号 , 携 带 了水 下地 层 的 大 量 有 用 地 质信 息 。
通 过 观测 记 录 并 分 析 海底 沉 积 物 对 于声 波 的 反
种介 质 , 它 的密 度 为 P , 声 波 在 其 中 传 播 的速 度为 C , 海 底 下的沉 积 物存 在 多个 界面 , 它们 的密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3 1 .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7 9 5 3 ( 2 0 1 3 ) 0 3 - 0 1 6 1 03 -
海底 管 道 的铺 设需 要经 历铺 设前 对路 由区海
度 和 速度 分别 是 P , C , …, P , C 。当声 波 向下传
要用 到 包 括 单 波束 、 多波 束 、 侧 扫声 纳 、 浅 地 层 剖 面仪 等大 量 地 球 物 理探 测 设 备 。 J 。在 检 测 海 底
管道 赋存 状况 的过 程 中 , 裸 露 或者 悬 空 的管 道 可 以用 单 波 束 进 行 探 测 , 该 方法简单高效 、 成 本 低 廉 。对 于掩埋 的海 底 管 道 , 则须 使 用 浅 地 层 剖 面 仪才 能确 定其 埋藏 深度 及位 置 。浅地 层剖 面探 测
一
射, 可 以了解沉 积物 的地质 属 性 , 并 可 以直观地 识
别 地层 的地 质构 造 。 浅地层 剖 面仪 就 是 利 用 回声 测 深 原 理 设 计
P70浅地层剖面仪在第33次南极科考中的应用
P70浅地层剖面仪在第33次南极科考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2-09T10:00:15.683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9期作者:韦成府温明明牟泽霖[导读] 包括浅地层剖面仪ATLAS PARASOUND P70介绍、设备系统组成结构、参数性能指标;南极科考工区地理位置概况,作业参数选择,工区测线测量情况,以及通过现场浅剖测量数据对浅地层地质结构的具体分析,从而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地质特征。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航次情况。
其次主要介绍了浅地层剖面测量这一调查手段的在南极科考中的应用,包括浅地层剖面仪ATLAS PARASOUND P70介绍、设备系统组成结构、参数性能指标;南极科考工区地理位置概况,作业参数选择,工区测线测量情况,以及通过现场浅剖测量数据对浅地层地质结构的具体分析,从而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地质特征。
关键词:P70浅地层剖面仪;南极科考;浅地层测量 1 引言2016年12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从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出发,正式开启南极首航,此考察航次纳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序列航次,与“雪龙”船一起,实现双船多站、海陆空一体,开辟了新时期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格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航次至2017年2月10日返回到瓦尔帕莱索结束,共历时45天。
本调查航次首次采用高分辨多道地震调查、地热探测,以及浅地层剖面测量、多波束测深、地质取样等高精度地球物理综[1 投稿日期:2017-09-06 2.第一作者简介韦成府(1985- )助理工程师学士电子信息工程,现主要从事海洋物探的生产和设备性能改进研究工作;参与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任务。
]合调查,获取了一大批关于南极半岛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数据;同时,组成陆地地质考察队登陆考察,全面了解南极南大洋地质情况,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浅地层剖面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调查手段,首次在南极中深海域使用了德国ATLAS公司PARASOUND P70浅地层剖面仪进行作业测量,它与其他调查手段结合,用于综合研究调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演化过程等。
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库及河道清淤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146︱华东科技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库及河道清淤测量中的运用分析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库及河道清淤测量中的运用分析俞永军(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02)【摘 要】水库及河道水下淤泥测量是工程测量领域的一项全新研究课题,水上工程项目的建设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流向发生改变,库底积累大量的泥沙,水库防洪蓄水能力下降。
本文将结合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库及河道清淤测量中的应用实际,重点研究运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和计算水下淤泥的方法,以及为河道、水库疏浚、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等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浅地层剖面仪;水库;河道;水下淤泥厚度测量技术随着水资源污染程度的加剧,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持续减低,迫使有关部门逐渐加大水域治理力度。
水域治理的内涵比较广泛,包括水质保护、水域保护、河底清淤、景观建设、景观绿化等。
在水环境治理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治理水域的测绘资料,重点是淤泥厚度图,而淤泥厚度图则需要借助水下淤泥厚度测量技术来绘制,在诸多测量技术中,浅地层剖面仪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仪器设备,可生成各种图件和表格,从而真实反映水下淤泥状况。
1 相关水下测量技术及水下淤泥厚度测量技术概述1.1 相关水下测量技术采用GPS-RTK 配合单频测深仪和RS-QP0116浅地层剖面仪即可完成水下淤泥测量,其操作方法为:首先用GPS RTK 定位,然后用单频测深仪测量浮泥至水面的距离(水深),最后用RS-QP0116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浮泥和淤泥的厚度。
在水下地形测量方面需配合使用RTK 测深仪进行测量,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水下1:500地形线间隔定为10米(局部地方还需加密)、点间隔为3~5米,线间隔一般要垂直于等深线,以确保水下地形变换处不会漏测[1]。
在深水处首先对测深仪性能进行比对,对比过程中需注意换能器至水面深度,此外还要确保换能器安装垂直,按照规定进行测深仪稳定性试验,进行测前、测中、测后比对,水下地形根据规范要施测检查线,检查线应垂直于主测深线,检查线与主测深线的比例不得少于5%。
中国南极科考五大成果
星云 的起 源 与 凝 聚  ̄ f J J J , 行星、 行 星 的形 成与 演 化 的整 个 历 史 , 是 一种 极 其 稀 有
深冰芯钻探突破8 0 0 米
在有着 “ 白色 沙 漠 ” 之 称 的南 极 内 陆, 降水量低 , 冰 雪累 积 速 度 非 常 慢 , 数 千 米 厚 的 冰 盖 可 能 记 录 了几 十万 至 上
样 的 背 景 和 压 力下 建 成 的 它 也 是 我 国 在1 9 8 4 年 第一 次 南 极 科 考 的 最 重 要 任 务。 长 城 站 的 建 成 改 变 了我 国 在 南 极 事 务上 “ 二 等 公 民 ”的 地 位 , 标 志 着 我 国 已 经 有 了参 与 南极 科 考 的能 力 。 但 由于 技 术 和 资 金 的 限 制 , 长 城 站 的 科 考 位 置 算 不 得 好 因 此 ,
极 内 陆深 冰 芯 被 形 象 地 比 作 地 球 古 气 候的 “ 年轮” 。 “ 南极深 冰 芯钻探 是 研究全 球气
等国如火 如茶地开展南极考察的时候 ,
我 国才刚 刚组 建第一 支南极 科考 队 , 在 南极 事 务上只 能算 是 一个 “ 二 等 国
陵 落 成 。中 山站 位于 东 南极 大 陆 , 其
的 特 殊 科 技 资 源 。在 每 年 的 南 极 考 察
中, 各 国南极考察 都将 收集南极陨石作
候变化机制的前沿学科 , 有望 为科学 家 揭开地球古气候之谜、 重 建百万年 以来
的 气 候 档 案提 供 一 把 金 钥 匙 . . ”中 国第 3 2 次南 极科 考 队副 领 队、 冰川 I 学 专 家 孙波说。 我 国 的 昆仑 站 建 于 冰 穹A地 区 。 是 南 极 内 陆冰 盖 最 高 点 , 是 国际 上 公 认 的 理 想 深冰 芯 钻取 地 点 , 但 同 时 也 是 技 术 难 度 极 大 的工 程 区域 、 在 前3 次 南 极 科 考 队努力的基 础 上 , 第3 2 次 南 极 科
Chirp浅地层剖面仪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矛 盾 的 问题 。然 而 , C h i r p浅 剖 仪能 较好 地 解 决这
等 。在工 程 的可行 性研究 阶段 以及 后期设 计 、 施 T 阶段 , 都 必须 对工 程场 地 的地 质条 件进 行调 查 、 评
价。 针 对不 同类 型 的工 程 , 所进 行 的水域 勘测 的
目的和要 求是 不 同 的 , 例 如探 测深度 等 , 因此 所 用 的仪 器 设 备也 是 不 同 的 。 【 本 文通 过 实例 工程 , 采
Ab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r e e f b l a s t i n g a r e a e n g i n e e i r n g
CHAI Gu a n j a n , YANG Q i a n g
( S h a n g h a i Da h u a S u r v e y i n g& Ma p p i n g Co . ,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1 3 6 ,C h i n a )
港 口科技 ・ 港 口与航 道
C h i r p浅地层 剖 面仪 在航 道工程 中的
应片 压 用 J
柴冠军 杨 强
浅地层剖面仪在港池探测中的应用
浅 地层 剖 面 仪具 备 先 进 的声 纳发 射 接 收 系统 , 通 过沉 积物 岩性 、 积层 结 构 和 构造 变 化 形 成 的反 沉
过相应 的前期 处 理 , 如滤 波 、 叠加 、 校正 等 。
浅 地 层 剖 面测 量 的 地 质解 译 采 用 从 已知 到 未
3 浅地 层剖面 仪 的数据 处理
浅地层 剖 面探测 是近年 来海 洋工 程野外 勘察 的 主要 观测手 段之 一 , 依赖 声 纳 技 术对 海 底 地 质情 它 况 ( 层层序 、 质结 构与 构造 ) 行 连 续走 航 式 测 地 地 进
量, 与其 他 的 浅 海 地 质 调 查 方法 相 比, 有 操 作 简 具 单、 高效且 经济 的特点 , 因此 在浅海 工程 中的应 用也
浅地 层 剖 面激 发 的声 波 辐 射 到海 底地 质 体后 ,
经地质 体反 射 的声波就 携带 了地 质体 的信息 。由于
声波在 这一 传播 与接 收过 程 中会 受 到外部扰 动 的影
程提供 详尽 的前期 地质 资料 。
2 浅地层 剖面 仪的 工作原 理
响, 同时受 限于仪 器 本 身 的设 计 工 艺 和地 质 情 况 的
中图 分 类 号 : 74 . P 1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6 134 (0 0 0 —0 6 0 17 0 4 2 1 ) 40 7 —3
地 层散射 后被 接收 端滤波 、 大 , 以数 字形式 存入 放 并 计 算机 , 通过适 当的数据 处理 或识别 算法 , 以输 出 可 在进 行 海 洋开 发 和 工程 建设 之 前 , 须对 地 区 必 的海底地 貌特 征和工 程地 质状 况做 出详 细的调查 研 究 , 就工 程项 目实 施 过 程 中可 能 遇 到 的 困难 地 质 并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11月)地理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3月21日春分,恰逢我国农历2月某日。
该日,天津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到“旷野明月”景观。
天津滨海地区还发育了潮汐树(海水在涨落过程中堆积与冲刷形成的地貌)。
完成下列1-3题。
1.一周后A.下半夜可见月面朝西B.正值大潮海水水位高C.日、月位于地球同侧D.月亮较太阳早升先落2.从农历2月初七到该日,潮汐树的变化A.向着海洋萎缩B.向着海洋生长C.向着陆地生长D.向着陆地萎缩3.该日白天天津能观测到的杆影末端连线轨迹A.①B.②C.③D.④下面4幅图是我国科学家们在北极地区(73.37°N,165°W)进行科学考察时,在某月5日观测到的(0时、6时、12时、18时)大气温度变化曲线。
经科学家分析发现,由于受暖气流影响,极地大气近地面附近气温随时间发生了一次由增强到减弱的逆温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4-5题。
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4.以上4幅图中观测时间可能是0时的是A.①B.②G.⑧D.④5.科考最佳时期,北半球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A.华北平原桃花盛开B.南京梧桐大道落英缤纷C.江淮地区荷叶飘香D.长江边滩裸露面积较大下击暴流是指雷暴云申局部的、小范围的强下沉气流引发的在地面及其附近产生的强辐散风。
其发生与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联系紧密,通常表现为一束强烈的气流从天空冲向地面,而后气流向周围辐散,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达15级左右,且往往伴随有低空风切变(风速和风向变化)。
基于浅层探冰雷达的东南极内陆地区冰盖内部等时层提取
基于浅层探冰雷达的东南极内陆地区冰盖内部等时层提取潘曜;窦银科;郭井学;稂时楠;裴玉晶;丁云风
【期刊名称】《冰川冻土》
【年(卷),期】2017(39)2
【摘要】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内陆队首次使用雪地车载浅层探冰雷达取得了中山站至昆仑站全程1 300 km的浅层冰盖数据,通过MATLAB对数据进行FFT转换、背景滤波、改变叠加次数去噪和基于曲波变换的图像处理,使用Reflexw对MATLAB处理后数据进行地形校正、二次背景滤波和平滑滤波等处理,成功提取了冰盖浅层等时层并得出了等时层的平均深度、最大深度和波动情况。
最后进行了数据的连接,展示了LGB69冰芯处等时层的分布并与冰芯数据结合大体对应了相应等时层的年代和事件。
给出了Dome A附近的等时层分布情况。
为东南极中山站至昆仑站沿途的物质积累率计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总页数】7页(P252-258)
【作者】潘曜;窦银科;郭井学;稂时楠;裴玉晶;丁云风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43.6
【相关文献】
1.基于Bedmap2与冰雷达数据的南极局部冰盖三维建模
2.南极冰盖内部等时层研究进展综述
3.用雷达电磁波探测研究南极冰盖浅层散射特征:以中山站至Dome A 冰盖断面为例
4.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中国泰山站站址所在区域的冰厚、内部等时层、表面和冰下地形(英文)
5.东南极冰盖中山站-Dome A断面的冰盖内部等时层结构与冰下环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ARASOUND P70浅剖在大洋科考中的应用
PARASOUND P70浅剖在大洋科考中的应用吕国涛;温明明;吴衡;李永航【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工作原理和ATLAS Parasound P70浅剖,分析了P70浅剖在大洋科考中取得的成果,为以后浅剖在海洋调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反射系数;参量阵;浅地层测量【作者】吕国涛;温明明;吴衡;李永航【作者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510760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510760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510760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510760广州【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处于大洋深处而属于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正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战略区域。
开展大洋科考,在深海大洋的国际海底区域找矿,既是替自己找矿,也是替全人类找矿。
继2001年在东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区后,我国于2011年再次在国际海底获得第二块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矿区。
大洋科考需要对海底沉积物的结构和属性进行探测,对于海底沉积物的结构探测和属性识别最为常用有效的方法是声学探测与识别。
浅地层剖面测量技术是利用声波在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对海底沉积物分层结构进行连续探测,从而获得直观的浅地层剖面的一种海底声学探测技术。
Parasound P70浅剖是由德国ATLAS公司生产的全海域参量浅层剖面仪,该设备采用了差频技术,具有波束窄、穿透强和分辨率高等特点,其换能器固定安装于海洋六号船底,在中国大洋第23航次、27航次科学考察中进行浅地层测量数千公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基本原理介绍图1 浅地层剖面仪工作原理图图2 PARASOUND P70浅剖系统组成图(1)浅地层剖面仪工作原理。
m海洋科技(知识点)
1.知识点:人类在认知地球的历史过程中使用过三种平台:最早是地面与海面观测平台,其次是空间观测平台,第三个观测平台是海底。
相对于前两个观测平台,海底观测平台技术虽然最难,但是由于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8%,而深海大洋占据海洋面积的92.4%,且深海海底也是人类认识地球的窗口,不过人类对其又知之甚少,故发展海底观测平台,其科学意义更显重大。
2.知识点:近年来,随着各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逐步深入,利用地震方法来探测水合物已经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海洋地震勘探自20 世纪30 年代中期才开始开展。
最初,除所用勘探设备的防水和水密性措施之外,其余设备和方法都是将陆地地震勘探照搬到了海洋上,由于设备和方法的限制,最初的海洋地震勘探主要是集中在濒临陆地的浅水区域。
到了20 世纪50 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地震勘探接收装置采用了晶体检波器,采用了将光点式地震仪安放在观测船上进行采集的办法。
20 世纪50 年代末期,伴随多次覆盖技术的出现和数据的可重复处理,地震勘探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时,采集、记录装置的更新以及非炸药震源尤其是电火花震源的出现,使得海洋地震采集技术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开始使用漂浮组合电缆在水下进行接收。
极大地提高了勘探的效率和精度。
这期间所使用的地震仪都是模拟地震仪。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伴随电子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接促成了20世纪70 年代数字地震仪的出现,伴随地震道数逐步由24 道发展到96 道,对震源能量和激发效率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海洋地震逐步朝着高分辨率、大激发能量、大接收道数的方向发展。
3.知识点:挑战者号科学考察是1872年至1876年期间,使用英国舰队挑战者号实施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它完成了多项发现,为海洋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挑战者号于1872年12月21日从英国的朴茨茅斯启程。
列出了超过4000种先前未知的物种。
经过1606天不间断的考察,713天的海上航行,挑战者号于1876年5月24日回到了汉普郡的斯彼特海德海峡。
2022年北京初二二模地理汇编:认识地区章节综合
2022北京初二二模地理汇编认识地区章节综合一、选择题(2022·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南极大陆环境独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我国先后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将科研做到地球最南端。
图为南极大陆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A.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下B.泰山站纬度最高C.昆仑站位于罗斯海新站西南D.中山站频临太平洋2.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为了()A.开发固体淡水资源B.开展冰川和地质研究C.捕捞磷虾资源D.开采矿产资源3.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遇到的困难有()①酷寒②烈风③暴雨④台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22·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纳米比亚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位于该国斯瓦科普蒙德市郊的中国航天测控站是我国在南半球最早建立的地面卫星测控站,下图为纳米比亚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纳米比亚()7.第五座科考站()(2022·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冰岛因冰原和火山广布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岛”。
图左为冰岛地形及板块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冰岛能源使用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冰岛()A.首都雷克雅未克位于东半球B.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C.位于北极圈以北可观赏极光D.主要的交通线呈环状分布11.冰原和火山广布的原因是()①纬度高,气温低②全年极夜时间长③位于板块交界处④岛屿上河流短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冰岛天空蔚蓝、环境整洁,看不到烟囱,是因为()A.水能资源使用占比最高B.禁止使用煤和石油C.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大D.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2022年3月,多国气象人员发现南北极地区同时出现了极端高温,气候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下图为北极和南极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A.北美洲在亚洲北方B.科考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C.南极点海拔最高D.长城站位于南极点东北方14.南北极地区()A.纬度高,冰面广B.海拔高,光照强C.海域大,降水足D.陆地广,植物多15.极地极端高温如果持续()A.淡水资源将大幅增加B.全球陆地面积将增大C.南极冰层厚度会降低D.北极适航范围会缩小16.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同学们可以()①低碳出行②降低工业能耗③减少浪费④修复生态系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2·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17.图中欧洲传统民居墙体厚度由西向东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是()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冰岛( )24.(2022·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东盟指东南亚联盟,目前我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十章极地地区带答案重难点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十章极地地区带答案重难点归纳选择题1、在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大规模开发矿产B.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C.大量捕杀鲸鱼D.作为科研与和平利用的基地2、如图中“大白”和“小黑”的对话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过度捕捞B.水土流失C.气候变暖D.土地沙化3、我国在南极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为()A.长城站B.中山站C.长城站D.昆仑站4、下列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A.B.C.D.5、2021年1月17日,小何踏上为期18天的南极之旅。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登陆位于南极圈内的长城站B.感觉光照强烈,需做好防晒C.在长城站邂逅土著居民因纽特人D.小何从火地岛乘船向北前往长城站6、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极地区成为旅游热点之一。
去南极地区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这是因为在此期间南极地区()A.冰雪完全融化B.可以见到成群的北极熊C.处于暖季D.能够体验极夜现象7、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只限于()A.经济目的B.旅游目的C.科学目的D.和平目的8、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的地区是( )A.南极地区B.阿拉伯半岛C.撒哈拉沙漠D.北极地区填空题9、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________ 科考站,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科考站是 ________。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 ________ 。
10、本区90%以上是种人,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之称。
11、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解答题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由于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南极大陆的冰川体积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90%以上,因此,南极洲被称为“冰雪大陆”。
但是就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科学家发现了许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
掀开中国南极科考新一页--记中国南极昆仑站首任站长李院生
掀开中国南极科考新一页--记中国南极昆仑站首任站长李院生江聆
【期刊名称】《前进论坛》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中山站时间2月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江聆
【作者单位】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干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5.5
【相关文献】
1.从方便到营养为中国南极科考助威-今麦郎"骨汤弹面"成为"中国南极科考队员专用面" [J],
2.中国南极昆仑站屹立冰盖之巅——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建立首个内陆考察站[J], 古欣
3.中国科考队艰难跋涉抵达南极冰盖之巅的昆仑站 [J],
4.中国南极昆仑站现场科考工作全面展开 [J], 新华网;
5.天文科考支撑平台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打破我国南极天文科考受制于人尴尬局面 [J], 陈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分三号用于第33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冰区作业
高分三号用于第33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冰区作业曾韬;刘建强;袁新哲;孙晓宇【期刊名称】《卫星应用》【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3页(P51-53)【作者】曾韬;刘建强;袁新哲;孙晓宇【作者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正文语种】中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每年11月初至次年4月,中国南极考察队依托雪龙号往返国内和南极考察站之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考察站点物质补给和越冬人员的调配。
2016年11月2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开始了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本次考察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在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完成卸货任务后,环南极开展南大洋调查、长城站作业、罗斯海作业,返回中山站,完成所有预定任务后由中山站离开回国,总航程约3.1万海里,历时161天。
在本次考察第一站,雪龙号停留中山站外海固定冰区卸货期间,利用高分三号(GF-3)卫星标准条带模式SAR数据开展了冰情分析,对本次卸货任务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 1为 2016年 11月 30日GF-3卫星拍摄到的我国第33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龙号停靠在中山站外海固定冰区的影像。
该影像为GF-3标准条带模式,数据分辨率为25m,为了提高数据的显示效果,采用HV、HH和HH/HV进行假彩色合成。
雪龙号在影像上清晰可见(图1中A区),位于中山站西北方向约32km处的固定冰区,因固定冰不同的形成特征,雪龙号与中山站之间的冰区分为冰面特征较为复杂的乱冰区(图1中B区)和冰面特征较为平滑的平整冰区,在影像上表现为复杂纹理和均匀纹理。
通过GF-3影像能识别位于雪龙号至中山站之间的冰缝(图1中D区)、冰山、冰脊等目标,对于冰上卸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雪地车在探冰卸货路线的选择上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潜在危险区域,在影像中的平整冰区域,雪地车行驶留下的车辙(图1中C区)在影像上清晰可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70浅地层剖面仪在第33次南极科考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2-09T10:00:15.683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9期作者:韦成府温明明牟泽霖[导读] 包括浅地层剖面仪ATLAS PARASOUND P70介绍、设备系统组成结构、参数性能指标;南极科考工区地理位置概况,作业参数选择,工区测线测量情况,以及通过现场浅剖测量数据对浅地层地质结构的具体分析,从而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地质特征。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航次情况。
其次主要介绍了浅地层剖面测量这一调查手段的在南极科考中的应用,包括浅地层剖面仪ATLAS PARASOUND P70介绍、设备系统组成结构、参数性能指标;南极科考工区地理位置概况,作业参数选择,工区测线测量情况,以及通过现场浅剖测量数据对浅地层地质结构的具体分析,从而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地质特征。
关键词:P70浅地层剖面仪;南极科考;浅地层测量 1 引言
2016年12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从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出发,正式开启南极首航,此考察航次纳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序列航次,与“雪龙”船一起,实现双船多站、海陆空一体,开辟了新时期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格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航次至2017年2月10日返回到瓦尔帕莱索结束,共历时45天。
本调查航次首次采用高分辨多道地震调查、地热探测,以及浅地层剖面测量、多波束测深、地质取样等高精度地球物理综[1 投稿日期:2017-09-06 2.第一作者简介韦成府(1985- )助理工程师学士电子信息工程,现主要从事海洋物探的生产和设备性能改进研究工作;参与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任务。
]合调查,获取了一大批关于南极半岛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数据;同时,组成陆地地质考察队登陆考察,全面了解南极南大洋地质情况,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浅地层剖面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调查手段,首次在南极中深海域使用了德国ATLAS公司PARASOUND P70浅地层剖面仪进行作业测量,它与其他调查手段结合,用于综合研究调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演化过程等。
本次调查共完成浅剖测线工作量3900多千米,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
2 P70浅地层剖面仪简介 P70为深水参量浅层剖面仪,该设备固定安装在“海洋六号”船上,工作水深范围10m~11000m,适用于全海域范围海底地质结构的调查分析。
它既具备传统的单脉冲发射模式,又有先进的脉冲链发射模式(Pulse Train)和等距发射模式(Quasi-equidistant),利用连续波(CW)、调频脉冲波(Chirped)、编码脉冲(Barker-coded)等多种脉冲类型选择和参量阵差频技术相结合,使其实现了从浅水到深水全海域范围的测量功能,具有较高的地层分辨率和地层穿透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海洋海底浅地层剖面调查仪器之一。
ATLAS公司浅剖系列设备性能优良,在“海洋六号”船多年大洋科考的应用,取得很好的勘察效果,在马里亚纳海沟近万米水深,依然能实现海底跟踪及地层识别[1]。
目前中国地调局广海局“海[ ]洋四号”船安装的PARASOUND MD也已投入使用,新造的“海洋地质十号”船,也将安装P70浅层剖面仪,国内的同性质单位新造勘探船也在引进安装。
2.1 设备组成[2]
P70剖面仪主要由换能器,发射/接收电子单元,主控PC及后处理PC组成。
其中发射/接收电子单元包括模拟电子单元(AEU)、数字电子单元(DEU)和内部连接单元(ICU)三部分。
辅助设备有数据采集/存储备用工作站、运动传感器(OCTANS)、AML表层声速计、数据分配接口处理器(DIP)、可不间断电源(UPS)、网络交换机、彩色打印机等。
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有GPS输入导航定位数据。
整套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2.2 设备主要技术指标[3]
3 工区及测线概况
工区位于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南北两侧,其中北部为正选工区,南部为备选工区,两块工区的中心线距离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最近约1000公里(图3-1)。
正选工区位于位于南极陆缘南设得兰东北部的德雷克海峡,其中一条主测线位于中间,是本次布设的最长的主测线,其已经穿过了德雷克海峡最深处而到了海峡的另一侧。
备选调查区大致呈矩形,位于南极陆缘南设德兰群岛东南方位的海峡内。
4 作业参数选择
根据实际作业工区的水深地形情况和作业时船速、海况等环境条件来选择调整作业参数,并在作业前进行测试根据记录剖面的清晰程度来选择最佳的作业参数。
(1)工作模式:
根据作业工区的水深情况,本航次浅剖作业均采用P-SBP/SBES工作模式。
(2)发射模式
本航次工区进行浅剖作业时,工作船速在6节左右(与多道地震同时进行),走航避风速度约12节,根据实施方案的作业目的需求,
为了保证剖面的连续性,选择使用单脉冲发射模式(Single Pulse)。
(3)发射频率
本航次浅剖测量使用的发射频率为:PHF 20kHz、SLF 4kHz。
(4)脉冲长度
本航次手动设置脉冲长度1.0ms。
(5)声速校正
本航次作业测量使用平均声速1500m/s和1470m/s,与SVP实测声速数据结合进行声速校正。
(6)吃水深度和GPS校正
设备换能器阵列(Transducer Array)安装于船头船底部位,吃水深度约5.6米,其与GPS天线头不在同一位置,需要进行位置校准。
5 正选区浅地层剖面特征分析
本航次正选区设计浅地层剖面测量主测线12条,联络测线2条,主测线从南到北形成由浅到深地形结构,南边地势较为平坦,西北边为海沟,东北边为海山或海底丘陵地形。
图5-1、5-2为完整的一条浅剖实测图,为典型的工区剖面特征。
南边地势平坦,大部分调查测线在该区域近海底几乎没有声学透声层,而只有单层波阻抗反射界面,层位约10~20米,初步判断该区域海底沉积稀少,浅层地质非常坚硬。
该种地质特征延伸到约1500米水深后,逐渐出现两层或多层波阻抗反射界面,表明在该透声层内存在物性差异,但差异较小。
从1500米4000米区域,声学反射中出现较多的双曲线反射现象,表明该区域海底地形较为复杂,地势变化明显,为逐渐向海沟倾斜的海山沟壑和丘陵地形。
地质取样多个站位弯管无样或少样结果证实,该工区浅水到南设得兰海沟边缘,大部分底质均非常坚硬。
有两条测线经过海沟,图5-3为其中一条测线经过海沟剖面实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海沟存在多层连续的波阻抗反射界面,且分层非常明显,剖面深度超过50米,由此判断出该海沟区域内沉积丰富,沉积物种类存在着不同,有可能为海底洋流运动冲刷使得海沟两侧的海山表层沉积流失,堆积沉淀到海沟中。
从地理位置来看,作业区域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交汇处附近,海底洋流作用明显,底质沉积流失严重。
6 工区外走航测线地质特征分析
走航测线除了正选工区站间走航外,其他主要分布在正选区和南设得兰群岛之间的避风和赴工区走航线上,以及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备选工区上。
避风走航测线与正选区南部类似,同属于陆架上,水深100-500米之间,浅剖大多显示只有单层波阻抗反射界面,层位大多小于
20米,沉积物稀少,底质坚硬。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备选工区走航测线有8条走行测线,在这些走航测线之间设有地质取样点。
海峡内大部分测线测得多层波阻抗反射界面,厚度超过30米,层次较为清晰,如图6-1。
往西延伸到欺骗岛,沉积层位逐渐减少,根据该区域的地质取样结果,能得以应证。
7 结论
在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中,浅地层剖面测量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调查手段,与多道地震、多波束、海底热流测量,重力测量、地质取样等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工区调查资料,对研究南极南设德兰群岛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演化过程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P70首次在该海域使用,填补了中国南极科考该项目该区域的资料空白。
初步了解南设德兰群岛附近海域海底浅地层地质特征,由于洋流作用明显,该区域地质整体表面沉积较少,不利于开展柱状取样和海底热流测量。
[1]吕国涛温明明 PARASOUND P70浅剖在大洋科考中的应用.内江科技.2013(2)104-105
[2]BL-6029-G-002_V9-0_ATLAS-PARASOUND_ProductDescription.pdf
[3]ED-6006-G-212_V4-1_ATLAS-PARASTORE_3-1-0_Operator-Manual.pdf。